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慢性肝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361142 上传时间:2018-02-1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783.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63205.0

申请日:

2010.08.26

公开号:

CN102370686A

公开日:

2012.03.1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481申请日:20100826|||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481; A61P1/16; A61K31/704(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481

申请人: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

发明人:

刘平; 仝欣; 孙明瑜; 陆雁; 陈高峰; 刘佳; 李风华; 刘成海; 胡义扬; 徐列明

地址: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衡路52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代理人:

潘诗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肝病的药物组合物,由重量配比为3~6∶1的黄芪总苷和甘草酸组成,经采用经典动物模型试验并验证,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肝组织胶原含量,减轻肝纤维化程度和肝损伤程度,能提高抗肝纤维化作用,有效阻止肝纤维化的发展并促进肝纤维化的逆转,上述作用优于各组分单用的效果,可用于治疗和预防各种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等病症。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可制成片剂、颗粒剂、胶囊剂等口服固体制剂。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慢性肝病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是, 由黄芪总苷和甘草酸按照重量比 3 ~ 6 ∶ 1 组成。
2: 权利要求 1 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慢性肝炎药物中的应用。
3: 权利要求 1 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防治肝纤维化药物中的应用。
4: 权利要求 1 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防治肝硬化药物中的应用。

说明书


治疗慢性肝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肝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肝纤 维化、 抗肝损伤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肝硬化是多种慢性肝脏疾病的终末阶段, 以弥漫性肝纤维化伴异常结节形成为其 形态学特征。 肝硬化是我国常见疾病和主要死亡病因之一,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地区, 仅慢 性乙型肝炎患者达 3000 万, 其中约 30%发展为肝硬化。已有明确证据表明肝纤维化甚至 肝硬化是可逆的, 阻断、 抑制或逆转肝纤维化是治疗慢性肝病的一个重要目标, 但目前尚无 FDA 批准的抗肝纤维化化学或生物制剂进入临床应用。
     国外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 美国肝纤维化研究权 威 Friedman 教授曾指出 : “肝纤维化机理的不断阐明使有效地抗肝纤维化治疗成为可能, 然而, 抗肝纤维化治疗仍然是一个富有挑战的艰巨任务, 迄今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抗肝纤维 化药物, 其有效作用于肝脏而无明显毒副作用的治疗药物研制尚需长期努力。 ”
     中国专利 CN1539483A 于 2004 年 10 月 27 日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肝病及抗肝纤维 化的中药, 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 它是由藏红花 3-9 份、 蛤蚧 3-9 份、 丹参 4-18 份、 鳖甲 9-24 份、 黄芪 9-30 份、 红参 3-9 份、 当归 1-6 份、 川芎 1-6 份、 砂仁 1-6 份、 僵虫 1-6 份、 三七 3-9 份、 枸杞 1-9 份、 木香 1-6 份组成, 经筛选清洁、 粉碎成细粉、 过筛、 混匀、 每 100 克粉加蜜炼 100 克, 制成蜜丸、 用钴 60 灭菌 ; 本发明经临床证明, 能够有效地治疗慢性肝炎和肝纤维化, 总有效率可达 94%。
     中国专利 CN1985902A 于 2007 年 06 月 27 日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肝病的中药, 根 据 “君臣佐使” 配方原则配伍, 君药为生白术 ; 臣药包括西洋参、 猪苓、 茯苓、 生黄芪 ; 佐药包 括垂盆草、 蛇舌草、 茵陈 ; 使药包括炙鸡内金、 丹参、 赤芍、 白芍 ; 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 : 生 白术 5%~ 18%、 西洋参 1%~ 10%、 猪苓 1%~ 15%、 茯苓 0%~ 15%、 生黄芪 5%~ 20%、 垂盆草 10%~ 50%、 蛇舌草 5%~ 30%、 茵陈 1%~ 15%、 炙鸡内金 1%~ 10%、 丹参 0%~ 15%、 赤芍 1%~ 10%、 白芍 1%~ 10%, 各组分总和为 100%。
     中国专利 CN101361782A 于 2009 年 02 月 11 日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肝病的药物, 采用特定配比的虫草多糖、 苦杏仁甙、 绞股蓝总皂甙中药有效组分或成分组成有理想疗效 的抗肝纤维化、 抗肝损伤作用的药物组合物。
     近年来, 中医药整体观念 ( 系统论方法 ) 指导下的病证结合、 辨证论治对解决这一 难题逐渐彰显出理论特色和临床优势, 不但能改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 显著提高患者的生 活质量, 而且在抑制肝脏炎症反应及纤维组织增生, 促进肝纤维化的逆转等方面显示出优 已取得显著进展。自 2000 年起, 已先后 势。我国近二十多年来的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研究, 有复方鳖甲软肝片、 扶正化瘀胶囊 ( 片 ) 等抗肝纤维化国家中药新药应用于临床, 扶正化瘀 片已被美国 FDA 批准在美国开展抗丙型肝炎肝纤维化Ⅱ期临床试验。中药复方抗肝纤维化 作用是通过多途径、 多层次作用实现的, 呈现出综合效应, 与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复杂病理
     机制相适应, 这也正是中医药整体观念的优势所在。
     近二十多年来, 国内外也开展了一些抗肝纤维化中药有效组分或成分的研究, 并 发现了一些有抗肝纤维化效应的中药有效组分或成分。然而, 无论传统中药复方还是单一 的有效成分, 皆有其不足之处。 传统中药复方由于成分复杂, 质控困难, 稳定性较差, 这也是 中药国际化的难题之一 ; 而单一组分或成分往往难以取得良好效应或者有效剂量就会出现 较明显的副作用。因此如何对传统复方 “去粗取精” 而又保持中医复方配伍治疗复杂疾病 的优势, 是一大难题, 也是中医药抗肝纤维化药物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提高抗肝纤维化、 抗肝损伤作用, 能有 效治疗慢性肝病的药物组合物, 并提出该药物组合物的用途。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运用数学模型 “均匀设计”和正交设计分析技 术, 在现有技术基础上, 进行了有效组分 / 成分配伍抗肝纤维化的研究, 采用黄芪总苷 (Astragalus Astragalosides) 和甘草酸 (Glycyrrhiza Acid) 中药有效组分或成分组成的 抗肝纤维化、 抗肝损伤作用的药物组合物筛选。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由黄芪总苷和甘草酸两种组分或成分组成, 黄芪总苷和 甘草酸的重量比为 3 ~ 6 ∶ 1, 其中黄芪总苷来源于黄芪 ; 甘草酸来源于中药甘草。
     从黄芪中提取黄芪总苷以及从甘草中提取甘草酸的方法和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方 法无异。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并无特别之处, 按重量比称取黄芪总苷和甘草酸, 按 常规方法制成临床常用制剂, 所述制剂的剂型, 包括片剂、 颗粒剂、 胶囊剂等口服固体制剂。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经二甲基亚硝胺 (Dimethylnitrosamine, DMN) 诱导的经典的 肝损伤、 肝纤维化动物模型试验 ( 模型发展过程中介入干预 ), 并运用 “均匀设计” 和 “正交 设计” 筛选以及反复验证。结果证实, 本发明所述药物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肝组织胶原含 量, 减轻肝纤维化程度和肝损伤程度, 上述作用优于各组分单用的效果。所述 2 种组分或成 分配伍组合的药物可以提高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能有效阻止肝纤维化的发展并促进肝纤维 化的逆转, 可用于治疗和预防各种慢性肝炎、 肝纤维化、 肝硬化等病症。
     附图说明
     图 1 是实施例 1 的各组大鼠肝组织天狼星红胶原染色照片 (×100)。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 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这些实施例应理解为仅用于说 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记载的内容之后, 本领域技术 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 这些等效变化和修饰同样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 定的范围。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有益效果通过下述实验证实 :
     实施例 1
     运用 DMN 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和正交设计分析获得降低肝脏胶原含量作用 的组合物的最佳比例。一、 材料和方法 :
     1. 动物
     Wistar 雄性大鼠 160 只 ( 正常组 40 只, 造模组 120 只 ), 清洁级, 体重 (150±10) g, 由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上海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清洁级动物房饲养、 造 模与观察, 自由饮水。
     2. 主要试剂及设备
     二甲基亚硝胺 (Dimethylnitrosamine, DMN) 和羟脯氨酸 (hydroxyproline, Hyp) 标准品, 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产品 ; 所用肝功能试剂盒均购自于南京建成生物试剂公司 ; Image-Pro Plus 6.1 专业图像分析软件购自 Media Cybernetics 公司 ; Olympus IX70 光学 显微镜购自 Olympus 公司。
     3. 药物
     黄芪总苷 (Astragalus Astragalosides, A) : 来源于黄芪, 西安鸿生生物技术有限 公司产品, 规格 90% ; 甘草酸 (Glycyrrhiza Acid, B) : 来源于甘草, 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 公司产品, 规格 98%。
     将黄芪总苷和甘草酸按照重量比 3 ∶ 1、 4 ∶ 1、 5 ∶ 1 和 6 ∶ 1 混合均匀, 随机选 取按不同比例混合得到的药物组合物 A+B, 用于随后的实验方案。
     4. 模型制备
     参 照 Ala-Kokko 方 法 造 模 (Ala-Kokko L, Pihlajaniemi T, Myers JC et al.Gene expression of type Ⅰ, Ⅲ and Ⅳ collagens in hepatic fibrosis induced bydimethylnitrosamine in the rat.Biochem J 1987 ; 244 : 75-9.)。 用生理盐水将 DMN 稀 释为 0.5%的溶液, 造模组 120 只大鼠以 2ml/g 体重剂量, 腹腔注射每日 1 次, 每周前 3 天连 续腹腔注射, 共 4 周。正常对照组大鼠 40 只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5. 分组与给药
     造模 3 天末、 造模 2 周末、 造模 3 周末、 造模 4 周末取 10 只正常大鼠、 10 只模型大 鼠作为模型动态观察, 从造模 2 周末开始, 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交设计 1-6 组及模型组, 每组各 10 只, 于继续造模的同时, 正交设计组按 65kg 成人体重临床用量等体重的 8 倍量进 行药物干预, 分别按照设计方案给药。 上药临用前用 10mL 蒸馏水稀释, 按 10ml/kg 大鼠体重 的剂量以相应药物灌胃, 每日 1 次, 共 2 周, 并设有正常对照大鼠 (10) 和模型对照组 (10) ; 正常大鼠与模型对照组以同体积蒸馏水灌胃。
     6. 实验方案
     将黄芪总苷 A、 甘草酸 B 和药物组合物 A+B 作为考察因子, 每个因子分别取 2 个水 平 (1 水平=用药, 2 水平=不用 ), 获得正交设计方案。另设模型组和正常动物组。
     7.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表示, 采用 SAS 9.1.2, DAS 2.1.1 和 SPSS16.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多组间比较。
     二、 结果显示
     正常肝组织仅在汇管区和中央静脉壁见少量胶原纤维。DMN 造模 4 周时增生的胶 原纤维分割肝小叶形成较粗大、 致密的完全间隔, 正常肝小叶结构消失, 个别形成不完整假 小叶, 89%模型大鼠已形成Ⅲ期的肝纤维化。用药组大鼠胶原纤维增生状况有不同程度减轻, 纤维间隔较窄、 疏松而不连续, 见附图 1。
     羟脯氨酸含量测定结果显示, 与模型组相比, A+B 组大鼠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较 4 周模型对照组显著降低 (P < 0.01), 见表 1。
     表 1. 各组大鼠肝脏胶原增生程度分期
     ** 注: 与同期正常对照组比较, , P < 0.01 ; 与同期模型组比较, ##, P < 0.01
     与正常组比较, 造模 4 周时模型大鼠血清 ALT、 AST、 ALP 活性及 TBil 含量显著升高 (P < 0.01)。与 4 周模型组相比, A+B 组大鼠血清 ALT 活性显著降低 (P < 0.01) ; A+B 及 A 组血清 AST 活性也显著降低 (P < 0.05) ; A+B 及 B 组大鼠血清 ALP 活性显著低于 4 周模型 对照组 (P < 0.01) ; B 组大鼠血清 TBiL 活性也显著低于 4 周模型对照组 (P < 0.05)。结 果见表 2。
     表 2. 血清肝功能变化* ** 注: 与同期正常对照组比较, , P < 0.05, , P < 0.01。与同期模型组比较, #, P < 0.05, ##, P < 0.01。
     降低肝组织 Hyp 含量和血清 ALT 活性的最大效应组合为 A+B ; 降低 AST 最大效应为 A 和 A+B。提高 Alb 含量最大效应为 A 和 A+B。降低 ALP 最大效应组合为 B 和 A+B。综上, A 和 B 具有协同降低血清 ALT 活性和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以及显著改善肝纤维化分期的作 用; B 是降低 TBil 含量的主要成分, A 药具有显著降低 AST 的作用。
    

治疗慢性肝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治疗慢性肝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治疗慢性肝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治疗慢性肝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慢性肝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70686A43申请公布日20120314CN102370686ACN102370686A21申请号201010263205022申请日20100826A61K36/481200601A61P1/16200601A61K31/70420060171申请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地址201203上海市浦东新区张衡路528号申请人上海中医药大学72发明人刘平仝欣孙明瑜陆雁陈高峰刘佳李风华刘成海胡义扬徐列明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11代理人潘诗孟54发明名称治疗慢性肝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肝病的药物组合物,由重量配。

2、比为361的黄芪总苷和甘草酸组成,经采用经典动物模型试验并验证,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肝组织胶原含量,减轻肝纤维化程度和肝损伤程度,能提高抗肝纤维化作用,有效阻止肝纤维化的发展并促进肝纤维化的逆转,上述作用优于各组分单用的效果,可用于治疗和预防各种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等病症。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可制成片剂、颗粒剂、胶囊剂等口服固体制剂。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1页CN102370686A1/1页21一种治疗慢性肝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由黄芪总苷和甘草酸按照重量比361组成。2权利要求1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慢性。

3、肝炎药物中的应用。3权利要求1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防治肝纤维化药物中的应用。4权利要求1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防治肝硬化药物中的应用。权利要求书CN102370686A1/4页3治疗慢性肝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肝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肝纤维化、抗肝损伤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背景技术0002肝硬化是多种慢性肝脏疾病的终末阶段,以弥漫性肝纤维化伴异常结节形成为其形态学特征。肝硬化是我国常见疾病和主要死亡病因之一,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地区,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达3000万,其中约30发展为肝硬化。已有明确证据表明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是可逆的,阻断、抑。

4、制或逆转肝纤维化是治疗慢性肝病的一个重要目标,但目前尚无FDA批准的抗肝纤维化化学或生物制剂进入临床应用。0003国外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美国肝纤维化研究权威FRIEDMAN教授曾指出“肝纤维化机理的不断阐明使有效地抗肝纤维化治疗成为可能,然而,抗肝纤维化治疗仍然是一个富有挑战的艰巨任务,迄今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抗肝纤维化药物,其有效作用于肝脏而无明显毒副作用的治疗药物研制尚需长期努力。”0004中国专利CN1539483A于2004年10月27日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肝病及抗肝纤维化的中药,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它是由藏红花39份、蛤蚧39份、丹参418份、鳖甲924份、黄。

5、芪930份、红参39份、当归16份、川芎16份、砂仁16份、僵虫16份、三七39份、枸杞19份、木香16份组成,经筛选清洁、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克粉加蜜炼100克,制成蜜丸、用钴60灭菌;本发明经临床证明,能够有效地治疗慢性肝炎和肝纤维化,总有效率可达94。0005中国专利CN1985902A于2007年06月27日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肝病的中药,根据“君臣佐使”配方原则配伍,君药为生白术;臣药包括西洋参、猪苓、茯苓、生黄芪;佐药包括垂盆草、蛇舌草、茵陈;使药包括炙鸡内金、丹参、赤芍、白芍;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生白术518、西洋参110、猪苓115、茯苓015、生黄芪520、垂盆草1。

6、050、蛇舌草530、茵陈115、炙鸡内金110、丹参015、赤芍110、白芍110,各组分总和为100。0006中国专利CN101361782A于2009年02月11日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肝病的药物,采用特定配比的虫草多糖、苦杏仁甙、绞股蓝总皂甙中药有效组分或成分组成有理想疗效的抗肝纤维化、抗肝损伤作用的药物组合物。0007近年来,中医药整体观念系统论方法指导下的病证结合、辨证论治对解决这一难题逐渐彰显出理论特色和临床优势,不但能改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在抑制肝脏炎症反应及纤维组织增生,促进肝纤维化的逆转等方面显示出优势。我国近二十多年来的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研究,已取得。

7、显著进展。自2000年起,已先后有复方鳖甲软肝片、扶正化瘀胶囊片等抗肝纤维化国家中药新药应用于临床,扶正化瘀片已被美国FDA批准在美国开展抗丙型肝炎肝纤维化期临床试验。中药复方抗肝纤维化作用是通过多途径、多层次作用实现的,呈现出综合效应,与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复杂病理说明书CN102370686A2/4页4机制相适应,这也正是中医药整体观念的优势所在。0008近二十多年来,国内外也开展了一些抗肝纤维化中药有效组分或成分的研究,并发现了一些有抗肝纤维化效应的中药有效组分或成分。然而,无论传统中药复方还是单一的有效成分,皆有其不足之处。传统中药复方由于成分复杂,质控困难,稳定性较差,这也是中药国际化。

8、的难题之一;而单一组分或成分往往难以取得良好效应或者有效剂量就会出现较明显的副作用。因此如何对传统复方“去粗取精”而又保持中医复方配伍治疗复杂疾病的优势,是一大难题,也是中医药抗肝纤维化药物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发明内容0009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提高抗肝纤维化、抗肝损伤作用,能有效治疗慢性肝病的药物组合物,并提出该药物组合物的用途。0010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运用数学模型“均匀设计”和正交设计分析技术,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进行了有效组分/成分配伍抗肝纤维化的研究,采用黄芪总苷ASTRAGALUSASTRAGALOSIDES和甘草酸GLYCYRRHIZAACID中药有效。

9、组分或成分组成的抗肝纤维化、抗肝损伤作用的药物组合物筛选。0011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由黄芪总苷和甘草酸两种组分或成分组成,黄芪总苷和甘草酸的重量比为361,其中黄芪总苷来源于黄芪;甘草酸来源于中药甘草。0012从黄芪中提取黄芪总苷以及从甘草中提取甘草酸的方法和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方法无异。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并无特别之处,按重量比称取黄芪总苷和甘草酸,按常规方法制成临床常用制剂,所述制剂的剂型,包括片剂、颗粒剂、胶囊剂等口服固体制剂。0013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经二甲基亚硝胺DIMETHYLNITROSAMINE,DMN诱导的经典的肝损伤、肝纤维化动物模型试验模型发展过程中介入干预,并运用“。

10、均匀设计”和“正交设计”筛选以及反复验证。结果证实,本发明所述药物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肝组织胶原含量,减轻肝纤维化程度和肝损伤程度,上述作用优于各组分单用的效果。所述2种组分或成分配伍组合的药物可以提高抗肝纤维化的作用,能有效阻止肝纤维化的发展并促进肝纤维化的逆转,可用于治疗和预防各种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等病症。附图说明0014图1是实施例1的各组大鼠肝组织天狼星红胶原染色照片100。具体实施方式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这些实施例应理解为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

11、效变化和修饰同样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0016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有益效果通过下述实验证实0017实施例10018运用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和正交设计分析获得降低肝脏胶原含量作用的组合物的最佳比例。说明书CN102370686A3/4页50019一、材料和方法00201动物0021WISTAR雄性大鼠160只正常组40只,造模组120只,清洁级,体重15010G,由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上海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清洁级动物房饲养、造模与观察,自由饮水。00222主要试剂及设备0023二甲基亚硝胺DIMETHYLNITROSAMINE,DMN和羟脯氨酸HYDROXYPROLI。

12、NE,HYP标准品,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产品;所用肝功能试剂盒均购自于南京建成生物试剂公司;IMAGEPROPLUS61专业图像分析软件购自MEDIACYBERNETICS公司;OLYMPUSIX70光学显微镜购自OLYMPUS公司。00243药物0025黄芪总苷ASTRAGALUSASTRAGALOSIDES,A来源于黄芪,西安鸿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规格90;甘草酸GLYCYRRHIZAACID,B来源于甘草,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产品,规格98。0026将黄芪总苷和甘草酸按照重量比31、41、51和61混合均匀,随机选取按不同比例混合得到的药物组合物AB,用于随后的实验方案。0027。

13、4模型制备0028参照ALAKOKKO方法造模ALAKOKKOL,PIHLAJANIEMIT,MYERSJCETALGENEEXPRESSIONOFTYPE,ANDCOLLAGENSINHEPATICFIBROSISINDUCEDBYDIMETHYLNITROSAMINEINTHERATBIOCHEMJ1987;244759。用生理盐水将DMN稀释为05的溶液,造模组120只大鼠以2ML/G体重剂量,腹腔注射每日1次,每周前3天连续腹腔注射,共4周。正常对照组大鼠40只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00295分组与给药0030造模3天末、造模2周末、造模3周末、造模4周末取10只正常大鼠、10只模型大。

14、鼠作为模型动态观察,从造模2周末开始,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交设计16组及模型组,每组各10只,于继续造模的同时,正交设计组按65KG成人体重临床用量等体重的8倍量进行药物干预,分别按照设计方案给药。上药临用前用10ML蒸馏水稀释,按10ML/KG大鼠体重的剂量以相应药物灌胃,每日1次,共2周,并设有正常对照大鼠10和模型对照组10;正常大鼠与模型对照组以同体积蒸馏水灌胃。00316实验方案0032将黄芪总苷A、甘草酸B和药物组合物AB作为考察因子,每个因子分别取2个水平1水平用药,2水平不用,获得正交设计方案。另设模型组和正常动物组。00337统计学方法0034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SAS912。

15、,DAS211和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多组间比较。0035二、结果显示0036正常肝组织仅在汇管区和中央静脉壁见少量胶原纤维。DMN造模4周时增生的胶原纤维分割肝小叶形成较粗大、致密的完全间隔,正常肝小叶结构消失,个别形成不完整假小叶,89模型大鼠已形成期的肝纤维化。用药组大鼠胶原纤维增生状况有不同程度减说明书CN102370686A4/4页6轻,纤维间隔较窄、疏松而不连续,见附图1。0037羟脯氨酸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AB组大鼠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较4周模型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见表1。0038表1各组大鼠肝脏胶原增生程度分期00390040注与同。

16、期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与同期模型组比较,P0010041与正常组比较,造模4周时模型大鼠血清ALT、AST、ALP活性及TBIL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4周模型组相比,AB组大鼠血清ALT活性显著降低P001;AB及A组血清AST活性也显著降低P005;AB及B组大鼠血清ALP活性显著低于4周模型对照组P001;B组大鼠血清TBIL活性也显著低于4周模型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2。0042表2血清肝功能变化00430044注与同期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同期模型组比较,P005,P001。0045降低肝组织HYP含量和血清ALT活性的最大效应组合为AB;降低AST最大效应为A和AB。提高ALB含量最大效应为A和AB。降低ALP最大效应组合为B和AB。综上,A和B具有协同降低血清ALT活性和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以及显著改善肝纤维化分期的作用;B是降低TBIL含量的主要成分,A药具有显著降低AST的作用。说明书CN102370686A1/1页7图1说明书附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