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多层可重写相变记录层的多层多阶光盘 【技术领域】
一种具有多层可重写相变记录层的多层多阶光盘属于光学数据存储用的光盘技术领域。背景技术
一般,光盘可分为只读光盘,一次写光盘和可重写光盘。在采用相变介质作记录介质层的可重写类光盘中,通常是单层的。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在申请号为97111146.4的中国专利中提出了一种“具有多层可重写相变记录层的光学数据存储系统”,其盘片结构的特征是:在衬底上支承着起码两个空间上彼此隔开的多层记录叠层,其叠层间距在10~300微米间,可通过调整存储系统中物镜的位置使激光聚焦在不同的记录叠层上以实现多层存储。其缺点是:激光聚焦位置是靠调整物镜的位置来实现的,因而使用这种盘片的存储系统的聚焦装置和算法比常规光盘系统复杂;其次,其分层结构复杂,工艺和设备也相应复杂。发明内容
本发明地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层结构简单,存取读出容易,制造工艺简便的具有多层可重写相变记录层的多层多阶光盘。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它含有依次紧密相叠的下述各层:第一表面为光盘外表面的衬底,厚度为0.1mm~10mm;n(2≤n≤10)个记录叠层,每个记录叠层包括一个可重写相变材料制成的记录介质层和一个间隔层,所有记录叠层的总厚度小于光盘系统物镜的焦深;反射层,厚度为5nm~1000nm;保护层,厚度为1μm~5mm。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它含有:
(1)两个记录面,每个记录面含有依次紧靠层叠的下述各层:其第一表面是光盘外表面的衬底;n(2≤n≤10)个记录叠层,每个记录叠层包括一个由可重写相变材料组成的记录介质层和一个间隔层,所有记录叠层的总厚度不超过光盘系统物镜的焦深;反射层和保护层;
(2)一个粘接层,它的两面分别和两个记录面的保护层粘接,形成一个双面光盘。
所述各记录叠层中记录介质层的可重写相变材料是成份为GexTeySbz的合金,其中,10<x<15,45<y<55,38<z<48,x+y+z=100%。
所述的间隔层是SiOx(1<x<2.1)。
所述的各记录介质层中间隔层材料是ZnS和SiO2的混合物。
使用证明:它达到了预期目的。附图说明
图1.具有多层可重写相变记录层的单面多层多阶光盘的横截面原理性视图。
图2.具有多层可重写相变记录层的双面多层多阶光盘的横截面原理性视图。
图3.单个记录叠层的横截面原理性视图。
图4.n个记录叠层的横截面原理性视图。
图5.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一:具有3个记录叠层的有多层可重写相变记录层的单面多层多阶光盘的横截面视图。
图6.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二:具有3个记录叠层的有多层可重写相变记录层的双面多层多阶光盘的横截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请见图1。1是光盘,3是衬底,其第一表面即为盘的外表面2。激光从此表面入射。衬底3用透光材料玻璃制成,也可用聚碳酸酯或其他聚合物材料。衬底3上有n(2≤n≤10)个记录叠层4,其中每个记录叠层有一个记录介质层和一个间隔层。这n个记录叠层的总厚度不超过系统物镜的焦深,一般在1μm左右。在记录叠层4上有反射层,反射层的材料是具有高反射率的金属,如Al,Au和Ag等。在反射层5上有保护层6。请见图2。光盘7是两面的,两面的结构是对称的。表面2、9分别为光盘7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激光可从其中任一表面入射对相应的记录介质进行写入、读出和擦除。在衬底3上是n层记录叠层4,在记录叠层4上是反射层5和保护层6。在另一个衬底3上是m层记录叠层10,m与n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在记录叠层10上是反射层5和保护层6。粘接层8将两部分按“背对背”方式粘接在一起,形成一张双面盘。在图3中,11是单个记录叠层,12是记录介质层,13是间隔层。
在图4中,在n个记录叠层4中,14、15、16分别是第1、第2、第3个记录叠层,17是m个记录叠层,18是第n~1个记录叠层,19是第n个记录叠层。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在光盘1中,在衬底3上由真空溅射镀膜设备依次镀上3层记录叠层20~22。每个记录叠层包括一个记录介质层12和一个间隔层13。再镀上反射层5,甩涂保护层6。其中,衬底3的材料为聚碳酸酯,厚度为1.2mm。对于记录叠层20~22,各记录介质层12的材料均为Ge21Te53Sb26,各间隔层13的材料均为ZnS-SiO2。记录叠层20的记录介质层12的厚度为8nm,间隔层13的厚度为40nm;记录叠层21的记录介质层12的厚度为8nm,间隔层13的厚度为12nm;记录叠层22的记录介质层12的厚度为7nm,间隔层13的厚度为50nm。反射层5的材料为Al,厚度为40nm。保护层6的材料为UV胶,厚度为20μm。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在光盘7中,由粘结层8把两部分粘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双面盘,粘结剂为UV胶。上、下衬底3的厚度均为0.6mm,材料为聚碳酸酯。在各记录叠层中,记录介质层12的材料均为Ge21Te53Sb26,各间隔层13的材料均为ZnS-SiO2。记录叠层23的记录介质层12的厚度为8nm,间隔层13的厚度为40nm;记录叠层24的记录介质层12的厚度为8nm,间隔层13的厚度为12nm;记录叠层25的记录介质12的厚度为7nm,间隔层13的厚度为50nm。反射层5的材料为Al,厚度为40nm。保护层6的材料为UV胶,厚度为20μm。粘接层8的材料为UV胶,厚度为100μm。
由此可见,它的分层结构简单,存取读出容易,制造工艺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