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O二烷基O取代Α氰基苄叉氨基磷酸酯及硫代磷酸酯.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355904 上传时间:2018-02-11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558.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30045.2

申请日:

2009.03.31

公开号:

CN101508699A

公开日:

2009.08.1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C07F 9/09申请日:20090331授权公告日:20111005终止日期:20140331|||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C07F9/09; C07F9/165; A01N57/14; A01P9/00

主分类号:

C07F9/09

申请人:

南京工业大学

发明人:

王浦海; 高 琼; 严相平; 戴建荣; 赵青霞; 刘 宇

地址:

210009江苏省南京市马家街2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徐冬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O,O-二烷基-O-(取代-α-氰基苄叉氨基)磷酸酯及硫代磷酸酯,该化合物的结构如式(I)所述,其中,Z为O或S;R为CH2CH3或CH(CH3)2;当R为CH2CH3时,Z为S;R为CH(CH3)2时,Z为O;且R1、R2、R3不同时为H;R1为H、F或Br;R2为H、Br或CF3;且R为CH2CH3时,R2不为CF3;R3为H、CH3、OCH3、F、Cl或Br;且当R1为H时,R3不为F;当R为CH2CH3时,R3不为OCH3;R3为Cl时,R1和R2不同时为H。本发明的化合物对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湖北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表现出很好的杀灭作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式(I)所述的化合物,

其中,
Z为O或S;
R为CH2CH3或CH(CH3)2
R1为H、F或Br;且R1、R2、R3不同时为H;
R2为H、Br或CF3;且当R为CH2CH3时,R2不为CF3
R3为H、CH3、OCH3、F、Cl或Br;且当R1为H时,R3不为F;当R为CH2CH3时,R3不为OCH3;当R3为Cl时,R1和R2不同时为H。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
Z为S时,R为CH2CH3;Z为O时R为CH(CH3)2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选自
O,O-二异丙基-O-(2-溴-α-氰基苄叉氨基)磷酸酯
O,O-二异丙基-O-(3-溴-α-氰基苄叉氨基)磷酸酯
O,O-二异丙基-O-(4-溴-α-氰基苄叉氨基)磷酸酯
O,O-二异丙基-O-(2,4-二氟-α-氰基苄叉氨基)磷酸酯
O,O-二异丙基-O-(2-氟-4-氯-α-氰基苄叉氨基)磷酸酯
O,O-二异丙基-O-(4-甲基-α-氰基苄叉氨基)磷酸酯
O,O-二异丙基-O-(3-三氟甲基-α-氰基苄叉氨基)磷酸酯
O,O-二异丙基-O-(4-甲氧基-α-氰基苄叉氨基)磷酸酯
O,O-二乙基-O-(2-溴-α-氰基苄叉氨基)硫代磷酸酯
O,O-二乙基-O-(3-溴-α-氰基苄叉氨基)硫代磷酸酯
O,O-二乙基-O-(4-溴-α-氰基苄叉氨基)硫代磷酸酯
O,O-二乙基-O-(2,4-二氟-α-氰基苄叉氨基)硫代磷酸酯
O,O-二乙基-O-(2-氟-4-氯-α-氰基苄叉氨基)硫代磷酸酯
O,O-二乙基-O-(4-甲基-α-氰基苄叉氨基)硫代磷酸酯。

4、
  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取代苯乙腈在碱性条件下和亚硝酸烷基酯进行反应,制得“取代-α-氰基苯甲酮肟钠”;再与二烷氧基磷酰氯或二烷氧基硫代磷酰氯进行反应,制得式(I)所述的化合物,其反应式如下:


其中各基团的定义如权利要求1所述。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反应中的溶剂选自乙醇、甲醇、异丙醇和丁醇中的一种或几种;反应温度为0~50℃。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性条件为醇钠,选自乙醇钠或甲醇钠;所述的亚硝酸烷基酯为亚硝酸丁酯、亚硝酸乙酯或亚硝酸甲酯。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反应中的溶剂选自丙酮、乙醇、水、二氯甲烷、氯仿、苯或甲苯中的一种或几种;反应温度为0~100℃。

8、
  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在制备杀螺药物方面的应用。

9、
  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在制备杀钉螺药物方面的应用。

说明书

O,O-二烷基-O-(取代-α-氰基苄叉氨基)磷酸酯及硫代磷酸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O,O-二烷基-O-(取代-α-氰基苄叉氨基)磷酸酯及硫代磷酸酯化合物。
背景技术
血吸虫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寄生虫病。全球约有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流行血吸虫病,估计全世界受威胁的人口达6亿,有2亿人口感染血吸虫病,流行区域面积达5600多万平方公里。我国南方省区也是血吸虫病流行区,约有4千万人受威胁,150万人感染血吸虫病。
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和传播血吸虫病的媒介。使用药物消灭钉螺是控制和阻断血吸虫病传播途径,防止血吸虫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数十年来,国内外筛选了数以万计的化合物,可是至今尚未找到一个非常理想的杀螺药物。国内现场曾经使用过的或正在使用的杀螺药,如氯硝柳胺、五氯酚钠、溴乙酰胺、烟酰苯胺、杀虫丁等,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对非靶生物(人畜、鱼蚌等)毒性大,施药费用高,以及施药后引起钉螺回避、上爬等问题。具体来说:
氯硝柳胺杀螺效果好(浸杀48h,0.5mg/L,钉螺死亡率可达100%;LC50 0.124mg/L;杀螺效果是五氯酚钠的10余倍)。对人畜、作物毒性小(大鼠经口LD50>5000mg/kg),是世界卫生组织唯一推荐使用的杀螺剂,也是国内外使用最多的灭螺药物;缺点是难溶于水,现场施用不方便,对鱼毒性大(白鲢、草鱼TLM(24h)0.046~0.101mg/L),施药后钉螺上爬,影响杀螺效果,价格贵。
五氯酚钠杀螺效果好(LC50 2.1mg/L),溶于水,价廉,曾经是现场灭螺的主打药物;但对水生生物和哺乳动物毒性很大(小鼠经口LD50 82mg/kg,大鼠经口210mg/kg;鲤鱼TLM(48h)0.12mg/L),有致突变、致畸和致癌作用。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在国内外已经被禁用。
溴乙酰胺杀螺效果好(浸杀48h,2.0mg/L,钉螺死亡率93.3%;1.0mg/L,46.7%;浸杀24h,LC50 0.64mg/L);对哺乳动物有一定毒性(小鼠经口LD50 124mg/kg),刺激皮肤,对植物有害;在杀螺浓度时对鱼安全(白鲢24h,LC50 9.4mg/L;草鱼24h,LC5010.4mg/L);施药后钉螺上爬严重;价格贵。该药由中国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研究开发,历经十余年,到目前为止尚未投入现场使用。
烟酰苯胺杀螺效果好(浸杀48h,1.0mg/L钉螺死亡率可达100%),对人畜等非靶生物毒性较小(小鼠经口LD50 1850mg/kg),对鱼毒性低;缺点是难溶于水,施药后钉螺上爬,价格较贵。
杀虫丁杀螺效果好(浸杀48h,2mg/L钉螺死亡率94%;1.0mg/L,96%),对人畜有害(小鼠经口LD50 147mg/kg),杀螺浓度时杀鱼(鲤鱼48h,LC50 1.17mg/L),价格贵。
敌百虫杀螺作用较弱(浸杀48h,5mg/L钉螺死亡率34%,LC50>10mg/L),对人畜低毒(小鼠经口LD50 400~600mg/kg),价格便宜。不常用。
四聚乙醛杀螺作用较弱(浸杀72h,LC50 36mg/L),杀螺剂用量大;对人畜低毒(小鼠经口LD50 690mg/kg),对鱼毒性低(鲤鱼48h,LC50>40mg/L)但杀螺浓度时死鱼。
面对现有灭螺药物存在的问题,面对我国钉螺滋生面积仍然较大,有些地方血吸虫病流行还相当严重的严峻形势,消灭钉螺还是一项艰难而繁重的任务。寻找安全、有效和价廉的灭螺药物,仍然是当前血吸虫病防制工作中十分紧迫的任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杀螺药存在的问题,寻找、合成一系列具有对钉螺杀灭活性高、对人畜等低毒、价格便宜的O,O-二烷基-O-(取代-α-氰基苄叉氨基)磷酸酯及硫代磷酸酯化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O,O-二烷基-O-(取代-α-氰基苄叉氨基)磷酸酯及硫代磷酸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O,O-二烷基-O-(取代-α-氰基苄叉氨基)磷酸酯及硫代磷酸酯化合物在控制有害螺类滋生(如杀灭钉螺)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一种式(I)所述的O,O-二烷基-O-(取代-α-氰基苄叉氨基)磷酸酯及硫代磷酸酯化合物,

其中,
Z为O或S;
R为CH2CH3或CH(CH3)2;且Z为S时,R为CH2CH3;Z为O时R为CH(CH3)2
R1为H、F或Br;且R1、R2、R3不同时为H;
R2为H、Br或CF3;且当R为CH2CH3时,R2不为CF3
R3为H、CH3、OCH3、F、Cl或Br;且当R1为H时,R3不为F;当R为CH2CH3时,R3不为OCH3;当R3为Cl时,R1和R2不同时为H。
本发明的化合物,进一步优选以下化合物:

最优选的化合物是:O,O-二乙基-O-(2-溴-α-氰基苄叉氨基)硫代磷酸酯、O,O-二乙基-O-(2,4-二氟-α-氰基苄叉氨基)硫代磷酸酯以及O,O-二异丙基-O-(2,4-二氟-α-氰基苄叉氨基)磷酸酯。
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先将取代苯乙腈在碱性条件下(如醇钠)和亚硝酸烷基酯进行第一步反应,制得“取代-α-氰基苯甲酮肟钠”;再与二烷氧基硫代磷酰氯或二烷氧基磷酰氯进行第二步反应,制得式(I)所述的化合物,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其中各基团的定义如上所述。
在上述反应式1中,可以选择乙醇、甲醇、异丙醇、丁醇等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溶剂,溶剂的使用量为取代苯乙腈重量的0.5至10倍;醇钠包括乙醇钠、甲醇钠等,其使用量是取代苯乙腈摩尔数的1至3.5倍;亚硝酸烷基酯为亚硝酸丁酯、亚硝酸甲酯、亚硝酸乙酯等,其使用量是取代苯乙腈摩尔数的1至3.5倍;反应温度为0~50℃之间;反应时间1~9小时。
优选的溶剂可以是乙醇、甲醇等物质中的一种或混合溶剂,溶剂的使用量为取代苯乙腈重量的1.5至3倍;醇钠优选为乙醇钠;亚硝酸烷基酯优选为亚硝酸丁酯;反应温度在10~30℃范围内;反应时间随反应条件不同而不同,一般为3~5小时。
在上述反应式2中,可以选择丙酮、乙醇、水、二氯甲烷、氯仿、苯或甲苯等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溶剂,溶剂的使用量为取代苯乙腈肟钠重量的1~10倍;(RO)2P(Z)Cl优选为二异丙氧基磷酰氯和二乙氧基硫代磷酰氯,使用量为取代苯乙腈肟钠摩尔数的0.5~3倍;反应温度为0~100℃之间;反应时间为0.5~8小时。
优选的溶剂可以是丙酮、乙醇、氯仿,使用重量为取代苯乙腈肟钠的2~5倍;(RO)2P(Z)Cl使用量为取代苯乙腈肟钠摩尔数的1~1.5倍;反应温度在20~40℃之间;反应时间随反应条件的不同而不同,一般为2~5小时。
本发明化合物在杀灭螺体(尤其是钉螺)方面具有良好的活性,可以应用于制备杀螺(尤其是钉螺)药物。本发明的化合物对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湖北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表现出很好的杀灭作用,通过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可以为血吸虫病防治提供一个有效防治手段。室内浸泡杀螺药效学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见表1),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优良的杀螺活性。从测定结果可以看出,化合物1、4、9和12显示出很高的杀螺活性,在浓度1mg/L时(24小时内)钉螺的死亡率大于80%,其钉螺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50mg/L,0.35mg/L,0.33mg/L和0.38mg/L,杀螺活性超过五氯酚钠(0.93mg/L)和溴乙酰胺(0.64mg/L)。其它化合物(如2、3、7、和13)也显示出较好的杀螺活性,其半数致死浓度在0.8~2.0mg/L之间。
表1.室内浸泡杀螺药效学评价试验结果(24h)

具体实施方式
熔点用电加热X-4显微熔点仪测定,折光率用2-WAJ阿贝折光仪测定。元素分析用Elementar Vario EL III元素分析仪测定。红外光谱用在NICOLET 380FT-IR红外光谱仪测定,KBr压片。1HNMR核磁共振图谱用Bruker AV-300和AV-500测定,TMS内标。质谱用GCT micromass测定。
实施例1:O,O-二乙基-O-(2-溴-α-氰基苄叉氨基)硫代磷酸酯(9)的合成。

于250mL反应瓶中加入无水乙醇50mL,金属钠2.3g(0.10mol),搅拌反应,待钠块消失后冰浴冷却至5℃,加入邻溴苯乙腈19.6g(0.10mol),搅拌下(10℃)滴加亚硝酸丁酯10.3g(0.10mol),滴毕,维持搅拌3小时。加入50mL乙醚,搅拌,抽滤,用乙醚洗涤滤饼3~4次,干燥得黄色粉末2-溴-α-氰基苯甲酮肟钠15.3g,收率62%。
以其他取代苯乙腈代替邻溴苯乙腈进行上述操作,可得相应的“取代-α-氰基苯甲酮肟钠”。
将2-溴-α-氰基苯甲酮肟钠7.4g(0.03mol)悬浮于丙酮20mL中,冰浴冷却到5℃,搅拌下滴加二乙氧基硫代磷酰氯5.7g(0.03mol),滴毕,室温搅拌反应2-3h(TLC监测反应终点)。减压浓缩至干,残留物加水20mL,以乙醚提取2×20mL,用1.5%NaOH溶液洗涤醚液4×20mL,水洗至中性,无水硫酸钠干燥。蒸去乙醚,得粗产物。若为液体粗产物,需经硅胶柱层析精制,石油醚-乙酸乙酯梯度洗脱;若为固体粗产物,需经石油醚(活性炭脱色)重结晶精制。得白色晶体7.5g,产率66.7%。mp77-78℃;Anal.CalcdforC12H14BrN2O3PS(377.19):C,38.21;H,3.74;N,7.45;Found:C,38.22;H,3.52;N,7.42;IR(KBr):vmax 3055,2985,2939,2233,1590,1507,1472,1022,927,647cm-11H NMR(500MHz,CDCl3):δ 1.40(t,6H,CH3,J=7.1Hz),4.33(m,4H,CH2),7.40~7.46(m,2H,Ar-H),7.55(dd,1H,Ar-H,J=1.9/7.6Hz),7.71(dd,1H,Ar-H,J=1.9/7.6Hz);MS:m/z(I%)207.0(10.12),183.0(95.49),181.0(100.00)。
实施例2-14:按实施例1中所述步骤采用不同的基团制备下列化合物。
按实施例1的方法合成O,O-二异丙基-O-(2-溴-α-氰基苄叉氨基)磷酸酯(1)。

得白色晶体8.6g,产率73.7%。mp44-45℃;Anal.Calcd for C14H18BrN2O4P(389.18):C,43.21;H,4.66;N,7.20;Found:C,43.26;H,4.52;N,7.24;IR(KBr):vmax 3077,2983,2936,2230,1586,1470,1279,1012,928cm-11H NMR(300MHz,CDCl3):δ 1.40(m,12H,CH3),4.88(m,2H,CH),7.42(m,2H,Ar-H),7.53(m,1H,Ar-H),7.70(m,1H,Ar-H)。
按实施例1的方法合成O,O-二异丙基-O-(3-溴-α-氰基苄叉氨基)磷酸酯(2)。

得浅黄色油状物9.0g,产率77.3%。nD20 1.5204;Anal.Calcd for C14H18BrN2O4P(389.18):C,43.21;H,4.66;N,7.20;Found:C,43.57;H,4.96;N,7.68;IR(KBr):vmax 3069,2984,2938,2236,1582,1552,1469,1291,1014,952cm-11H NMR(500MHz,CDCl3):δ 1.40(m,12H,CH3),4.88(m,2H,CH),7.30(m,1H,Ar-H),7.70(d,1H,Ar-H,J=8.1Hz),7.82(d,1H,Ar-H,J=8.0Hz),8.10(s,1H,Ar-H)。
按实施例1的方法合成O,O-二异丙基-O-(4-溴-α-氰基苄叉氨基)磷酸酯(3)。

得白色晶体9.7g,产率83.5%。mp65-66℃;Anal.Calcd for C14H18BrN2O4P(389.18):C,43.21;H,4.66;N,7.20;Found:C,42.92;H,4.56;N,6.97;IR(KBr):vmax 3081,2986,2939,2875,2234,1587,1490,1467,1279,1010,945cm-11H NMR(300MHz,CDCl3):δ 1.42(m,12H,CH3),4.86(m,2H,CH),7.64(m,2H,Ar-H),7.76(m,2H,Ar-H)。
按实施例1的方法合成O,O-二异丙基-O-(2,4-二氟-α-氰基苄叉氨基)磷酸酯(4)。

得浅黄色油状物9.3g,产率89.6%。nD20 1.4832;Anal.Calcd for C14H17F2N2O4P(346.27):C,48.56;H,4.95;N,8.09;Found:C,48.44;H,5.00;N,8.52;IR(KBr):vmax 3059,2986,2939,2237,1614,1506,1292,1015,940cm-11H NMR(500MHz,CDCl3):δ 1.43(m,12H,CH3),4.84(m,2H,CH),7.00(m,2H,Ar-H),7.80(m,1H,Ar-H)。
按实施例1的方法合成O,O-二异丙基-O-(2-氟-4-氯-α-氰基苄叉氨基)磷酸酯(5)。

得浅黄色油状物11.2g,产率98.9%。nD201.5072;Anal.Calcd for C14H17ClFN2O4P(378.28):C,46.36;H,4.72;N,7.72;Found:C,46.20;H,4.92;N,7.92;IR(KBr):vmax 3092,2985,2939,2236,1608,1585,1490,1290,1015,945cm-11H NMR(500MHz,CDCl3):δ 1.43(m,12H,CH3),4.89(m,2H,CH),7.28(m,2H,Ar-H),7.73(m,1H,Ar-H)。
按实施例1的方法合成O,O-二异丙基-O-(4-甲基-α-氰基苄叉氨基)磷酸酯(6)。

得白色晶体7.8g,产率80.2%。mp47-48℃;Anal.Calcd for C15H21N2O4P(324.31):C,55.55;H,6.53;N,8.64;Found:C,55.81;H,6.66;N,8.50;IR(KBr):vmax 2985,2938,2237,1611,1462,1291,1013,940cm-11H NMR(500MHz,CDCl3):δ 1.40(m,12H,CH3),2.42(s,3H,p-CH3),4.88(m,2H,CH),7.27(d,2H,Ar-H,J=8.4Hz),7.77(d,2H,Ar-H,J=8.4Hz);MS:m/z(I%)324.1(M+,0.01),143.1(2.12),117.0(100.00)。
按实施例1的方法合成O,O-二异丙基-O-(3-三氟甲基-α-氰基苄叉氨基)磷酸酯(7)。

得浅黄色油状物10.5g,产率92.8%。nD20 1.4687;Anal.Calcd for C15H18F3N2O4P(378.28):C,47.63;H,4.80;N,7.41;Found:C,47.19;H,5.23;N,7.81;IR(KBr):vmax 2986,2939,2237,1616,1462,1275,1016,and 954cm-11H NMR(500MHz,CDCl3):δ 1.42(m,12H,CH3),4.88(m,2H,CH),7.68(m,1H,Ar-H),7.84(d,1H,Ar-H,J=7.8Hz),8.10(d,1H,Ar-H,J=7.9Hz),8.14(s,1H,Ar-H)。
按实施例1的方法合成O,O-二异丙基-O-(4-甲氧基-α-氰基苄叉氨基)磷酸酯(8)。

得浅黄色油状物7.8g,产率76.5%。nD201.5118;Anal.Calcd for C15H21N2O5P(340.31):C,52.94;H,6.22;N,8.23;Found:C,52.69;H,6.29;N,8.15;IR(KBr):vmax 2984,2938,2844,2237,1607,1550,1514,1462,1264,1015,935cm-11H NMR(500MHz,CDCl3):δ 1.40(m,12H,CH3),3.87(s,3H,OCH3),4.86(m,2H,CH),6.98(d,2H,Ar-H,J=8.9Hz),7.83(d,2H,Ar-H,J=8.9Hz);MS:m/z(I%)340.1(M+,0.19),133.1(100.00)。
按实施例1的方法合成O,O-二乙基-O-(3-溴-α-氰基苄叉氨基)硫代磷酸酯(10)。

得浅黄色油状物9.0g,产率80.0%。nD20 1.5589;Anal.Calcd for C12H14BrN2O3PS(377.19):C,38.21;H,3.74;N,7.43;Found:C,38.06;H,3.88;N,7.49;IR(KBr):vmax 3067,2987,2935,2236,1581,1551,1474,1019,943,654cm-11H NMR(500MHz,CDCl3):δ 1.39(m,6H,CH3),4.33(m,4H,CH2),7.40(m,1H,Ar-H),7.69(d,1H,Ar-H,J=9.1Hz),7.81(d,1H,Ar-H,J=8.0Hz),8.05(s,1H,Ar-H)。
按实施例1的方法合成O,O-二乙基-O-(4-溴-α-氰基苄叉氨基)硫代磷酸酯(11)。

得白色晶体8.2g,产率72.9%。mp36-37℃;Anal.Calcd for C12H14BrN2O3PS(377.19):C,38.21;H,3.74;N,7.53;Found:C,38.22;H,3.55;N,7.74;IR(KBr):vmax 3092,2986,2935,2237,1586,1023,936,619cm-11H NMR(300MHz,CDCl3):δ 1.40(t,3H,CH3,J=7.1Hz),4.33(m,4H,CH2),7.62(d,2H,Ar-H,J=6.9Hz),7.76(t,2H,Ar-H,J=6.9Hz)。
按实施例1的方法合成O,O-二乙基-O-(2,4-二氟-α-氰基苄叉氨基)硫代磷酸酯(12)。

得浅黄色油状物8.2g,产率81.8%。nD20 1.5210;Anal.Calcd for C12H13F2N2O3PS(334.28):C,43.12;H,3.92;N,8.38;Found:C,42.95;H,3.96;N,8.38;IR(KBr):vmax 3083,2988,2937,2237,1614,1506,1021,934,650cm-11H NMR(500MHz,CDCl3):δ 1.40(t,6H,CH3,J=7.0),4.33(m,4H,CH2),6.99(m,2H,Ar-H),7.80(m,1H,Ar-H)。
按实施例1的方法合成O,O-二乙基-O-(2-氟-4-氯-α-氰基苄叉氨基)硫代磷酸酯(13)。

得浅黄色油状物8.6g,产率81.9%。nD20 1.5444;Anal.Calcd for C12H13ClFN2O3PS(350.73):C,41.09;H,3.74;N,7.99;Found:C,41.44;H,3.86;N,8.23;IR(KBr):vmax 3091,2986,2938,2237,1608,1488,1023,939,646cm-11H NMR(500MHz,CDCl3):δ 1.40(t,6H,CH3,J=7.1Hz),4.33(m,4H,CH2),7.28(m,2H,Ar-H),7.73(m,1H,Ar-H);MS:m/z(I%)350.0(M+,0.01),181.0(27.13),155.0(100.00)。
按实施例1的方法合成O,O-二乙基-O-(4-甲基-α-氰基苄叉氨基)硫代磷酸酯(14)。

得浅黄色油状物7.9g,产率84.0%。nD20 1.5410;Anal.Calcd for C13H17N2O3PS(312.32):C,49.99;H,5.49;N,8.97;Found:C,49.89;H,5.36;N,8.90;IR(KBr):vmax 2987,2933,2236,1611,1549,1022,932,649cm-11H NMR(500MHz,CDCl3):δ 1.40(m,6H,CH3),2.42(s,3H,p-CH3),4.35(m,4H,CH2),7.28(d,2H,Ar-H,J=8.2Hz),7.77(d,2H,Ar-H,J=8.2Hz)。
实施例15:药物室内浸泡杀螺活性评价试验
钉螺采集于镇江丹徒有螺江滩,以群体逸蚴法剔除感染性钉螺,经室内饲养24h后选取活力强,螺龄相仿的7~8旋成螺随机分组进行杀螺活性评价试验。
称取上述磷酸酯或硫代磷酸酯100mg,加DMSO 1mL使其溶解,加吐温-800.5mL,搅拌均匀,用脱氯自来水配制成药物浓度为8.00mg/L,4.00mg/L,2.00mg/L,1.00mg/L,0.50mg/L,0.25mg/L,0.125mg/L浓度的溶液待用。
将100mL的不同浓度的上述药液,分别倒入100mL烧杯中,再放入10只钉螺成螺,上盖塑料纱网防止钉螺爬出液面。设立清水对照和空白剂对照试验。在25℃的恒温室浸泡钉螺24h后,倒去药液,清水冲洗钉螺,恢复饲养48h,敲击法观察钉螺死亡情况,计算LC50=lg-1∑(pi+1-pi)(xi+1+xi)/2。杀螺试验结果见表1。本项研究获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项目资助(BS2007060)。

O,O二烷基O取代Α氰基苄叉氨基磷酸酯及硫代磷酸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O,O二烷基O取代Α氰基苄叉氨基磷酸酯及硫代磷酸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O,O二烷基O取代Α氰基苄叉氨基磷酸酯及硫代磷酸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O,O二烷基O取代Α氰基苄叉氨基磷酸酯及硫代磷酸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O,O二烷基O取代Α氰基苄叉氨基磷酸酯及硫代磷酸酯.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O,O-二烷基-O-(取代-氰基苄叉氨基)磷酸酯及硫代磷酸酯,该化合物的结构如式(I)所述,其中,Z为O或S;R为CH2CH3或CH(CH3)2;当R为CH2CH3时,Z为S;R为CH(CH3)2时,Z为O;且R1、R2、R3不同时为H;R1为H、F或Br;R2为H、Br或CF3;且R为CH2CH3时,R2不为CF3;R3为H、CH3、OCH3、F、Cl或Br;且当R1为H时,R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