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阳萎的中药制剂.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328538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60.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74562.X

申请日:

2009.06.25

公开号:

CN101584790A

公开日:

2009.11.2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05; A61K36/9066; A61P15/10; A61K35/64(2006.01)N; A61K35/32(2006.01)N; A61K33/26(2006.01)N; A61K35/62(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8905

申请人:

李进才

发明人:

李进才

地址:

031300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翠峰镇卫生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温彪飞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治疗阳萎的中药制剂,包括下列重量份的中药饮片:黄芪20-180份;当归15-30份;党参15-30份或人参10-20份;白芍15-30份;阳起石6-15份;蜈蚣2-3份;淫羊藿10-15份;菟丝子10-15份;蛇床子15-30份;川芎6-15份;香附6-15份;鹿角粉3-5份或黄毛茸0.5-1.5份;甘草6-10份。本发明的一种治疗阳萎的中药制剂,是在中医辩证论治的基础上应用通补的方法来调节人体脏腑经络的功能失调和气血津液的运行不畅。克服了中医在治疗阳萎时单纯应用温补之法效果不明显的不足。同时更不会产生西医单纯采用扩张血管或激素疗法造成的副作用。其具有疗效迅速,无毒副作用,辩证灵活,治疗根本的特点。同时还可根据中医辩证论治,治病求本的原则,依据病情在通补的基础上加减药物,以求适应不同患者的病症或同一患者不同时期的病情。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阳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的中药饮片:黄芪20-180份;当归15-30份;党参15-30份或人参10-20份;白芍15-30份;阳起石6-15份;蜈蚣2-3份;淫羊藿10-15份;菟丝子10-15份;蛇床子15-30份;川芎6-15份;香附6-15份;鹿角粉3-5份或黄毛茸0.5-1.5份;甘草6-10份。

2、
  按照权利要求1的一种治疗阳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饮片成份中黄芪60-180重量份;人参10-20重量份。

3、
  按照权利要求1的一种治疗阳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饮片成份中由黄毛茸0.5-1.5重量份取代鹿角粉,并增加巴戟肉10-15重量份。

4、
  按照权利要求1、2或3的一种治疗阳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饮片成份中增加枸杞子10-15重量份;女贞子10-15重量份。

5、
  按照权利要求1、2或3的一种治疗阳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饮片成份中增加水桎6-10重量份;鸡血藤10-30重量份。

6、
  按照权利要求1、2或3的一种治疗阳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饮片成份中增加苍术10-20重量份;天南星6-10重量份。

7、
  按照权利要求1、2或3的一种治疗阳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饮片成份中增加泽泻6-20重量份;木通6-10重量份。

8、
  按照权利要求1、2或3的一种治疗阳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饮片成份中增加肉桂6-10重量份;乌药6-10重量份。

9、
  按照权利要求1、2或3的一种治疗阳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饮片成份中增加柴胡8-10重量份;郁金10-15重量份。

说明书

一种治疗阳萎的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特别是一种治疗男性阳萎的中药制剂,本发明还涉及该制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阳萎是一种中老年常见病,临床表现为阳萎不举,或举而不坚,坚而不久,以致不能完成性交。属男性最常见的一种性功能障碍疾病。西医针对阳萎的治疗采用扩张血管,解决阴茎海绵体供血不足或应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在临床上扩张血管的方法使人的体质虚而更虚,不能长期有效缓解症状。而激素疗法则副作用非常明显,长期使用有可能加重病情发展,甚至会导致更加严重的疾病产生。
中医疗法则囿于传统理论的“肾无实症”之说,在治疗阳萎疾病时多采用温补治疗之法。如中国专利200410021412X公开的“治疗肾阳虚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中国专利021588686公开的“一种补肾壮阳的中药”;200510032299X公开的“一种补肾壮阳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而男性阳萎多数是因虚实夹杂的病理机制所致,采用单纯壮阳补肾法只能是事倍功半,临床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根据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阳萎病症是由于脏腑经络的功能失调,气血、津液的运行不畅所致。并根据不同人的体质虚实之差异,应在辩证论治的基础上取通补并用之法。由上述理论提出一种治疗阳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阳萎的中药制剂,包括下列重量份的中药饮片:黄芪20-180份;当归15-30份;党参15-30份或人参10-20份;白芍15-30份;阳起石6-15份;蜈蚣2-3份;淫羊藿10-15份;菟丝子10-15份;蛇床子15-30份;川芎6-15份;香附6-15份;鹿角粉3-5份或黄毛茸0.5-1.5份;甘草6-10份。
所述的一种治疗阳萎的中药制剂,其中的中药饮片成份中黄芪60-180重量份;人参10-20重量份。
所述的一种治疗阳萎的中药制剂,其中的中药饮片成份中由黄毛茸0.5-1.5重量份取代鹿角粉,并增加巴戟肉10-15重量份。
所述的一种治疗阳萎的中药制剂,其中的中药饮片成中份中增加枸杞子10-15重量份;女贞子10-15重量份。
所述的的一种治疗阳萎的中药制剂,其中的中药饮片成份中增加水桎6-10重量份;鸡血藤10-30重量份。
所述的一种治疗阳萎的中药制剂,其中的中药饮片成份中增加苍术10-20重量份;天南星6-10重量份。
所述的一种治疗阳萎的中药制剂,其中的中药饮片成份中增加泽泻6-20重量份;木通6-10重量份。
所述的一种治疗阳萎的中药制剂,其中的中药饮片成份中增加肉桂6-10重量份;乌药6-10重量份。
所述的一种治疗阳萎的中药制剂,其中的中药饮片成份中增加柴胡8-10重量份;郁金10-15重量份。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阳萎的中药制剂,是在中医辩证论治的基础上应用通补的方法来调节人体脏腑经络的功能失调和气血津液的运行不畅。克服了中医在治疗阳萎时单纯应用温补之法效果不明显的不足。同时更不会产生西医单纯采用扩张血管或激素疗法造成的副作用。其具有疗效迅速,无毒副作用,辩证灵活,治疗根本的特点。同时还可根据中医辩证论治,治病求本的原则,依据病情在通补的基础上加减药物,以求适应不同患者的病症或同一患者不同时期的病情。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阳萎的中药制剂,各组份的含量及主要作用是:黄芪20-180份,具有益气和利水湿作用;党参或人参10-30份,取其具扶正祛邪作用;当归15-30份和白芍15-30份,该两种药材有着良好养血、活血,荣养宗筋的效果;阳起石6-15份、鹿角粉3-5份、蛇床子15-30份,此三种药材具有补肾助阳、活血散瘀、燥湿祛风、除下焦积寒宿血的作用;蜈蚣2-3份,其具有通经逐邪、开肝经气血之郁闭的效果;淫羊藿10-15份、菟丝子10-15份,主要作用是益肝温肾、壮腰强筋;取具有下行血海、性最疏通的川芎6-15份;香附6-15份主要是行气解郁;甘草6-10份,用于补中调和。上述诸药物组份协同作用,虚实同治,有通有补,曲尽通补并用之妙。
上述组份可根据不同类型病情采取加减之法进行调配。
比如气虚者可由人参10-20份取代党参,同时加重黄芪用量至60-180份。
偏阳虚者用黄毛茸0.5-1.5份取代鹿角粉,并增加巴戟肉10-15份。
偏阴虚者加枸杞子10-15份;女贞子10-15份。
血瘀明显者增加水蛭6-10份;鸡血本藤15-30份。
痰湿阻滞者增加苍术10-20份;天南星6-10份。
湿热雍盛者加泽泻6-20份;木通6-10份。
血虚者重用当归30份,白芍30份。
寒盛者加肉桂6-10份;乌药6-10份。
肝气郁结者加柴胡8-10份;郁金10-15份。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阳萎的中药制剂,可以选用汤剂与丸剂两种制剂。配制时采用符合中国药典的中药材饮片,计量单位为重量。
其中汤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取符合中国药典的一定重量份的上述各组份中药饮片,加水800-1500重量份,浸泡30-40份钟后,用文火慢煎30-35分钟(其中选用人参时,将其单独煎好备用;鹿角粉与蜈蚣则研末单独包好随汤剂同服;当归、白芍用酒洗后入锅;香附用醋炒3-5分钟后入锅)。将煎好的汤剂按300-500克分袋包装,用紫外线杀菌后存放。
丸剂的制备方法;将当归、白芍、川芎用酒炒10分钟;人参去芦;阳起石煅后研末;蜈蚣直接研末;淫羊藿用羊油炒5-10分钟;菟丝子用酒泡10小时;香附用醋炒3-5分钟;蛇床子温火炒3-5分钟;甘草用蜜炙、黄芪、鹿角直接用粉剂。将上述药物饮片及其它未进行特别泡制的药物饮片粉碎至80-100目,采用常规蜜丸制作方法炼蜜为丸。
实施例1  取黄芪20克;当归30克;人参10克;白芍30克;阳起石6克;蜈蚣3克;淫羊藿10克;菟丝子15克;蛇床子15克;川芎15克;香附6克;鹿角粉5克;甘草6克。加水1500毫升,浸泡30分钟后文火煎30分钟。去渣后灭菌包装。其中人参单独煎后与上述汤剂混合,鹿角粉与蜈蚣粉单独包好,服用时随汤剂同服。
实施例2  黄芪18公斤;当归1.5公斤;党参3公斤;阳起石1.5公斤;淫羊藿1.5公斤;菟丝子1.0公斤;蛇床子3公斤;川芎1.5公斤;甘草0.6公斤。加水80公斤浸泡35分钟,白芍1.5公斤用普通白酒冲洗;香附0.6公斤醋炒后加入;蜈蚣0.2公斤研末与鹿角粉0.3公斤混合并5克/包得100包粉剂;用文火煮沸后煎35分钟。过滤药渣得50公斤汤剂,按500克/袋或250克/袋灭菌包装得100或200袋本药汤剂。日服500克,分早晚两次各服250克。上述粉剂亦分两次随汤剂同服。
实施例3  丸剂的制备,将当归2公斤、白芍2公斤、川芎1公斤用酒炒10分钟;人参1公斤去芦;阳起石1公斤煅后研末;蜈蚣0.3公斤直接研末;淫羊藿1.2公斤用羊油炒8分钟;菟丝子1.2公斤用酒泡10小时;香附0.8公斤用醋炒5分钟;蛇床子1.7公斤温火炒5分钟;甘草0.7公斤用蜜炙、黄芪5公斤、鹿角粉0.4公斤。将上述药物粉碎至80-100目,采用常规蜜丸制作方法炼蜜为丸。每丸3克,早晚各服一丸。
实施例4-11的组份由附表1给出。若煎制汤剂,则采用实施例1或2的方法。若制作丸剂,则采用实施例3的方法。例中各组份重量以公斤为单位。
上述各实施例汤剂或丸剂可同时煎、制若干,患者就诊时,据不同情况开付不同的汤剂或丸剂即可。
病例1  张某  男  46岁
1998年4月就诊自述饮食不振,疲倦无力,性欲淡薄,腰酸膝软,早泄阳萎,无活子时。查舌体胖,边有齿痕,苔黄腻,脉濡数,前医诊为脾肾阳虚,治以益气健脾,补肾助阳为法,服药数剂后诸症不减,徒增胸闷,口苦等症。细察其情,知患者酷嗜烟酒,问病史,素有阴囊汗出发痒之症,结合其舌脉,初步断定为湿热下注之阳萎,经用清利湿热之方未见好转,续诊为脾肾阳虚为本,湿热为患为标,治当标本兼治,改用实施例1汤剂三日,有明显效果。又以实施例9汤剂服五日。诸症若失,房事时阴茎能够勃起,唯硬度较差。又以实施例4、5汤剂继服五付,方才如释重负,精神倍增,喜不自胜。为巩固疗效,继服实施例3丸剂数月。几年后随访,再无复发。
病例2  王某  男  28岁
自幼身体赢弱,婚前久患遗精,婚后虽有性欲,但阳萎不举,屡服补肾壮阳之品却惘然无效,夫妻间常有纠纷。就诊时,面色苍白,精神郁闷,汗出怕冷,腰酸膝软,胸胁胀满,舌淡苔白,脉沉弦。诊为肝郁肾虚,采用虚实兼顾,通补并用之法。服实施例6汤剂二十付,诸症悉除,阳事已兴。将实施例6的处方按实施例3的方法制作丸剂,继服一年,病告痊愈。
病例3  燕某  男  32岁
2002年11月5日就诊,患者自诉一周前感冒,出现恶寒发热,头痛身痛,阴囊胀痛之证。经输液治疗三天后,感冒痊愈,阴囊胀痛依旧,并牵及两少腹疼痛,房事时阴茎萎弱,向里收缩。经朋友介绍,慕名前来诊治。证见阳事不举,面色苍白,腰酸膝软,形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阴茎收缩,阴囊少腹胀痛,舌苔白滑,脉象沉弦。此为肾阳虚衰,寒滞肝脉,内外兼寒,虚寒夹杂之证,治当内外双解,虚实同治。服实施例6汤剂三付后,阴囊少腹,疼痛缓解,阴茎少有勃起,但举而不坚,时间短暂,不如人意,虑其内外兼寒,寒邪过盛,非短期内可以收功,又以实施例10,继服汤剂15付,用黄酒为引,诸证告愈。后随访多次,再无复发。
病例4  陈某  男  46岁  工人
患阳痿3年余,经多方医治,见效不显。于2001年8月10日前来就诊,患者自觉阴茎萎缩,不能勃起,精神疲惫,不耐操劳,少气懒言,全身乏力。观其面色晦暗,唇舌色紫,脉沉涩无力,辨证为气虚血瘀,治以补气化瘀为法,按实施例4、7服5剂后阴茎可以勃起,但持续时间较短,又以前方,继服20付,阳事如意,诸证若失。为巩固疗效以实施例3,服药1个月,以善其后,随访一年,房事正常。
病例5  廉某  男51岁  汽车司机
形体肥胖,酷嗜油腻肉食,渐至性欲淡薄,阳事不能勃起,虽经多医诊治,总是疗效不显。经人举荐,于2005年4月3日前来就诊,证见阳事不兴,精神不振,腰部酸痛,肢冷畏寒,倦怠嗜卧,胸闷不舒,舌质淡,苔白腻,脉沉滑,证属命门火衰,痰湿下注。治宜补肾壮阳,燥湿化痰为法,拟用通补汤,按实施例2,服药5剂后诸症好转,阴茎偶而勃起,然举而不坚,又以实施例8,服药10剂,诸症消失,房事正常,随访半年,再无复发。
治疗阳痿病206例临床小结
1、一般情况
1.1年龄:最小22岁,最大68岁。其中22-30岁24例,占12%;31岁-40岁45例,占22%;40-50岁82例,占40%;50-60岁35例,占17%;60岁以上20人,占9%。
1.2病程:1月-2年120例,占58%;3-5年58例,占28%;6年以上28例,占14%。
2、治疗方法:见具体实施方式
3、疗效标准
3.1治愈:症状消失,阴茎勃起正常,性生活正常。
3.2好转:阴茎能勃起,能进行性生活,但不满意。
3.3无效;症状无改变,不能进行性生活。
4、治疗结果:治愈96例,占47%;好转82例,占40%;无效28例,占13%;总有效率87%。

  组份  实例4  实例5  实例6  实例7  实例8  实例9  实例10  实例11  黄芪  130  20  80  20  20  80  20  30  当归  19  30  25  30  30  25  30  15  党参  25  20  15  20  15  人参  10  10  白芍  18  30  24  30  30  24  30  20  阳起石  10  6  12  6  6  12  6  16  蜈蚣  2.5  3  2  3  3  2  3  3  淫羊藿  13  10  11  10  10  11  10  10  菟丝子  12  15  12  15  15  12  15  10  蛇床子  24  15  20  15  15  20  15  10  川芎  10  15  8  15  15  8  15  10  香附  8  6  12  6  6  12  6  10  鹿角粉  5  5  5  5  5  5  5  黄毛茸  1.5  甘草  7  10  8  6  6  6  6  6  巴戟肉  15  枸杞子  15  女贞子  15  水桎  6  鸡血藤  30  苍术  15  天南星  6  泽泻  15  木通  6  肉桂  6  乌药  10  柴胡  10  郁金  10  水  800  1200  1000  1500  900  800  1200  1000

一种治疗阳萎的中药制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治疗阳萎的中药制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治疗阳萎的中药制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阳萎的中药制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阳萎的中药制剂.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治疗阳萎的中药制剂,包括下列重量份的中药饮片:黄芪20-180份;当归15-30份;党参15-30份或人参10-20份;白芍15-30份;阳起石6-15份;蜈蚣2-3份;淫羊藿10-15份;菟丝子10-15份;蛇床子15-30份;川芎6-15份;香附6-15份;鹿角粉3-5份或黄毛茸0.5-1.5份;甘草6-10份。本发明的一种治疗阳萎的中药制剂,是在中医辩证论治的基础上应用通补的方法来调节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