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类风湿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涉及治疗类风湿病的药物组合物,具体地说是治疗类风湿活动期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风湿和类风湿为多发病,在我国及东南亚分布较广,患病率较高。现代医学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纤维化及骨性增生为特征,以慢性多关节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免疫性疾病。它与内分泌、遗传等因素有关,属自体免疫,祖国医学把它归于“痹症”范畴。素体虚弱,风寒湿等外邪乘机袭击人体,壅阻经络,使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筋骨、肌肉、关节等处疼痛、重着麻木、关节肿大屈伸不利等病症,日久寒湿痰交结,虚实挟结难以治愈。临床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肿痛,各关节内软骨及骨受到破坏而致骨关节肿大变形。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表现为红肿热痛,伴压痛、活动障碍、晨僵等;后期关节僵直、畸形并伴有骨骼萎缩等症状。目前国际上类风湿治疗原则是早期联合用药。一线药物有激素、非甾体抗炎药(芬必得、布洛芬等)。一般激素用量越大副作用也越大,而减量则病情反跳;二线药物D-青霉胺、羟氯喹、瑞得(金诺芬)作用在抑制关节滑膜的细胞增殖,但作用缓慢,用药4-8周后可能有效,且长期服用对肝肾及造血系统有损伤。类风湿的西药治疗尚无特殊疗法。中药应市的有各种药酒、外用膏药、内服胶囊,患者停服后易复发,不能治愈。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期使用安全、有效,治愈后不再复发的治疗类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以弥补现有药物的不足。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配方中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
金银花5-30 青风藤5-30 白花蛇舌草3-20
玄参 2.5-15 山慈姑1.5-10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配方还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
鹿衔草3-20 地黄 5-30 白芍 10-25
当归 3-20 甘草 2-15 蜈蚣0.1-3
本发明是在中医学专家10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吸取国内外现代医学知识,将中西医病理、药理相互参照、渗透贯通一脉,并取现代专家之长,组成了本发明。其中以金银花、青风藤二药为主药,用其既治内邪引起的红肿热痛,又散其外感毒热之邪所引起的毒热痹痛,有止痛、祛风湿、通经络行气利水之功,用其主治关节肿痛;臣药为白花蛇舌草、玄参、地黄、山慈姑、鹿衘草、白芍,用其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祛风除湿解痉止痛以助君药解毒消肿之力,通痹止痛之功;佐以当归补血活血,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以加强止痛力量;更用蜈蚣祛风解痉、散结、止痛、攻毒之效,借其搜剔窜透之性,引诸药入经隧以治顽痹。
为了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作用更显著,组合物中还可以含有适量的西药和其它中药。例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布洛芬、双氯芬酸钠、雷公藤、银花藤等。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采用常规技术,加入常规辅料或赋型剂,优选制成适合口服的剂型,例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口服液等。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优选制成适于外用的剂型,例如,溶液剂、乳剂、气雾剂和膜剂。
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组合物其药理试验结果为
(一)临床前药理试验
1.药物组合物的抗炎作用:
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不仅在提前给药的情况下对急性关节炎有预防作用(P<0.01),而且对致炎后给药也能显著抑制炎症反应(P<0.05);对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这种非特异性炎症,在致炎后4.5或6.5小时,具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或P<0.01);对大鼠亚急性炎症也有明显地抑制作用。
2.药物组合物的止痛作用
本研究通过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和甲醛所致小鼠痛反应观察本发明的止痛作用。结果表明大、中剂量可明显减少小鼠的扭体次数,表现出较好的止痛作用。在甲醛所致的小鼠痛反应中,本发明的小剂量也表示出较好的止痛效果。
3.本发明的解热作用:
结果表明大、中剂量有明显的解热作用。
4.本发明的免疫调节作用
通过溶血素测定法、迟发型变态反应和碳粒廓清试验观察本发明药物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
本发明大剂量可显著增强小鼠的体液免疫功能(P<0.05);(2)本发明的大、中剂量可非常显著地增强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P<0.01);(3)本发明大剂量可明显增强小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P<0.05)。
(二)急、长毒实验
1.急性毒性试验:本发明药物以最大浓度、最大体积24小时内给小鼠连续灌胃给药3次,累积剂量为600g生药/日,为成人临床常用量的340.91倍,观察7日,未发现任何毒副反应和死亡。
2.长期毒性实验:在服药期间及停药两周后,各组动物食欲、大小便、活动能力、毛色及体重增长等情况均正常,无明显差异,未出现死亡;服用药物三个月后,大小剂量组动物血象标准、心肝肾功能指标、心电图、心律及主要脏器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且均在正常生理范围之内;病理学检查表明对照组及各给药组动物各脏器组织均为正常组织结构,未见药物中毒性病理形态改变。停药两周后复查,各组各项指标未见异常,各脏器组织亦无病理性改变。
实施例1:颗粒剂
处方:
金银花30 青风藤30 白花蛇舌草20
玄参 15 白芍 30 鹿衔草20
当归 15 生地 30 甘草10
山慈姑10 蜈蚣 2
生产方法:青风藤、白花蛇舌草以90%乙醇提取两次,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醇至无醇味,为药液I。白芍、玄参、生地、当归、山慈姑、鹿衘草、甘草7味药加水煮提两次,滤过,滤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25(50℃)放置至室温,转溶,加乙醇使含醇量达80%,静置24小时。滤取上清液,沉淀物以90%乙醇洗涤两次,洗液与滤液合并,回收乙醇至无醇味,为药II。
药液I与药液II合并浓缩,真空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备用。
将蜈蚣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灭菌后备用。取部分当归粉成细粉过100目筛,灭菌后备用,剩余部分与白芍、玄参、生地、山慈姑、鹿衘草、甘草7味药一起提取。
金银花水提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15-1.20(50℃)放置至室温,转溶,加乙醇是含醇量达70%。静置24小时,滤取上清液,沉淀物以乙醇洗涤两次,洗液与滤液合并,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真空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备用。
取蜈蚣、当归粉及金银花、青风藤、白芍等提取物和适量糊精混合均匀,乙醇制粒,低温干燥、灭菌,制得颗粒剂。
实施例2:软膏
按实例1所述配比及工艺将蜈蚣、当归粉及金银花、青风藤、白芍等提取物研磨至均匀无颗粒感,分次加入以融化的基质(如凡士林、吐温-80、聚乙二醇等)中,边加边搅拌至冷凝,制得软膏。
实例3:胶囊
按实例1所述比例及工艺将蜈蚣、当归粉与金银花、青风藤、白芍等提取物的浓缩稠膏混匀,干燥、研细、过筛,混匀填充制成胶囊。
实施例4:片剂
按实例1所述比例及工艺将蜈蚣、当归粉及金银花、青风藤、白芍等提取物加适量辅料(如糊精、干燥淀粉、硬脂酸镁等),乙醇制粒、干燥、压制成片。
实施例5:水丸
按实例1所述比例及工艺将蜈蚣、当归粉及金银花、青风藤、白芍等提取物与水置于泛丸锅或其他容器内混匀,制成湿粉,压过二号筛制成小颗粒,再将小颗粒放入泛丸锅旋转摩擦,创去棱角成圆形,制成水丸。
实施例6:喷雾剂
按实施例1所属比例及工艺将蜈蚣、当归粉及金银花、青风藤、白芍等提取物与助悬剂(如司盘-85)混匀后,经胶体磨研磨至粒径为5um以下者占90%以上,加入抛射剂(如二氯二氟甲烷、惰性气体等),边搅拌边压灌于溶器中,制得喷雾剂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