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方法及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方法及装置.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34795A43申请公布日20120201CN102334795ACN102334795A21申请号201010238221422申请日20100726A45B25/00200601A45B25/1820060171申请人酷波厦门进出口有限公司地址361012福建省厦门湖滨北路72号中闽大厦403室72发明人王胜和74专利代理机构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11234代理人万学堂桑丽茹54发明名称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方法及装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装置,包括一个安装套设于一支伞骨末端的结合件,及一个对应该结合件开设于一片伞布上的布孔,该结合件包括一个对。
2、应该布孔开设的结合孔,该结合件相对该伞骨在套设与拆卸状态间变换,透过该伞布上的布孔让伞布更加容易与结合件结合孔结合,而透过该结合件安装套设于伞骨上,且该结合件相对该伞骨在套设与拆卸状态间变换,更加容易维修更换该结合件,确实达成本发明的目的。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附图13页CN102334802A1/2页21一种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结合装置包括一个安装套设于一支伞骨末端的结合件,及一个对应该结合件开设于一片伞布上的布孔,该结合件包括一个对应该布孔开设的结合孔,该结合件相对该伞骨在套设与拆卸状态间变换。2根据权利要求1。
3、所述的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穿过该布孔与结合孔的插销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凹设于伞骨上的卡槽,及一个套于该结合件上的套管件,该结合件还包括一个对应该卡槽的卡嵌臂,该套管件套于该结合件上时将该卡嵌臂迫紧于该卡槽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安装于该结合件与伞骨间的嵌插件,该嵌插件包括两个呈U字型的嵌插凸块,该结合件对应前述凸块还包括两个呈凸字型的嵌插孔,前述嵌插凸块位于前述嵌插孔中,转动该结合件让前述嵌插孔与嵌插凸块在嵌合与分离状态间变化。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装置,其。
4、特征在于该结合件对应前述凸块还包括两个分离槽道,前述分离槽道位于前述嵌插孔间,前述分离槽道用于供该嵌插件的嵌插凸块滑移。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结合件还包括两个位于所述嵌插孔与分离槽道间的斜坡,由嵌合状态至分离状态时,该嵌插件的嵌插凸块自前述嵌插孔沿斜坡转动至分离槽道。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安装于该结合件上的枢转压制件,该枢转压制件呈U字型且包括一对枢转槽,该结合件对应该对枢转槽还包括两个位于该对枢转槽中的枢耳,枢转该枢转压制件在压制与松放状态间变化。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
5、贴近该结合件且安装于该伞骨上的斜块,该枢转压制件还包括一个对应该斜块的固定面,在压制状态时该枢转压制件的固定面迫紧于该斜块上。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结合件还包括一个颈部,该结合孔开设于该颈部上,该伞布布孔安装于该颈部上。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围绕界定该布孔的金属环圈。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套于该结合件的珠尾套件,该插销件位于该珠尾套件内,该结合件的末端穿过该珠尾套件的一个穿孔,该插销件的尺寸大于该穿孔的径宽。12一种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制。
6、备一个结合件与一个开设于伞布上的布孔,且该结合件对应该布孔开设有一个结合孔;二、将该结合件安装套设于该伞骨末端;及三、将该布孔与该结合件结合。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三中,将一个插销件穿过该布孔与结合孔。权利要求书CN102334795ACN102334802A2/2页3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一中,制备一个凹设于伞骨上的卡槽,一个用于套于该结合件上的套管件,该结合件还包括一个对应该卡槽的卡嵌臂,该步骤三中,该套管件套于该结合件上,并将该卡嵌臂迫紧于该卡槽中。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方法,其。
7、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实施于步骤一、二间的步骤四,安装一个嵌插件于伞骨上,该嵌插件包括两个呈U字型的嵌插凸块,该步骤二中,将该结合件安装于该嵌插件上,该结合件对应前述凸块还包括两个呈凸字型的嵌插孔,转动该结合件让前述嵌插凸块位于前述嵌插孔中。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四中,该结合件对应前述凸块还包括两个分离槽道,前述分离槽道位于前述嵌插孔间,供该嵌插件的嵌插凸块在前述分离槽道中滑移。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实施于步骤三后的步骤五,该结合件还包括两个位于所述嵌插孔与分离槽道间的斜坡,由嵌合状态至分离状态时,该嵌插件。
8、的嵌插凸块自前述嵌插孔沿斜坡转动至分离槽道。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三中,一个枢转压制件安装于该结合件上,该枢转压制件呈U字型且包括一对枢转槽,该结合件对应该对枢转槽还包括两个位于该对枢转槽中的枢耳,枢转该枢转压制件自松放状态至压制状态。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三中,一个斜块贴近该结合件且安装于该伞骨上,在压制状态时该枢转压制件的一个固定面迫紧于该斜块上。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三中,该结合件还包括一个颈部,该结合孔开设于该颈部上,该伞布布孔安装于该颈部上。21根据权利。
9、要求13所述的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实施于步骤三后的步骤六,将一个珠尾套件套于该结合件末端,且该插销件位于该珠尾套件内。权利要求书CN102334795ACN102334802A1/4页4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方法及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伞,特别是涉及一种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方法及装置。背景技术0002以往的一种伞在制作时最耗时的工序,在于将伞布与伞骨结合,现有的方式皆为透过人工方式将伞布缝合于伞骨末端时一个结合件上,人工方式缝合的制作工时长、成本高,且品质较难控管,而由于结合方式必须以人工方式达成,在日后损坏需要维修时,必须由拥有特定技术的专业人士才能维修,而提高。
10、了维修成本。因此,一种容易与伞布结合且容易维修的结合方法及装置为目前市场所需。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结合且容易维修的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方法及装置。0004本发明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装置,包括一个安装套设于一支伞骨末端的结合件,及一个对应该结合件开设于一片伞布上的布孔,该结合件包括一个对应该布孔开设的结合孔,该结合件相对该伞骨在套设与拆卸状态间变换。0005本发明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装置中,还包括一个穿过该布孔与结合孔的插销件。0006本发明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装置中,还包括一个凹设于伞骨上的卡槽,及一个套于该结合件上的套管件,该结合件还包括一个对应该卡槽的卡嵌臂,该套管件套于该。
11、结合件上时将该卡嵌臂迫紧于该卡槽中。0007本发明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装置中,还包括一个安装于该结合件与伞骨间的嵌插件,该嵌插件包括两个呈U字型的嵌插凸块,该结合件对应前述凸块还包括两个呈凸字型的嵌插孔,前述嵌插凸块位于前述嵌插孔中,转动该结合件让前述嵌插孔与嵌插凸块在嵌合与分离状态间变化。0008本发明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装置中,该结合件对应前述凸块还包括两个分离槽道,前述分离槽道位于前述嵌插孔间,前述分离槽道用于供该嵌插件的嵌插凸块滑移。0009本发明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装置中,该结合件还包括两个位于所述嵌插孔与分离槽道间的斜坡,由嵌合状态至分离状态时,该嵌插件的嵌插凸块自前述嵌插孔沿斜坡转动至。
12、分离槽道。0010本发明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装置中,还包括一个安装于该结合件上的枢转压制件,该枢转压制件呈U字型且包括一对枢转槽,该结合件对应该对枢转槽还包括两个位于该对枢转槽中的枢耳,枢转该枢转压制件在压制与松放状态间变化。0011本发明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装置中,还包括一个贴近该结合件且安装于该伞骨上的斜块,该枢转压制件还包括一个对应该斜块的固定面,在压制状态时该枢转压制件的固定面迫紧于该斜块上。0012本发明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装置中,该结合件还包括一个颈部,该结合孔开设于说明书CN102334795ACN102334802A2/4页5该颈部上,该伞布布孔安装于该颈部上。0013本发明伞骨末稍。
13、与伞布结合装置中,还包括一个围绕界定该布孔的金属环圈。0014本发明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制备一个结合件与一个开设于伞布上的布孔,接着,将该结合件安装套设于该伞骨末端,而后,将该布孔与该结合件结合。0015本发明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方法中,将该布孔与该结合件的一个对应该布孔开设的结合孔互相结合。0016本发明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方法中,将一个插销件穿过该布孔与结合孔。0017本发明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方法中,制备一个凹设于伞骨上的卡槽,一个用于套于该结合件上的套管件,该结合件还包括一个对应该卡槽的卡嵌臂,接着,该套管件套于该结合件上,并将该卡嵌臂迫紧于该卡槽中。0018。
14、本发明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方法中,安装一个嵌插件于伞骨上,该嵌插件包括两个呈U字型的嵌插凸块,接着,将该结合件安装于该嵌插件上,该结合件对应前述凸块还包括两个呈凸字型的嵌插孔,转动该结合件让前述嵌插凸块位于前述嵌插孔中。0019本发明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方法中,该结合件对应前述凸块还包括两个分离槽道,前述分离槽道位于前述嵌插孔间,供该嵌插件的嵌插凸块在前述分离槽道中滑移。0020本发明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方法中,该结合件还包括两个位于所述嵌插孔与分离槽道间的斜坡,由嵌合状态至分离状态时,该嵌插件的嵌插凸块自前述嵌插孔沿斜坡转动至分离槽道。0021本发明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方法中,一个枢转压制件安装于该。
15、结合件上,该枢转压制件呈U字型且包括一对枢转槽,该结合件对应该对枢转槽还包括两个位于该对枢转槽中的枢耳,枢转该枢转压制件自松放状态至压制状态。0022本发明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方法中,一个斜块贴近该结合件且安装于该伞骨上,在压制状态时该枢转压制件的一个固定面迫紧于该斜块上。0023本发明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方法中,该结合件还包括一个颈部,该结合孔开设于该颈部上,该伞布布孔安装于该颈部上。002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透过该伞布上的布孔让伞布更加容易与结合件结合孔结合,而透过该结合件安装套设于伞骨上,且该结合件相对该伞骨在套设与拆卸状态间变换,更加容易维修更换该结合件。附图说明0025图1是本发明伞骨。
16、末稍与伞布结合方法及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0026图2是本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个结合件、一个套管件与一个插销件的组合局部剖视图;0027图3是本发明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方法及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0028图4是本第二较佳实施例在嵌合状态的立体图;0029图5是本第二较佳实施例在嵌合状态的剖视图;0030图6是本第二较佳实施例在分离状态的剖视图;0031图7是本发明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方法及装置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说明书CN102334795ACN102334802A3/4页60032图8是本发明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方法及装置的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0033图9是。
17、本第四较佳实施例在松放状态的侧视图;0034图10是本第四较佳实施例在压制状态的剖视图;0035图11是本发明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方法及装置的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0036图12是本发明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方法及装置的第六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分解图;0037图13是本第六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38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0039参阅图1与图2,本发明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方法及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包括一个安装套设于一支伞骨1末端的结合件3、一个对应该结合件3开设于一片伞布2上的布孔4、一个穿过该布孔4与结合件3的插销件5、一个凹设于伞骨1上的卡槽6、一个套于该结合件3上。
18、的套管件7,及一个围绕界定该布孔4的金属环圈40。0040该结合件3包括一个对应该布孔4开设的结合孔31,及一个对应该卡槽6的卡嵌臂32。0041该插销件5穿过该伞布2上的布孔4与该结合件3上的结合孔31,用以将伞布2与伞骨1结合,透过使用该插销件5,让伞布2与伞骨1间的结合方法达到一致化,而让机器施工的方式可行,因而可以避免因为人工方式而产生的成本高、品质不一的缺失。0042该结合件3透过该套管件7,相对该伞骨1在套设与拆卸状态间变换,在套设状态时,该套管件7套于该结合件3上,并将该卡嵌臂32迫紧于该伞骨1上的卡槽6中,在拆卸状态时,该套管件7自该结合件3上移开,让该卡嵌臂32与该卡槽6分离。
19、,方便地达到在套设与拆卸状态间变换的效果,因此,当日后该结合件3损坏需要进行维修时,可以方便套设或拆卸该结合件3,无须由拥有特定技术的专业人士才能维修,降低维修成本。0043参阅图3、图4与图5,本发明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方法及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构件与组装方式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还包括一个安装于该结合件3与伞骨1间的嵌插件8。0044该嵌插件8包括两个呈U字型的嵌插凸块81。0045该结合件3对应前述凸块81还包括两个呈凸字型的嵌插孔33、两个分离槽道34,及两个位于所述嵌插孔33与分离槽道34间的斜坡35,前述分离槽道34位于前述嵌插孔33间,前述分离槽道。
20、34用于供该嵌插件8的嵌插凸块81滑移。0046前述嵌插凸块81位于前述嵌插孔33中,转动该结合件3让前述嵌插孔33与嵌插凸块81在嵌合与分离状态间变化。0047参阅图3与图6,由嵌合状态至分离状态时,该嵌插件8的嵌插凸块81自前述嵌插孔33沿斜坡35转动至分离槽道34,再将前述分离槽道34与嵌插凸块81滑移分离。0048参阅图7,本发明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方法及装置的第三较佳实施例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构件与组装方式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该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结合件3呈环圈状,与该伞布2上的布孔4结合,此外,该布孔4也可不需要金属环圈40围绕定义,同样可以提供结合功效。说明书CN102334795AC。
21、N102334802A4/4页70049参阅图8、图9与图10,本发明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方法及装置的第四较佳实施例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构件与组装方式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该第四较佳实施例还包括一个安装于该结合件3上的枢转压制件9,及一个贴近该结合件3且安装于该伞骨1上的斜块90。0050该枢转压制件9呈U字型,且包括一对枢转槽91,及一个对应该斜块90的固定面92。0051该结合件3对应该对枢转槽91还包括两个位于该对枢转槽91中的枢耳36,及一个颈部37,该结合孔31开设于该颈部37上,该伞布2布孔4安装于该颈部37上。0052透过枢转该枢转压制件9在压制与松放状态间变化,在压制状态时该枢转压。
22、制件9的固定面92迫紧于该斜块90上,在松放状态时可以将该结合件3拆下替换进行维修。0053参阅图11,本发明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方法及装置的第五较佳实施例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构件与组装方式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该第五较佳实施例中,同样是利用该套管件7达到套设与拆卸状态间变换的功效,此外,该结合孔31开设于该颈部37上,该伞布2布孔4安装于该颈部37上。0054参阅图12与图13,本发明伞骨末稍与伞布结合方法及装置的第六较佳实施例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构件与组装方式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该第六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一个珠尾套件100,将该珠尾套件100套于该结合件3末端,该结合件3的末端穿过该珠尾套件1。
23、00的一个穿孔101,且该插销件5位于该珠尾套件100内,值得一提的是,该插销件5的尺寸大于该穿孔101的径宽,故该插销件5无法通过该珠尾套件100。0055由所述可知,透过该伞布2上的布孔4让伞布2更加容易与结合件3结合孔31结合,让伞布2与伞骨1间的结合方法达到一致化,而让机器施工的方式可行,因而可以避免因为人工方式而产生的成本高、品质不一的缺失,而透过该结合件3安装套设于伞骨1上,且该结合件3相对该伞骨1在套设与拆卸状态间变换,更加容易维修更换该结合件3。说明书CN102334795ACN102334802A1/13页8图1说明书附图CN102334795ACN102334802A2/1。
24、3页9图2说明书附图CN102334795ACN102334802A3/13页10图3说明书附图CN102334795ACN102334802A4/13页11图4说明书附图CN102334795ACN102334802A5/13页12图5说明书附图CN102334795ACN102334802A6/13页13图6说明书附图CN102334795ACN102334802A7/13页14图7说明书附图CN102334795ACN102334802A8/13页15图8说明书附图CN102334795ACN102334802A9/13页16图9说明书附图CN102334795ACN102334802A10/13页17图10说明书附图CN102334795ACN102334802A11/13页18图11说明书附图CN102334795ACN102334802A12/13页19图12说明书附图CN102334795ACN102334802A13/13页20图13说明书附图CN10233479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