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模组的重工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套液晶模组不良品的重工(rework)流程。
背景技术
目前液晶模组不良品(特别是COG模组)的处理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直接计为废品;一种方式是用机械方式进行重工(rework),所得IC用烟硝酸蒸煮利用。
这两种处理方式均存在不足之处:前者造成物料浪费,后者要投入专用设备、且效率极低、危险性大,往往效果还不如第一种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化学原理对液晶模组不良品重工的流程。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晶模组的重工流程,步骤为a)、采用改性氟树脂、极性或非极性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混合而成的硅胶去除液去除模组的保护硅胶;b)、采用脂肪酸环氧乙烷加成物、电解质和界面活性剂混合而成的剥离液将液晶屏与IC分离;c)、采用极性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和防腐剂混合而成的去除液去除IC残留。
其中,所述硅胶去除液各组份的份数为:改性氟树脂40-70份、极性或非极性有机溶剂30-50份、表面活性剂1-5份、其它有机杂质0.05-3.0份。
其中,所述剥离液各组份的份数为:脂肪酸环氧乙烷加成物10-40份、电解质20-50份、界面活性剂1-5份、其它杂质10-30份。
其中,所述残留去除液各组份的份数为:极性有机溶剂50-90份、表面活性剂10-30份、防腐剂1-8份。
本发明采用化学原理重工,可低成本、高效率的进行不良品再利用,节约了资源,极大提高企业生产效益,并能有效分析模组不良的原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液晶模组的重工流程,步骤为a)、采用改性氟树脂、极性或非极性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混合而成的硅胶去除液去除模组的保护硅胶;b)、采用脂肪酸环氧乙烷加成物、电解质和界面活性剂混合而成的剥离液将液晶屏与IC分离;c)、采用极性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和防腐剂混合而成的去除液去除IC残留。
其中,所述硅胶去除液各组份的份数为:改性氟树脂40-70份、极性或非极性有机溶剂30-50份、表面活性剂1-5份、其它有机杂质0.05-3.0份。
其中,所述剥离液各组份的份数为:脂肪酸环氧乙烷加成物10-40份、电解质20-50份、界面活性剂1-5份、其它杂质10-30份。
其中,所述残留去除液各组份的份数为:极性有机溶剂50-90份、表面活性剂10-30份、防腐剂1-8份。
本发明采用化学原理重工,可低成本、高效率的进行不良品再利用,节约了资源,极大提高企业生产效益,并能有效分析模组不良的原因。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地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