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391710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927.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83308.5

申请日:

2010.11.30

公开号:

CN102079329A

公开日:

2011.06.0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2D 5/04申请日:20101130|||公开

IPC分类号:

B62D5/04; B62D3/06

主分类号:

B62D5/04

申请人:

万都株式会社

发明人:

裵泓容; 南宫铸; 曺希权

地址:

韩国京畿道平泽市浦升面万户里343-1

优先权:

2009.11.30 KR 10-2009-0117184; 2010.11.19 KR 10-2010-0115596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代理人:

翟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当滚珠螺帽在转动的齿杆滑动时,利用制振器吸收半径方向以及轴线方向的振动以及噪音,该振动以及噪音是来自于齿杆以及齿条护座,以帮助滚珠螺帽以及齿杆的运作,并且降低振动以及噪音,以提供驾驶者较佳的操作舒适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包括 : 一滚珠螺帽, 通过滚珠结合于齿杆, 使所述滚珠螺帽转动, 以滑动所述齿杆 ; 一轴承, 依附于所述滚珠螺帽的外围表面, 以支撑所述滚珠螺帽的转动 ; 一连接环, 结合于该轴承的外部轮与齿条护座之间 ; 以及 一轴向制振器, 结合于所述连接环的两侧, 具有若干横向侧边凸块, 所述横向侧边凸块 沿着所述齿杆的中心轴向外凸出, 其中所述若干横向侧边凸块包括若干第一侧边凸块以及若干第二侧边凸块。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环具有径 向凸块, 所述轴向制振器结合于所述凸块之两侧表面。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径向制振器结 合于所述连接环的凸块之外围表面与所述齿条护座之间。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径向制振器的 内侧表面形成若干内侧凸块, 所述若干内侧凸块互相分离。
5: 根据权利要求 3 或 4 所述的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径向制振器 的外围表面形成若干外侧凸块, 所述若干外侧凸块互相间隔分离。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若干第一侧边 凸块的外围侧边表面适配 (tightly fitted) 于齿条护座, 所述第二侧边凸块的外围侧边表 面与齿条护座互相分离, 其中所述第一侧边凸块以及所述第二侧边凸块之间在轴线方向具 有高度差值。
7: 一种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包括 : 一滚珠螺帽, 通过滚珠结合于齿杆, 使所述滚珠螺帽转动, 以滑动所述齿杆 ; 一轴承, 依附于所述滚珠螺帽的外围表面, 以支撑所述滚珠螺帽的转动 ; 一连接环, 结合于该轴承的外部轮与齿条护座之间 ; 以及 一径向制振器, 结合于连接环的外围表面与齿条护座之间。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环具有径 向凸块, 所述径向制振器结合于所述径向凸块的外围表面以及齿条护座之间。
9: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径向制振器的 内侧表面形成若干互相分离的内侧凸块。
10: 根据权利要求 7 至 9 之任一項所述的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径向制振器的外围表面形成若干互相分离的外侧凸块。
11: 一种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包括 : 一滚珠螺帽, 通过滚珠结合于齿杆, 使所述滚珠螺帽转动, 以滑动所述齿杆 ; 一轴承, 依附于所述滚珠螺帽的外围表面, 以支撑所述滚珠螺帽的转动 ; 以及 一护座制振器, 结合于轴承的外部轮与齿条护座之间, 以吸收齿杆的轴向及径向之振 动以及噪音。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护座制振器 包括第一支撑部以及第二支撑部, 所述第一支撑部用以支撑轴承外部轮的轴线方向, 所述 第二支撑部用以轴承外部轮的半径方向, 使所述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整合成一体。
13: 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护座制振器 2 包括 : 一第一制振器, 结合于所述轴承外部轮之轴向的两侧 ; 以及 一第二制振器, 结合于固定槽, 以支撑所述轴承外部轮之径向, 其中所述固定槽设置于 所述齿条护座的凹型区域。
14: 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护座制振器 包括 : 一第一制振器, 结合于所述轴承外部轮之轴向的两侧 ; 以及 一第二制振器, 结合于固定槽, 以支撑所述轴承外部轮之径向, 所述第二制振器划分成 一支撑部以及制振部, 所述支撑部支撑于所述轴承的外部轮, 所述制振部结合于所述支撑 部的外围表面并且利用所述齿条护座作支撑。
15: 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振部的外 围接触于所述齿条护座表面是不平坦的表面。
16: 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护座制振器 包括 : 一第一制振器, 结合于所述轴承外部轮之轴向的两侧 ; 以及 一第二制振器, 结合于固定槽, 以支撑所述轴承外部轮之径向, 其中所述第二制振器具 有一凸块, 凸出于所述轴承的外部轮。
17: 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护座制振器 包括 : 一第一制振器, 结合于所述轴承外部轮之轴向的两侧 ; 以及 一第二制振器, 结合于固定槽, 以支撑所述轴承外部轮之径向, 其中所述轴承外部轮的 半径方向设置一凸块, 所述凸块凸出于半径方向, 且所述凸块的两侧结合于第一制振器。

说明书


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 特别是有关于当齿杆转动从而使滚珠 螺帽在该齿杆上滑动时, 使得齿杆与齿型护座之轴向及径向产生的振动及噪音可被吸收, 以促进滚珠螺帽以及齿杆的运作, 以降低振动以及噪音, 并且提供驾驶者舒适的转向操控。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 车辆的电力转向装置中是一种液压转向装置, 其系使用液压帮浦产生 油压, 然而使用马达的电力转向装置最近逐渐地普遍被应用。
     现有的电力转向装置包括转向系统以及辅助电力机制, 该转向系统从转向轮延伸 至两个边轮 126, 该辅助电力机制提供辅助转力给该转向系统。
     所述辅助电力机制包括扭力传感器、 电子控制单元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ECU)、 马达、 以及皮带型传送装置, 所述扭力传感器用以感测驾驶者施加至该转向轮的转 向扭力, 并且输出电力讯号, 该电力讯号正比例于感测到的转向扭力。所述电子控制单元 (ECU) 依据来自扭力传感器的电力讯号产生一控制讯号, 所述马达依据来自电子控制单元 (ECU) 的控制讯号产生辅助转向力, 所述皮带型传送装置利用皮带传送马达产生的辅助力 至齿杆。
     图 1 为现有的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之部分剖视图 ; 图 2 为现有的一部分齿型 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之剖视图。
     如图 1 以及图 2 所示, 现有的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包括齿杆 140、 小齿轮轴 (pinion shaft)110、 滚珠螺帽 210、 皮带型传送装置 160 以及马达 150, 所述齿杆 140 由车 辆的垂直方向延伸, 并且在齿杆 140 外表面的一边设置齿条型齿轮, 小齿轮轴设置小齿轮, 以啮合于所述齿条型齿轮, 滚珠螺帽 210 通过滚珠 220 啮合于外围螺纹 145, 皮带型传送装 置 160 连接滚珠螺帽 210 至马达转轴 155。
     小齿轮轴 110 通过转向轴连接于转向轮, 且齿杆 140 嵌入于齿条护座 120, 其中齿 杆 140 外表面的一边设置一预定长度的外围螺纹 145。
     所述皮带型传送装置 160 包括一皮带, 以连接滚珠螺帽 210 至马达转轴 155, 所述 皮带型传送装置 160 利用滚珠螺帽 210 传送马达的辅助转向力至所述齿杆 140, 所述辅助 转向力正比例于施加在转向轮的转向扭力。如图 2 所示, 现有的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 包括齿杆 140、 滚珠螺帽 210、 滚珠 220 以及端部盖 230, 齿杆 140 在外围表面设置外围螺纹 145, 齿杆 140 具有中介路径 215, 用以使滚珠 220 产生循环滚动, 当滚珠 220 接触齿杆的外 围螺纹 145 以及中介路径 215 时产生滚动, 所述端部盖 230 依附于滚珠螺帽 210 的末端。 在 上述之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中, 当滚珠 220 接触齿杆的外围螺纹 145 以及滚珠螺帽 210 的内面螺纹中介路径 215 时产生滚动, 所述内面螺纹沿着齿杆 140 滑动。
     然而, 现有的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会有一个问题 : 当滚珠螺帽利用旋转方式 沿着齿杆滑动时, 所述齿杆以及齿条护座产生的噪音及振动将会传送给驾驶者以及其它车 辆零件, 影响驾驶者的操控舒适度。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 当滚珠螺帽在转动的齿杆滑 动时, 利用制振器吸收半径方向以及轴线方向的振动以及噪音, 该振动以及噪音是来自于 齿杆以及齿条护座, 以帮助滚珠螺帽以及齿杆的运作, 并且降低振动以及噪音, 以提供驾驶 者较佳的操作舒适度。
     为了完成上述之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 述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包括 : 一滚珠螺帽 (ball nut), 通过滚珠结合于齿杆, 使所述滚 珠螺帽转动, 以滑动所述齿杆 ; 一轴承 (bearing), 依附于所述滚珠螺帽的外围表面, 以支 撑所述滚珠螺帽的转动 ; 一连接环 (connecting ring), 结合于该轴承的外部轮与齿条护座 之间 ; 以及一轴向制振器 (axial damper), 结合于所述连接环的两侧, 具有若干横向侧边凸 块, 所述横向侧边凸块沿着所述齿杆的中心轴向外凸出 ; 其中所述若干横向侧边凸块包括 若干第一侧边凸块以及若干第二侧边凸块。
     在另一实施例中, 本发明提供一种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 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包括 : 一滚珠螺帽, 通过滚珠结合于齿杆, 使所述滚珠螺帽转动, 以 滑动所述齿杆 ; 一轴承, 依附于所述滚珠螺帽的外围表面, 以支撑所述滚珠螺帽的转动 ; 一 连接环, 结合于该轴承的外部轮与齿条护座之间 ; 以及一径向制振器 (radial damper), 结 合于连接环的外围表面与齿条护座之间。在又一实施例中, 本发明提供一种齿型辅助之电 动转向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包括 : 一滚珠螺帽, 通过滚珠结合 于齿杆, 使所述滚珠螺帽转动, 以滑动所述齿杆 ; 一轴承, 依附于所述滚珠螺帽的外围表面, 以支撑所述滚珠螺帽的转动 ; 以及一护座制振器 (housing damper), 结合于轴承的外部轮 与齿条护座之间, 以吸收齿杆的轴向及径向之振动以及噪音。
     根据上述, 在本发明之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中, 当滚珠螺帽在转动的齿杆滑 动时, 利用制振器吸收半径方向以及轴线方向的振动以及噪音, 该振动以及噪音是来自于 齿杆以及齿条护座, 以帮助滚珠螺帽以及齿杆的运作, 并且降低振动以及噪音, 以提供驾驶 者较佳的操作舒适度。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目的、 特征及优点将结合以下详细说明与所附图式具体呈现。
     图 1 为现有的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之部分剖视图。
     图 2 为现有的一部分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之剖视图。
     图 3 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一部分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之爆炸透视图。
     图 4 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一部分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之剖视图。
     图 5 及图 6 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轴向制振器之透视图及剖视图。
     图 7 及图 8 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径向制振器之透视图及剖视图。
     图 9 至图 13 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之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 3 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一部分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之爆炸透视图。图 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一部分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之剖视图。图 5 及图 6 为本发明第 一实施例中轴向制振器之透视图及剖视图。图 7 及图 8 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径向制振器 之透视图及剖视图。
     如上述之图示所示, 本发明的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包括滚珠螺帽 310、 轴承 355、 连接环 360 以及轴向制振器 370。滚珠螺帽 310 利用滚珠 220 结合于齿杆 140 使所述 滚珠螺帽 310 转动, 从而滑动齿杆 140 ; 轴承 355 依附于所述滚珠螺帽 310 的外围表面, 以 支撑所述滚珠螺帽 310 的转动 ; 所述连接环 360 结合于轴承 355 的外部轮与齿条护座 120 之间 ; 轴向制振器 370 结合于所述连接环 360 的两侧, 且具有横向侧边凸块 370a、 370b, 所 述横向侧边凸块 370a、 370b 沿着齿杆 140 的中心轴向外凸出。所述轴向制振器 370 的横向 侧边凸块 370a、 370b 包括复数第一侧边凸块 370a, 其外围侧边表面适配 (tightly fitted) 于齿条护座 120, 复数第二侧边凸块 370b, 其外围侧边表面与齿条护座 120 互相分离。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包括滚珠螺帽 310、 轴承 355、 连接 环 360 以及轴向制振器 370。所述滚珠螺帽 310 利用滚珠 220 结合于齿杆 140 使所述滚珠 螺帽 310 转动, 从而滑动齿杆 140 ; 所述轴承 355 依附于所述滚珠螺帽 310 的外围表面, 以 支撑所述滚珠螺帽 310 的转动 ; 所述连接环 360 结合于轴承 355 的外部轮与齿条护座 120 之间 ; 所述径向制振器 380 结合于所述连接环 360 的外围表面与齿条护座 120 之间。 本发明之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包括驱动装置 (driving means) 以及受驱动装 置 (driven means),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子控制单元 (ECU) 控制的电力马达 150、 固定于所 述电力马达 150 心轴 155 的驱动滑轮 350a、 以及绕于驱动滑轮 350a 的驱动皮带 340。
     此外, 受驱动装置包括滚珠螺帽 310 及其组装在一起的受驱动滑轮 350b, 此处, 滚 珠螺帽 310 在齿条护座 120 之内支撑所述齿杆 140, 其中齿条护座 120 环绕所述齿杆 140, 所述受驱动滑轮 350b 设置于滚珠螺帽 310 的外围表面。
     所述电力马达 150 的驱动滑轮 350a 以及齿杆 140 的受驱动滑轮 350b 互相平行设 置, 所述驱动皮带 340 缠绕于所述驱动滑轮 350a 与受驱动滑轮 350b, 以传送电力马达 150 的转动力至齿杆 140, 并且依据所述滚珠螺帽 310 的操控, 以移动齿杆 140 至左侧与右侧, 以 产生辅助转向力。
     所述滚珠螺帽 310 利用滚珠 220 结合于齿杆 140 使所述滚珠螺帽 310 转动, 从而 滑动齿条护座 120 之内的齿杆 140 ; 在所述滚珠螺帽 310 的外围表面附着所述轴承, 以支撑 所述滚珠螺帽 310 的转动 ; 在所述滚珠螺帽 310 的内表面以及在齿杆 140 的外表面具有电 力传送机制, 当产生辅助转向力时, 使齿杆 140 在轴方向滑动, 所述电力传送机制包括外围 螺纹 145、 滚珠 220、 以及内面螺纹 320, 其中外围螺纹 145 具有半球剖面, 其是以螺旋形方式 设置于齿杆 140 的外围表面 ; 滚珠 220 插入于外围螺纹 145 ; 所述内面螺纹 320 具有半球剖 面, 其是以螺旋形方式设置于所述滚珠螺帽 310 的外围表面, 并且相对应于所述外围螺纹 145。
     所述连接环 360 结合于轴承 355 的外部轮与齿条护座 120 之间, 且所述连接环 360 具有径向凸块 365, 所述径向凸块 365 结合于轴向制振器 370 以及径向制振器 380( 如下所 述 ), 所述连接环 360 从齿条护座 120 的内部分别支撑轴向 (axis direction) 以及径向 (radial direction)。
     此处, 轴向制振器 370 结合于所述连接环 360 的凸块 365 之两侧表面, 且轴向制振
     器 370 具有横向侧边凸块 370a、 370b, 且所述横向侧边凸块 370a、 370b 沿着齿杆 140 的中 心轴向外凸出。所述轴向制振器 370 的横向侧边凸块 370a、 370b 包括复数第一侧边凸块 370a, 其外围侧边表面适配 (tightly fitted) 于齿条护座 120, 复数第二侧边凸块 370b, 其 外围侧边表面与齿条护座 120 互相分离。
     换言之, 所述第一侧边凸块 370a 以及第二侧边凸块 370b 之间在轴线方向具有高 度差值, 并且在较佳实施例中, 每一第一侧边凸块 370a 以及每一第二侧边凸块 370b 之间交 替设置。
     因此当齿杆 140 在齿条护座 120 之内向左侧以及右侧滑动产生外力时, 通过该外 力施加于滚珠螺帽 310, 所述轴向制振器 370 可支撑凸块 365 之两侧表面, 其中受到压制负 载的第一侧边凸块 370a 先被压缩而产生弹性变形, 然后当进一步施加该压制负载之后, 第 二侧边凸块 370b 继续被压缩而产生弹性变形, 上述之凸块的弹性变形比较该等凸块在同 一高度的变形更为容易达到, 故可有效降低组装阶段的受压缩程度。
     同时, 在第一侧边凸块 370a 以及第二侧边凸块 370b 未施加压制负载的另一侧, 利 用弹性变形回复至原始的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 轴向制振器 370 的材质包括天然橡胶 (natural rubber, NR)、 丁腈 橡胶 (nitrile butadiene rubber, NBR)、 氯丁橡胶 (chloroprene rubber, CR)、 乙丙三元 共聚物 (ethylene propylene terpolymer, EPDM)、 氟化橡胶 (fluoro elastomer, FPM)、 苯 乙烯 - 丁二烯橡胶 (styrene butadine rubber, SBR)、 氯磺化聚乙烯 (chlorosulfonated polyethylene, CSM) 以及 / 或矽, 其具有耐风化以及挠性力, 以对噪音以及振动执行制振、 阻隔之能力。
     所述径向制振器 380 支撑齿杆 140 的径向负载, 且结合于连接环 360 的凸块 365 之外围表面与齿条护座 120 之间。在径向制振器 380 的内侧表面形成复数内侧凸块 385a, 该等内侧凸块 385a 互相分离, 当支撑滚珠螺帽 310 转动的轴承 355 被施加一径向负载时, 所述径向制振器 380 利用弹性变形以吸收负载与噪音。
     而且, 在所述径向制振器 380 的外围表面, 复数外侧凸块 385b 互相间隔分离, 该等 外侧凸块 385b 以及该等内侧凸块 385a 吸收径向负载以及噪音, 其中该等内侧凸块 385a 的 凸出程度与尺寸小于该等外侧凸块 385b 的凸出程度与尺寸。
     因此当施加小负载时, 该等内侧凸块 385a 利用弹性变形吸收负载及噪音, 而该等 外侧凸块 385b 坚固地支撑齿条护座。当进一步施加负载时, 该等外侧凸块 385a 也会利用 弹性变形吸收负载以及噪音。
     本发明之径向制振器类似于轴向制振器, 其材质包括天然橡胶 (NR)、 丁腈橡胶 (NBR)、 氯丁橡胶 (CR)、 乙丙三元共聚物 (EPDM)、 氟化橡胶 (FPM)、 苯乙烯 - 丁二烯橡胶 (SBR)、 氯磺化聚乙烯 (CSM) 以及 / 或矽, 其具有耐风化以及挠性力, 以对噪音以及振动执行 制振、 阻隔之能力。
     图 9 至图 13 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之剖视图。
     如上述之图示所示, 本发明的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包括滚珠螺帽 310、 轴承 355、 以及护座制振器 910。 滚珠螺帽 310 利用滚珠 220 结合于齿杆 140 使所述滚珠螺帽 310 转动, 从而滑动齿杆 140 ; 轴承 355 依附于所述滚珠螺帽 310 的外围表面, 以支撑所述滚珠 螺帽 310 的转动 ; 护座制振器 910 用以吸收齿杆 140 的轴向及径向之振动以及噪音, 所述护座制振器 910 结合于轴承 355 的外部轮与齿条护座 120 之间。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类似于第二实施例中齿型辅助之 电动转向装置, 其差异在于第二实施例中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设置所述护座制振器 910, 其结合于轴承 355 的外部轮与齿条护座 120 之间, 于后描述。
     所述护座制振器 910 结合于轴承 355 的外部轮与齿条护座 120 之间, 用以吸收齿 杆 140 的轴向及径向之振动以及噪音, 且根据所述护座制振器 910 的结构以及形状具有各 种实施方式。如上所述, 所述护座制振器 910 的材质包括天然橡胶 (NR)、 丁腈橡胶 (NBR)、 氯丁橡胶 (CR)、 乙丙三元共聚物 (EPDM)、 氟化橡胶 (FPM)、 苯乙烯 - 丁二烯橡胶 (SBR)、 氯磺 化聚乙烯 (CSM) 以及 / 或矽, 其具有耐风化以及挠性力, 以对噪音以及振动执行制振、 阻隔 之能力。
     首先参考图 9, 所述护座制振器 910 包括第一支撑部 910a 以及第二支撑部 910b, 当所述护座制振器 910 环绕于轴承 355 的外部轮之轴向与径向时, 所述第一支撑部 910a 以 及第二支撑部 910b 整合成一体。
     换言之, 所述第一支撑部 910a 支撑且结合于轴承 355 的外部轮的轴线方向, 所述 第二支撑部 910b 支撑且结合于轴承 355 的外部轮的半径方向, 使所述第一支撑部 910a 与 第二支撑部 910b 以曲线方式整合成一体, 用以吸收轴向以及径向产生的振动以及噪音, 上 述之振动以及噪音是由滚珠螺帽 310 转动造成齿杆 140 滑动。 所述护座制振器 910 可分开形成, 如图 10 至图 13 所示, 所述护座制振器 910 包括 第一制振器 903 以及第二制振器 905, 两者分离设置, 用以分别吸收轴承 355 外部轮之轴向 与径向之振动与噪音。
     参考图 10, 第一制振器 903 结合于轴承 355 外部轮之轴向的两侧, 第二制振器 905 结合于固定槽 310a, 以支撑轴承 355 外部轮之径向, 其中所述固定槽 310a 设置于齿条护座 120 的凹型区域。
     在一实施例中, 复数个第二制振器 905 结合在一起, 因而设置复数个固定槽 310a 于齿条护座 120, 从而吸收传送至轴承 355 外部轮之径向的振动与噪音。
     如图 11 所示, 第一制振器 903 结合于轴承 355 外部轮之轴向的两侧, 第二制振器 905 划分成一支撑部 905a 以及制振部 905b。在一实施例中, 材质为钢材的支撑部 905a 压 缩配合于轴承 355 外部轮, 材质为弹性材料的制振部 905b 结合于所述支撑部 905a 的外围 侧。所述支撑部 905a 支撑于所述轴承 355 的外部轮, 所述制振部 905b 结合于所述支撑部 905a 的外围表面并且利用所述齿条护座 120 作支撑。
     然而, 支撑部 905a 以及制振部 905b 可为射出成型之一体成型结构, 制振部 905b 的外围接触于齿条护座 120 表面例如是不平坦的表面, 以降低与齿条护座 120 之间的接触 摩擦力。
     如图 12 所示, 第一制振器 903 结合于轴承 355 外部轮的轴向之两侧, 第二制振器 905 结合于轴承 355 外部轮的半径方向, 第二制振器 905 具有一凸块 905c, 凸出于轴承 355 的外部轮面, 所述凸块 905c 利用弹性变形先吸收滚珠螺帽 310 以及齿杆 140 所传送的振动 以及噪音。
     如图 13 所示, 第一制振器 903 结合于轴承 355 外部轮的轴向之两侧, 第二制振器 905 结合于轴承 355 外部轮的半径方向, 在轴承 355 外部轮的半径方向设置一凸块 355a,
     其凸出于半径方向 ; 所述凸块 355a 的两侧结合于第一制振器 903, 在半径方向, 所述第一制 振器 903 以及凸块 355a 的外围侧面结合于第二制振器 905, 使得所述第一制振器 903、 凸块 355a、 第二制振器 905 吸收通过轴承 355 来自于滚珠螺帽 310 及齿杆 140 的轴向、 径向之振 动与噪音。
     本发明之第一制振器 903 与第二制振器 905 不限于上述之实施例, 可为一体成型 之结构。
     如上所述, 当滚珠螺帽在转动的齿杆滑动时, 利用制振器 (damper) 吸收半径方向 以及轴线方向的振动以及噪音, 该振动以及噪音是来自于齿杆以及齿条护座, 以帮助滚珠 螺帽以及齿杆的运作, 并且降低振动以及噪音, 以提供驾驶者较佳的操作舒适度。
     本发明之上述组件可为单一结构或是多个结构所组成。 虽然本发明已用较佳实施 例揭露如上, 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 在不脱离 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 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 均属频率同步所包含的范筹, 因此本发 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79329A43申请公布日20110601CN102079329ACN102079329A21申请号201010583308522申请日20101130102009011718420091130KR102010011559620101119KRB62D5/04200601B62D3/0620060171申请人万都株式会社地址韩国京畿道平泽市浦升面万户里343172发明人裵泓容南宫铸曺希权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1218代理人翟羽54发明名称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当滚珠螺帽在转动的齿杆滑动时,利用制振。

2、器吸收半径方向以及轴线方向的振动以及噪音,该振动以及噪音是来自于齿杆以及齿条护座,以帮助滚珠螺帽以及齿杆的运作,并且降低振动以及噪音,以提供驾驶者较佳的操作舒适度。30优先权数据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6页附图11页CN102079332A1/2页21一种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包括一滚珠螺帽,通过滚珠结合于齿杆,使所述滚珠螺帽转动,以滑动所述齿杆;一轴承,依附于所述滚珠螺帽的外围表面,以支撑所述滚珠螺帽的转动;一连接环,结合于该轴承的外部轮与齿条护座之间;以及一轴向制振器,结合于所述连接环的两侧,。

3、具有若干横向侧边凸块,所述横向侧边凸块沿着所述齿杆的中心轴向外凸出,其中所述若干横向侧边凸块包括若干第一侧边凸块以及若干第二侧边凸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具有径向凸块,所述轴向制振器结合于所述凸块之两侧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制振器结合于所述连接环的凸块之外围表面与所述齿条护座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制振器的内侧表面形成若干内侧凸块,所述若干内侧凸块互相分离。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制振器的外围表面形成若干。

4、外侧凸块,所述若干外侧凸块互相间隔分离。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第一侧边凸块的外围侧边表面适配TIGHTLYFITTED于齿条护座,所述第二侧边凸块的外围侧边表面与齿条护座互相分离,其中所述第一侧边凸块以及所述第二侧边凸块之间在轴线方向具有高度差值。7一种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包括一滚珠螺帽,通过滚珠结合于齿杆,使所述滚珠螺帽转动,以滑动所述齿杆;一轴承,依附于所述滚珠螺帽的外围表面,以支撑所述滚珠螺帽的转动;一连接环,结合于该轴承的外部轮与齿条护座之间;以及一径向制振器,结合于连接环的外围表面与齿条护座之间。8。

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具有径向凸块,所述径向制振器结合于所述径向凸块的外围表面以及齿条护座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制振器的内侧表面形成若干互相分离的内侧凸块。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之任一項所述的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制振器的外围表面形成若干互相分离的外侧凸块。11一种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包括一滚珠螺帽,通过滚珠结合于齿杆,使所述滚珠螺帽转动,以滑动所述齿杆;一轴承,依附于所述滚珠螺帽的外围表面,以支撑所述滚珠螺帽的转动;以及一护座制振器,结。

6、合于轴承的外部轮与齿条护座之间,以吸收齿杆的轴向及径向之振动以及噪音。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座制振器包括第一支撑部以及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用以支撑轴承外部轮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二支撑部用以轴承外部轮的半径方向,使所述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整合成一体。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座制振器权利要求书CN102079329ACN102079332A2/2页3包括一第一制振器,结合于所述轴承外部轮之轴向的两侧;以及一第二制振器,结合于固定槽,以支撑所述轴承外部轮之径向,其中所述固定槽设置于所述齿条护座的凹型区域。。

7、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座制振器包括一第一制振器,结合于所述轴承外部轮之轴向的两侧;以及一第二制振器,结合于固定槽,以支撑所述轴承外部轮之径向,所述第二制振器划分成一支撑部以及制振部,所述支撑部支撑于所述轴承的外部轮,所述制振部结合于所述支撑部的外围表面并且利用所述齿条护座作支撑。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振部的外围接触于所述齿条护座表面是不平坦的表面。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座制振器包括一第一制振器,结合于所述轴承外部轮之轴向的两侧;以及一第二制振器,结合于固定槽。

8、,以支撑所述轴承外部轮之径向,其中所述第二制振器具有一凸块,凸出于所述轴承的外部轮。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座制振器包括一第一制振器,结合于所述轴承外部轮之轴向的两侧;以及一第二制振器,结合于固定槽,以支撑所述轴承外部轮之径向,其中所述轴承外部轮的半径方向设置一凸块,所述凸块凸出于半径方向,且所述凸块的两侧结合于第一制振器。权利要求书CN102079329ACN102079332A1/6页4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特别是有关于当齿杆转动从而使滚珠螺帽在该齿杆上滑动时,使得齿杆与齿型护座之轴向及径向产。

9、生的振动及噪音可被吸收,以促进滚珠螺帽以及齿杆的运作,以降低振动以及噪音,并且提供驾驶者舒适的转向操控。背景技术0002一般来说,车辆的电力转向装置中是一种液压转向装置,其系使用液压帮浦产生油压,然而使用马达的电力转向装置最近逐渐地普遍被应用。0003现有的电力转向装置包括转向系统以及辅助电力机制,该转向系统从转向轮延伸至两个边轮126,该辅助电力机制提供辅助转力给该转向系统。0004所述辅助电力机制包括扭力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CONTROLUNIT,ECU、马达、以及皮带型传送装置,所述扭力传感器用以感测驾驶者施加至该转向轮的转向扭力,并且输出电力讯号,该电力讯号正比例于。

10、感测到的转向扭力。所述电子控制单元ECU依据来自扭力传感器的电力讯号产生一控制讯号,所述马达依据来自电子控制单元ECU的控制讯号产生辅助转向力,所述皮带型传送装置利用皮带传送马达产生的辅助力至齿杆。0005图1为现有的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之部分剖视图;图2为现有的一部分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之剖视图。0006如图1以及图2所示,现有的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包括齿杆140、小齿轮轴PINIONSHAFT110、滚珠螺帽210、皮带型传送装置160以及马达150,所述齿杆140由车辆的垂直方向延伸,并且在齿杆140外表面的一边设置齿条型齿轮,小齿轮轴设置小齿轮,以啮合于所述齿条型齿轮,滚珠螺帽2。

11、10通过滚珠220啮合于外围螺纹145,皮带型传送装置160连接滚珠螺帽210至马达转轴155。0007小齿轮轴110通过转向轴连接于转向轮,且齿杆140嵌入于齿条护座120,其中齿杆140外表面的一边设置一预定长度的外围螺纹145。0008所述皮带型传送装置160包括一皮带,以连接滚珠螺帽210至马达转轴155,所述皮带型传送装置160利用滚珠螺帽210传送马达的辅助转向力至所述齿杆140,所述辅助转向力正比例于施加在转向轮的转向扭力。如图2所示,现有的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包括齿杆140、滚珠螺帽210、滚珠220以及端部盖230,齿杆140在外围表面设置外围螺纹145,齿杆140具有中介。

12、路径215,用以使滚珠220产生循环滚动,当滚珠220接触齿杆的外围螺纹145以及中介路径215时产生滚动,所述端部盖230依附于滚珠螺帽210的末端。在上述之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中,当滚珠220接触齿杆的外围螺纹145以及滚珠螺帽210的内面螺纹中介路径215时产生滚动,所述内面螺纹沿着齿杆140滑动。0009然而,现有的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会有一个问题当滚珠螺帽利用旋转方式沿着齿杆滑动时,所述齿杆以及齿条护座产生的噪音及振动将会传送给驾驶者以及其它车辆零件,影响驾驶者的操控舒适度。说明书CN102079329ACN102079332A2/6页5发明内容0010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齿型。

13、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当滚珠螺帽在转动的齿杆滑动时,利用制振器吸收半径方向以及轴线方向的振动以及噪音,该振动以及噪音是来自于齿杆以及齿条护座,以帮助滚珠螺帽以及齿杆的运作,并且降低振动以及噪音,以提供驾驶者较佳的操作舒适度。0011为了完成上述之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包括一滚珠螺帽BALLNUT,通过滚珠结合于齿杆,使所述滚珠螺帽转动,以滑动所述齿杆;一轴承BEARING,依附于所述滚珠螺帽的外围表面,以支撑所述滚珠螺帽的转动;一连接环CONNECTINGRING,结合于该轴承的外部轮与齿条护座之间;以及一轴向制振器AXIALDAMPE。

14、R,结合于所述连接环的两侧,具有若干横向侧边凸块,所述横向侧边凸块沿着所述齿杆的中心轴向外凸出;其中所述若干横向侧边凸块包括若干第一侧边凸块以及若干第二侧边凸块。0012在另一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包括一滚珠螺帽,通过滚珠结合于齿杆,使所述滚珠螺帽转动,以滑动所述齿杆;一轴承,依附于所述滚珠螺帽的外围表面,以支撑所述滚珠螺帽的转动;一连接环,结合于该轴承的外部轮与齿条护座之间;以及一径向制振器RADIALDAMPER,结合于连接环的外围表面与齿条护座之间。在又一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型辅。

15、助之电动转向装置包括一滚珠螺帽,通过滚珠结合于齿杆,使所述滚珠螺帽转动,以滑动所述齿杆;一轴承,依附于所述滚珠螺帽的外围表面,以支撑所述滚珠螺帽的转动;以及一护座制振器HOUSINGDAMPER,结合于轴承的外部轮与齿条护座之间,以吸收齿杆的轴向及径向之振动以及噪音。0013根据上述,在本发明之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中,当滚珠螺帽在转动的齿杆滑动时,利用制振器吸收半径方向以及轴线方向的振动以及噪音,该振动以及噪音是来自于齿杆以及齿条护座,以帮助滚珠螺帽以及齿杆的运作,并且降低振动以及噪音,以提供驾驶者较佳的操作舒适度。附图说明0014本发明上述目的、特征及优点将结合以下详细说明与所附图式具体呈。

16、现。0015图1为现有的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之部分剖视图。0016图2为现有的一部分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之剖视图。0017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一部分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之爆炸透视图。0018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一部分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之剖视图。0019图5及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轴向制振器之透视图及剖视图。0020图7及图8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径向制振器之透视图及剖视图。0021图9至图1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之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22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一部分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之爆炸透视图。图4说明书CN102079329ACN10207。

17、9332A3/6页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一部分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之剖视图。图5及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轴向制振器之透视图及剖视图。图7及图8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径向制振器之透视图及剖视图。0023如上述之图示所示,本发明的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包括滚珠螺帽310、轴承355、连接环360以及轴向制振器370。滚珠螺帽310利用滚珠220结合于齿杆140使所述滚珠螺帽310转动,从而滑动齿杆140;轴承355依附于所述滚珠螺帽310的外围表面,以支撑所述滚珠螺帽310的转动;所述连接环360结合于轴承355的外部轮与齿条护座120之间;轴向制振器370结合于所述连接环360的两侧,且具有横。

18、向侧边凸块370A、370B,所述横向侧边凸块370A、370B沿着齿杆140的中心轴向外凸出。所述轴向制振器370的横向侧边凸块370A、370B包括复数第一侧边凸块370A,其外围侧边表面适配TIGHTLYFITTED于齿条护座120,复数第二侧边凸块370B,其外围侧边表面与齿条护座120互相分离。0024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包括滚珠螺帽310、轴承355、连接环360以及轴向制振器370。所述滚珠螺帽310利用滚珠220结合于齿杆140使所述滚珠螺帽310转动,从而滑动齿杆140;所述轴承355依附于所述滚珠螺帽310的外围表面,以支撑所述滚珠螺帽310的转动;所述。

19、连接环360结合于轴承355的外部轮与齿条护座120之间;所述径向制振器380结合于所述连接环360的外围表面与齿条护座120之间。0025本发明之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包括驱动装置DRIVINGMEANS以及受驱动装置DRIVENMEANS,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子控制单元ECU控制的电力马达150、固定于所述电力马达150心轴155的驱动滑轮350A、以及绕于驱动滑轮350A的驱动皮带340。0026此外,受驱动装置包括滚珠螺帽310及其组装在一起的受驱动滑轮350B,此处,滚珠螺帽310在齿条护座120之内支撑所述齿杆140,其中齿条护座120环绕所述齿杆140,所述受驱动滑轮350B设置于。

20、滚珠螺帽310的外围表面。0027所述电力马达150的驱动滑轮350A以及齿杆140的受驱动滑轮350B互相平行设置,所述驱动皮带340缠绕于所述驱动滑轮350A与受驱动滑轮350B,以传送电力马达150的转动力至齿杆140,并且依据所述滚珠螺帽310的操控,以移动齿杆140至左侧与右侧,以产生辅助转向力。0028所述滚珠螺帽310利用滚珠220结合于齿杆140使所述滚珠螺帽310转动,从而滑动齿条护座120之内的齿杆140;在所述滚珠螺帽310的外围表面附着所述轴承,以支撑所述滚珠螺帽310的转动;在所述滚珠螺帽310的内表面以及在齿杆140的外表面具有电力传送机制,当产生辅助转向力时,使齿。

21、杆140在轴方向滑动,所述电力传送机制包括外围螺纹145、滚珠220、以及内面螺纹320,其中外围螺纹145具有半球剖面,其是以螺旋形方式设置于齿杆140的外围表面;滚珠220插入于外围螺纹145;所述内面螺纹320具有半球剖面,其是以螺旋形方式设置于所述滚珠螺帽310的外围表面,并且相对应于所述外围螺纹145。0029所述连接环360结合于轴承355的外部轮与齿条护座120之间,且所述连接环360具有径向凸块365,所述径向凸块365结合于轴向制振器370以及径向制振器380如下所述,所述连接环360从齿条护座120的内部分别支撑轴向AXISDIRECTION以及径向RADIALDIRECT。

22、ION。0030此处,轴向制振器370结合于所述连接环360的凸块365之两侧表面,且轴向制振说明书CN102079329ACN102079332A4/6页7器370具有横向侧边凸块370A、370B,且所述横向侧边凸块370A、370B沿着齿杆140的中心轴向外凸出。所述轴向制振器370的横向侧边凸块370A、370B包括复数第一侧边凸块370A,其外围侧边表面适配TIGHTLYFITTED于齿条护座120,复数第二侧边凸块370B,其外围侧边表面与齿条护座120互相分离。0031换言之,所述第一侧边凸块370A以及第二侧边凸块370B之间在轴线方向具有高度差值,并且在较佳实施例中,每一第一。

23、侧边凸块370A以及每一第二侧边凸块370B之间交替设置。0032因此当齿杆140在齿条护座120之内向左侧以及右侧滑动产生外力时,通过该外力施加于滚珠螺帽310,所述轴向制振器370可支撑凸块365之两侧表面,其中受到压制负载的第一侧边凸块370A先被压缩而产生弹性变形,然后当进一步施加该压制负载之后,第二侧边凸块370B继续被压缩而产生弹性变形,上述之凸块的弹性变形比较该等凸块在同一高度的变形更为容易达到,故可有效降低组装阶段的受压缩程度。0033同时,在第一侧边凸块370A以及第二侧边凸块370B未施加压制负载的另一侧,利用弹性变形回复至原始的状态。0034在一实施例中,轴向制振器370。

24、的材质包括天然橡胶NATURALRUBBER,NR、丁腈橡胶NITRILEBUTADIENERUBBER,NBR、氯丁橡胶CHLOROPRENERUBBER,CR、乙丙三元共聚物ETHYLENEPROPYLENETERPOLYMER,EPDM、氟化橡胶FLUOROELASTOMER,FPM、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TYRENEBUTADINERUBBER,SBR、氯磺化聚乙烯CHLOROSULFONATEDPOLYETHYLENE,CSM以及/或矽,其具有耐风化以及挠性力,以对噪音以及振动执行制振、阻隔之能力。0035所述径向制振器380支撑齿杆140的径向负载,且结合于连接环360的凸块365之外。

25、围表面与齿条护座120之间。在径向制振器380的内侧表面形成复数内侧凸块385A,该等内侧凸块385A互相分离,当支撑滚珠螺帽310转动的轴承355被施加一径向负载时,所述径向制振器380利用弹性变形以吸收负载与噪音。0036而且,在所述径向制振器380的外围表面,复数外侧凸块385B互相间隔分离,该等外侧凸块385B以及该等内侧凸块385A吸收径向负载以及噪音,其中该等内侧凸块385A的凸出程度与尺寸小于该等外侧凸块385B的凸出程度与尺寸。0037因此当施加小负载时,该等内侧凸块385A利用弹性变形吸收负载及噪音,而该等外侧凸块385B坚固地支撑齿条护座。当进一步施加负载时,该等外侧凸块3。

26、85A也会利用弹性变形吸收负载以及噪音。0038本发明之径向制振器类似于轴向制振器,其材质包括天然橡胶NR、丁腈橡胶NBR、氯丁橡胶CR、乙丙三元共聚物EPDM、氟化橡胶FPM、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氯磺化聚乙烯CSM以及/或矽,其具有耐风化以及挠性力,以对噪音以及振动执行制振、阻隔之能力。0039图9至图1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之剖视图。0040如上述之图示所示,本发明的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包括滚珠螺帽310、轴承355、以及护座制振器910。滚珠螺帽310利用滚珠220结合于齿杆140使所述滚珠螺帽310转动,从而滑动齿杆140;轴承355依附于所述滚珠螺帽310。

27、的外围表面,以支撑所述滚珠螺帽310的转动;护座制振器910用以吸收齿杆140的轴向及径向之振动以及噪音,所述护说明书CN102079329ACN102079332A5/6页8座制振器910结合于轴承355的外部轮与齿条护座120之间。0041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类似于第二实施例中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其差异在于第二实施例中齿型辅助之电动转向装置设置所述护座制振器910,其结合于轴承355的外部轮与齿条护座120之间,于后描述。0042所述护座制振器910结合于轴承355的外部轮与齿条护座120之间,用以吸收齿杆140的轴向及径向之振动以及噪音,且根据所述护座制振器910。

28、的结构以及形状具有各种实施方式。如上所述,所述护座制振器910的材质包括天然橡胶NR、丁腈橡胶NBR、氯丁橡胶CR、乙丙三元共聚物EPDM、氟化橡胶FPM、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氯磺化聚乙烯CSM以及/或矽,其具有耐风化以及挠性力,以对噪音以及振动执行制振、阻隔之能力。0043首先参考图9,所述护座制振器910包括第一支撑部910A以及第二支撑部910B,当所述护座制振器910环绕于轴承355的外部轮之轴向与径向时,所述第一支撑部910A以及第二支撑部910B整合成一体。0044换言之,所述第一支撑部910A支撑且结合于轴承355的外部轮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二支撑部910B支撑且结合于轴承35。

29、5的外部轮的半径方向,使所述第一支撑部910A与第二支撑部910B以曲线方式整合成一体,用以吸收轴向以及径向产生的振动以及噪音,上述之振动以及噪音是由滚珠螺帽310转动造成齿杆140滑动。0045所述护座制振器910可分开形成,如图10至图13所示,所述护座制振器910包括第一制振器903以及第二制振器905,两者分离设置,用以分别吸收轴承355外部轮之轴向与径向之振动与噪音。0046参考图10,第一制振器903结合于轴承355外部轮之轴向的两侧,第二制振器905结合于固定槽310A,以支撑轴承355外部轮之径向,其中所述固定槽310A设置于齿条护座120的凹型区域。0047在一实施例中,复数。

30、个第二制振器905结合在一起,因而设置复数个固定槽310A于齿条护座120,从而吸收传送至轴承355外部轮之径向的振动与噪音。0048如图11所示,第一制振器903结合于轴承355外部轮之轴向的两侧,第二制振器905划分成一支撑部905A以及制振部905B。在一实施例中,材质为钢材的支撑部905A压缩配合于轴承355外部轮,材质为弹性材料的制振部905B结合于所述支撑部905A的外围侧。所述支撑部905A支撑于所述轴承355的外部轮,所述制振部905B结合于所述支撑部905A的外围表面并且利用所述齿条护座120作支撑。0049然而,支撑部905A以及制振部905B可为射出成型之一体成型结构,制。

31、振部905B的外围接触于齿条护座120表面例如是不平坦的表面,以降低与齿条护座120之间的接触摩擦力。0050如图12所示,第一制振器903结合于轴承355外部轮的轴向之两侧,第二制振器905结合于轴承355外部轮的半径方向,第二制振器905具有一凸块905C,凸出于轴承355的外部轮面,所述凸块905C利用弹性变形先吸收滚珠螺帽310以及齿杆140所传送的振动以及噪音。0051如图13所示,第一制振器903结合于轴承355外部轮的轴向之两侧,第二制振器905结合于轴承355外部轮的半径方向,在轴承355外部轮的半径方向设置一凸块355A,说明书CN102079329ACN102079332A。

32、6/6页9其凸出于半径方向;所述凸块355A的两侧结合于第一制振器903,在半径方向,所述第一制振器903以及凸块355A的外围侧面结合于第二制振器905,使得所述第一制振器903、凸块355A、第二制振器905吸收通过轴承355来自于滚珠螺帽310及齿杆140的轴向、径向之振动与噪音。0052本发明之第一制振器903与第二制振器905不限于上述之实施例,可为一体成型之结构。0053如上所述,当滚珠螺帽在转动的齿杆滑动时,利用制振器DAMPER吸收半径方向以及轴线方向的振动以及噪音,该振动以及噪音是来自于齿杆以及齿条护座,以帮助滚珠螺帽以及齿杆的运作,并且降低振动以及噪音,以提供驾驶者较佳的操。

33、作舒适度。0054本发明之上述组件可为单一结构或是多个结构所组成。虽然本发明已用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均属频率同步所包含的范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说明书CN102079329ACN102079332A1/11页10图1说明书附图CN102079329ACN102079332A2/11页1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079329ACN102079332A3/11页12图4说明书附图CN102079329ACN102079332A4/11页13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2079329ACN102079332A5/11页14图7说明书附图CN102079329ACN102079332A6/11页15图8说明书附图CN102079329ACN102079332A7/11页16图9说明书附图CN102079329ACN102079332A8/11页17图10说明书附图CN102079329ACN102079332A9/11页18图11说明书附图CN102079329ACN102079332A10/11页19图12说明书附图CN102079329ACN102079332A11/11页20图13说明书附图CN10207932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无轨陆用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