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碟机主轴马达承载盘的调整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光碟机主轴马达承载盘的结构。
技术背景
现有光碟机主轴马达通常设有一承载盘10、一轴杆20、一转子座30及一定子组40。该承载盘10设有一夹持座11可供卡扣及固定承载光碟片;该轴杆20连结该承载盘10及该转子座30;该定子组40固设于一轴管41,并受一电路板42控制以形成交变磁场;而该转子座30设有一环形磁铁31可感应该定子组40的交变磁场,以同时带动该承载盘10及光碟片旋转。
通常,上述承载盘10初步组装于该轴杆20上时,该承载盘10常会相对于该转子座30形成些微偏斜而无法与该转子座30保持平行,而为了避免该承载盘10的偏斜影响光碟机的旋转平衡及成品良率,业界通常利用车床加工研磨该承载盘10向上倾斜的一侧,如此该侧承载盘10的厚度将由a研磨至b,因而使得该承载盘10整个表面能相对于该转子座30保持平行及旋转平衡。虽然,上述车床加工方式可修正、调整该承载盘10的偏斜状态,然而其研磨过程中需不断反覆测试该承载盘10的平衡状态,因而使制程过于冗长,再者过度的破坏性研磨亦影响该承载盘10的结构强度及旋转稳定性。因此,确实有必要进一步改良上述现有光碟机主轴马达承载盘。有鉴于此,本发明为改良上述缺点,设置数个调整元件以抵撑在光碟机主轴马达的承载盘及转子座间,如此仅需藉由改变该调整元件的抵撑程度,即可以非破坏性的方式调整承载盘及转子座的间距,及修正承载盘相对转子座的偏斜状态,而使承载盘及转子座能保持水平及旋转平衡,因而本发明确实能简化承载盘的平衡调整步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碟机主轴马达承载盘的调整构造,利用数个调整元件调整承载盘及转子座的间距,以修正承载盘相对转子座的偏斜状态,使本发明具有加速及简化承载盘的平衡调整步骤的功效。
本发明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碟机主轴马达承载盘的调整构造,利用数个调整元件搭配数个螺孔,以调整承载盘及转子座的间距,及修正承载盘相对转子座的偏斜状态,使本发明具有加速及简化承载盘地平衡调整步骤的功效。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光碟机主轴马达承载盘的调整构造,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至少一个调整元件,该调整元件可抵撑于一承载盘及一转子座之间;调整该承载盘及转子座的间距是藉由改变该调整元件的抵撑程度而实现的;保持该承载盘及转子座水平及稳定平衡旋转是藉由修正该承载盘及转子座的偏斜状态而实现的。以及
该调整元件是一螺丝。
该调整元件是不同长度的数个柱体。
该调整元件是不同弹性系数的数个弹性元件。
该调整元件是由金属、合金或塑胶制成。
该调整元件是以焊接、热熔、点胶的方式加以固定。
该承载盘另设有数个螺孔以供该调整元件螺设,如此藉由改变该调整元件螺设于该螺孔的程度,以调整该承载盘及转子座的间距。
该转子座另设有数个螺孔以供该调整元件螺设,如此藉由改变该调整元件螺设于该螺孔的程度,以调整该承载盘及转子座的间距。
该螺孔是等角度的对称设置于该承载盘上。
该螺孔是等角度的对称设置于该转子座上。
该螺孔下缘另设有一凸缘。
该螺孔上缘另设有一凸缘。
该承载盘上另设有一止滑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积极效果是:
根据本发明的光碟机主轴马达承载盘的调整构造,其主要是包含数个调整元件及数个螺孔。该螺孔选择等角度对称设置于一承载盘或一转子座上,而该调整元件则螺设于该螺孔中以抵撑于该承载盘及转子座间,如此藉由改变该调整元件的抵撑程度,即可以非破坏性的方式调整该承载盘及转子座的间距,及修正承载盘相对转子座的偏斜状态,以使该承载盘及转子座保持水平及旋转平衡,并具有加速及简化承载盘的平衡调整步骤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现有光碟机主轴马达的承载盘进行平衡调整前的组合剖视图;
图2现有光碟机主轴马达的承载盘进行平衡调整后的组合剖视图;
图3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碟机主轴马达承载盘的调整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4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碟机主轴马达承载盘的调整构造进行平衡调整前的组合合视图;
图5本发明第一实拖例的光碟叽主轴马遑的承载盘调整构造进行平衡调整后的组合剖视图;
图6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光碟机主轴马达承载盘的调整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7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光碟机主轴马达承载盘的调整构造的组合剖视图。
件号说明:
10承载盘 11夹持座 12调整元件
13螺孔 131凸缘 14间隙
15止滑垫 20轴杆 30转子座
31环形磁铁 32调整元件 33螺孔
331凸缘 40定子组 41轴管
42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加明确,特举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3公开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碟机主轴马达承载盘的调整构造的分解立体图;图4公开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碟机主轴马达承载盘的调整构造进行平衡调整前的组合剖视图;图5公开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碟机主轴马达承载盘的调整构造进行平衡调整后的组合剖视图;图6公开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光碟机主轴马达承载盘的调整构造的分解立体图;及图7公开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光碟机主轴马达承载盘的调整构造的组合剖视图。
本发明光碟机主轴马达承载盘的调整构造的部份构件相同于先前技术的现有光碟机主轴马达的构造,因而两者相同部分采用相同图号标示,其构造及功能不再赘述。
参照图3所示,本发明光碟机主轴马达承载盘的调整构造主要是包含数个调整元件12及数个螺孔13。该螺孔13等角度的对称设置于一承载盘10上,而该调整元件12螺设于该螺孔13中,以抵撑于该承载盘10及一转子座30间,如此本发明仅需籍由改变该调整元件12的抵撑程度,即可快速调整该承载盘10及转子座30的间距,以使该承载盘10及转子座30保持水平及旋转平衡。
再参照图3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承载盘调整构造是于一光碟机主轴马达中设置数个调整元件12及数个螺孔13。该光碟机主轴马达是包含一承载盘10、一轴杆20、一转子座30及一定子组40,该承载盘10可与该轴杆20及转子座30结合成一体,并受该定子组40产生的交变磁场驱动;该调整元件12较佳是一螺丝,其是可选择由金属、合金或塑胶制成,且可供组设于该承载盘10及转子座30所形成的间隙14内;而该螺孔13是等角度的对称设置于该承载盘10上〔例如三个螺孔13可以120°的等角对称设置〕,以供该调整元件12螺设。如此,该调整元件12可经由该承载盘10正面往下螺设通过该螺孔13,以抵撑该转子座30的顶面,是以本发明仅需藉由改变该调整元件12螺设于该螺孔13的程度(抵撑程度),即可快速的调整该承载盘10及转子座30的间距,并达成使该承载盘10及转子座30保持水平及旋转平衡的目的。
参照图4及5所示,当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承载盘调整构造使用于偏斜的承载盘10时,使用者可将适当数量的调整元件12螺设于靠近该承载盘10往下偏斜一侧的螺孔13内,同时仅需藉由改变各调整元件12的螺设程度〔抵撑程度〕,即可快速调整该承载盘10及转子座30的间隙14大小,及修正该承载盘10及转子座30的偏斜状态,以使该承载盘10及转子座30能保持水平及旋转平衡。当本发明完成上述平衡调整步骤后,则较佳依该调整元件12的材质(金属、合金、塑胶),而选择使用焊接、热熔、点胶等方式加以固定该调整元件12,以防止该调整元件12松脱及避免该承载盘10再次发生偏斜。
再者,本发明的螺孔13是可依需求选择设置于该承载盘10的相对径向位置,例如设置于该承载盘10的内侧或外侧;而该螺孔13下缘亦可选择凸设一凸缘131,以强化该螺孔13的结构。另外,该承载盘10上表面亦可设置一止滑垫15,以避免光碟片在旋转时相对该承载盘10产生滑动。
参照第6及7图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伊的光碟机主轴马达承载盘的调整构造是在该承载盘10及转子座30间设置数个调整元件32及数个螺孔33。相较于第一实施例,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螺孔33是进一步选择设置于该转子座30上,及该调整元件32则是选择由该转子座30内侧往上螺设通过该螺扎33,以供抵撑该承载盘10背面。如此,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同样可籍由改变各调整元件32的螺设程度(抵撑程度),以快速调整该承载盘10及转子座30的间隙14大小,及修正该承载盘10及转子座30的偏斜状态,以使该承载盘10及转子座30能保持水平及旋转平衡。再者,该螺孔33亦可依需求选择设置于该转子座30的内侧或外侧;该螺孔33上缘亦可凸设一凸缘331,以强化该螺孔33的结构。
此外,本发明第一及第二实施例的调整元件12、32及螺孔13、33亦可置换成任何可供调整该承载盘10及转子座30的间隙14的其他调整构造,例如不同长度的数个柱体,或不同弹性系数的数个弹性元件等。
再参照图1及图3所示,本发明光碟机主轴马达承载盘的调整构造是在承载盘10或转子座30间设置调整元件12及螺孔13,如此仅需籍由改变调整元件12的抵撑程度,即可调整承载盘10及转子座11的间距,及修正承载盘10相对转子座11的偏斜状态。相较于现有光碟机主轴马达藉由破坏性的车床加工方式研磨承载盘10,其无法缩短制程且容易影响结构强度等缺点,本发明光碟机主轴马达承载盘的调整构造确实能以非破坏性的方式使该承载盘10及转子座11保持水平及旋转平衡,而具有加速及简化承载盘的平衡调整步骤的功效。虽然本发明已以较充份的实施例公开,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