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热2号红茶加工工艺.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360054 上传时间:2018-02-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24.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327784.5

申请日:

2011.10.25

公开号:

CN102326635A

公开日:

2012.01.2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23F 3/06申请公布日:2012012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23F 3/06申请日:20111025|||公开

IPC分类号:

A23F3/06

主分类号:

A23F3/06

申请人:

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试验站

发明人:

刘汉焱; 梁光志; 马仙花; 唐君海; 冯红钰; 罗莲凤; 周宁; 覃杰凤; 莫小燕; 蓝庆江; 殷富群

地址:

532415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龙州县彬桥乡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代理人:

翁建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桂热2号红茶加工工艺,四道关键步骤保证了红茶的优良品质:鲜叶原料是决定茶叶品质的基础,所以在收购鲜叶时应严格按照一芽一叶标准;适宜的温度、湿度对萎凋失水过程十分重要,为获得较佳的茶叶品质,应置于温度22~25℃、相对湿度70~75%的室内萎凋失水,对萎凋失水的程度也需精心掌握;美观的外形是高品质茶叶的要素之一,做型时要严格控制温度在35~45℃,使桂热2号红茶挺直成型;桂热2号红茶具有特别的茶香毫香,但其香气的显露对提香温度(100~110℃)和茶叶含水量(6±0.5%)要求极高。本发明加工出的桂热2号红茶外形挺直、金毫显露、汤色红艳明亮、滋味醇厚、毫香持久、叶底匀整肥壮。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桂热 2 号红茶加工工艺, 其特征在于该加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 <1> 原料采收采摘一芽一叶桂热 2 号茶树鲜叶为原料 ; <2> 萎凋失水将步骤 <1> 的原料均匀摊放在簸箕上, 置于温度 22 ~ 25 ℃、 相对湿度 70 ~ 75%的室内萎凋失水, 萎凋失水过程中不可用手翻动 ; <3> 揉捻 <4> 解块 <5> 发酵 <6> 做型将步骤 <5> 发酵好的原料放入理条机槽内进行理条, 温度控制在 35 ~ 45℃ ; <7> 初烘 <8> 提香待步骤 <7> 处理后的茶叶水分重新分布均匀后, 再用茶叶提香机于 100 ~ 110℃提香茶叶, 茶叶含水量控制在 6±0.5%。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桂热 2 号红茶加工工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步骤 <2> 萎凋失 水的萎凋程度至叶质柔软, 不易折断, 手捏叶片有柔软感, 紧握叶子成团, 松手后松散缓慢, 叶表面光泽消失, 叶色暗绿, 透出清香 ; 所述步骤 <2> 萎凋失水的失水程度至 35 ~ 40%。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桂热 2 号红茶加工工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步骤 <6> 做型至 茶叶挺直成型。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桂热 2 号红茶加工工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步骤 <3> 揉捻是 将步骤 <2> 萎凋失水的原料放入揉捻机内揉捻 90 ~ 110 分钟, 至茶汁充分揉出附于叶表, 茶条稍有粘性 ; 所述步骤 <4> 解块是将步骤 <3> 揉捻的原料取出后解块 ; 所述步骤 <5> 发酵 是将步骤 <4> 解块的原料放入竹筐内进行发酵 5 小时, 发酵至青草气消失、 叶色红黄、 散发 浓郁的毫香 ; 所述步骤 <7> 初烘是将步骤 <6> 做型后的原料放进烘干机, 在 80±5℃下烘至 七成干, 自然条件下冷却。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桂热 2 号红茶加工工艺, 其特征在于该加工工艺还包括以下 步骤 : <9> 包装、 入库。

说明书


桂热 2 号红茶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领域, 尤其是一种桂热 2 号红茶加工工艺。背景技术 桂热 2 号是申请人选育的茶树新品种, 2006 年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种子总站品种 登记 [ 新品种登记号 : ( 桂 ) 登 ( 茶 )2006010 号 ]。桂热 2 号比国家级良种凌云白毫茶增 产 42.9 %, 具有发芽早、 育芽能力强、 芽头肥壮、 茸毛特多、 特显毫、 适制性广、 氨基酸含量 高、 干茶品质优等特点。然而, 目前还未形成一套完善的桂热 2 号红茶加工工艺, 以致如此 优良的茶树品种无法及时广泛地推向市场, 为广大喜茶爱茶人士提供优质红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桂热 2 号红茶加工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 桂热 2 号红茶加工工艺, 该加工 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
     <1> 原料采收采摘一芽一叶桂热 2 号茶树鲜叶为原料 ;
     <2> 萎凋失水将步骤 <1> 的原料均匀摊放在簸箕上, 置于温度 22 ~ 25℃、 相对湿 度 70 ~ 75%的室内萎凋失水, 萎凋失水过程中不可用手翻动 ;
     <3> 揉捻 <4> 解块 <5> 发酵
     <6> 做型将步骤 <5> 发酵好的原料放入理条机槽内进行理条, 温度控制在 35 ~ 45℃ ;
     <7> 初烘
     <8> 提香待步骤 <7> 处理后的茶叶水分重新分布均匀后, 再用茶叶提香机于 100 ~ 110℃提香茶叶, 茶叶含水量控制在 6±0.5%。
     步骤 <2> 萎凋失水的萎凋程度至叶质柔软, 不易折断, 手捏叶片有柔软感, 紧握叶 子成团, 松手后松散缓慢, 叶表面光泽消失, 叶色暗绿, 透出清香 ; 步骤 <2> 萎凋失水的失水 程度至 35 ~ 40%。
     步骤 <6> 做型至茶叶挺直成型。
     步骤 <3> 揉捻是将步骤 <2> 萎凋失水的原料放入揉捻机内揉捻 90 ~ 110 分钟, 至 茶汁充分揉出附于叶表, 茶条稍有粘性 ; 步骤 <4> 解块是将步骤 <3> 揉捻的原料取出后解 块; 步骤 <5> 发酵是将步骤 <4> 解块的原料放入竹筐内进行发酵 5 小时, 发酵至青草气消 失、 叶色红黄、 散发浓郁的毫香 ; 步骤 <7> 初烘是将步骤 <6> 做型后的原料放进烘干机, 在 80±5℃下烘至七成干, 自然条件下冷却。
     该加工工艺还包括以下步骤 : <9> 包装、 入库。
     针对桂热 2 号的特点, 发明人提出了一套完善的桂热 2 号红茶加工工艺, 其中四道 关键步骤保证了桂热 2 号红茶的优良品质 :
     <1> 原料采收鲜叶原料是决定茶叶品质的基础, 所以在收购鲜叶时应严格按照一芽一叶标准 ;
     <2> 萎凋失水适宜的温度、 湿度对萎凋失水过程十分重要, 为获得较佳的茶叶品 质, 应置于温度 22 ~ 25℃、 相对湿度 70 ~ 75%的室内萎凋失水, 对萎凋失水的程度也需精 心掌握 ;
     <3> 做型美观的外形是高品质茶叶的要素之一, 做型时要严格控制温度在 35 ~ 45℃, 使桂热 2 号红茶挺直成型 ;
     <4> 提香桂热 2 号红茶具有特别的茶香毫香, 但其香气的显露对提香温度 (100 ~ 110℃ ) 和茶叶含水量 (6±0.5% ) 要求极高。
     应用本发明加工出的桂热 2 号红茶外形挺直、 金毫显露、 汤色红艳明亮、 滋味醇 厚、 毫香持久、 叶底匀整肥壮。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桂热 2 号红茶加工工艺的流程图。
     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具体说明图 1 所示的本发明的工艺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
     <1> 原料采收采摘一芽一叶桂热 2 号茶树鲜叶为原料 ;
     <2> 萎凋失水将步骤 <1> 的原料均匀摊放在簸箕上, 置于温度 22℃、 相对湿度 75% 的室内萎凋失水, 萎凋失水过程中不可用手翻动, 萎凋失水的萎凋程度至叶质柔软, 不易折 断, 手捏叶片有柔软感, 紧握叶子成团, 松手后松散缓慢, 叶表面光泽消失, 叶色暗绿, 透出 清香, 萎凋失水的失水程度至 35% ;
     <3> 揉捻将步骤 <2> 萎凋失水的原料放入揉捻机内揉捻 100 分钟, 不可用手挤压, 至茶汁充分揉出附于叶表, 茶条稍有粘性, 以保证茶条完整, 达到标准后方可出揉桶 ;
     <4> 解块将步骤 <3> 揉捻的原料取出后解块 ;
     <5> 发酵将步骤 <4> 解块的原料放入竹筐内进行发酵 5 小时, 发酵至青草气消失、 叶色红黄、 散发浓郁的毫香 ; ( 温度、 湿度和时间是发酵的关键因素, 发酵过程中多酚类氧 化首先在酶的促进下进行的, 而酶活性的强弱和发酵的进度与外界条件如温度、 相对湿度 密切相关。)
     <6> 做型将步骤 <5> 发酵好的原料放入理条机槽内进行理条至茶叶挺直成型, 每 次投叶量为 0.6kg, 温度控制在 35℃ ;
     <7> 初烘将步骤 <6> 做型后的原料放进烘干机, 在 80±5℃下烘至七成干, 自然条 件下冷却 ;
     <8> 提香待步骤 <7> 处理后的茶叶水分重新分布均匀后, 再用茶叶提香机于 110℃ 提香茶叶, 茶叶含水量控制在 6±0.5%, 待手捏茶叶成末, 桂热 2 号金毫特有的茶香毫香即 显露。
     <9> 包装、 入库。
     产品桂热 2 号红茶外形挺直、 金毫显露、 汤色红艳明亮、 滋味醇厚、 毫香持久、 叶底 匀整肥壮。
     实施例 2
     萎凋失水的温度 25℃、 相对湿度 70%、 失水程度至 40%; 揉捻 110 分钟 ; 做型温度 控制在 45℃ ; 提香温度 105℃ ; 其他基本同实施例 1。
     产品桂热 2 号红茶外形挺直、 金毫显露、 汤色红艳明亮、 滋味醇厚、 毫香持久、 叶底 匀整肥壮。
     实施例 3
     萎凋失水的温度 24℃、 相对湿度 73%、 失水程度至 37% ; 揉捻 90 分钟 ; 做型温度 控制在 40℃ ; 提香温度 100℃ ; 其他基本同实施例 1。
     产品桂热 2 号红茶外形挺直、 金毫显露、 汤色红艳明亮、 滋味醇厚、 毫香持久、 叶底 匀整肥壮。

桂热2号红茶加工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桂热2号红茶加工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桂热2号红茶加工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桂热2号红茶加工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桂热2号红茶加工工艺.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26635A43申请公布日20120125CN102326635ACN102326635A21申请号201110327784522申请日20111025A23F3/0620060171申请人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试验站地址532415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龙州县彬桥乡72发明人刘汉焱梁光志马仙花唐君海冯红钰罗莲凤周宁覃杰凤莫小燕蓝庆江殷富群74专利代理机构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45104代理人翁建华54发明名称桂热2号红茶加工工艺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桂热2号红茶加工工艺,四道关键步骤保证了红茶的优良品质鲜叶原料是决定茶叶品质的基础,所以在收购鲜叶时应严格按。

2、照一芽一叶标准;适宜的温度、湿度对萎凋失水过程十分重要,为获得较佳的茶叶品质,应置于温度2225、相对湿度7075的室内萎凋失水,对萎凋失水的程度也需精心掌握;美观的外形是高品质茶叶的要素之一,做型时要严格控制温度在3545,使桂热2号红茶挺直成型;桂热2号红茶具有特别的茶香毫香,但其香气的显露对提香温度100110和茶叶含水量605要求极高。本发明加工出的桂热2号红茶外形挺直、金毫显露、汤色红艳明亮、滋味醇厚、毫香持久、叶底匀整肥壮。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CN102326637A1/1页21一种桂热2号红茶加工工艺,其特。

3、征在于该加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原料采收采摘一芽一叶桂热2号茶树鲜叶为原料;萎凋失水将步骤的原料均匀摊放在簸箕上,置于温度2225、相对湿度7075的室内萎凋失水,萎凋失水过程中不可用手翻动;揉捻解块发酵做型将步骤发酵好的原料放入理条机槽内进行理条,温度控制在3545;初烘提香待步骤处理后的茶叶水分重新分布均匀后,再用茶叶提香机于100110提香茶叶,茶叶含水量控制在6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桂热2号红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萎凋失水的萎凋程度至叶质柔软,不易折断,手捏叶片有柔软感,紧握叶子成团,松手后松散缓慢,叶表面光泽消失,叶色暗绿,透出清香;所述步骤萎凋失水的失水程度至3540。

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桂热2号红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做型至茶叶挺直成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桂热2号红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揉捻是将步骤萎凋失水的原料放入揉捻机内揉捻90110分钟,至茶汁充分揉出附于叶表,茶条稍有粘性;所述步骤解块是将步骤揉捻的原料取出后解块;所述步骤发酵是将步骤解块的原料放入竹筐内进行发酵5小时,发酵至青草气消失、叶色红黄、散发浓郁的毫香;所述步骤初烘是将步骤做型后的原料放进烘干机,在805下烘至七成干,自然条件下冷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桂热2号红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加工工艺还包括以下步骤包装、入库。权利要求书CN102326635ACN102。

5、326637A1/3页3桂热2号红茶加工工艺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桂热2号红茶加工工艺。背景技术0002桂热2号是申请人选育的茶树新品种,2006年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种子总站品种登记新品种登记号桂登茶2006010号。桂热2号比国家级良种凌云白毫茶增产429,具有发芽早、育芽能力强、芽头肥壮、茸毛特多、特显毫、适制性广、氨基酸含量高、干茶品质优等特点。然而,目前还未形成一套完善的桂热2号红茶加工工艺,以致如此优良的茶树品种无法及时广泛地推向市场,为广大喜茶爱茶人士提供优质红茶。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桂热2号红茶加工工艺。0004为解决上述技。

6、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桂热2号红茶加工工艺,该加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0005原料采收采摘一芽一叶桂热2号茶树鲜叶为原料;0006萎凋失水将步骤的原料均匀摊放在簸箕上,置于温度2225、相对湿度7075的室内萎凋失水,萎凋失水过程中不可用手翻动;0007揉捻解块发酵0008做型将步骤发酵好的原料放入理条机槽内进行理条,温度控制在3545;0009初烘0010提香待步骤处理后的茶叶水分重新分布均匀后,再用茶叶提香机于100110提香茶叶,茶叶含水量控制在605。0011步骤萎凋失水的萎凋程度至叶质柔软,不易折断,手捏叶片有柔软感,紧握叶子成团,松手后松散缓慢,叶表面光泽消失,叶色暗绿,透出。

7、清香;步骤萎凋失水的失水程度至3540。0012步骤做型至茶叶挺直成型。0013步骤揉捻是将步骤萎凋失水的原料放入揉捻机内揉捻90110分钟,至茶汁充分揉出附于叶表,茶条稍有粘性;步骤解块是将步骤揉捻的原料取出后解块;步骤发酵是将步骤解块的原料放入竹筐内进行发酵5小时,发酵至青草气消失、叶色红黄、散发浓郁的毫香;步骤初烘是将步骤做型后的原料放进烘干机,在805下烘至七成干,自然条件下冷却。0014该加工工艺还包括以下步骤包装、入库。0015针对桂热2号的特点,发明人提出了一套完善的桂热2号红茶加工工艺,其中四道关键步骤保证了桂热2号红茶的优良品质0016原料采收鲜叶原料是决定茶叶品质的基础,所。

8、以在收购鲜叶时应严格按照一说明书CN102326635ACN102326637A2/3页4芽一叶标准;0017萎凋失水适宜的温度、湿度对萎凋失水过程十分重要,为获得较佳的茶叶品质,应置于温度2225、相对湿度7075的室内萎凋失水,对萎凋失水的程度也需精心掌握;0018做型美观的外形是高品质茶叶的要素之一,做型时要严格控制温度在3545,使桂热2号红茶挺直成型;0019提香桂热2号红茶具有特别的茶香毫香,但其香气的显露对提香温度100110和茶叶含水量605要求极高。0020应用本发明加工出的桂热2号红茶外形挺直、金毫显露、汤色红艳明亮、滋味醇厚、毫香持久、叶底匀整肥壮。附图说明0021图1是。

9、本发明桂热2号红茶加工工艺的流程图。0022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具体说明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具体实施方式0023实施例10024原料采收采摘一芽一叶桂热2号茶树鲜叶为原料;0025萎凋失水将步骤的原料均匀摊放在簸箕上,置于温度22、相对湿度75的室内萎凋失水,萎凋失水过程中不可用手翻动,萎凋失水的萎凋程度至叶质柔软,不易折断,手捏叶片有柔软感,紧握叶子成团,松手后松散缓慢,叶表面光泽消失,叶色暗绿,透出清香,萎凋失水的失水程度至35;0026揉捻将步骤萎凋失水的原料放入揉捻机内揉捻100分钟,不可用手挤压,至茶汁充分揉出附于叶表,茶条稍有粘性,以保证茶条完整,达到标准后方可出揉桶;0027。

10、解块将步骤揉捻的原料取出后解块;0028发酵将步骤解块的原料放入竹筐内进行发酵5小时,发酵至青草气消失、叶色红黄、散发浓郁的毫香;温度、湿度和时间是发酵的关键因素,发酵过程中多酚类氧化首先在酶的促进下进行的,而酶活性的强弱和发酵的进度与外界条件如温度、相对湿度密切相关。0029做型将步骤发酵好的原料放入理条机槽内进行理条至茶叶挺直成型,每次投叶量为06KG,温度控制在35;0030初烘将步骤做型后的原料放进烘干机,在805下烘至七成干,自然条件下冷却;0031提香待步骤处理后的茶叶水分重新分布均匀后,再用茶叶提香机于110提香茶叶,茶叶含水量控制在605,待手捏茶叶成末,桂热2号金毫特有的茶香。

11、毫香即显露。0032包装、入库。0033产品桂热2号红茶外形挺直、金毫显露、汤色红艳明亮、滋味醇厚、毫香持久、叶底匀整肥壮。说明书CN102326635ACN102326637A3/3页50034实施例20035萎凋失水的温度25、相对湿度70、失水程度至40;揉捻110分钟;做型温度控制在45;提香温度105;其他基本同实施例1。0036产品桂热2号红茶外形挺直、金毫显露、汤色红艳明亮、滋味醇厚、毫香持久、叶底匀整肥壮。0037实施例30038萎凋失水的温度24、相对湿度73、失水程度至37;揉捻90分钟;做型温度控制在40;提香温度100;其他基本同实施例1。0039产品桂热2号红茶外形挺直、金毫显露、汤色红艳明亮、滋味醇厚、毫香持久、叶底匀整肥壮。说明书CN102326635ACN102326637A1/1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2326635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