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铸铜模的制造方法及其配方.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215480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90.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0109588.5

申请日:

1990.12.01

公开号:

CN1061809A

公开日:

1992.06.10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C25D1/10

主分类号:

C25D1/10

申请人:

曹松山; 曹鹤鸣

发明人:

曹松山; 曹鹤鸣

地址:

114200辽宁省海城市海洲办东关街黎明委14组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鞍山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卢锡成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电铸铜模的制造方法及其配方。芯子材料是采用石蜡、蜂蜡、松节油、铜粉、石墨粉等材料配制。首先按配方重量把石蜡、蜂蜡、松香放在调料桶内加热熔化后再放入石墨粉,铜粉,松节油,搅拌成糊状。把糊状料灌入芯模内,将铜导线插入中央不得碰到模壁。然后再进行电铸,灌入芯子材料,成模再进行电铸的工艺过程。本发明具有形象逼真,制作成本比机械成本低,坚固耐用,外表光滑,是机械与手工工艺无法实现的一种技术。

权利要求书

1: 电铸铜模的制造方法及其配方,其特征在于:芯子材料配方:重量按100%计, 石蜡:  30~40% 蜂蜡:  20~10% 松节油:10~5% 铜粉:  10~20% 石墨粉:25~30%
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铸铜模的制造方法及其配方,其特征在于:芯子制做为:首先按配方重量把石蜡、蜂蜡、松香放在特制的调料桶内加热熔化后再放入石墨粉、铜粉、松节油,充分搅拌成糊状,外部加温不要超过70℃,糊状料65-68℃衡温,把糊状料灌入芯模内,将铜导线插入中央不得碰到模壁,自然冷却一小时后移入水中迅速冷却,使芯子冷却收缩与模壁分开后拨出,芯子为电铸的阴极。
3: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铸铜模的制造方法及其配方,其特征在于:电铸铜溶液配方, 硫酸铜:100~150克/升 硫酸:80~100克/升 混合光亮剂:0.005~0.01克/升
4: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铸铜模的制造方法及其配方,其特征在于:电铸铜工艺在同一槽内芯子为阴极,侧面铜材为阳极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将芯子导电铜线挂在移动的阴极导电棒上,因为芯子电阻大,所需电压高,通过电流仅能达到0.5 ~1安培/分米 2 ,铸层沉集慢,为提高速度铸一薄层铜后进行第二阶段;第二阶段是用附设在阴极棒上用绝缘铜线联接的专用卡子,卡在已铸成的薄铜层上,调低电压使电流达到2~5安培/分米 2 进行正常电铸。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型或型芯以及造型工艺,尤其是一种电铸铜模的制造方法及其配方。

    传统手工制做,焊接成型的铜模或工艺模,如铜字牌扁,冰果模等,都是采用手工锤击而制成的,由于这种方法加工工艺方法简单,使制成的铜模表面粗造又不耐用,又由于受到样式和形状的限制,以铜板剪裁,焊接浪费大,成本高。对于上述铜模的制做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根据电铸技术原理,利用废料制成的阴、阳极材料,可加工出用手工及机械无法实现的工艺产品,样式新颖,平整光滑,坚固耐用,改形更新方便。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铸铜模的(如冰果模、铜字牌扁、工艺铜模)制造方法及其配方。

    本发明是采用这样的方法实现的:电铸铜模的制造方法及其配方,首先做一个模芯,比设计实样稍大一些,模芯制做是采用石膏或粘土做一实样,留有收缩量,再用石膏翻制一个凹模,即为芯模,在芯模内灌入芯子材料(芯子材料配方见后),进行冷凝,脱模后精修;在形成的模芯材料的特定部位上留沟槽或用刀刻成的沟槽内,将导电铜线埋没其中,再用电烙铁,将模子材料加热软化后封住,修平。把外露部份的导线用软塑料管套上,这为完成第一次模,也称为老模。

    由老模翻制模芯电铸成型的模子,叫做芯模,芯模做的数量多,根据产量决定。

    将老模再进行电铸,形成第二次模芯,再用第二次模芯灌入芯子材料,形成模芯,再用模芯进行电铸,形成第三次模芯,在用第三次模芯灌入芯子材料,又形成第四次模芯,第四次模芯再进行电铸,出来为产品。

    芯子配方作用及制做:

    芯子材料配方:重量按100%计。

    石蜡:30~40%

    蜂蜡:20~10%

    松节油:10~5%

    铜粉:10~20%

    石墨粉:25~30%

    材料作用:

    石蜡:有加热软化,冷却收缩大的特点,用作贴合,结合石墨粉,便于拨模;

    蜂蜡:增加勒性,比石蜡收缩小,贴合石墨粉;

    松香:提高硬度,调节收缩率;

    松节油:起湿润,渗透作用,灌入后由芯子中渗透到表面,以防止芯子与模壁贴联,利于拨模;

    铜粉:金属导电粉;

    石墨粉:非金属导电粉;

    热熔温度:65至68℃

    根据芯子制做方法及产品不同适当增减重量。

    芯子制做:

    首先按配方重量把石蜡、蜂蜡、松香放在特制的调料桶内加热熔化后再放入石墨粉,铜粉,松节油,充分搅拌成糊状。外部加温不要超过70℃,糊状料65-68℃衡温。把糊状料灌入芯模内,将铜导线插入中央不得碰到模壁。

    自然冷却一小时后移入水中迅速冷却,使芯子冷却收缩与模壁分开后拨出。芯子就是电铸地阴极。

    导电处理:

    用汽油浸泡后,用毛刷刷去芯子表面的蜡模,待汽油挥发凉干后备用;

    清洗:

    冷水洗后,热水浴使芯子与电铸液温度一致;

    电铸铜溶液配方,作用及工艺程序:

    电铸铜溶液配方:

    硫酸铜:100~150克/升

    硫酸:80~100克/升

    混合光亮剂:0.005~0.01克/升

    温度:15~40℃

    电流密度:2~5安培/分米2

    阴极:移动

    阳极:紫铜

    材料作用:

    硫酸铜:电铸铜主金属盐;

    硫酸:提高导电率及充许的电流密度;

    混合光亮剂:使铸层平正,光亮。由酸性镀铜光亮剂、铲平剂等组成。

    电铸铜工艺:

    电铸铜工艺在同一槽内,芯子为阴极,侧面铜材为阳极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将芯子导电铜线挂在移动的阴极导电棒上,因为芯子电阻大,所需电压高,通过电流仅能达到0.5~1安培/分米2,铸层沉集慢。为提高速度铸一薄层铜后进行第二阶段;第二阶段是用附设在阴极棒上用绝缘铜线联接的专用卡子,卡在已铸成的薄铜层上,调低电压使电流达到2~5安培/分米2进行正常电铸。

    清洗:

    铸完取出后先在回收槽内收电铸液,再用冷水清洗、凉干;

    脱模:

    将铸件放在60~70℃的热水中,烫热待外部蜡熔化后将芯子拨出,铜壳就是成品模;

    除蜡:

    用专用起子起出剩余的蜡回收;

    回火:

    回火调质,除氢降低脆性。除掉表面残留的蜡,便于酸洗。

    修边:按尺寸要求定尺去掉多余部份;

    表面处理:

    包括酸洗、热镀锡。抛光、刷镀彷金色铜锌合金等。

    本发明具有形象逼真,制作成本比机械成本低,坚固耐用,外表光华,是机械与手工工艺无法实现的一种技术。

电铸铜模的制造方法及其配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电铸铜模的制造方法及其配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电铸铜模的制造方法及其配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铸铜模的制造方法及其配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铸铜模的制造方法及其配方.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电铸铜模的制造方法及其配方。芯子材料是采用石蜡、蜂蜡、松节油、铜粉、石墨粉等材料配制。首先按配方重量把石蜡、蜂蜡、松香放在调料桶内加热熔化后再放入石墨粉,铜粉,松节油,搅拌成糊状。把糊状料灌入芯模内,将铜导线插入中央不得碰到模壁。然后再进行电铸,灌入芯子材料,成模再进行电铸的工艺过程。本发明具有形象逼真,制作成本比机械成本低,坚固耐用,外表光滑,是机械与手工工艺无法实现的一种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电解或电泳工艺;其所用设备〔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