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置换反应消烟剂及其使用方法.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361703 上传时间:2018-02-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96.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48898.8

申请日:

2010.11.18

公开号:

CN102000495A

公开日:

2011.04.0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B01D 53/81申请日:20101118授权公告日:20121226终止日期:20131118|||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01D 53/81申请日:20101118|||公开

IPC分类号:

B01D53/81; B01D53/62

主分类号:

B01D53/81

申请人:

王宝国; 邵轩

发明人:

王宝国; 邵轩; 杨书召; 王浩宇; 符名祥

地址:

472302 河南省三门峡市义马煤业集团公司常村煤矿放炮队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代理人:

陆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涉及钻孔爆破领域的CO置换反应消烟剂及其使用方法,所述的消烟剂由NaOH和NaHCO3配制而成,将所述的消烟剂按150g粉剂或220g水剂,装入直径Φ36mm,长200mm的塑料袋内密封,然后按每600g炸药配一袋所述消烟剂的比例向炮眼内填装所述的消烟剂,在全部炮眼依次填装且密封稳妥后引爆炸药,利用所述的CO置换反应消烟剂来降低爆破后的CO含量;采用所述的CO置换反应消烟剂及其使用方法,能够在同等炸药量爆破的前提下降低30%以上的CO及炮烟的生成,有效地将CO含量控制在了24PPm以下。

权利要求书

1.一种CO置换反应消烟剂,其特征是:所述的CO置换反应消烟剂由NaOH和NaHCO3配制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置换反应消烟剂,其特征是:所述的消烟剂由20—40%的NaOH和60—80%的NaHCO3按体积百分比配制成粉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置换反应消烟剂,其特征是:所述的消烟剂由NaOH、NaHCO3与H2O混合,由5—30%的NaOH、40—60%的NaHCO3和30—50%的H2O按重量百分比制成水剂。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O置换反应消烟剂,其特征是:所述的消烟剂由30%的NaOH和70%的NaHCO3按体积百分比配制成粉剂。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CO置换反应消烟剂,其特征是:所述的消烟剂由10%的NaOH、50%的NaHCO3和40%的H2O按重量百分比制成水剂。6.一种CO置换反应消烟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使用方法如下: a、将所述的消烟剂按150g粉剂或220g水剂,装入直径Φ36mm,长200mm的塑料袋内密封;b、确认爆破所需的炮眼数,并按每个炮眼所需的炸药量填装炸药,然后按每600g炸药配一袋所述消烟剂的比例向炮眼内填装所述的消烟剂;炮眼填装时的顺序为向一个炮眼内填装完炸药,再填装所述的消烟剂,最后用炮泥密封该个炮眼后再填装下一个炮眼;c、当炮眼内填装的炸药量不足600g时,按填装一袋所述的消烟剂为准;当炮眼内填装的炸药量超过600g的整倍数时,除按比例填装外,炸药量超出的部分按配一袋所述的消烟剂为准; d、炸药和CO置换反应消烟剂依次填装稳妥,用炮泥封孔后引爆炸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CO置换反应消烟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600g炸药分三节依次填装入炮眼,每节炸药重200克,规格为直径32㎜ ×长200㎜。

说明书

CO置换反应消烟剂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钻孔爆破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降低CO含量及炮烟的CO置换反应消烟剂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公知的,在开山、开矿,尤其是在井下作业时需要使用钻孔爆破技术,而每次爆破后,都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CO;CO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毒性极大,其浓度为0.4%时就可使人中毒并致命,因此对人体有较大的危害;在现场实际操作中,按单头掘进每班8个小时计算,其所用的炸药量在60kg左右,再以每kg炸药产生的CO量为50升计算,每班爆破生产后所产生的CO量就是3000升;此外,再加上炸药质量、药量偏差、爆破点周围的地质特性及井下巷道断面等其他外在因素的影响,每次放炮后在距放炮地点70米的地方测得的CO含量大多在100PPm左右,而且爆炸后产生的炮烟基本上需要经过30分钟左右才能消散,才能将空气中的CO含量降到1PPm以下,如果风速小的话,炮烟消散的时间则更长;虽然井下最高允许的CO浓度在24 PPm以下,即CO浓度在0.0024%以下,但实际上,根据现有的爆破条件,所有井下钻孔爆破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CO,其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因此,钻孔爆破产生的CO对大气环境及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的伤害是不容忽视的,但是目前还没有一种能够防止井下钻孔爆破所产生的CO发生超标现象的有效办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O置换反应消烟剂及其使用方法,通过所述的方法使用所述的消烟剂,不但能够降低钻孔爆破产生的CO含量,而且能够起到低碳环保的作用,从而有效的保证了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相应对改善地球的大气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CO置换反应消烟剂,所述的消烟剂由NaOH和NaHCO3配制而成,以NaOH占20—40%、NaHCO3占60—80%的体积百分比配制成粉剂;或将NaOH、NaHCO3与H2O混合,以NaOH占5—30%、NaHCO3占40—60%、H2O占30—50%的重量百分比制成水剂。

所述的CO置换反应消烟剂,以NaOH占30%、NaHCO3占70%的体积百分比配制成粉剂;或以NaOH占10%、NaHCO3占50%、H2O占40%的重量百分比制成水剂。

一种CO置换反应消烟剂的使用方法:

1、将所述的消烟剂按150g粉剂或220g水剂,装入直径Φ36mm,长200mm的塑料袋内密封;

2、确认爆破所需的炮眼数,并按每个炮眼所需的炸药量填装炸药,然后按每600g炸药配一袋所述消烟剂的比例向炮眼内填装所述的消烟剂;炮眼填装时的顺序为向一个炮眼内填装完炸药,再填装所述的消烟剂,最后用炮泥密封该个炮眼后再填装下一个炮眼;

3、当炮眼内填装的炸药量不足600g时,按填装一袋所述的消烟剂为准;当炮眼内填装的炸药量超过600g的整倍数时,除按比例填装外,炸药量超出的部分按配一袋所述的消烟剂为准;

4、所有的炮眼全部填装且密封完毕后引爆炸药。

所述CO置换反应消烟剂的使用方法,所述的600g炸药分三节依次填装入炮眼,每节炸药重200克,规格为直径32㎜ ×长200㎜。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CO置换反应消烟剂及其使用方法,采用所述的方法使用所述的消烟剂,能够通过消烟剂在爆破的高温高压下产生的H2O和CO2以及消烟剂中含有的Na离子来达到的消焰、抑焰,从而及时有效的将爆破后产生火焰扑灭,同时,由于所述的消烟剂在爆破的高温高压作用下与爆破产生的CO反应生成了无毒无害的物质,从而达到了减少CO及过多的炮烟产生的目的;采用所述的CO置换反应消烟剂及其使用方法,能够在同等炸药量爆破的前提下降低30%以上的CO及炮烟的生成,有效地将CO含量控制在了24PPm以下,不但起到了低碳环保的作用,相应保证了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而且对改善地球的大气环境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发明,公开本发明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发明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首先按体积百分比:NaOH占20—40%,NaHCO3占60—80%配制成所述的CO置换反应消烟剂粉剂,或者按重量百分比:NaOH占5—30%、NaHCO3占40—60%、H2O占30—50%配制成所述的CO置换反应消烟剂水剂;为了达到最佳效果,能够按体积百分比:NaOH占30%,NaHCO3占70%配制成所述的CO置换反应消烟剂粉剂,或者按重量百分比:NaOH占10%、NaHCO3占50%、H2O占40%配制成所述的CO置换反应消烟剂水剂; 

在实施时,选取所述的消烟剂粉剂150g或水剂220g,将其装入直径Φ36mm,长200mm的塑料袋内密封,按爆破的需要计算所要使用的袋数,并全部装填好待用;由于井下或地下用于爆破的炮眼孔径均为42㎜,且孔深达1.6米以上,因此为更方便的填装,将炸药按节填装,每节炸药的规格为直径32㎜ ×长200㎜,重200克;爆破前,先确定爆破所需的炮眼数,并计算每个炮眼所需的炸药量,以及按每600g炸药配一袋所述消烟剂的比例计算每个炮眼所需填装的消烟剂袋数,然后向一个炮眼内填装该炮眼所需的炸药,再向该炮眼内填装所需的消烟剂,最后用炮泥密封该炮眼,接下来再填装下一个炮眼,即一个炮眼填装完毕后再填装下一个炮眼;当炮眼内填装的炸药量不足600g时,按填装一袋所述的消烟剂为准;当炮眼内填装的炸药量超过600g的整倍数时,除按比例填装外,炸药量超出的部分,即炸药量超出600g的整倍数外的不足600g的部分按配一袋所述的消烟剂为准;在爆破需要的全部炮眼依次填装且密封稳妥后引爆炸药,从而达到利用所述的CO置换反应消烟剂降低爆破后CO含量的效果;

所述CO置换反应消烟剂的化学反应式如下:                 

        高温高压

CO+NaOH=========HCOONa 

         加热

2NaHCO3=========Na2CO3+H2O+CO2

其中:NaOH和爆破产生的CO反应生成无毒白色粉末HCOONa,有效降低了CO含量;NaHCO3在爆炸产生的高温作用下自动生成无毒白色粉末Na2CO3以及H2O和CO2,从而利用消烟剂中Na离子的消焰、抑焰作用,降低了火焰温度并抑制了燃烧,达到了扑灭爆炸产生的火焰的目的,同时,利用生成的H2O和CO2将爆炸后的余焰及时扑灭,阻止了过多的炮烟产生,进而有效减少了CO生成; 

  通过下面的试验数据,能够清楚的了解本发明所达到的效果:

爆破时间2010年9月
CO最高峰值(ppm)
超过24ppm时长(分钟)
炮眼内装消烟剂及总数(袋)
起爆炮眼数量(个)
总装炸   药数量(kg)
检测CO 仪器型号
监测点距爆破点距离(m)
炮眼深度(米)
检测处的风量(m3/min)
17日22时05分
51
15

20
14
CTH1000(A)
120
1.6
200
17日22时37分
21
0
水剂25
20
14
CTH1000(A)
120
1.6
200
17日23时10分
20
0
粉剂25
20
14
CTH1000(A)
120
1.6
200
20日21时55分
20
0
水剂25
20
14
CTH1000(A)
120
1.6
200
20日22时40分
50
14

20
14
CTH1000(A)
120
1.6
200
20日23时18分
19
0
粉剂25
20
14
CTH1000(A)
120
1.6
200
21日21时50分
20
0
粉剂25
20
14
CTH1000(A)
120
1.6
200
21日22时30分
19
0
水剂25
20
14
CTH1000(A)
120
1.6
200
21日23时09分
49
14

20
14
CTH1000(A)
120
1.6
200
22日21时51分
52
14

20
14
CTH1000(A)
120
1.6
200
22日22时31分
19
0
粉剂25
20
14
CTH1000(A)
120
1.6
200
22日23时07分
19
0
水剂25
20
14
CTH1000(A)
120
1.6
200

注:

1、所用炸药为二级煤矿许用乳化炸药;

2、每次起爆的炮眼数量为20个,其中15个炮眼每眼装炸药600g,加装所述的消烟剂1袋,计使用9kg炸药和15袋消烟剂;余下5个炮眼每眼装炸药1000g,加装所述的消烟剂2袋,计使用5kg炸药和10袋消烟剂;合计使用14kg炸药和25袋消烟剂;

3、表格中所述的“超过24PPm时长”是指爆破后空气中的CO含量超过24PPm的时间,空气中的CO含量由24PPm降至1PPm还需要十多分钟。

CO置换反应消烟剂及其使用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CO置换反应消烟剂及其使用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CO置换反应消烟剂及其使用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O置换反应消烟剂及其使用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O置换反应消烟剂及其使用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00495A43申请公布日20110406CN102000495ACN102000495A21申请号201010548898822申请日20101118B01D53/81200601B01D53/6220060171申请人王宝国地址472302河南省三门峡市义马煤业集团公司常村煤矿放炮队申请人邵轩72发明人王宝国邵轩杨书召王浩宇符名祥74专利代理机构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41112代理人陆君54发明名称CO置换反应消烟剂及其使用方法57摘要一种涉及钻孔爆破领域的CO置换反应消烟剂及其使用方法,所述的消烟剂由NAOH和NAHCO3配制而成,将所述的消烟剂按150G粉剂或2。

2、20G水剂,装入直径36MM,长200MM的塑料袋内密封,然后按每600G炸药配一袋所述消烟剂的比例向炮眼内填装所述的消烟剂,在全部炮眼依次填装且密封稳妥后引爆炸药,利用所述的CO置换反应消烟剂来降低爆破后的CO含量;采用所述的CO置换反应消烟剂及其使用方法,能够在同等炸药量爆破的前提下降低30以上的CO及炮烟的生成,有效地将CO含量控制在了24PPM以下。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CN102000505A1/1页21一种CO置换反应消烟剂,其特征是所述的CO置换反应消烟剂由NAOH和NAHCO3配制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置。

3、换反应消烟剂,其特征是所述的消烟剂由2040的NAOH和6080的NAHCO3按体积百分比配制成粉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置换反应消烟剂,其特征是所述的消烟剂由NAOH、NAHCO3与H2O混合,由530的NAOH、4060的NAHCO3和3050的H2O按重量百分比制成水剂。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O置换反应消烟剂,其特征是所述的消烟剂由30的NAOH和70的NAHCO3按体积百分比配制成粉剂。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CO置换反应消烟剂,其特征是所述的消烟剂由10的NAOH、50的NAHCO3和40的H2O按重量百分比制成水剂。6一种CO置换反应消烟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使用方法如。

4、下A、将所述的消烟剂按150G粉剂或220G水剂,装入直径36MM,长200MM的塑料袋内密封;B、确认爆破所需的炮眼数,并按每个炮眼所需的炸药量填装炸药,然后按每600G炸药配一袋所述消烟剂的比例向炮眼内填装所述的消烟剂;炮眼填装时的顺序为向一个炮眼内填装完炸药,再填装所述的消烟剂,最后用炮泥密封该个炮眼后再填装下一个炮眼;C、当炮眼内填装的炸药量不足600G时,按填装一袋所述的消烟剂为准;当炮眼内填装的炸药量超过600G的整倍数时,除按比例填装外,炸药量超出的部分按配一袋所述的消烟剂为准;D、炸药和CO置换反应消烟剂依次填装稳妥,用炮泥封孔后引爆炸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CO置换反应消烟。

5、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600G炸药分三节依次填装入炮眼,每节炸药重200克,规格为直径32长200。权利要求书CN102000495ACN102000505A1/3页3CO置换反应消烟剂及其使用方法0001【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钻孔爆破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降低CO含量及炮烟的CO置换反应消烟剂及其使用方法。0002【背景技术】公知的,在开山、开矿,尤其是在井下作业时需要使用钻孔爆破技术,而每次爆破后,都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CO;CO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毒性极大,其浓度为04时就可使人中毒并致命,因此对人体有较大的危害;在现场实际操作中,按单头掘进每班8个小时计算,其所用的炸药。

6、量在60KG左右,再以每KG炸药产生的CO量为50升计算,每班爆破生产后所产生的CO量就是3000升;此外,再加上炸药质量、药量偏差、爆破点周围的地质特性及井下巷道断面等其他外在因素的影响,每次放炮后在距放炮地点70米的地方测得的CO含量大多在100PPM左右,而且爆炸后产生的炮烟基本上需要经过30分钟左右才能消散,才能将空气中的CO含量降到1PPM以下,如果风速小的话,炮烟消散的时间则更长;虽然井下最高允许的CO浓度在24PPM以下,即CO浓度在00024以下,但实际上,根据现有的爆破条件,所有井下钻孔爆破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CO,其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因此,钻孔爆破产生的CO对大气环。

7、境及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的伤害是不容忽视的,但是目前还没有一种能够防止井下钻孔爆破所产生的CO发生超标现象的有效办法。0003【发明内容】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O置换反应消烟剂及其使用方法,通过所述的方法使用所述的消烟剂,不但能够降低钻孔爆破产生的CO含量,而且能够起到低碳环保的作用,从而有效的保证了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相应对改善地球的大气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0004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CO置换反应消烟剂,所述的消烟剂由NAOH和NAHCO3配制而成,以NAOH占2040、NAHCO3占6080的体积百分比配制成粉剂;或将NAOH、NAHCO3。

8、与H2O混合,以NAOH占530、NAHCO3占4060、H2O占3050的重量百分比制成水剂。0005所述的CO置换反应消烟剂,以NAOH占30、NAHCO3占70的体积百分比配制成粉剂;或以NAOH占10、NAHCO3占50、H2O占40的重量百分比制成水剂。0006一种CO置换反应消烟剂的使用方法1、将所述的消烟剂按150G粉剂或220G水剂,装入直径36MM,长200MM的塑料袋内密封;2、确认爆破所需的炮眼数,并按每个炮眼所需的炸药量填装炸药,然后按每600G炸药配一袋所述消烟剂的比例向炮眼内填装所述的消烟剂;炮眼填装时的顺序为向一个炮眼内填装完炸药,再填装所述的消烟剂,最后用炮泥密。

9、封该个炮眼后再填装下一个炮眼;3、当炮眼内填装的炸药量不足600G时,按填装一袋所述的消烟剂为准;当炮眼内填装的炸药量超过600G的整倍数时,除按比例填装外,炸药量超出的部分按配一袋所述的消烟剂为准;说明书CN102000495ACN102000505A2/3页44、所有的炮眼全部填装且密封完毕后引爆炸药。0007所述CO置换反应消烟剂的使用方法,所述的600G炸药分三节依次填装入炮眼,每节炸药重200克,规格为直径32长200。0008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CO置换反应消烟剂及其使用方法,采用所述的方法使用所述的消烟剂,能够通过消烟剂在爆破的高温高压下。

10、产生的H2O和CO2以及消烟剂中含有的NA离子来达到的消焰、抑焰,从而及时有效的将爆破后产生火焰扑灭,同时,由于所述的消烟剂在爆破的高温高压作用下与爆破产生的CO反应生成了无毒无害的物质,从而达到了减少CO及过多的炮烟产生的目的;采用所述的CO置换反应消烟剂及其使用方法,能够在同等炸药量爆破的前提下降低30以上的CO及炮烟的生成,有效地将CO含量控制在了24PPM以下,不但起到了低碳环保的作用,相应保证了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而且对改善地球的大气环境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0009【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发明,公开本发明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发明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本发明并不。

11、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首先按体积百分比NAOH占2040,NAHCO3占6080配制成所述的CO置换反应消烟剂粉剂,或者按重量百分比NAOH占530、NAHCO3占4060、H2O占3050配制成所述的CO置换反应消烟剂水剂;为了达到最佳效果,能够按体积百分比NAOH占30,NAHCO3占70配制成所述的CO置换反应消烟剂粉剂,或者按重量百分比NAOH占10、NAHCO3占50、H2O占40配制成所述的CO置换反应消烟剂水剂;在实施时,选取所述的消烟剂粉剂150G或水剂220G,将其装入直径36MM,长200MM的塑料袋内密封,按爆破的需要计算所要使用的袋数,并全部装填好待用;由于井下或地下用于。

12、爆破的炮眼孔径均为42,且孔深达16米以上,因此为更方便的填装,将炸药按节填装,每节炸药的规格为直径32长200,重200克;爆破前,先确定爆破所需的炮眼数,并计算每个炮眼所需的炸药量,以及按每600G炸药配一袋所述消烟剂的比例计算每个炮眼所需填装的消烟剂袋数,然后向一个炮眼内填装该炮眼所需的炸药,再向该炮眼内填装所需的消烟剂,最后用炮泥密封该炮眼,接下来再填装下一个炮眼,即一个炮眼填装完毕后再填装下一个炮眼;当炮眼内填装的炸药量不足600G时,按填装一袋所述的消烟剂为准;当炮眼内填装的炸药量超过600G的整倍数时,除按比例填装外,炸药量超出的部分,即炸药量超出600G的整倍数外的不足600G。

13、的部分按配一袋所述的消烟剂为准;在爆破需要的全部炮眼依次填装且密封稳妥后引爆炸药,从而达到利用所述的CO置换反应消烟剂降低爆破后CO含量的效果;所述CO置换反应消烟剂的化学反应式如下高温高压CONAOHHCOONA加热2NAHCO3NA2CO3H2OCO2其中NAOH和爆破产生的CO反应生成无毒白色粉末HCOONA,有效降低了CO含量;NAHCO3在爆炸产生的高温作用下自动生成无毒白色粉末NA2CO3以及H2O和CO2,从而利用消说明书CN102000495ACN102000505A3/3页5烟剂中NA离子的消焰、抑焰作用,降低了火焰温度并抑制了燃烧,达到了扑灭爆炸产生的火焰的目的,同时,利用。

14、生成的H2O和CO2将爆炸后的余焰及时扑灭,阻止了过多的炮烟产生,进而有效减少了CO生成;通过下面的试验数据,能够清楚的了解本发明所达到的效果爆破时间2010年9月CO最高峰值PPM超过24PPM时长(分钟)炮眼内装消烟剂及总数(袋)起爆炮眼数量(个)总装炸药数量(KG)检测CO仪器型号监测点距爆破点距离(M炮眼深度(米)检测处的风量(M3/MIN17日22时05分5115无2014CTH1000A1201620017日22时37分210水剂252014CTH1000A1201620017日23时10分200粉剂252014CTH1000A1201620020日21时55分200水剂25201。

15、4CTH1000A1201620020日22时40分5014无2014CTH1000A1201620020日23时18分190粉剂252014CTH1000A1201620021日21时50分200粉剂252014CTH1000A1201620021日22时30分190水剂252014CTH1000A1201620021日23时09分4914无2014CTH1000A1201620022日21时51分5214无2014CTH1000A1201620022日22时31分190粉剂252014CTH1000A1201620022日23时07分190水剂252014CTH1000A12016200注1、所用炸药为二级煤矿许用乳化炸药;2、每次起爆的炮眼数量为20个,其中15个炮眼每眼装炸药600G,加装所述的消烟剂1袋,计使用9KG炸药和15袋消烟剂;余下5个炮眼每眼装炸药1000G,加装所述的消烟剂2袋,计使用5KG炸药和10袋消烟剂;合计使用14KG炸药和25袋消烟剂;3、表格中所述的“超过24PPM时长”是指爆破后空气中的CO含量超过24PPM的时间,空气中的CO含量由24PPM降至1PPM还需要十多分钟。说明书CN102000495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