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极式折入边装置的传动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极式折入边装置的传动机构.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108584A43申请公布日20110629CN102108584ACN102108584A21申请号201010592990422申请日20101216D03D47/27200601D03D47/4020060171申请人常熟纺织机械厂有限公司地址215511江苏省常熟市梅李镇通港路188号72发明人彭晓虹龚月锋卫明74专利代理机构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32113代理人何艳54发明名称消极式折入边装置的传动机构57摘要一种消极式折入边装置的传动机构,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所述的折入边装置包括机壳和机盖,所述折入边装置的传动机构包括凸轮轴、压脚轴凸轮、剪刀轴凸轮、钩针。
2、轴凸轮、压脚轴、剪刀轴、钩针轴、第一导向杆、第一滚轮座、第一滚轮、第一弹簧、第二导向杆、第二滚轮座、第二滚轮、第二弹簧、第三导向杆、第三滚轮座、第三滚轮和第三弹簧。优点结构简单,加工精度要求低,价格低廉;体积小,节省安装空间,便于维护;确保了整个折入边装置的运转更平衡。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1页CN102108587A1/1页21一种消极式折入边装置的传动机构,所述的折入边装置包括机壳3和用于盖封所述机壳3的机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入边装置的传动机构包括凸轮轴33、压脚轴凸轮34、剪刀轴凸轮25、钩针轴凸轮35、压脚轴9、剪刀。
3、轴10、钩针轴8、第一导向杆7、第一滚轮座6、第一滚轮5、第一弹簧11、第二导向杆15、第二滚轮座13、第二滚轮14、第二弹簧12、第三导向杆4、第三滚轮座20、第三滚轮19和第三弹簧24,所述的凸轮轴33转动地安装在机壳3上,所述的压脚轴凸轮34、剪刀轴凸轮25、钩针轴凸轮35分别固定在凸轮轴33上,所述的压脚轴9、剪刀轴10、钩针轴8分别转动地安装在机壳1上且均能轴向移动,所述的第一导向杆7固定在机壳3上,所述的第一滚轮座6的一端活动地套设在第一导向杆7上,第一滚轮座6的另一端与压脚轴9相固定,所述的第一滚轮5枢轴连接在第一滚轮座6上且与压脚轴凸轮34相对应,所述的第一弹簧11套设在第一导。
4、向杆7上,第一弹簧11的一端与机壳3的内壁相接触,第一弹簧11的另一端与第一滚轮座6相接触,所述的第二导向杆15固定在机壳3上,所述的第二滚轮座13的一端活动地套设在第二导向杆15上,第二滚轮座13的另一端与剪刀轴10相固定,所述的第二滚轮14枢轴连接在第二滚轮座13上且与剪刀轴凸轮25相对应,所述的第二弹簧12套设在第二导向杆15上,第二弹簧12的一端与机壳3的内壁相接触,第二弹簧12的另一端与第二滚轮座13相接触,所述的第三导向杆4固定在机壳3上,所述的第三滚轮座20的一端活动地套设在第三导向杆4上,第三滚轮座20的另一端与钩针轴8相固定,所述的第三滚轮19枢轴连接在第三滚轮座20上且与钩。
5、针轴凸轮35相对应,所述的第三弹簧24的一端连接在第三滚轮座20上,第三弹簧24的另一端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在机壳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极式折入边装置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弹簧11、第二弹簧12为压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极式折入边装置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弹簧24为拉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极式折入边装置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弹簧24的另一端间接地连接在机壳3上是指在所述机壳3的内壁上还增设有一弹簧座22,第三弹簧24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的弹簧座22上。权利要求书CN102108584ACN102108587A1/4页3消极式折入边装置的传动机构技术领。
6、域0001本发明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弹簧进行回复的消极式折入边装置的传动机构。背景技术0002在无梭织机上,由于采用机外供纬的方式,因此每一纬织造完成后,都要用纬纱剪刀剪断纬纱,这样就会有一小段纱头露在布边外,这种布称之为毛边布。毛边布看上去少美观,缺乏观瞻效果,档次也不高,而用折入边装置就能加工出美观、高档的光边布。折入边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先用一个小夹子将纬纱夹住,再在距布边一定距离处将纬纱剪断,最后用钩子将纬纱头钩入布边开口中,织造住。这些夹子、剪刀、钩子的动作是由折入边装置机壳内的传动机构上的三根轴压脚轴、剪刀轴、钩针轴带动的,而三根轴的运动又是由凸轮组件控制的。目前市场。
7、上已有的折入边装置的传动机构中,用于控制上述三根轴运动的凸轮组件多是积极式共轭凸轮,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646167Y所公开的“折入边装置”中的压脚轴共轭凸轮、剪刀轴共轭凸轮、钩针轴共轭凸轮,这三枚共轭凸轮均是由两个凸轮片构成,并通过与两个凸轮片相配合的一对滚轮来共同控制一根轴的运动规律,这种结构存在的问题是首先,对共轭凸轮的加工精度要求高,成本也大;其次,共轭凸轮旋转时的转动惯量大;再,整个凸轮组件占据的空间大,而折入边装置的机壳内空间非常紧张,不便于安装和维修。0003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认为有必要加以改进性探索与尝试,为此,本申请人进行了大量的专利文献和非专利文献的检。
8、索,然而在已公开的文献中未见诸有可借鉴的技术启示,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运转平稳、体积小、能节省安装空间而便于维护的消极式折入边装置的传动机构。0005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消极式折入边装置的传动机构,所述的折入边装置包括机壳和用于盖封所述机壳的机盖,所述折入边装置的传动机构包括凸轮轴、压脚轴凸轮、剪刀轴凸轮、钩针轴凸轮、压脚轴、剪刀轴、钩针轴、第一导向杆、第一滚轮座、第一滚轮、第一弹簧、第二导向杆、第二滚轮座、第二滚轮、第二弹簧、第三导向杆、第三滚轮座、第三滚轮和第三弹簧,所述的凸轮轴转动地安装在机壳。
9、上,所述的压脚轴凸轮、剪刀轴凸轮、钩针轴凸轮分别固定在凸轮轴上,所述的压脚轴、剪刀轴、钩针轴分别转动地安装在机壳上且均能轴向移动,所述的第一导向杆固定在机壳上,所述的第一滚轮座的一端活动地套设在第一导向杆上,第一滚轮座的另一端与压脚轴相固定,所述的第一滚轮枢轴连接在第一滚轮座上且与压脚轴凸轮相对应,所述的第一弹簧套设在第一导向杆上,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机壳的内壁相接触,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滚轮座相接触,所述的第二导向杆固定在机壳上,所述的第二滚轮座的一端活动地套设在第二导向杆上,第二滚轮座的另一说明书CN102108584ACN102108587A2/4页4端与剪刀轴相固定,所述的第二滚轮枢轴连。
10、接在第二滚轮座上且与剪刀轴凸轮相对应,所述的第二弹簧套设在第二导向杆上,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机壳的内壁相接触,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滚轮座相接触,所述的第三导向杆固定在机壳上,所述的第三滚轮座的一端活动地套设在第三导向杆上,第三滚轮座的另一端与钩针轴相固定,所述的第三滚轮枢轴连接在第三滚轮座上且与钩针轴凸轮相对应,所述的第三弹簧的一端连接在第三滚轮座上,第三弹簧的另一端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在机壳上。0006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弹簧、第二弹簧为压簧。0007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三弹簧为拉簧。0008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三弹簧的另一端间接地连接在。
11、机壳上是指在所述机壳的内壁上还增设有一弹簧座,第三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的弹簧座上。0009本发明由于将已有技术中的用于控制三根轴运动的三枚共轭凸轮由三个单片的凸轮和三根弹簧来替代,通过三个单片凸轮来控制三根轴的轴向移动,而通过三根弹簧可使三个滚轮分别紧靠在各自的凸轮上,按凸轮外轮廓轮沿的轨迹运动。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第一、结构简单,加工精度要求低,价格低廉;第二、体积小,节省安装空间,便于维护;第三、弹簧力使滚轮始终紧贴凸轮,消除了已有技术中共轭凸轮的固有间隙所造成的冲击震,从而确保了整个折入边装置的运转更平衡。附图说明,0010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结构简图。0011图中1机盖、2。
12、摆臂轴孔、3机壳、4第三导向杆、5第一滚轮、6第一滚轮座、7第一导向杆、8钩针轴、9压脚轴、10剪刀轴、11第一弹簧、12第二弹簧、13第二滚轮座、14第二滚轮、15第二导向杆、16扁轴端、17连杆销孔、18旋转滑动套、19第三滚轮、20第三滚轮座、21弹簧固定耳、22弹簧座、23轴承盖、24第三弹簧、25剪刀轴凸轮、26连杆销、27调整连杆、28旋转共轭凸轮、29轴键、30第四滚轮、31摆臂、32摆臂轴、33凸轮轴、34压脚轴凸轮、35钩针轴凸轮、36凸轮轴孔。具体实施方式0012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
13、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0013请参阅图1,一种消极式折入边装置的传动机构,所述的折入边装置包括机壳3和盖封在机壳3上部开口处的机盖1,所述折入边装置的传动机构包括凸轮轴33、压脚轴凸轮34、剪刀轴凸轮25、钩针轴凸轮35、压脚轴9、剪刀轴10、钩针轴8、第一导向杆7、第一滚轮座6、第一滚轮5、第一弹簧11、第二导向杆15、第二滚轮座13、第二滚轮14、第二弹簧12、第三导向杆4、第三滚轮座20、第三滚轮19和第三弹簧24。所述的凸轮轴33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机壳3的凸轮轴孔3。
14、6内,一对轴承盖23分别套设在机壳3外侧的凸轮轴33上,并通过螺钉固定在机壳3的前、后两侧图示位置上。所述的压脚轴凸轮34、剪刀轴说明书CN102108584ACN102108587A3/4页5凸轮25、钩针轴凸轮35分别套设在凸轮轴33上并与凸轮轴33上的轴键29相固定。所述的压脚轴9的两端转动地安装在机壳3的左、右两侧图示位置上且能作轴向移动,所述的第一导向杆7的两端固定在机壳3的左、右两侧图示位置上,所述的第一滚轮座6的一端活动地套设在第一导向杆7上,第一滚轮座6的另一端与压脚轴9相固定,所述的第一滚轮5枢轴连接在第一滚轮座6上且与压脚轴凸轮34的外轮廓轮沿相接触,所述的第一弹簧11为一。
15、压簧,套设在第一导向杆7上,第一弹簧11的一端抵触在机壳3的内壁上,第一弹簧11的另一端抵触在第一滚轮座6上,当凸轮轴33旋转时,由固定在凸轮轴33上的压脚轴凸轮34推动第一滚轮5,进而带动第一滚轮座6以及与第一滚轮座6相固定的压脚轴9作左、右往复运动,在此过程中第一导向杆7起导向的作用,而第一弹簧11的作用是使第一滚轮座6上的第一滚轮5能紧靠在压脚轴凸轮34的外轮廓轮沿上并按凸轮廓面的轨迹运动。所述的剪刀轴10的两端转动地安装在机壳3的左、右两侧上且能作轴向移动,所述的第二导向杆15的两端固定在机壳3的左、右两侧上,所述的第二滚轮座13的一端活动地套设在第二导向杆15上,第二滚轮座13的另一。
16、端与剪刀轴10相固定,所述的第二滚轮14枢轴连接在第二滚轮座13上且与剪刀轴凸轮25的外轮廓轮沿相接触,所述的第二弹簧12为一压簧,套设在第二导向杆15上,第二弹簧12的一端抵触在机壳3的内壁上,第二弹簧12的另一端抵触在第二滚轮座13上,当凸轮轴33旋转时,由固定在凸轮轴33上的剪刀轴凸轮25推动第二滚轮14,进而带动第二滚轮座13以及与第二滚轮座13相固定的剪刀轴10作左、右往复运动,在此过程中第二导向杆15起导向的作用,而第二弹簧12的作用是使第二滚轮座13上的第二滚轮14能紧靠在剪刀轴凸轮25的外轮廓轮沿上并按凸轮廓面的轨迹运动。所述的钩针轴8的两端转动地安装在机壳3的左、右两侧上且能。
17、作轴向移动,所述的第三导向杆4的两端固定在机壳3的左、右两侧上,所述的第三滚轮座20的一端活动地套设在第三导向杆4上,第三滚轮座20的另一端与钩针轴8相固定,所述的第三滚轮19枢轴连接在第三滚轮座20上且与钩针轴凸轮35的外轮廓轮沿相接触,所述的第三弹簧24为一拉簧,该第三弹簧24的一端连接在第三滚轮座20的弹簧固定耳21上,第三弹簧24的另一端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在机壳3上,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间接连接,具体是在所述机壳3的内壁上增设有一弹簧座22,第三弹簧24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的弹簧座22上,当凸轮轴33旋转时,由固定在凸轮轴33上的钩针轴凸轮35推动第三滚轮19,进而带动第三滚轮座20以及与。
18、第二滚轮座20相固定的钩针轴8作左、右往复运动,在此过程中第三导向杆4起导向的作用,而第三弹簧24的作用是使第三滚轮座20上的第三滚轮19能紧靠在钩针轴凸轮35的外轮廓轮沿上并按凸轮廓面的轨迹运动。0014请继续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还示意了消极式折入边装置的凸轮摆臂机构,由于该凸轮摆臂机构为公知的已有技术,因此在这里仅作简单的描述。所述的凸轮摆臂机构包括旋转共轭凸轮28、摆臂轴32、摆臂31、一对第四滚轮30、调整连杆27和旋转滑动套18,所述的旋转共轭凸轮28套设在凸轮轴33上并与凸轮轴33上的轴键29相固定,所述的摆臂轴32的两端安装在机壳3的前、后两侧的摆臂轴孔2内,所述的摆臂31安。
19、装在摆臂轴32上,所述的一对第四滚轮30分别枢轴连接在摆臂31上并且与旋转共轭凸轮28的两个外轮廓轮沿相接触,所述的调整连杆27的一端枢轴连接在摆臂31上,调整连杆27的另一端通过连杆销26枢轴连接在旋转滑动套18一端的连杆销孔17上,旋转滑动套18的另一端固定在钩针轴8一端的扁轴端16上。当凸轮轴33旋转时,由固定在凸轮轴33上的旋转共轭说明书CN102108584ACN102108587A4/4页6凸轮28推动一对第四滚轮30,使摆臂31带动调整连杆27一起作上、下摆动,进而由与调整连杆27连接的旋转滑动套18带动钩针轴8旋转,使钩针轴8在作左、右移动的同时还可以实现径向的旋转运动。说明书CN102108584ACN102108587A1/1页7图1说明书附图CN10210858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