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缩性拉链条带以及滑动拉锁.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347130 上传时间:2018-02-11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93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209095.7

申请日:

2009.10.30

公开号:

CN101721020A

公开日:

2010.06.0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44B 19/14申请日:20091030|||公开

IPC分类号:

A44B19/14

主分类号:

A44B19/14

申请人:

YKK株式会社

发明人:

中山荣治; 此川裕之; 青木贵彦; 新井巧; 宮崎祐一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08.10.31 JP 2008-281757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代理人:

张斯盾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具有伸缩性的拉链带上安装了牙列的滑动拉锁中,即使处于啮合状态的牙列受到上推力,也不会产生链裂开,能够稳定地维持牙列的啮合状态的滑动拉锁中使用的伸缩性拉链条带。有关本发明的伸缩性拉链条带是具备具有布带主体部(2a)以及牙安装部(2b)的拉锁带(2)和被安装在上述牙安装部(2b)上的连续拉锁牙(3),上述拉锁带(2)将弹性线(8)织入或编入而具有伸缩性,上述拉锁牙(3)具有啮合头部(3a)、从该啮合头部(3a)延出的上下脚部(3b、3c)、将相邻的拉锁牙(3)的上下脚部(3b、3c)之间连结的连结部(3d)而构成的拉链条带(1),具有如下特征,作为上述啮合头部(3a)的布带长度方向的尺寸(=山长度H)和上述上下脚部(3b、3c)的布带长度方向的尺寸(=脚部长度d)的比的凸出率(=山长度H/脚部长度d)的值被设定成比1.80大,在2.33以下。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伸缩性拉链条带,是滑动拉锁用伸缩性拉链条带(1),其中,具备具有布带主体部(2a)以及牙安装部(2b)的拉锁带(2)和被安装在该拉锁带(2)的上述牙安装部(2b)上的连续的拉锁牙(3),上述拉锁带(2)将弹性线(8)织入或编入上述布带主体部(2a)和上述牙安装部(2b)而具有伸缩性,上述拉锁牙(3)具有啮合头部(3a)、从该啮合头部(3a)在布带宽度方向延伸,被安装在上述牙安装部(2b)上的上下脚部(3b、3c),将相邻的拉锁牙(3)的上下脚部(3b、3c)之间连结的连结部(3d), 其特征在于,作为设上述啮合头部(3a)的布袋长度方向的尺寸为山长度H,设上述上下脚部(3b、3c)的布带长度方向的尺寸为脚部长度d时的上述山长度H和上述脚部长度d的比的凸出率(=山长度H/脚部长度d)的值被设定成比1.80大,在
2: 33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性拉链条带,其特征在于,作为上述山长度H以及上述脚部长度d的和与相互邻接的上述拉锁牙(3)的布带长度方向的啮合头部(3a)之间的间距P的比的啮合率(=(山长度H+脚部长度d)/间距P)的值被设定成比1.23大,在1.50以下。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伸缩性拉链条带,其特征在于,上述拉锁牙(3)由缝制线(5)缝在上述牙安装部(2b)上。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伸缩性拉链条带,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拉锁牙(3)的上述上下脚部(3b、3c)之间插通具有伸缩性的芯绳(7)。
5: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伸缩性拉链条带,其特征在于,上述拉锁牙(3)在织成或编成上述拉锁带(2)的同时被织入或编入。
6: 一种滑动拉锁,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伸缩性拉链条带(1)。

说明书


伸缩性拉链条带以及滑动拉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动用衣类等具有伸缩性的衣类使用的滑动拉锁用的拉链条带,特别是涉及即使牙安装部伸长,也能够防止链裂开的发生的滑动拉锁用拉链条带。

    背景技术

    以往,滑动拉锁用于以衣类、箱包类为主的各个领域,例如,编制的布料制的衣类、运动用衣类等富有伸缩性的衣类中也大量使用。用于这样的富有伸缩性的各种衣类的滑动拉锁为了相对于该衣类外表好地安装,进而,为了使滑动拉锁与衣类的伸缩对应,在织成或编成滑动拉锁带时,选择该织物或编物或构成线条的材质等,进行付与拉锁带伸缩性。另外,一般来说,我们知道使用织成的拉锁带,形成滑动拉锁比编成的拉锁带的滑动拉锁外观好。

    另外,在付与滑动拉锁的拉锁带布带长度方向的伸缩性的情况下,一般是如下结构,即,虽然通过例如在若干经线中使用弹性线,在对拉锁带的布带主体部在布带长度方向付与适度的伸缩性,但是,形成在该拉锁带的一侧缘部并安装拉锁牙的牙安装部不伸缩。

    其理由如下,例如在付与了拉锁带的布带主体部和牙安装部伸缩性的情况下,若拉锁带的牙安装部伸缩,则安装在该牙安装部的牙列也同样伸缩。因此,若在以左右的牙列啮合的状态使拉锁带伸长时,牙列向布带长度方向延伸了某种程度以上,则牙彼此的啮合脱开,轻易产生滑动拉锁向左右张开这样的被称作链裂开的问题。因此,在一般的滑动拉锁中,大多是非伸缩性地构成拉锁带的牙安装部。

    但是,在将例如拉锁带的布带主体部具有伸缩性,牙安装部非伸缩性地形成的滑动拉锁安装在例如富有伸缩性的衣类的情况下,在用户穿用该伸缩性衣类,进行使身体屈曲等的运动时,虽然布带主体部与衣类的伸缩相应地或伸或缩,但是牙安装部没有伸缩。因此,存在在衣类的安装有滑动拉锁的部分,产生顶起现象或在穿用方面、外观方面产生明显的不协调感的情况。

    为了消除该问题,例如在特开昭63-294804号公报(专利文献1)、特开2008-43432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不仅对布带主体部,也对牙安装部缘边付与了伸缩性的滑动拉锁。

    例如,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滑动拉锁具有在织成拉锁带时,作为构成拉锁带的布带主体部以及牙安装部的经线,以一定间隔规则地配置的弹性线(氨纶的包覆纱)和配置在此以外的部分的非弹性线。另外,在拉锁带的牙安装部,用缝线缝上将芯绳插通在内部的线圈状的牙列,作为其芯绳,使用具有弹性线由聚酯的膨松加工线(非弹性线)构成的覆层覆盖的结构。

    具有这样的结构的专利文献1的滑动拉锁,因为在牙安装部也与布带主体部同样地以一定间隔规则地配置弹性线,所以,在例如在拉锁带的长度方向施加了4kg的载荷时,具有牙安装部伸长10%以上那样的伸度。

    另外,另一方面,配置在牙安装部地弹性线的排列根数的比例与布带主体部的比例相同,由于在牙安装部也织入很多非弹性线、由于芯绳用由非弹性线构成的覆层覆盖,芯绳本身的伸度受到抑制以及由于用非弹性的缝线,将牙列和芯绳缝在牙安装部,拉链条带最大伸长时的邻接的牙之间的间距被限制在不足该牙列的啮合头部的布带长度方向的长度的两倍。

    据此,专利文献1的滑动拉锁在安装到具有伸缩性的衣类上的情况下,由于滑动拉锁安装部顺应衣类的伸缩而伸缩,所以,没有产生顶起现象、不协调感,能够得到良好的穿着感和良好的外观。另外,因为在付与拉锁带的牙安装部伸缩性的同时,象上述那样限制牙列的最大延伸幅度,所以,即使牙安装部伸长,也能够防止拉锁牙的啮合脱开,滑动拉锁产生链裂开的情况。

    再有,在上述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伸缩性比专利文献1记载的滑动拉锁高的滑动拉锁。例如运动用衣类等为了提高制品的价值,希望具有更高的伸缩性,并且正在开发。因此,针对安装在这样的具有高伸缩性的衣类上的滑动拉锁,也要求更高的伸缩性。

    因此,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滑动拉锁(拉链条带)中,在拉锁带的布带主体部以及牙安装部,作为经线并用且织入弹性线和非弹性线,并且,牙安装部的弹性线的相对于非弹性线的织入比例设定得比布带主体部的弹性线相对于非弹性线的织入比例大。

    这样,通过使牙安装部的弹性线的织入比例与布带主体部不同,比布带主体部的弹性线的织入比例大,能够大幅提高牙安装部的伸缩性。具体地说,专利文献2的滑动拉锁能够在拉锁带的长度方向施加1kg的载荷时,具有牙安装部延伸10%以上那样的伸度。

    这样,专利文献2的滑动拉锁与上述专利文献1的滑动拉锁相比,能够以更轻的载荷使牙安装部伸长,牙安装部的伸度(伸缩性)非常优异。因此,即使将专利文献2的滑动拉锁缝在例如具备高伸缩性的布料上,也能够顺畅地追从布料的伸缩动作,轻易地使拉锁带伸缩,不会产生顶起现象、不协调感,能够得到良好的穿着感和良好的外观。

    而且,在专利文献2的拉链条带中,将牙安装部、牙列以及芯绳的长度方向的延伸幅度限制成最大伸长时的拉锁牙之间的间距不足该牙列的啮合头部的布带长度方向的长度的两倍。据此,即使在使左右的牙列啮合的状态下,使牙安装部伸长,也能够防止拉锁牙的啮合脱开,产生链裂开的情况。

    [专利文献1]特开昭63-294804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8-434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专利文献1、上述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具有拉锁带能够在布带长度方向伸长的底组织的滑动拉锁,虽然没有详细记载形成该滑动拉锁的牙列的各拉锁牙的结构,但是,从其公开的内容来看,是使用以往使用的一般的线圈状的连续拉锁牙来形成牙列的结构。

    该情况下,一般的以往的线圈状拉锁牙使用截面圆形状的合成树脂制单丝形成。详细说明该线圈状的拉锁牙的形成,首先,对线径(截面直径)例如为的单丝进行屈曲加工,将单丝卷绕成线圈状,然后,进行冲压成型,使之塑性变形为扁平状态,据此,在该单丝上形成局部地向左右鼓起的鼓出部,形成线圈状的连续拉锁牙。

    以往,在这样形成的线圈状的拉锁牙中,在单丝的线径为的情况下,考虑到牙列的啮合强度、拉头的滑动性等,一般将啮合头部的布带长度方向的尺寸(山长度H)设定为1.08mm,将邻接的拉锁牙的布带长度方向的间距P设定为1.40mm。另外,即使是在使用线径不同的单丝的情况下,相对于单丝的线径的山长度H、间距P的相对的大小(比例)也基本一定。

    另外,在将线圈状拉锁牙缝在上述那样的具有伸缩性的拉锁带的情况下,是在将拉锁带向布带长度方向拉拽,付与了规定的张力的状态下进行线圈状拉锁牙的安装。因此,所得到的滑动拉锁为了解消缝牙时的拉锁带的张力,拉锁牙的布带长度方向的间距P一般收缩1.37mm左右。

    这里,在上述那样的拉锁带、牙列在布带长度方向伸长的滑动拉锁中,在用通常的线圈状拉锁牙形成牙列的情况下,以左右的牙列啮合的状态下,各拉锁牙的啮合头部进入啮合对方侧的牙的上下脚部之间,据此,左右的牙列的啮合头部彼此卡合。

    因此,因为例如即使滑动拉锁在牙列的啮合状态时受到将拉锁带向布带宽度方向的外侧拉拽的力(横拉力),拉锁牙的间距P也不会扩大,左右的啮合头部彼此紧紧卡合,所以,不存在左右的牙列的啮合脱开的情况,能够维持牙列的啮合状态。

    但是,例如在具有伸缩性的滑动拉锁在牙列的啮合状态时受到了将该牙列向布带表里方向推压的力(上推力)的情况下,因为拉锁带具有伸缩性,所以,牙列局部地向布带表里方向弯曲或屈曲。其结果为,拉锁牙的间距P轻易在牙列的弯曲或屈曲的部分扩大。

    据此,虽然拉锁牙的啮合头部在受到上推力之前,与以规定间距安装的啮合对方侧的拉锁牙的啮合头部卡合,但是,在受到上推力,拉锁牙的间距P过大了时,受到了该上推力的部位的啮合头部与啮合对方侧的拉锁牙的卡合脱开,变得不能维持牙列的啮合状态。因此,存在牙列轻易产生链裂开的问题。

    本发明是借鉴上述以往的课题而产生的发明,其具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具有伸缩性的拉锁带上安装了牙列的滑动拉锁中,即使处于啮合状态的牙列受到上推力,也防止产生链裂开的情况,能够稳定地维持牙列的啮合状态的滑动拉锁,特别是用于该滑动拉锁的伸缩性拉链条带。

    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伸缩性拉链条带是,作为基本的结构,具备具有布带主体部以及牙安装部的拉锁带和被安装在该拉锁带的上述牙安装部上的连续的拉锁牙,上述拉锁带将弹性线织入或编入上述布带主体部和上述牙安装部而具有伸缩性,上述拉锁牙具有啮合头部、从该啮合头部在布带宽度方向延伸,被安装在上述牙安装部上的上下脚部,将相邻的拉锁牙的上下脚部之间连结的连结部而构成的滑动拉锁用伸缩性拉链条带,其最主要的特征在于,作为设上述啮合头部的布袋长度方向的尺寸为山长度H,设上述上下脚部的布带长度方向的尺寸为脚部长度d时的上述山长度H和上述脚部长度d的比的凸出率(=山长度H/脚部长度d)的值被设定成比1.80大,在2.33以下。

    在有关本发明的拉链条带中,最好作为上述山长度H以及上述脚部长度d的和与相互邻接的上述拉锁牙的布带长度方向的啮合头部之间的间距P的比的啮合率(=(山长度H+脚部长度d)/间距P)的值被设定成比1.23大,在1.50以下。

    另外,在本发明的拉链条带中,最好上述拉锁牙由缝制线缝在上述牙安装部上,该情况下,最好在上述拉锁牙的上述上下脚部之间插通具有伸缩性的芯绳。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拉链条带中,也可以是上述拉锁牙在织成或编成上述拉锁带的同时被织入或编入而被安装。

    再有,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包含上述的结构的拉链条带而构成的滑动拉锁。

    发明效果

    本发明者们针对即使是在具有伸缩性的拉锁带上安装了连续拉锁牙的伸缩性滑动拉锁在啮合状态时受到了上推力,也能够防止在该滑动拉锁产生链裂开的情况的手段反复进行了仔细研究。

    结果发现,若将表示啮合头部的布带长度方向的尺寸的山长度H设定得比以往大,则即使牙列受到上推力,拉锁牙的间距P扩大,也能够稳定地维持牙列的啮合状态的情况,以及通过将此时的山长度H相对于上下脚部的布带长度方向的尺寸(脚部长度d)相对地确定,能够进行规格化的情况,再有,通过反复实验,规定有关山长度H和脚部长度d的比的恰当数值范围,直至完成本发明。

    即,本发明提供的伸缩性拉链条带,针对形成牙列的拉锁牙,将作为表示啮合头部的布带长度方向的尺寸的山长度H和表示上下脚部的布带长度方向的尺寸的脚部长度d的比的凸出率(=山长度H/脚部长度d)的值设定在比1.80大,在2.33以下,好的是设定并形成在1.85以上,2.13以下。另外,本发明中的伸缩性拉链条带是指具备弹性,能够伸缩的拉链条带,具体地说,是指在相对于使拉链条带的左右牙列啮合的拉锁链,在其长度方向每30cm布带长度施加1kg的载荷,使之伸长后,在去除载荷时,该拉锁链能够恢复到原有的尺寸(30cm)的拉链条带。

    这里,以往的安装了线圈状或锯齿状的连续拉锁牙的一般的滑动拉锁如上所述,山长度H被设定为1.08mm。另外,在形成拉锁牙的单丝具有圆形截面的情况下,因为上述脚部长度d相当于单丝的线径(截面直径)的尺寸,所以为0.6mm。因此,在以往的滑动拉锁上安装的连续拉锁牙的凸出率的值为1.80。

    即,本发明的拉链条带中,通过将针对拉锁牙规定的凸出率设定得比以往的1.80大,好的是在1.85以上,即使牙列受到上推力,拉锁牙的间距P扩大,也因为各拉锁牙所具有的啮合头部的布带长度方向的尺寸比以往大,所以,能够维持左右的拉锁牙的啮合头部彼此的卡合,能够防止牙列产生链裂开的情况。

    另外,本发明的拉链条带,理论上,即使拉锁牙的间距P与没有受到上推力等的通常状态时相比伸长123%~146%左右,也能够防止牙列产生链裂开的情况。

    另一方面,若拉锁牙的凸出率设定得过大,即,若各拉锁牙的啮合头部的布带长度方向的尺寸过大,则与布带长度方向邻接的拉锁牙的啮合头部彼此重合,因此,认为难以使左右的牙列啮合,另外,例如在使拉头滑动,使左右的牙列啮合或分离时,拉头的滑动阻力增大,其滑动性降低,不能顺畅地进行滑动拉锁的开闭操作。

    因此,为了与布带长度方向邻接的拉锁牙的啮合头部彼此不重合,同时,考虑滑动拉锁的操作性,拉锁牙的凸出率象上述那样,设定并形成在2.33以下,好的是2.13以下。

    这样,在本发明的拉链条带中,作为山长度H以及脚部长度d的和与拉锁牙的啮合头部之间的间距P的比的啮合率(=(山长度H+脚部长度d)/间距P)的值设定在比1.23大,在1.50以下,好的是比1.28大,在1.46以下,更好的是1.30。

    这样,使用间距P规定的啮合率表示在牙列的啮合状态下,拉锁牙的啮合头部进入啮合对方侧的拉锁牙的上下脚部之间的比例,通过将该啮合率设定得比1.23大,好的是比1.28大,拉锁牙的啮合头部更深地进入啮合对方侧的拉锁牙的上下脚部之间,据此,牙列即使受到上推力,也能够更有效地防止牙列产生链裂开的情况。

    另一方面,通过将该啮合率设定在1.50以下,好的是1.46以下,切实地防止邻接的拉锁牙的啮合头部彼此重合,同时,也能够防止滑动拉锁的操作性降低。

    在本发明的拉链条带中,上述拉锁牙通过缝制线缝在上述牙安装部上。这样,通过用缝制线将拉锁牙缝在具有伸缩性的拉锁带的牙安装部上,能够稳定地缝纫拉锁牙,同时,能够轻易地确保滑动拉锁的伸缩性。

    该情况下,通过在拉锁牙的上下脚部之间,插通具有伸缩性的芯绳,能够使拉锁牙的缝纫稳定切实,同时,能够谋求牙列的啮合动作的稳定化。

    另外,在本发明的拉链条带中,即使上述拉锁牙在织成或编成上述拉锁带的同时被织入或编入,并被安装,也能够稳定地安装拉锁牙,同时,能够确保滑动拉锁的伸缩性。

    这样,若为包含具有上述那样的结构的拉链条带的本发明的滑动拉锁,则具有恰当的伸缩性,同时,即使在左右牙列处于啮合状态时受到上推力,也能够稳定地维持左右的拉锁牙的啮合头部彼此的卡合,防止牙列产生链裂开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模式地表示有关本发明的拉链条带的结构和拉锁带的织造组织的图。

    图2是模式地表示该拉链条带的牙列啮合的状态的剖面的剖视图。

    图3是说明该拉链条带中的山长度H、脚部长度d以及间距P的说明图。

    图4是图3所示的IV-IV线局部剖视图。

    图5是模式地表示有关本发明的滑动拉锁的主视图。

    符号说明

    1:拉链条带;2:拉锁带;2a:布带主体部;2b:牙安装部;3:拉锁牙;3a:啮合头部;3b:上脚部;3c:下脚部;3d:连结部;4:牙列;5:缝制线;7:芯绳;8:弹性线;9:非弹性线(经线);10:非弹性线(纬线);21:滑动拉锁;22:拉头;22a:拉手;23:上止挡;24:下止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一面参照附图,一面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合适的实施方式。

    另外,本发明并非限定于下面说明的实施方式,只要是具有与本发明实质上相同的结构,并能发挥同样的作用效果,就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在下面的实施方式中,对将线圈状的连续的拉锁牙缝在被织成的拉锁带的牙安装部上的拉链条带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替代线圈状的拉锁牙,缝上锯齿状的拉锁牙,形成拉链条带。

    再有,本发明的滑动拉锁并非限定于在织成了拉锁带后,将连续拉锁牙缝在该拉锁带的牙安装部上的滑动拉锁,也可以是拉锁带为编成的滑动拉锁,另外,还可以是在织成或编成拉锁带的同时,织入或编入连续拉锁牙的滑动拉锁。

    这里,图1是模式地表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拉链条带的结构和拉锁带的织造组织的图,图2是模式地表示该拉链条带的牙列啮合的状态的剖面的剖视图,该剖视图表示由后述的图3所示的II-II线,将拉链条带切断时的剖面。另外,图3是说明该拉链条带中的山长度H、脚部长度d以及间距P的说明图,图4是图3所示的IV-IV线局部剖视图。

    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拉链条带1具备具有布带主体部2a以及牙安装部2b的拉锁带2、由缝制线5缝在牙安装部2b上的线圈状的连续拉锁牙3、被插通于该拉锁牙3内,由缝制线5与拉锁牙3一起被缝上的芯绳7。

    另外,本发明中的牙安装部2b是指包含在布带宽度方向至少挂在芯绳7上的拉锁带2的部分(芯绳7所重叠的布带部分)的区域,特别是指挂在连续拉锁牙3上的布带部分(拉锁牙3列所重叠的布带部分)的区域。

    本实施方式的上述拉锁带2具有与上述专利文献1中使用的拉锁带基本相同的结构。即,该拉锁带2沿布带主体部2a的一个侧缘形成牙安装部2b。在该拉锁带2的布带主体部2a和牙安装部2b上,一并使用弹性线8和非弹性线9作为经线织入,并且,作为纬线织入非弹性线10。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经线使用的弹性线8使用通过将聚酯长丝线卷绕在聚亚安酯弹性线8上构成的氨纶的包覆纱,另外,作为经线以及纬线使用的非弹性线9、10使用聚酯加工线。

    另外,在本发明中,对弹性线8以及非弹性线9、10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作为上述弹性线8,能够从由其它的弹性体构成的橡胶线、将短纤维纱、复丝卷绕在其它的橡胶线上的覆盖纱等中恰当地选择。另外,就用于经线或纬线的非弹性线9、10而言,可以使用短纤维纱、单丝、复丝等以往就一般使用的材质。

    另外,对弹性线8以及非弹性线9、10的粗度也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好的是使用能够付与拉锁带2合适的强度,并且以在将连续拉锁牙3缝在牙安装部2b上时,能够插通缝纫机针的粗度形成的弹性线8以及非弹性线9、10。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布带主体部2a的经线上,如图1所示,以每排列六根非弹性线9,就并股排列两根弹性线8,并且非弹性线9的根数的比例比弹性线8多的方式,以规定的间隔规则地织入弹性线8。据此,布带主体部2a能够使布带长度方向的伸缩性在布带宽度方向均匀。

    另一方面,在牙安装部2b织入七根弹性线8和两根非弹性线9,在成为拉锁带2的端缘的耳部上配置的经线使用非弹性线9,使拉锁带2自身的形态稳定。另外,从该非弹性线9朝向布带主体部2a侧,反复1次以上交互地排列弹性线8和非弹性线9,再有,与该交互地排列的弹性线8或非弹性线9相比,在布带主体部2a侧的区域,连续并列地排列弹性线8。

    据此,本实施方式的牙安装部2b以非弹性线9的根数的比例比弹性线8小的方式被构成,因此,牙安装部2b中的弹性线8的相对于非弹性线9的织入比例比布带主体部2a中的弹性线8的相对于非弹性线9的织入比例大。另外,在本发明中,对布带主体部2a以及牙安装部2b中的弹性线8和非弹性线9的排列位置没有特别限定,能够根据需要恰当地变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拉链条带1中,上述连续拉锁牙3例如由聚酰胺、聚酯等合成树脂构成,使用具有截面为的圆形状的单丝形成。具体地说,对该单丝进行屈曲加工,卷绕成线圈状,此后,对该单丝进行冲压成型,形成在每个规定间隔塑性变形成扁平状态的部位,据此,形成线圈状的连续拉锁牙3。

    这样地形成的连续拉锁牙3具有啮合头部3a、从啮合头部3a在布带宽度方向延伸的上下脚部3b、3c、在相邻的拉锁牙3彼此,将一个拉锁牙3的上脚部3b和另一个拉锁牙3的下脚部3c连结的连结部3d。另外,该连续拉锁牙3以具有伸缩性的芯绳7被插通在上下脚部3b、3c之间,且其啮合头部3a从拉锁带2的布带侧缘突出的状态,通过用缝制线5与芯绳7一起双线链式缝制,被缝在牙安装部2b上,据此,形成牙列4。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缝连续拉锁牙3的缝制线5使用通过对聚酯的单丝加捻而构成的非弹性的捻线。另外,芯绳7由捻线形成,该捻线加捻了九根通过将聚酯长丝线卷绕在聚亚安酯弹性线8上而构成的氨纶的包覆纱。

    上述那样被缝在拉锁带2的牙安装部2b上的牙列4由于在上下脚部3b、3c之间插通有芯绳7,所以,向牙安装部2b的安装稳定,另外,在构成了后述的滑动拉锁21时,能够使左右的牙列4啮合时的啮合动作稳定化。

    该情况下,该牙列4以在被缝在牙安装部2b上的状态下,且在拉锁带2没有伸长的状态下,相互邻接的拉锁牙3的布带长度方向的啮合头部3a之间的间距P为1.37mm的方式被形成。

    再有,因为缝有拉锁牙3的本实施方式的拉链条带1将弹性线8和非弹性线9向上述那样织入拉锁带2,所以,被形成为,具有例如相对于每30cm的拉链条带在布带长度方向施加了1kg的载荷时能够延伸10%以上的伸缩性,并且,在去掉该载荷时,该拉链条带1能够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原来的长度)。

    在这样的本实施方式的拉链条带1中,设连续拉锁牙3的啮合头部3a的布带长度方向的尺寸为山长度H,设上下脚部3b、3c的布带长度方向的尺寸为脚部长度d时(参照图3以及图4),其山长度H被设定为1.18mm。另外,脚部长度d因为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相当于单丝的线径,所以被设定为0.60mm。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山长度H和脚部长度d的比的凸出率(=山长度H/脚部长度d)的值被设定为1.97。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拉链条带1因为将凸出率的值设定得比1.80大,特别是设定在1.85以上,所以,如图3以及图4所示,啮合头部3a的布带长度方向的尺寸比以往的拉链条带1大。因此,即使是在左右的牙列4啮合的状态下,该牙列4受到了上推力时,牙列4局部地向布带表里方向弯曲或屈曲,拉锁牙3的间距P扩大,也能够稳定地维持左右的拉锁牙3的啮合头部3a彼此的卡合,能够防止牙列4产生链裂开。

    另外,拉链条带1因为将凸出率的值设定在2.33以下,特别是在2.13以下,所以,不存在在各牙列4,与布带长度方向邻接的拉锁牙3的啮合头部3a彼此重合的情况。因此,在使用该拉链条带1,构成后述的滑动拉锁21时,拉头22的滑动性不会降低,能够顺畅地进行滑动拉锁21的开闭操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拉链条带1中,因为缝在拉锁带2上的连续拉锁牙3的间距P被设定为1.37mm,所以,作为山长度H以及脚部长度d的和与间距P的比的啮合率(=(山长度H+脚部长度d)/间距P)的值被设定为1.30。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拉链条带1因为将啮合率的值设定得比1.23大,特别是比1.28大,所以,在左右的牙列4啮合时,一个拉锁牙3的啮合头部3a能够深深地进入作为啮合对方的另一个拉锁牙3的上下脚部3b、3c之间。因此,即使处于啮合状态的牙列4受到上推力,拉锁牙3的间距P扩大,也能够更切实地维持左右的拉锁牙3的啮合头部3a彼此的卡合。

    另外,拉链条带1因为将啮合率的值设定在1.50以下,特别是1.46以下,所以,能够切实地防止邻接的拉锁牙3的啮合头部3a彼此重合,同时,还能够防止构成了滑动拉锁21时,拉头22的操作性降低。

    接着,对使用上述那样的本实施方式的拉链条带1构成的滑动拉锁21进行说明。这里,图5是模式地表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滑动拉锁的主视图。

    图5所示的滑动拉锁21将具有拉手22a的拉头22插通在上述拉链条带1的牙列4。另外,在牙列4的上端部安装作为阻挡部的上止挡23,同时,在该牙列4的下端部,安装将两下端部不可分离地结合的下止挡24,插通于牙列4的拉头22被配置成能够在上止挡23和下止挡24之间滑动。另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替代上述下止挡24,设置能够将牙列4的下端部分离的由插针、插座针以及插座构成的开离嵌插件来构成滑动拉锁。

    这样的本实施方式的滑动拉锁21因为以规定的比例将弹性线8织入拉锁带2的布带主体部2a和牙安装部2b,所以,具有上述那样的恰当的伸缩性。

    另外,该滑动拉锁21将连续拉锁牙3的凸出率和啮合率分别设定为规定范围内的上述的值。因此,即使在左右的牙列4处于啮合状态时,受到上推力,拉锁牙3的间距P扩大,也能够稳定地维持左右的拉锁牙3的啮合头部3a彼此的卡合,防止牙列4产生链裂开。另外,因为邻接的拉锁牙3的啮合头部3a彼此没有重合,所以,在使左右的牙列4啮合或分离时,能够顺畅地进行拉头的滑动操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直径为0.6mm的单丝形成连续拉锁牙,但在本发明中,对单丝的线径(即,脚部长度d)、啮合头部的山长度H、拉锁牙的间距P等各个值没有限定,只要作为山长度H和脚部长度d的比的凸出率为被设定在规定范围内的值即可。因此,例如,即使在使用直径为0.8mm的单丝形成连续拉锁牙的情况下,只要以凸出率比1.80大,在2.33以下(好的是1.85以上,2.13以下)的方式,设定啮合头部的山长度H,形成连续拉锁牙即可。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拉链条带用于拉锁牙的啮合头部从拉锁带的牙安装部侧的端缘突出的通常的滑动拉锁,但是,就例如也可以用于拉锁牙以其啮合头部配置在拉锁带的布带主体部侧的方式安装在牙安装部,将该拉锁带在布带主体部和牙安装部的边界部U字状折返,使啮合头部从拉锁带的U字状折返部向外方突出的所谓隐形滑动拉锁而言,也能够同样应用本发明。

    [实施例]

    下面,给出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本发明并非被限定于这些。

    首先,将通过聚酯长丝线卷绕在聚亚安酯弹性线上构成的氨纶的包覆纱和聚酯加工线分别作为弹性线和非弹性线使用,织成布带长度80cm以上的拉锁带。

    此时,在所得到的形成拉锁带的布带主体部的经线上,每排列六根非弹性线,就并股排列两根弹性线。另外,在牙安装部织入七根弹性线和两根非弹性线,配置在拉锁带端缘的经线使用非弹性线,从该非弹性线向布带主体部侧,依次排列一根弹性线、一根非弹性线、六根弹性线。这样的拉锁带以两根为一组,准备此左右一组拉锁带四组的量。

    接着,作为缝在左右一组拉锁带上的线圈状的连续拉锁牙,各准备一组具有下面的表1中所示的山高度H以及脚部长度d,且缝到拉锁带前的间距被设定为1.40mm的四种由聚酯制的长丝构成的连续拉锁牙(实施例1、2、3以及比较例)。

    然后,在四组左右一组的拉锁带上,将实施例1、2、3以及比较例的连续拉锁牙分别缝在牙安装部,据此,制作具有80cm以上的长度的四种拉链条带。此时,在将各个连续拉锁牙缝在各拉锁带上时,采用下述的方法。

    即,首先,通过以规定的大小向拉锁带施加布带长度方向的张力,来将拉锁带保持为直线状的形态。接着,向在上下脚部之间插通有芯绳的连续拉锁牙施加规定大小的张力,将该拉锁牙载置到保持为直线状的拉锁带的牙安装部上。此后,将缝纫机针刺通芯绳以及牙安装部,通过用缝制线进行双线链式缝制,将连续拉锁牙缝在牙安装部。

    这样缝在拉锁带上的连续拉锁牙中,因为在缝拉锁牙时向拉锁带等施加的张力在缝制后被解除,在布带长度方向收缩,所以,缝制后的连续拉锁牙的间距P为表1所示的1.37mm。

    针对这样得到的实施例1、2、3以及比较例的各拉链条带,测定各自的山高度H、脚部长度d以及间距P,确认达到规定的值,然后,根据这些山高度H、脚部长度d以及间距P的值,计算凸出率和啮合率。其计算结果也一并显示在下表1中。

    [表1]

    针对上述那样得到的实施例1、2、3以及比较例的各拉链条带,进行调查其上推强度的试验。作为其试验方法,使用专用的试验装置,首先,使拉链条带的左右的牙列啮合,在使该牙列朝向上侧的状态下,在拉锁带的上下方向施加规定大小的载荷,在施加了载荷的状态下,用试验装置的夹具部把持拉链条带的左右的拉锁带。

    此时,调整左右的夹具部的位置,使啮合状态的牙列和把持左右的拉锁带的左右的夹具部之间的宽度尺寸为3mm。再有,在用左右的夹具部把持了拉锁带后,向啮合的左右的牙列逐渐施加从布带里面侧向表面侧上推的上推力。

    然后,逐渐使上推力增大,作为各拉链条带的上推强度,测定左右的牙列的啮合脱开,牙列分离时的上推力的大小。另外,在这次上推强度的试验中,在向牙列施加上推力时,针对没有相对于拉锁带施加载荷的状态的情况和在拉锁带的上下(长度方向)离开的方向施加了1.0kg、2.0kg以及3.0kg的载荷的状态的情况,进行了上推强度的测定。其测定结果也一并显示在上述表1中。

    如上述表1所示,确认了凸出率以及啮合率分别在作为本发明的范围的1.80<凸出率≤2.33以下以及1.23<啮合率≤1.50的实施例1、实施例2以及实施例3的拉链条带与按以往的尺寸制作的比较例的拉链条带相比,上推强度提高,没有施加载荷时的上推强度均显示比200N大的值。

    特别是在具有伸缩性的滑动拉锁中,一般作为至少施加了1.0kg的载荷时的上推强度,要求在100N以上,但是在实施例1、实施例2以及实施例3的拉链条带中,即使施加了2.0kg的载荷时的上推强度也显示出100N以上的值,判断为即使牙列受到上推力,该牙列也难以产生链裂开。

    再有,就凸出率以及啮合率满足作为更好的范围的1.85<凸出率≤2.13以下、1.28<啮合率≤1.46的实施例2的拉链条带而言,还清楚了上推强度大幅提高的情况。

伸缩性拉链条带以及滑动拉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伸缩性拉链条带以及滑动拉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伸缩性拉链条带以及滑动拉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伸缩性拉链条带以及滑动拉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伸缩性拉链条带以及滑动拉锁.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具有伸缩性的拉链带上安装了牙列的滑动拉锁中,即使处于啮合状态的牙列受到上推力,也不会产生链裂开,能够稳定地维持牙列的啮合状态的滑动拉锁中使用的伸缩性拉链条带。有关本发明的伸缩性拉链条带是具备具有布带主体部(2a)以及牙安装部(2b)的拉锁带(2)和被安装在上述牙安装部(2b)上的连续拉锁牙(3),上述拉锁带(2)将弹性线(8)织入或编入而具有伸缩性,上述拉锁牙(3)具有啮合头部(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服饰缝纫用品;珠宝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