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湿防潮用组合物及其应用、 保湿防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湿防潮用组合物及其应用、 保湿防潮的方法。 更具体地, 涉及一 种包括银耳杂多糖、 罗汉果浸膏、 吸湿剂、 封闭剂和亲水基质的保湿防潮用组合物及其在对 植物类干叶表面和焙烤类食品进行保湿防潮中的应用, 以及使用该组合物进行保湿防潮的 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 保湿剂是通过保持水分起到保湿、 和 / 或在表面形成保护膜防止水分挥发 来起到保湿作用。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保湿剂大多为两类 : 多元醇类以及氨基酸类。 多元醇类 保湿剂, 例如甘油、 丙二醇或山梨糖醇, 是靠其吸湿性而产生保湿作用, 虽然这类保湿剂的 成分易于获取、 价格低廉、 安全性高, 可以大量工业化生产。但是, 这类保湿剂也有其缺点 : (1) 保湿效果较容易受环境的湿度影响, 当环境的相对湿度过低时, 该类保湿剂保留水分子 的效果会明显下降 ; (2) 受限于该类材料本身的保湿机理, 很难达到高效保湿的目的, 且其 长时间保湿效果也不理想 ; 以及 (3) 这类保湿剂无防潮作用。 另外, 氨基酸类保湿剂属于蛋 白质类。该类保湿剂不但获取的成本较高, 而且必须加入较高浓度的防腐抗菌剂来防止变 质。 同时, 氨基酸类保湿剂的保湿效果无法立即见效, 与多元醇比较, 其保湿效果相对较差。
此外, 目前还开发出新型的保湿剂 - 透明质酸, 其具有强的亲水性, 并表现出非常 好的吸湿性能, 明显优于甘油、 丙二醇、 山梨糖醇等多元醇的保湿性能。 但是, 目前市场上使 用的透明质酸类保湿剂实际上是透明质酸钠, 这是因为透明质酸微溶于水, 不易制得可以 使用的保湿剂, 而且价格昂贵。 此外, 透明质酸钠的保湿性能也明显不如透明质酸的保湿性 能。
另外, 中国专利 CN1807463A 最近公开了一种从银耳中提取的银耳杂多糖, 并且还 公开了该银耳杂多糖具有保湿滑润皮肤和粘膜、 增强润滑感、 抗氧化衰老、 抗过敏、 增强稳 定等功能。 但是, 由于其制备工艺复杂, 制备成本高, 所以难以推广应用 ; 而且由于银耳杂多 糖水溶液成凝胶状, 其粘度大, 所以目前配制的含银耳杂多糖保湿剂使用时其成膜性能和 膜柔韧性不足, 从而使得其保湿防潮性能受到极大的影响。
此外, 由于环境例如湿度的变化, 对物料进行保湿的同时还需要对其进行防潮。 从 目前使用的保湿剂来看, 大多集中在保湿性能方面, 而忽略了防潮性能方面。目前, 对植物 类干叶, 特别是烟草、 茶叶和焙烧类食品进行保湿, 是主要采用一些多元醇和氨基酸类, 例 如海藻季铵盐及其复合保湿剂等, 但是其保湿效果不理想, 并且还不具备防潮作用。
因此, 目前急需要一种既保湿又防潮的、 成本低廉的保湿防潮剂, 且具有更为优异 的成膜性和膜柔韧性, 以及更为优异的保湿防潮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新型保湿防潮用组合物。 与传统的多元醇和氨基酸 类保湿剂、 或者透明质酸钠和银耳杂多糖保湿剂相比, 本发明的保湿防潮用组合物具有更为优异的成膜性和膜柔韧性, 且具有优异的保湿性能。
进一步地, 该保湿防潮用组合物还具有防潮性能, 且制备成本低廉。
本发明的进一步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湿防潮的方法。 该方法可以长期有效地维持被 保护产品的水平衡, 而且该保湿防潮方法的成本低廉。
本发明的进一步目的是将本发明的保湿防潮用组合物或保湿防潮剂用于对植物 类干叶和焙烤类食品进行保湿和防潮。
经过深入详细研究, 本发明的发明人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 提供一种保湿防潮用组合物, 该组合物包括银耳杂 多糖、 罗汉果浸膏、 吸湿剂、 封闭剂和亲水基质。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提供一种保湿防潮用组合物, 基于所述组合物的总 重量, 包括 0.01 ~ 50.0%银耳杂多糖、 0.02 ~ 5.0%罗汉果浸膏、 0.01 ~ 1.0%三氯蔗糖、 3.0 ~ 15%甘油、 3 ~ 8%透明质酸以及 20.0 ~ 85.0%丙二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提供一种对物料进行保湿防潮的方法, 所述方法 包括 : 将上述保湿防潮用组合物用水以 10 ∶ 1 到 1000 ∶ 1 的比例稀释成保湿防潮剂溶液 ; 以及将所述保湿防潮剂溶液喷洒在物料的表面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提供上述保湿防潮用组合物在对植物类干叶和焙 烤类食品进行保湿和防潮中的应用。
根据本发明的保湿防潮用组合物或保湿防潮剂采用银耳杂多糖、 罗汉果浸膏、 吸 湿剂、 封闭剂和亲水基质等组分进行复配而成。 与传统的多元醇和氨基酸类保湿剂、 或者与 透明质酸钠和银耳杂多糖保湿剂相比, 本发明的保湿防潮用组合物具有更为优异的成膜性 和膜柔韧性, 以及更为优异的保湿性能和防潮性能。 因此, 本发明的保湿防潮用组合物在对 既需要保湿又需要防潮的植物类干叶, 例如烟叶和茶叶, 以及焙烤类食品的保湿防潮具有 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此外, 本发明的保湿防潮用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简单、 成本低, 可以长期有效地维持 产品中应有水分含量的相对稳定, 显著提高植物类产品和焙烤食品的口感以及降低干燥 感。
附图说明 图 1 是由根据本发明的保湿防潮用组合物 ( 配方 1)、 银耳杂多糖、 透明质酸钠和甘 油所形成的膜在温度为 25℃、 相对湿度为 15%的条件下干燥 8 小时后其相对面积变化的比 较图 ;
图 2a、 图 2b 是由根据本发明的保湿防潮用组合物 ( 配方 1) 与银耳杂多糖、 透明质 酸钠和甘油所形成的膜在温度为 25℃、 相对湿度为 40%的条件下干燥 12 小时, 且在膜上洒 适量 TiO2 粉后膜完整性的比较图 ;
图 3 是根据本发明的保湿防潮用组合物 ( 配方 1)、 银耳杂多糖、 透明质酸钠和甘油 在温度为 25℃、 相对湿度为 30%的条件下保湿性能的比较图 ;
图 4 是根据本发明的保湿剂用组合物 ( 配方 1)、 银耳杂多糖、 透明质酸钠和甘油在 温度为 25℃、 相对湿度为 80%的条件下吸湿性能的比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其优选的实施方式。
除非有特殊说明, 本发明申请中的百分比都是指重量百分比, 特别是指各个组分 相对于该组合物的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
本发明的保湿防潮用组合物采用银耳杂多糖、 罗汉果浸膏、 吸湿剂、 封闭剂和亲水 基质等组分进行复配而成。其中银耳杂多糖是从食用菌类 ( 例如, 银耳、 木耳、 金针菇 ) 中 提取得到的水溶性多糖类高分子聚合物, 它和透明质酸一样含有大量的葡萄糖醛酸, 是一 种植物源性类透明质酸, 溶于水, 具有良好的保湿效果。 罗汉果浸膏的主要活性成分为罗汉 果皂苷, 通常用于清热解毒、 生津止渴, 并且具有促进植物类干叶的细胞活性的功效。本发 明通过将银耳杂多糖、 罗汉果浸膏与封闭剂、 吸湿剂和亲水基质进行复配来制备本发明的 保湿防潮用组合物。与传统的多元醇和氨基酸类保湿剂、 或者与透明质酸和银耳杂多糖保 湿剂相比, 本发明的保湿防潮用组合物具有更为优异的成膜性和膜柔韧性, 且具有更为优 异的保湿防潮性能。此外, 本发明的保湿防潮用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简单、 成本低, 可以长期 有效地维持产品中应有水分含量的相对稳定。例如, 本发明的保湿防潮用组合物或保湿防 潮剂可以保持植物类干叶 ( 例如茶叶、 烟叶等 ) 和焙烤食品中的水平衡, 从而显著降低这类 产品的干燥感且改善其口感。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一种保湿防潮用组合物, 包括银耳杂多糖、 罗汉果浸膏、 吸湿剂、 封闭剂和亲水基质。
上述银耳杂多糖是从食用菌类 ( 例如, 银耳、 木耳、 金针菇 ) 中提取得到的水溶性 多糖类高分子聚合物, 其结构以 α-(1-3) 甘露糖为主链, 主要由重量百分比为 70-93%的 中性总糖、 6-28%的葡萄糖醛酸、 0.1-3%的结合蛋白组成。 通常, 该银耳杂多糖的平均分子 量为 85-160 万道尔顿, 其中分子量大于 6000 道尔顿的占 90% ( 重量 ) 以上。关于银耳杂 多糖的进一步详细信息可以参见中国专利 CN1807463A, 将该专利整体引入本发明申请作为 参考。
上述罗汉果浸膏是采用本领域中已知的方法, 例如醇提取法、 水蒸煮法, 提取罗汉 果活性成分而获得的, 其主要活性成分为罗汉果皂苷, 通常用于清热解毒、 生津止渴, 并且 具有促进植物类干叶的细胞活性的功效。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 可以采用罗汉果皂 苷代替罗汉果浸膏。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 所述封闭剂是选自石蜡油、 石蜡、 角鲨烷、 硅油、 蜡脂 和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 所述封闭剂是丙二醇、 硅油或者丙二醇与硅油的组合。
进一步地, 所述吸湿剂是选自甘油、 蜂蜜、 乳酸钠、 尿素、 三氯蔗糖、 山梨糖醇、 吡咯 烷酮羧酸、 动物胶、 维生素以及蛋白质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 所述吸湿剂为甘油、 三氯蔗糖 或者甘油与三氯蔗糖的组合。
进一步地, 所述亲水基质是选自透明质酸、 透明质酸钠、 硫酸软骨素、 胶原、 弹力蛋 白以及 DNA 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 所述亲水基质是透明质酸、 透明质酸钠或者透明质酸与 透明质酸钠的组合。
根据实际应用领域的要求, 本发明的保湿防潮用组合物还可以进一步包括香料。 例如, 所述香料可以是薄荷醇、 薄荷酮、 樟脑、 胡薄荷醇、 异胡薄荷醇、 桉树脑、 日本薄荷油、 薄荷油、 留兰香油、 桉树油、 3-1- 薄荷氧基丙烷 -1, 2- 二醇、 琥珀酸单薄荷酯、 戊二酸单薄荷酯、 戊二酸单薄荷酯的碱金属盐以及戊二酸单薄荷酯的碱土金属盐等。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基于所述保湿防潮用组合物的总重量, 所述保湿防 潮用组合物包括 0.01 ~ 50.0%银耳杂多糖、 0.02 ~ 5.0%罗汉果浸膏、 0.01 ~ 1.0%三氯 蔗糖、 3.0 ~ 15%甘油、 3 ~ 8%透明质酸以及 20.0 ~ 85.0%丙二醇。
优选地, 当所述保湿防潮用组合物中银耳杂多糖的量不小于 0.01 重量%时, 该组 合物可以表现出高于银耳杂多糖的高保湿性能 ; 如果该组合物中的银耳杂多糖的量不大于 50.0 重量%时, 则可以保持本发明的保湿防潮用组合物的粘度在合适的范围, 从而易于形 成均匀、 柔软的膜。优选, 所述保湿防潮用组合物包括 1 ~ 25 重量%银耳杂多糖, 进一步优 选包括 3-20 重量%银耳杂多糖, 最优选包括 13.5 重量%的银耳杂多糖。
虽然发明人还不清楚具体的作用机理, 但是本发明人发现在加入少量的罗汉果浸 膏或者罗汉果皂苷时可以显著改善所述保湿防潮用组合物的成膜性能和膜柔软性, 从而实 现显著改善其保湿防潮的作用效果。当加入超过 5.0 重量%罗汉果浸膏时, 增加罗汉果的 使用量的增效作用并不明显。优选地, 所述保湿防潮用组合物包含 0.02 ~ 3.0%罗汉果浸 膏。进一步优选包含 0.02 ~ 3.0%罗汉果浸膏。最优选包含 0.020%罗汉果浸膏。如果采 用罗汉果皂苷代替上述罗汉果皂苷, 则罗汉果皂苷的用量可以优选为 0.015 ~ 4.8 重量%, 更优选为 0.015 ~ 2.85 重量%, 进一步优选为 0.018 ~ 2.0%, 最优选为 0.018 重量%。 分别作为本发明的保湿防潮用组合物中添加的吸湿剂、 亲水基质和封闭剂, 三氯 蔗糖优选为所述保湿防潮用组合物 0.05 ~ 0.80 重量%三氯蔗糖, 进一步优选包含 0.05 ~ 0.60 重量%三氯蔗糖, 最优选为 0.015 重量%三氯蔗糖, 甘油优选为所述保湿防潮用组合 物 5.0 ~ 12.5 重量%, 进一步优选为 7.0 ~ 10.5 重量%, 最优选为 10.0 重量%; 透明质酸 优选为所述保湿防潮用组合物 4 ~ 7 重量%, 进一步优选为 4.5-6.5 重量%, 最优选为 5 重 量%; 丙二醇优选为所述保湿防潮用组合物 55 ~ 78 重量%, 进一步优选为 65 ~ 75 重量%, 最优选为 71.465 重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提供一种对物料进行保湿防潮的方法, 其中, 所述 方法包括 : 将上述的保湿防潮用组合物用溶剂以 10 ∶ 1 到 1000 ∶ 1 的比例稀释成保湿防 潮剂溶液 ; 以及将所述保湿防潮剂溶液喷洒在物料的表面上。优选地, 所述溶剂选自乙醇、 水或者其组合。优选将保湿防潮用组合物用水、 乙醇或者水与乙醇的组合溶剂以 100 ∶ 1 比例稀释。所述物料优选为植物类干叶和焙烤类食品。例如, 烟叶、 茶叶和面包食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提供上述保湿防潮用组合物在对植物类干叶和焙 烤类食品进行保湿和防潮中的应用。 目前, 对植物类干叶, 特别是烟草和焙烧类食品保湿主 要采用多元醇和氨基酸类, 例如海藻季铵盐及其复合保湿剂等, 但是其保湿效果不理想, 并 且还不具备防潮作用。 而本发明的保湿防潮用组合物是由高效保湿剂银耳杂多糖与具有促 进干叶中细胞活性功效的罗汉果皂苷以及其它吸湿剂、 封闭剂和亲水基质复配而成, 其不 但具有保湿效果, 同时具有防潮效果, 而且可以促进植物类干叶产品或焙烤类食品中相应 成分的活性, 从而显著改善其口感。 因此, 本发明的保湿防潮用组合物是特别适合于植物类 干叶或焙烤类食品的保湿防潮应用。
根据本发明的保湿防潮用组合物采用银耳杂多糖、 罗汉果浸膏、 吸湿剂、 封闭剂和 亲水基质等组分进行复配而成。与传统的多元醇和氨基酸类保湿剂、 或者与透明质酸钠和 银耳杂多糖保湿剂相比, 本发明的保湿防潮用组合物具有更为优异的成膜性和膜柔韧性,
且具有更为优异的保湿防潮性能。特别是, 对植物类干叶和焙烤类食品的保湿防潮具有更 加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外, 本发明的保湿防潮用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简单、 成本低, 可以长期 有效地维持产品中应有水分含量的相对稳定, 显著提高植物类产品和焙烤食品的口感以及 降低干燥感。
实施例
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解释和说明本发明, 但是以下具体实施例并不能用于限制 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以下具体实施例的各种变化和改进都包括在后附的权利要求 书所限定的范围内。
实施例 1 : 保湿防潮用组合物的制备
通过如下步骤来制备本发明的保湿防潮用组合物或者保湿防潮剂 :
按照如下表 1 中的重量, 准确称量各组分以分别制备本发明的保湿防潮用组合物 配方 1、 配方 2 和配方 3。 在常温条件下, 将称量的三氯蔗糖配置成 10 重量%的丙二醇溶液, 即为溶液 (a) ; 将罗汉果浸膏 ( 从绍兴县申丰香料有限公司购买 ) 配置成 10 重量%的水溶 液, 即为溶液 (b) ; 在调香釜中依次计量加入银耳杂多糖 ( 从上海辉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购 买 )、 溶液 (a) 和溶液 (b) 以及甘油、 丙二醇和透明质酸, 并搅拌 25 分钟以混合均匀, 获得黄 色至棕色的粘稠液体, 即为本发明的保湿防潮用组合物或保湿防潮剂。 在常温 ( ~ 25℃ ) 下, 采用旋转粘度计 ( 型号 : NDJ-1, 3 号转子, 上海精密科学仪 器厂 ) 分别测定所制备的保湿防潮剂配方 1、 配方 2 和配方 3 的粘度, 采用滴定法方法分别 测定所制备的保湿防潮剂配方 1、 配方 2 和配方 3 的酸值。具体结果参见下表 1。
表1
重量 (g) 银耳杂多糖 罗汉果浸膏 三氯蔗糖 / 甘油 透明质酸 丙二醇 总计 保湿防潮剂配方 1 13.500 0.020 0.015/10.000 5.000 71.465 100 保湿防潮剂配方 2 10.500 0.020 0.015/10.000 6.500 72.965 100 保湿防潮剂配方 3 15.000 0.500 0.015/10.000 4.500 69.985 100粘度 (Pa.s) 1%水溶液的粘度 (Pa.s) 酸值 (mg KOH/g)63.83×10-3 1.6333×10-3 0.082063.93×10-3 1.6342×10-3 0.084563.88×10-3 1.6337×10-3 0.2152实施例 2 : 保湿防潮用组合物的成膜性
实验 1
将实施例 1 所制备的保湿防潮剂 ( 配方 1)、 银耳杂多糖、 透明质酸钠和甘油用水配 制成 1 重量%的水溶液, 然后将各水溶液放在蒸发皿中于温度为 50℃、 湿度为 25%的条件 下进行干燥, 形成 15mm×15mm 的膜。测量各膜的原始面积, 将该膜的原始面积定为 100%。 然后将形成的膜放置在聚四氟乙烯的板上 ( 温度 25℃、 相对湿度 87% ), 保持 24 小时。然 后, 将温度和湿度条件改变为温度 25℃、 相对湿度 15%, 并保持 8 小时。 再测量各膜的面积, 并与其原始面积相比较 ( 具体参见附图 1)。从附图 1 可以计算出, 由本发明的保湿防潮用 组合物、 银耳杂多糖、 透明质酸和甘油所形成的膜在干燥条件下的收缩率分别为 2%、 12%、 55%和 81%。 可以看出, 与其它的膜相比, 本发明的保湿防潮用组合物所形成的膜在干燥条 件下几乎不会收缩, 成膜性能更为优良。
实验 2
分别将本发明的保湿防潮剂 ( 配方 1)、 银耳杂多糖、 透明质酸钠和甘油的 1wt% 水溶液各 0.5g 涂在 OHP 薄片上 (30mm×30mm), 制备同样厚度的膜。在温度 25 ℃、 相对湿 度 40%的条件下进行干燥, 并在各膜上洒适量 TiO2 粉。测试膜的完整性, 具体结果可以参 见说明书附图 2。由图 2 可以看出, 由银耳杂多糖的水溶液所形成的膜产生裂纹 ( 参见图 2(a)), 而本发明的保湿防潮用组合物的水溶液所形成的膜, 则保持完整而没有裂纹 ( 参见 图 2(b)), 其它由透明质酸和甘油所形成的膜与由银耳杂多糖的水溶液所形成的膜一样, 产 生裂纹。 实施例 3 : 保湿性能
本实施例是用于比较本发明的保湿防潮剂、 银耳杂多糖、 透明质酸钠和甘油的保 湿性能的实验。
将上述实施例 1 所制备的保湿防潮剂 ( 配方 1)、 银耳杂多糖、 透明质酸和甘油配 制成 1 重量%水溶液, 并且均匀喷洒在同样的滤纸上。将滤纸在温度为 25℃, 相对湿度为 30% RH 的条件下保持 7 天。
通过测试实验前后各滤纸的重量, 由实验前后试样的重量差, 用下式计算出试样 的保湿率 :
保湿率 (% ) = 1-100×(W3-W2)/W2
式中 W2 为试样实验前重量 ; W3 为试样实验后 (7 天 ) 的重量。
具体结果参见附图 3。由图 3 可以看出, 在较低的湿度条件下, 本发明的保湿防潮 用组合物的保湿率为 66%, 而银耳杂多糖、 透明质酸钠和甘油的保湿率分别为 50%、 41% 和 38%。 因此, 本发明的保湿防潮剂的保湿效果明显优于银耳杂多糖、 透明质酸和甘油等保 湿剂。
实施例 4 : 防潮性能
本实施例是用于比较本发明的保湿防潮剂、 银耳杂多糖、 透明质酸和甘油的防潮 性能的实验。
将上述实施例 1 所制备的保湿防潮剂 ( 配方 1)、 银耳杂多糖、 透明质酸钠和甘油配 制成 1%的水溶液, 并且均匀喷洒在同样的滤纸上。将滤纸保持在温度为 25℃, 相对湿度为 80% RH 的条件下保持 7 天。
通过测试实验前后各滤纸的重量, 由实验前后试样的重量差, 用下式计算出试样 的吸湿率 :
吸湿率 (% ) = 100×(W1-W0)/W0
式中 W0 为试样实验前重量 ; W1 为试样实验后 (7 天 ) 的重量。
具体测试结果参见说明书附图 4。由图 4 可以看出, 在较高的湿度条件下, 本发明 的保湿防潮用组合物的吸湿率仅为 26%, 而银耳杂多糖、 透明质酸钠和甘油的吸湿率分别 为 35%、 42%和 49%。因此, 本发明的保湿防潮用组合物具有明显优于银耳杂多糖、 透明质 酸和甘油的防潮效果。
实施例 5 : 保湿防潮用组合物在植物类干叶 - 茶叶上的应用
将实施例 1 所制备的保湿防潮剂 ( 配方 1)、 银耳杂多糖、 罗汉果浸膏、 透明质酸、 透 明质酸钠、 丙二醇和甘油分别配制成 10%的水溶液, 并且分别将各溶液均匀喷洒在保存良 好、 水份含量合适的茶叶上, 制得各茶叶试样。然后精确称取 1.000g 的茶叶试样放置在结 晶皿中, 分别在温度为 20℃、 相对湿度为 33%以及温度为 20℃、 相对湿度为 81%的条件下 密封存放 24 小时。
在 24 小时后从温度为 20℃、 相对湿度为 81%的密封环境中分别取出各茶叶试样, 准确称量各茶叶试样的重量, 由实验前后试样的重量差, 用下式计算出该茶叶试样的吸湿 率:
吸湿率 (% ) = 100×(W1-W0)/W0
式中 W0 为试样实验前重量 ; W1 为试样实验后 (24 小时 ) 的重量。
在 24 小时后从温度为 20℃、 相对湿度为 33%的密封环境中分别取出各茶叶试样, 准确称量各茶叶试样的重量, 由实验前后试样的重量差, 用下式计算出试样的保湿率 :
保湿率 (% ) = 1-100×(W3-W2)/W2
式中 W2 为试样实验前重量 ; W3 为试样实验后的重量。
对每次吸湿、 保湿实验重复三次平行实验, 取三次结果的平均值。 用相对标准偏差 (RSD) 来衡量测定的精确性, 具体结果参见下表 2。
表2
由上述表 2 可以看出 : 银耳杂多糖、 透明质酸或透明质酸钠和甘油作为常用的保 湿剂, 无论在高相对保湿度还是低相对保湿度都有很好的吸湿和保湿性能, 但是, 其保湿和 防潮性能均不如本发明复配的保湿防潮用组合物或者保湿防潮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