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反射层的有机发光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光显示器,尤其涉及有机发光显示器的发光效率的增进。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日渐成熟,有机发光显示器已成为下一代显示器的趋势之一。一般有机发光显示器为金属阴极与透明阳极,中间夹着有机层的结构。金属阴极的材料一般为较低功函数的金属,如镁、铝或其合金所构成,透明阳极的材料则为渗锡氧化铟或渗锌氧化铟。当有机层放光时,光由透明阳极放出,称为底部放光。
为了将有机发光显示器用于显示器中,必须在阳极的下方设置控制的电路,例如使用薄膜晶体管的主动式驱动电路设计。如此一来,会降低从透明阳极放光的可放光面积。因此,有人提出将阴极制成可透光的顶部放光结构,让光从透明阴极放出。请参考图1,是主动式驱动电路的有机发光显示器的示意图。有机层106夹于透明阳极108及透明阴极104之间。顶盖层102设置在透明阴极104上以保护透明阴极104。透明阳极108由电性连接组件308和薄膜晶体管306连接。经由薄膜晶体管306来控制有机层106的放光。
然而,有机层的放光是无方向性的向四面八方放光,当放光方向不是朝向透明阴极时,会消耗能量,而且又不能增加有机发光显示器的亮度。因此如何增加发光效率,是制作有机发光显示器时所需考虑的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地在于增进有机发光显示器的发光效率。
一种具有反射层的顶部放光有机发光显示器包含基板。在基板上,依次形成反射层、阳极、有机层及透明阴极。当一电压经由阴极及阳极施加于有机发光显示器时,有机层放光。反射层往透明阴极的方向反射有机层所放出的光,使得有机层的放光由透明阴极的方向射出。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有机发光显示器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有机发光显示器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的有机发光显示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可以增进放光效率。在透明阳极下方设置反射层,将有机层的光往透明阴极方向反射,以增进在透明阴极方向的放光。
请参考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有机发光显示器的示意图。有机层406夹在透明阴极404及透明阳极408之间。透明阴极404的材料可为薄层金属,如镁、铝或其合金所构成,或者其它透明且低功函数的有机化合物。阳极408的材料为渗锡氧化铟或渗锌氧化铟,为可透光材料。有机层406可为多层结构,多层的有机层可分别具有电子传递层、发光层及电洞传递层等功能。透明阴极404的上方可设置顶盖层402保护透明阴极404。基材302上具有薄膜晶体管306,用于控制有机发光显示器的放光。基材302上覆盖平坦层202后,薄膜晶体管306经由电性连接组件308和阳极408连结。
请继续参考图2,有机层406的放光不会朝向特定方向,且阳极408的材料为渗锡氧化铟或渗锌氧化铟等可透光材料。在阳极408下方设置一第一反射层410,可将有机层406的放光往透明阴极404的方向反射,如箭头所示。第一反射层410是由高反射率材料,如银等材料所组成。如此一来,大部分有机层406的放光都会经由透明阴极放出,增加有机发光显示器的发光效率。在制程中,第一反射层410和阳极408可同时形成,不会增加制程中所需要的光罩数目。
根据有机发光显示器的放光特征,阳极408和第一反射层410之间的接触可为平面,如图2所示。如果有机发光显示器的放光有不同需求,阳极408和反射层的接触面可为波浪状表面,如图3所示。图3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和图2相类似,不同处在于第二反射层412和阳极408的接触面是波浪状表面,产生和平面表面不同的反射效果。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以及设计,该实施例以及设计仅是举例说明,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凡以等同的技术手段或者在权利要求所涵盖的范围内的任何变形,均不脱离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及其范畴。
组件符号说明
102顶盖层 104透明阴极
106有机层 108阳极
202平坦层 302基材
306薄膜晶体管 308电性连接组件
402顶盖层 404透明阴极
406有机层 408阳极
410第一反射层 412第二反射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