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及其医药用途.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367718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PDF 页数:45 大小:2.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80023780.4

申请日:

2008.07.10

公开号:

CN101687961A

公开日:

2010.03.3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C08F 230/02申请日:20080710授权公告日:20111005终止日期:20140710|||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8F 230/02申请日:20080710|||公开

IPC分类号:

C08F230/02; A61K31/785; A61P3/12

主分类号:

C08F230/02

申请人:

东丽株式会社

发明人:

井上淳; 须山和晴; 皆神贤; 宫本美津子; 板场翔一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07.7.11 JP 182127/2007; 2007.12.4 JP 313554/2007

专利代理机构: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菅兴成;吴小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具有高的磷酸吸附能力和低的膨润度的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及其医药用途。本发明提供的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其通过使烯丙基磷酸二氢铵和相对于该烯丙基磷酸二氢铵为5~25摩尔%的N,N’-二烯丙基-1,3-二氨基丙烷的酸加成盐进行共聚而得到,且磷酸吸附量为2.7~5.0mmol/g,膨润度是2.0~5.0。该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作为高磷血症的治疗药或预防药等是有用的。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其通过使烯丙基磷酸二氢铵和相对于该烯丙基磷酸二氢铵为5~25摩尔%的N,N’-二烯丙基-1,3-二氨基丙烷的酸加成盐进行共聚而得到,
磷酸吸附量为2.7~5.0mmol/g,
膨润度是2.0~5.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其中,通过使具有两个以上与氨基反应的官能团的化合物和氨基反应,由此进行表面交联处理。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其中,所述具有两个以上与氨基反应的官能团的化合物,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表卤醇、二卤化烃、二环氧化物或二元酰氯。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其中,所述具有两个以上与氨基反应的官能团的化合物是丙烯酸酯。

5.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其中,所述N,N’-二烯丙基-1,3-二氨基丙烷的酸加成盐是N,N’-二烯丙基-1,3-二氨基丙烷二磷酸盐。

6.
  一种医药组合物,其以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作为有效成分。

7.
  一种高磷血症的治疗药或预防药,其以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作为有效成分。

8.
  一种高磷血症的治疗或预防方法,该方法包括:对希望治疗高磷血症或预防高磷血症的患者给予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

9.
  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在用于制造高磷血症的治疗药或预防药中的应用。

10.
  一种高磷血症的治疗用或预防用化合物,其为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

说明书

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及其医药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及其医药用途。
背景技术
肾功能障碍患者经常因磷排泄的减少而罹患高磷血症。高磷血症导致钙和磷代谢的严重失常,引起血清钙的降低、PTH的产生及分泌的促进、异位钙化和维他命D的活化抑制所导致的肾性骨营养不良症。即使因肾衰竭而转入透析疗法,只要不能维持磷的正常性,上述病情就会持续。因此,高磷血症的治疗,对于肾衰竭透析或未透析的患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现在,高磷血症的治疗,正通过食物疗法或者利用口服磷吸附剂的药物疗法来进行。但是,普遍认为食物疗法对高磷血症的改善并不够,治疗这些患者需要使用磷吸附剂。
作为口服磷吸附剂,以往广泛使用铝盐或钙盐等无机盐。摄取的铝盐或钙盐与肠道内的磷酸结合,形成不溶性的磷酸盐,妨碍磷的吸收。但是,铝盐的给药导致铝的蓄积,引起脑疾病、骨软化症等,这已成为问题。另外,钙盐的给药引起高钙血症,因对大动脉的钙沉积和异位钙化而加速患者的死亡,这也已成为问题。另外,近年来,市场上有销售作为镧盐之一的碳酸镧,但是,发现镧在肠道中有吸收并蓄积,长期给药时在安全方面存在隐患。
近年来,作为口服磷吸附剂,盐酸司维拉姆已在市面上销售,该盐酸司维拉姆是有机聚合物聚烯丙胺的一种。由于盐酸司维拉姆不引起在上述无机盐给药中发现的副作用,因此广泛用于高磷血症的治疗。盐酸司维拉姆是聚(烯丙胺/表氯醇),作为制造方法,聚合烯丙胺盐酸盐得到聚烯丙胺盐酸盐后,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与表氯醇反应,从而进行交联(专利文献1)。
但是,盐酸司维拉姆,为了显著减少磷酸吸收,需要高用量的给药。另外,由于盐酸司维拉姆在胃肠道内吸水膨润,因此存在引起便秘、腹痛、腹胀等副作用的问题,也有报道指出有发展成肠道穿孔、肠梗阻等严重的副作用(非专利文献1)。而且,发现这些副作用的表现频率存在用量依赖性(非专利文献2)。由于盐酸司维拉姆具有由膨润引起的这些副作用,因此,时常难以达到充分阻碍磷吸收所必要的给药量,现在的情况是不得已与钙制剂并用。因而,人们一直期待着开发出代替盐酸司维拉姆的膨润度低的口服磷吸附剂(非专利文献3)。
另外,聚烯丙胺等的离子交换树脂,如果膨润度低则离子交换速度下降,磷酸吸附能力降低,因此,人们认为难以在维持高的磷酸吸附量的同时实现低膨润度。此外,已知肠道内除了磷酸之外还存在胆酸等酸,对于聚烯丙胺等的吸附,它们之间有相互竞争。
盐酸司维拉姆对胆酸的磷酸选择性低,因此,在肠道内不仅使磷酸吸附量降低,还有可能因胆酸的吸附而引起脂溶性维他命的吸收障碍(非专利文献1)。因而,人们期待开发出代替盐酸司维拉姆的磷酸选择性高的口服磷酸吸附剂(非专利文献3)。
作为交联聚烯丙胺的制造方法,在如盐酸司维拉姆那样首先合成聚烯丙胺,然后使该聚烯丙胺的氨基与能在多处反应的化合物反应进行交联的方法之外,已报道了一种使烯丙胺盐与多官能单体共聚合的方法(专利文献2)。
但是,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方法中,记载了多官能性烯丙胺衍生物相对于烯丙胺盐的添加量是2摩尔%以下,在实施例中得到的交联聚烯丙胺是水溶性,因此,不适于用作口服磷吸附剂。另外,没有与得到的交联聚烯丙胺的膨润度相关的记载,完全没有尝试降低膨润度。此外,在实施例中,只报告了使用烯丙胺盐酸盐的例子,也没有研究因聚合时使用的酸的种类的不同所导致的聚合物性质的不同。根据上述内容,认为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交联聚烯丙胺不能作为膨润度低的口服磷吸附剂加以利用。
在专利文献3中,报告了在制造聚烯丙胺时,在该均聚物的合成中,将烯丙胺的磷酸盐作为单体用于聚合中。但是,该报告并未记载通过交联聚合来合成交联聚烯丙胺。
在专利文献4中,对在磷酸盐存在下进行聚合,得到赋予了与磷酸离子的亲和性的聚合物的使用所谓分子印迹法的磷吸附剂进行了报告,并在2-丙醇等稀释剂的存在下,混合单体和磷酸二氢钾后进行聚合,由此得到多孔性磷酸印迹聚合物。但是,在该报告中,仅公开了使用丙烯酸衍生物作为单体的内容,并未公开使用烯丙胺。另外,上述多孔性印迹聚合物,在磷酸吸附量方面比盐酸司维拉姆差,也并未调查有关与胆酸等其他离子的选择性,加之体积膨润约10倍,因此,认为不能作为膨润度低的口服磷吸附剂加以利用。
在专利文献5中,作为获得膨润度低的低聚物的方法,报告了对交联聚合物粒子进行表面交联处理。但是,专利文献5所记载的方法,是对吸水性聚合物的公开,并没有公开在生物体内发挥磷酸吸附能力的同时也带有低膨润度的聚合物。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11328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33042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公平2-14364号公报
专利文献4:US2005/0276781A1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11-302391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1:医薬品インタビユ一フオ一ムレナジエル(登録商標)錠250mg 改訂第8版、2005年、p.21
非专利文献2:審査報告書研発第3850号(平成14年11月28日)
非专利文献3:井上浩義、「今後のリン排泄促進薬·吸収阻害薬」、腎と透析、2003年、55卷、p.941-944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时具有高的磷酸吸附能力和低的膨润度的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及其医药用途。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人等对口服磷吸附剂反复深入研究,使烯丙基磷酸二氢铵和作为交联剂的相对于烯丙基磷酸二氢铵为5~25摩尔%的N,N’-二烯丙基-1,3-二氨基丙烷的酸加成盐进行共聚,结果,终于找到了膨润度低并且具有高的磷酸吸附量的交联聚烯丙胺及其酸加成盐。
即,本发明提供一种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其通过使烯丙基磷酸二氢铵和相对于该烯丙基磷酸二氢铵为5~25摩尔%的N,N’-二烯丙基-1,3-二氨基丙烷的酸加成盐进行共聚而获得,磷酸吸附量是2.7~5.0mmol/g,膨润度是2.0~5.0。
上述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的磷酸吸附量优选为2.7~4.8mmol/g,更优选为2.7~4.5mmol/g。
上述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优选通过使具有两个以上与氨基反应的官能团的化合物与氨基进行反应,来进行表面交联处理。
上述具有两个以上与氨基反应的官能团的化合物,优选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表卤醇、二卤化烃、二环氧化物或者二元酰氯(二塩基酸塩化物,diacid chloride),更优选为丙烯酸酯。
上述N,N’-二烯丙基-1,3-二氨基丙烷的酸加成盐,更优选为N,N’-二烯丙基-1,3-二氨基丙烷二磷酸盐。
另外,本发明提供以上述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作为有效成分的医药组合物,还提供以上述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作为有效成分的高磷血症的治疗药或预防药。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磷血症的治疗或预防方法,其包括对希望治疗或预防高磷血症的患者给予上述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的有效量。此外,本发明提供上述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在用于制造高磷血症的治疗药或预防药中的应用。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磷血症的治疗用或预防用化合物,其为上述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同时具有高的磷酸吸附能力和低的膨润度的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另外,本发明的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的磷酸选择性高,具有盐酸司维拉姆以上的磷酸吸附能力,并且膨润度也显著低于盐酸司维拉姆,因此,在作为药品尤其是作为高磷血症的治疗药或预防药来使用的情况下,能够给药用于充分阻碍磷酸吸收所必需的高用量,不与钙制剂等并用的情况下即可确认有治疗和预防效果,也能减轻便秘、腹痛、腹胀等副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5的尿中磷排泄试验的结果的图;
图2是表示实施例6的尿中磷排泄试验的结果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例22的尿中磷排泄试验的结果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例23的尿中磷排泄试验的结果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例24的尿中磷排泄试验的结果的图;
图6是表示实施例25的肠道附着试验的结果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例26的肠道附着试验的结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的特征在于,通过使烯丙基磷酸二氢铵和相对于该烯丙基磷酸二氢铵为5~25摩尔%的N,N’-二烯丙基-1,3-二氨基丙烷的酸加成盐进行共聚而获得,且磷酸吸附量是2.7~5.0mmol/g,膨润度是2.0~5.0。
为了得到上述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作为单体,使用烯丙基磷酸二氢铵。为了在抑制膨润的同时也维持高的磷酸吸附能力,作为单体使用烯丙胺的磷酸盐即烯丙基磷酸二氢铵是很重要的。这是因为,例如,将烯丙胺的盐酸盐即烯丙基氯化铵作为单体使用的情况下,得到的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的磷酸吸附能力显著降低。烯丙基磷酸二氢铵可以预先通过烯丙胺和磷酸制备,也可以在反应容器中混合烯丙胺和磷酸,直接进行聚合反应。
上述交联剂是指,具有两个以上能与烯丙基磷酸二氢铵共聚的官能团的多官能烯丙胺衍生物。
为了获得上述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作为交联剂使用N,N’-二烯丙基取代的亚烷基二胺的酸加成盐。为了获得膨润度低且具有高的磷酸吸附量的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作为交联剂使用N,N’-二烯丙基-1,3-二氨基丙烷的酸加成盐,这很重要。这是因为,例如在使用N,N’-二烯丙基-1,2-二氨基乙烷、N,N’-二烯丙基-1,4-二氨基丁烷或N,N’-二烯丙基-1,5-二氨基戊烷的情况下,得到的聚合物的磷酸吸附量降低或者膨润度变高。
作为对上述N,N’-二烯丙基-1,3-二氨基丙烷加成的酸,例如,可举出盐酸、磷酸和硫酸等的无机酸;甲酸和乙酸等的有机酸,更优选盐酸、磷酸和硫酸,最优选磷酸。N,N’-二烯丙基-1,3-二氨基丙烷的酸加成盐,可以预先由N,N’-二烯丙基-1,3-二氨基丙烷和酸制备来使用,也可以在反应容器中混合N,N’-二烯丙基-1,3-二氨基丙烷和酸,直接进行聚合物反应。
上述N,N’-二烯丙基-1,3-二氨基丙烷的酸加成盐的添加量,相对于单体即烯丙基磷酸二氢铵为5~25摩尔%,更优选为10~25摩尔%,最优选为15~25摩尔。如果小于5摩尔%,则获得的聚合物的膨润度变高,因此在作为口服磷吸附剂使用时,是不优选的。只要交联剂添加量是5~25摩尔%,就可获得膨润度5.0以下的聚合物,远低于盐酸司维拉姆的膨润度6.2。
就上述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而言,磷酸吸附量是2.7mmol/g以上,优选为2.8mmol/g以上,更优选为3.0mmol/g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0mmol/g以上。磷酸吸附量的上限是5.0mmol/g,优选为4.8mmol/g,更优选为4.5mmol/g。如实施例所示,盐酸司维拉姆的磷酸吸附量最大是2.7mmol/g,因此,上述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作为磷酸吸附剂具有盐酸司维拉姆以上的磷酸吸附量。所说的磷酸吸附量,表示在以摩尔比1∶1含有磷酸和甘氨胆酸的试液中由被测试样吸附除去的磷酸离子量。具体来说,通过如下方法测定。即,将被测试样在50mM盐酸中于37℃下搅拌1小时后,添加磷酸氢二钠十二水合物和甘氨胆酸钠水溶液,使得浓度分别为10mM,并使溶液中的被测试样的最终浓度为1mg/mL。进一步,在37℃下搅拌1小时后,在15000rpm、25℃、15分钟的条件下进行离心分离(冷冻离心机5417R,角式转子FA-45-24-11,艾本德公司制造)除去被测试样,用无机磷酸测定试剂(phospha C-Test Wako(注册商标),和光纯药株式会社制造)测定(n=3)没有被被测试样吸附的磷酸的量,通过该测定值求出由被测试样吸附的磷酸离子量,即磷酸吸附量(标准曲线制作范围是无机磷浓度0~386mg/mL,分光光度计是SpectraMax Plus,Molecular Devices Corporation制造)。上述专利文献1(特许第3113283号公报)所记载的评价方法,在不加入甘氨胆酸等胆酸而单独存在磷酸的条件下测定磷酸吸附量,但是,生物体的肠道内存在大量的以甘氨胆酸为代表的胆酸,与磷酸竞争吸附,因此,在本发明中,对在如上所述的胆酸竞争条件下的磷酸吸附量进行评价。
本发明的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的膨润度是2.0~5.0。当膨润度超过5.0时,有可能增加由膨润产生的副作用的风险。作为膨润度的范围,优选为2.0~4.5,更优选为2.0~4.0,进一步优选为2.0~3.5。如实施例所示,盐酸司维拉姆的膨润度是6.2,因此,认为本发明的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与盐酸司维拉姆相比,能减轻由膨润引起的副作用。还有,所说的膨润度是使在40℃减压干燥16小时以上的被测试样200mg在蒸馏水50mL中浸渍24小时以上,用通过直径47mm、孔径0.45微米的膜过滤器(Omnipore,MilliporeCorporation制造)进行减压过滤所分离的固体成分重量,除以干燥重量(200mg)的值。
为了进一步降低本发明的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的膨润度,采用如下方法,即,通过表面交联处理来提高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的粒子表面附近的交联密度的方法,所述表面交联处理是使具有两个以上与氨基反应的官能团的化合物(以下,记为“表面交联剂”)与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的氨基反应。
作为本发明中采用的表面交联剂,例如,可举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表卤醇、二卤化烃、二环氧化物、二元酰氯等,优选为丙烯酸酯、表卤醇、二卤化烃,更优选为丙烯酸酯、表卤醇,最优选为丙烯酸酯。
作为丙烯酸酯,例如,可举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异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仲丁酯、丙烯酸-2-羟乙酯、丙烯酸-2-羟丙酯、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优选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2-羟乙酯,更优选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2-羟乙酯,最优选为丙烯酸-2-羟乙酯。
作为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
作为表卤醇,例如,可举出表氯醇、表溴醇等,优选为表氯醇。
作为二卤化烃,例如,可举出1,2-二氯乙烷、1,2-二溴乙烷、1,3-二氯丙烷、1,3-二溴丙烷、1,4-二氯丁烷、1,4-二溴丁烷、1,4-二氯-2-丁烯、3,4-二氯-1-丁烯等。
作为二环氧化物,例如,可举出1,2,3,4-二环氧丁烷、1,2-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等。
作为二元酰氯,例如,可举出草酰氯、丙二酰氯、琥珀酰氯、戊二酰氯、己二酰氯等。
在本发明中,通过表面交联处理得到的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的磷酸吸附量是2.7mmol/g以上,优选为2.8mmol/g以上,更优选为3.0mmol/g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0mmol/g以上。磷酸吸附量的上限是5.0mmol/g,优选为4.8mmol/g,更优选为4.5mmol/g。如实施例所示,盐酸司维拉姆的磷酸吸附量是2.7mmol/g,因此,本发明中通过表面交联处理所得到的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作为磷吸附剂具有盐酸司维拉姆以上的磷酸吸附量。
本发明中通过表面交联处理所得到的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的膨润度是2.0~5.0。当膨润度超过5.0时,有可能增加因膨润引起的副作用的风险。作为膨润度的范围,优选为2.0~4.5,更优选为2.0~4.0,进一步优选为2.0~3.5。通过表面交联处理降低膨润度,因此认为副作用进一步减少。
本发明的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相对于胆酸的酸选择性高,也是其特征之一。磷酸选择性优选为1.5以上,更优选为2.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5以上。上限并无特别限制,优选大的上限,但在本发明中为10以下。本发明的磷酸选择性是磷酸吸附量除以胆酸吸附量的值。所说的胆酸吸附量,表示在以摩尔比1∶1含有磷酸和甘氨胆酸的试液中由被测试样吸附除去的甘氨胆酸离子量。具体来说,通过如下方法测定。将被测试样在50mM盐酸中于37℃下搅拌1小时后,添加磷酸氢二钠十二水合物和甘氨胆酸钠水溶液,使得浓度分别为10mM,并使溶液中的被测试样的最终浓度为1mg/mL。进一步,在37℃下搅拌1小时后,在15000rpm、25℃、15分钟的条件下进行离心分离(冷冻离心机5417R,角式转子FA-45-24-11,艾本德公司制造)除去被测试样,用胆酸测定试剂(总胆酸-Test Wako(注册商标),和光纯药株式会社制造)测定(n=3)没有被被测试样吸附的甘氨胆酸的量,通过该测定值求出由被测试样吸附的磷酸离子量,即磷酸吸附量(标准曲线制作范围是无机磷浓度0~386mg/mL,分光光度计是SpectraMax Plus,Molecular DevicesCorporation制造)。
由以上内容可知,本发明的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具有作为口服磷吸附剂的优良特性,这种特性是不能由上述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330427号公报)所记载的方法得到的。另外,与盐酸司维拉姆相比,具有高的磷酸吸附量和低的膨润度,因此,能够减轻盐酸司维拉姆在医药用途中成为问题的过度膨润所引起的副作用。该副作用减轻效果,可通过在动物实验中观察肠道内容物的移动速度、排泄速度或对肠道的附着量来确认。
另外,本发明的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的特征在于,对肠道的附着比盐酸司维拉姆少。聚合物等对肠道的附着可成为妨碍肠道运动的重要原因,因此,认为本发明的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与盐酸司维拉姆相比,能减轻便秘等消化道副作用。
作为制造本发明的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时的聚合方法,可以使用溶液聚合、反相悬浮聚合、乳液聚合、沉淀聚合和其他公知的方法。作为聚合时使单体溶解的溶剂,例如,可举出水;盐酸、磷酸、硫酸等无机酸或甲酸、乙酸等有机酸的水溶液;或者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等极性溶剂;或者由这些溶剂混合任意两种以上的混合溶剂,尤其优选水或水和极性溶剂的混合溶剂。溶剂的量相对于作为单体的烯丙基磷酸二氢铵和交联剂的合计重量1g,优选为0.2mL~3.0mL,更优选为0.3mL~2.0mL,最优选为0.3mL~1.5mL。
就反相悬浮聚合或乳液聚合这样的二相系的聚合条件而言,作为使单体溶液分散的分散介质可以使用公知的有机溶剂,例如,可以使用己烷、环己烷、庚烷、辛烷、癸烷、石油醚、液体石蜡、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异丙脂或由这些溶剂混合任意两种以上的混合溶剂,优选为环己烷、庚烷、辛烷,进一步优选为庚烷、辛烷,最优选为庚烷。
就反相悬浮聚合或乳液聚合这样的二相系的聚合条件而言,根据需要添加表面活性剂。作为表面活性剂可以使用公知的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单月桂酸脱水山梨糖醇酯、单油酸脱水山梨糖醇酯、单硬脂酸脱水山梨糖醇酯、单棕榈酸脱水山梨糖醇酯、单硬脂酸乙二醇酯、单硬脂酸甘油酯、单硬脂酸聚乙二醇酯、聚乙二醇氢化蓖麻油、单月桂酸聚氧乙烯脱水山梨糖醇酯、单油酸聚氧乙烯脱水山梨糖醇酯、聚乙二醇、磺基琥珀酸二异辛酯等,更优选为单月桂酸脱水山梨糖醇酯、单油酸脱水山梨糖醇酯、单硬脂酸脱水山梨糖醇酯、单棕榈酸脱水山梨糖醇酯,最优选为单月桂酸脱水山梨糖醇酯。
为了在得到的聚合物中形成微细孔,可以添加甲醇、乙醇、1,1-二甲基乙醇、辛醇、2-丙醇、己烷等稀释剂,但优选不添加上述稀释剂。
作为聚合引发剂使用偶氮系自由基引发剂。作为偶氮系自由基引发剂,可以使用公知的物质,例如,可举出2-氰基-2-丙基偶氮甲酰胺、1,1’-偶氮双(环己烷-1-腈)、2,2’-偶氮双(2-脒基丙烷)二盐酸盐、2,2’-偶氮双(2-甲基丁腈)、2,2’-偶氮双异丁腈、2,2’-偶氮双(2,4-二甲基戊腈)、2,2’-偶氮双(4-甲氧基-2,4-二甲基戊腈)、4,4’-偶氮双(4-氰基戊酸)、2,2’-偶氮双异丁酸二甲酯、2,2’-偶氮双[2-(2-咪唑啉-2-基)丙烷]二盐酸盐、2,2’-偶氮双[2-(2-咪唑啉-2-基)丙烷]二硫酸盐二水合物、2,2’-偶氮双[N-(2-羧基乙基)-2-甲基丙酰胺]、2,2’-偶氮双{2-[1-(2-羟乙基)-2-咪唑啉-2-基]丙烷}二盐酸盐、2,2’-偶氮双[2-(2-咪唑啉-2-基)丙烷]、2,2’-偶氮双(1-亚氨基-1-吡咯烷基-2-甲基丙烷)二盐酸盐、2,2’-偶氮双{2-甲基-N-[1,1-双(羟甲基)-2-羟乙基]丙酰胺}、2,2’-偶氮双[2-甲基-N-(2-羟乙基)丙酰胺]、2,2’-偶氮双(N-丁基-2-甲基丙酰胺)、2,2’-偶氮双(N-环己基-2-甲基丙酰胺)、二甲基-1,1’-偶氮双(1-环己烷羧酸酯)、2,2’-偶氮双[N-(2-丙烯基)-2-甲基丙酰胺]、2,2’-偶氮双(2,4,4-三甲基戊烷)等,优选为2,2’-偶氮双(2-脒基丙烷)二盐酸盐、4,4’-偶氮双(4-氰基戊酸)、2,2’-偶氮双[2-(2-咪唑啉-2-基)丙烷]二盐酸盐、2,2’-偶氮双[2-(2-咪唑啉-2-基)丙烷]二硫酸盐二水合物、2,2’-偶氮双{2-[1-(2-羟乙基)-2-咪唑啉-2-基]丙烷}二盐酸盐、2,2’-偶氮双(1-亚氨基-1-吡咯烷基-2-甲基丙烷)二盐酸盐,更优选为2,2’-偶氮双(2-脒基丙烷)二盐酸盐、2,2’-偶氮双[2-(2-咪唑啉-2-基)丙烷]二盐酸盐、2,2’-偶氮双[2-(2-咪唑啉-2-基)丙烷]二硫酸盐二水合物,最优选为2,2’-偶氮双(2-脒基丙烷)二盐酸盐、2,2’-偶氮双[2-(2-咪唑啉-2-基)丙烷]二盐酸盐。
引发剂的添加量相对于单体和交联剂的合计摩尔数,优选为0.1摩尔%~10摩尔%,更优选为0.5摩尔%~8摩尔%,最优选为0.7摩尔%~5摩尔%。
聚合温度优选为30℃~100℃,更优选为40℃~80℃,最优选为40℃~70℃。聚合时间取决于聚合温度等,但通常100小时以内就足够。
进行烯丙基磷酸二氢铵的自由基聚合时,通过共存作为交联剂的具有两个末端双键的N,N’-二烯丙基-1,3-二氨基丙烷的酸加成盐,由此,在该两个末端聚合物链得以延长,形成交联结构。此时,交联剂中的一部分有时一端的双键不发生反应,以双键的状态残留,不参与交联。
按照如上所述进行制造时,能够得到具有上述范围内的磷酸吸附量和膨润度的本发明的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但是,有时候因采用的反应条件(反应物的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使得所获得的交联聚烯丙胺聚合物的性能(磷酸吸附量、膨润度、磷酸选择性)不在上述范围内。此时,可以通过适当变更反应条件,将性能调节至上述范围内。另外,即使得到的交联聚烯丙胺聚合物的性能处于上述范围内,也可以出于获得具有更良好的性能的交联聚烯丙胺聚合物的目的而变更反应条件。对于反应条件和获得的交联聚合物的性能的关系,记载于下述实施例1中。当具体例示用于性能调节的反应条件的变更方法时,例如,可举出(1)提高聚合反应时的反应物的浓度(减少溶剂量)、(2)降低聚合温度并延长反应时间、(3)多使用自由基引发剂等方法,但并不限于这些。在实行方法(1)的情况下,获得的交联聚烯丙胺聚合物的磷酸吸附量有些许降低,但是膨润度降低变得更良好。在实行方法(2)的情况下,磷酸吸附量有些许降低,但是磷酸选择性提高,而且膨润度也降低变得更良好。在实行方法(3)的情况下,磷酸吸附量有些许降低,但是膨润度降低变得更良好。另外,当提高单体、引发剂的纯度时,可抑制自由基停止反应,降低膨润度。另外,当减小所得到的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的粒径时,磷酸吸附量提高。
通过聚合反应获得的交联聚烯丙胺是磷酸盐,因此,要作为磷吸附剂使用,就需要转换成游离体或其他酸加成盐。通过水洗或者中和来转换成游离体。作为用于中和的碱,例如,可举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氢氧化钡、碳酸氢钠、碳酸钾、氨等无机碱;甲醇钠、乙醇钠、叔丁醇钾等金属醇盐。
在将游离体的交联聚烯丙胺盐化而制成酸加成盐的情况下,作为用于盐化的酸,可以使用除磷酸以外的药学上允许的酸,例如,可举出盐酸、氢溴酸、氢碘酸、硫酸、硝酸、碳酸、乙酸、安息香酸、琥珀酸、酒石酸、柠檬酸等,更优选为盐酸、碳酸、乙酸,最优选为盐酸、乙酸。酸相对于交联聚烯丙胺的氨基的当量,可以是1当量以下的任意的量,更优选为0.1当量~0.8当量,最优选为0.1当量~0.5当量。另外,通过使由聚合得到的磷酸盐的交联聚烯丙胺与过量的酸作用,也能够不经由游离体而转换成作为目的的酸加成盐。就转换成游离体而言,优选如下方法:首先在水中使聚合物的磷酸盐和氢氧化钠水溶液反应后,进行过滤,除去磷酸盐,接着,在水中搅拌、洗涤,进行过滤。另外,也可以不制成酸加成盐,直接以游离体的形式利用。
本发明的表面交联处理,是使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分散于溶剂中,并进行反应,优选以交联聚烯丙胺的游离体进行反应。
表面交联剂的添加量相对于要进行表面交联处理的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的重量,在1.0重量%~50重量%的范围内适当选择,优选为1.5重量%~40重量%,更优选为2.5重量%~20重量%,最优选为2.5重量%~10重量%。添加量越多,得到的聚合物的膨润度越低,但是,过度的添加会减少磷酸吸附量,因此不优选。
用于表面交联处理的溶剂根据表面交联剂而适当地选择。作为溶剂,例如,可以使用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为代表的醇系溶剂;己烷、庚烷、环己烷、甲苯为代表的烃系溶剂;乙酸乙酯;四氢呋喃;丙酮;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水等公知的溶剂或者由这些溶剂混合任意两种以上的混合溶剂。
表面交联处理的温度根据表面交联剂而适当地选择,优选为0℃~80℃,更优选为20℃~60℃,最优选为20℃~50℃。
表面交联处理的时间根据表面交联剂和温度而适当地选择,通常优选为5分钟~10小时。
表面交联处理中的交联反应,是通过表面交联剂与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粒子的表面附近所存在的两个氨基进行反应而发生。对于作为表面交联剂的例子使用丙烯酸酯(丙烯酸-2-羟乙酯)的情况下的反应,在方案1中加以说明。首先,聚合物粒子表面的氨基对丙烯酸酯进行Michael加成(步骤1)。接着,附近的粒子表面上的氨基攻击酯的羰基进行酰胺化(步骤2)。由此,强化聚合物粒子表面附近的交联。此时,根据反应条件,有时在一部分的表面交联剂中仅进行步骤1,不进行交联。
[化学式1]

表面交联处理后,可以根据需要对交联聚烯丙胺进行盐化,制成酸加成盐。与先前所述的方法同样地进行盐化。作为用于该盐化的酸,可以使用药学上允许的酸,例如,可举出盐酸、氢溴酸、氢碘酸、硫酸、硝酸、碳酸、乙酸、安息香酸、琥珀酸、酒石酸、柠檬酸等,更优选为盐酸、碳酸、乙酸,最优选为盐酸、乙酸。酸相对于聚合物的氨基的当量,可以是1当量以下的任意的量,优选为0.1当量~0.8当量,更优选为0.1当量~0.5当量。另外,在本发明中得到的聚合物,根据需要进行粉碎。作为粉碎的方法并无特别限制,可以用干式、湿式中的任一种进行粉碎。
本发明的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由于其具有高的磷酸吸附量和低的膨润度而可以作为医药组合物使用,尤其能够优选用作高磷血症的治疗或预防药。此时,通过将本发明的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直接制成粉末剂,或者制成适当剂形的医药组合物对哺乳动物进行口服给药,使得肠道内的磷酸吸附于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因此,其结果有助于高磷血症的治疗或预防。
作为以本发明的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作为有效成分的医药组合物的给药剂形,例如,可举出片剂、散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等。上述剂形通过自身公知的方法制造,包含在制剂领域中通常采用的各种载体。作为各种载体,例如,可举出赋形剂、润滑剂、粘合剂、崩解剂等。另外,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例如防腐剂、抗氧化剂、着色剂、甜味剂、吸附剂、湿润剂等添加物。
作为赋形剂,例如,可举出乳糖、D-甘露醇、马铃薯淀粉、蔗糖、玉米淀粉、结晶纤维素、轻质无水硅酸等。
作为润滑剂,例如,可举出硬脂酸镁、硬脂酸钙、滑石、胶体硅等。
作为粘合剂,例如,可举出结晶纤维素、D-甘露醇、糊精、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淀粉、蔗糖、甲基纤维素、羧基甲基纤维素钠等。
作为崩解剂,例如,可举出淀粉、羧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钙、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度羟丙基纤维素等。
作为防腐剂,例如,可举出对羟基苯甲酸酯类、氯丁醇、苄醇、苯乙醇、脱氢乙酸、山梨酸等。
作为抗氧化剂,例如,可举出亚硫酸盐、抗坏血酸等。
以本发明的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为有效成分的医药组合物的有效给药量和给药次数,因给药方式、患者的年龄、体重、症状的严重程度而不同,例如,通常如果是成人的话,每一天在饭前、吃饭时或者饭后给药0.1~15g,优选给药0.5~9g。
以本发明的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为有效成分的医药组合物可以单独给药,或者与碳酸钙、乳酸钙、乙酸钙、氧化镁、碳酸镧等口服磷吸附剂并用来给药。
实施例
基于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参考例1)烯丙基磷酸二氢铵的合成
在具备机械搅拌器、温度计的三口圆底烧瓶中,加入磷酸(85%)46.1g(0.40mol)和乙醇500mL,在冰浴下添加烯丙胺30.0mL(0.40mol)。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后,过滤析出的白色结晶,用乙醇充分洗涤。在60℃下减压干燥,由此得到59.6g的烯丙基磷酸二氢铵。
(参考例2)N,N’-二烯丙基-1,3-二氨基丙烷及其二磷酸盐的合成
在烧瓶中,加入1,3-二氯丙烷38.0mL(0.40mol)和烯丙胺300mL(4.00mol),在氩气环境下在内温50~52℃下加热搅拌16小时。减压馏去过量的烯丙胺的大约一半的量,添加氢氧化钾水溶液(将氢氧化钾48g溶解于水144g来制备)。过滤除去析出的盐,将滤液进一步加压浓缩至约一半的量。用二乙醚进行萃取,用硫酸钠干燥有机层后,减压浓缩得到油状的粗生成物。减压蒸馏该粗生成物(42~44℃/0.3kPa),得到38.4g的N,N’-二烯丙基-1,3-二氨基丙烷。在烧瓶中加入磷酸(85%)15.0g(130mmol)和乙醇300mL,在冰浴下将N,N’-二烯丙基-1,3-二氨基丙烷10.0g(65.0mmol)溶解于乙醇20mL后将其添加于烧瓶中。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后,过滤析出的白色结晶,用乙醇洗涤。通过在60℃下减压干燥,得到22.6g的N,N’-二烯丙基-1,3-二氨基丙烷二磷酸盐。使全部重量悬浮于甲醇175mL中,在加热回流下加入水14mL使其溶解。在室温下进行搅拌后,有结晶析出。在-10℃的冷冻库中静置1小时后过滤,用冰浴过的甲醇/水(100/2v/v)进行洗涤。接着,用乙醇洗涤,在60℃下减压干燥,由此,得到22.0g的N,N’-二烯丙基-1,3-二氨基丙烷二磷酸盐。
(参考例3)N,N’-二烯丙基-1,2-二氨基乙烷及其二磷酸盐的合成
在烧瓶中加入1,2-二氯乙烷7.9mL(0.10mol)和烯丙胺75mL(1.0mol),在氩气环境下并在内温50~52℃下加热搅拌20小时。减压馏去过量的烯丙胺的约一半的量,加入氢氧化钾水溶液(将氢氧化钾12g溶解于水36g来制备)。添加水来溶解析出的盐,用二乙醚萃取,用硫酸钠干燥有机层后减压浓缩,得到油状的粗生成物。对该粗生成物减压蒸馏(85-87℃/1.2kPa),得到8.08g的N,N’-二烯丙基-1,2-二氨基乙烷。
使N,N’-二烯丙基-1,2-二氨基乙烷8.41g(60.0mmol)溶解于乙醇300mL。冷却至-78℃,将磷酸(85%)13.8g(120mmol)溶解于乙醇120mL后,慢慢地滴加。搅拌30分钟后,过滤析出的白色结晶,用乙醇充分洗涤。通过在室温下减压干燥,得到19.9g的N,N’-二烯丙基-1,2-二氨基乙烷二磷酸盐。使其中的15.0g悬浮于甲醇120mL中,在加热回流下添加水12mL,使其溶解。在-20℃下搅拌后,有结晶析出。过滤,并用冰浴过的甲醇/水(100/4v/v)洗涤。接着,用乙醇洗涤,在室温下减压干燥,由此得到10.7g的N,N’-二烯丙基-1,2-二氨基乙烷二磷酸盐。
(参考例4)N,N’-二烯丙基-1,4-二氨基丁烷及其二磷酸盐的合成
使1,4-二氨基丁烷20.0g(227mmol)和三乙胺63.3mL(454mmol)溶解于乙腈230mL中,在冰浴下一边搅拌一边慢慢加入二碳酸二叔丁酯99.0g(454mmol)。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后,冷却至-20℃。过滤固体,进行减压干燥,得到47.1g的丁烷-1,4-二基-二氨基甲酸叔丁酯的粗生成物。使其在60℃下加热溶解于乙腈300mL中,在室温下静置后,有针状结晶析出。冷却至-20℃后,过滤结晶,得到45.6g的丁烷-1,4-二基-二氨基甲酸二叔丁酯。
使丁烷-1,4-二基-二氨基甲酸二叔丁酯21.0g(72.9mmol)悬浮于N,N-二甲基甲酰胺100mL中。用氩气对烧瓶内进行置换,加入烯丙基溴18.9mL(219mmol)。在内温40℃下一点一点地加入氢化钠60%矿物油分散物8.74g(219mmol)。然后,一边用冰浴将内温调节为10℃~20℃,一边进行搅拌。确认看不出发泡和温度上升后,加入氢化钠60%矿物油分散物2.91g(73mmol)、烯丙基溴6.3mL(73mmol),进一步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冰浴,并慢慢地加入水,用乙酸乙酯萃取2次。对有机层用饱和氯化铵水溶液洗涤2次、用水洗涤3次、用饱和食盐水洗涤2次后,用硫酸镁进行干燥。用旋转蒸发器减压浓缩,以油状物的形式获得丁烷-1,4-二基-双(烯丙基氨基甲酸)二叔丁酯的粗生成物。使全部重量的该油状物溶解于乙醇220mL中,加入6M盐酸50mL,加热回流2.5小时。除去大部分的浮在液体上部的油后,进行减压浓缩。将加入乙醇100mL进行浓缩的操作重复三次后,有白色结晶析出。冰浴后过滤,用冰浴过的乙醇洗涤。在室温下进行减压干燥,得到14.8g的N,N’-二烯丙基-1,4-二氨基丁烷二盐酸盐。使全部重量溶解于水100mL中,加入20w/w%氢氧化钠水溶液30mL,用二乙醚萃取3次。用硫酸镁干燥有机层,进行浓缩。对粗生成物减压蒸馏(88℃/0.2kPa),得到8.65g的N,N’-二烯丙基-1,4-二氨基丁烷。在烧瓶中称取磷酸(85%)8.07g,并加入乙醇150mL、2-丙醇75mL,进行冰浴。使N,N’-二烯丙基-1,4-二氨基丁烷5.89g溶解于乙醇25mL后加入其中,结果,有粘稠的固体析出。在室温下静置3天后,成为硬块。粉碎该硬块后过滤,用乙醇洗涤后在室温下进行减压干燥,得到12.8g的N,N’-二烯丙基-1,4-二氨基丁烷磷酸盐。使全部重量悬浮于甲醇200mL,在加热回流下加入水25mL。由于有少许固体未溶解完,因此实施热过滤,在室温下静置滤液后,有白色结晶析出。在-10℃的冷冻库中静置1小时后,进行过滤,用甲醇/水(100/4v/v)洗涤。接着,用乙醇洗涤,在50℃下进行减压干燥,得到23.1g的N,N’-二烯丙基-1,4-二氨基丁烷二磷酸盐。
(参考例5)N,N’-二烯丙基-1,5-二氨基戊烷及其二磷酸盐的合成
使1,5-二氨基戊烷7.85g(76.8mmol)和三乙胺21.4mL(154mmol)溶解于乙腈80mL中,冰浴下搅拌的同时慢慢地加入二碳酸二叔丁酯33.6g(154mmol)。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后,用旋转蒸发器进行浓缩干燥。加入乙酸乙酯20mL并在60℃下加热溶解,加入己烷100mL,在室温下搅拌后,有结晶析出。过滤结晶,得到16.1g的戊烷-1,5-二基-二氨基甲酸二叔丁酯。
使戊烷-1,5-二基-二氨基甲酸二叔丁酯45.4g(150mmol)悬浮于N,N’-二甲基甲酰胺200mL。用氩气对烧瓶内进行置换,加入38.9mL(450mmol)的烯丙基溴。在内温40℃下一点一点地加入氢化钠60%矿物油分散物18.0g(450mmol)。冰浴,并慢慢地加入水,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对有机层用水洗涤3次、用饱和食盐水洗涤2次后,用硫酸镁进行干燥。用旋转蒸发器减压浓缩,以油状物的形式获得戊烷-1,5-二基-双(烯丙基氨基甲酸)二叔丁酯的粗生成物。使全部重量的该油状物溶解于乙醇440mL中,加入6M盐酸100mL,加热回流1小时。进行减压浓缩后,加入乙醇200mL进行浓缩的操作重复2次后,有白色结晶析出。过滤,并用乙醇洗涤。在室温下进行减压干燥,得到24.5g的N,N’-二烯丙基-1,5-二氨基戊烷二盐酸盐。使全部重量溶解于水100mL中,加入20w/w%氢氧化钠水溶液50g,用二乙醚萃取2次。用硫酸镁干燥有机层,进行浓缩。对粗生成物减压蒸馏(64℃/0.1kPa),得到7.73g的N,N’-二烯丙基-1,5-二氨基戊烷。在烧瓶中称取磷酸(85%)9.78g,加入乙醇160mL后冰浴。使N,N’-二烯丙基-1,5-二氨基戊烷7.73g溶解于乙醇40mL并加入其中后,有固体析出。在室温下静置3天后,成为硬块。粉碎该硬块后过滤,用乙醇洗涤后在50℃下进行减压干燥,得到16.0g的N,N’-二烯丙基-1,5-二氨基戊烷磷酸盐。使全部重量悬浮于甲醇140mL中,加热回流下加入水2.8mL。由于有少许固体未溶解,因此实施热过滤,在室温下静置滤液后,有白色结晶析出。过滤,用冰浴过的甲醇/水(100/4v/v)洗涤。接着,用乙醇洗涤,在50℃下进行减压干燥,得到N,N’-二烯丙基-1,5-二氨基戊烷二磷酸盐13.1g。
(参考例6)盐酸司维拉姆的合成
在烧瓶中加入浓盐酸173mL,在内温5~10℃下滴加烯丙胺120g(2.10mol)。滴加结束后,边在70℃的油浴中加热边减压馏去90mL的液体。用氩气对体系内置换3次后,用氩气鼓泡30分钟。加入使2,2’-偶氮双(2-脒基丙烷)二盐酸盐2.40g(8.85mmol)悬浮于水5.4mL的悬浊液,在内温50℃下搅拌24小时。加入使2,2’-偶氮双(2-脒基丙烷)二盐酸盐2.40g(8.85mmol)悬浮于水5.4mL的悬浊液,在内温50℃下进一步搅拌44小时。加入水48mL,冷却至室温,边搅拌边缓慢注入到甲醇2L中。过滤得到的白色固体。将固体加入到甲醇2L中,搅拌1小时,过滤的操作重复2次。使得到的固体在50℃的真空箱中干燥24小时,得到111g的聚烯丙胺盐酸盐。
在200mL的烧杯中称取得到的聚烯丙胺盐酸盐25.0g,溶解于水100mL。边用机械搅拌器搅拌边加入氢氧化钠7.12g后,pH值为10。在内温25℃下加入表氯醇2.50mL进行搅拌,在23分钟后固化。停止搅拌,在25℃下静置18小时。加入2-丙醇75mL,粉碎凝胶,进行过滤。将固体加入到水340mL中,搅拌1小时,进行3次过滤的操作。加入到2-丙醇600mL中,搅拌1小时,进行过滤。在30℃的真空箱中干燥37小时,得到白色固体25.7g。将其冷冻粉碎,得到盐酸司维拉姆。
为了确认合成了具有所希望的磷酸吸附能力的盐酸司维拉姆,基于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体外(in vitro)评价方法,评价盐酸司维拉姆在磷酸单独条件下的磷酸吸附量。具体来说,采用碳酸钠、氯化钠、磷酸氢二钠十二水合物,制备成各自浓度为30mM、80mM、12mM的溶液,加入1M盐酸,调节成pH7,制成试验液,接着,将盐酸司维拉姆20mg装入三角烧瓶,添加上述试验液10mL,在37℃水浴中搅拌3小时。搅拌后的pH为8~9,因此用1M盐酸调节至pH7后,采取少量该悬浊液,用离心分离器(冷冻离心机5417R,角式转子FA-45-24-11,艾本德公司制造)除去盐酸司维拉姆,采用无机磷酸测定试剂(phospha C-Test Wako(注册商标),和光纯药株式会社制造)测定(n=3)没被盐酸司维拉姆吸附的磷酸的量,从该测定值求出盐酸司维拉姆吸附的磷酸离子量,即,求出磷酸吸附量(标准曲线制作范围是无机磷浓度0~386mg/mL,分光光度计是SpectraMax Plus,Molecular DevicesCorporation制造)。由该结果可知,磷酸单独条件下的磷酸吸附量是3.4±0.5mmol/g,与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磷酸吸附量(3.1mmol/g)同等。
接着,用以下所示的方法对得到的盐酸司维拉姆的膨润度和磷酸吸附能力进行体外评价。
[试样的膨润度测定试验]
使在40℃下减压干燥16小时以上的被测试样200mg在蒸馏水50mL中浸渍24小时以上,采用直径47mm、孔径0.45微米的膜过滤器(Omnipore,Millipore Corporation制造)进行减压过滤,用所分离的固体成分重量除以干燥重量(200mg)所得的值来表示。
[磷酸吸附量和胆酸吸附量测定试验]
将被测试样10mg在50mM盐酸1mL中在37℃下搅拌1小时后,加入9mL的磷酸氢二钠十二水合物和甘氨胆酸钠水溶液分别是11.1mM的混合溶液。进一步在37℃下搅拌1小时后,用离心分离器(冷冻离心机5417R,角式转子FA-45-24-11,艾本德公司制造)除去被测试样(15000rpm,25℃,15分钟),分别采用无机磷酸测定试剂(phospha C-Test Wako(注册商标),和光纯药株式会社制造)和胆酸测定试剂(总胆酸-Test Wako(注册商标),和光纯药株式会社制造)测定(n=3)未被被测试样吸附的磷酸和甘氨胆酸的量,根据该测定值求出由被测试样所吸附的磷酸离子的量,即磷酸吸附量(标准曲线制作范围是无机磷浓度0~386mg/mL,分光光度计是SpectraMax Plus,Molecular Devices Corporation制造)。磷酸选择性通过用磷酸吸附量除以胆酸吸附量所得的值来表示。
盐酸司维拉姆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中。磷酸选择性为1.2,较低,膨润度为6.2。
[表1]
盐酸司维拉姆的评价结果

  膨润度  磷酸吸附量  (mmol/g)  胆酸吸附量(mmol/g)  磷酸选择  性 参考例6  6.2  2.70  2.30  1.2

(实施例1)各种条件下的烯丙基磷酸二氢铵的交联共聚和解盐、盐酸盐化
用于得到本发明的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的聚合,在各种条件下进行。表2中示出各聚合条件的溶剂量、聚合引发剂量、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各条件下的聚合和得到的交联聚烯丙胺磷酸盐的盐酸盐化,按照以下的顺序进行。在烧瓶中加入烯丙基磷酸二氢铵6.20g、N,N’-二烯丙基-1,3-二氨基丙烷二磷酸盐2.80g和规定量的溶剂(水),在50℃的油浴中加热,使其溶解。用氩气对体系内置换3次后,加入规定量的聚合引发剂(2,2’-偶氮双(2-脒基丙烷)二盐酸盐),在规定的聚合温度下加热搅拌规定的聚合时间。粉碎得到的固体,进行过滤,先用水然后用乙醇充分洗涤。在60℃下减压干燥,得到交联聚烯丙胺磷酸盐的白色粉末。使这样得到的交联聚烯丙胺磷酸盐分散于水(相对于聚合物1g为约2.5mL)中,边搅拌边加入20%氢氧化钠水溶液(相对于聚合物1g为约4mL)。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后,过滤固体。用水洗涤至滤液呈中性后,用乙醇洗涤。在60℃下减压干燥,得到交联聚烯丙胺游离体。将得到的交联聚烯丙胺游离体0.40g和水8mL加入到烧瓶中,边搅拌边加入浓盐酸4mL。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后,过滤固体。用水洗涤至滤液呈中性后,用乙醇充分洗涤。在60℃下减压干燥,得到交联聚烯丙胺盐酸盐。
对得到的各聚烯丙胺盐酸盐,与参考例6同样地评价。结果示于表2中。对在55℃进行15小时聚合的情况(参考例7,实施例1-2,实施例1-4)和在45℃进行61小时聚合的情况(实施例1-1,实施例1-3,实施例1-5)进行比较,在45℃进行61小时聚合的情况下,虽然磷酸吸附量有点降低,但是磷酸选择性提高,膨润度也降低。当将引发剂增加一倍时,磷酸吸附量有点降低,但是也发现膨润度降低(实施例1-2,实施例1-3)。即使将用作溶剂的水减半,也发现膨润度降低(实施例1-4,实施例1-5)。通过使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量、引发剂添加量最优化,能够得到具有高的磷酸吸附量且膨润度低的交联聚烯丙胺盐酸盐。
[表2]
在各种聚合条件下合成的交联聚烯丙胺盐酸盐的评价结果

a)相对于单体和交联剂的合计摩尔数的摩尔%
(实施例2)各种交联剂添加量下的烯丙基磷酸二氢铵的交联共聚和解盐、盐酸盐化
将用于得到本发明的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的聚合,以表3所记载的各种交联剂添加量进行。各条件下的聚合和得到的交联聚烯丙胺磷酸盐的盐酸盐化,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在烧瓶中加入烯丙基磷酸二氢铵6.20g、规定量的交联剂(N,N’-二烯丙基-1,3-二氨基丙烷二磷酸盐)和水4mL,在50℃的油浴中加热,使其溶解。用氩气对体系内置换3次后,加入2,2’-偶氮双(2-脒基丙烷)二盐酸盐0.11g,在内温45~47℃下加热搅拌64小时。添加2,2’-偶氮双(2-脒基丙烷)二盐酸盐后几小时内,反应体系中不再有变化,停止搅拌。粉碎得到的固体,进行过滤,先用水然后用乙醇充分洗涤。在室温下减压干燥,得到交联聚烯丙胺磷酸盐的白色粉末。使这样得到的交联聚烯丙胺磷酸盐分散于水(相对于聚合物1g为约5mL)中,边搅拌边加入20%氢氧化钠水溶液(相对于聚合物1g为约4mL)。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后,过滤固体。用水洗涤至滤液呈中性。接着,在水中搅拌一晚后过滤,用乙醇洗涤。减压干燥,得到交联聚烯丙胺游离体。将得到的交联聚烯丙胺游离体0.40g和水8mL加入到烧瓶中,边搅拌边加入浓盐酸2mL。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后,过滤固体。用水洗涤至滤液呈中性后,用乙醇洗涤。在室温下减压干燥,得到交联聚烯丙胺盐酸盐。
对得到的各聚烯丙胺盐酸盐,与参考例6同样地评价。结果示于表3中。当交联剂添加量为2摩尔%时,膨润度变大,不能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但是,随着添加剂的增加,膨润度降低,磷酸选择性也随着提高,当交联剂添加量为5摩尔%以上时,膨润度低于5.0。但是,即使交联剂添加量达到30摩尔%时,与20摩尔%的情况相比,也未见膨润度的降低,认为交联并未有效地进行。
[表3]
以各种交联剂添加量所合成的交联聚烯丙胺盐酸盐的评价结果
  交联剂添加量  (摩尔%)  膨润度  磷酸吸附量  (mmol/g)  胆酸吸附量  (mmol/g)  磷酸选择性  参考例8  2  7.9  3.06  2.66  1.2  实施例2-1  5  4.3  3.42  2.15  1.6  实施例2-2  10  3.5  3.52  1.16  3.0  实施例2-3  15  3.2  3.86  1.29  3.0  实施例2-4  20  3.1  3.21  1.17  2.7  参考例9  30  3.2  2.29  1.10  2.1

(实施例3)各种交联剂添加量下的烯丙基磷酸二氢铵的交联共聚和解盐、盐酸盐化(使用重结晶纯化品的交联剂)
将用于得到本发明的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的聚合,以表4所记载的各种交联剂添加量进行。还有,就各条件下的聚合和得到的交联聚烯丙胺磷酸盐的盐酸盐化而言,根据表4的记载适当变更作为单体的烯丙基磷酸二氢铵、作为溶剂的水和作为引发剂的2,2’-偶氮双(2-脒基丙烷)二盐酸盐的量,并且使用规定量的作为交联剂的经过重结晶纯化的N,N’-二烯丙基-1,3-二氨基丙烷二磷酸盐,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进行。
对得到的各聚烯丙胺盐酸盐,与参考例6同样地评价。结果示于表4中。当交联剂添加量为2摩尔%时,膨润度变高,不能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但是,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膨润度降低,磷酸选择性也随着提高,当交联剂添加量为5摩尔%以上时,膨润度低于5.0。即使交联剂添加量达到30摩尔%时,与20摩尔%的情况相比,也未见膨润度的降低。
[表4]
以各种交联剂添加量所合成的交联聚烯丙胺盐酸盐的评价结果

a)相对于单体和交联剂的合计摩尔数的摩尔%
(比较例1)使用各种交联剂的烯丙基磷酸二氢铵的交联共聚和解盐、盐酸盐化
将用于得到本发明的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的聚合,以表5所记载的各种交联剂和交联剂添加量进行。还有,就各条件下的聚合和得到的交联聚烯丙胺磷酸盐的盐酸盐化而言,对交联剂和交联剂添加量按照表5的记载适当变更而选择,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进行。
对得到的各聚烯丙胺盐酸盐,与参考例6同样地评价。结果示于表5中。一并记载实施例3-1的数据,实施例3-1中使用5%的N,N’-二烯丙基-1,3-二氨基丙烷二磷酸盐作为交联剂。当作为交联剂使用N,N’-二烯丙基-1,2-二氨基乙烷、N,N’-二烯丙基-1,4-二氨基丁烷或者N,N’-二烯丙基-1,5-二氨基戊烷等的各二磷酸盐的情况下,即使交联剂添加量为5摩尔%~30%中的任一值,膨润度也会变大,不能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因此,作为交联剂,有必要使用N,N’-二烯丙基-1,3-二氨基丙烷的酸加成盐。
[表5]
使用各种交联剂合成的交联聚烯丙胺盐酸盐的评价结果
  交联剂(注)  交联剂添加  量(摩尔%)  膨润度  磷酸吸附量  (mmol/g)  胆酸吸附量  (mmol/g)  磷酸选择  性  比较例1-1  C2  2  9.2  2.85  3.35  0.9  比较例1-2  C2  5  5.9  3.10  2.13  1.5  比较例1-3  C2  10  5.0  2.98  1.74  1.7  比较例1-4  C2  15  5.1  3.12  2.59  1.2  比较例1-5  C2  20  4.9  2.96  2.19  1.4  比较例1-6  C2  30  5.9  2.63  2.30  1.1  比较例1-7  C4  2  7.5  3.00  3.18  0.9  比较例1-8  C4  5  5.0  3.39  2.75  1.2  比较例1-9  C4  10  5.6  3.29  2.70  1.2  比较例1-10  C4  15  5.1  3.19  3.71  0.9  比较例1-11  C4  20  5.2  2.95  3.45  0.9  比较例1-12  C4  30  5.7  2.75  3.60  0.8  比较例1-13  C5  2  8.2  2.66  2.94  0.9  比较例1-14  C5  5  5.6  3.02  2.98  1.0  比较例1-15  C5  10  7.0  2.65  3.18  0.8  比较例1-16  C5  15  6.3  1.81  2.71  0.7  比较例1-17  C5  20  7.6  1.79  2.61  0.7  比较例1-18  C5  30  8.1  1.76  3.00  0.6  实施例3-1  C3  5  4.2  3.53  2.31  1.5

(注)C2:N,N’-二烯丙基-1,2-二氨基乙烷二磷酸盐,C3:N,N’-二烯丙基-1,3-二氨基丙烷二磷酸盐,C4:N,N’-二烯丙基-1,4-二氨基丁烷二磷酸盐,C5:N,N’-二烯丙基-1,5-二氨基戊烷二磷酸盐
(实施例4)盐酸减量的研究
交联聚烯丙胺盐酸盐在吸附磷酸的同时,放出盐酸。过量的盐酸放出有可能引起高氯性酸中毒,因此,优选盐酸盐化的程度尽可能地低。这里,确认出如下情况的效果:采用在表3所示的实施例2-4的条件下获得的交联聚烯丙胺游离体(使用交联剂20摩尔%),将氨基的一部分制成盐酸盐(氨基的约三分之二被盐酸盐化的交联聚烯丙胺,在下面记载为“交联聚烯丙胺2/3盐酸盐”)。
(1)完全盐酸盐(实施例4-1)
使在实施例2-4的条件下获得的交联聚烯丙胺游离体3.00g分散于水60mL,在室温下添加浓盐酸30mL。搅拌1.5小时后,过滤固体。用水洗涤至滤液呈中性后,用乙醇充分洗涤。在室温下减压干燥,得到4.84g的交联聚烯丙胺盐酸盐。
(2)2/3盐酸盐(实施例4-2)
使在实施例2-4的条件下获得的交联聚烯丙胺游离体0.35g分散于水4.0mL,在室温下添加1M盐酸3.7mL。搅拌1小时后,过滤固体。用水洗涤后,用乙醇充分洗涤。在室温下减压干燥,得到0.53g的交联聚烯丙胺2/3盐酸盐。
对得到的各聚烯丙胺盐酸盐,与参考例6同样地评价。结果示于表6中。就膨润度、磷酸吸附量、磷酸选择性而言,虽然存在盐酸盐化程度上的差异,但也是同等的,这表明可以将用于盐化的盐酸的当量数减至三分之二。还有,虽然表中没有表示,但是,通过解盐时在水中将交联聚烯丙胺游离体搅拌一晚的操作,能够减小聚合物粒径的情况下,能够将磷酸吸附量提高至4.79mmol/g(胆酸吸附量为1.21mmol/g,磷酸选择性4.0,膨润度4.0)。
[表6]
合成的交联聚烯丙胺2/3盐酸盐的评价结果
  盐酸  当量  膨润度  磷酸吸附量  (mmol/g)  胆酸吸附量  (mmol/g)  磷酸选  择性  实施例4-1  1  3.3  3.61  1.42  2.5  实施例4-2  2/3  3.3  3.73  1.16  3.2

(比较例2)与烯丙基氯化铵的交联聚合物的比较
采用烯丙胺的盐酸盐即烯丙基氯化铵代替本发明的单体即烯丙基磷酸二氢铵来进行聚合。还有,就聚合和得到的交联聚烯丙胺磷酸盐的盐酸盐化而言,作为单体采用烯丙基氯化铵3.74g(40mmol),并且作为交联剂采用N,N’-二烯丙基-1,3-二氨基丙烷二盐酸盐1.82g(8mmol),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进行。对得到的交联聚烯丙胺盐酸盐,与参考例6同样地评价。结果示于表7中。与仅在使用烯丙基磷酸二氢铵作为单体方面有所不同的交联聚烯丙胺盐酸盐(实施例2-4)相比,将烯丙基氯化铵用作单体所得到的交联聚烯丙胺盐酸盐的磷酸选择性降低,磷酸吸附量降低。由此可知,作为本发明的单体,有必要使用烯丙胺的磷酸盐即烯丙基磷酸二氢铵。
[表7]
用盐酸盐聚合得到的聚合物的评价结果
  膨润度  磷酸吸附量  (mmol/g)  胆酸吸附量  (mmol/g)  磷酸选择性 比较例2  3.5  2.56  1.50  1.7 实施例2-4  3.1  3.21  1.17  2.7

(参考例11)采用磷酸二氢钾的分子印迹法的应用(其一)
为了确认上述专利文献4(US2005/027678A1)所记载的磷酸印迹方法是否能够应用于本发明中采用的烯丙胺,按照专利文献4所记载的方法,尝试使用烯丙胺的磷酸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在烧瓶中加入烯丙胺3.0mL(40mmol)和N,N’-二烯丙基-1,3-二氨基丙烷1.23g(8mmol),添加2mL的2-丙醇或者水。向其中加入0.71g(5.2mmol)的磷酸二氢钾,在室温下搅拌3小时。加入0.108g(0.4mmol)的2,2’-偶氮双(2-脒基丙烷)二盐酸盐,用氩气对体系内置换3次后,在50℃下加热搅拌60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水时,都成为均匀的溶液,得不到水不溶性的聚合物。由该结果可知,在专利文献4所记载的条件下,不能够在磷酸二氢钾存在下聚合烯丙胺,专利文献4所记载的磷酸印迹的方法不能够应用于本发明中使用的烯丙胺。
(参考例12)采用磷酸二氢钾的分子印迹法的应用(其二)
相对于烯丙胺和交联剂中包含的氨基,采用1当量的上述专利文献4中用于分子印迹的磷酸二氢钾,使全部氨基盐化,尝试聚合。在烧瓶中加入烯丙胺3.0mL(40mmol)和N,N’-二烯丙基-1,3-二氨基丙烷1.23g(8mmol),添加4mL的水。在其中加入7.62g(56mmol)的磷酸二氢钾后,有白色固体析出而变得难以搅拌。在室温下静置3小时后,加入4mL的水,并在50℃下加热搅拌,使其溶解。添加2,2’-偶氮双(2-脒基丙烷)二盐酸盐0.108g(0.4mmol),用氩气对体系内置换3次后,在50℃下加热搅拌110小时。未见有固体生成。冷却至室温后,即使加水也成为均匀的溶液,得不到水不溶性聚合物。由该结果可知,为了聚合烯丙胺的磷酸盐而得到聚合物,混合烯丙胺和磷酸二氢钾所得到的烯丙基磷酸氢铵钾是不合适的。为了解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必须使用将烯丙胺和磷酸以1比1混合所得到的烯丙基磷酸二氢铵,这种情况下能获得最初所希望的交联聚烯丙胺。
(实施例5)正常大鼠的尿中磷排泄试验
(试验用样品的合成和体外(in vitro)评价)
在烧瓶中加入烯丙基磷酸二氢铵46.5g(300mmol)和N,N’-二烯丙基-1,3-二氨基丙烷二磷酸盐21.0g(60mmol)、水30.0mL,用氩气对体系内置换3次后,用50℃的油浴加热,使其溶解。用氩气对体系内置换1次后,在室温下用氩气鼓泡30分钟。边搅拌边加入2,2’-偶氮双(2-脒基丙烷)二盐酸盐0.814g(3mmol),在内温47℃下加热65.5小时。加热开始后数小时内固化,停止搅拌。粉碎得到的固体并过滤,先用水后用乙醇充分洗涤。在60℃下减压干燥,得到51.7g的交联聚烯丙胺磷酸盐的白色粉末。使获得的交联聚烯丙胺磷酸盐51.0g分散于水75mL中,边搅拌边加入20%氢氧化钠水溶液200g。由于有盐析出而加入水75mL,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后,过滤固体,用水洗涤。将固体移至三角烧瓶中,加入水500mL,在室温下搅拌14小时。过滤固体,用水洗涤后用乙醇洗涤。在60℃下减压干燥,得到17.5g的交联聚烯丙胺游离体。将得到的交联聚烯丙胺游离体4.50g和水50.0mL加入到圆底烧瓶中,边搅拌边加入1M盐酸47.8mL。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后,过滤固体。先用水后用乙醇洗涤。在50℃下减压干燥,得到6.51g的交联聚烯丙胺2/3盐酸盐。将得到的交联聚烯丙胺2/3盐酸盐5.00g冷冻粉碎,得到交联聚烯丙胺2/3盐酸盐冷冻粉碎品4.94g。对得到的交联聚烯丙胺2/3盐酸盐冷冻粉碎品,与参考例6同样地评价。结果示于表8中。作为比较例3,表示参考例6的盐酸司维拉姆的评价结果。
[表8]
体内(In vivo)试验用聚合物的评价结果
  膨润度  磷酸吸附量  (mmol/g)  胆酸吸附量  (mmol/g)  磷酸选择  性  实施例5  3.6  3.82  1.09  3.5  比较例3(参考例6)  6.2  2.70  2.30  1.2

(体内(In vivo)试验)
对SD系大鼠(SPF,雄性,6周龄,日本エスエルシ一),在1天8小时的时间限制喂食和1天10g的喂料量的条件下进行个别饲养。约1周时间的驯化后,在饲料中混入0.3重量%或者1重量%的实施例5的聚合物或者盐酸司维拉姆(比较例3(参考例6)),在3天时间里,给与混合饲料。对对照组仅喂食饲料。在3天的混合饵料给与期间中,每天进行24小时的蓄尿,测定1天中尿中磷排泄量,求出3天的总和。尿中磷排泄量的降低,显示出交联聚烯丙胺盐酸盐或盐酸司维拉姆所带来的磷吸附效果。
结果示于图1中。实施例5的交联聚烯丙胺盐酸盐,与对照组相比显示出用量依赖性和显著的磷排泄量的降低,显示出与盐酸司维拉姆相同程度的尿中磷排泄降低作用。由此可知,尽管实施例5的交联聚烯丙胺盐酸盐的膨润度比盐酸司维拉姆低,但显示了具有与盐酸司维拉姆相同程度的磷吸附效果。
(比较例4)作为交联剂采用N,N’-二烯丙基-1,4-二氨基丁烷二磷酸盐的聚合物的合成
采用比较例1-8的交联聚烯丙胺盐酸盐的合成过程中得到的交联聚烯丙胺游离体(作为交联剂,使用相对于单体为5摩尔%的N,N’-二烯丙基-1,4-二氨基丁烷二磷酸盐)进行合成。在圆底烧瓶中加入交联聚烯丙胺游离体3.30g和水37mL,边搅拌边加入1M盐酸37.4mL。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后,过滤固体。先用水后用乙醇洗涤。在50℃下减压干燥,得到4.60g的交联聚烯丙胺2/3盐酸盐。
(实施例6)正常大鼠的尿中磷排泄试验(交联剂的比较)
(试验用样品的合成)
采用实施例3-1的交联聚烯丙胺盐酸盐的合成过程中得到的交联聚烯丙胺游离体(作为交联剂,使用相对于单体为5摩尔%的N,N’-二烯丙基-1,3-二氨基丙烷二磷酸盐)进行合成。在圆底烧瓶中加入交联聚烯丙胺游离体2.70g和水30mL,边搅拌边加入1M盐酸30.6mL。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后,过滤固体。先用水后用乙醇洗涤。在50℃下减压干燥,得到3.89g的交联聚烯丙胺2/3盐酸盐。
(体内试验)
对SD系大鼠(SPF,雄性,6周龄,日本エスエルシ一),在1天8小时的时间限制喂食和1天10g的喂料量的条件下进行个别饲养。约1周时间的驯化后,在饲料中混入1重量%的实施例6的交联聚烯丙胺盐酸盐、比较例4的交联聚烯丙胺盐酸盐或者盐酸司维拉姆(比较例3(参考例6)),在3天时间里,给与混合饲料。对对照组仅喂食饲料。在3天的混合饵料给与期间中,每天进行24小时的蓄尿,测定1天中尿中磷排泄量,求出3天的总和。尿中磷排泄量的降低,显示出交联聚烯丙胺盐酸盐或盐酸司维拉姆所带来的磷吸附效果。
结果示于图2中。实施例6的交联聚烯丙胺盐酸盐,与对照组相比显示出显著的磷排泄量的降低,显示出超过盐酸司维拉姆的尿中磷排泄降低作用。另一方面,比较例4的交联聚烯丙胺盐酸盐与对照组相比,显示出显著的磷排泄量的降低,但是,与盐酸司维拉姆或者实施例6的交联聚烯丙胺盐酸盐相比,其作用弱。实施例6的交联聚烯丙胺盐酸盐显示出具有盐酸司维拉姆以上的磷吸附效果。另一方面,作为交联剂使用N,N’-二烯丙基-1,4-二氨基丁烷二磷酸盐的比较例4的交联聚烯丙胺盐酸盐,与实施例6的交联聚烯丙胺盐酸盐或者盐酸司维拉姆相比,显示出磷吸附效果低。
(实施例7)表面交联处理用的交联聚烯丙胺游离体和交联聚烯丙胺2/3盐酸盐合成和交联聚烯丙胺2/3盐酸盐的体外评价
在烧瓶中加入烯丙基磷酸二氢铵12.4g(80mmol)和N,N’-二烯丙基-1,3-二氨基丙烷二磷酸盐5.60g(16mmol)、水8.0mL,用氩气对体系内置换3次后,用50℃的油浴进行加热溶解。用氩气鼓泡30分钟。在内温50℃下搅拌,同时加入2,2’-偶氮双(2-脒基丙烷)二盐酸盐0.814g(3mmol),在内温49~51℃下加热64小时。在加热开始后几小时内固化,停止搅拌。粉碎所得到的固体并进行过滤,先用水后用乙醇洗涤。在室温下减压干燥,得到15.0g的交联聚烯丙胺磷酸盐的白色粉末。使得到的交联聚烯丙胺磷酸盐15.0g分散于水90mL中,边搅拌边加入20%氢氧化钠水溶液60mL。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后,过滤固体,用水洗涤至滤液呈中性。将固体移至烧杯中,加入水100mL,在室温下搅拌16小时。过滤固体,先用水后用乙醇洗涤。在50℃下减压干燥,得到5.12g的交联聚烯丙胺游离体。
在试管中称取0.25g所得到的交联聚烯丙胺游离体,使其分散于水5.0mL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同时在冰浴下加入1M盐酸2.65mL。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后,过滤固体。用水洗涤后,用乙醇充分洗涤。在室温下减压干燥,得到0.38g的交联聚烯丙胺2/3盐酸盐。对得到的交联聚烯丙胺2/3盐酸盐,与参考例6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9中。
[表9]
表面交联处理用聚合物2/3盐酸盐(未表面交联处理品)的评价结果
  膨润度  磷酸吸附量  (mmol/g)  胆酸吸附量  (mmol/g)  磷酸选择性  实施例6  3.3  4.02  1.16  3.5

(实施例8~12)交联聚烯丙胺游离体的表面交联处理下的反应条件的研究
作为表面交联剂采用丙烯酸-2-羟乙酯,研究反应条件。使实施例7中得到的交联聚烯丙胺游离体0.25g分散于表10所示的溶剂4.0mL中,在表10所示的温度下搅拌。使丙烯酸-2-羟乙酯9.2mg(相对于交联聚烯丙胺游离体为3.7重量%)溶解于相同的溶剂2.0mL中后加入其中,然后,搅拌1小时。过滤固体,用与反应相同的溶剂洗涤,在室温下减压干燥。使获得的聚合物分散于水5.0mL中,在冰浴下搅拌的同时加入1M盐酸2.65mL。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后,过滤固体。先用水后用乙醇洗涤。在室温下减压干燥,得到交联聚烯丙胺2/3盐酸盐(表面交联处理品)。对得到的交联聚烯丙胺2/3盐酸盐(表面交联处理品),与参考例6同样地评价。结果示于表10中。与未进行表面交联处理的情况(实施例7)相比,使用任意溶剂的情况下,膨润度都降低。但是,在磷酸吸附量方面未见较大差异。
[表10]
使用丙烯酸-2-羟乙酯的表面交联处理条件的研究结果
  溶剂  温度  膨润度  磷酸吸附量  (mmol/g)  胆酸吸附量  (mmol/g)  磷酸  选择  性  实施例7  -  -  3.3  4.02  1.16  3.5  实施例8  乙醇  50℃  3.0  3.99  0.95  4.2  实施例9  乙酸  乙酯  50℃  3.0  3.79  1.04  3.6  实施例10  庚烷  50℃  3.0  3.99  0.92  4.3  实施例11  乙醇  30℃  2.8  3.78  1.03  3.7  实施例12  庚烷  30℃  3.0  3.77  1.06  3.6

(实施例13~17)交联聚烯丙胺游离体的表面交联处理下的丙烯酸-2-羟乙酯的添加量的研究
作为表面交联剂采用丙烯酸-2-羟乙酯,研究添加量。使实施例7中得到的交联聚烯丙胺游离体0.25g分散于乙醇4.0mL中,在30℃下搅拌。使表11所示的量的丙烯酸-2-羟乙酯溶解于乙醇2.0mL后加入其中,然后,搅拌1小时。过滤固体,用乙醇洗涤,在室温下减压干燥。使获得的聚合物分散于水5.0mL中,在冰浴下搅拌,同时加入1M盐酸2.65mL。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后,过滤固体。先用水后用乙醇洗涤。在室温下减压干燥,得到交联聚烯丙胺2/3盐酸盐(表面交联处理品)。对得到的聚烯丙胺2/3盐酸盐(表面交联处理品),与参考例6同样地评价。结果示于表11中。膨润度依赖于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另外,磷酸吸附量依赖于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少。
[表11]
使用各种添加量的丙烯酸-2-羟乙酯的表面交联处理的结果
  丙烯酸-2-羟乙酯的  添加量(聚合物比)  膨  润  度  磷酸吸附量  (mmol/g)  胆酸吸附量  (mmol/g)  磷酸  选择  性  实施例13  4.6mg(1.8重量%)  3.1  4.02  1.16  3.5  实施例14  9.2mg(3.7重量%)  3.2  3.95  1.29  3.1  实施例15  23.1mg(9.2重量%)  2.8  3.73  1.08  3.5  实施例16  46.2mg(18重量%)  2.6  3.46  1.07  3.2  实施例17  92.4mg(37重量%)  2.4  2.91  0.98  3.0

(实施例18~21)采用丙烯酸甲酯或者表氯醇的表面交联处理
使实施例7中得到的交联聚烯丙胺游离体0.25g分散于乙醇或者庚烷4.0mL,在表12所示的温度下搅拌。将作为表面交联剂的丙烯酸甲酯或者表氯醇,以表12所示的量溶解于与用于分散上述交联聚烯丙胺游离体的溶剂相同的溶剂2.0mL后,加入其中,进一步搅拌1小时。过滤固体,用与用于上述表面交联反应的溶剂相同的溶剂洗涤,在室温下减压干燥。使获得的聚合物分散于水5.0mL,在冰浴下搅拌,同时加入1M盐酸2.65mL。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后,过滤固体。先用水后用乙醇充分洗涤。在室温下减压干燥,得到交联聚烯丙胺2/3盐酸盐(表面交联处理品)。对得到的交联聚烯丙胺2/3盐酸盐(表面交联处理品)的评价,与参考例6同样地进行。结果示于表12中。与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进行表面交联处理的情况(实施例7)相比,膨润度降低。
[表12]
采用丙烯酸甲酯或表氯醇的表面交联处理的结果
  表面交联剂  溶剂/温度  表面交联剂添加  量(聚合物比)  膨润  度  磷酸吸附量  (mmol/g)  胆酸吸附量  (mmol/g)  磷酸选  择性  实施例7  -  -  3.3  4.02  1.16  3.5  实施例  18  丙烯酸甲酯  乙醇/30℃  6.9mg  (2.8重量%)  2.9  3.93  0.93  4.2  实施例  19  丙烯酸甲酯  乙醇/30℃  17.1mg  (6.8重量%)  2.9  3.90  1.21  3.2  实施例  20  表氯醇  庚烷/50℃  7.4mg  (3.0重量%)  2.6  3.84  0.42  9.1  实施例  21  表氯醇  庚烷/50℃  18.4mg  (7.4重量%)  2.4  3.79  0.58  6.5

(实施例22)采用表面交联处理聚合物的正常大鼠的尿中磷排泄试验
(试验用样品的合成和体外评价)
使实施例7中得到的交联聚烯丙胺游离体4.50g分散于乙醇90.0mL,用油浴加热的同时进行搅拌,使内温达到50℃。使丙烯酸-2-羟乙酯0.166g(相对于交联聚烯丙胺游离体为3.7重量%)溶解于乙醇45mL后,加入其中。搅拌0.5小时后,过滤固体,用乙醇洗涤。在室温下减压干燥后,分散于水50.0mL,一边在冰浴下搅拌一边加入1M盐酸47.8mL。在室温下搅拌40分钟后,过滤固体。先用水后用乙醇洗涤。在室温下减压干燥,得到6.78g的交联聚烯丙胺2/3盐酸盐(表面交联处理品)。冷冻粉碎所得到的交联聚烯丙胺2/3盐酸盐(表面交联处理品)6.00g,得到交联聚烯丙胺2/3盐酸盐(表面交联处理品)冷冻粉碎品5.99g。对得到的交联聚烯丙胺2/3盐酸盐(表面交联处理品)冷冻粉碎品,与参考例6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13中。作为比较例3,表示在参考例6中制备的盐酸司维拉姆的评价结果。
[表13]
表面交联处理品体内试验用聚合物的评价结果
  膨润  度  磷酸吸附量  (mmol/g)  胆酸吸附量  (mmol/g)  磷酸选择性  实施例22  3.1  3.97  1.47  2.7  比较例3(参考例6)  6.2  2.70  2.30  1.2

(体内试验)
对SD系大鼠(SPF,雄性,6周龄,日本エスエルシ一),在1天8小时的时间限制喂食和1天10g的喂料量的条件下进行个别饲养。约1周时间的驯化后,在饲料中混入0.3重量%或者1重量%的实施例22的交联聚烯丙胺2/3盐酸盐(表面交联处理品)或者盐酸司维拉姆(比较例3(参考例6)),在3天时间里,给与混合饲料。对对照组仅喂食饲料。在3天的混合饵料给与期间中,每天进行24小时的蓄尿,测定1天中尿中磷排泄量,求出3天的总和。尿中磷排泄量的降低,显示出交联聚烯丙胺2/3盐酸盐(表面交联处理品)或盐酸司维拉姆所带来的磷吸附效果。
结果示于图3中。实施例22的交联聚烯丙胺2/3盐酸盐(表面交联处理品),显示出用量依赖性和显著的磷排泄量的降低,显示出与盐酸司维拉姆相同程度的尿中磷排泄降低作用。由此可知,尽管实施例22的交联聚烯丙胺2/3盐酸盐(表面交联处理品)的膨润度比盐酸司维拉姆低,但也显示了具有与盐酸司维拉姆相同程度的磷吸附效果。
(参考例13)
采用粉碎机(A10,Junke&Kunkel IKA Labortechnic),将以盐酸司维拉姆为有效成分的制剂即RENAGEL(注册商标)片剂(以下,记为“RENAGEL片剂”)粉碎成粉剂。RENAGEL片剂粉碎品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4中。磷酸选择性低,膨润度为6.7。
[表14]
RENAGEL片剂粉碎品的评价结果
  膨润度  磷酸吸附量  (mmol/l)  胆酸吸附量  (mmol/l)  磷酸选择性  参考例13  6.7  3.36  2.51  1.3

(实施例23)
(通过反相悬浮聚合进行的合成例和体外评价)
在3L三口烧瓶中加入单月桂酸脱水山梨糖醇酯(モノラウリン酸ソルビタン)17.9g、庚烷1.26kg,用氮气对烧瓶内进行置换。边搅拌边用氮气鼓泡30分钟。在2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2,2’-偶氮双[2-(2-咪唑啉-2-基)丙烷]二盐酸盐12.9g(4.00mmol)和水25mL,边搅拌边用氮气对烧瓶内进行置换。在具备机械搅拌器和温度计的5L四口烧瓶中加入烯丙基磷酸二氢铵155g(1.00mol)、N,N’-二烯丙基-1,3-二氨基丙烷二磷酸盐70.1g(0.200mol)、水75mL,在内温50℃下加热溶解,用氮气对烧瓶内进行置换。加入先前制备的2,2’-偶氮双[2-(2-咪唑啉-2-基)丙烷]二盐酸盐的水悬浊液,接着加入先前制备的单月桂酸脱水山梨糖醇酯的庚烷溶液。在内温50~55℃下搅拌20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醇500mL后过滤,用乙醇500mL洗涤3次,用水500mL洗涤7次,用乙醇500mL洗涤2次。在50℃下对得到的固体进行减压干燥,得到218g的交联聚烯丙胺磷酸盐。将得到的聚烯丙胺磷酸盐200g和水2L加入到5L的四口烧瓶中,用机械搅拌器搅拌,同时加入20%氢氧化钠水溶液1.2L。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后,进行过滤。用1L水洗涤8次,用250mL乙醇洗涤3次。在55℃下对得到的固体进行减压干燥。使其中的10g悬浮于水200mL中,用机械搅拌器剧烈地搅拌15小时,先用水后用乙醇洗涤。在50℃下减压干燥,得到交联聚烯丙胺游离体。将得到的交联聚烯丙胺游离体转换成20%乙酸盐、40%乙酸盐、盐酸盐。
(20%乙酸盐(实施例23-1))
使交联聚烯丙胺游离体3.00g悬浮于水24mL,使乙酸0.574g溶解于水6mL后加入其中。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后进行过滤,先用水后用乙醇洗涤。在40℃下减压干燥,得到3.61g的交联聚烯丙胺20%乙酸盐。
(40%乙酸盐(实施例23-2))
使交联聚烯丙胺游离体3.00g悬浮于水24mL,使乙酸1.15g溶解于水6mL后加入其中。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后进行过滤,先用水后用乙醇洗涤。在40℃下减压干燥,得到4.18g的交联聚烯丙胺20%乙酸盐。
(盐酸盐(实施例23-3))
使交联聚烯丙胺游离体0.200g悬浮于水25mL,加入浓盐酸1mL。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后进行过滤,先用水后用乙醇洗涤。在50℃下减压干燥,得到0.293g的交联聚烯丙胺盐酸盐。
对得到的交联聚烯丙胺的酸加成盐的3个样品,与参考例6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15中。作为比较例5,表示在参考例13中制备的RENAGEL片剂粉碎品的评价结果。任一盐与RENAGEL片剂粉碎品相比,膨润度低,磷酸吸附量大,且磷酸选择性高。
[表15]
通过反相悬浮聚合所得到的交联聚烯丙胺乙酸盐和盐酸盐的评价结果
  添加的酸和盐化  率  膨润度  磷酸吸附量  (mmol/g)  胆酸吸附量  (mmol/g)  磷酸选  择性  比较例5(参考例  13)  -  6.7  3.36  2.51  1.3  实施例23-1  乙酸(20%)  3.1  3.39  0.74  4.6  实施例23-2  乙酸(40%)  3.1  4.03  0.50  8.1  实施例23-3  盐酸(100%)  2.7  4.11  1.05  3.9

(体内试验)
对SD系大鼠(SPF,雄性,6周龄,日本エスエルシ一),在1天8小时的时间限制喂食和1天10g的喂料量的条件下进行个别饲养。约1周时间的驯化后,在饲料中混入表16所示的量的RENAGEL片剂粉碎品(参考例13)、实施例23-1或实施例23-2的交联聚烯丙胺乙酸盐,在3天时间里,给与混合饲料。对对照组仅喂食饲料。以RENAGEL片剂粉碎品中所含的盐酸司维拉姆为基准,设定聚合物的量使得作为游离体达到相同重量。在3天的混合饵料给与期间中,每天进行24小时的蓄尿,测定1天中尿中磷排泄量,求出3天的总和。尿中磷排泄量的降低,显示出由聚合物所带来的磷吸附效果。
结果示于图4中。实施例23-1和实施例23-2的聚合物显示出显著的磷排泄量的降低,显示出与RENAGEL片剂粉碎品(参考例13)相同程度的尿中磷排泄降低作用。由此可知,尽管实施例23-1和实施例23-2的聚合物的膨润度比RENAGEL片剂粉碎品低,但也显示了具有与RENAGEL片剂粉碎品相同程度的磷吸附效果。
[表16]
实施例23中的混饵量
  混饵量(mg)  对照  0  比较例5(参考例13)  120  实施例23-1  98  实施例23-2  114

(实施例24)
(由沉淀聚合进行的合成例和体外评价)
在装有机械搅拌器的1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烯丙基磷酸二氢铵9.31(60mmol)和N,N’-二烯丙基-1,3-二氨基丙烷二磷酸盐4.20g(12mmol)、水12mL、乙醇12mL,用氩气对体系内置换3次后,加入2,2’-偶氮双(2-脒基丙烷)二盐酸盐0.814g(3mmol),在油浴温度60~65℃下加热搅拌20小时。过滤得到的固体,先用水后用乙醇洗涤。在室温下减压干燥,得到10.3g的交联聚烯丙胺磷酸盐的粉末。使得到的交联聚烯丙胺磷酸盐9.00g分散于水54mL中,边用磁力搅拌器搅拌边加入20%氢氧化钠水溶液36mL。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后,过滤固体,用水洗涤至滤液呈中性。用乙醇洗涤后,在50℃下减压干燥,得到3.50g交联聚烯丙胺游离体。
对交联聚烯丙胺游离体2.26g边用磁力搅拌器搅拌,边加入1M盐酸24mL。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后,过滤固体。用水洗涤后,用乙醇充分洗涤。在室温下减压干燥,得到3.14g的交联聚烯丙胺2/3盐酸盐。对得到的交联聚烯丙胺2/3盐酸盐,与参考例6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17中。作为比较例5,表示在参考例13中制备的RENAGEL片剂粉碎品的评价结果。通过沉淀聚合得到的聚合物与RENAGEL片剂粉碎品相比,其膨润度低,磷酸吸附量大,且磷酸选择性高。
[表17]
通过沉淀聚合得到的聚合物的评价结果
  膨润  度  磷酸吸附量  (mmol/g)  胆酸吸附量  (mmol/g)  磷酸选择性  比较例5(参考例13)  6.7  3.36  2.51  1.3  实施例24  4.0  4.50  0.85  5.3

(体内试验)
对SD系大鼠(SPF,雄性,6周龄,日本エスエルシ一),在1天8小时的时间限制喂食和1天10g的喂料量的条件下进行个别饲养。约1周时间的驯化后,在饲料中混入1重量%的RENAGEL片剂粉碎品(参考例13)中所含的盐酸司维拉姆或实施例24的聚合物,在3天时间里,给与混合饲料。对对照组仅喂食饲料。在3天的混合饵料给与期间中,每天进行24小时的蓄尿,测定1天中尿中磷排泄量,求出3天的总和。尿中磷排泄量的降低,显示出由聚合物所带来的磷吸附效果。
结果示于图5中。实施例24的聚合物显示出显著的磷排泄量的降低,显示出与RENAGEL片剂粉碎品(参考例13)大致相同程度的尿中磷排泄降低作用。由此可知,尽管实施例24的聚合物的膨润度比RENAGEL片剂粉碎品低,但显示了具有与RENAGEL片剂粉碎品相同程度的磷吸附效果。
(实施例25)
各自称取大约500mg的由实施例15的方法所合成的烯丙胺型聚合物或参考例13中制备的RENAGEL片剂粉碎品,装入到聚丙烯制试管中,利用第14次修改的日本药局方崩解试验第2液(0.05mol/L磷酸二氢钾,0.0236mol/L氢氧化钠,pH约6.8),制备50mg/mL悬浊液。制备后,为了被试验物质不产生沉淀而使其在波转子(WR-40,thermonics)上旋转。对于Sprague Dawley(SD)大鼠(SPF,雄性,7周龄,日本エスエルシ一)用醚麻醉后,摘出大肠,用冷的生理盐水洗涤后以5cm的长度切下2根。采用预先测定了重量的小鼠用探头(pre)反转肠道,用缝合线系上肠道的两端,固定于探头上,测定肠道+探头的重量(pre)。在装有预先用波转子搅拌好的各被测验物质溶液的聚丙烯制试验管中,放入肠道+探头使其不动,在波转子上旋转5分钟。在5分钟后从各聚丙烯制试验管中取出肠道+探头,测定肠道+探头的重量(post)和探头的重量(post)。各被测验物质溶液对肠道的附着量按照以下的式子算出。
{[肠道+探头重量(post)]-[肠道+探头重量(pre)]}-{[探头(post)]-[探头(pre)]}
结果示于图6中。由实施例15的方法合成的聚合物组对大肠的附着重量(实施例25),与参考例13的RENAGEL片剂粉碎品组(比较例6)相比,是显著的低值。
(实施例26)
对通过反相悬浮聚合所得到的聚合物,对未进行表面交联处理的物质和有进行表面交联处理的物质实施肠道附着试验。进行评价的聚合物采用由实施例23所示的方法所合成的交联聚烯丙胺游离体来合成。
(未进行表面交联处理的聚合物的合成(实施例26-1))
使交联聚烯丙胺游离体4.00g悬浮于水80mL中,边搅拌边加入1M盐酸80mL。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后,过滤固体。先用水后用乙醇洗涤。在50℃下减压干燥,得到6.45g的交联聚烯丙胺盐酸盐。
(有进行表面交联处理的聚合物的合成(实施例26-2))
使交联聚烯丙胺游离体4.00g分散于乙醇80mL,在30℃下搅拌。使丙烯酸-2-羟乙酯0.370g溶解于乙醇20mL后加入其中,然后,搅拌30分钟。过滤固体,用乙醇洗涤,在室温下减压干燥。使获得的聚合物分散于水80mL中,边在冰浴下搅拌边加入1M盐酸80mL。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后,过滤固体。先用水后用乙醇洗涤。在室温下减压干燥,得到交联聚烯丙胺盐酸盐(表面交联处理品)6.70g。
(肠道附着试验)
用实施例25所示的方法进行肠道附着试验。结果示于图7中。通过反相悬浮聚合所获得的交联聚烯丙胺盐酸盐(表面交联处理品),不管有无表面交联处理,对大肠的附着重量与参考例13的RENAGEL片剂粉碎品组(比较例6)相比,是显著的低值。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具有高的磷酸吸附能力和磷酸选择性,并且与现有技术相比膨润度显著地低,因此,适合用作便秘、腹痛、腹胀等副作用少的药品,尤其是适合用作高磷血症的治疗药或预防药。

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及其医药用途.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及其医药用途.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及其医药用途.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及其医药用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及其医药用途.pdf(4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具有高的磷酸吸附能力和低的膨润度的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及其医药用途。本发明提供的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其通过使烯丙基磷酸二氢铵和相对于该烯丙基磷酸二氢铵为525摩尔的N,N-二烯丙基-1,3-二氨基丙烷的酸加成盐进行共聚而得到,且磷酸吸附量为2.75.0mmol/g,膨润度是2.05.0。该交联聚烯丙胺或其酸加成盐作为高磷血症的治疗药或预防药等是有用的。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制备或化学加工;以其为基料的组合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