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红花酸二铵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藏红花酸二铵盐及其制备方法, 属于医药领域范畴。 背景技术 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目前, 我国约有 1.1 亿人患有高血压、 动脉 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 6000 万人患有冠心病, 7000 万人患有脑梗塞或者脑溢血, 40 岁以上 的人中, 约有 57%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 ( 如中风、 脑出血、 心 梗、 冠心病 ) 有高死亡率、 高复发率、 高致残率的特点, 给无数家庭带来巨大痛苦。随着我国 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 心脑血管疾病对我国人民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尤其是脑血管疾病, 包 括急性脑出血、 脑血栓以及颅脑外伤引起的脑水肿、 颅内压升高、 昏迷等, 是死亡率极高的 常见病, 严重的威胁着患者的生命, 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很容易引起死亡。
藏红花酸 (Crocetin) 具有多不饱和共轭烯酸结构, 属于类胡萝卜素类物质。研究 表明, 藏红花酸可改善血浆中的氧扩散及消耗, 可用于治疗高血压、 冠心病、 高血脂等等。 藏 红花酸还具有显著的利胆和降胆固醇作用, 其作用机理是与藏红花酸增加机体脂肪代谢能 力有关。 由于藏红花酸的化学结构为长链多不饱和共轭烯酸结构, 因此水溶性很差, 导致藏 红花酸在体内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较小, 影响了其药效作用的发挥, 因此通过一定的化学 技术, 将藏红花酸反应成溶解性好的藏红花酸盐类化合物, 并进一步开发成一个用于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 将具有很好社会和经济价值。
藏红花 (Crocus sativus L.) 又称番红花、 西红花, 是鸢尾科番红花属的多年生 花卉, 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 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藏红花中的主要成分有藏红花酸、 藏 红花素、 藏红花酸二甲酯、 藏红花苦素等, 此外还含有桉脑、 蒎烯、 多种维生素。藏红花酸主 要存在于藏红花的花蕊中, 据文献报道, 藏红花酸在藏红花中的含量约 1%左右。由于藏 红花的生长条件苛刻, 产量极低, 所以价格极其昂贵。因此从藏红花中分离制备藏红花酸 成本太高。研究表明, 在中药栀子中, 也含有一定量的藏红花酸。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 (Gardeniajasminoides Ellis) 的干燥成熟果实, 是临床常用中药, 其性味苦、 寒, 无毒, 具 有泻火除烦、 清热利尿、 凉血解毒之功效。虽然栀子中藏红花酸的含量比藏红花中要低, 但 我国栀子资源丰富, 价格远低于藏红花, 因而以栀子为原药材, 通过一列工艺, 制备出溶解 性好、 生物利用度高、 疗效确切的藏红花酸盐, 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本发明就是结合中药 现代化分离纯化技术及化学合成技术, 以中药栀子为原料, 制备得到了一种高纯度的藏红 花酸二铵盐。
在已经公开的专利和文献中, 尚无关于藏红花酸二铵盐及其制备方法的报道。
在专利申请号为 CN200710001116.7 的名为 《一种从栀子中提取制备西红花酸的 方法》 的发明专利中, 公开了一种西红花酸的制备方法, 其工艺为 : 将栀子粉碎经蒸馏水或 乙醇溶液超声强化提取, 提取液过滤后浓缩或经大孔树脂分离栀子苷类物质后将西红花苷 洗脱液浓缩, 水解, 离心, 得西红花酸粗品 ; 进一步纯化最终得到反式西红花酸。 虽然该专利
中也是以栀子为原材料, 但其制备工艺路与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完全不同, 最终的产品 反式西红花酸与本发明中所制备的目标产物也具有本质的不同。
在专利申请号为 CN200710190612.1 的名为 《一种藏红花酸的合成方法》 专利中, 公开了一种藏红花酸的化学合成方法, 该发明是以 3, 7- 二甲基辛三烯二醛和 2- 溴丙酸甲 酯等为原料, 经三步反应合成藏红花酸二甲酯粗品, 再经水解、 脱色和重结晶处理, 等步骤, 制得精制藏红花酸产品。该发明专利属于有机化学领域, 最终产品与本发明提供的藏红花 酸二铵盐也有本质的不同。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从提高藏红花酸的溶解性、 提高产品生物利用度、 扩大产品应 用范围的角度出发, 结合中药现代化分离纯化技术和合成技术, 提供了一种藏红花酸二铵 盐的制备方法, 临床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本发明提供的藏红花酸二铵盐具有很好的 治疗脑缺血等作用, 可以口服给药, 也可以用作注射剂原料, 而且毒副作用小。其制备方法 重复性好, 可适用于生产放大, 易于推广, 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采用中药现代化提取分离技术及合成技术, 利用藏红花酸在一 定 PH 值的氨水溶液中可反应生成藏红花酸二铵盐的特性, 并通过适当的分离纯化和结晶 技术, 提供了一种具有很好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效的藏红花酸二铵盐, 克服了藏红花酸溶 解性差、 生物利用度低的缺点, 扩大了藏红花酸的应用范围。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藏红花酸二铵盐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临床用 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根据本发明的比较优选的实施方案, 从栀子中生产藏红花酸二铵盐的制备方法包 括如下步骤 :
(1) 取栀子药材, 粉碎成粗粉, 加入含一定浓度氨水的溶液适量, 加热或浸泡提取 数次, 合并提取液, 溶液减压浓缩至稠膏状 ;
(2) 在搅拌状态下在稠膏中加入一定浓度的有机溶剂适量, 使溶液中有机溶剂达 到一定浓度, 放冷, 使藏红花酸二铵盐充分沉淀, 过滤, 取沉淀, 得藏红花酸二铵盐粗品 ;
(3) 取藏红花酸二铵盐粗品, 加适量溶剂溶解, 过滤, 滤液上一定型号的大孔吸附 树脂柱, 上柱完成后, 加水充分洗脱, 改用一定浓度的乙醇洗脱, 收集乙醇洗脱液, 浓缩至一 定体积。
(4) 取浓缩液, 加入适量有机溶剂, 加热溶解, 过滤, 滤液放冷, 结晶, 过滤, 干燥, 得 藏红花酸二铵盐结晶。
上述步骤 (1) 中所述的 “含一定浓度氨水溶液” 是指含氨水重量百分比浓度为 0.1%~ 5%的水溶液。提取方法可以采用加热回流提取或浸泡提取两种方式, 优选浸泡提 取; 浸泡提取温度为 25℃~ 80℃, 优选为 50℃。在本步骤中, 运用氨水在一定温度下可以 与藏红花酸反应生成藏红花酸二铵盐的原理, 可以将栀子中的藏红花酸以水溶性盐的形式 转移至提取液中。 由于栀子药材中有较大量多糖、 粘液质等大分子成分, 在提取过程中如果 不进行温度控制, 则容易进入提取液中, 造成过滤等后续操作特别困难。 因此在本步骤中要 尤其重视对提取温度和提取方法的控制。 采用浸泡法提取时, 由于属于静态提取, 大分子杂 质成分进入提取液中的量较少, 而藏红花酸二铵却能被充分提取, 因此优选采用在一定温
度下浸泡提取的方式。本步骤的提取次数为 1 ~ 3 次, 优选为 2 次。提取次数过多虽然提 取率会略有提高, 但会带入大量杂质, 导致后续分离纯化难度加大, 因此应控制提取次数, 通过优选, 最佳的提取次数为 2 次。提取时间为每次提取 1 ~ 5 小时, 优选为 2.5 小时。
步骤 (2) 中所加入的有机溶剂可以为乙醇、 甲醇、 异丙醇、 丙酮, 溶液中有机溶剂 的浓度为 20%~ 60%, 优选为 30%~ 50%, 最优选为 35%。 有机溶剂的浓度太大则沉出的 杂质较多, 不利于后续的分离纯化, 有机溶剂的浓度太小则藏红花酸二铵盐沉淀不充分, 影 响产品收率。 本步骤是运用藏红花酸二铵盐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较小而其他成分溶解度较 大的原理, 使藏红花酸二铵盐缓慢从溶液中沉淀出来, 从而达到初步分离的效果。
步骤 (3) 中所用的溶剂可以是水, 也可以是 10%~ 40%的乙醇溶液, 优选为 20% 的乙醇溶液 ; 大孔吸附树脂型号可以为 HPD-100、 HPD-400、 D101、 D1300、 XDA-8, 优选为 HPD-100 ; 洗脱时所用的乙醇浓度 40%~ 85%, 优选为 65%。 本步骤中运用了大孔树脂可以 有效吸附富集藏红花酸二铵的原理, 将其它大极性杂质通过水洗脱的方式分离去除, 达到 了很好的对藏红花酸二铵盐进一步分离纯化的效果。 通过正交试验优选, 综合上样量、 吸附 率、 样品含量等各方面因素, 优选大孔吸附树脂型号为 HPD-100 ; 上柱完成后, 用水洗净杂 质, 然后使用乙醇洗脱, 通过对洗脱率、 样品得率、 样品性状等因素的考察, 选择洗脱乙醇的 浓度为 40%~ 85%, 浓度过高, 则杂质含量偏高, 浓度太低则洗脱不充分, 最优选的洗脱乙 醇浓度为 65% ; 洗脱溶剂用量为大孔树脂量的 2 ~ 5 倍柱体积 (V/V), 优选为 3 倍柱体积。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 在使用大孔树脂吸附时, 对所用层析柱的规格和材 质无特殊要求, 可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选定, 并按常规操作方法装填, 装柱量不少于柱高的 2/3, 最好选用直径与柱高比在 1 ∶ 3-1 ∶ 5 的柱 ; 生产过程中乙醇的洗脱速度优选为 2 ~ 4 升 / 分钟。
步骤 (4) 中, 所用的有机溶剂可以为乙醇、 甲醇、 异丙醇、 丙酮、 异丙醚, 优选为异 丙醇。有机溶剂的用量为藏红花酸二铵盐粗品的 4 ~ 10 倍量 (M ∶ V), 优选为 7 倍量。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 采用科学可行的方法从中药栀子中经提取、 沉淀、 大孔树脂 吸附除杂、 结晶等一系列步骤, 制成了水溶性好、 纯度高的藏红花酸二铵盐, 含量范围为 70%~ 99.5%。以本发明所制备的藏红花酸二铵盐为原料, 可以进一步加入药学上可接受 的辅料, 将本品制成各种适合于临床应用的制剂, 包括片剂、 胶囊、 滴丸、 软胶囊和注射液, 临床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经多批工业化生产验证, 工艺稳定性、 重复性好, 质量可 控, 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以下通过本发明提供的藏红花酸二铵盐的抗脑缺血作用的药理研究, 并与藏红花 酸进行对比, 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用性 :
1、 “藏红花酸二铵” 抗脑缺血的药效学研究
1.1 试验目的
测试样品 “藏红花酸二铵盐” 对大鼠不完全性脑缺血损伤的影响。
1.2 受试药物
藏红花酸二铵盐 ( 批号 : 20090916) : 江苏天晟药业有限公司提供, 性状 : 红色结 晶, 含量 98.5% ;
阳性对照 : 藏红花酸 ( 批号 20090815), 江苏天晟药业研究所提供 ; 性状 : 红色粉末, 含量 91.4% ;
空白对照组 : 生理盐水 ;
1.3 动物
SD 系大白鼠, 体重 125g ~ 150g, 中国药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
1.4 试验方法
大鼠不完全脑缺血模型 : 60 只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 空白对照组、 受试药 ( 藏红花 -1 -1 -1 酸二铵盐 )20mg·kg , 10mg·kg , 5mg·kg 3 个剂量组及阳性药 ( 藏红花酸 ) 组, 共 6 组, -1 每组 10 只, 雌雄各半。各组分别口服生理盐水或相应的药物 (1ml· 100g ), 一天两次, 连续 -1 给药 3 天, 末次给药 1 小时后以 10%水合氯醛 (0.3ml·100g ) 麻醉, 做颈部正中切口, 分 离并结扎双侧 CCA 以形成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 3 小时后将大鼠断头处死, 取左半脑称重后 置 110℃烤箱中烤至恒重, 以计算脑含水量, 右半脑置 10%甲醛中固定, 送病理组织学检查 并进行评分 ( 无、 无~轻度、 轻度、 中度及重度病理形态学变化分别为 0、 0.5、 1、 2 和 3 分 )。 结果见下表 :
表 1 藏红花酸二铵盐对双侧 CCA 结扎致大鼠脑缺血的影响 (x±s, n = 10)与模型组比较, *P < 0.05, **P < 0.01。
结果如表 1 所示, 藏红花酸二铵盐 20mg.kg-1, 10mg.kg-1, 5mg.kg-13 个剂量组均可 显著抑制大鼠双侧 CCA 结扎致脑水肿的发生, 并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 其抑制作用均优于 -1 -1 -1 藏红花酸对照组 ; 藏红花酸二铵盐 20mg.kg , 10mg.kg , 5mg.kg 3 个剂量组还可显著抑制 CCA 结扎致大鼠脑组织血管通透性的升高, 并呈明显的量效关系, 其抑制作用也明显优于藏 红花酸对照组。
结论 : 动物药效学试验研究提示, 藏红花酸二铵盐具有显著的抗脑缺血作用, 其效 果优于藏红花酸组, 这可能与藏红花酸水溶性很小, 口服吸收利用较差有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栀子药材购于江西, 符合 《中国药典》 2005 年版的规定 ; 含量 测定用藏红花酸及藏红花酸二铵盐对照品由本公司提供, 生产中所用乙醇为药用级, 水为 纯化水, 其他试剂为分析纯, 所用辅料为药用级。
以下实施内容是为了对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给予说明, 并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 用性, 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原料来源或对本发明权利要求的限制。实施例 1
取栀子药材 100kg, 粉碎成粗粉, 加入浓度为 0.2%的氨水溶液 800L, 加热回流提 取 2 次, 每次 1.5 小时, 合并提取液, 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稠膏状 ;
在搅拌状态下在稠膏中加入 60%的丙酮, 使溶液中丙酮浓度达到 35%, 放冷, 使 藏红花酸二铵盐充分沉淀, 过滤, 取沉淀, 得藏红花酸二铵盐粗品 1.28kg ;
取 藏 红 花 酸 二 铵 盐 粗 品, 加 15 % 乙 醇 溶 液 12.8L 溶 解, 过 滤, 滤液上型号为 HPD-400 的大孔吸附树脂柱, 上柱完成后, 加水充分洗脱, 改用浓度为 50%的乙醇 20L 洗脱, 收集乙醇洗脱液, 浓缩至 2.0L。
取浓缩液, 加入丙酮 8L, 加热溶解, 过滤, 滤液放冷, 结晶, 过滤, 干燥, 得藏红花酸 二铵盐结晶 410g。经含量测定, 样品中藏红花酸二铵盐含量为 83.6%。
实施例 2
取栀子药材 80kg, 粉碎成粗粉, 加入浓度为 0.6%的氨水溶液 480L, 于 40℃下浸泡 提取 2 次, 每次 2 小时, 合并提取液, 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稠膏状 ;
在搅拌状态下在稠膏中加入 50%的乙醇, 使溶液中乙醇浓度达到 30%, 放冷, 使 藏红花酸二铵盐充分沉淀, 过滤, 取沉淀, 得藏红花酸二铵盐粗品 0.87kg ; 取藏红花酸二铵盐粗品, 加 20%乙醇溶液 8.7L 溶解, 过滤, 滤液上型号为 HPD-100 的大孔吸附树脂柱, 上柱完成后, 加水充分洗脱, 改用浓度为 65%的乙醇 15L 洗脱, 收集乙 醇洗脱液, 浓缩至 1.6L。
取浓缩液, 加入异丙醇 6L, 加热溶解, 过滤, 滤液放冷, 结晶, 过滤, 干燥, 得藏红花 酸二铵盐结晶 266g。经含量测定, 样品中藏红花酸二铵盐含量为 98.5%。
实施例 3
取栀子药材 50kg, 粉碎成粗粉, 加入浓度为 1.0%的氨水溶液 400L, 于 45℃下浸泡 提取 3 次, 每次 1 小时, 合并提取液, 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稠膏状 ;
在搅拌状态下在稠膏中加入 60%的乙醇, 使溶液中乙醇浓度达到 20%, 放冷, 使 藏红花酸二铵盐充分沉淀, 过滤, 取沉淀, 得藏红花酸二铵盐粗品 0.46kg ;
取藏红花酸二铵盐粗品, 加 40%乙醇溶液 2.3L 溶解, 过滤, 滤液上型号为 D101 的 大孔吸附树脂柱, 上柱完成后, 加水充分洗脱, 改用浓度为 70%的乙醇 15L 洗脱, 收集乙醇 洗脱液, 浓缩至 1.0L。
取浓缩液, 加入丙酮 6L, 加热溶解, 过滤, 滤液放冷, 结晶, 过滤, 干燥, 得藏红花酸 二铵盐结晶 239g。经含量测定, 样品中藏红花酸二铵盐含量为 73.2%。
实施例 4
取栀子药材 150kg, 粉碎成粗粉, 加入浓度为 2.0%的氨水溶液 900L, 于 50℃下浸 泡提取 2 次, 每次 2.5 小时, 合并提取液, 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稠膏状 ;
在搅拌状态下在稠膏中加入 50%的甲醇, 使溶液中乙醇浓度达到 30%, 放冷, 使 藏红花酸二铵盐充分沉淀, 过滤, 取沉淀, 得藏红花酸二铵盐粗品 1.88kg ;
取藏红花酸二铵盐粗品, 加 15%乙醇溶液 9.5L 溶解, 过滤, 滤液上型号为 XDA-8 的 大孔吸附树脂柱, 上柱完成后, 加水充分洗脱, 改用浓度为 60%的乙醇 36L 洗脱, 收集乙醇 洗脱液, 浓缩至 3.0L。
取浓缩液, 加入甲醇 18L, 加热溶解, 过滤, 滤液放冷, 结晶, 过滤, 干燥, 得藏红花酸
二铵盐结晶 675g。经含量测定, 样品中藏红花酸二铵盐含量为 99.5%。
实施例 5( 注射用藏红花酸二铵盐冻干粉的制备 )
取实施例 4 中藏红花酸二铵盐的 1.0g, 维生素 C 0.5g, 依地酸二钠钙 0.2g, 右旋糖 酐 40.0g, 溶于 980ml 注射用水中, 形成均匀溶液, 加入醋酸 - 醋酸铵缓冲盐溶液适量, 调节 溶液 p H 值至 6.8, 加入适量注射用水至总体积为 1000ml。
将 溶 液 分 装 入 10ml 西 林 瓶 中, 置 入 冷 冻 干 燥 机, 于 -35 ℃ 预 冻 6 小 时, 升温 至 -25℃维持 5 小时, 再升温至 -5℃维持 3 小时, 最后升温至 30℃维持 3 小时。
取出西林瓶, 压盖, 包装, 即得藏红花酸二铵盐冻干粉针剂, 样品在瓶内呈红色酥 松粉末状。
实施例 6( 藏红花酸二铵胶囊的制备 ) :
取实施例 3 中的藏红花酸二铵盐 20g, 淀粉 25g, β- 环糊精 204g, 硬脂酸镁 1g, 混 匀, 制粒, 过 80 目筛, 干燥后装成 1000 粒胶囊 ( 每粒含藏红花酸二铵盐 20mg), 即得。用法 用量为 : 口服, 每次 1 粒, 每日 3 次。
实施例 7( 藏红花酸二铵片的制备 ) :
取实施例 3 中的藏红花酸二铵盐 25g, 乳糖 70g, 硬脂酸镁 2.0g, 羟丙基纤维素 2g, 微粉硅胶 1.0g, 糊精 150g, 混匀, 制粒, 过 80 目筛, 干燥后压成 1000 片 ( 每粒含藏红花酸二 铵盐 25mg), 即得。用法用量为 : 口服, 每次 1 片, 每日 3 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