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抽吸导管及其使用方法.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360435 上传时间:2018-02-1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95.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22609.X

申请日:

2011.08.04

公开号:

CN102319097A

公开日:

2012.01.18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61B 17/22申请公布日:2012011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B 17/22申请日:20110804|||公开

IPC分类号:

A61B17/22

主分类号:

A61B17/22

申请人:

东莞永胜医疗制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杜志民; 蔡文成; 符国富; 朱青修; 张永城

地址:

523710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桥陇沙布工业区4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代理人:

谭一兵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栓抽吸导管,其包括抽吸管,所述抽吸管包括管座,所述管座连接导管,所述抽吸管的外壁上可活动的套设有套管,所述套管包括Y型连接头、双腔管及球囊,所述Y型连接头连接双腔管,球囊设置于双腔管的远端外壁上;所述抽吸管内可插入干扰金属丝,所述干扰金属丝的远端可伸出抽吸管的远端外。本发明的套管可移动地设置于抽吸管外,使抽吸管活动时不会受到球囊限制,让本发明可以快速清除散布在血管广泛区域的血栓及处理冠脉末梢微血管的栓塞;当遇到体积大及高黏稠的血栓时,可利用干扰金属丝打散血栓后再进行抽吸,让本发明可处理较难抽吸的血栓。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血栓抽吸导管, 包括抽吸管 (100) , 所述抽吸管 (100) 包括管座 (11) , 所述管座 (11) 连接导管 (12)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抽吸管 (100) 的外壁上可活动的套设有套管 (200) , 所述套管 (200) 包括 Y 型连接头 (21) 、 双腔管 (22) 及球囊 (23) , 所述 Y 型连接头 (21) 连接 双腔管 (22) , 球囊 (23) 设置于双腔管 (22) 的远端外壁上 ; 所述抽吸管 (100) 内可插入干扰 金属丝 (30) , 所述干扰金属丝 (30) 的远端可伸出抽吸管 (100) 的远端外。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血栓抽吸导管,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双腔管 (22)具有主腔 (221) 及副腔 (222) ; Y 型连接头 (21) 具有第一通道 (211) 及第二通道 (212) , 所述第一通道 (211) 连通主腔 (221) 及让抽吸管 (100) 穿过, 所述第二通道 (212) 可连通副腔 (222) , 并通 过副腔 (222) 与球囊 (23) 相连通。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血栓抽吸导管,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副腔 (222) 上开设有第一 开口 (223) 及第二开口 (224) , 所述第一开口 (223) 设置于第二通道 (212) 处, 所述第二通道 (212) 的末端连接液体压力泵, 所述球囊 (23) 套设于双腔管 (22) 外并包覆第二开口 (224) 。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血栓抽吸导管,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导管 (12) 为单腔管, 所述导 管 (12) 的远端为斜切开口 (121) , 所述斜切开口 (121) 处设有导丝腔 (13) 。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血栓抽吸导管,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管座 (11) 与导管 (12) 的连 接处设有第一保护套 (14) ; 所述 Y 型连接头 (21) 与双腔管 (22) 相套接处设置有第二保护 套 (24) 。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血栓抽吸导管,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抽吸管 (100) 内可插入芯线 (40) , 所述芯线 (40) 包括芯线手柄 (41) , 芯线手柄 (41)可锁接于管座 (11) 上。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血栓抽吸导管,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双腔管 (22) 被球囊 (23) 包 裹的部分设有第一显影环 (25) ; 所述导丝腔 (13) 的外壁上设有第二显影环 (131) 。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血栓抽吸导管,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抽吸管 (100) 的外表面及套 管 (200) 的内外表面均具有润滑性覆盖层。
9: 一种血栓抽吸导管的使用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步骤① : 将套管 (200) 套接于抽吸管 (100) 上, 芯线 (40) 插入并锁接于抽吸管 (100) 上; 步骤② : 将抽吸管 (100) 沿导引导丝插 入血管 , 并推送至目标病变的近端 ; 步骤③ : 将套管 (200) 沿抽吸管 (100) 推送至目标病变 的近端 , 然后使用液体压力泵扩张套管 (200) 上的球囊 (23) 以阻断病变近端的血流 ; 步骤 ④: 松开并撤走芯线 (40) , 将抽吸装置连接至抽吸管 (100) , 然后将抽吸管 (100) 远端的 斜切开口 (121) 移动至目标抽吸范围 ; 步骤⑤ : 通过控制抽吸装置的开关阀门来控制抽吸 管 (100) 对血栓的抽吸进度, 抽吸过程中可沿导引导丝前后移动抽吸管 (100) 以清除目标 范围内的血栓、 凝块及碎屑 ; 步骤⑥ : 当遇到体积大及高黏稠的血栓时, 松开并撤走抽吸装 置 , 将干扰金属丝 (30) 插通并伸出抽吸管 (100) 的远端 , 打散上述血栓 ; 步骤⑦ : 撤走干 扰金属丝 (30) , 再次接上抽吸装置 , 抽吸并清除目标的范围内的血栓、 凝块及碎屑。

说明书


血栓抽吸导管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人体血管内抽吸和去除废物的血 栓抽吸导管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有一种用于吸引心脏的冠状动脉产生的血栓的抽吸导管 , 可以直接对冠脉 动脉内生长的血栓进行吸引 , 预防血栓阻断血流 , 造成急性心肌梗塞并使心脏的功能下 降。上述血栓吸引疗法是从腿部或手臂插入称作血栓抽吸导管的管道, 使其到达冠状动脉 内的病变部位, 将血栓本身吸引并除去的治疗方法。与药物溶栓疗法与冠脉腔内成形术相 比, 血栓吸引疗法可将导致血管变窄或堵塞的血栓本身除去, 因此可避免因药剂所无法完 全溶解的血栓而引起的冠脉闭塞和利用球囊导管扩张而产生的血栓朝冠脉末梢飞散等风 险。
     冠脉末梢微血管的栓塞常见于利用球囊导管进行冠脉腔内成形术时或之后 , 从 病变部位脱落的血栓、 凝块和碎屑随血流向冠脉末梢微血管飞散, 形成栓塞 , 因此即使病 变部位被扩开后 , 冠脉造影仍会显示病变部位所在的血管出现慢复流或无复流的现象。 当 冠脉腔内成形术后出现上述情况 , 也可尝试采用血栓抽吸导管清除形成堵塞的物质。
     然而, 现有的抽吸导管对血栓进行抽吸时, 更多的是抽吸到流向病变近端的血液, 造成抽吸效果差的问题。 同时, 来自病变近端的血流可能将从病变部位脱落的血栓、 凝块及 碎屑冲向冠脉末梢, 进一步造成冠脉末梢的微血管栓塞。由于上述原因 , 现时的抽吸导管 对于清理冠脉腔内成形术后的冠脉末梢微血管栓塞的效果也是不理想的。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 , 美国专利第 US 7,422,579 号公开了一种导管装置 , 包 括一为抽吸并清除血栓的导向导管和位于其远端内的血栓的抽吸入口形成的真空鞘。 该导 管抽吸血栓的同时, 通过位于鞘外的球阻挡来自病变近端的血液。此外 , 由于病变近端的 血流被阻断 , 导致病变远端的血流产生逆流 , 有利于对血栓及其凝块和碎屑的抽吸。
     但是 , 由于美国专利第 US 7,422,579 号公开的导管装置的真空鞘抽吸时 , 位 于鞘外的球被扩张 , 所以抽吸过程中真空鞘不能在血管中前后移动。 因此当清除散布在血 管广泛区域中的血栓时, 要花费很长的时间 , 而且为了让导管在血管中重复抽吸与运动 , 繁复的操作是不可避免的。同时 , 真空鞘的移动受到限制 , 不利于真空鞘到达较接近冠 脉末梢微血管的位置清除栓塞 , 因此对于解决冠脉腔内成形术后出现的慢复流或无复流 情况的效果是不理想的。
     另外, 由于美国专利第 US 7,422,579 号公开的导管装置的真空鞘是一条双腔 管 , 当中较大的腔道用于血栓吸引 , 抽吸时腔内是呈负压的 , 而较小的腔道是用于输送 扩张球囊的造影剂 , 球囊扩张时腔内是呈正压状态的。 因此有机会造成真空鞘内处于正 压的腔道挤压处于负压的腔道 , 增加抽吸腔道的阻力 , 影响抽吸的效果。
     另外 , 现时的血栓抽吸导管在抽吸体积大和高黏稠的血栓时的效果是不理想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快速清除血管栓塞、 抽吸效果 理想的血栓抽吸导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栓抽吸导管, 其包括抽吸管, 所述抽吸管包 括管座, 所述管座连接导管, 所述抽吸管的外壁上可活动的套设有套管, 所述套管包括 Y 型 连接头、 双腔管及球囊, 所述 Y 型连接头连接双腔管, 球囊设置于双腔管的远端外壁上 ; 所 述抽吸管内可插入干扰金属丝, 所述干扰金属丝的远端可伸出抽吸管的远端外。
     进一步地, 所述双腔管具有主腔及副腔 ; Y 型连接头具有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 所 述第一通道连通主腔及让抽吸管穿过, 所述第二通道可连通副腔, 并通过副腔与球囊相连 通。
     进一步地, 所述副腔上开设有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 所述第一开口设置于第二通 道处, 所述第二通道的末端连接液体压力泵, 所述球囊套设于双腔管外并包覆第二开口。
     进一步地, 所述导管为单腔管, 所述导管的远端为斜切开口, 所述斜切开口处设有 导丝腔。
     进一步地, 所述管座与导管的连接处设有第一保护套 ; 所述 Y 型连接头与双腔管 相套接处设置有第二保护套。
     进一步地, 所述抽吸管内可插入芯线, 所述芯线包括芯线手柄, 芯线手柄可锁接于 管座上。
     进一步地, 所述双腔管被球囊包裹的部分设有第一显影环 ; 所述导丝腔的外壁上 设有第二显影环。
     进一步地, 所述抽吸管的外表面及套管的内外表面均具有润滑性覆盖层。
     进一步地, 所述血栓抽吸导管的使用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步骤① : 将套管套接于 抽吸管上, 芯线插入并锁接于抽吸管上 ; 步骤② : 将抽吸管沿导引导丝插入血管 , 并推送 至目标病变的近端 ; 步骤③ : 将套管沿抽吸管推送至目标病变的近端 , 然后使用液体压力 泵扩张套管上的球囊以阻断病变近端的血流 ; 步骤④ : 松开并撤走芯线 , 将抽吸装置连接 至抽吸管 , 然后将抽吸管远端的斜切开口移动至目标抽吸范围 ; 步骤⑤ : 通过控制抽吸装 置的开关阀门来控制抽吸管对血栓的抽吸进度, 抽吸过程中可沿导引导丝前后移动抽吸管 以清除目标范围内的血栓、 凝块及碎屑 ; 步骤⑥ : 当遇到体积大及高黏稠的血栓时, 松开并 撤走抽吸装置 , 将干扰金属丝插通并伸出抽吸管的远端 , 打散上述血栓 ; 步骤⑦ : 撤走干 扰金属丝 , 再次接上抽吸装置 , 抽吸并清除目标的范围内的血栓、 凝块及碎屑。
     综上所述, 本发明的套管可移动地设置于抽吸管外, 使抽吸管活动时不会受到球 囊限制, 让本发明可以快速清除散布在血管广泛区域的血栓及处理冠脉末梢微血管的栓 塞; 当遇到体积大及高黏稠的血栓时, 可利用干扰金属丝打散血栓后再进行抽吸, 让本发明 可处理较难抽吸的血栓。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安装上干扰金属丝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 2 为本发明安装上芯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 3 为本发明的套管的剖面示意图。图 4 为本发明的双腔管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 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 功能, 下面结合 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 1, 本发明血栓抽吸导管包括抽吸管 100 及套管 200, 抽吸管 100 的外表 面及套管 200 的内外表面均具有润滑性覆盖层 , 减低摩擦力, 使各部件之间的活动更流 畅, 从而使抽吸导管更容易到达目标病变部位。
     请参阅图 1 及图 2, 抽吸管 100 包括管座 11, 管座 11 连接导管 12。管座 11 用于 连接抽吸装置并对血栓进行负压抽吸 , 抽吸装置由负压瓶、 负压连接管及三通开关组成, 三通开关是抽吸装置上用于控制抽吸进度的开关阀门。导管 12 为单腔管, 导管 12 的管壁 有一定的强度, 防止导管在负压抽吸时塌陷, 导管 12 的远端为斜切开口 121, 斜切开口 121 使血栓抽吸入口的面积大于导管 12 的截面面积 , 有利于血栓的抽吸, 同时让斜切开口 121 部分较为柔软, 斜切开口 121 处设有导丝腔 13, 导丝腔 13 的外壁上设有环状金属制的第二 显影环 131, 操作人员可通过第二显影环 131 来识别抽吸导管远端的位置。管座 11 与导管 12 的连接处设有第一保护套 14, 用以避免管座 11 与导管 12 的连接处因急剧的硬度变化而 于操作时出现扭折。
     抽吸管 100 内可插入干扰金属丝 30, 干扰金属丝 30 包括手柄 31 及金属线, 干扰金 属丝 30 的远端为勾形并可伸出于导管 12 的远端外 , 用以打散体积大或高黏稠的血栓。
     抽吸管 100 内可插入芯线 40, 芯线 40 包括芯线手柄 41, 芯线手柄 41 可锁接于管 座 11 上, 用于增加抽吸管在传送时的可推送性。
     请参阅图 1 至图 3, 套管 200 可活动的套设于抽吸管 100 的外壁上。套管 200 包括 Y 型连接头 21、 双腔管 22 及球囊 23。Y 型连接头 21 连接双腔管 22, 球囊 23 设置于双腔管 22 的远端外壁上, Y 型连接头 21 与双腔管 22 相套接处设置有第二保护套 24, 以避免 Y 型 连接头 21 与双腔管 22 的连接部位因急剧的硬度变化而于操作时出现扭折。球囊 23 为高 顺应性球囊 , 使操作人员可以相对小的液体压力将球囊 23 扩张至足够封堵目标病变所在 血管的体积。
     请参阅图 3 及图 4, 双腔管 22 具有主腔 221 及副腔 222, 主腔 221 的截面面积大于 副腔 222 的截面面积, 以尽可能增加抽吸管 100 的内直径, 进而确保良好的抽吸效果。Y 型 连接头 21 具有第一通道 211 及第二通道 212, 第一通道 211 连通主腔 221 及让抽吸管 100 穿过 ; 第二通道 212 可连通副腔 222, 并通过副腔 222 与球囊 (23) 相连通。副腔 222 的两端 密封, 副腔 222 上开设有第一开口 223 及第二开口 224, 第一开口 223 设置于第二通道 212 处, 第二通道 212 的末端连接液体压力泵, 球囊 23 套设于双腔管 22 外并包覆第二开口 224。 双腔管 22 被球囊 23 包裹的部分中心处有环状金属制的第一显影环 25, 以显示球囊 23 的位 置; 主腔 221 的内直径决定导管 12 的外直径, 为避免血液漏进或任何物质漏出主腔 221 与 导管 12 之间的间隙 , 导管 12 的外直径需要足够接近主腔 221 的内直径。主腔 221 的内表 面具有润滑性涂层 , 减低主腔 221 内表面与抽吸管 100 外表面的磨擦 , 将套管 200 对抽 吸管 100 的运动的影响减到到最小。
     本发明血栓抽吸导管的使用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步骤① : 将套管 200 套接于抽吸管 100 上, 芯线 40 插入并锁接于抽吸管 100 上 ; 步骤② : 将抽吸管 100 沿导引导丝插入血 管 , 并推送至目标病变的近端 ; 步骤③ : 将套管 200 沿抽吸管 100 推送至目标病变的近端 , 然后使用液体压力泵扩张套管 200 上的球囊 23 以阻断病变近端的血流 ; 步骤④ : 松开并撤 走芯线 40, 将抽吸装置连接至抽吸管 100, 然后将抽吸管 100 远端的斜切开口 121 移动至 目标抽吸范围 ; 步骤⑤ : 通过控制抽吸装置的开关阀门来控制抽吸管 100 对血栓的抽吸进 度, 抽吸过程中可沿导引导丝前后移动抽吸管 100 以清除目标范围内的血栓、 凝块及碎屑 ; 步骤⑥ : 当遇到体积大及高黏稠的血栓时, 松开并撤走抽吸装置 , 将干扰金属丝 30 插通 并伸出抽吸管 100 的远端 , 打散上述血栓 ; 步骤⑦ : 撤走干扰金属丝 30, 再次接上抽吸装 置 , 抽吸并清除目标的范围内的血栓、 凝块及碎屑。
     综上所述, 本发明的套管 200 可移动地设置于抽吸管 100 外, 使抽吸管 100 的活动 时不会受到球囊 23 的限制, 让本发明可以快速清除散布在血管广泛区域的血栓及处理冠 脉末梢微血管的栓塞 ; 当遇到体积大及高黏稠的血栓时, 可利用干扰金属丝 30 打散血栓后 再进行抽吸, 让本发明可处理较难抽吸的血栓。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 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 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应当指出的是,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因此,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血栓抽吸导管及其使用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血栓抽吸导管及其使用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血栓抽吸导管及其使用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栓抽吸导管及其使用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栓抽吸导管及其使用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19097A43申请公布日20120118CN102319097ACN102319097A21申请号201110222609X22申请日20110804A61B17/2220060171申请人东莞永胜医疗制品有限公司地址523710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桥陇沙布工业区45号72发明人杜志民蔡文成符国富朱青修张永城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代理人谭一兵54发明名称血栓抽吸导管及其使用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栓抽吸导管,其包括抽吸管,所述抽吸管包括管座,所述管座连接导管,所述抽吸管的外壁上可活动的套设有套管,所述套管包括Y型连接头、双腔管。

2、及球囊,所述Y型连接头连接双腔管,球囊设置于双腔管的远端外壁上;所述抽吸管内可插入干扰金属丝,所述干扰金属丝的远端可伸出抽吸管的远端外。本发明的套管可移动地设置于抽吸管外,使抽吸管活动时不会受到球囊限制,让本发明可以快速清除散布在血管广泛区域的血栓及处理冠脉末梢微血管的栓塞;当遇到体积大及高黏稠的血栓时,可利用干扰金属丝打散血栓后再进行抽吸,让本发明可处理较难抽吸的血栓。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3页CN102319100A1/1页21一种血栓抽吸导管,包括抽吸管(100),所述抽吸管(100)包括管座(11),所述管座(11)连。

3、接导管(12),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管(100)的外壁上可活动的套设有套管(200),所述套管(200)包括Y型连接头(21)、双腔管(22)及球囊(23),所述Y型连接头(21)连接双腔管(22),球囊(23)设置于双腔管(22)的远端外壁上;所述抽吸管(100)内可插入干扰金属丝(30),所述干扰金属丝(30)的远端可伸出抽吸管(100)的远端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栓抽吸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腔管(22)具有主腔(221)及副腔(222);Y型连接头(21)具有第一通道(211)及第二通道(212),所述第一通道(211)连通主腔(221)及让抽吸管(100)穿过,所述第二通道(212。

4、)可连通副腔(222),并通过副腔(222)与球囊(23)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栓抽吸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腔(222)上开设有第一开口(223)及第二开口(224),所述第一开口(223)设置于第二通道(212)处,所述第二通道(212)的末端连接液体压力泵,所述球囊(23)套设于双腔管(22)外并包覆第二开口(22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栓抽吸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2)为单腔管,所述导管(12)的远端为斜切开口(121),所述斜切开口(121)处设有导丝腔(1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栓抽吸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座(11)与导管(12)的连接处设有第一保护套(14。

5、);所述Y型连接头(21)与双腔管(22)相套接处设置有第二保护套(2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栓抽吸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管(100)内可插入芯线(40),所述芯线(40)包括芯线手柄(41),芯线手柄(41)可锁接于管座(11)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栓抽吸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腔管(22)被球囊(23)包裹的部分设有第一显影环(25);所述导丝腔(13)的外壁上设有第二显影环(13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栓抽吸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管(100)的外表面及套管(200)的内外表面均具有润滑性覆盖层。9一种血栓抽吸导管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将套管(200)套接于抽吸管。

6、(100)上,芯线(40)插入并锁接于抽吸管(100)上;步骤将抽吸管(100)沿导引导丝插入血管,并推送至目标病变的近端;步骤将套管(200)沿抽吸管(100)推送至目标病变的近端,然后使用液体压力泵扩张套管(200)上的球囊(23)以阻断病变近端的血流;步骤松开并撤走芯线(40),将抽吸装置连接至抽吸管(100),然后将抽吸管(100)远端的斜切开口(121)移动至目标抽吸范围;步骤通过控制抽吸装置的开关阀门来控制抽吸管(100)对血栓的抽吸进度,抽吸过程中可沿导引导丝前后移动抽吸管(100)以清除目标范围内的血栓、凝块及碎屑;步骤当遇到体积大及高黏稠的血栓时,松开并撤走抽吸装置,将干扰金。

7、属丝(30)插通并伸出抽吸管(100)的远端,打散上述血栓;步骤撤走干扰金属丝(30),再次接上抽吸装置,抽吸并清除目标的范围内的血栓、凝块及碎屑。权利要求书CN102319097ACN102319100A1/4页3血栓抽吸导管及其使用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人体血管内抽吸和去除废物的血栓抽吸导管及其使用方法。背景技术0002已知有一种用于吸引心脏的冠状动脉产生的血栓的抽吸导管,可以直接对冠脉动脉内生长的血栓进行吸引,预防血栓阻断血流,造成急性心肌梗塞并使心脏的功能下降。上述血栓吸引疗法是从腿部或手臂插入称作血栓抽吸导管的管道,使其到达冠状动脉内的病变部位。

8、,将血栓本身吸引并除去的治疗方法。与药物溶栓疗法与冠脉腔内成形术相比,血栓吸引疗法可将导致血管变窄或堵塞的血栓本身除去,因此可避免因药剂所无法完全溶解的血栓而引起的冠脉闭塞和利用球囊导管扩张而产生的血栓朝冠脉末梢飞散等风险。0003冠脉末梢微血管的栓塞常见于利用球囊导管进行冠脉腔内成形术时或之后,从病变部位脱落的血栓、凝块和碎屑随血流向冠脉末梢微血管飞散,形成栓塞,因此即使病变部位被扩开后,冠脉造影仍会显示病变部位所在的血管出现慢复流或无复流的现象。当冠脉腔内成形术后出现上述情况,也可尝试采用血栓抽吸导管清除形成堵塞的物质。0004然而,现有的抽吸导管对血栓进行抽吸时,更多的是抽吸到流向病变近。

9、端的血液,造成抽吸效果差的问题。同时,来自病变近端的血流可能将从病变部位脱落的血栓、凝块及碎屑冲向冠脉末梢,进一步造成冠脉末梢的微血管栓塞。由于上述原因,现时的抽吸导管对于清理冠脉腔内成形术后的冠脉末梢微血管栓塞的效果也是不理想的。0005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美国专利第US7,422,579号公开了一种导管装置,包括一为抽吸并清除血栓的导向导管和位于其远端内的血栓的抽吸入口形成的真空鞘。该导管抽吸血栓的同时,通过位于鞘外的球阻挡来自病变近端的血液。此外,由于病变近端的血流被阻断,导致病变远端的血流产生逆流,有利于对血栓及其凝块和碎屑的抽吸。0006但是,由于美国专利第US7,422,579号公。

10、开的导管装置的真空鞘抽吸时,位于鞘外的球被扩张,所以抽吸过程中真空鞘不能在血管中前后移动。因此当清除散布在血管广泛区域中的血栓时,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而且为了让导管在血管中重复抽吸与运动,繁复的操作是不可避免的。同时,真空鞘的移动受到限制,不利于真空鞘到达较接近冠脉末梢微血管的位置清除栓塞,因此对于解决冠脉腔内成形术后出现的慢复流或无复流情况的效果是不理想的。0007另外,由于美国专利第US7,422,579号公开的导管装置的真空鞘是一条双腔管,当中较大的腔道用于血栓吸引,抽吸时腔内是呈负压的,而较小的腔道是用于输送扩张球囊的造影剂,球囊扩张时腔内是呈正压状态的。因此有机会造成真空鞘内处于正压的。

11、腔道挤压处于负压的腔道,增加抽吸腔道的阻力,影响抽吸的效果。0008另外,现时的血栓抽吸导管在抽吸体积大和高黏稠的血栓时的效果是不理想的。说明书CN102319097ACN102319100A2/4页4发明内容0009本发明是针对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快速清除血管栓塞、抽吸效果理想的血栓抽吸导管。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栓抽吸导管,其包括抽吸管,所述抽吸管包括管座,所述管座连接导管,所述抽吸管的外壁上可活动的套设有套管,所述套管包括Y型连接头、双腔管及球囊,所述Y型连接头连接双腔管,球囊设置于双腔管的远端外壁上;所述抽吸管内可插入干扰金属丝,所述干扰金属丝的远端可伸。

12、出抽吸管的远端外。0011进一步地,所述双腔管具有主腔及副腔;Y型连接头具有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连通主腔及让抽吸管穿过,所述第二通道可连通副腔,并通过副腔与球囊相连通。0012进一步地,所述副腔上开设有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设置于第二通道处,所述第二通道的末端连接液体压力泵,所述球囊套设于双腔管外并包覆第二开口。0013进一步地,所述导管为单腔管,所述导管的远端为斜切开口,所述斜切开口处设有导丝腔。0014进一步地,所述管座与导管的连接处设有第一保护套;所述Y型连接头与双腔管相套接处设置有第二保护套。0015进一步地,所述抽吸管内可插入芯线,所述芯线包括芯线手柄,芯线手柄。

13、可锁接于管座上。0016进一步地,所述双腔管被球囊包裹的部分设有第一显影环;所述导丝腔的外壁上设有第二显影环。0017进一步地,所述抽吸管的外表面及套管的内外表面均具有润滑性覆盖层。0018进一步地,所述血栓抽吸导管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将套管套接于抽吸管上,芯线插入并锁接于抽吸管上;步骤将抽吸管沿导引导丝插入血管,并推送至目标病变的近端;步骤将套管沿抽吸管推送至目标病变的近端,然后使用液体压力泵扩张套管上的球囊以阻断病变近端的血流;步骤松开并撤走芯线,将抽吸装置连接至抽吸管,然后将抽吸管远端的斜切开口移动至目标抽吸范围;步骤通过控制抽吸装置的开关阀门来控制抽吸管对血栓的抽吸进度,抽吸过。

14、程中可沿导引导丝前后移动抽吸管以清除目标范围内的血栓、凝块及碎屑;步骤当遇到体积大及高黏稠的血栓时,松开并撤走抽吸装置,将干扰金属丝插通并伸出抽吸管的远端,打散上述血栓;步骤撤走干扰金属丝,再次接上抽吸装置,抽吸并清除目标的范围内的血栓、凝块及碎屑。0019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套管可移动地设置于抽吸管外,使抽吸管活动时不会受到球囊限制,让本发明可以快速清除散布在血管广泛区域的血栓及处理冠脉末梢微血管的栓塞;当遇到体积大及高黏稠的血栓时,可利用干扰金属丝打散血栓后再进行抽吸,让本发明可处理较难抽吸的血栓。附图说明0020图1为本发明安装上干扰金属丝时的结构示意图。0021图2为本发明安装上芯线时的。

15、结构示意图。0022图3为本发明的套管的剖面示意图。说明书CN102319097ACN102319100A3/4页50023图4为本发明的双腔管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4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0025请参阅图1,本发明血栓抽吸导管包括抽吸管100及套管200,抽吸管100的外表面及套管200的内外表面均具有润滑性覆盖层,减低摩擦力,使各部件之间的活动更流畅,从而使抽吸导管更容易到达目标病变部位。0026请参阅图1及图2,抽吸管100包括管座11,管座11连接导管12。管座11用于连接抽吸装置并。

16、对血栓进行负压抽吸,抽吸装置由负压瓶、负压连接管及三通开关组成,三通开关是抽吸装置上用于控制抽吸进度的开关阀门。导管12为单腔管,导管12的管壁有一定的强度,防止导管在负压抽吸时塌陷,导管12的远端为斜切开口121,斜切开口121使血栓抽吸入口的面积大于导管12的截面面积,有利于血栓的抽吸,同时让斜切开口121部分较为柔软,斜切开口121处设有导丝腔13,导丝腔13的外壁上设有环状金属制的第二显影环131,操作人员可通过第二显影环131来识别抽吸导管远端的位置。管座11与导管12的连接处设有第一保护套14,用以避免管座11与导管12的连接处因急剧的硬度变化而于操作时出现扭折。0027抽吸管10。

17、0内可插入干扰金属丝30,干扰金属丝30包括手柄31及金属线,干扰金属丝30的远端为勾形并可伸出于导管12的远端外,用以打散体积大或高黏稠的血栓。0028抽吸管100内可插入芯线40,芯线40包括芯线手柄41,芯线手柄41可锁接于管座11上,用于增加抽吸管在传送时的可推送性。0029请参阅图1至图3,套管200可活动的套设于抽吸管100的外壁上。套管200包括Y型连接头21、双腔管22及球囊23。Y型连接头21连接双腔管22,球囊23设置于双腔管22的远端外壁上,Y型连接头21与双腔管22相套接处设置有第二保护套24,以避免Y型连接头21与双腔管22的连接部位因急剧的硬度变化而于操作时出现扭折。

18、。球囊23为高顺应性球囊,使操作人员可以相对小的液体压力将球囊23扩张至足够封堵目标病变所在血管的体积。0030请参阅图3及图4,双腔管22具有主腔221及副腔222,主腔221的截面面积大于副腔222的截面面积,以尽可能增加抽吸管100的内直径,进而确保良好的抽吸效果。Y型连接头21具有第一通道211及第二通道212,第一通道211连通主腔221及让抽吸管100穿过;第二通道212可连通副腔222,并通过副腔222与球囊(23)相连通。副腔222的两端密封,副腔222上开设有第一开口223及第二开口224,第一开口223设置于第二通道212处,第二通道212的末端连接液体压力泵,球囊23套设。

19、于双腔管22外并包覆第二开口224。双腔管22被球囊23包裹的部分中心处有环状金属制的第一显影环25,以显示球囊23的位置;主腔221的内直径决定导管12的外直径,为避免血液漏进或任何物质漏出主腔221与导管12之间的间隙,导管12的外直径需要足够接近主腔221的内直径。主腔221的内表面具有润滑性涂层,减低主腔221内表面与抽吸管100外表面的磨擦,将套管200对抽吸管100的运动的影响减到到最小。0031本发明血栓抽吸导管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将套管200套接于抽吸说明书CN102319097ACN102319100A4/4页6管100上,芯线40插入并锁接于抽吸管100上;步骤将抽。

20、吸管100沿导引导丝插入血管,并推送至目标病变的近端;步骤将套管200沿抽吸管100推送至目标病变的近端,然后使用液体压力泵扩张套管200上的球囊23以阻断病变近端的血流;步骤松开并撤走芯线40,将抽吸装置连接至抽吸管100,然后将抽吸管100远端的斜切开口121移动至目标抽吸范围;步骤通过控制抽吸装置的开关阀门来控制抽吸管100对血栓的抽吸进度,抽吸过程中可沿导引导丝前后移动抽吸管100以清除目标范围内的血栓、凝块及碎屑;步骤当遇到体积大及高黏稠的血栓时,松开并撤走抽吸装置,将干扰金属丝30插通并伸出抽吸管100的远端,打散上述血栓;步骤撤走干扰金属丝30,再次接上抽吸装置,抽吸并清除目标的。

21、范围内的血栓、凝块及碎屑。0032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套管200可移动地设置于抽吸管100外,使抽吸管100的活动时不会受到球囊23的限制,让本发明可以快速清除散布在血管广泛区域的血栓及处理冠脉末梢微血管的栓塞;当遇到体积大及高黏稠的血栓时,可利用干扰金属丝30打散血栓后再进行抽吸,让本发明可处理较难抽吸的血栓。0033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说明书CN102319097ACN102319100A1/3页7图1说明书附图CN102319097ACN102319100A2/3页8图2说明书附图CN102319097ACN102319100A3/3页9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2319097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