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设备及成像设备的校正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成像的成像设备和一种成像设备的校正方法。
背景技术
染料热转移记录方法常用于像全彩摄影这样的高质量的成像应用中。其中的胶版染料热转移记录方法尤其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典型的采用胶版热染转移记录方法的成像设备都采用环形记录中间带。将这种记录中间带绕在压鼓(platen drum)周围,并按照预定的速率旋转(例如日本公开号No.2002-79698)。
染料载层(dye mounting layer)转移部分绕在压鼓周围,它把染料载层转移到记录中间带上将要成为成像区域的区域。为了实现转移,染料载层转移部分的染料载层转移头把染料载层转移件压在记录中间带的成像区域,该转移件是从绕在染料载层转移部分周围地染料载层转移件卷中抽出来的。
多个染料转移部分设置在压鼓周围,分别用来转移形成不同颜色图像各种染料。根据图像数据,每个染料转移部分的染料转移头进行形成不同颜色图像的成像操作,也就是将由围绕在染料载层转移部分周围的染料载层转移件卷中抽出来的染料转移件压在记录中间带的成像区域。具有不同颜色的图像由与各种颜色相对应的染料转移部分制造出来,在染料载层上形成全彩图像。
成形在记录中间带的染料载层上的全彩图像与染料载层一起被记录纸转移头转移到一页记录纸上,该记录纸由记录纸卷中抽出。再把这个具有转移全彩图像的记录纸由记录中间带上撕下,用具有切割部分的切割机械将其切割成预定的尺寸。输出的纸张由成像部分中输出。
传统的成像设备具有以下缺点:
成像设备的成像部分在染料转移操作状态时将染料转移到记录纸的成像区域,在待机状态下则不进行转移操作。在染料转移操作状态下,染料转移件被不停的由围绕在每个染料转移部分上的染料转移件卷上抽出,而在待机状态下,染料转移件没有被抽出,因此就存在灰尘吸附于染料转移件上的危险。当成像部分的状态由待机状态变为染料转移操作状态时,染料转移件上粘有灰尘的染料很可能被转移到记录中间带的染料载层上,造成不清晰的成像。
可以在染料转移件的染料上连接指示染料末端的标记。通过监测该标记,能够确定染料转移件上所有的染料都用完了。染料载层转移件不能标示任何指示染料载层末端的标记。因此,就不能监视整个染料载层何时用完。因此就存在不转移染料载层的危险,导致提供给用户的是没有转移染料的记录纸。
另外,即使是通过在染料转移件末端安装标记的方法监测染料转移件上的染料的消耗,还是存在提供给用户的是没有转移染料的不完全的图像的危险。
当染料载层转移头、染料转移头、记录纸转移头中至少一个的温度超过预定的温度时,所述的染料载层转移头、染料转移头、记录纸转移头转为冷却状态,使其冷却。这是因为,即使转移是在加热后的染料载层转移头、染料转移头、记录纸转移头上进行的,但是如果它们被加热到超过预定温度的温度,也会阻碍转移。
然而,即使是在剩余待成像的纸张数量很小(如少于4页)时,如果染料载层转移头、染料转移头、记录纸转移头中至少一个的温度超过了预定的温度,它们也会转入冷却状态。这样,用户就不得不等待染料载层转移头、染料转移头、记录纸转移头冷却结束。
在记录纸上,用于成像的成像区域和用于非成像的非成像区域沿着传送方向交替排列。由于只向用户提供成像部分的成像区域,在成像设备内非成像区域被当作无用部分而切除。非成像区域被切割部分切成多个切条。这些切条通过一个开口而被储存在进位于开口部分下面的切条储存部分中。按照垂直于记录纸运输方向的方向和预定的间隔,记录纸的非成像区域被切割成切条,每个切条的尺寸都可以通过开口部分。然而,沿着记录纸传送方向的非成像区域的长度可能由于成像区域长度的不同而改变。因此,当记录纸的非成像区域按照预定的间隔被切割为多个切条时,就会存在由于最后一个切条的宽度太小而在切割部分堵塞的危险。
切条掉进开口下面的切条储存部分中,也就是说,切条储存于该储存部分中。该切条储存部分具有切条充满度监测部分,通过对发射光线的拦截的判断,来确定储存在切条储存部分的切条是否超过了预定水平。如果光线被储存在切条储存部分的切条所拦截,切条充满度监测部分就确定切条储存部分储存的切条超过了预定水平了。
然而,由切条充满度监测部分发出的光线也可能被少量的正在掉进切条储存部分的切条所拦截。这样,即使切条储存部分储存的切条没有超过预定的水平,也可能出现错误的监测,也就是说,错误的判断切条储存部分内储存的切条超过了预定水平。
掉进开口部分的切条稀疏的储存于切条储存部分中。因此,即使切条实际的数量不大,但切条储存部分还是很快就监测被充满了。所以需要频繁的清理切条储存部分储存的切条。
以同一种方式制造的成像设备会因为成像设备制造过程中的偏差而存在细微的差别。为了调整这种差别,需要调整成像设备运输前加载在每个染料转移头上的电压。这样,就调整了驱动每个染料转移头的电路中的电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具有染料转移件的成像设备,该设备能够防止在待机状态时吸附灰尘的染料转移件再用于成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监测染料载层转移件的末端。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成像设备,该设备在染料转移件的染料耗尽不向图像转移时,就不再向用户提供图像。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即使当染料载层转移头、染料转移头、记录纸转移头中至少一个的温度超过了预定温度,也会考虑到剩余图像的数量,如果剩余图像的量很小会继续完成成像;在剩余图像成像后,染料载层转移头、染料转移头、记录纸转移头再进入冷却状态。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当成像区域和非成像区域沿着传送方向交替排列的记录纸被切割部分沿着充分垂直于传送方向在非成像区域多次切割时,切割部分能够将记录纸切割为宽度大于一个最小宽度的切条,且使该宽度小于一个预定宽度,该最小宽度由切割部分获得。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在下落中的切条拦截了用于确定切条是否超过预定水平的光线的情况下,避免对切条储存部分储存的切条数量是否超过预定水平的错误判断。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防止切条稀疏的储存于切条储存部分中,因而避免了切条储存部分被频繁的监测到充满的状况。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该设备不通过调整加载在染料转移头上的电压的方式,来调整由于成像设备制造的偏差所造成的转移染料的密度变化。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包括:染料转移部分,用于将染料转移件上的染料转移到循环移动记录中间带外表面上,所述染料转移件包括基材和基材上的染料;记录纸转移部分,用于将转移到记录中间带上的染料转移到记录纸上。所述染料转移部分包括第一辊和第二辊,其中染料转移件绕在第一辊上,第二辊将染料转移件由第一辊中抽出。在染料转移操作状态时,第二辊将染料转移件抽出,抽出的染料转移件上的染料被转移到记录中间带面对着染料转移件的一面上。当染料转移操作状态转变为待机状态时,第一辊将染料转移件回卷,令染料转移件上已经转移过染料的部分面对记录中间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待机状态变为染料转移状态时,第二辊将染料转移件抽出,使染料转移件上染料未转移的部分面对记录中间带。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包括:染料载层转移部分,用于将染料载层转移件上的染料载层转移到循环移动记录中间带的外表面上,其中的染料载层转移件包括基材和基材上的染料载层;染料转移部分,用于将染料转移件上的染料转移到染料载层上,所述染料转移件包括基材和基材上的染料;记录纸转移部分,用于将转移到染料记录中间带上的染料转移到记录纸上。该染料载层转移部分包括第一辊和第二辊,其中染料载层转移件围绕在第一辊上,第二辊将其从第一辊上抽出。通过判断围绕在第一辊上的染料载层转移件残余量来监测染料载层转移件的末端,该残余量通过第二辊的转动速度来判断的。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包括:多个染料转移部分,用于将各个染料转移件上的染料转移到循环移动记录中间带的外表面上,其中每个转移件包括基材和基材上的染料;记录纸转移部分,用于将转移到记录中间带上的染料顺次转移到有记录纸卷中抽出的传送的记录纸上,其中的成像区域被非成像区域隔开,染料被转移到各个成像区域,而不转移到非成像区域;还包括切割部分,用于将通过记录纸转移部分而具有转移染料的记录纸切割为成像区域。每个染料转移部分包括染料转移件消耗监测部分,用于监测何时染料转移件的染料耗尽。当任何一个染料转移件消耗监测部分监测到染料耗尽时,切割部分切割记录纸的成像部分,成像部分中的图象是由染料转移件上的染料形成的,而不是染料转移件上耗尽的染料。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包括:染料载层转移部分,它使用加热的染料载层转移头将染料载层转移件上的染料载层转移到循环移动的记录中间带的外表面上,所述染料载层转移件包括基材和基材上的染料载层;染料转移部分,它使用加热的染料转移头将染料转移件上的染料转移到染料载层上,其中的染料转移件包括基材和基材上的染料;记录纸转移部分,它使用记录纸转移头将染料转移到染料载层上的染料转移到记录纸上。设备具有用来分别监测染料载层转移头、染料转移头、记录纸转移头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确定剩余的待成形图像的数量。根据各温度传感器对各自的染料载层转移头、染料转移头、记录纸转移头中至少一个的温度的监测和剩余的待成形图像的数量,成像设备转入冷却状态,染料载层转移头、染料转移头、记录纸转移头被冷却。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包括:染料转移部分,用于将染料转移件上的染料转移到循环移动记录中间带的外表面上,其中的染料转移件包括基材和基材上的染料;记录纸转移部分,用于将转移到记录中间带上的染料顺次转移到有记录纸卷中抽出的传送的记录纸上,其中的成像区域被非成像区域隔开,染料被转移到各个成像区域,而不转移到非成像区域;还包括切割部分,用于将通过记录纸转移部分而具有转移染料的记录纸切割为成像区域。切割部分根据传送方向上非成像区域的长度沿着充分垂直于记录纸传送方向的方向切割掉记录纸上的非成像部分。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包括:染料转移部分,它使用染料转移头将染料转移件上的染料转移到循环移动的记录中间带的外表面上,其中的染料转移件包括基材和基材上的染料;记录纸转移部分,用于将转移到记录中间带上的染料顺次转移到由记录纸卷中抽出的传送的记录纸上,其中的成像区域被非成像区域隔开,染料被转移到各个成像区域,而不转移到非成像区域;还包括切割部分,用于将通过记录纸转移部分而具有转移染料的记录纸切割为成像区域;切条储存部分,用于储存由切割部分产生的切条;切条充满度监测部分,用于判断切条储存部分中储存的切条是否超过了预定水平。切条充满度监测部分在记录纸的切割操作之后拖延预定的时间,之后再恢复判断操作。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包括:染料转移部分,用于将染料转移件上的染料转移到循环移动记录中间带的外表面上,其中染料转移件包括基材和基材上的染料;记录纸转移部分,用于将转移到记录中间带上的染料顺次转移到由记录纸卷中抽出的记录纸上,其中的成像区域被非成像区域隔开,染料被转移到各个成像区域,而不转移到非成像区域;还包括切割部分,用于将通过记录纸转移部分而具有转移染料的记录纸切割为成像区域;切条储存部分,用于储存由切割部分产生的切条;切条充满度监测部分,用于判断切条储存部分中储存的切条是否超过了预定水平。切条充满度监测部分以预定的间隔向储存在切条储存部分中的切条发射光线,并根据光线被拦截的数量来判断切条储存部分中储存的切条是否超过了预定水平。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包括:染料转移部分,用于将染料转移件上的染料转移到循环移动记录中间带的外表面上,其中染料转移件包括基材和基材上的染料;记录纸转移部分,用于将转移到记录中间带上的染料顺次转移到由记录纸卷中抽出的记录纸上,其中的成像区域被非成像区域隔开,染料被转移到各个成像区域,而不转移到非成像区域;还包括切割部分,用于将通过记录纸转移部分而具有转移染料的记录纸切割为成像区域;切条储存部分,用于储存由切割部分产生的切条;和切条体积减小部分,用于减小储存在切条储存部分内切条的体积。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成像设备的校正方法。该成像设备包括:染料转移部分,它使用染料转移头将染料转移件上的染料转移到循环移动记录中间带的外表面上,其中染料转移件包括基材和基材上的染料,染料转移头被加载预定时间的预定的电压而加热;记录纸转移部分,用于将转移到记录中间带上的染料转移到记录纸上。事先使用作为染料转移头的基准的基准染料转移头,获得转移染料密度、电压加载时间和加载电压的关系。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确定加载第一电压经过第一电压加载时间的染料转移头所转移的染料的密度;根据测量步骤所测量的密度和第一加载时间,在校正表中确定一个合适的电压;根据电压加载时间和染料基准密度之间的关系控制染料转移头,该染料基准密度是通过在基准染料转移头上加载的预定电压所得到的转移染料密度。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本发明的上述的和其它的优点将通过结合下面的详细描述和附图而更加的清晰。
【附图说明】
图1为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如图1所示成像设备的成像部分的侧示意图;
图3为如图1所示成像设备的切割部分的结构示意的侧视图;
图4为如图3所示切割部分的旋转刀具的前视示意图;
图5A为俯视示意图,图示了图像A-E是如何成像于记录中间带的成像区域A-E上的;
图5B为表格,解释了染料载层转移头、第一染料转移头、第二染料转移头、第三染料转移头和记录纸转移头是如何同步向成像区域转移图像的;
图6为坐标图,图示了运输前,调整按照本发明的成像装置所使用的校正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该成像设备100包括用于成像的成像部分300和用于控制成像部分300的控制部分200。成像设备100具有外壳10。成像部分300和控制部分200位于外壳10内部。
在外壳10的前侧具有:插入部分110,记录媒体由这个插入部分插入;显示部分120,为用户显示信息;输入部分130,通过该部分用户可以输入指令;还有接收开口140用于向用户提供成形的图像。
插入部分110具有5个插入开口112和5个弹射按钮114。每个插入开口112和一个弹射按钮114相对应。
插入开口112可分别接收5种记录媒体,也就是多媒体(MM)卡、智能媒体(SM)卡、compact flash(CF)存储卡、PC卡和MO盘。
通过按压与各个插入口112相应的弹射按钮114,插入相应插入开口112的记录媒体可以被弹出。
显示部分120将成像设备采集到的各种信息显示告知用户。
用户通过输入部分130向成像设备100输入关于待成形的图像的信息。例如,用户向输入部分130输入对图像数据的确认,所述数据包括记录媒体中记录的图像数据和根据该图像数据所得出的待成像图像数量。可选择的,用户也可以向输入部分130输入信息,指示是否给一个图像信息记录于记录媒体中的图像提供附加图像,同时指示这个附加图像是什么。
成像部分300包括循环记录中间带361;压鼓360,用于使记录中间带361循环移动;染料载层转移部分310,用于将染料载层转移到循环移动的记录中间带361上;第一染料转移部分,用于将第一染料(黄)转移到记录中间带361的染料载层上;第二染料转移部分,用于将用于将第二染料(品红)转移到记录中间带361的染料载层上;第三染料转移部分,用于将用于将第三染料(青)转移到记录中间带361的染料载层上;记录纸转移部分350,用于将已经转移到记录中间带361上的染料载层和染料载层上的第一染料、第二染料、第三染料转移到记录纸351上;记录中间带标准长度监测部分365,用于监测记录中间带361的标准长度;切割部分370,用于切割已经转移了染料载层和第一、二、三染料的记录纸;切条储存部分390,用于储存由切割部分370制造的切条;切条充满度监测部分382,用于监测储存于切条储存部分390中的切条数量是否超出了预定水平;切条体积减小部分385,用于减小储存在切条储存部分390内的切条的体积。
染料载层转移部分310包括染料载层转移头,用于在加热的状态下将染料载层转移件的染料载层转移到记录中间带361上;马达314,用于驱动辊向前旋转,卷起染料载层转移件;马达318,用于驱动辊向后旋转,卷起染料载层转移件;温度传感器402,用于监测染料载层转移头312的温度。
第一染料转移部分320包括第一染料转移头322,用于在加热状态线将转移第一染料转移件的第一染料转移到记录中间带361上;马达324,用于驱动辊向前旋转,卷起第一染料转移件;马达328用于驱动辊向后旋转,卷起第一染料转移件;第一染料消耗监测部分411,用于监测何时第一染料转移件的第一染料耗尽;温度传感器412,用于监测第一染料转移头322的温度。
第二染料转移部分330包括第二染料转移头332,用于在加热状态线将转移第二染料转移件的第二染料转移到记录中间带361上;马达334,用于驱动辊向前旋转,卷起第二染料转移件;马达338用于驱动辊向后旋转,卷起第二染料转移件;第二染料消耗监测部分421,用于监测何时第二染料转移件的第二染料耗尽;温度传感器422,用于监测第二染料转移头332的温度。
第三染料转移部分340包括第三染料转移头342,用于在加热状态线将转移第三染料转移件的第三染料转移到记录中间带361上;马达344,用于驱动辊向前旋转,卷起第三染料转移件;马达348用于驱动辊向后旋转,卷起第三染料转移件;第三染料消耗监测部分431,用于监测何时第三染料转移件的第三染料耗尽;温度传感器432,用于监测第二染料转移头342的温度。
记录纸转移部分350包括记录纸转移头352,用于通过记录中间带361加热记录纸;记录纸转移辊354,在记录中间带361和记录纸插入该辊和记录纸转移头352之间时旋转;温度传感器442,用于监测记录纸转移头352的温度。
控制部分200包括接口控制部分210,用于读取插进插入部分110的记录媒体中记录的图像数据并实现与用户的控制互动;图像处理控制部分220,用于处理读取的图像数据,并在处理后的图像数据的基础上控制染料载层转移头312、第一染料转移头322、第二染料转移头332、第三染料转移头342和记录纸转移头352;机械控制部分230,用于控制马达314、318、324、328、334、338、344、348、354和压鼓360、记录中间带标准长度监测部分365、切割部分370、切条充满度监测部分382、切条体积减小部分385、温度传感器402、412、422、432、442和第一染料消耗量监测部分411、第二染料消耗量监测部分421、第三染料消耗量监测部分431。
接口控制部分210控制用于显示信息或图像的显示部分120,并接收用户由输入部分130输入的指令。
接口控制部分210接收用户输入的指令,该指令由输入部分130输入,是关于图像成形的数量的,该部分同机械控制部分230一起决定了成像设备300成像的数量。在图像成形的过程中,接口控制部分210和机械控制部分230确认已成形的图像数量,和剩余的待成形图像数量。
图2为按照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00的成像部分300的侧示意图。
在成像部分300上,使用了环形记录中间带361,该环形带在成像部分300的内循环移动。记录中间带361,例如,为聚酰亚胺薄膜形成的具有25-大约50μm厚度的带状物,而且它的两端对接在一起,构成环形。
大直径(大约200mm)压鼓360位于成像部分充分中间的位置,记录中间带361围绕该压鼓。压鼓360由步进马达沿着图2中箭头A方向按照预定速率精确的驱动旋转。
压鼓360的外表面具有橡胶。与该橡胶接触的记录中间带361被它和橡胶之间的摩擦力带动而按照一个预定速率精确的旋转。
围绕在压鼓360周围的记录中间带361的圆周长度根据外部环境的温度变化而变化。但是,可以使用记录中间带标准长度监测部分365来监测记录中间带361的圆周长度。
记录中间带361上具有可监测标记。首先,压鼓360带动记录中间带361循环移动达到预定的移动速率。之后,记录中间带361上的标记被记录中间带标准长度监测部分365检测到两次。压鼓360的旋转速率与记录中间带36 1的移动速率相同。因此,机械控制部分230可以通过监测标记第一次经过和第二次经过的间隔时间和压鼓的旋转速率从而计算出记录中间带361的圆周长度。如果必要,机械控制部分230可以改变压鼓360的旋转速率以获得期望的记录中间带移动速率。
压鼓360具有辅助辊363,记录中间带361围绕于其上。空载辊362和压力辊364给由辅助辊363向压鼓360循环移动的记录中间带361施加一个压力。与辅助辊363接近的压力辊364,向着记录中间带361外表面的方向或者远离该外表面的方向移动。
例如,辅助辊363包括转矩限制物。辅助辊363以一个预定的固定转矩与压鼓360同向旋转,使得记录中间带361也以一个充分固定的转矩循环移动。
辅助辊363的一个末端可以被一个辊子倾斜机构向上向下移动。如果围绕辅助辊363的记录中间带361与辅助辊363的轴发生相对移动,则辅助辊363可以在水平方向倾斜,使得该辊与移动方向相反的末端位于上方。因此,记录中间带361与辅助辊363的相对移动就抵消了。
染料载层转移部分310位于压鼓360上方,用于将染料载层转移到围绕在压鼓360上的记录中间带361上。
染料载层转移部分310包括染料载层转移件310的卷,该转移件是通过在基材上设置染料载层而制成的。当染料载层转移件316由卷中被抽出来且面对记录中间带361时,染料载层转移件316的染料载层通过染料载层转移头312被转移到记录中间带361的外表面上。染料载层由具有优异承载染料性能的树脂制成。在染料载层转移件316基材上的染料载层转移后,辊315将基材回收。辊315被由机械控制部分230控制的马达314驱动向前旋转。被染料载层转移件316围绕的辊319,也在辊315旋转的带动下向前旋转。
染料载层转移头312加载电压所加热。染料载层转移件316的染料载层通过加热的染料载层转移头312转移到记录中间带361的外表面上。染料载层转移头312的温度被温度传感器402所监测。控制染料载层转移头312的温度,使其不超过预定的温度。
指示末端的标记不能被连接在染料载层转移件316上。但是,可以通过下述方法监测到染料载层转移件316上的染料载层耗尽的情况。由于围绕在辊319上的染料载层的卷具有预定的长度,机械控制部分230可以通过由马达314带动的辊315的转动速率计算出围绕在辊319上的剩余的染料载层转移件316。
第一染料转移部分320相对于染料载层转移部分310处于压鼓360的转动方向的下游位置,它将第一染料转移到染料载层上,该染料载层是通过染料载层转移部分310而转移到记录纸间带361的外表面上的。在第一染料转移件326基材上的第一染料通过第一染料转移头322转移后,辊325将基材回收。辊325被机械控制部分230控制的马达324驱动向前旋转。被第一染料转移件326围绕的辊329,也在辊325的带动下向前旋转。
第一染料转移头322加载电压加热。第一染料转移件326的第一染料通过加热的第一染料转移头322转移到记录中间带361的外表面上的染料载层上。第一染料转移头322的温度被温度传感器412所监测。控制第一染料转移头322的温度,使其不超过预定的温度。
第一染料消耗监测部分411用来监测何时第一染料转移件326的第一染料耗尽。第一染料转移件326的第一染料的耗尽可以被标记监测部分411a所监测。当标记连接在第一染料转移件326的一个末端时,标记检测部分411a通过监测该标记以判断第一染料转移件326的第一染料是否耗尽。可选择的,也可以通过马达324的旋转来监测第一染料转移件326的第一染料。当第一染料转移件326的第一染料耗尽时,围绕在辊329周围的第一染料转移件326卷充分完全展开。这样,辊329的旋转停止,从而辊325的旋转也停止。即使马达324再驱动辊325,辊325的旋转还是停止。因此马达324可以用来监测第一染料转移件326的第一染料何时耗尽。
第二染料转移部分330相对于第一染料转移部件320处于压鼓360的转动方向的下游位置,它将第二染料转移到记录纸间带361的外表面上的染料载层上。在第二染料转移件336基材上的第二染料通过第二染料转移头332转移后,辊335将基材回收。辊335被机械控制部分230控制的马达334驱动向前旋转。被第二染料转移件336围绕的辊339,也在辊335的带动下向前旋转。
第二染料转移头332加载电压加热。第二染料转移件336的第二染料通过加热的第二染料转移头332转移到记录中间带361的外表面上的染料载层上。第二染料转移头332的温度被温度传感器422所监测。控制第二染料转移头332的温度,使其不超过预定的温度。
第二染料消耗监测部分421用来监测何时第二染料转移件336的第二染料耗尽。第二染料转移件336的第二染料的耗尽可以被标记监测部分421a所监测。当指示末端的标记连接在第二染料转移件336上时,标记检测部分421a可以通过监测该标记来判断第二染料转移件336的第二染料是否耗尽。可选择的,也可以通过马达334的旋转来监测第二染料转移件336的第二染料。当第二染料转移件336的第二染料耗尽时,围绕在辊339周围的第二染料转移件336卷充分完全展开。这样,辊339的旋转停止,从而辊335的旋转也停止。即使马达334再驱动辊335,辊335的旋转还是停止。因此马达334可以用来监测第二染料转移件336的第二染料何时耗尽。
第三染料转移部分340相对于第二染料转移部件330处于压鼓360的转动方向的下游位置,它将第三染料转移到记录纸间带361的外表面上的染料载层上。在第三染料转移件346基材上的第一染料通过第一染料转移头342转移后,辊345将基材回收。辊345被机械控制部分230控制的马达344驱动向前旋转。被第三染料转移件346围绕的辊349,也在辊345的带动下向前旋转。
第三染料转移头342加载电压加热。第三染料转移件346的第三染料通过加热的第三染料转移头342转移到记录中间带361的外表面上的染料载层上。第三染料转移头342的温度被温度传感器432所监测。控制第三染料转移头342的温度,使其不超过预定的温度。
第三染料消耗监测部分431用来监测何时第三染料转移件346的第三染料耗尽。第三染料转移件346的第三染料的耗尽可以被标记监测部分431a所监测。当指示末端的标记连接在第三染料转移件346上时,标记检测部分431a可以通过监测该标记来判断第三染料转移件346的第三染料是否耗尽。可选择的,也可以通过马达344的旋转来监测第三染料转移件346的第三染料。当第三染料转移件346的第三染料耗尽时,围绕在辊349周围的第三染料转移件346卷充分完全展开。这样,辊349的旋转停止,从而辊345的旋转也停止。即使马达344再驱动辊345,辊345的旋转还是停止。因此马达344可以用来监测第三染料转移件346的第三染料何时耗尽。
当控制部分200(图1)监测到第一染料转移件326、第二染料转移件336、第三染料转移件346中任何一个染料耗尽时,控制部分200就通过切割部分370把染料尚未转移的未完成的图像切掉。因此,就防止了提供给用户的未完成图像的情况。
第一染料转移部分320、第二染料转移部分330、和第三染料转移部分340分别具有第一染料转移件326、第二染料转移件336、和第三染料转移件346的卷。当第一染料转移件326、第二染料转移件336、和第三染料转移件346分别面对着记录中间带361上的染料载层时,第一染料转移件326、第二染料转移件336、和第三染料转移件346分别被第一染料转移头322、第二染料转移头332和第三染料转移头342压在记录中间带361的染料载层上。当第一染料转移头322、第二染料转移头332和第三染料转移头342基于图像处理控制部分220处理过的图像数据而进行各自的成像操作时,第一染料转移件326、第二染料转移件336、和第三染料转移件346各自的第一染料、第二染料、和第三染料被转移到记录中间带361上。
第一染料、第二染料、和第三染料分别被第一染料转移头322、第二染料转移头332和第三染料转移头342顺次转移到记录中间带361上,从而在染料载层上形成了全彩图像。该全彩图像成形在记录中间带361的预定成像区域。在全彩图像成形的成像区域之后是非成像区域,它在记录中间带361的循环移动方向上具有合适的长度。在非成像区域之后还是全彩图像。
记录纸支架392相对于第三染料转移部分340位于记录中间带361循环移动的下游位置,储存由普通纸制成的记录纸351卷。记录纸支架392与成像部分外壳可分离的接触。储存在记录纸支架392内的记录纸351,由支架的一个较低位置被抽出,并沿着第三染料转移部分340的侧面部分向上输送。记录纸351被传送到支架392上方的与记录中间带361一起的区域,然后被压在记录中间带361上。
记录纸转移部分350包括位于记录纸支架392上方的记录纸转移辊354,记录纸围绕在该辊周围。记录纸转移部分350的记录纸转移辊354可以向上向下移动。当记录纸转移辊354向上移动时,围绕在记录纸转移辊354周围的记录纸351被压向成形有全彩图像的记录中间带361的外表面,而且由压鼓360被传送向辅助辊363。
压在记录中间带361内表面上的记录纸转移头352,位于记录纸转移辊354的上方。且与记录纸转移辊354相对。该记录纸转移头352是固定的,使其可以压在记录中间带361的内表面上。当记录纸转移辊354向上移动,该转移头和与记录中351一起向上移动的记录纸中间带361相接触。记录中间带361被压在记录中转移头352上。这样,当记录纸转移头352是热的时,成形于记录中间带361上的染料载层上的全彩图像与染料载层一起被转移到围绕在记录纸转移辊354上的记录纸351上。当记录纸转移头354向下移动时,记录中间带361处于位于离开记录纸转移头352的位置。记录纸转移头352的温度被位于其邻近位置的温度传感器442所监测。
染料载层转移部分310,第一染料转移部分320、第二染料转移部分330、和第三染料转移部分340相对于记录中间带361进行一段预定时间的转移操作。特别的,染料载层转移头312相对于记录中间带361的成像区域转移染料载层的时间、第一染料转移部分320相对于记录中间带361的成像区域转移第一染料的时间、第二染料转移部分330相对于记录中间带361的成像区域转移第二染料的时间、以及第三染料转移部分340相对于记录中间带361的成像区域转移第三染料的时间都充分相同。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压鼓以一个充分固定的速率旋转,记录中间带361上成形的图像可以以一个充分固定的速率传送。
具有转移后全彩图像的记录纸351与记录中间带361一起被传送到辅助辊363。围绕辅助辊363的记录中间带361的循环移动方向变为沿着辅助辊363相上的方向。另一方面,具有转移的全彩图像的记录纸351由记录中间带361上被撕下,并沿着记录中间带361由压鼓360传送向辅助辊363的循环移动方向继续一直向前移动。
用于切割记录纸351的切割部分370,沿着记录纸351的向前移动方向,位于辅助辊363的下游位置。具有转移的全彩图像的向前移动的记录纸351,通过切割部分370被切割为成形有全彩图像的具有预定尺寸的区域。被切割为成像区域的记录纸351被传送到位于成像部分300外面的接收开口140中。
切条储存部分390位于切割部分370下方,用于储存切割记录纸351时产生的切条。切条储存部分390为空盒形状。由切割部分370切割记录纸351所产生的切条储存在切条储存部分390中。
切条充满度监测部分382位于切条储存部分390内部,用于判断储存于切条储存部分内的切条是否超过了预定水平。切条充满度检测部分382包括光线发射部分382a和光线接收部分382b,该接收部分接收由光线发射部分382a发射的光线。光线发射部分382a和光线接收部分382b设置为,当切条储存部分390内储存的切条量小于或等于预定水平时,光线接收部分382b能够接收到由光线发射部分382a发射的光线,而当切条储存部分390内储存的切条超过了预定的水平时,则光线发射部分382a中发射的光线被切条储存部分390内储存的切条所拦截,导致光线接收部分382b无法接收到由光线发射部分382a中发射的光线。因此,该切条充满度监测部分382可以使控制部分200通过显示部分120告知用户切条储存部分390所储存的切条的量超过了预定水平。从而,用户就可以知道何时清理储存在切条储存部分390中的切条。
如上文所述,采用切条充满度监测部分382来判断切条储存部分390内储存的切条的量是否超过预定水平。切条充满度检测部分382也可能监测到被切割部分370切割后正在下落向切条储存部分的切条。当切条充满度监测部分382监测到正在下落向切条储存部分390的切条时,即使是在储存在切条储存部分390内的切条由小于或等于预定水平的情况下,切条充满度检测部分382也会错误判断储存在切条储存部分中的切条超过了预定水平。
为了避免上述的监测错误,切条充满度监测部分382在切割部分370切割记录纸351后,拖延预定的时间再进行监测操作。因此,就能够避免切条充满度监测部分382错误的监测到下落向切条储存部分390的切条。切条充满度监测部分382在预定的时间后重新恢复监测操作。
可选择的,为了避免错误的监测到下落向切条储存部分390的切条,光线发射部分382a可以以预定的间隔发射光线。如果光线接收部分382b不能在预定时间或更长的时间内接收到光线,就可以判断储存在切条储存部分390内的切条的量超过了预定的水平。这是因为掉向切条储存部分390的切条只能拦截由光线发射部分382a发射的光线很短的时间,而储存在切条储存部分390内的切条则持续的拦截由光线发射部分382a中发射的光线。
由切割部分370切割所产生的多个切条储存于切条储存部分390中,一个接一个的进入切条储存部分390。这样。储存于切条储存部分390中的切条所占的体积比这些切条实际的体积要大得多。这是因为切条都是稀疏的储存于切条储存部分390之中的。
如上文所述,储存于切条储存部分390中的切条的体积可能很大,即使它们的实际体积不是那么大。这样,切条充满度监测部分382就会频繁的报告储存于切条储存部分390中的切条的量超过了预定水平。因而,就得频繁的清理出存在切条储存部分390中的切条。
然而,切条储存部分390具有切条体积减小部分385,可以减小切条的体积。切条体积减小部分385,例如用于振动切条储存部分390的振动部分385a。通过振动部分385a周期性的振动切条储存部分390,储存在切条储存部分390之中的切条之间的缝隙就能够减小。
切条体积减小部分的另一个例子为切条移动部分385b,用于移动储存在切条储存部分390中的切条。在切条储存部分390中,切条可能趋于集中在中间的某一特定位置,而不向其它的位置累积。这样,切条充满度监测部分382也会错误的判断储存于切条储存部分390中的切条超过了预定水平。通过横向移动切条移动部分385b,储存的切条被横向移动。因此,由切割部分370下落的切条可以从其趋于累积的位置被移动到其它位置。因此,就避免了此类的监测错误。
图3为切割部分370的结构示意的侧视图,该部分位于相对记录纸支架392沿记录纸351的传送方向的下游位置。切割部分370具有:旋转刀具部分372,该部分是在宽度方向也就是充分垂直于传送方向的方向上切割记录纸351的第一切割机构;剪切部分373,用于对记录纸351沿传送方向的横向侧边进行切割;切割部分外壳371,旋转刀具部分372和剪切部分373设置于其中。
剪切部分373位于沿着传送方向被传送到棱柱状切割部分外壳371中的记录纸351的下游位置。旋转刀具部分372位于剪切部分373的上游,且与剪切部分373保持合适的间隔。旋转刀具部分372位于切割部分外壳371中沿着记录纸351的传送方向的充分中间的位置。
切割部分外壳371包括一对高低导辊374a和374b,用于导引传送进入的由记录中间带361上撕下的记录纸351。导辊374a和374b位于切割部分外壳371沿记录纸351传送方向的上游位置。记录纸351经过导引,穿过一对导辊374a和374b,进入切割部分外壳371。
被导引进入切割部分外壳371的记录纸351通过记录纸导板375被传送到旋转刀具部分372。记录纸导盘375具有上游倾斜部分375a,该部分由导辊374a、374b处向更高的水平高度倾斜。下游倾斜部分375c与上游倾斜部分375a相连接。该下游倾斜部分375c是向位于更低的水平位置的下游部分倾斜。上游倾斜部分375a和下游倾斜部分375c的连接部分是向上凸出的、弯曲部分375b。
下游倾斜部分375c与向旋转刀具部分372水平伸展的水平导引部分375d相连接。与记录纸传送方向水平的导引部分375d的下游末端伸进旋转刀具部分372。
记录纸导盘375的水平导引部分375d邻近旋转刀具部分372。高导盘376位于水平导引部分375d的上方,之间具有预定的间隔。
图4为旋转刀具372的前视示意图,该刀具相对记录纸导盘375位于沿着记录纸传送方向的下游位置。该旋转刀具部分372具有固定刃372b,该刃位于刀具外壳372a内部较低位置且与记录纸传送方向充分垂直;旋转刃3 72c位于固定刃372b上方,记录纸351的传送区域位于刃372c和372b之间。旋转刃372c为圆筒形状,可以围绕一个与记录纸351传送方向充分垂直的轴旋转。螺旋刃372d位于旋转刃372c的外表面上。
旋转刃372c被位于刀具外壳372a外面的马达372e所驱动,按照预定的方向旋转。当记录纸351传送进入刀具外壳372a并以预定的间隔穿过固定刀具372b和旋转刀具372c,马达372e驱动旋转旋转刃372c。记录纸351在横向上被旋转刃372c的螺旋刃372d和固定刃372b之间的剪力所切割。记录纸351的切割部分从刀具外壳372a 上输出开口372f,经由开口部分378排出到切割部分370的外部。马达372e由机械控制部分(图1)所控制,按照预定的时间旋转。
如上文所述,记录中间带361在其循环移动方向具有成像区域和与其间隔合适长度的非成像区域。在非成像区域后面是另一个成像区域。通过这种方法,记录中间带361具有预定长度的成像区域和长度短于成像区域的非成像区域,它们是可选择的设置的。
记录纸351与记录中间带361一起传送。记录中间带361上的图像被成功的转移到记录纸上面,图像中间具有相应于非成像区域的间隔。
旋转刀具部分372的功能如下。在具有转移的图像的记录纸351沿着记录纸传送方向被传送与成像区域长度相同的距离后,旋转刀具部分372开始沿着充分垂直于传送方向的方向切割记录纸351,并且在记录纸沿着传送方向传送过非成像区域长度的距离时,对记录纸351的非成像区域多次切割。因此,旋转刀具部分372被机械控制部分230(图1)所控制,在充分垂直于传送方向的方向对记录纸351的非成像区域进行多次切割,而不切割记录纸351上的成像区域。
这样,旋转刀具部分372切割非成像区域所得到的切条宽度,使切条可以通过开口部分378,不造成记录纸351在旋转刀具部分372处的堵塞。
非成像区域的长度可以根据与其相邻的成像区域的尺寸而不同。控制部分200限定了沿着传送方向上非成像区域的长度,基于这个长度,切条的切割宽度在能够穿过开口378的宽度范围内改变,不造成记录纸35 1在旋转刀具部分372处的堵塞。
再参照图3,相对旋转刀具部分372位于沿记录纸351传送方向下游的剪切部分373具有剪切外壳373a。低导盘373b和高导盘373c位于剪切外壳373a与旋转刀具部分372面对的一侧,用于导引被旋转刀具部分372所切割的准备导引进入剪切外壳373a的记录纸351。
低导盘373b和高导盘373c由剪切部分373的剪切外壳373a向旋转刀具部分372伸展。低导盘373b水平伸展。高导盘373c向记录纸传送的上游方向上更高的水平位置倾斜。低导盘373b位于稍低于刀具外壳372a的输出开口372f的位置,记录纸351由该开口从旋转刀具部分输出。
低导盘373b接近旋转刀具部分372的顶端与旋转刀具外壳372a的开口372f之间保持合适的水平距离,记录纸351由该开口从旋转刀具部分输出。低导盘373b和旋转刀具部分372的刀具外壳372a之间的间隔比旋转刀具部分372所切割的最大非成像区域宽度稍大。
如上文所述,旋转刀具部分372和剪切部分373保持比旋转刀具部分372所切割的最大非成像区域宽度稍大的间隔。因此,记录纸351按照与非成像区域相应的长度距离被旋转刀具部分372多次切割。当非成像区域切条由旋转刀具部分372的输出开口372f中输出时,由于不能够达到剪切部分373的低导盘373b,所以掉进旋转刀具部分372的刀具外壳372a和剪切部分373的低导盘372b之间的空间内。
开口部分378位于切割部分370的切割部分外壳371的下侧。切条储存部分390(图2)位于开口部分378下面。因此,掉进旋转刀具部分372的刀具外壳372a和剪切部分373的低导盘373b之间的记录纸351,通过切割部分外壳371上的开口部分378,储存于切条储存部分390(图2)中。
与其相反的是,具有在成像区域具有成形图像的记录纸351,被旋转刀具部分372切割成相应的成像区域的长度的尺寸,被传送出旋转刀具部分372的刀具外壳372a,被低导盘373b接住,再穿过低导盘373b和高导盘373c之间的空间被导入剪切外壳373a。
高低两个用于将侧边已经被切掉的记录纸351输出剪切外壳373a外部的输出辊373k,相对于剪切外壳373a沿记录纸传送方向的下游位置。侧边被切掉的记录纸351,被一对输出辊373k夹住,之后从剪切外壳373a的输出开口373p输出。从剪切外壳373a的输出开口373p输出的记录纸351被送到接收开口140中(图1)。
记录纸351的侧边被剪切部分373的低刀具373f和高刀具373g所切割。所产生的切条被切条导盘373h较低的部分导引。切条被各自的切条导盘373h的弯曲部分向下传送。
剪切部分373的剪切外壳373a的较低一侧具有输出口,传送方向沿着切条导盘373h向下弯曲的侧边切条通过该输出口向下输送。向下穿过输出开口的切条再经过位于切割部分370的切割部分外壳371下侧的开口部分,之后储存于切条储存部分390中。
因而,在切割部分370中,记录纸351被旋转刀具部分372切割为按照成像区域尺寸的长度,之后,经过相应的非成像区域的尺寸后再被切割。所产生的非成像区域切条被储存在位于切割部分370下部的切条储存部分390中,而不传送到剪切部分373中。因此,只有记录纸351上相应成像区域的部分被传送进剪切部分373中。在剪切部分373中,记录纸上述部分的侧边被切掉。
因而,具有预定长度的记录纸351使剪切部分373的剪切操作更容易。另外,由于被切割成预定长度的记录纸351被传送进剪切部分373依次裁边,所以,在成形预定数量的图像后记录纸351回卷时,就不存在剪切部分373在记录纸351顶端造成残留割痕的危险。
由剪切部分373所产生的侧边切条被切条导盘373h输入切条储存部分390。因此,不存在剪切部分373所产生的侧边切条残留在旋转刀具部分372中的危险。所以,只有记录纸351具有成形图像且裁好的预定尺寸部分可以被送到位于成像设备300外的接收开口140(图1)中。
如果染料载层转移头312、第一染料转移头322、第二染料转移头332、第三染料转移头342和记录纸转移头352任何一个的温度被其自身的温度传感器402、412、422、432、442判断超过了预定温度,控制200部分(图1)确认剩余待成像图像的数量。如果该数量小于或等于一个预定数字(例如3个,等等),控制部分200(图1)就允许成像部分300继续将剩余图像成形。如果剩余待成形图像的数量大于所述预定数字则控制部分200就停止加热染料载层转移头312、第一染料转移头322、第二染料转移头332、第三染料转移头342和记录纸转移头352,并将成像部分转入冷却状态。处于冷却状态的成像部分300不在进行成像,同时停止了对染料载层转移头312、第一染料转移头322、第二染料转移头332、第三染料转移头342和记录纸转移头352的加热。该冷却状态一直持续到染料载层转移头312、第一染料转移头322、第二染料转移头332、第三染料转移头342和记录纸转移头352的温度低于或等于预定温度。之后,控制部分200允许成像部分300继续成像。
因而,控制部分200可以根据剩余的待成像图像的数量取定是否进入冷却状态。即使当染料载层转移头312、第一染料转移头322、第二染料转移头332、第三染料转移头342和记录纸转移头352之中任何一个的温度超过了预定温度,但是如果所剩余的待成形图像的数量很少,也不会影响成像。因此,如果剩余的待成像图像很少,那么成像部分300就不会转入冷却状态,因而减少了用户的等待时间。
图5A为图示图像A-E是如何成像于记录中间带361的成像区域A-E上的俯视示意图。
成像区域A-E顺次排列在记录中间带361上,非成像区域位于成像区域A-E的两两之间。
如图5A所示,染料载层转移部分310的染料载层转移头312和第一染料转移部分320的第一染料转移头322之间的间隔稍大于成像区域的长度,该成像区域的尺寸是沿着记录中间带361的循环移动方向的预定尺寸。例如,如果成像区域为A6尺寸,则染料载层转移头310和第一染料转移头322就间隔110mm,稍大于成像区域的长度。
相似的,第一染料转移部分320的第一染料转移头322和第二染料转移部分330的第二染料转移头332之间的间隔稍大于成像区域的长度,该成像区域的尺寸是沿着记录中间带361的循环移动方向的预定尺寸。还是相似的,第二染料转移部分330的第二染料转移头332和第三染料转移部分340的第三染料转移头342之间的间隔稍大于成像区域的长度,该成像区域的尺寸是沿着记录中间带361的循环移动方向的预定尺寸。
因此,当第三染料转移部分340的第三染料转移头342面对记录中间带361的第一非成像区域的时候,第二染料转移部分330的第二染料转移头332面对着与第一非成像区域间隔一个成像区域的第二非成像区域,而第一染料转移部分320的第一染料转移头322则面对着与第二非成像区域间隔一个成像区域的第三非成像区域。同时,染料载层转移部分310的染料载层转移头312面对着与第三非成像区域间隔一个成像区域的第四非成像区域。
图5B是解释染料载层转移头312、第一染料转移头322、第二染料转移头332、第三染料转移头342和记录纸转移头352如何同步向成像区域转移图像的表格。在这里,要详细解释说明转移时刻1-3。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情况中转移时间是连续的。
在转移时刻1,记录纸转移头352将一个已经成形在成像区域A的图像A转移到记录纸上;第三染料转移头342将图像B的第三染料转移到成像区域B;第二染料转移头332将图像C的第二染料转移到成像区域C;第一染料转移头322将图像D的第一染料转移到成像区域D;而载层转移头312则将染料载层转移到成像区域E。图5A就图示了转移时刻1的状态。
接着,在转移时刻2,记录纸转移头将已经成形在成像区域B的图像B转移到记录纸上;第三染料转移头342将图像C的第三染料转移到成像区域C;第二染料转移头332将图像D的第二染料转移到成像区域D;第一染料转移头322将图像E的第一染料转移到成像区域E;而载层转移头312则将染料载层转移到成像区域F。
接着,在转移时刻3,记录纸转移头将已经成形在成像区域C的图像C转移到记录纸上;第三染料转移头342将图像D的第三染料转移到成像区域D;第二染料转移头332将图像E的第二染料转移到成像区域E;第一染料转移头322将图像F的第一染料转移到成像区域F;而载层转移头312则将染料载层转移到成像区域G。
如上文所述,成像部分300转移染料形成图像。成像部分300不仅进行染料转移操作,还可以在等待染料转移操作的时间时转入待机状态。
如果成像设备100在规定时间或更长时间内没有用户出现,或者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向输入部分130的指令,则成像部分300转入待机状态。在成像设备100成像后,如果在规定时间(例如5秒)内没有输入部分130的指令,则成像部分300也由染料转移状态转入待机状态。
下面将叙述成像部分300的状态切换,在成像部分300成形了最后一幅图像后,成像部分300由染料转移操作状态转入待机状态。下面将特别描述成像部分300的第一染料转移部分320。第二染料转移部分和第三染料转移部分与其类似。
即使是在第一染料转移部分320将最后一幅图像的第一染料转移到成像区域之后,辊325还继续回收第一染料转移件326,直到第二染料转移部分330将第二染料、第三染料转移部分340将第三染料转移到成像区域、所有染料都转移到记录纸351之后才停止。因此,在成像部分形成最后一幅图像之后,第一染料转移件326上未使用过的一部分面对着位于成像部分300中的记录中间带361。如果允许第一染料转移部分320处于这一状态,灰尘就很可能吸附于第一染料转移件326未使用的部分上。如果采用这样的第一染料转移件326形成下一图像,就很可能造成图像不清楚。因此,当成像设备300由染料转移操作状态转入待机状态时,驱动第一染料转移部分320的马达328将第一染料转移件326回卷,令使用过的第一染料转移件面对记录中间带361。
为了将第一染料转移件326回卷,以使使用过的第一染料转移件面对记录中间带361,机械控制部分230驱动马达328带动辊329向后旋转。这样,辊325也被辊329带动向后旋转。
成像部分300在等待由待机状态中恢复时,始终保持第一染料转移件326使用过的部分与记录中间带361相对。
接着,在恢复成像后,第一染料转移部分320的马达324驱动旋转辊325,使第一染料转移件326使用过的部分被回收,令第一染料转移件326未使用过的部分面对记录中间带361。之后,第一染料转移部分320将第一染料转移到记录中间带361上。
如上文所述,在待机状态下,第一染料转移部分320的内部,第一染料转移件326使用过的部分面对记录中间带361。当成像部分300由待机状态转入染料转移操作状态时,第一染料转移件326未使用过的部分面对记录中间带361。因此能够防止灰尘吸附用于成像的第一染料转移件326上。另外,由于处于待机状态,不必要一直加热第一染料转移头322,因此也降低了能源消耗。
前面的叙述说明了第一染料转移部分320的待机状态、染料转移操作状态和由待机状态到染料转移操作状态的切换。这些叙述不局限于第一染料转移部分320。第二染料转移部分330和第三染料转移部分340与其操作相似,以达到与上面描述的第一染料转移部分320相同的优点。
在成像部分300由待机状态转入染料转移操作状态时,最好记录中间带361的循环长度是确定的。这是因为记录中间带361的循环长度会根据不同的外部环境而有所不同(例如,成像设备100的外部温度)。这样,在以预定速率旋转的压鼓360带动记录中间带361循环移动时,记录中间带361标准长度监测部分365监测连接在记录中间带361上的可监测标记两次。基于第一标记监测和第二标记监测之间的时间和压鼓360的旋转速率,机械控制部分230可以确定记录中间带361的循环长度。机械控制部分230能够根据该长度来改变压鼓360的旋转速率。
最好待机状态和染料转移操作状态的切换从用户开启成像设备100时开始。特别是,当成像设备100的输入部分130收到任何指令时,控制部分200允许从成像部分300由待机状态转变为染料转移操作状态。
当用户通过显示部分120和输入部分130确定了所要成形的图像的参数,成像设备300已经由待机状态转变为染料转移操作状态。成像设备300就可以基于用户指令迅速的成像。
为了形成具有所需密度的图像,在装载之前需要对成像设备100进行调整。这是因为,即使是同样的成像设备100在同样的条件下以同样的方式制作图像,但成像设备100的成像密度还是会由于机器间的差异而稍有不同。
图6为坐标图,图示装载前,为了使装置形成具有所需密度的图像,对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100进行调整所使用的校正表。该图图示了基准第一染料转移头的电压加载时间和基准第一染料转移头所转移图像的密度之间的关系,其中的基准第一染料转移头作为第一染料转移头322(图2)的基准,所示的电压为基准电压V0和接近基准电压V0的多个电压V1、V2、V3和V4。图6中,横轴指示电压加载时间,纵轴指示密度。基准电压V0是成像设备100实际应用的标准电压。
这里,所示电压具有下面的关系:V3<V1<V0<V2<V4。控制部分200储存了指示该关系的校正表格,该表格是事先采用基准第一染料转移头测量得出的。
在装载前,需要对成像设备100的成像密度进行调整。
通过操作成像设备100第一染料转移头322一个预定的时间t1来转移第一染料,测量到转移后染料的密度。假设该密度为d1。之后,基于预定时间t1和密度d1在校正表中的关系,就可以确定相应于基准第一染料转移头的电压。这里,相应的电压为V2。
这样,控制部分200调整对第一染料转移头322的控制,假设第一染料转移头322具有相应于基准第一染料转移头加载电压为V2时电压加载时间和密度的关系。
如果在第一染料转移头322和基准第一染料转移头之间不存在制造差异,在第一染料转移头322上加载基准电压V0经过时间t1后,转移的第一染料的密度应为d2。然而,由于在第一染料转移头322和基准第一染料转移头之间存在制造差异,造成在第一染料转移头322上加载基准电压V0经过时间t1后,第一染料所转移图像的密度为d1。
因此,控制部分200调整对第一染料转移头322的控制,假设第一染料转移头322具有相应于基准第一染料转移头加载电压为V2时电压加载时间和密度的关系。因而,第一染料转移头322能够以所需的密度转移染料。换言之,通过使用校正表改变电压的加载时间校正了转移的第一染料密度。因而,第一染料转移头322的制造差异可以通过改变电压加载时间而被校正。
在上文的叙述中,第一染料转移头322的控制根据校正表采取调整,该校正表是通过基准第一染料转移头得到的。通过使用基准第二染料转移头和基准第三染料转移头,上述的技术也可以应用于第二染料转移头332和第三染料转移头342。
如上文所述,在成像设备100装载之前,第一染料转移头322、第二染料转移头332和第三染料转移头342被预定电压加载一个预定的时间,并且测试转移染料的密度。然后在其相应的基准第一染料转移头、基准第二染料转移头、基准第三染料转移头的校正表中查询,确定针对该密度的电压。从而,能够通过调整第一染料转移头322、第二染料转移头332和第三染料转移头342的电压调整时间使染料按照需要的密度转移。
按照本发明,提供以一种成像设备,该设备防止灰尘吸附于用于成像的染料转移件上,也就是说,防止了不清晰的成像。
按照本发明所提供的设备,能够实现对染料载层转移部分的末端监测。
按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该设备在染料转移件的染料耗尽不向图像转移时,就不再向用户提供图像。
按照本发明,即使当染料载层转移头、染料转移头、记录纸转移头中至少一个的温度超过了预定温度,如果剩余图像的数量不多,则图像还是会被成形。在剩余图像成形后,染料载层转移头、染料转移头、记录纸转移头再转入冷却状态。因而,避免了在剩余图像成形前令用户等待,直到冷却状态结束。
按照本发明,当具有成像区域和非成像区域沿着传送方向交替排列的记录纸的其非成像部分被切割部分沿充分垂直于传送方向的方向多次切割时,切割部分可以把记录纸的非成像区域切割为具有可穿过开口部分尺寸的切条。
按照本发明所提供的设备,在下落的切条拦截了用于检测切条储存部分中储存的切条的量是否超过预定水平的光线时,能够避免对切条储存部分中储存的切条的量超过预定水平错误监测。
按照本发明所提供的设备,防止了切条稀疏的储存于切条储存部分中,因此,避免了切条储存部分频繁的被监测为充满的状况。
按照本发明所提供的设备,为了补偿染料转移头的差别,染料转移头电压加载时间的调整代替了染料转移头加载电压的调整,从而,能够调整染料转移头所转移染料的密度。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做出许多不同的修改,而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因此,上面的描述不是对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而是对权利要求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