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印薄膜盒.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376237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52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71014.9

申请日:

2004.07.26

公开号:

CN1576042A

公开日:

2005.02.0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

IPC分类号:

B41J17/32

主分类号:

B41J17/32

申请人: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发明人:

奥家孝博; 槌谷馨; 松岛浩文

地址:

日本大阪府

优先权:

2003.07.28 JP 280569/2003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幸商标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刘激扬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印薄膜盒。在转印薄膜(16)的表面上,形成标记。在转印薄膜盒(10)安装于打印机(30)中时,通过设置于打印机(30)中的光学传感器(32a和32b)检测该标记。在这里,对在夹持上述转印薄膜(16)与上述光学传感器(32a和32b)相对的位置处所形成的反射面22进行压花加工。因此,反射面的光的反射率小于蒸镀薄膜或电镀薄膜。在本发明中,转印薄膜的松弛,或凹凸面的光的入射角的偏差造成的反射光量的变化受到抑制,可利用标记,进行转印薄膜的正确定位。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转印薄膜盒,该转印薄膜盒包括在表面上形成有标记的转印薄膜,该转印薄膜盒安装于设置有检测上述标记的光学传感器的打印机中,其特征在于:
在于安装于上述打印机中时夹持上述转印薄膜与上述光学传感器相对的位置,形成漫反射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薄膜盒,其特征在于通过上述光传感器检测通过上述漫反射面反射且在上述转印薄膜中实现透射的光。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印薄膜盒,其特征在于上述漫反射面为进行了压花加工的凹凸面。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印薄膜盒,其特征在于上述转印薄膜的运送方向的上述标记的前方是透明的,上述标记是不透明的。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印薄膜盒,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收卷辊,该收卷辊将上述转印薄膜收卷;排送辊,该排送辊排送上述转印薄膜。

说明书

转印薄膜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印薄膜盒,本发明特别是涉及下述的转印薄膜盒,该转印薄膜盒适合用于比如,熔融型打印机,或升华型打印机,接纳有转印薄膜,在该转印薄膜上涂敷有转印到图像打印纸上的染料和涂敷剂颜色。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过去的这种转印薄膜盒的一个实例。按照该已有技术,如果从设置于打印机中的传感器的发光元件发出光,则该光通过转印薄膜,照射到反射面。通过反射面反射的光通过转印薄膜,射入到传感器的感光元件中。如果涂敷于转印薄膜上的标记到达传感器和反射面之间,则光由该标记遮挡,传感器的光的检测形态变化。由此,可确定转印薄膜的卷取的停止位置。
专利文献1:日本第68650/1993号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公报文献(B41J 17/32)
发明内容
但是,在已有技术中,通过蒸镀薄膜或电镀薄膜形成反射面,由此实现较高的反射率。因此,如果产生转印薄膜的松弛,或反射膜的光的入射角产生偏差,则反射光量以较大程度变化。其结果是,在已有技术中,传感器的光的检测形态与标记的有无无关地发生变化,存在无法进行正确地定位的危险。
于是,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印薄膜盒,该转印薄膜盒可进行所运送的转印薄膜的正确的定位。
本发明第1方案所述的转印薄膜盒包括在表面上形成有标记的转印薄膜,该转印薄膜盒安装于设置有检测上述标记的光学传感器的打印机中,其中,在于安装于打印机中时夹持上述转印薄膜与上述光学传感器相对的位置,形成漫反射面。
在转印薄膜的表面上,形成标记。在将转印薄膜盒安装于打印机中时,通过设置打印机中的光学传感器,检测该标记。在这里,在夹持转印薄膜与光学传感器相对的位置,形成漫反射面。该漫反射面的光的反射率小于蒸镀薄膜或电镀薄膜。因此,转印薄膜的松弛或漫反射面的光的入射角的偏差造成的反射光量的变化受到抑制,可利用标记,进行转印薄膜的正确定位。
本发明第2方案所述的转印薄膜盒涉及第1方案,其中,通过上述光传感器检测通过上述漫反射面反射且在上述转印薄膜中实现透射的光。
本发明第3方案所述的转印薄膜盒涉及第1或第2方案,其中,沿转印薄膜的宽度方向,间隔开地设置进行了压花加工的凹凸面。
本发明第4方案所述的转印薄膜盒涉及第1或第2方案,其中,上述转印薄膜的运送方向的标记的前方是透明的,上述标记是不透明的。可通过漫反射面,确实判断检测标记的前后的反射光量的变化。
本发明第5方案所述的转印薄膜盒涉及第1或第2方案,其还包括收卷辊,该收卷辊将上述转印薄膜收卷;排送辊,该排送辊排送上述转印薄膜。
按照本发明,由于转印薄膜的松弛,或漫反射面的光的入射角的偏差造成的反射光量的变化受到抑制,可利用标记,进行转印薄膜的正确定位。
根据参照附图而进行的下述的实施例的具体描述,会进一步地明白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分解状态的立体图;
图2为表示将排送辊和收卷辊安装于接纳外壳中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为表示转印薄膜的一个实例的图解图;
图4为表示安装有图1实施例地打印机的一部分的方框图;
图5为表示从发光元件发出的光通过凹凸面反射射入感光元件的状态的图解图;
图6为表示标记和凹凸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解图;
图7(A)为表示设置于打印机中的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特性的一个实例的曲线图,图7(B)为表示时钟的一个实例的波形图,图7(C)为表示从打印机的比较器输出的比较结果的一个实例的波形图,图7(D)为从打印机的波形整形电路输出的脉冲的一个实例的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转印薄膜盒10包括辊罩12,接纳外壳14,转印薄膜(墨带)16,排送辊(排送筒)18和收卷辊(收卷筒)20。
转印薄膜16的长度方向的其中一个端部固定于排送辊18上,转印薄膜16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个端部固定于收卷辊20上。该转印薄膜16沿相同的方向,卷绕于排送辊18和收卷辊20上。于是,如果以视点A为基准,使收卷辊20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则该转印薄膜16从排送辊18的顶侧排送,从收卷辊20的底侧收卷。
上述排送辊18和收卷辊20分别接纳于接纳外壳14的第1接纳部14a和第2接纳部14b中通过辊罩12的第1罩部12a和第2罩部12b覆盖。但是,在辊罩12的中间,形成窗W1,在接纳外壳14的中间部,也形成其尺寸基本与窗W1相同的窗W2。于是,从排送辊18运送到收卷辊20上的途中的转印薄膜16通过窗W1和W2而在外部露出。
如果对第1接纳部14a中的与窗W2接触的斜面S1的高度和第2接纳部14b中的与窗W2接触的斜面S2的高度进行比较,则斜面S2高于斜面S1。从排送辊18排送的转印薄膜16在上述斜面S2的边缘,朝向第2接纳部14b的底面而弯曲。斜面S2和转印薄膜16之间的角度通过收卷辊20的卷绕直径规定。即,卷绕直径越大,则该角度越小。在斜面S2的边缘附近,形成反射面22。关于该反射面22,在后面的段落中进行具体描述。
参照图3,转印薄膜16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基本与图像打印纸(图中未示出)的横向的尺寸一致。沿转印薄膜16的长度方向,在图像打印纸的纵向尺寸基本相同的距离范围内,涂敷黄色、品红色,或品青色的染料,或涂敷剂。将涂敷了黄色的染料的区域16a定义为“黄色区域”,将涂敷了品红色的染料的区域16b定义为“品红色区域”,将涂敷了品青色染料的区域16c定义为“品青色区域”,接着,将涂敷了涂敷剂的区域16d定义为“涂敷区域”。区域16a~16d沿长度方向,按照规定间距而形成。于是,将未涂敷染料和涂敷剂中的任何一种的区域16e定义为“无效区域”。
在该无效区域16e和黄色区域16a的边界线上,形成标记Ma,在该无效区域16e和品红色区域16b的边界线上,形成标记Mb,在无效区域16e和品青色区域16c的边界线上,形成标记Mc,另外,在无效区域16e和涂敷区域16d的边界线上,形成标记Md。标记Ma~Md中的任何一种均通过沿转印薄膜16的宽度方向,呈带状而延伸的有色部B1和无色部B2形成。具体来说,标记Ma在位于距转印薄膜16的宽度方向的其中一个端部距离D1的位置具有无色部B2,标记Mb~Md分别在距转印薄膜16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个端部距离D1的位置具有无色部B2。
另外,黄色区域16a、品红色区域16b和品青色区域16c是有色透明的,涂敷区域16d和无效区域16e是无色透明的。此外,标记Ma~Md的有色部分是不透明的黑色。
参照图4和图5,如果将本实施例的转印薄膜盒10安装于打印机30中,则设置于打印机30上的光学传感器32a和32b夹持转印薄膜16,与反射面22相对。更具体地说,光学传感器32a和32b沿转印薄膜16的宽度方向按照距离D2设置,在反射面22上,按照距离D2形成有进行了压花加工的凹凸面(压花面)22a和22b。光学传感器32a和32b夹持转印薄膜16,与凹凸面22a和22b相对。
参照图6,如果形成于转印薄膜16上的标记Ma到达反射面22,则无色部B2介于光学传感器32a与凹凸面22a之间,有色部B1介于光学传感器32b与凹凸面22b之间。另外,如果形成于转印薄膜16上的标记Mb,Mc或Md到达反射面22,则有色部B1介于光学传感器32a与凹凸面22a之间,无色部B2介于光学传感器32b与凹凸面22b之间。
光学传感器32a具有发光元件321a和感光元件322a,光学传感器32b具有发光元件321b和感光元件322b。在反射面22通过区域16a~16e中的某个区域覆盖时,从发光元件321a和321b发出的光线分别在转印薄膜16中实现透射,照射到凹凸面22a和22b。通过凹凸面22a和22b反射的光线在转印薄膜16中实现透射,射入感光元件322a和322b。
与此相对,如果反射面22通过标记Ma覆盖,则从发光元件321a发出的光线通过凹凸面22a反射,射入感光元件322a,但是,从发光元件321b发出的光线通过有色部B1隔断。另外,如果反射面22通过标记Mb,Mc,或Md覆盖,则从发光元件321b发出的光线通过凹凸面22b反射,射入感光元件322b,但是,从发光元件321a发出的光线通过有色部B1隔断。
返回到图4,感光元件322a和322b分别输出与射入的光量相对应的电平的检测信号。反相放大器34a和34b分别对来自感光元件322a和322b的检测信号进行反相放大处理,比较器36a和36b分别将从反相放大器34a和34b输出的放大信号的电平,与阈值进行比较。如果放大信号电平>阈值,则获得比较结果“H”,如果放大信号电平≤阈值,则获得比较结果“L”。对应于时钟,进行比较处理,在时钟周期的1/2的期间,分别从比较器36a和36b,输出比较结果。
在波形整形电路38a中,在比较器36a的比较结果6次连续呈现“H”时,输出电平上升,在比较器36a的比较结果6次连续呈现“L”时,输出电平下降。同样在波形整形电路38b中,在比较器36b的比较结果6次连续呈现“H”时,输出电平上升,在比较器36b的比较结果6次连续呈现“L”时,输出电平下降。
从反相放大器34a,或34b输出的放大信号的电平按照在凹凸面22a,或22b通过有色部B1覆盖的前后,象图7(A)所示的那样的方式变化。比较器36a,或36b的比较结果对应于图7(B)所示的时钟,按照图7(C)所示的方式变化。波形整形电路38a,或38b根据图7(C)所示的比较结果,输出图7(D)所示的脉冲信号。
CPU40根据从波形整形电路38a和38b输出的脉冲信号的电平,对使收卷辊20旋转的电动机42进行控制。即,在波形整形电路38a和38b的输出分别呈现低电平和高电平时,CPU38将该场合看作图3所示的黄色区域16a的前头到达反射面22,使电动机40停止。
如果采用黄色区域16a的打印完成,则CPU38再次开始电动机40的驱动。在再次开始后,如果波形整形电路36a和36b的输出分别呈现高电平和低电平,则CPU38将该场合看作图3所示的品红色区域16b的前头到达反射面22,使电动机40停止。
如果采用品红色区域16b的打印完成,则CUP38再次开始电动机40的驱动。如果波形整形电路36a和36b的输出再次呈现高电平和低电平,则CPU38将该场合看作图3所示的品青色区域16c的前头到达反射面22,使电动机40停止。
如果采用品红色区域16c的打印完成,则CUP38再次开始电动机40的驱动。如果波形整形电路36a和36b的输出再次呈现高电平和低电平,则CPU38将该场合看作图3所示的涂敷区域16d的前头到达反射面22,使电动机40停止。
如果象这样,1张图像打印纸上的打印完成,则CPU38设定下一张图像打印纸,再次进行与上述相同的电动机40的旋转控制。
象根据上面的描述而知道的那样,在转印薄膜16的表面上形成标记Ma~Md。在将转印薄膜盒10安装于打印机30中时,通过设置于打印机30中的光学传感器32a和32b,检测该标记Ma~Md。在这里,在夹持转印薄膜16,与光学传感器32a和32b相对的位置,分别形成凹凸面22a和22b。该凹凸面22a或22b的光的反射率小于蒸镀薄膜或电镀薄膜。因此,转印薄膜16的松弛,或凹凸面22a或22b的光的入射角的偏差造成的反射光量的变化受到抑制,可利用标记,进行转印薄膜16的正确定位。

转印薄膜盒.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转印薄膜盒.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转印薄膜盒.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转印薄膜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印薄膜盒.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印薄膜盒。在转印薄膜(16)的表面上,形成标记。在转印薄膜盒(10)安装于打印机(30)中时,通过设置于打印机(30)中的光学传感器(32a和32b)检测该标记。在这里,对在夹持上述转印薄膜(16)与上述光学传感器(32a和32b)相对的位置处所形成的反射面22进行压花加工。因此,反射面的光的反射率小于蒸镀薄膜或电镀薄膜。在本发明中,转印薄膜的松弛,或凹凸面的光的入射角的偏差造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印刷;排版机;打字机;模印机〔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