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甲基雏菊叶龙胆素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389176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80.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35336.X

申请日:

2010.11.09

公开号:

CN101973978A

公开日:

2011.02.1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07D 311/86申请公布日:2011021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7D 311/86申请日:20101109|||公开

IPC分类号:

C07D311/86

主分类号:

C07D311/86

申请人:

苏州派腾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峰; 王琳; 张发成

地址:

215011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滨河路132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操作简便、污染小、能耗少的去甲基雏菊叶龙胆素的制备方法。工艺步骤为:取雏菊叶龙胆根,加入水投入微波萃取装置中进行微波萃取,取萃取液,滤过,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加到聚酰胺层析柱上,以乙醇作为洗脱剂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加入甲醇结晶,分离结晶,洗涤、干燥即得。采用本发明制备去甲基雏菊叶龙胆素,产品纯度高,易于实现产业化放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去甲基雏菊叶龙胆素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由下列步骤组成 : 取 雏菊叶龙胆根, 加入其质量 3-6 倍量体积的水投入微波萃取装置中进行微波萃取, 萃取功 率 500-800W, 萃取 1-3 次, 每次 6-10 分钟, 合并萃取液, 滤过, 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 加到聚 酰胺层析柱上, 以 30-60%乙醇作为洗脱剂洗脱, 收集 3-8 倍量柱体积的洗脱液, 减压回收 乙醇并浓缩, 加入甲醇结晶, 分离结晶, 洗涤、 干燥即得。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一种去甲基雏菊叶龙胆素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萃 取的用水量为原料质量的 5 倍量体积。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一种去甲基雏菊叶龙胆素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萃 取的功率为 600W, 萃取 2 次, 每次 8 分钟。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一种去甲基雏菊叶龙胆素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 选自锦纶 6、 锦纶 66 中的一种。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一种去甲基雏菊叶龙胆素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 洗脱用乙醇的浓度为 50%。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一种去甲基雏菊叶龙胆素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 洗脱用乙醇的收集量为 5 倍量柱体积。

说明书


一种去甲基雏菊叶龙胆素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甲基雏菊叶龙胆素的制备方法, 尤其是一种从植物中提取去甲 基雏菊叶龙胆素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去甲基雏菊叶龙胆素 (Demethylhellidifolin, Belli din), 分子式 : C13H8O6, 分子 量: 260.203, CAS 登录号 : 2980-32-7。主要存在于龙胆科、 鸢尾科多种植物中, 其中龙胆科 植物雏菊叶龙胆 Gentiana bellidfolium 的根中含量较高, 且原料来源丰富。其分子式如 下:
     现代研究表明, 去甲基雏菊叶龙胆素具有抑制单胺氧化酶、 抗突变、 抗肿瘤等多种 活性, 同时其也作为合成其它活性衍生物的原料。
     现有技术中, 尚没有适用于高纯度去甲基雏菊叶龙胆素工业化大生产的制备工艺 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于大生产操作、 产品纯度高的去甲基雏 菊叶龙胆素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下列技术方案 :
     取雏菊叶龙胆根, 加入其质量 3-6 倍量体积的水投入微波萃取装置中进行微波萃 取, 萃取功率 500-800W, 萃取 1-3 次, 每次 6-10 分钟, 合并萃取液, 滤过, 减压回收乙醇并浓 缩, 加到聚酰胺层析柱上, 以 30-60%乙醇作为洗脱剂洗脱, 收集 3-8 倍量柱体积的洗脱液, 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 加入甲醇结晶, 分离结晶, 洗涤、 干燥即得。
     微波萃取的用水量优选为原料质量的 5 倍量体积。
     微波萃取的功率优选为 600W, 萃取 2 次, 每次 8 分钟。
     聚酰胺选自锦纶 6、 锦纶 66 中的一种。
     聚酰胺洗脱用乙醇的浓度优选为 50%。
     聚酰胺洗脱用乙醇的收集量优选为 5 倍量柱体积。
     制备所得去甲基雏菊叶龙胆素可采用下列方法检测 :
     试验例 1HPLC 法测定去甲基雏菊叶龙胆素纯度
     色谱条件
     色谱柱 : 十八烷基硅烷键合胶硅胶为填充剂 ; 流动相 : 乙腈 - 水 (50 ∶ 50) ; 流速 : 1.0mL/min ; 检测波长 : 276nm ; 柱温 : 30℃。
     测定方法
     精密称取去甲基雏菊叶龙胆素 2mg, 置于 50mL 量瓶中, 加人甲醇 20mL, 超声振荡使 溶解, 甲醇定容至刻度, 吸取 10μL, 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 采用归一化法测定样品纯度。
     采用本发明制备去甲基雏菊叶龙胆素, 利于大生产操作, 能耗小, 污染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但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 局限于下列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
     取雏菊叶龙胆根 10Kg, 加入 30L 水投入微波萃取装置中进行微波萃取, 萃取功率 500W, 萃取 1 次, 6 分钟, 合并萃取液, 滤过, 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 加到锦纶 6( 聚己内酰胺 ) 聚酰胺层析柱上, 以 30%乙醇作为洗脱剂洗脱, 收集 3 倍量柱体积的洗脱液, 减压回收乙醇 并浓缩, 加入甲醇结晶, 分离结晶, 洗涤、 干燥即得黄色针晶 - 去甲基雏菊叶龙胆素 58.4g, 2 13 经 HPLC 检测, 纯度为 95.4%, UV、 IR、 MS、 HNMR、 CNMR 等表征其物理性状的数据与现有技术 相一致。 实施例 2
     取雏菊叶龙胆根 10Kg, 加入 60L 水投入微波萃取装置中进行微波萃取, 萃取功率 800W, 萃取 3 次, 每次 10 分钟, 合并萃取液, 滤过, 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 加到锦纶 6( 聚己内 酰胺 ) 聚酰胺层析柱上, 以 60%乙醇作为洗脱剂洗脱, 收集 8 倍量柱体积的洗脱液, 减压回 收乙醇并浓缩, 加入甲醇结晶, 分离结晶, 洗涤、 干燥即得黄色针晶 - 去甲基雏菊叶龙胆素 2 13 57.2g, 经 HPLC 检测, 纯度为 93.6%, UV、 IR、 MS、 HNMR、 CNMR 等表征其物理性状的数据与现 有技术相一致。
     实施例 3
     取雏菊叶龙胆根 10Kg, 加入 50L 水投入微波萃取装置中进行微波萃取, 萃取功率 600W, 萃取 2 次, 每次 8 分钟, 合并萃取液, 滤过, 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 加到锦纶 66( 聚己二 酰己二胺 ) 聚酰胺层析柱上, 以 50%乙醇作为洗脱剂洗脱, 收集 5 倍量柱体积的洗脱液, 减 压回收乙醇并浓缩, 加入甲醇结晶, 分离结晶, 洗涤、 干燥即得黄色针晶 - 去甲基雏菊叶龙 2 13 胆素 62.8g, 经 HPLC 检测, 纯度为 97.5%, UV、 IR、 MS、 HNMR、 CNMR 等表征其物理性状的数 据与现有技术相一致。
     4

一种去甲基雏菊叶龙胆素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去甲基雏菊叶龙胆素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去甲基雏菊叶龙胆素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去甲基雏菊叶龙胆素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去甲基雏菊叶龙胆素的制备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73978A43申请公布日20110216CN101973978ACN101973978A21申请号201010535336X22申请日20101109C07D311/8620060171申请人苏州派腾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地址215011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滨河路1326号72发明人王峰王琳张发成54发明名称一种去甲基雏菊叶龙胆素的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操作简便、污染小、能耗少的去甲基雏菊叶龙胆素的制备方法。工艺步骤为取雏菊叶龙胆根,加入水投入微波萃取装置中进行微波萃取,取萃取液,滤过,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加到聚酰胺层析柱上,以乙醇作为洗脱剂洗脱,收集洗脱液,减。

2、压回收乙醇并浓缩,加入甲醇结晶,分离结晶,洗涤、干燥即得。采用本发明制备去甲基雏菊叶龙胆素,产品纯度高,易于实现产业化放大。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CN101973982A1/1页21一种去甲基雏菊叶龙胆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由下列步骤组成取雏菊叶龙胆根,加入其质量36倍量体积的水投入微波萃取装置中进行微波萃取,萃取功率500800W,萃取13次,每次610分钟,合并萃取液,滤过,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加到聚酰胺层析柱上,以3060乙醇作为洗脱剂洗脱,收集38倍量柱体积的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加入甲醇结晶,分离结晶,。

3、洗涤、干燥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去甲基雏菊叶龙胆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萃取的用水量为原料质量的5倍量体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去甲基雏菊叶龙胆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萃取的功率为600W,萃取2次,每次8分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去甲基雏菊叶龙胆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选自锦纶6、锦纶66中的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去甲基雏菊叶龙胆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洗脱用乙醇的浓度为5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去甲基雏菊叶龙胆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洗脱用乙醇的收集量为5倍量柱体积。权利要求书CN101973978ACN101973。

4、982A1/2页3一种去甲基雏菊叶龙胆素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去甲基雏菊叶龙胆素的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从植物中提取去甲基雏菊叶龙胆素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去甲基雏菊叶龙胆素DEMETHYLHELLIDIFOLIN,BELLIDIN,分子式C13H8O6,分子量260203,CAS登录号2980327。主要存在于龙胆科、鸢尾科多种植物中,其中龙胆科植物雏菊叶龙胆GENTIANABELLIDFOLIUM的根中含量较高,且原料来源丰富。其分子式如下00030004现代研究表明,去甲基雏菊叶龙胆素具有抑制单胺氧化酶、抗突变、抗肿瘤等多种活性,同时其也作为合成其它活性衍生物的原料。

5、。0005现有技术中,尚没有适用于高纯度去甲基雏菊叶龙胆素工业化大生产的制备工艺报道。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于大生产操作、产品纯度高的去甲基雏菊叶龙胆素的制备方法。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列技术方案0008取雏菊叶龙胆根,加入其质量36倍量体积的水投入微波萃取装置中进行微波萃取,萃取功率500800W,萃取13次,每次610分钟,合并萃取液,滤过,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加到聚酰胺层析柱上,以3060乙醇作为洗脱剂洗脱,收集38倍量柱体积的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加入甲醇结晶,分离结晶,洗涤、干燥即得。0009微波萃取的用水量优选为原料质量的5倍量。

6、体积。0010微波萃取的功率优选为600W,萃取2次,每次8分钟。0011聚酰胺选自锦纶6、锦纶66中的一种。0012聚酰胺洗脱用乙醇的浓度优选为50。0013聚酰胺洗脱用乙醇的收集量优选为5倍量柱体积。说明书CN101973978ACN101973982A2/2页40014制备所得去甲基雏菊叶龙胆素可采用下列方法检测0015试验例1HPLC法测定去甲基雏菊叶龙胆素纯度0016色谱条件0017色谱柱十八烷基硅烷键合胶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乙腈水505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6NM;柱温30。0018测定方法0019精密称取去甲基雏菊叶龙胆素2MG,置于50ML量瓶中,加人甲醇20M。

7、L,超声振荡使溶解,甲醇定容至刻度,吸取10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归一化法测定样品纯度。0020采用本发明制备去甲基雏菊叶龙胆素,利于大生产操作,能耗小,污染小。0021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但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下列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0022实施例10023取雏菊叶龙胆根10KG,加入30L水投入微波萃取装置中进行微波萃取,萃取功率500W,萃取1次,6分钟,合并萃取液,滤过,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加到锦纶6聚己内酰胺聚酰胺层析柱上,以30乙醇作为洗脱剂洗脱,收集3倍量柱体积的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加入甲醇结晶,分离结晶,洗涤、干燥即得黄色针晶去。

8、甲基雏菊叶龙胆素584G,经HPLC检测,纯度为954,UV、IR、MS、2HNMR、13CNMR等表征其物理性状的数据与现有技术相一致。0024实施例20025取雏菊叶龙胆根10KG,加入60L水投入微波萃取装置中进行微波萃取,萃取功率800W,萃取3次,每次10分钟,合并萃取液,滤过,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加到锦纶6聚己内酰胺聚酰胺层析柱上,以60乙醇作为洗脱剂洗脱,收集8倍量柱体积的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加入甲醇结晶,分离结晶,洗涤、干燥即得黄色针晶去甲基雏菊叶龙胆素572G,经HPLC检测,纯度为936,UV、IR、MS、2HNMR、13CNMR等表征其物理性状的数据与现有技术相一致。0026实施例30027取雏菊叶龙胆根10KG,加入50L水投入微波萃取装置中进行微波萃取,萃取功率600W,萃取2次,每次8分钟,合并萃取液,滤过,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加到锦纶66聚己二酰己二胺聚酰胺层析柱上,以50乙醇作为洗脱剂洗脱,收集5倍量柱体积的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加入甲醇结晶,分离结晶,洗涤、干燥即得黄色针晶去甲基雏菊叶龙胆素628G,经HPLC检测,纯度为975,UV、IR、MS、2HNMR、13CNMR等表征其物理性状的数据与现有技术相一致。说明书CN101973978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