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露的制作工艺.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357130 上传时间:2018-02-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09.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09260.4

申请日:

2009.02.26

公开号:

CN101491357A

公开日:

2009.07.2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23L 12/38申请公布日:20090729|||公开

IPC分类号:

A23L12/38; A23L1/29; A23L1/10

主分类号:

A23L12/38

申请人:

欧秉俊

发明人:

欧秉俊

地址:

100000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产业中路C栋5楼东区北京通软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服务部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鲜玉米棒的加工工艺,其特点有二:一是产成品中不带着玉米粒的外皮;二是尽量保持了玉米粒外皮里面的部分的完整性,颗粒感强。加工步骤如下:A.采用新鲜玉米棒,去除外皮和须,洗净;B.采用网状刮蓉刀具将玉米棒上的玉米粒的尖端磨破;C.采用钝刃或类似的工具在玉米棒身上以小于90度的角度用力推挤,仅将玉米粒外皮里面的部分较完整地挤出、收集,而把玉米粒外皮保留在棒身上。此玉米露可直接加入适当比例的水煮成原味的玉米粥,或添加其他调料、辅料。本品是一种口感独特、男女老少皆宜、四季皆宜的健康食品。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鲜玉米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采用新鲜玉米棒,去除外皮,去须,洗净;
B、采用网状刮蓉刀具,即厨具店出售的刮姜茸用的刀具,将玉米棒上的玉米粒的尖端磨破,此过程只产生少量蓉状玉米渣,可作为收集物的一部分,由于是蓉状,所以不影响口感;
C、采用钝刃或类似的工具在玉米棒身上以小于90度的角度用力推挤,仅将玉米粒外皮里面的部分较完整地挤出、收集,而把玉米粒外皮保留在棒身上,不作为收集物的一部分,收集物呈颗粒状,颗粒感较强,同时伴有较多的水分;
D、剔除收集物中不小心推落的外皮或由于未磨破尖端而带着外皮被整颗推落的玉米粒;
E、经上述步骤形成所述的玉米露。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中的玉米可采用甜玉米。

3.
  按权利要求1所述步骤的玉米露,如果需要长途运输,可将其灭菌包装冷藏。

4.
  权利要求1所述的C步骤所用的工具,可以是刀的钝刃,或类似的有一个高2毫米或以上,宽2厘米或以上的面的金属器具均可。

5.
  以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制得的玉米露为原料,加入适当比例的水煮制成原味玉米粥。

6.
  以权利要求4所得的原味玉米粥为基础添加其他调料和辅料,成为各种口味的玉米粥。

7.
  权利要求5所述调料指糖、盐、醋、香料。

8.
  权利要求5所述辅料指淀粉、鸡蛋、五谷杂粮、蔬菜、水果以及中药材。

说明书

玉米露的制作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食品加工技术范畴,是对鲜玉米进行加工的一种特殊方法。
技术背景:
玉米又名苞谷、棒子、蜀黎等,营养丰富,经常食用有助于身体健康,根据营养分析,玉米含有醣类、蛋白质、胡萝卜素、黄体素、玉米黄质、磷、镁、钾、锌等能够帮助血管舒张,加强肠壁蠕动,增加胆汁,促使人体内废物的排泄,有利于身体新陈代谢,还能够促进大脑细胞的新陈代谢,有利于排除脑组织中的氨。玉米含有黄体素、玉米黄质,尤其后者含量较丰,因此玉米可说是抗眼睛老化的极佳补充食物。另外玉米也是很好的减肥食品,在五谷中热量最低。中医认为,玉米性平味甘,有开胃、健脾、除湿、利尿等作用,主治腹泻、消化不良、水肿等。
传统的玉米加工技术一般有三类:一是把玉米粒磨成粉,二是把玉米粒整粒或不同程度地切碎、切成片状等,还有一类是北方农村的搓浆技术,这几类方法各有特点,做出来的食品的口感也各有不同,而按本方法加工的玉米露,使用特别的加工工艺,把每颗玉米粒里面的部分取出,然后按照一定的工艺制作成粥状,入口非常清爽,既有颗粒感,嚼起来又有脆感,久嚼无渣,如果采用甜玉米,还带有它本身的清甜。男女老少皆宜,春夏秋冬俱佳,冷热常温均可,甜咸无味都行,是口感独特、好吃又营养的健康食品。
本人查询了已公开的专利,所涉及的加工工艺均属以上三类方法或其混合形式。与传统的三类加工方法比较,本加工工艺主要有两点区别:一是突出玉米粒的颗粒感和脆感,二是基本没有掺杂玉米粒的外皮,嚼起来无渣,也没有玉米外皮的粗糙感。
本发明采用的加工方法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口感,势必让这种健康食物得到更多人的喜爱。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鲜玉米棒的加工工艺,其制成品特点有二:一是尽量保持了玉米粒外皮里面的部分的完整性,颗粒感强,二是不带着玉米粒的外皮,久嚼无渣。
1.本加工方法步骤如下:
A、采用新鲜玉米棒,去除外皮,去须,洗净;
B、采用网状刮蓉刀具将玉米棒上的玉米粒的尖端磨破,此过程只产生少量蓉状玉米渣,可作为收集物的一部分,由于是蓉状,所以不影响口感;
C、采用钝刃或类似的工具在玉米棒身上以小于90度的角度用力推挤,仅将玉米粒外皮里面的部分较完整地挤出、收集,而把玉米粒外皮保留在棒身上,不作为收集物的一部分,收集物整体呈粥状,水分较多,玉米颗粒较完整,颗粒感较强;
D、剔除收集物中不小心推落的外皮或由于未磨破尖端而带着外皮被整颗推落的玉米粒;
E、经上述步骤形成所述的玉米露;
2.上述第1点的加工步骤中的玉米可采用甜玉米。
3.上述第1点所制成的玉米露,如果需要长途运输,将其灭菌包装冷藏。
4.上述第1点的加工步骤中的B步骤所用的刀具是一般厨具店有出售的刮姜茸用的刀具。
5.上述第1点的加工步骤中的C步骤所用的工具,可以是刀的钝刃,或类似的有一个高2毫米或以上,宽2厘米或以上的面的工具均可。
6.上述第1点的加工步骤制得的玉米露为原料,加入适当比例的水煮制成原味玉米粥。
7.以上述第4点所得的原味玉米粥为基础添加其他调料和辅料,做成各种口味的玉米粥。
8.上述第5点的调料指糖、盐、醋、香料。
9.上述第5点的辅料指淀粉、鸡蛋、五谷杂粮、蔬菜、水果以及中药材。
说明书附图说明
说明书有两个附图,分别是图1和图2。图1中的1是刮蓉刀,2是玉米粒,3是玉米棒身。表示用刮蓉刀在玉米粒表面来回刮磨,直到把玉米粒尖端磨破。图2是用钝刃推刮玉米粒,将玉米粒里面的部分挤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加工方法,下面将结合实施实例并配图加以说明。
实施例1,采用鲜玉米,去皮去须,将前端无粒、遭虫鸟侵蚀部分去除,采用一般厨具店出售的刮姜蓉所用的网状刀具在玉米棒表面刮磨,把每颗玉米粒的尖端磨破,见附图1。然后采用钝刃或类似的工具,在玉米棒身上以一定角度推挤,见附图2,把玉米粒里面的部分较完整地挤出,收集,收集物就是玉米露。如果需要长途运输,把玉米露灭菌包装冷藏。
实施例2,在例1所得的玉米露基础上,按一定比例加水煮制成玉米粥,直接出售或包装后出售。
实施例3,在例2基础上加入调料或辅料煮成各种口味的玉米粥。
技术效果:
用此法加工出来的玉米露,一是推挤的时候角度力度要掌握好,把玉米粒里面部分较完整地推挤出,突出玉米粒的颗粒感,颗粒比较大,嚼的时候就会有脆感;二是玉米外皮基本都留在玉米棒身上,玉米露中基本没有掺杂玉米粒的外皮,所以吃的时候没有玉米外皮的粗糙感,久嚼无渣,口感独特。

玉米露的制作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玉米露的制作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玉米露的制作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玉米露的制作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米露的制作工艺.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鲜玉米棒的加工工艺,其特点有二:一是产成品中不带着玉米粒的外皮;二是尽量保持了玉米粒外皮里面的部分的完整性,颗粒感强。加工步骤如下:A.采用新鲜玉米棒,去除外皮和须,洗净;B.采用网状刮蓉刀具将玉米棒上的玉米粒的尖端磨破;C.采用钝刃或类似的工具在玉米棒身上以小于90度的角度用力推挤,仅将玉米粒外皮里面的部分较完整地挤出、收集,而把玉米粒外皮保留在棒身上。此玉米露可直接加入适当比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