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停车铁路站系统.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388974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98.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6108678.5

申请日:

1996.07.12

公开号:

CN1170678A

公开日:

1998.01.2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B61B1/00

主分类号:

B61B1/00

申请人:

李质明; 赵澄明; 李质健

发明人:

李质明; 赵澄明; 李质健

地址:

518019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草埔公共汽车修理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交通运输铁路车站系统。本发明可实现不停车上下乘客。采用方式是利用可与车辆本体分离的换乘厢来达到乘客在车辆与车站间的过渡。同时车站站台停靠点的高位设置,能储存与利用停车能量,节约能源。可用于城市地铁等多站,短站距轨道交通。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由主轨道,辅轨道,停靠站台,车辆和车辆附属的 换乘厢组成地铁路交通不停车车站系统。其特征是:车 辆设有可与本体分离的换乘厢。车辆本体通过车站时不 停车与车站交换换乘厢,乘客经由换乘厢过渡停靠来完 成上车与下车过程。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本体不停车与车站交换换乘 厢,其特征是:车辆本体经主轨道过站不停车,进站 换乘厢通过辅轨脱离本体爬升减速,出站换乘厢下坡 加速与车辆本体同步接合行驶。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靠站台,其特征是:停靠点高 于主轨道,其与主轨道相对高度主要由车辆过站速度 确定。

说明书


实现铁路运输快捷化的途径,一是提高车辆行驶速度;二是减少停站时间。现有技术均从提高车速的途径入手,研制高速列车,改造现有道路车辆进行提速,效果显著。但对于站距短,停站频繁的运输系统,如城市地铁,因车辆启停过程,上下乘客所耗的时间,占用乘行时间的比例较大,而一般铁路还有慢车停站等待越行等车辆调度制约,使单纯行驶速度增加产生的效果受到极大限制。同时,频繁的启停耗能也极为可观。

    本发明旨在解决铁路客运车辆在停站过程中,耗费时间的问题。同时节约启停能源。

    本发明的不停车铁路站系统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由主轨道[1],辅轨道[2],车辆本体[3]与换乘厢[4]组成。辅轨停靠位C-D段高于主轨道,其相对高度据车辆过站速度为主要参数设计。车辆本体可与换乘厢分离与接合。当车辆以设计规定速度进入车站A位后,换乘厢的轮即切入辅轨[2],随着A-B段辅轨坡度的升程逐步上升,直至全部脱离车辆本体。这时车辆本体继续沿主轨道水平行驶。换乘厢则依靠脱离车辆本体时的惯性速度,通过B-C段爬升翻过辅轨最高点C。当换乘厢全部通过C点后,动能耗尽以接近零速前行至停靠位C-D段被道闸截停。C-D段有站台相联。这时可开启站台门与换乘厢门,在规定时间内上下乘客。在此之前已完成上客而在C-D段待发的另一换乘厢,则在某一规定时刻已打开道闸放行。由于C-D段辅轨有一定下坡度,换乘厢可滑行启动。出站换乘厢再经由D-E段下坡加速至预定速度进入E-F段,并由E-F段的下坡度位能克服摩擦阻力保持规定匀速。由于道闸放行时间的精确控制,这时车辆本体[3]以规定速度刚好到达E-F段并与换乘厢同步对位并行。在E-F段,列车可作少量速度调整进行精确对位。进入F-G段后当第一个换乘厢下降切入车辆相应位置后,即逐步产生强制同步作用。最后换乘厢在G位脱离辅轨[2],与车辆本体成为一体进入站间行驶。站间行驶期间打开换乘厢与车厢之间的门,在下一站进站之前完成乘客交换并隔离等待。当进入下一站即又开始上述循环。这样,车辆经过车站时,即可不停车实现车辆与车站间的乘客交换。

    本发明从解决车辆停站过程时间的途径,来提高运输总速度。突破了多站,短站距铁路系统中客运速度受到的制约。使城市交通设计中快捷性与站点设置方便性的矛盾得到极大缓解。本发明不涉及最高行驶速度的增加,因此不存在一般提速产生能耗,嗓声,振动等问题。还由于辅轨停靠位的高位储能,车辆停站基本上不再额外耗能。本系统结合现代控制技术,完全能实现安全,可靠地运行。

    本发明用于地铁时,则由于站台与主轨道有高度差,可实现站台设置于地面,方便乘客并降低车站工程造价。本发明用于站点多的城市地铁时,可大大加快旅行速度。

不停车铁路站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不停车铁路站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不停车铁路站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不停车铁路站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停车铁路站系统.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交通运输铁路车站系统。本发明可实现不停车上下乘客。采用方式是利用可与车辆本体分离的换乘厢来达到乘客在车辆与车站间的过渡。同时车站站台停靠点的高位设置,能储存与利用停车能量,节约能源。可用于城市地铁等多站,短站距轨道交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铁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