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的若虫捕捉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蝉的若虫捕捉器.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26530A43申请公布日20120125CN102326530ACN102326530A21申请号201110165494522申请日20110620A01M3/00200601A01M5/0220060171申请人杨帆地址250400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平阴中学张庆华转72发明人杨帆74专利代理机构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5代理人马祥明54发明名称蝉的若虫捕捉器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蝉的若虫捕捉器,属于一种幼虫捕逮用具,特别是适合于捕蝉若虫的工具。该蝉的若虫捕捉器,其特征是两端为圆台状中间为圆柱形的捕捉器主筒,下圆台侧壁上有取虫孔,取虫孔上装有带有转动轴。
2、的封盖,捕捉器主筒底部由螺钉固定着丁字形杆的横杆,丁字形杆的竖杆与长杆螺栓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将捕捉器主筒的上端制作成了开口的漏斗形状,人们在捕蝉的若虫时,能把趴在树干上的蝉的若虫直接挑进哑铃型桶内,等捕捉到多个蝉的若虫时一次打开封盖取出蝉的若虫,减少了捡拾蝉的若虫的麻烦和不便,提高效率。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页附图1页CN102326532A1/1页21一种蝉的若虫捕捉器,其特征是两端为圆台状中间为圆柱形的捕捉器主筒,下圆台侧壁上有取虫孔,取虫孔上装有带有转动轴的封盖,捕捉器主筒底部由螺钉固定着丁字形杆的横杆,丁字形杆的竖。
3、杆与长杆螺栓连接。权利要求书CN102326530ACN102326532A1/1页3蝉的若虫捕捉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一种幼虫捕逮用具,特别是适合于捕蝉的若虫的工具。背景技术0002夏天,蝉的若虫从地下爬出后,一般都需要爬到树上脱皮,蝉的若虫营养价值很高,人们总喜欢去树林中捕蝉的若虫。通常的捕捉方法是用一根长杆,先把蝉的若虫从树上挑下来,再从地上捡起来,这样有时会落到角落里难以寻找。发明内容0003为了克服现有的用长杆捕蝉的若虫方法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蝉的若虫捕捉器,该蝉的若虫捕捉器可以使人们减少捡拾蝉的若虫的麻烦和不便。000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蝉的若虫。
4、捕捉器,其特征是两端为圆台状中间为圆柱形的捕捉器主筒,下圆台侧壁上有取虫孔,取虫孔上装有带有转动轴的封盖,捕捉器主筒底部由螺钉固定着丁字形杆的横杆,丁字形杆的竖杆与长杆螺栓连接。000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将捕捉器主筒的上端制作成了开口的漏斗形状,人们在捕蝉的若虫时,能把趴在树干上的蝉的若虫直接挑进哑铃型桶内,等捕捉到多个蝉的若虫时一次打开封盖取出蝉的若虫,减少了捡拾蝉的若虫的麻烦和不便,提高效率。附图说明0006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0007图中,1捕捉器主筒、2取虫孔、3封盖、4转动轴、5丁字形杆、6螺钉、7螺栓、8长杆。具体实施方式0008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是,如图所示0009实施例1,一种蝉的若虫捕捉器,其特征是两端为圆台状中间为圆柱形的捕捉器主筒1,下圆台侧壁上有取虫孔2,取虫孔上装有带有转动轴4的封盖3,捕捉器主筒底部由螺钉6固定着丁字形杆5的横杆,丁字形杆的竖杆与长杆8螺栓7连接。说明书CN102326530ACN102326532A1/1页4图1说明书附图CN10232653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