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量取容器及取出该容器内部所容物的方法.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38233 上传时间:2018-01-17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5.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069267.1

申请日:

2013.03.05

公开号:

CN104029926A

公开日:

2014.09.1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5D 83/76申请日:20130305|||公开

IPC分类号:

B65D83/76

主分类号:

B65D83/76

申请人:

北京红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发明人:

不公告发明人

地址:

100006 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218-1号B416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自量取容器以及一种取出所容物的方法,包括容器主体,还包括传压通道、控制阀门和流出通道;传压通道内部设置随变压部件产生的压力变化而移动的活塞;控制阀门包括阀体和阀芯;阀体设有至少两个管道,分别通向容器主体底部和流出通道;控制阀门阀芯设有通路,通路与传压通道相通;控制阀门阀芯通过伸缩杆与活塞相连接,当变压部件产生的压力变化时阀芯能在活塞带动下在阀体内移动。这种容器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坚固耐用;压力降更小;密封性更好;单次取出量更大;能定量地取出所容物,能防止所容物氧化、污染,并减轻环境污染。可以用于盛放日常生活用品、食品和药品等。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自量取容器,包括容器主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变压部件、传压通道、控制阀门和流出通道;
所述变压部件为能在所述传压通道内产生正负压力变化的部件;
所述传压通道内部设置随变压部件产生的压力变化而往复移动的活塞,所述活塞能向所述控制阀门传递由变压部件施加于传压通道内的压力;
所述流出通道为供所容物向容器外流出的通道;
所述控制阀门包括阀体和阀芯,阀芯位于阀体腔内;
在与所述传压通道相对一侧的阀体上,设置通向阀体腔的开口;
所述阀体设有至少两个管道,分别连通通向容器主体底部的通道和流出通道;
所述控制阀门阀芯设有内部通道及至少一个通路,所述内部通道与传压通道及所述通路相通;
所述控制阀门阀芯通过滑动部件与所述活塞相连接,当所述变压部件产生的压力变化时阀芯能在所述活塞带动下在阀体内移动;
当所述变压部件产生正压时,所述阀芯位于阀体内远离所述传压通道一侧,所述通路和所述阀体上与通向流出通道的管道之间相通,和所述阀体上与通向容器主体底部的通道的管道之间关闭;当所述变压部件产生负压时,所述阀芯位于阀体内靠近所述传压通道一侧,所述通路和所述阀体上与通向容器主体底部的通道的管道之间相通,和所述阀体上与通向流出通道的管道之间关闭。

2.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为变压部件的组成部分。

3.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件特定位置处设置有不同摩擦力的环带。

4.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传压通道相对一侧的阀体腔内,设置有弹簧。

5.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主体内有多个空间,分别装有不同的所容物,当所述外设的变压部件产生负压时各个所述空间分别同时通过管道和通路与所述传压通道相连通。

6.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件为伸缩杆、直杆或者管状物。

7.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与流出通道相通的管道位于所述阀体的上部。

8.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部件为内有可推拉活塞的筒状物。

9.
  一种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连接所述变压部件内有可推拉活塞的连接部件在容器外部设置有供手指伸入的圆环。

10.
  一种取出容器内所容物的方法,包括以下A到B或者B到A两种步骤:
A、用变压部件产生负压,经传压通道和滑动部件的传递,推动控制阀门内的阀芯移动,使传压通道通过通路和管道与通向容器主体底部的通道相连通,促使容器主体内所容物向传压通道内流出;负压消失后,容器主体内所容物停止向传压通道内流出;
B、用变压部件向传压通道加压,经传压通道和滑动部件的传递,推动控制阀门内部的阀芯移动,使传压通道通过通路和管道与流出通道相通,促使所容物向外流出;取出需要的所容物体积后停止加压,所容物停止外流;
其中,所述变压部件为能在所述传压通道内产生正负压力变化的部件;
所述传压通道内部设置随变压部件产生的压力变化而往复移动的活塞;
所述流出通道为供所容物向容器外流出的通道;
所述控制阀门包括阀体和阀芯,阀芯位于阀体腔内;
在与所述传压通道相对一侧的阀体上,设置通向阀体腔的开口;
所述阀体设有至少两个管道,分别连通通向容器主体底部的通道和流出通道;
所述控制阀门阀芯设有内部通道及至少一个通路,所述内部通道与传压通道及所述通路相通;
所述控制阀门阀芯通过滑动部件与所述活塞相连接,当所述变压部件产生的压力变化时阀芯能在所述活塞带动下在阀体内移动。

说明书

自量取容器及取出该容器内部所容物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量取容器及取出该容器内部所容物的方法,特别是廉价、适合大规模一体化生产的容器及一种能够方便、快速、定量地取出容器内所容物的容器及取出该容器内部所容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人们生活中会用到很多液体或者膏体,比如洗涤液、除菌液、洗发液、沐浴露、牙膏、酱油、醋、色拉酱、蜂蜜、食用油、液体药品等。盛放这些液体或者膏体的容器多为一次性用品,往往只注重标示和美观效果,对如何方便取出所容物没有太多关注,通常都是倒置倾倒法和压取泵压取法。倒置倾倒法存在的问题其他文献已有充分的说明,比如不能定量、容易对所容物造成污染或者浪费、使用不便、接触空气被氧化等等;对洗手液、洗发水等使用压取泵取出方法及一些简单变形的取出方法,也存在一些弊端:
1、使用压取泵取用液体的量不能精确控制。使用压取器向下压按的力不能精确控制,所以取出量往往只能以按压次数计量,取用液体的量不能精确控制。
2、取用的液体粘性和稠度不能太高。由于压取器需要将液体吸取至高处后再取出,压力降很大,若液体粘性和稠度太高,液体不能被吸至高处,不能被取出。
3、制造成本较高。压取器结构复杂,且不能利用容器壁等必有部件,制造成本较高。
4、单次取出量过少,不能连续取用。由于压取器每次只能取用吸管流出口附近有限空间内的所容物,该空间所容物被取出后只能等重新从下面容器内吸入所容物后再被取出,所以只能间歇取用,取出不能连续。
5、容器出口压力低,不利于形成泡沫或喷雾。取出管道过大的压力降使得容器出口压力过低。
人们日常生活中需要一种简单、实用的容器,使每次的取用过程能够更随意的受人控制,且尽量少地受外部空气或者杂质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没有方便地取用所容物的容器和器具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容器,该容器除了容器主体,还包括变压部件、传压通道、控制阀门和流出通道;
所述变压部件为能在所述传压通道内产生正负压力变化的部件;
所述传压通道内部设置随变压部件产生的压力变化而往复移动的活塞,所述活塞能向所述控制阀门传递由变压部件施加于传压通道内的压力;
所述流出通道为供所容物向容器外流出的通道;
所述控制阀门包括阀体和阀芯,阀芯位于阀体腔内;
在与所述传压通道相对一侧的阀体上,设置通向阀体腔的开口;
所述阀体设有至少两个管道,分别连通通向容器主体底部的通道和流出通道;
所述控制阀门阀芯设有内部通道及至少一个通路,所述内部通道与传压通道及所述通路相通;
所述控制阀门阀芯通过滑动部件与所述活塞相连接,当所述变压部件产生的压力变化时阀芯能在所述活塞带动下在阀体内移动;
当所述变压部件产生正压时,所述阀芯位于阀体内远离所述传压通道一侧,所述通路和所述阀体上与通向流出通道的管道之间相通,和所述阀体上与通向容器主体底部的通道的管道之间关闭;当所述变压部件产生负压时,所述阀芯位于阀体内靠近所述传压通道一侧,所述通路和所述阀体上与通向容器主体底部的通道的管道之间相通,和所述阀体上与通向流出通道的管道之间关闭。
这种容器结构简单,能大规模生产,对产品结构没有过分精密的要求,能降低生产成本;没有向外过分突出的部分,方便包装和运输。在使用时能够实现方便、快捷、随意地取出所容物。
这种容器所用的滑动部件既包括具有套合结构的杆状物(比如具有伸缩功能的鱼竿样伸缩杆),也包括不具有套合结构,但能将自身伸入、拉出所连接的活塞或者阀芯内,从而改变活塞和阀芯之间距离的直杆,还包括连接于阀芯四周的管状物,该管状物内设置活塞,该活塞即“所述传压通道内部设置随外设变压部件产生的压力变化而移动的活塞”。滑动部件(杆状物)伸缩时,或者伸入、拉出活塞(或者阀芯)时有一定的摩擦力,能带动控制阀门阀芯在一定范围内移动,从而使阀芯的通路与阀体的管道的连通关系发生变化;滑动部件(管状物)由于其内的活塞的移动而带动控制阀门阀芯在一定范围内移动,从而使阀芯的通路与阀体的管道的连通关系发生变化。由于控制阀门阀芯通过滑动部件与所述活塞相连接,所以阀芯的通路随变压部件压力变化而移动到与阀体的管道相通的位置更为快速,负压和加压时反应更灵敏,防止出现加压时传压通道和控制阀门内所容物流入容器内、负压时流出通道内所容物进入传压通道和控制阀门内的意外情况。
和压取泵等等之前的压力取出方式相比,通过使用控制阀门,使这种容器具有以下几点优点:1、结构更简单,降低了制造成本;2、更坚固耐用,重复多次使用不易出现故障;3、控制阀门通道口径更大,降低了整个取出过程的压力降,使取出更轻松,这也使取出膏体等粘稠液体成为可能;4、控制阀门密封性更好,能使取出更轻松,定量更准确;5、单次取出量很大,可以取出整个传压通道内所容物,基本实现无级连续取出。
与使用多个单向阀门组合的取出方法相比,这种容器的取出系统同样具备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坚固耐用,通道流通口径大,整体密封性好的优点。 
控制阀门连通这种容器主体底部、传压通道和流出通道,控制着传压通道和流出通道之间和容器主体底部和传压通道之间两个通道的连通或者关闭,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非常适合应用于变压取出的容器。
这种容器中传压通道连接变压部件和控制阀门,其内部压力随所容物的取出过程周期变化。加压取出时,传压通道内压力变大,通道内所容物在压力作用下经控制阀门和流出通道向外流出;取出后,由于变压部件的作用,压力通道出现负压,容器主体内的所容物经控制阀门进入传压通道,压力达到平衡,容器为下次的取出做好了准备。
这种容器,所述控制阀门的阀芯在阀体内应该有两个位置,其中一端位置能使所述容器主体底部和传压通道之间连通,所述传压通道和流出通道之间关闭;另一端位置能使所述传压通道和流出通道之间连通,所述容器主体底部和传压通道之间关闭。这种控制阀门有不同于其他常规控制阀门的结构或用法,能使控制阀门结构更简单,更坚固耐用,通道流通口径更大,整体密封性更好,能方便地取用和准确地定量。
对于这种容器,所述滑动部件为伸缩杆、直杆或者管状物。所述滑动部件是为了既能实现带动阀芯在阀体内的移动,使通路与需要的管道相通,同时又能实现持续加压(减压),缩短(延展)活塞与阀芯间距离,将所容物从传压通道排出(将所容物从容器主体内吸入传压通道)。
对于这种容器,所述滑动部件特定位置处设置有不同摩擦力的环带。这可以使使用者在取出时能感觉到活塞移动到了该处,从而使使用者不用视力观察就可以感觉到取出的所容物体积。这适用于烟气、水汽比较大的场所,比如厨房。
对于这种容器,可以在控制阀门阀芯底部,设置有弹簧。设置于控制阀门阀芯底部的弹簧可以在加压取出所容物后使阀芯离开与流出通道相通的管道,能防止传压通道和控制阀门内的所容物在非取出时间因与流出通道相通而意外流出或被污染。
对于这种容器,可以使与流出通道相通的管道位于所述阀体的上部。当与流出通道相通的管道位于所述阀体的上部,加压时有利于将混入传压通道和控制阀门内的气体从流出通道排出。
对于这种容器,所述容器主体内可以有多个空间,分别装有不同的所容物,当所述外设的变压部件施加负压时各个所述空间分别同时与所述传压部件相连通。这种结构的容器可以实现在临用前将多种所容物在传压通道内混合后随即取出,防止过早混合导致所容物产生不希望的变化。
对于这种有变压部件的容器,所述变压部件可以为内有可推拉活塞的筒状物。该可推拉活塞可以为与滑动部件相连接的活塞,以减少部件数量,降低通道的压力降。这时,推拉杆上可以有刻度,用于指示活塞移动的距离或者取出的所容物体积。
对于这种有变压部件的容器,所述容器主体上有仅允许气体进入的单向阀或者所述容器主体的容积能随所容物的减少而变小。这可以防止外部气体进入,防止其污染或者氧化所容物。
对于这种有变压部件的容器,连接所述变压部件内有可推拉活塞的连接部件在容器外部设置有供手指伸入的圆环。这可以使用户实现单手操作(既可以加压也可以减压),用户体验好。
这种容器,同样克服了现有技术容器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具备节省材料、防止漏液、使用方便、重复利用、取用轻便、不易损坏、重现性好、防止产品污染、节省所容物、能精确取出、能取出粘度和稠度大的所容物、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不易损坏、用途广泛等优点。同时,该容器容量较大、可以循环使用,能减少塑料等各种包装的应用,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压力。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取出容器内所容物的方法,包括以下A到B或者B到A两种步骤:
A、用变压部件产生负压,经传压通道和滑动部件的传递,推动控制阀门内的阀芯移动,使传压通道通过通路和管道与通向容器主体底部的通道相连通,促使容器主体内所容物向传压通道内流出;负压消失后,容器主体内所容物停止向传压通道内流出;
B、用变压部件向传压通道加压,经传压通道和滑动部件的传递,推动控制阀门内部的阀芯移动,使传压通道通过通路和管道与流出通道相通,促使所容物向外流出;取出需要的所容物体积后停止加压,所容物停止外流;
其中,所述变压部件为能在所述传压通道内产生正负压力变化的部件;
所述传压通道内部设置随变压部件产生的压力变化而往复移动的活塞;
所述流出通道为供所容物向容器外流出的通道;
所述控制阀门包括阀体和阀芯,阀芯位于阀体腔内;
在与所述传压通道相对一侧的阀体上,设置通向阀体腔的开口;
所述阀体设有至少两个管道,分别连通通向容器主体底部的通道和流出通道;
所述控制阀门阀芯设有内部通道及至少一个通路,所述内部通道与传压通道及所述通路相通;
所述控制阀门阀芯通过滑动部件与所述活塞相连接,当所述变压部件产生的压力变化时阀芯能在所述活塞带动下在阀体内移动。
这种取出方法,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定量准确,基本实现无级连续取出,还可以用于粘度和稠度较大的液体或者膏体,也可以用于需要喷雾状、泡沫状取出的液体。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所述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实施例2所述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实施例3所述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实施例4所述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A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容器,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该容器包括容器主体1,容器主体1上部有灌装口,灌装所容物2后用单向阀3封住灌装口。单向阀3仅允许气体进入容器主体1内部。容器主体1外部连接把手16。
容器主体1中间位置安装伸入其内部的传压通道4。两者之间气密封。传压通道4下端连接控制阀门5的阀体9。传压通道4内部设置活塞10,活塞10上部连接顶部有环状物7的拉杆。该拉杆上标有刻度,用于指示流出所容物的体积。活塞10下部连接2个伸缩杆15,伸缩杆15下部连接控制阀门5的阀芯8。普通人拇指伸入环状物7内,四指握住把手16,上下移动拇指可以带动活塞10上下移动,从而能在一定距离范围内(阀体9内)带动控制阀门5的阀芯8上下移动。
控制阀门5包括阀芯8和阀体9。阀体9能通过其上的管道连通通道14、流出通道6;通过其上的开口18连通传压通道4。通道14通向容器主体1底部。控制阀门5的阀芯8位于阀体9内部空腔中,可以在空腔内往复滑动,但阀芯8外周侧除通路部分外与阀体9间液密封。阀芯8内有内部通道13,内部通道13有开口18、通路19和通路20。开口18通过阀体9上的开口18连通传压通道4。根据阀芯8在阀体9内往复滑动的位置不同,通路19、通路20与通道14、流出通道6之间有3种不同的连通关系:当阀芯位于阀体内远离传压通道一侧,仅有通路20与通道14相连通;通路20与通道14和通路19与流出通道6均不连通(如图1和图2所示的状态);当阀芯位于阀体内靠近传压通道一侧,仅通路19与流出通道6相连通。空腔底部安装有弹簧122,弹簧122能使阀芯8在没有外压力时处于使通路19与流出通道6不连通的位置。弹簧122能防止在通路19与流出通道6相通后因活塞继续向下移动而带动阀芯继续向下移动;挡板17能防止通路20与通道14相连通后因活塞继续向上移动而带动阀芯继续向上移动。在与开口18相对位置的阀体9上,开有开口,使阀芯8能顺利在阀体9内往复移动。
流出通道6的流出端伸出于容器主体外。
这种容器的取出容器内所容物的步骤可以如下:
拇指伸入环状物7内,四指握住把手16,向下移动拇指带动活塞10向下移动,从而能在一定距离范围内带动控制阀门5的阀芯8向下移动,使通路19与流出通道6相连通,继续移动拇指,传压通道4内的所容物沿流出通道6向外流出;
取出需要的所容物量后停止加压,所容物停止外流,控制阀门5的阀芯8在弹簧122的作用下向传压通道4侧移动,通路19与流出通道6间相关闭;
向上移动拇指,环状物7带动活塞10向上移动,在一定距离范围内带动控制阀门5的阀芯8向上移动,即控制阀门5的阀芯8向传压通道4侧移动,通路20与通道14间相连通。继续向上移动拇指,在负压的作用下,所容物2沿通道14、内部通道13进入传压通道4;
停止移动拇指后,进入的所容物填充传压通道4使负压消失,控制阀门5的阀芯8停止移动。弹簧122能防止通路19与流出通道6意外相通;
这时,容器为下一次取出做好了准备。拇指向下移动就可以再次取出所容物。
单向阀3在外部大气压作用下使容器主体外部气体进入容器内部,直到容器主体1内外压力相等为止。由于单向阀3的存在,仅有有限量的外界气体能和容器主体1内的所容物接触,这会减轻所容物污染或者氧化。
环状物7和把手16的组合可以实现单手操作,使取出操作更为方便。同时,可以在环状物7与活塞10的连接杆上标注刻度,用于指示活塞的位置(代表取出的所容物体积)。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为根据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容器,图4为图3的A部放大图。该容器包括容器主体1,容器主体1上部有灌装口,灌装所容物2后用单向阀3封住灌装口。单向阀3仅允许气体进入容器主体1内部。容器主体1外部连接把手16。
容器主体1中间位置安装伸入其内部的传压通道4。两者之间气密封。传压通道4下端连接控制阀门5的阀体9。传压通道4内部设置活塞10,活塞10上部连接顶部有环状物7的拉杆。活塞10上贯通2个直杆15,直杆15可以在活塞10上往复滑动。直杆15下部连接控制阀门5的阀芯8。普通人拇指伸入环状物7内,四指握住把手16,上下移动拇指可以带动活塞10上下移动,从而能在一定距离范围内(阀体9内)带动控制阀门5的阀芯8上下移动。
控制阀门5包括阀芯8和阀体9。阀体9能通过其上的管道25和管道26分别连通流出通道6和通道14;阀芯8和阀体9上的开口18连通传压通道4。通道14通向容器主体1底部。控制阀门5的阀芯8位于阀体9内部空腔中,可以在空腔内往复滑动,但阀芯8外周侧除通路部分外与阀体9间液密封。阀芯8内有内部通道13,内部通道13有开口18、通路19和通路20。开口18连通传压通道4。根据阀芯8在阀体9内往复滑动的位置不同,通路19、通路20与通道14、流出通道6之间有3种不同的连通关系:当阀芯位于阀体内远离传压通道一侧,仅有通路20与通道14相连通;通路20与通道14和通路19与流出通道6均不连通(如图1和图2所示的状态);当阀芯位于阀体内靠近传压通道一侧,仅通路19与流出通道6相连通。空腔底部安装有弹簧122,弹簧122能使阀芯8在没有外压力时处于使通路19与流出通道6不连通的位置。弹簧122能防止在通路19与流出通道6相通后因活塞继续向下移动而带动阀芯继续向下移动;挡板17能防止通路20与通道14相连通后因活塞继续向上移动而带动阀芯继续向上移动。在与开口18相对位置的阀体9上,开有开口27,使阀芯8能顺利在阀体9内往复移动。流出通道6的流出端伸出于容器主体外。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直杆特定位置处设置不同摩擦力(比如稍大的摩擦力)的环带,使使用者在取出时能感觉到活塞移动到了该处。这些特定位置可以代表已取出所容物的整数体积,比如10ml、20ml、30ml等。
取出所容物时操作方法与实施例1类似。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为根据实施例3所述的一种容器,图6为图5的A部放大图。该容器包括容器主体1,容器主体1上部有灌装口,灌装所容物2后用单向阀3封住灌装口。单向阀3仅允许气体进入容器主体1内部。容器主体1外部连接把手161和把手162。
容器主体1中间位置安装伸入其内部的管状物11。管状物11与容器主体1开口之间气密封。管状物11下部连接控制阀门5的阀体9,用以固定控制阀门5。在管状物11内设置直管151,直管151下端连接控制阀门5的阀芯8。直管151内部设置活塞10,活塞10上部连接顶部有直杆7的拉杆。活塞10下部的直管151内为传压通道4。活塞10的上下移动能通过直管151带动阀芯8在阀体9内的位置发生变化。
控制阀门5包括阀芯8和阀体9。阀体9能通过其上的管道25和管道26分别连通流出通道6和通道14;阀芯8和阀体9上的开口18连通传压通道4。通道14通向容器主体1底部,流出通道6的流出端伸出于容器主体外。控制阀门5的阀芯8位于阀体9内部空腔中,可以在空腔内往复滑动,但阀芯8外周侧除通路部分外与阀体9间液密封。阀芯8内有内部通道13,内部通道13有开口18、通路19和通路20。开口18连通传压通道4。根据阀芯8在阀体9内往复滑动的位置不同,通路19、通路20与通道14、流出通道6之间有3种不同的连通关系:当阀芯位于阀体内远离传压通道一侧,仅有通路20通过管道26与通道14相连通;通路20与通道14和通路19与流出通道6均不连通(如图1和图2所示的状态);当阀芯位于阀体内靠近传压通道一侧,仅通路19通过管道25与流出通道6相连通。空腔底部安装有弹簧122,弹簧122能使阀芯8在没有外压力时处于使通路19与流出通道6不连通的位置。弹簧122能防止在通路19与流出通道6相通后因活塞继续向下移动而带动阀芯继续向下移动;挡板17能防止通路20与通道14相连通后因活塞继续向上移动而带动阀芯继续向上移动。在与开口18相对位置的阀体9上,开有开口27,使阀芯8能顺利在阀体9内往复移动。
本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在管状物内壁上特定位置处设置不同摩擦力(比如稍大的摩擦力)的环带,使用户在取出时能感觉到活塞移动到了该处。同时,在管状物内壁上最高处(加压取出时活塞所在起始位置)设置稍大的摩擦力的环带,让活塞10能顺利带动阀芯8向下移动,使通路19与流出通道6能顺利连通。
取出所容物时,单手握住直杆7和把手161,挤压使两者距离缩短,将活塞10向下压,通过直管151带动阀芯8向下移动,通路19通过管道25与流出通道6能顺利连通。继续下压,弹簧122挡住阀芯8继续向下,传压通道4内所容物向流出通道6外流出。取出后,单手握住直杆7和把手162,挤压使两者距离缩短,将活塞10向上拉,通过直管151带动阀芯8向上移动,通路20通过管道26与通道14能顺利连通。继续上拉,挡板17挡住阀芯8继续向上移动,容器主体1内所容物在负压下向传压通道4内流出。
实施例4 
如图7、图8所示,为根据实施例4所述的一种容器,图8为图7的A部放大图。该容器主体包括两部分:空间1和空间2,分别灌装有所容物17和所容物16。灌装所容物后空间1和空间2分别用单向阀3堵住灌装口,单向阀3仅允许气体进入容器主体1内部,防止所容物16和所容物17向外挥发。
变压部件7位于容器的顶部,包括活塞8、加压杆9和带有刻度的筒状物22。变压部件7连通传压通道4,传压通道4内设置活塞28,活塞28连接伸缩杆29,伸缩杆29连接到控制阀门5的阀芯14上。变压部件7、传压通道4和控制阀门5的阀体15与外部之间有良好的气密性。
控制阀门5包括阀体15和阀芯14。阀芯14可以在阀体15内左右滑动,安装在阀体15上的弹簧12能使阀芯14在取出所容物后离开阀体内右端。阀芯14内有内部通道13,内部通道13有开口18、通路19、通路20、通路21。开口18通过阀体15的开口与传压通道4的活塞28右侧相连通。在变压部件7加压时,通路19移动到与阀体上的管道24相连通的位置,管道24与流出通道6连通。在变压部件7减压时,通路20和通路21移动到分别与阀体上管道25、管道26连通的位置。管道25、管道26分别与通道10、通道11相连通。通道10、通道11分别与空间1和空间2的底部相连通。在变压部件没有加压,在弹簧12的作用下,通路19不与阀体外流出通道6相连通。其中管道25和管道26的横截面比与空间1和空间2的体积比相关,且两者的开口位置位于控制阀门5的同一横截面上。开口27目的是让阀芯14能顺利地左右移动。弹簧12也能防止加压时通路19移动到与阀体上的管道24相通的位置后因活塞继续向右移动而带动阀芯14继续向右移动;挡板23能防止负压时通路20和通路21分别与管道25、管道26相连通后因活塞继续向左移动而带动阀芯14继续向左移动。
这种容器的取出容器内所容物的步骤如下:
向右按压操作杆9,使变压部件7向传压通道4内加压;
活塞28向右移动,通过伸缩杆29带动控制阀门5的阀芯14向右侧移动,使通路19通过管道24与流出通道6相连通,整个通道内的所容物沿流出通道6向外流出;
观察活塞8所在位置的变化,当取出需要的所容物量后停止加压,所容物停止外流。阀芯14在弹簧12的作用下向左侧移动,通路19与管道24相关闭(如图7、图8所示,通路20与管道25和通路21与管道26之间也相关闭);
向左拉操作杆9,使变压部件7向传压通道4内减压,即产生负压,使阀芯14向左侧移动,通路20与管道25以及通路21与管道26之间相连通;在负压的作用下,所容物17通过管道10、所容物16通过管道11进入控制阀门5,进而进入传压通道4内;进入所容物的体积比与管道25和管道26的横截面比正相关。
随着所容物进入控制阀门5和传压通道4,单向阀3让流出液体体积量的气体分别进入空间1和空间2,直到容器主体1内外压力相等为止。由此外界气体仅有少量和空间1、空间2内的所容物接触,不会造成所容物污染或者氧化。
这时,容器为下一次取出做好了准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变型和组合。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自量取容器及取出该容器内部所容物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自量取容器及取出该容器内部所容物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自量取容器及取出该容器内部所容物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量取容器及取出该容器内部所容物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量取容器及取出该容器内部所容物的方法.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29926A43申请公布日20140910CN104029926A21申请号201310069267122申请日20130305B65D83/7620060171申请人北京红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地址100006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2181号B416室72发明人不公告发明人54发明名称自量取容器及取出该容器内部所容物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自量取容器以及一种取出所容物的方法,包括容器主体,还包括传压通道、控制阀门和流出通道;传压通道内部设置随变压部件产生的压力变化而移动的活塞;控制阀门包括阀体和阀芯;阀体设有至少两个管道,分别通向容器主体底部和流出通道;控制阀门阀芯设。

2、有通路,通路与传压通道相通;控制阀门阀芯通过伸缩杆与活塞相连接,当变压部件产生的压力变化时阀芯能在活塞带动下在阀体内移动。这种容器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坚固耐用;压力降更小;密封性更好;单次取出量更大;能定量地取出所容物,能防止所容物氧化、污染,并减轻环境污染。可以用于盛放日常生活用品、食品和药品等。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8页附图7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8页附图7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29926ACN104029926A1/2页21一种自量取容器,包括容器主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变压部件、传压通道、控制阀门和流出通道;所述变压部件。

3、为能在所述传压通道内产生正负压力变化的部件;所述传压通道内部设置随变压部件产生的压力变化而往复移动的活塞,所述活塞能向所述控制阀门传递由变压部件施加于传压通道内的压力;所述流出通道为供所容物向容器外流出的通道;所述控制阀门包括阀体和阀芯,阀芯位于阀体腔内;在与所述传压通道相对一侧的阀体上,设置通向阀体腔的开口;所述阀体设有至少两个管道,分别连通通向容器主体底部的通道和流出通道;所述控制阀门阀芯设有内部通道及至少一个通路,所述内部通道与传压通道及所述通路相通;所述控制阀门阀芯通过滑动部件与所述活塞相连接,当所述变压部件产生的压力变化时阀芯能在所述活塞带动下在阀体内移动;当所述变压部件产生正压时,。

4、所述阀芯位于阀体内远离所述传压通道一侧,所述通路和所述阀体上与通向流出通道的管道之间相通,和所述阀体上与通向容器主体底部的通道的管道之间关闭;当所述变压部件产生负压时,所述阀芯位于阀体内靠近所述传压通道一侧,所述通路和所述阀体上与通向容器主体底部的通道的管道之间相通,和所述阀体上与通向流出通道的管道之间关闭。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为变压部件的组成部分。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件特定位置处设置有不同摩擦力的环带。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传压通道相对一侧的阀体腔内,设置有弹簧。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

5、器主体内有多个空间,分别装有不同的所容物,当所述外设的变压部件产生负压时各个所述空间分别同时通过管道和通路与所述传压通道相连通。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件为伸缩杆、直杆或者管状物。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与流出通道相通的管道位于所述阀体的上部。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部件为内有可推拉活塞的筒状物。9一种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连接所述变压部件内有可推拉活塞的连接部件在容器外部设置有供手指伸入的圆环。10一种取出容器内所容物的方法,包括以下A到B或者B到A两种步骤A、用变压部件产生负压,经传压通道和滑动部件的传递,推动控。

6、制阀门内的阀芯移动,使传压通道通过通路和管道与通向容器主体底部的通道相连通,促使容器主体内所容物向传压通道内流出;负压消失后,容器主体内所容物停止向传压通道内流出;权利要求书CN104029926A2/2页3B、用变压部件向传压通道加压,经传压通道和滑动部件的传递,推动控制阀门内部的阀芯移动,使传压通道通过通路和管道与流出通道相通,促使所容物向外流出;取出需要的所容物体积后停止加压,所容物停止外流;其中,所述变压部件为能在所述传压通道内产生正负压力变化的部件;所述传压通道内部设置随变压部件产生的压力变化而往复移动的活塞;所述流出通道为供所容物向容器外流出的通道;所述控制阀门包括阀体和阀芯,阀芯。

7、位于阀体腔内;在与所述传压通道相对一侧的阀体上,设置通向阀体腔的开口;所述阀体设有至少两个管道,分别连通通向容器主体底部的通道和流出通道;所述控制阀门阀芯设有内部通道及至少一个通路,所述内部通道与传压通道及所述通路相通;所述控制阀门阀芯通过滑动部件与所述活塞相连接,当所述变压部件产生的压力变化时阀芯能在所述活塞带动下在阀体内移动。权利要求书CN104029926A1/8页4自量取容器及取出该容器内部所容物的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量取容器及取出该容器内部所容物的方法,特别是廉价、适合大规模一体化生产的容器及一种能够方便、快速、定量地取出容器内所容物的容器及取出该容器内部所容物的方法。

8、。背景技术0002人们生活中会用到很多液体或者膏体,比如洗涤液、除菌液、洗发液、沐浴露、牙膏、酱油、醋、色拉酱、蜂蜜、食用油、液体药品等。盛放这些液体或者膏体的容器多为一次性用品,往往只注重标示和美观效果,对如何方便取出所容物没有太多关注,通常都是倒置倾倒法和压取泵压取法。倒置倾倒法存在的问题其他文献已有充分的说明,比如不能定量、容易对所容物造成污染或者浪费、使用不便、接触空气被氧化等等;对洗手液、洗发水等使用压取泵取出方法及一些简单变形的取出方法,也存在一些弊端1、使用压取泵取用液体的量不能精确控制。使用压取器向下压按的力不能精确控制,所以取出量往往只能以按压次数计量,取用液体的量不能精确控。

9、制。00032、取用的液体粘性和稠度不能太高。由于压取器需要将液体吸取至高处后再取出,压力降很大,若液体粘性和稠度太高,液体不能被吸至高处,不能被取出。00043、制造成本较高。压取器结构复杂,且不能利用容器壁等必有部件,制造成本较高。00054、单次取出量过少,不能连续取用。由于压取器每次只能取用吸管流出口附近有限空间内的所容物,该空间所容物被取出后只能等重新从下面容器内吸入所容物后再被取出,所以只能间歇取用,取出不能连续。00065、容器出口压力低,不利于形成泡沫或喷雾。取出管道过大的压力降使得容器出口压力过低。0007人们日常生活中需要一种简单、实用的容器,使每次的取用过程能够更随意的受。

10、人控制,且尽量少地受外部空气或者杂质影响。发明内容0008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没有方便地取用所容物的容器和器具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容器,该容器除了容器主体,还包括变压部件、传压通道、控制阀门和流出通道;所述变压部件为能在所述传压通道内产生正负压力变化的部件;所述传压通道内部设置随变压部件产生的压力变化而往复移动的活塞,所述活塞能向所述控制阀门传递由变压部件施加于传压通道内的压力;所述流出通道为供所容物向容器外流出的通道;所述控制阀门包括阀体和阀芯,阀芯位于阀体腔内;在与所述传压通道相对一侧的阀体上,设置通向阀体腔的开口;说明书CN104029926A2/8页5所述阀体设有至少两个管道。

11、,分别连通通向容器主体底部的通道和流出通道;所述控制阀门阀芯设有内部通道及至少一个通路,所述内部通道与传压通道及所述通路相通;所述控制阀门阀芯通过滑动部件与所述活塞相连接,当所述变压部件产生的压力变化时阀芯能在所述活塞带动下在阀体内移动;当所述变压部件产生正压时,所述阀芯位于阀体内远离所述传压通道一侧,所述通路和所述阀体上与通向流出通道的管道之间相通,和所述阀体上与通向容器主体底部的通道的管道之间关闭;当所述变压部件产生负压时,所述阀芯位于阀体内靠近所述传压通道一侧,所述通路和所述阀体上与通向容器主体底部的通道的管道之间相通,和所述阀体上与通向流出通道的管道之间关闭。0009这种容器结构简单,。

12、能大规模生产,对产品结构没有过分精密的要求,能降低生产成本;没有向外过分突出的部分,方便包装和运输。在使用时能够实现方便、快捷、随意地取出所容物。0010这种容器所用的滑动部件既包括具有套合结构的杆状物(比如具有伸缩功能的鱼竿样伸缩杆),也包括不具有套合结构,但能将自身伸入、拉出所连接的活塞或者阀芯内,从而改变活塞和阀芯之间距离的直杆,还包括连接于阀芯四周的管状物,该管状物内设置活塞,该活塞即“所述传压通道内部设置随外设变压部件产生的压力变化而移动的活塞”。滑动部件(杆状物)伸缩时,或者伸入、拉出活塞(或者阀芯)时有一定的摩擦力,能带动控制阀门阀芯在一定范围内移动,从而使阀芯的通路与阀体的管道。

13、的连通关系发生变化;滑动部件(管状物)由于其内的活塞的移动而带动控制阀门阀芯在一定范围内移动,从而使阀芯的通路与阀体的管道的连通关系发生变化。由于控制阀门阀芯通过滑动部件与所述活塞相连接,所以阀芯的通路随变压部件压力变化而移动到与阀体的管道相通的位置更为快速,负压和加压时反应更灵敏,防止出现加压时传压通道和控制阀门内所容物流入容器内、负压时流出通道内所容物进入传压通道和控制阀门内的意外情况。0011和压取泵等等之前的压力取出方式相比,通过使用控制阀门,使这种容器具有以下几点优点1、结构更简单,降低了制造成本;2、更坚固耐用,重复多次使用不易出现故障;3、控制阀门通道口径更大,降低了整个取出过程。

14、的压力降,使取出更轻松,这也使取出膏体等粘稠液体成为可能;4、控制阀门密封性更好,能使取出更轻松,定量更准确;5、单次取出量很大,可以取出整个传压通道内所容物,基本实现无级连续取出。0012与使用多个单向阀门组合的取出方法相比,这种容器的取出系统同样具备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坚固耐用,通道流通口径大,整体密封性好的优点。0013控制阀门连通这种容器主体底部、传压通道和流出通道,控制着传压通道和流出通道之间和容器主体底部和传压通道之间两个通道的连通或者关闭,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非常适合应用于变压取出的容器。0014这种容器中传压通道连接变压部件和控制阀门,其内部压力随所容物的取出过程周期变化。加。

15、压取出时,传压通道内压力变大,通道内所容物在压力作用下经控制阀门和流出通道向外流出;取出后,由于变压部件的作用,压力通道出现负压,容器主体内的所容物经控制阀门进入传压通道,压力达到平衡,容器为下次的取出做好了准备。0015这种容器,所述控制阀门的阀芯在阀体内应该有两个位置,其中一端位置能使所说明书CN104029926A3/8页6述容器主体底部和传压通道之间连通,所述传压通道和流出通道之间关闭;另一端位置能使所述传压通道和流出通道之间连通,所述容器主体底部和传压通道之间关闭。这种控制阀门有不同于其他常规控制阀门的结构或用法,能使控制阀门结构更简单,更坚固耐用,通道流通口径更大,整体密封性更好,。

16、能方便地取用和准确地定量。0016对于这种容器,所述滑动部件为伸缩杆、直杆或者管状物。所述滑动部件是为了既能实现带动阀芯在阀体内的移动,使通路与需要的管道相通,同时又能实现持续加压(减压),缩短(延展)活塞与阀芯间距离,将所容物从传压通道排出(将所容物从容器主体内吸入传压通道)。0017对于这种容器,所述滑动部件特定位置处设置有不同摩擦力的环带。这可以使使用者在取出时能感觉到活塞移动到了该处,从而使使用者不用视力观察就可以感觉到取出的所容物体积。这适用于烟气、水汽比较大的场所,比如厨房。0018对于这种容器,可以在控制阀门阀芯底部,设置有弹簧。设置于控制阀门阀芯底部的弹簧可以在加压取出所容物后。

17、使阀芯离开与流出通道相通的管道,能防止传压通道和控制阀门内的所容物在非取出时间因与流出通道相通而意外流出或被污染。0019对于这种容器,可以使与流出通道相通的管道位于所述阀体的上部。当与流出通道相通的管道位于所述阀体的上部,加压时有利于将混入传压通道和控制阀门内的气体从流出通道排出。0020对于这种容器,所述容器主体内可以有多个空间,分别装有不同的所容物,当所述外设的变压部件施加负压时各个所述空间分别同时与所述传压部件相连通。这种结构的容器可以实现在临用前将多种所容物在传压通道内混合后随即取出,防止过早混合导致所容物产生不希望的变化。0021对于这种有变压部件的容器,所述变压部件可以为内有可推。

18、拉活塞的筒状物。该可推拉活塞可以为与滑动部件相连接的活塞,以减少部件数量,降低通道的压力降。这时,推拉杆上可以有刻度,用于指示活塞移动的距离或者取出的所容物体积。0022对于这种有变压部件的容器,所述容器主体上有仅允许气体进入的单向阀或者所述容器主体的容积能随所容物的减少而变小。这可以防止外部气体进入,防止其污染或者氧化所容物。0023对于这种有变压部件的容器,连接所述变压部件内有可推拉活塞的连接部件在容器外部设置有供手指伸入的圆环。这可以使用户实现单手操作(既可以加压也可以减压),用户体验好。0024这种容器,同样克服了现有技术容器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具备节省材料、防止漏液、使用方便、重复利用。

19、、取用轻便、不易损坏、重现性好、防止产品污染、节省所容物、能精确取出、能取出粘度和稠度大的所容物、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不易损坏、用途广泛等优点。同时,该容器容量较大、可以循环使用,能减少塑料等各种包装的应用,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压力。002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取出容器内所容物的方法,包括以下A到B或者B到A两种步骤A、用变压部件产生负压,经传压通道和滑动部件的传递,推动控制阀门内的阀芯移动,使传压通道通过通路和管道与通向容器主体底部的通道相连通,促使容器主体内所容物向说明书CN104029926A4/8页7传压通道内流出;负压消失后,容器主体内所容物停止向传压通道内流出;B、用变压部件向传压通道加。

20、压,经传压通道和滑动部件的传递,推动控制阀门内部的阀芯移动,使传压通道通过通路和管道与流出通道相通,促使所容物向外流出;取出需要的所容物体积后停止加压,所容物停止外流;其中,所述变压部件为能在所述传压通道内产生正负压力变化的部件;所述传压通道内部设置随变压部件产生的压力变化而往复移动的活塞;所述流出通道为供所容物向容器外流出的通道;所述控制阀门包括阀体和阀芯,阀芯位于阀体腔内;在与所述传压通道相对一侧的阀体上,设置通向阀体腔的开口;所述阀体设有至少两个管道,分别连通通向容器主体底部的通道和流出通道;所述控制阀门阀芯设有内部通道及至少一个通路,所述内部通道与传压通道及所述通路相通;所述控制阀门阀。

21、芯通过滑动部件与所述活塞相连接,当所述变压部件产生的压力变化时阀芯能在所述活塞带动下在阀体内移动。0026这种取出方法,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定量准确,基本实现无级连续取出,还可以用于粘度和稠度较大的液体或者膏体,也可以用于需要喷雾状、泡沫状取出的液体。0027附图说明0028图1是实施例1所述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3是实施例2所述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5是实施例3所述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7是实施例4所述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A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0029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为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容器。

22、,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该容器包括容器主体1,容器主体1上部有灌装口,灌装所容物2后用单向阀3封住灌装口。单向阀3仅允许气体进入容器主体1内部。容器主体1外部连接把手16。0030容器主体1中间位置安装伸入其内部的传压通道4。两者之间气密封。传压通道4下端连接控制阀门5的阀体9。传压通道4内部设置活塞10,活塞10上部连接顶部有环状物7的拉杆。该拉杆上标有刻度,用于指示流出所容物的体积。活塞10下部连接2个伸缩杆15,伸缩杆15下部连接控制阀门5的阀芯8。普通人拇指伸入环状物7内,四指握住把手16,上下移动拇指可以带动活塞10上下移动,从而能在一定距离范围内(阀体9内)带动控制阀门5的阀芯8。

23、上下移动。说明书CN104029926A5/8页80031控制阀门5包括阀芯8和阀体9。阀体9能通过其上的管道连通通道14、流出通道6;通过其上的开口18连通传压通道4。通道14通向容器主体1底部。控制阀门5的阀芯8位于阀体9内部空腔中,可以在空腔内往复滑动,但阀芯8外周侧除通路部分外与阀体9间液密封。阀芯8内有内部通道13,内部通道13有开口18、通路19和通路20。开口18通过阀体9上的开口18连通传压通道4。根据阀芯8在阀体9内往复滑动的位置不同,通路19、通路20与通道14、流出通道6之间有3种不同的连通关系当阀芯位于阀体内远离传压通道一侧,仅有通路20与通道14相连通;通路20与通道。

24、14和通路19与流出通道6均不连通(如图1和图2所示的状态);当阀芯位于阀体内靠近传压通道一侧,仅通路19与流出通道6相连通。空腔底部安装有弹簧122,弹簧122能使阀芯8在没有外压力时处于使通路19与流出通道6不连通的位置。弹簧122能防止在通路19与流出通道6相通后因活塞继续向下移动而带动阀芯继续向下移动;挡板17能防止通路20与通道14相连通后因活塞继续向上移动而带动阀芯继续向上移动。在与开口18相对位置的阀体9上,开有开口,使阀芯8能顺利在阀体9内往复移动。0032流出通道6的流出端伸出于容器主体外。0033这种容器的取出容器内所容物的步骤可以如下拇指伸入环状物7内,四指握住把手16,。

25、向下移动拇指带动活塞10向下移动,从而能在一定距离范围内带动控制阀门5的阀芯8向下移动,使通路19与流出通道6相连通,继续移动拇指,传压通道4内的所容物沿流出通道6向外流出;取出需要的所容物量后停止加压,所容物停止外流,控制阀门5的阀芯8在弹簧122的作用下向传压通道4侧移动,通路19与流出通道6间相关闭;向上移动拇指,环状物7带动活塞10向上移动,在一定距离范围内带动控制阀门5的阀芯8向上移动,即控制阀门5的阀芯8向传压通道4侧移动,通路20与通道14间相连通。继续向上移动拇指,在负压的作用下,所容物2沿通道14、内部通道13进入传压通道4;停止移动拇指后,进入的所容物填充传压通道4使负压消。

26、失,控制阀门5的阀芯8停止移动。弹簧122能防止通路19与流出通道6意外相通;这时,容器为下一次取出做好了准备。拇指向下移动就可以再次取出所容物。0034单向阀3在外部大气压作用下使容器主体外部气体进入容器内部,直到容器主体1内外压力相等为止。由于单向阀3的存在,仅有有限量的外界气体能和容器主体1内的所容物接触,这会减轻所容物污染或者氧化。0035环状物7和把手16的组合可以实现单手操作,使取出操作更为方便。同时,可以在环状物7与活塞10的连接杆上标注刻度,用于指示活塞的位置(代表取出的所容物体积)。0036实施例2如图3所示,为根据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容器,图4为图3的A部放大图。该容器包括容。

27、器主体1,容器主体1上部有灌装口,灌装所容物2后用单向阀3封住灌装口。单向阀3仅允许气体进入容器主体1内部。容器主体1外部连接把手16。0037容器主体1中间位置安装伸入其内部的传压通道4。两者之间气密封。传压通道4下端连接控制阀门5的阀体9。传压通道4内部设置活塞10,活塞10上部连接顶部有环状物7的拉杆。活塞10上贯通2个直杆15,直杆15可以在活塞10上往复滑动。直杆15下部连接控制阀门5的阀芯8。普通人拇指伸入环状物7内,四指握住把手16,上下移动拇说明书CN104029926A6/8页9指可以带动活塞10上下移动,从而能在一定距离范围内(阀体9内)带动控制阀门5的阀芯8上下移动。00。

28、38控制阀门5包括阀芯8和阀体9。阀体9能通过其上的管道25和管道26分别连通流出通道6和通道14;阀芯8和阀体9上的开口18连通传压通道4。通道14通向容器主体1底部。控制阀门5的阀芯8位于阀体9内部空腔中,可以在空腔内往复滑动,但阀芯8外周侧除通路部分外与阀体9间液密封。阀芯8内有内部通道13,内部通道13有开口18、通路19和通路20。开口18连通传压通道4。根据阀芯8在阀体9内往复滑动的位置不同,通路19、通路20与通道14、流出通道6之间有3种不同的连通关系当阀芯位于阀体内远离传压通道一侧,仅有通路20与通道14相连通;通路20与通道14和通路19与流出通道6均不连通(如图1和图2所。

29、示的状态);当阀芯位于阀体内靠近传压通道一侧,仅通路19与流出通道6相连通。空腔底部安装有弹簧122,弹簧122能使阀芯8在没有外压力时处于使通路19与流出通道6不连通的位置。弹簧122能防止在通路19与流出通道6相通后因活塞继续向下移动而带动阀芯继续向下移动;挡板17能防止通路20与通道14相连通后因活塞继续向上移动而带动阀芯继续向上移动。在与开口18相对位置的阀体9上,开有开口27,使阀芯8能顺利在阀体9内往复移动。流出通道6的流出端伸出于容器主体外。0039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直杆特定位置处设置不同摩擦力(比如稍大的摩擦力)的环带,使使用者在取出时能感觉到活塞移动到了该处。这些特定位置可以。

30、代表已取出所容物的整数体积,比如10ML、20ML、30ML等。0040取出所容物时操作方法与实施例1类似。0041实施例3如图5所示,为根据实施例3所述的一种容器,图6为图5的A部放大图。该容器包括容器主体1,容器主体1上部有灌装口,灌装所容物2后用单向阀3封住灌装口。单向阀3仅允许气体进入容器主体1内部。容器主体1外部连接把手161和把手162。0042容器主体1中间位置安装伸入其内部的管状物11。管状物11与容器主体1开口之间气密封。管状物11下部连接控制阀门5的阀体9,用以固定控制阀门5。在管状物11内设置直管151,直管151下端连接控制阀门5的阀芯8。直管151内部设置活塞10,活。

31、塞10上部连接顶部有直杆7的拉杆。活塞10下部的直管151内为传压通道4。活塞10的上下移动能通过直管151带动阀芯8在阀体9内的位置发生变化。0043控制阀门5包括阀芯8和阀体9。阀体9能通过其上的管道25和管道26分别连通流出通道6和通道14;阀芯8和阀体9上的开口18连通传压通道4。通道14通向容器主体1底部,流出通道6的流出端伸出于容器主体外。控制阀门5的阀芯8位于阀体9内部空腔中,可以在空腔内往复滑动,但阀芯8外周侧除通路部分外与阀体9间液密封。阀芯8内有内部通道13,内部通道13有开口18、通路19和通路20。开口18连通传压通道4。根据阀芯8在阀体9内往复滑动的位置不同,通路19。

32、、通路20与通道14、流出通道6之间有3种不同的连通关系当阀芯位于阀体内远离传压通道一侧,仅有通路20通过管道26与通道14相连通;通路20与通道14和通路19与流出通道6均不连通(如图1和图2所示的状态);当阀芯位于阀体内靠近传压通道一侧,仅通路19通过管道25与流出通道6相连通。空腔底部安装有弹簧122,弹簧122能使阀芯8在没有外压力时处于使通路19与流出通道6不连通的位置。弹簧122能防止在通路19与流出通道6相通后因活塞继续向下移动而带说明书CN104029926A7/8页10动阀芯继续向下移动;挡板17能防止通路20与通道14相连通后因活塞继续向上移动而带动阀芯继续向上移动。在与开。

33、口18相对位置的阀体9上,开有开口27,使阀芯8能顺利在阀体9内往复移动。0044本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在管状物内壁上特定位置处设置不同摩擦力(比如稍大的摩擦力)的环带,使用户在取出时能感觉到活塞移动到了该处。同时,在管状物内壁上最高处(加压取出时活塞所在起始位置)设置稍大的摩擦力的环带,让活塞10能顺利带动阀芯8向下移动,使通路19与流出通道6能顺利连通。0045取出所容物时,单手握住直杆7和把手161,挤压使两者距离缩短,将活塞10向下压,通过直管151带动阀芯8向下移动,通路19通过管道25与流出通道6能顺利连通。继续下压,弹簧122挡住阀芯8继续向下,传压通道4内所容物向流出通道6外流。

34、出。取出后,单手握住直杆7和把手162,挤压使两者距离缩短,将活塞10向上拉,通过直管151带动阀芯8向上移动,通路20通过管道26与通道14能顺利连通。继续上拉,挡板17挡住阀芯8继续向上移动,容器主体1内所容物在负压下向传压通道4内流出。0046实施例4如图7、图8所示,为根据实施例4所述的一种容器,图8为图7的A部放大图。该容器主体包括两部分空间1和空间2,分别灌装有所容物17和所容物16。灌装所容物后空间1和空间2分别用单向阀3堵住灌装口,单向阀3仅允许气体进入容器主体1内部,防止所容物16和所容物17向外挥发。0047变压部件7位于容器的顶部,包括活塞8、加压杆9和带有刻度的筒状物2。

35、2。变压部件7连通传压通道4,传压通道4内设置活塞28,活塞28连接伸缩杆29,伸缩杆29连接到控制阀门5的阀芯14上。变压部件7、传压通道4和控制阀门5的阀体15与外部之间有良好的气密性。0048控制阀门5包括阀体15和阀芯14。阀芯14可以在阀体15内左右滑动,安装在阀体15上的弹簧12能使阀芯14在取出所容物后离开阀体内右端。阀芯14内有内部通道13,内部通道13有开口18、通路19、通路20、通路21。开口18通过阀体15的开口与传压通道4的活塞28右侧相连通。在变压部件7加压时,通路19移动到与阀体上的管道24相连通的位置,管道24与流出通道6连通。在变压部件7减压时,通路20和通路。

36、21移动到分别与阀体上管道25、管道26连通的位置。管道25、管道26分别与通道10、通道11相连通。通道10、通道11分别与空间1和空间2的底部相连通。在变压部件没有加压,在弹簧12的作用下,通路19不与阀体外流出通道6相连通。其中管道25和管道26的横截面比与空间1和空间2的体积比相关,且两者的开口位置位于控制阀门5的同一横截面上。开口27目的是让阀芯14能顺利地左右移动。弹簧12也能防止加压时通路19移动到与阀体上的管道24相通的位置后因活塞继续向右移动而带动阀芯14继续向右移动;挡板23能防止负压时通路20和通路21分别与管道25、管道26相连通后因活塞继续向左移动而带动阀芯14继续向。

37、左移动。0049这种容器的取出容器内所容物的步骤如下向右按压操作杆9,使变压部件7向传压通道4内加压;活塞28向右移动,通过伸缩杆29带动控制阀门5的阀芯14向右侧移动,使通路19通过管道24与流出通道6相连通,整个通道内的所容物沿流出通道6向外流出;说明书CN104029926A108/8页11观察活塞8所在位置的变化,当取出需要的所容物量后停止加压,所容物停止外流。阀芯14在弹簧12的作用下向左侧移动,通路19与管道24相关闭(如图7、图8所示,通路20与管道25和通路21与管道26之间也相关闭);向左拉操作杆9,使变压部件7向传压通道4内减压,即产生负压,使阀芯14向左侧移动,通路20与。

38、管道25以及通路21与管道26之间相连通;在负压的作用下,所容物17通过管道10、所容物16通过管道11进入控制阀门5,进而进入传压通道4内;进入所容物的体积比与管道25和管道26的横截面比正相关。0050随着所容物进入控制阀门5和传压通道4,单向阀3让流出液体体积量的气体分别进入空间1和空间2,直到容器主体1内外压力相等为止。由此外界气体仅有少量和空间1、空间2内的所容物接触,不会造成所容物污染或者氧化。0051这时,容器为下一次取出做好了准备。005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变型和组合。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说明书CN104029926A111/7页12图1说明书附图CN104029926A122/7页13图2说明书附图CN104029926A133/7页14图3说明书附图CN104029926A144/7页15图4说明书附图CN104029926A155/7页16图5说明书附图CN104029926A166/7页17图6说明书附图CN104029926A177/7页18图7图8说明书附图CN104029926A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