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及制作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367637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3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23458.7

申请日:

2010.10.28

公开号:

CN102002872A

公开日:

2011.04.0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7B 1/16申请日:20101028|||公开

IPC分类号:

D07B1/16; D07B1/22; D07B5/04; D07B7/02; D07B7/14; D04C1/02; D04C1/12; D06H7/00; C08L75/06; C08L75/08; C08G18/66; C08G18/10

主分类号:

D07B1/16

申请人:

西子电梯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冉宏星; 林建杰

地址:

310016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庆春东路1-1号西子联合大厦12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代理人:

陈美平;周希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及制作方法,制作方法包括纤维编织带的编织方式、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的制作方法和塑料包裹层的制作方法。复合牵引带由钢丝或合成纤维编织经编织而成,四周和内部有紧密粘合的塑料包裹层,塑料包裹层为弹性热塑性塑料。所述纤维编织带为连续纤维编织成的平铺的扁平条带形状,包括:芳族聚酰胺纤维、玻璃纤维、陶瓷纤维,或碳纤维中的任一种材料,或者是它们的任意组合经编织而成。塑料包裹层既保护了纤维编织带免受磨损,也使编织带保持张紧的状态;具有扁平带结构的优点,经久弯折抗疲劳性能更好、使用寿命更长,和重量更轻和承载强度更大的优势。所提供的一整套制作方法,是现有技术无法实现的,填补了现有技术空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牵引带为纤维编织带(1),所述纤维编织带(1)由钢丝或合成纤维编织经编织而成,在所述纤维编织带(1)的四周和内部有紧密粘合的塑料包裹层(2),所述塑料包裹层(2)为弹性热塑性塑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编织带(1)为连续纤维编织成的平铺的扁平条带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编织带(1)为合成纤维编织时包括:芳族聚酰胺纤维、玻璃纤维、陶瓷纤维,或碳纤维中的任一种材料,或者是它们的任意组合经编织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包裹层(2)的弹性热塑性塑料通常为:聚氨酯,或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或聚丙烯,或聚苯乙烯,或者是它们的任意结合,最佳使用是聚氨酯作为包覆材料。5.一种为权利要求1所述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中的纤维编织带的编织方式,其特征是:取钢丝、芳族聚酰胺纤维、玻璃纤维、陶瓷纤维,或碳纤维其中的任一种材料或者是它们的任意组合经连续纤维编织成平铺的扁平条带状的纤维编织带(1),其中,单向纤维布的纤维编织带形式是纤维在保护套中的最佳排布方式,它的绝大多数纤维均是以平行于编织带长度方向(a)的方式进行排列,或有少数纤维与长度方向(a)成一定角度的编织方式。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纤维编织带的编织方式,其特征是:所述的纤维编织带的厚度(t3)和宽度(W)需根据设计和载荷力大小确定所选纤维材料的种类和编织方式,保证编织纤维带(1)的厚度在0.6~1.2mm之间。7.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的制作方法,包括通过权利要求5制作的纤维编织带,包括将纤维编织带(1)嵌埋在热塑料性塑料包裹的生产工序,和在各种情形下都能用于退绕展开编织纤维带的卷轴,和用于使纤维编织带精确定位的装置,以及用于预热纤维编织带的加热器(13),和用于将纤维编织带挤压到挠性塑料套内的至少一台聚氨酯浇注机(9)、保温固化槽(10)、辊存储器,切割装置(11)以及存储辊(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氨酯浇注机(9)具有施用于由液态的反应原料与纤维编织带(1)充分浸润后通过至少一个滚压辊(6)压辊挤压出多余的液体原料,再通过一个控制纤维带在模具中位置的导引定位器(7)以及至少一个模具(8)。8.权利要求7所述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在纤维编织带(1)嵌埋在热塑料弹性体中进行弹性热塑性塑料包裹工艺之前,所述编织好的纤维编织带(1)表面均经过化学试剂洗涤或预热处理,使表面呈优化状态。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在所述的保温固化槽(10)中固化交联反应,使纤维编织带的表面及纤维编织带的纤维之间生成有交联化学键的塑料包裹层(2),或称为聚氨酯弹性体,以保证纤维与弹性体之间的有效粘合,其中,保温固化槽(10)中的温度应控制在60℃~100℃之间,同时应将包裹有聚氨酯弹性体的编织带在保温固化槽中停留4~8分钟,以使交联固化反应充分完成,得到符合性能要求的最终制品。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纤维编织带经过滚压辊(6)压辊挤压出多余的液体原料后,再通过导引定位器(7)之后进入模具(8),在模具(8)中由聚氨酯浇注机(9)将异氰酸酯(14)、多元醇等聚氨酯液态原料(15)高速混合后注入模具(8),充分浸润编织带中的纤维,在模具(8)及随后的保温固化槽(10)中加热固化,在编织带上包裹一层聚氨酯弹性体保护套。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编织带(1)还需要经过至少一个纤维表面处理器(13)完成纤维表面的优化,和经过至少一个浸渍槽(5)充分地浸渍,其中,所述浸渍槽(5)中有混合后的液态原料通常为:改性异氰酸酯、多元醇、以及扩链剂、催化剂、阻燃剂、脱模剂的混合物或者是上述原料的任意组合的混合物,以实现热塑性护套材料与纤维材料有理想的粘接强度;所述浸渍槽(5)的最佳浸渍温度为20℃~30℃,浸渍时间为5~10分钟。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引定位器(7)精确地定位进入模具(8)中的纤维编织带的位置,即调整纤维编织带的上下两面护套材料的相对厚度t1和t2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为提高牵引带的生产效率,可使用数倍于所需宽度的大宽幅纤维编织带进行之前的浸渍、滚压、定位、包裹弹性体、保温固化等步骤,然后,通过设置固化保温槽(10)后的切割刀架(11)进行切割,切割刀架中各刀片的间距可以调节,从而实现一次浸渍固化工艺就能获得多条所需宽度的牵引编织带。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切割后的牵引编织带还需在40℃~50℃的环境中继续保温至少5个小时,以确保交联反应完全。15.一种塑料包裹层的制作方法,适用于制作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包裹层(2),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塑料包裹层(2)为聚氨酯时,能通过两种方法分别形成,一、一步法,是将聚酯或聚醚直接与二异氰酸酯、扩链剂、交联剂混合,直接反应生成聚氨酯橡胶;二、二步法,先由线型聚酯或聚醚与二异氰酸酯反应,制成低分子量的预聚体;再经过扩链反应,生成高分子量聚合物,然后添加适当的交联剂,加热使其交联固化,成为聚氨酯弹性体。

说明书

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及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及制作方法,制作方法包括纤维编织带的编织方式、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的制作方法和塑料包裹层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普通升降机,特别是垂直升降的电梯,一般是通过承载部件将设置在两端的电梯轿箱和配重实现上下升降,承载部件主要有曳引机、滑轮和连接在轿箱和配重间的绳索进行牵引。目前在使用的绳索有圆形钢丝绳和扁平形钢带两种,传统在用的圆形钢丝绳结构被证明是有效的,但圆形钢丝绳的圆横截面结构也被证明是不利于钢丝绳的反复弯曲受载,影响了使用寿命。因此,扁平形钢带结构被引入电梯承载元件中来,经实践证明,扁平形钢带不但使得更小直径曳引轮的应用成为可能,同时也大大优化了承载部件中各部分的受力状态,从而大大提高了部件的弯折疲劳寿命。多年来,业内工程技术人员一直希望发明能够使用较轻重量和获得较大强度的承载升降机用挠性牵引构件。

经检索中国专利,专利号:200480036033,公开了一种使用钢丝芯索作为主要承载构件,包裹热塑性挠性塑料制成的钢带牵引构件,它与本发明使用的包覆材料不同,且承载纤维的排布结构不同,本发明使用的是比200480036033使用的扁平式钢带芯索结构,更加扁平化的纤维排布形式,本发明的结构具有更佳的抗弯曲疲劳性;且本发明使用非金属纤维材料具有密度小,一般只在钢丝芯索的1/4~1/3之间,而抗拉强度却优于钢丝。中国专利号200480036033,公开的是热塑性聚氨酯的挤出工艺(TPU)将弹性聚氨酯保护套包裹在钢丝上的,本发明采用的是弹性聚氨酯橡胶的液体,但工艺加工方法完全不同。中国专利号:99814864.4和00811831.0专利提到了扁平形钢带结构,与本发明提供的扁平式牵引带外形基本相同,但内在结构和制作方法完全不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及制作方法,制作方法包括纤维编织带的编织方式、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的制作方法和塑料包裹层的制作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作为电梯的承载部件具有较轻重量和较大强度的承载功能,是工程人员一直以来试图改进和希望达到的目标;本发明是将芳纶纤维等聚合物合成纤维引用做承载部件替代传统的钢丝绳,具有节约成本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等优点。为使这些聚合物纤维绳索能够满足国家技术标准规定的强度,本发明提供了一整套完整的制作方法,这些制作方法充分保证了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和纤维编织带的编织方式,以及塑料包裹层的制作,所获得的承载部件——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具有扁平式结构的优点、其结构合理、经久弯折抗疲劳性能好、使用寿命长;所提供的产品制造方法是改进型方案,是现有技术无法实现的技术,具有切实可行性。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标记详细介绍本发明的技术内容。

一种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所述的复合牵引带为纤维编织带1,所述纤维编织带1由钢丝或合成纤维编织经编织而成,在所述纤维编织带1的四周和内部有紧密粘合的塑料包裹层2,所述塑料包裹层2为弹性热塑性塑料。所述纤维编织带1为连续纤维编织成的平铺的扁平条带形状。所述纤维编织带1为合成纤维编织时包括:芳族聚酰胺纤维、玻璃纤维、陶瓷纤维,或碳纤维中的任一种材料,或者是它们的任意组合经编织而成。所述的塑料包裹层2的弹性热塑性塑料通常为:聚氨酯,或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或聚丙烯,或聚苯乙烯,或者是它们的任意结合,最佳使用是聚氨酯作为包覆材料。

一种为权利要求1所述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中的纤维编织带的编织方式,取钢丝、芳族聚酰胺纤维、玻璃纤维、陶瓷纤维,或碳纤维其中的任一种材料或者是它们的任意组合经连续纤维编织成平铺的扁平条带状的纤维编织带1,其中,单向纤维布的纤维编织带形式是纤维在保护套中的最佳排布方式,它的绝大多数纤维均是以平行于编织带长度方向a的方式进行排列,或有少数纤维与长度方向a成一定角度的编织方式。所述的纤维编织带的厚度t3和宽度W需根据设计和载荷力大小确定所选纤维材料的种类和编织方式,保证编织纤维带1的厚度在0.6~1.2mm之间。

一种所述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的制作方法,包括制作的纤维编织带,包括将纤维编织带1嵌埋在热塑料性塑料包裹的生产工序,和在各种情形下都能用于退绕展开编织纤维带的卷轴,和用于使纤维编织带精确定位的装置,以及用于预热纤维编织带的加热器13,和用于将纤维编织带挤压到挠性塑料套内的至少一台聚氨酯浇注机9、保温固化槽10、辊存储器,切割装置11以及存储辊12,所述的聚氨酯浇注机9具有施用于由液态的反应原料与纤维编织带1充分浸润后通过至少一个滚压辊6压辊挤压出多余的液体原料,再通过一个控制纤维带在模具中位置的导引定位器7以及至少一个模具8。在纤维编织带1嵌埋在热塑料弹性体中进行弹性热塑性塑料包裹工艺之前,所述编织好的纤维编织带1表面均经过化学试剂洗涤或预热处理,使表面呈优化状态。还包括在所述的保温固化槽10中固化交联反应,使纤维编织带的表面及纤维编织带的纤维之间生成有交联化学键的塑料包裹层2,或称为聚氨酯弹性体,以保证纤维与弹性体之间的有效粘合,其中,保温固化槽10中的温度应控制在60℃~100℃之间,同时应将包裹有聚氨酯弹性体的编织带在保温固化槽中停留4~8分钟,以使交联固化反应充分完成,得到符合性能要求的最终制品。在纤维编织带经过滚压辊6压辊挤压出多余的液体原料后,再通过导引定位器7之后进入模具8,在模具8中由聚氨酯浇注机9将异氰酸酯14、多元醇等聚氨酯液态原料15高速混合后注入模具8,其中的多元醇等聚氨酯液态原料15为除去改性异氰酸酯以外的其它聚氨酯原料组分的混合液充分浸润编织带中的纤维,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实例中,所使用的异氰酸酯为改性MDI,多元醇为聚醚型多元醇,扩链剂使用的是1,4`丁二醇,催化剂使用的是三乙烯二胺;在模具8及随后的保温固化槽10中加热固化,在编织带上包裹一层聚氨酯弹性体保护套。所述的纤维编织带1还需要经过至少一个纤维表面处理器13完成纤维表面的优化,和经过至少一个浸渍槽5充分地浸渍,其中,所述浸渍槽5中有混合后的液态原料通常为:改性异氰酸酯、多元醇、以及扩链剂、催化剂、阻燃剂、脱模剂的混合物或者是上述原料的任意组合的混合物,以实现热塑性护套材料与纤维材料有理想的粘接强度;所述浸渍槽5的最佳浸渍温度为20℃~30℃,浸渍时间为5~10分钟。所述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的制作方法,所述的导引定位器7精确地定位进入模具8中的纤维编织带的位置,即调整纤维编织带的上下两面护套材料的相对厚度t1和t2。为提高牵引带的生产效率,可使用数倍于所需宽度的大宽幅纤维编织带进行之前的浸渍、滚压、定位、包裹弹性体、保温固化等步骤,然后,通过设置固化保温槽10后的切割刀架11进行切割,切割刀架中各刀片的间距可以调节,从而实现一次浸渍固化工艺就能获得多条所需宽度的牵引编织带。切割后的牵引编织带还需在40℃~50℃的环境中继续保温至少5个小时,以确保交联反应完全。

一种塑料包裹层的制作方法,适用于制作上述的塑料包裹层2,当所述塑料包裹层2为聚氨酯时,能通过两种方法分别形成,一、一步法,是将聚酯或聚醚直接与二异氰酸酯、扩链剂、交联剂混合,直接反应生成聚氨酯橡胶;二、二步法,先由线型聚酯或聚醚与二异氰酸酯反应,制成低分子量的预聚体;再经过扩链反应,生成高分子量聚合物,然后添加适当的交联剂,加热使其交联固化,成为聚氨酯弹性。

本发明实现了发明目的,所提供的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由于采用的是纤维编织带且纤维编织带的四周和内部有紧密粘合的塑料包裹层,塑料包裹层作为一保护套,既保护了纤维编织带免受磨损,也使编织带保持张紧的状态。该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作为承载部件,由于是扁平式结构,因而具有扁平带结构的优点,相对于原有的钢丝绳构件,承力结构更合理、经久弯折抗疲劳性能更好、使用寿命更长,和重量更轻和承载强度更大的优势。本发明所提供了一整套制作方法,包括,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的制作方法,以及所采用的纤维编织带的编织方式和塑料包裹层的制作方法,所提供的制作方法为改进型技术方案,但是现有技术无法实现的技术方案,符合专利法三性要求,具有切实可行性,填补了现有技术空白。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刨开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纤维编织带的单向纤维排布示意图;

图5为纤维编织带的具有少量纤维以90°夹角编织于a向纤维间的纤维排布方式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升降机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包裹聚氨酯护套工艺的流程示意图。

图中标示:1、纤维编织带,2、塑料包裹层,a、长度方向,5、浸渍槽,6、滚压辊,7、导引定位器,8、模具,9、聚氨酯浇注机,10、保温固化槽,11、切割刀架,12、存储辊,13、加热器,14、异氰酸酯,15、多元醇等聚氨酯液态原料,a、编织带长度方向,t1和t2纤维编织带上下两面护套材料的相对厚度,t3、纤维编织带的厚度,W、纤维编织带的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和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的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中纤维编织带1是由钢丝、芳族聚酰胺纤维、玻璃纤维、陶瓷纤维或碳纤维以某种形式编织而成,编织方式可为多种形式,本发明的最佳方案是采用编织单向纤维布的形式作为排布方式,即编织带的绝大多数纤维均是以平行于编织带长度方向a的方式排列,只有少数纤维与a方向成一定角度的编织方式。结合图4所示,纤维单丝或由多根单丝组成的纤维束16均平行于编织带的长度方向a,或除去绝大多数平行于长度方向a的纤维单丝或纤维束外,还有一小部分纤维与编织带长度方向a向成一定角度地编织于a向纤维之间的排列方式。结合图5所示,有小部分纤维或纤维束以90°夹角编织于a向纤维之间的编织结构。

附图3为附图2的A-A方向横截面示意图,具体表示本发明为平铺形式的纤维编织带或称牵引带,它的厚度t3和宽度W是根据载荷选择纤维的种类来确定所采用的编织方式,挠性牵引带的厚度t=t1+t2+t3厚度t3一般在0.8~1.2mm之间,切割后的纤维编织带宽度根据曳引轮上的槽相互吻合;纤维编织带1需要在宽度方向上施加均匀的预紧力,最好是为35N~45N的可调张力。

所述塑料包裹层2包括聚氨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本发明使用聚氨酯作为弹性塑料包覆材料。

附图6是本发明的升降机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包裹聚氨酯护套工艺的流程示意图,是制作方法生产线简示图,包括通过纤维编织带的编织方式获得的纤维编织带1,然后将纤维编织带1嵌埋弹性塑料包覆材料生产,该制作方法在各种情形下都包括用于退绕展开编织纤维带的卷轴、用于使编织带精确定位的装置、用于预热编织带的加热器13,用于将编织带共同挤压到挠性塑料套内的至少一台聚氨酯浇注机9、保温固化槽10、切割刀架11以及存储辊12,其中,聚氨酯浇注机9具有施用于纤维编织带1的一个导引定位器7以及至少一个模具8。经过模具8以及随后的保温固化槽10中发生固化交联反应后,在纤维编织带1的表面以及编织带纤维之间都生成有交联化学键的聚氨酯橡胶弹性体,从而保证了纤维与弹性体之间的有效粘合。编织好的纤维编织带1,至少经过一个纤维表面处理器13,完成纤维表面优化,以及经过一个浸渍槽5与热塑性塑料的一种液体原料充分浸渍,以达到最终热塑性护套材料与纤维材料有理想的粘接强度。已与液体原料充分浸渍后的纤维编织带至少经过一组滚压辊6的挤压,再进入加热模具进行混合原料液的裹覆,通过调节上下两压辊的间隙,不但可以控制纤维带中浸渍原料液的含量,还可以确保纤维编织带以铺展的形态进入模具,实现聚氨酯护套材料的均匀裹覆。经过滚压辊的纤维编织带,至少经过一个导引定位器7,以精确的定位进入模具8,通过这个导引装置可以调节纤维带在模具中的位置,从而调整纤维带上下两面护套材料的相对厚度它t1和t2。经过连接有低压发泡机的模具8后,纤维编织带1的两面均涂覆有一定厚度的聚氨酯护套料的条带,至少要经过一个保温槽10的持续受热,该保温槽的温度应控制在60℃~100℃以内,以使交联固化反应充分完成,得到符合性能要求的最终制品。

总的来说,本发明是一种升降机带组件,该组件具有包在保护套中的预拉伸的合成纤维材料编织带,该保护套不但保护纤维编织带免于磨损,同时也使编织带保持被拉伸的状态。同时本发明的纤维编织带结构,使得受力元件结构更加扁平化,最大限度的保证纤维受力状态的均匀性,从而进一步提高组件的弯折疲劳寿命,应用于升降机系统的负载拉伸载荷的元件,该元件中的具有预拉伸的复合纤维编织带作为主要承载部件,该编织带包覆有聚氨酯弹性体材料作为保护套。

本发明仅就最佳的实施例做了详细的描述,但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的其他方式的限制,凡是在本发明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和类似或雷同的方案,均视为是本发明请求保护的范围。

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及制作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及制作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及制作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及制作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及制作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02872A43申请公布日20110406CN102002872ACN102002872A21申请号201010523458722申请日20101028D07B1/16200601D07B1/22200601D07B5/04200601D07B7/02200601D07B7/14200601D04C1/02200601D04C1/12200601D06H7/00200601C08L75/06200601C08L75/08200601C08G18/66200601C08G18/1020060171申请人西子电梯集团有限公司地址310016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庆春东路11号。

2、西子联合大厦12楼72发明人冉宏星林建杰74专利代理机构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0代理人陈美平周希良54发明名称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及制作方法57摘要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及制作方法,制作方法包括纤维编织带的编织方式、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的制作方法和塑料包裹层的制作方法。复合牵引带由钢丝或合成纤维编织经编织而成,四周和内部有紧密粘合的塑料包裹层,塑料包裹层为弹性热塑性塑料。所述纤维编织带为连续纤维编织成的平铺的扁平条带形状,包括芳族聚酰胺纤维、玻璃纤维、陶瓷纤维,或碳纤维中的任一种材料,或者是它们的任意组合经编织而成。塑料包裹层既保护了纤维编织带免受磨。

3、损,也使编织带保持张紧的状态;具有扁平带结构的优点,经久弯折抗疲劳性能更好、使用寿命更长,和重量更轻和承载强度更大的优势。所提供的一整套制作方法,是现有技术无法实现的,填补了现有技术空白。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5页附图3页CN102002884A1/2页21一种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牵引带为纤维编织带1,所述纤维编织带1由钢丝或合成纤维编织经编织而成,在所述纤维编织带1的四周和内部有紧密粘合的塑料包裹层2,所述塑料包裹层2为弹性热塑性塑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其特征在于所。

4、述纤维编织带1为连续纤维编织成的平铺的扁平条带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编织带1为合成纤维编织时包括芳族聚酰胺纤维、玻璃纤维、陶瓷纤维,或碳纤维中的任一种材料,或者是它们的任意组合经编织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包裹层2的弹性热塑性塑料通常为聚氨酯,或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或聚丙烯,或聚苯乙烯,或者是它们的任意结合,最佳使用是聚氨酯作为包覆材料。5一种为权利要求1所述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中的纤维编织带的编织方式,其特征是取钢丝、芳族聚酰胺纤维、玻璃纤维、陶瓷纤维,或碳纤维其中的任一。

5、种材料或者是它们的任意组合经连续纤维编织成平铺的扁平条带状的纤维编织带1,其中,单向纤维布的纤维编织带形式是纤维在保护套中的最佳排布方式,它的绝大多数纤维均是以平行于编织带长度方向A的方式进行排列,或有少数纤维与长度方向A成一定角度的编织方式。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纤维编织带的编织方式,其特征是所述的纤维编织带的厚度T3和宽度W需根据设计和载荷力大小确定所选纤维材料的种类和编织方式,保证编织纤维带1的厚度在0612MM之间。7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的制作方法,包括通过权利要求5制作的纤维编织带,包括将纤维编织带1嵌埋在热塑料性塑料包裹的生产工序,和在各种情形下都能用于退。

6、绕展开编织纤维带的卷轴,和用于使纤维编织带精确定位的装置,以及用于预热纤维编织带的加热器13,和用于将纤维编织带挤压到挠性塑料套内的至少一台聚氨酯浇注机9、保温固化槽10、辊存储器,切割装置11以及存储辊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氨酯浇注机9具有施用于由液态的反应原料与纤维编织带1充分浸润后通过至少一个滚压辊6压辊挤压出多余的液体原料,再通过一个控制纤维带在模具中位置的导引定位器7以及至少一个模具8。8权利要求7所述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在纤维编织带1嵌埋在热塑料弹性体中进行弹性热塑性塑料包裹工艺之前,所述编织好的纤维编织带1表面均经过化学试剂洗涤或预热处理,使表面呈。

7、优化状态。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在所述的保温固化槽10中固化交联反应,使纤维编织带的表面及纤维编织带的纤维之间生成有交联化学键的塑料包裹层2,或称为聚氨酯弹性体,以保证纤维与弹性体之间的有效粘合,其中,保温固化槽10中的温度应控制在60100之间,同时应将包裹有聚氨酯弹性体的编织带在保温固化槽中停留48分钟,以使交联固化反应充分完成,得到符合性能要求的最终制品。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纤维编织带经过滚压辊6压辊挤压出多余的液体原料后,再通过导引定位器7之后权利要求书CN102002872A。

8、CN102002884A2/2页3进入模具8,在模具8中由聚氨酯浇注机9将异氰酸酯14、多元醇等聚氨酯液态原料15高速混合后注入模具8,充分浸润编织带中的纤维,在模具8及随后的保温固化槽10中加热固化,在编织带上包裹一层聚氨酯弹性体保护套。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编织带1还需要经过至少一个纤维表面处理器13完成纤维表面的优化,和经过至少一个浸渍槽5充分地浸渍,其中,所述浸渍槽5中有混合后的液态原料通常为改性异氰酸酯、多元醇、以及扩链剂、催化剂、阻燃剂、脱模剂的混合物或者是上述原料的任意组合的混合物,以实现热塑性护套材料与纤维材料有理想。

9、的粘接强度;所述浸渍槽5的最佳浸渍温度为2030,浸渍时间为510分钟。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引定位器7精确地定位进入模具8中的纤维编织带的位置,即调整纤维编织带的上下两面护套材料的相对厚度T1和T2。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为提高牵引带的生产效率,可使用数倍于所需宽度的大宽幅纤维编织带进行之前的浸渍、滚压、定位、包裹弹性体、保温固化等步骤,然后,通过设置固化保温槽10后的切割刀架11进行切割,切割刀架中各刀片的间距可以调节,从而实现一次浸渍固化工艺就能获得多条所需宽度的牵引编织带。。

10、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切割后的牵引编织带还需在4050的环境中继续保温至少5个小时,以确保交联反应完全。15一种塑料包裹层的制作方法,适用于制作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包裹层2,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塑料包裹层2为聚氨酯时,能通过两种方法分别形成,一、一步法,是将聚酯或聚醚直接与二异氰酸酯、扩链剂、交联剂混合,直接反应生成聚氨酯橡胶;二、二步法,先由线型聚酯或聚醚与二异氰酸酯反应,制成低分子量的预聚体;再经过扩链反应,生成高分子量聚合物,然后添加适当的交联剂,加热使其交联固化,成为聚氨酯弹性体。权利要求书CN102002872ACN102002884。

11、A1/5页4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及制作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提供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及制作方法,制作方法包括纤维编织带的编织方式、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的制作方法和塑料包裹层的制作方法。背景技术0002普通升降机,特别是垂直升降的电梯,一般是通过承载部件将设置在两端的电梯轿箱和配重实现上下升降,承载部件主要有曳引机、滑轮和连接在轿箱和配重间的绳索进行牵引。目前在使用的绳索有圆形钢丝绳和扁平形钢带两种,传统在用的圆形钢丝绳结构被证明是有效的,但圆形钢丝绳的圆横截面结构也被证明是不利于钢丝绳的反复弯曲受载,影响了使用寿命。因此,扁平形钢带结构被引入电梯承载元件中来,。

12、经实践证明,扁平形钢带不但使得更小直径曳引轮的应用成为可能,同时也大大优化了承载部件中各部分的受力状态,从而大大提高了部件的弯折疲劳寿命。多年来,业内工程技术人员一直希望发明能够使用较轻重量和获得较大强度的承载升降机用挠性牵引构件。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专利号200480036033,公开了一种使用钢丝芯索作为主要承载构件,包裹热塑性挠性塑料制成的钢带牵引构件,它与本发明使用的包覆材料不同,且承载纤维的排布结构不同,本发明使用的是比200480036033使用的扁平式钢带芯索结构,更加扁平化的纤维排布形式,本发明的结构具有更佳的抗弯曲疲劳性;且本发明使用非金属纤维材料具有密度小,一般只在钢丝。

13、芯索的1/41/3之间,而抗拉强度却优于钢丝。中国专利号200480036033,公开的是热塑性聚氨酯的挤出工艺TPU将弹性聚氨酯保护套包裹在钢丝上的,本发明采用的是弹性聚氨酯橡胶的液体,但工艺加工方法完全不同。中国专利号998148644和008118310专利提到了扁平形钢带结构,与本发明提供的扁平式牵引带外形基本相同,但内在结构和制作方法完全不同。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旨在提供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及制作方法,制作方法包括纤维编织带的编织方式、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的制作方法和塑料包裹层的制作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作为电梯的承载部件具有较轻重量。

14、和较大强度的承载功能,是工程人员一直以来试图改进和希望达到的目标;本发明是将芳纶纤维等聚合物合成纤维引用做承载部件替代传统的钢丝绳,具有节约成本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等优点。为使这些聚合物纤维绳索能够满足国家技术标准规定的强度,本发明提供了一整套完整的制作方法,这些制作方法充分保证了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和纤维编织带的编织方式,以及塑料包裹层的制作,所获得的承载部件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具有扁平式结构的优点、其结构合理、经久弯折抗疲劳性能好、使用寿命长;所提供的产品制造方法是改进型方案,是现有技术无法实现的技术,具有切实可行性。0005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标记详细介绍本发明的技术内容。说。

15、明书CN102002872ACN102002884A2/5页50006一种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所述的复合牵引带为纤维编织带1,所述纤维编织带1由钢丝或合成纤维编织经编织而成,在所述纤维编织带1的四周和内部有紧密粘合的塑料包裹层2,所述塑料包裹层2为弹性热塑性塑料。所述纤维编织带1为连续纤维编织成的平铺的扁平条带形状。所述纤维编织带1为合成纤维编织时包括芳族聚酰胺纤维、玻璃纤维、陶瓷纤维,或碳纤维中的任一种材料,或者是它们的任意组合经编织而成。所述的塑料包裹层2的弹性热塑性塑料通常为聚氨酯,或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或聚丙烯,或聚苯乙烯,或者是它们的任意结合,最佳使用是聚氨酯作为包覆材料。

16、。0007一种为权利要求1所述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中的纤维编织带的编织方式,取钢丝、芳族聚酰胺纤维、玻璃纤维、陶瓷纤维,或碳纤维其中的任一种材料或者是它们的任意组合经连续纤维编织成平铺的扁平条带状的纤维编织带1,其中,单向纤维布的纤维编织带形式是纤维在保护套中的最佳排布方式,它的绝大多数纤维均是以平行于编织带长度方向A的方式进行排列,或有少数纤维与长度方向A成一定角度的编织方式。所述的纤维编织带的厚度T3和宽度W需根据设计和载荷力大小确定所选纤维材料的种类和编织方式,保证编织纤维带1的厚度在0612MM之间。0008一种所述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的制作方法,包括制作的纤维编织。

17、带,包括将纤维编织带1嵌埋在热塑料性塑料包裹的生产工序,和在各种情形下都能用于退绕展开编织纤维带的卷轴,和用于使纤维编织带精确定位的装置,以及用于预热纤维编织带的加热器13,和用于将纤维编织带挤压到挠性塑料套内的至少一台聚氨酯浇注机9、保温固化槽10、辊存储器,切割装置11以及存储辊12,所述的聚氨酯浇注机9具有施用于由液态的反应原料与纤维编织带1充分浸润后通过至少一个滚压辊6压辊挤压出多余的液体原料,再通过一个控制纤维带在模具中位置的导引定位器7以及至少一个模具8。在纤维编织带1嵌埋在热塑料弹性体中进行弹性热塑性塑料包裹工艺之前,所述编织好的纤维编织带1表面均经过化学试剂洗涤或预热处理,使表。

18、面呈优化状态。还包括在所述的保温固化槽10中固化交联反应,使纤维编织带的表面及纤维编织带的纤维之间生成有交联化学键的塑料包裹层2,或称为聚氨酯弹性体,以保证纤维与弹性体之间的有效粘合,其中,保温固化槽10中的温度应控制在60100之间,同时应将包裹有聚氨酯弹性体的编织带在保温固化槽中停留48分钟,以使交联固化反应充分完成,得到符合性能要求的最终制品。在纤维编织带经过滚压辊6压辊挤压出多余的液体原料后,再通过导引定位器7之后进入模具8,在模具8中由聚氨酯浇注机9将异氰酸酯14、多元醇等聚氨酯液态原料15高速混合后注入模具8,其中的多元醇等聚氨酯液态原料15为除去改性异氰酸酯以外的其它聚氨酯原料组。

19、分的混合液充分浸润编织带中的纤维,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实例中,所使用的异氰酸酯为改性MDI,多元醇为聚醚型多元醇,扩链剂使用的是1,4丁二醇,催化剂使用的是三乙烯二胺;在模具8及随后的保温固化槽10中加热固化,在编织带上包裹一层聚氨酯弹性体保护套。所述的纤维编织带1还需要经过至少一个纤维表面处理器13完成纤维表面的优化,和经过至少一个浸渍槽5充分地浸渍,其中,所述浸渍槽5中有混合后的液态原料通常为改性异氰酸酯、多元醇、以及扩链剂、催化剂、阻燃剂、脱模剂的混合物或者是上述原料的任意组合的混合物,以实现热塑性护套材料与纤维材料有理想的粘接强度;所述浸渍槽5的最佳浸渍温度为2030,浸渍时间为510分。

20、钟。所述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的制作方法,所述的导引定位器7精确地定位进入模具8中的纤维编说明书CN102002872ACN102002884A3/5页6织带的位置,即调整纤维编织带的上下两面护套材料的相对厚度T1和T2。为提高牵引带的生产效率,可使用数倍于所需宽度的大宽幅纤维编织带进行之前的浸渍、滚压、定位、包裹弹性体、保温固化等步骤,然后,通过设置固化保温槽10后的切割刀架11进行切割,切割刀架中各刀片的间距可以调节,从而实现一次浸渍固化工艺就能获得多条所需宽度的牵引编织带。切割后的牵引编织带还需在4050的环境中继续保温至少5个小时,以确保交联反应完全。0009一种塑料包裹层的制。

21、作方法,适用于制作上述的塑料包裹层2,当所述塑料包裹层2为聚氨酯时,能通过两种方法分别形成,一、一步法,是将聚酯或聚醚直接与二异氰酸酯、扩链剂、交联剂混合,直接反应生成聚氨酯橡胶;二、二步法,先由线型聚酯或聚醚与二异氰酸酯反应,制成低分子量的预聚体;再经过扩链反应,生成高分子量聚合物,然后添加适当的交联剂,加热使其交联固化,成为聚氨酯弹性。0010本发明实现了发明目的,所提供的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由于采用的是纤维编织带且纤维编织带的四周和内部有紧密粘合的塑料包裹层,塑料包裹层作为一保护套,既保护了纤维编织带免受磨损,也使编织带保持张紧的状态。该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作为承载部件,由。

22、于是扁平式结构,因而具有扁平带结构的优点,相对于原有的钢丝绳构件,承力结构更合理、经久弯折抗疲劳性能更好、使用寿命更长,和重量更轻和承载强度更大的优势。本发明所提供了一整套制作方法,包括,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的制作方法,以及所采用的纤维编织带的编织方式和塑料包裹层的制作方法,所提供的制作方法为改进型技术方案,但是现有技术无法实现的技术方案,符合专利法三性要求,具有切实可行性,填补了现有技术空白。附图说明0011图1本发明的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的局部立体示意图;0012图2为图1的局部刨开立体示意图;0013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0014图4是纤维编织带的单。

23、向纤维排布示意图;0015图5为纤维编织带的具有少量纤维以90夹角编织于A向纤维间的纤维排布方式示意图0016图6是本发明的升降机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包裹聚氨酯护套工艺的流程示意图。0017图中标示1、纤维编织带,2、塑料包裹层,A、长度方向,5、浸渍槽,6、滚压辊,7、导引定位器,8、模具,9、聚氨酯浇注机,10、保温固化槽,11、切割刀架,12、存储辊,13、加热器,14、异氰酸酯,15、多元醇等聚氨酯液态原料,A、编织带长度方向,T1和T2纤维编织带上下两面护套材料的相对厚度,T3、纤维编织带的厚度,W、纤维编织带的宽度。具体实施方式0018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和实施。

24、方式。0019图1为本发明的升降机用纤维编织挠性复合牵引带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中纤维编织带1是由钢丝、芳族聚酰胺纤维、玻璃纤维、陶瓷纤维或碳纤维以某种形式编织而成,说明书CN102002872ACN102002884A4/5页7编织方式可为多种形式,本发明的最佳方案是采用编织单向纤维布的形式作为排布方式,即编织带的绝大多数纤维均是以平行于编织带长度方向A的方式排列,只有少数纤维与A方向成一定角度的编织方式。结合图4所示,纤维单丝或由多根单丝组成的纤维束16均平行于编织带的长度方向A,或除去绝大多数平行于长度方向A的纤维单丝或纤维束外,还有一小部分纤维与编织带长度方向A向成一定角度地编织于A向纤。

25、维之间的排列方式。结合图5所示,有小部分纤维或纤维束以90夹角编织于A向纤维之间的编织结构。0020附图3为附图2的AA方向横截面示意图,具体表示本发明为平铺形式的纤维编织带或称牵引带,它的厚度T3和宽度W是根据载荷选择纤维的种类来确定所采用的编织方式,挠性牵引带的厚度TT1T2T3厚度T3一般在0812MM之间,切割后的纤维编织带宽度根据曳引轮上的槽相互吻合;纤维编织带1需要在宽度方向上施加均匀的预紧力,最好是为35N45N的可调张力。0021所述塑料包裹层2包括聚氨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本发明使用聚氨酯作为弹性塑料包覆材料。0022附图6是本发明的升降机纤维编织挠性复合。

26、牵引带包裹聚氨酯护套工艺的流程示意图,是制作方法生产线简示图,包括通过纤维编织带的编织方式获得的纤维编织带1,然后将纤维编织带1嵌埋弹性塑料包覆材料生产,该制作方法在各种情形下都包括用于退绕展开编织纤维带的卷轴、用于使编织带精确定位的装置、用于预热编织带的加热器13,用于将编织带共同挤压到挠性塑料套内的至少一台聚氨酯浇注机9、保温固化槽10、切割刀架11以及存储辊12,其中,聚氨酯浇注机9具有施用于纤维编织带1的一个导引定位器7以及至少一个模具8。经过模具8以及随后的保温固化槽10中发生固化交联反应后,在纤维编织带1的表面以及编织带纤维之间都生成有交联化学键的聚氨酯橡胶弹性体,从而保证了纤维与。

27、弹性体之间的有效粘合。编织好的纤维编织带1,至少经过一个纤维表面处理器13,完成纤维表面优化,以及经过一个浸渍槽5与热塑性塑料的一种液体原料充分浸渍,以达到最终热塑性护套材料与纤维材料有理想的粘接强度。已与液体原料充分浸渍后的纤维编织带至少经过一组滚压辊6的挤压,再进入加热模具进行混合原料液的裹覆,通过调节上下两压辊的间隙,不但可以控制纤维带中浸渍原料液的含量,还可以确保纤维编织带以铺展的形态进入模具,实现聚氨酯护套材料的均匀裹覆。经过滚压辊的纤维编织带,至少经过一个导引定位器7,以精确的定位进入模具8,通过这个导引装置可以调节纤维带在模具中的位置,从而调整纤维带上下两面护套材料的相对厚度它T。

28、1和T2。经过连接有低压发泡机的模具8后,纤维编织带1的两面均涂覆有一定厚度的聚氨酯护套料的条带,至少要经过一个保温槽10的持续受热,该保温槽的温度应控制在60100以内,以使交联固化反应充分完成,得到符合性能要求的最终制品。0023总的来说,本发明是一种升降机带组件,该组件具有包在保护套中的预拉伸的合成纤维材料编织带,该保护套不但保护纤维编织带免于磨损,同时也使编织带保持被拉伸的状态。同时本发明的纤维编织带结构,使得受力元件结构更加扁平化,最大限度的保证纤维受力状态的均匀性,从而进一步提高组件的弯折疲劳寿命,应用于升降机系统的负载拉伸载荷的元件,该元件中的具有预拉伸的复合纤维编织带作为主要承载部件,该编织带包覆有聚氨酯弹性体材料作为保护套。0024本发明仅就最佳的实施例做了详细的描述,但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的其他方说明书CN102002872ACN102002884A5/5页8式的限制,凡是在本发明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和类似或雷同的方案,均视为是本发明请求保护的范围。说明书CN102002872ACN102002884A1/3页9图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002872ACN102002884A2/3页10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2002872ACN102002884A3/3页11图6说明书附图CN10200287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绳;除电缆以外的缆索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