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上火牙疼的缓释型片状药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治疗上火牙疼的缓释型片状药包.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62933A43申请公布日20120229CN102362933ACN102362933A21申请号201110342921222申请日20111025A61K36/86200601A61K9/70200601A61P1/02200601A61K31/045200601A61K31/05200601A61K31/71420060171申请人徐柔云地址515031广东省汕头市金园区汕樟路32号301房72发明人徐柔云徐志强54发明名称用于治疗上火牙疼的缓释型片状药包57摘要一种用于治疗上火牙疼的缓释型片状药包,包括被封装在片状药包里面的用于治疗牙疼的药物,所述药物的组成。
2、为由蒲公英、紫花地丁提取的中药提取液1020份,维生素B15份、麝香草酚13份、薄荷油15份、冰片15份、酒精1020份。本发明可起到快速缓解与有效治疗结合,标本同治的效果,对治疗热证上火引起的牙疼具有良好疗效。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CN102362951A1/1页21一种用于治疗上火牙疼的缓释型片状药包,包括被封装在片状药包里面的用于治疗牙疼的药物,所述药物的组成按质量计算为由蒲公英、紫花地丁提取的中药提取液1020份,维生素B15份、麝香草酚13份、薄荷油15份、冰片15份、酒精102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
3、疗上火牙疼的缓释型片状药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由蒲公英、紫花地丁提取的中药提取液,是采用蒲公英26份,紫花地丁26份,加水2040份,经过熬煮、过滤取得1020份的药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上火牙疼的缓释型片状药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被封装在具有渗透作用的面层和底层两层包装层之间,形成片状药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上火牙疼的缓释型片状药包,其特征在于药物在片状药包中的固定方式,采用吸附材料吸附液态的药物来固定,或者采用粉状材料吸收液态的药物后形成小颗粒来固定,或者采用片状的吸附材料吸附液态的药物后固定在面层上,构成带有药物的底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上火牙疼的缓释型片。
4、状药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药包还配搭有能够将片状药包夹紧固定在牙患处的具有弹性的药夹。权利要求书CN102362933ACN102362951A1/2页3用于治疗上火牙疼的缓释型片状药包0001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牙疼的外用药包。0002背景技术牙疼可能是蛀牙,牙龈发炎,也可能由上火引起,治疗药物有所不同。现有给药的方法包括内服和外用。外用给药直接,见效最快。方法就是往牙疾患处用药,包括直接将药沾在患处,或用棉花球沾液态药后后咬在牙患处。但这样做既操作麻烦,一般患者不易在家自己操作,也容易因口水而造成药物很快流失,失去药效,需要不断地换药。0003发明内容本发明公开一种长时间有效治疗上火。
5、牙疼的外用药包。0004本发明的药包包括用于治疗牙疼的药物,药物被封装在具有渗透作用的面层和底层两层包装层的夹层之间,形成片状药包,所述药物的质量组成为由蒲公英、紫花地丁提取的中药提取液1020份,维生素B15份、麝香草酚13份、薄荷油15份、冰片15份、酒精1020份。0005药物在片状药包中的固定方式,可以采用吸附材料如药棉吸附液态药物来固定,或者采用粉状材料如淀粉吸收液态药物后形成小颗粒来固定。每片片状药包所含液态药物的量,在00505克之间比较合适。0006所述蒲公英、紫花地丁的中药提取液,可采用蒲公英26份,紫花地丁26份,加水2040份,经过熬煮、过滤、浓缩取得的1020份的药液。。
6、0007使用时,将片状药包向底层弯曲并覆盖在牙患处,用牙咬住。作为改进,本发明还配搭有弹性的药夹。可在片状药包覆盖在牙患处后,在药包外面夹上药夹,将片状药包包围夹紧固定在牙患处,省去用牙咬住的麻烦。0008本发明所采用的麝香草酚具有轻微麻痹效果,起到快速止痛的作用;薄荷脑、冰片具有清凉感觉,起到快速缓解疼痛作用,同时也具有消炎杀菌作用;中药提取液具有清热凉血、消炎消肿的作用;维生素B起到辅助治疗作用;酒精作为溶剂,同时也具有缓解疼痛的作用。结合使用,可起到快速缓解与有效治疗结合,标本同治的效果,对治疗热证上火引起的牙疼具有良好疗效。而且,药物被装在两层渗透性的包装层之间形成片状药包,使用时包围。
7、覆盖在牙患处,用牙咬住或再用药夹夹紧,在唾液的渗透下,药物慢慢释放出来。具有使用方便,药物有效作用时间长的效果。经30患者实际使用,用药15分钟后全部感觉有效,用药1天后28人牙疼明显减轻。0009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所述片状药包的截面示意图。0010图2是本发明所述片状药包的俯视面的示意图。0011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药夹的结构示意图。0012图4是未上药的有牙患的牙齿的示意图。0013图5是将片状药包包围覆盖在牙齿上的示意图。0014图6是在片状药包外面夹上药夹的示意图。0015图7是本发明另一种药夹的结构示意图。0016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叙述。0017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
8、的中药提取液中,蒲公英、紫花地丁同属一类清热凉血、消炎消肿的常用外用中药,两者的配比可进行随意调整,对本发明的功效不会有大的影响。所说明书CN102362933ACN102362951A2/2页4以其配比是次要的。0018以下为本发明的药物的一种具体构成的实施例材料组成按质量计。0019选取蒲公英3份,紫花地丁3份,切碎,加20份水浸泡3小时后,煮开后慢火熬煮至剩约10份药液时,倒出药液。药渣加入10份水,再煮开后慢火煮至剩约6份药液时,倒出药液。合并两次的药液,过滤,得到约15份药液。将维生素B即复合维生素B,先磨成粉加入,溶解在药液里面。0020将麝香草酚2份、薄荷油3份、冰片先磨成粉3份。
9、,溶解在15份酒精中成为酒精溶液。酒精可采用常用的70浓度的医用酒精。再将上述制得的中药提取液加入混合,成为本发明所述的液态药物。0021本发明的外用药包,将药物装在片状的两层包装层的夹层之间,形成片状药包1,如图1。其中2是包装层的底层,在其中间放置有药物4,如图2。再在上面覆盖面层3。面层可跟底层一样大或比底层略大,底层四周与面层接合在一起,将药物封装在底层与面层的夹层之间。接合方法可以是胶粘,或者用线缝,如图中的线缝5。底层2和面层3采用疏松结构的渗透性材料,比如布质或纸质材料,或细塑料丝的编织布,使唾液能渗透进去,并使药物渗透出来。成品的片状药包可装入小塑料密封袋中保存,避免药物挥发,。
10、使用时才取出。0022为了将液态药物固定包装在夹层中,可采用吸附材料如药棉、海绵等来吸附液体药物,或采用粉状材料如淀粉、糊精、阿拉伯胶等吸附液体药物形成固态小颗粒,然后再装在夹层中。作为一种特殊方式,可由片状的吸附材料吸附药物后直接固定在面层上,构成带有药物的底层,以节省工艺。每片片状药包所包含的液态药物的量,在00505克之间比较合适。0023使用时,将片状药包1朝向底层2弯曲并包围覆盖在牙患处,用牙咬住,通过唾液的渗透,使药物慢慢释放出来。既能够直接外用给药,也不会因口水而造成药物很快流失,达到长时间有效给药的目的。0024本发明还配搭有弹性药夹6,如图3,帮助片状药包包围固定在牙患处而不用牙咬。图4的7是有牙患的牙齿,先将片状药包1弯曲覆盖在牙患处如图5,再在片状药包1外面夹上药夹6,将片状药包1夹紧固定在牙患处,如图6。0025图3的药夹适合切牙和尖牙使用,也可将药夹做成其他形状以适合双尖牙和磨牙使用,如图7的药夹8。药夹可采用聚丙烯等弹性且无毒材料制成。说明书CN102362933ACN102362951A1/1页5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说明书附图CN10236293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