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足癣皮炎的浴足泡腾片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配制品, 具体涉及一种中药复方制剂。技术背景 足癣是指发生在趾掌面的霉菌性皮肤病。发病原因是由于表皮鲜菌、 毛癣菌或足 趾毛癣菌侵犯脚趾。 红色毛癣菌抵抗力强, 不易控制, 与卫气津液博结, 聚而不散, 导致皮肤 干燥湿润所致。目前通过理疗方式, 对机体进行调节, 能达到改善足癣皮炎的功效。浴足保 健疗法便是理疗的一种。 它是通过水的温热作用、 机械作用、 化学作用及借助药物蒸汽和药 液薰洗的治疗作用, 起到疏通奏理, 散风降温, 透达筋骨, 理气和血, 从而达到增强心脑血管 机能、 改善睡眠、 消除疲劳、 消除亚健康状态、 增强人体抵抗力等一系列保健功效。 足药浴疗 法是指选择适当的药物、 水煎后兑入温水, 然后进行足药浴, 让药液离子在水的温热作用和 机械作用下通过粘膜吸收和皮肤渗透进入到人体血液循环进而输布到人体的全身脏腑达 到防病、 治病的目的。
目前市售的药浴足疗的产品均为粉剂和袋装剂型, 药物的有效成分溶出慢, 尤其 是在人体可接受的水温下药物的有效成分还不能充分溶出, 明显降低了生物利用度。
为了解决在人体可接受的水温下药物的有效成分不能充分溶出的技术问题, 公 开号为 CN1947684A 的专利申请披露了一种 “沐足泡腾片” , 该沐足泡腾片包括占总质量 20 % -40 %的有机酸、 20-40 %的碳酸氢钠、 0.2-2.0 %的表面活性剂和 0.1 % -5 %的润滑 剂,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中药沐足泡腾片还含有占总质量 1-10 %的莪术油, 3-10 %苦参、 5-30%氯化钠和适量的粘合剂。上述专利申请所述方案中的中药原料为莪术油和苦参, 由 其说明书的描述可知, 所述的苦参原料药只是经过粉碎就入药了, 因此尽管制成了泡腾片, 能使药片遇水时迅速溶化, 但在人体可接受的水温下原料粉术中的有效成分仍然不能迅速 充分溶出。 上述专利所虽涉及到中药成分, 但是其仅仅是突出单位中药的功效, 缺少中医药 理论的指导, 未突出中药配伍而发挥功效的特色。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不足,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以中医药配 伍理论为指导, 有效成分能迅速溶出且改善足癣皮炎作用明显的浴足泡腾片。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
一种改善足癣皮炎的浴足泡腾片, 该浴足泡腾片主要由有效成份、 泡腾赋形剂和 粘合剂组成,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效成份是按原料药的重量百分比由 10%~ 25%的大黄 粉、 0.5 %~ 1.5 %的冰片粉和以下原料药的水提物组成 : 苦参 10 %~ 30 %, 黄柏 5 %~ 20 %, 蛇床子 5 %~ 20 %, 紫草 5 %~ 20 %, 赤芍 5 %~ 20 %, 地肤子 5 %~ 20 %, 石菖蒲 5%~ 20%, 蒲公英 10%~ 25%。
本发明所述的浴足泡腾片, 其中所述的有效成份较好是按原料药的重量百分比由 13.04 %~ 21.25 %的大黄粉、 0.70 %~ 1.25 %的冰片粉和以下原料药的水提物组成 : 苦参 14.05%~ 25.00%, 黄柏 8.04%~ 16.25%, 蛇床子 8.04%~ 16.25%, 紫草 8.04%~ 16.25%, 赤芍 8.04%~ 16.25%, 地肤子 8.04%~ 16.25%, 石菖蒲 8.04%~ 16.25%, 蒲 公英 13.04%~ 21.25% ; 最好是按原料药的重量百分比由 14.2%的大黄粉、 0.8%的冰片 粉和以下原料药的水提物组成 : 苦参 15.6%, 黄柏 9.2%, 蛇床子 9.2%, 紫草 9.2%, 赤芍 9.2%, 地肤子 9.2%, 石菖蒲 9.2%, 蒲公英 14.2%。
本发明所述的浴足泡腾片, 其中所述的有效成份可采用本领域常用水提取方法制 备得到, 本发明推荐的方法如下所述 : 按配比取苦参、 黄柏、 蛇床子、 紫草、 赤芍、 地肤子、 石 菖蒲、 蒲公英, 先加入 6-10 倍量水, 煎煮 1.5-3 小时, 过滤 ; 滤渣再加入 6-10 倍量水, 煎煮 1.5-3 小时, 过滤 ; 合并两次滤液, 浓缩、 干燥, 即得。
本发明所述的浴足泡腾片, 其中所述的泡腾赋形剂为常用的酸源和碱源, 其中, 所 述的酸源为柠檬酸、 酒石酸、 富马酸、 己二酸和苹果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 所述的碱源为 碳酸钠、 碳酸氢钠、 碳酸钾、 碳酸氢钾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上述酸源, 以柠檬酸或 酒石酸为最佳。上述碱源, 以碳酸钠、 碳酸氢钠或碳酸氢钾为最佳。
本发明所述的浴足泡腾片, 其中所述的粘合剂为羟丙甲纤维素水溶液、 PVP 乙醇 ( 水 ) 溶液、 烯酸树酯水溶液、 淀粉浆、 乙醇、 糖浆、 异丙醇、 PEG(12000 ~ 20000) 的异丙醇、 乙醇溶液和低相对分子质量的 PEG4000 ~ 6000 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 本发明所述的浴足泡腾片, 根据生产工艺需要还可以加入便于制粒的润滑剂, 所 述润滑剂为聚乙二醇 4000、 聚乙二醇 6000、 十二烷基硫酸钠、 十二烷基硫酸镁、 L- 亮氨酸、 苯甲酸钠、 油酸钠、 氯化钠、 醋酸钠、 硼酸、 硬脂酸镁、 滑石粉、 微粉硅胶、 蔗糖脂肪酸酯和硬 脂酰富马酸钠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
本发明所述的浴足泡腾片还可以加入其它常用的辅料, 如, 填充剂、 发泡剂或 / 和 矫味剂, 其中, 所述的填充剂为淀粉、 微晶纤维素、 糊精乳糖、 甘露醇、 蔗糖和葡萄糖中的一 种或两种以上 ; 所述的发泡剂为吐温 -80、 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十六醇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 上; 所述的矫味剂为薄荷油、 玫瑰油、 柠檬油、 苹果香精、 桔子香精、 茴香油和香蕉香精中的 一种或两种以上。
本发明所述的浴足泡腾片是一种常用的药物制剂, 其辅料的选择和制备方法可参 照 《传统医药》 2008 年第 17 卷第 10 期第 72 页刊载的 “中药泡腾片的工艺研究概况” 一文 进行实施。
足癣可见有水疱型或糜烂型足癣之皮疹表现。因患者搔抓、 摩擦或自行用针挑水 疱, 或治疗不当, 而见局部红肿, 或有脓疱, 糜烂, 渗液, 灼热疼痛感, 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触痛, 伴有恶寒、 发热, 全身不适, 倦怠乏力, 口干口苦, 小便黄赤, 大便干结。 舌质红, 苔黄或 黄腻, 脉弦数或滑数。本发明所述的有效成份由苦参、 黄柏、 大黄、 蛇床子、 紫草、 赤芍、 地肤 子、 石菖蒲、 蒲公英和冰片制成, 其中, 君药为苦参、 黄柏、 蛇床子、 地肤子, 具有清热燥湿、 祛 风止痒、 解毒疗疮之功 ; 臣药为大黄、 紫草、 赤芍, 能凉血活血、 清热解毒 ; 佐药为蒲公英, 具 有清热解毒之功 ; 使药为石菖蒲, 冰片, 活血杀虫, 引药之功。 全方十味相须、 相佐, 达到清热 解毒, 燥湿止痒, 抑菌除臭, 祛足癣, 改善香港脚、 湿疹、 脚部异味等作用。
本发明所述的浴足泡腾片放入水中, 在泡腾崩解剂的作用下, 即刻产生大量气泡 ( 二氧化碳 ) 使片剂在水中上下翻滚, 加速其崩解和融化, 进而使药片中的有效成份迅速溶 出, 浴足时, 有效成分既可透皮吸收, 又可有效刺激足底的全息反射区, 调节脏腑功能, 进而
实现改善足癣皮炎的目的。
以下临床实验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所述改善足癣的浴足泡腾片的优点和所能达到 的技术效果。
临床实验方法
一、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为有足癣皮炎的志愿者, 男性 28 例, 年龄 20-66 岁 ; 女性 32 例, 年龄 19 ~ 68 岁。随机分为浴足组 30 例 ( 男 14 例, 女 16 例 ) ; 空白对照组 30 例 ( 男 14 例, 女 16 例 )。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性别、 年龄、 足癣皮炎积分均无显著性差异 (P > 0.05), 具有可比性。
二 . 纳入标准
霉菌直接镜检和培养显示阳性者纳入标准。
三、 方法
浴足组 : 将实施例 1 的浴足泡腾片 10 片放入 4 升 38 ~ 40℃的热水中浴足, 每次 30 分钟, 每日一次, 连续 2 周。
空白组 : 用 4 升 38 ~ 40℃的清水浴足, 每次 30 分钟, 每日一次, 连续 2 周。
四、 疗效观察
临床症状评分标准 : 观察指标主要有六项, 分别为红斑、 水疱、 丘疹、 鳞屑、 皲裂、 瘙 痒。针对以上临床指标, 分别于在浴足前、 末次浴足后对患者进行评分。具体评分规则如 下:
红斑 : 无红斑计 0 分, 偶有红斑 1 分, 时有红斑计 2 分, 经常有红斑计为 3 分。
水疱 : 无水疱计 0 分, 偶有水疱 1 分, 时有水疱计 2 分, 经常有水疱计为 3 分。
丘疹 : 无丘疹计 0 分, 偶有丘疹 1 分, 时有丘疹计 2 分, 经常有丘疹计为 3 分。
鳞屑 : 无鳞屑计 0 分, 偶有鳞屑 1 分, 时有鳞屑计 2 分, 经常有鳞屑计为 3 分。
皲裂 : 无皲裂计 0 分, 偶有皲裂 1 分, 时有皲裂计 2 分, 经常有皲裂计为 3 分。
瘙痒 : 无瘙痒计 0 分, 偶有瘙痒 1 分, 时有瘙痒计 2 分, 经常有瘙痒计为 3 分。
疗效评定标准 : 本标准参照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制定, 临床症状积分值 改善率= ( 治疗前症状积分值 - 治疗后症状积分值 )/ 治疗前分值 ×100%。
疗效评定标准 :
显效 : 症状积分值改善率≥ 70% ;
有效 : 症状积分值改善率≥ 50% ;
无效 : 症状未见明显改善或反见恶化, 症状积分值改善率< 50%。
统计学处理 : 全部数据采用 SPSS 13.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 数 ± 标准差 (x±s) 表示。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均采用 t 检验, 两组受试者 2 临床疗效比较采用 X 检验。
四 . 试验结果
足浴组和空白组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见表 1 ; 疗效比较见表 2 ; 主要症状体征改 善比较见表 3。从表 2 可知, 浴足组效果明显高于空白组。表 1 ~表 3 中的 n 表示人数。
表 1 两组浴足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x±s, 分)
5101850041 A CN 101850042说n 30明浴足前书浴足后 6.18±3.99ab4/15 页组别 浴足组12.55±4.23 空白对组
3011.72±5.2411.2±4.16足浴前与浴足后比较 : Pa < 0.05 ; 浴足组浴足后与空白组浴足后比较 : Pb < 0.05 表 2 两组疗效比较
表 3 浴足组和空白组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比较
足浴前与浴足后比较 : Pa < 0.05 ; 浴足组浴足后与空白组浴足后比较 : Pb < 0.05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
处方 :原料药 : 苦参 905g, 黄柏 534g, 大黄 824g, 蛇床子 534g, 紫草 534g, 赤芍 534g, 地肤 子 534g, 石菖蒲 534g, 蒲公英 824g, 冰片 46g ;
辅料 : 柠檬酸 600g( 以无水物计 ), 碳酸氢钠 780g, 聚乙二醇 6000 120g。
制法 :
以上十味原料药, 取大黄粉碎成细粉, 过筛 ; 取冰片粉碎成最细粉, 过筛 ; 其余苦 参等八味药材加水煎煮二次, 第一次加入 8 倍量水, 第二次加入 6 倍量水, 每次 3 小时, 合并 二次煎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5-1.30(60℃测 ) 的稠膏, 加入 7/10 大黄细粉, 混匀, 80℃干燥, 粉碎成细粉, 过筛。 柠檬酸、 碳酸氢钠分别干燥, 粉碎成细粉, 过筛, 备用。 将 上述浸膏粉分成二份, 一份加入柠檬酸细粉, 混匀, 制成颗粒, 80℃干燥, 二号筛整粒 ; 另一 份加入碳酸氢钠细粉, 混匀, 制成颗粒, 80℃干燥, 二号筛整粒 ; 取剩余大黄细粉, 加入聚乙 二醇 6000, 冰片混匀, 过 80 目筛, 加入上述二种颗粒, 混匀, 压制成 1000 片, 即得。
实施例 2
处方 :
原料药 : 苦参 580g, 黄柏 376g, 大黄 818g, 蛇床子 759g, 紫草 935g, 赤芍 759g, 地肤 子 584g, 石菖蒲 376g, 蒲公英 580g, 冰片 33g ; 辅料 : 柠檬酸 300g( 以无水物计 ), 富马酸 300g, 碳酸氢钠 480g, 碳酸钠 300g, 聚乙 二醇 6000 100g, 聚乙二醇 4000 40g。
制法 :
以上十味原料药, 取大黄粉碎成细粉, 过筛 ; 取冰片粉碎成最细粉, 过筛 ; 其余苦 参等八味药材加水煎煮二次, 第一次加入 10 倍量水, 第二次加入 10 倍量水, 每次 3 小时, 合 并二次煎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5-1.30(60℃测 ) 的稠膏, 加入 7/10 大黄细 粉, 混匀, 90℃干燥, 粉碎成细粉, 过筛。柠檬酸、 富马酸、 碳酸氢钠和碳酸钠分别干燥, 粉碎 成细粉, 过筛, 备用。将上述浸膏粉分成二份, 一份加入柠檬酸、 富马酸细粉, 混匀, 制成颗 粒, 90℃干燥, 二号筛整粒 ; 另一份加入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细粉, 混匀, 制成颗粒, 90℃干燥, 二号筛整粒 ; 取剩余大黄细粉, 加入聚乙二醇 6000, 聚乙二醇 4000, 冰片混匀, 过 80 目筛, 加 入上述二种颗粒, 混匀, 压制成 1000 片, 即得。
实施例 3
处方 :
原料药 : 苦参 655g, 黄柏 290g, 大黄 608g, 蛇床子 582g, 紫草 757g, 赤芍 932g, 地肤 子 757g, 石菖蒲 582g, 蒲公英 608g, 冰片 29g ;
辅料 : 柠檬酸 300g( 以无水物计 ), 富马酸 300g, 碳酸氢钠 480g, 碳酸钠 300g, 聚乙 二醇 6000 100g, 聚乙二醇 4000 30g, 十二烷基硫酸钠 10g, 甘露醇 100g, 薄荷油 ( 适量 )。
制法 :
以上十味原料药原料药, 取大黄粉碎成细粉, 过筛 ; 取冰片粉碎成最细粉, 过筛 ; 其余苦参等八味药材加水煎煮二次, 第一次加入 6 倍量水, 第二次加入 6 倍量水, 每次 1.5 小时, 合并二次煎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5-1.30(60℃测 ) 的稠膏, 加入 7/10 大黄细粉, 混匀, 80℃干燥, 粉碎成细粉, 过筛。柠檬酸、 富马酸、 碳酸氢钠和碳酸钠分别干 燥, 粉碎成细粉, 过筛, 备用。将上述浸膏粉分成二份, 一份加入柠檬酸、 富马酸细粉, 混匀, 制成颗粒, 80 ℃干燥, 二号筛整粒 ; 另一份加入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细粉, 混匀, 制成颗粒,
80℃干燥, 二号筛整粒 ; 取剩余大黄细粉, 喷入薄荷油, 加入聚乙二醇 6000, 聚乙二醇 4000, 十二烷基硫酸钠, 甘露醇, 冰片混匀, 过 80 目筛, 加入上述二种颗粒, 混匀, 压制成 1000 片, 即得。
实施例 4
处方 :
原料药 : 苦参 580g, 黄柏 376g, 大黄 580g, 蛇床子 376g, 紫草 584g, 赤芍 759g, 地肤 子 935g, 石菖蒲 759g, 蒲公英 818g, 冰片 33g ;
辅料 : 柠檬酸 300g( 以无水物计 ), 富马酸 300g, 碳酸氢钠 480g, 碳酸钠 300g, 聚乙 二醇 6000 100g, 聚乙二醇 4000 30g, 十二烷基硫酸钠 10g, 滑石粉 10g, 甘露醇 100g, 薄荷 油、 玫瑰油 ( 适量 )。
制法 :
以上十味原料药, 取大黄粉碎成细粉, 过筛 ; 取冰片粉碎成最细粉, 过筛 ; 其余苦 参等八味药材加水煎煮二次, 第一次加入 8 倍量水, 第二次加入 7 倍量水, 每次 3 小时, 合并 二次煎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5-1.30(60℃测 ) 的稠膏, 加入 9/10 大黄细粉, 混匀, 60℃干燥, 粉碎成细粉, 过筛。柠檬酸、 富马酸、 碳酸氢钠和碳酸钠分别干燥, 粉碎成 细粉, 过筛, 备用。将上述浸膏粉分成二份, 一份加入柠檬酸、 富马酸细粉, 混匀, 制成颗粒, 60℃干燥, 二号筛整粒 ; 另一份加入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细粉, 混匀, 制成颗粒, 60℃干燥, 二 号筛整粒 ; 取剩余大黄细粉, 喷入薄荷油、 玫瑰油, 加入聚乙二醇 6000, 聚乙二醇 4000, 十二 烷基硫酸钠, 滑石粉, 甘露醇, 冰片混匀, 过 80 目筛, 加入上述二种颗粒, 混匀, 压制成 1000 片, 即得。 实施例 5
处方 :
原料药 : 苦参 692g, 黄柏 290g, 大黄 640g, 蛇床子 290g, 紫草 395g, 赤芍 615g, 地肤 子 800g, 石菖蒲 984g, 蒲公英 1045g, 冰片 49g ;
辅料 : 柠檬酸 600g( 以无水物计 ), 碳酸氢钾 1200g, 聚乙二醇 5000 120g。
制法 :
以上十味原料药, 取大黄粉碎成细粉, 过筛 ; 取冰片粉碎成最细粉, 过筛 ; 其余苦 参等八味药材加水煎煮二次, 第一次加入 7 倍量水, 第二次加入 6 倍量水, 每次 3 小时, 合并 二次煎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5-1.30(60℃测 ) 的稠膏, 加入 8/10 大黄细粉, 混匀, 80℃干燥, 粉碎成细粉, 过筛。 柠檬酸、 碳酸氢钾分别干燥, 粉碎成细粉, 过筛, 备用。 将 上述浸膏粉分成二份, 一份加入柠檬酸细粉, 混匀, 制成颗粒, 80℃干燥, 二号筛整粒 ; 另一 份加入碳酸氢钾细粉, 混匀, 制成颗粒, 80℃干燥, 二号筛整粒 ; 取剩余大黄细粉, 加入聚乙 二醇 5000, 冰片混匀, 过 80 目筛, 加入上述二种颗粒, 混匀, 压制成 1000 片, 即得。
实施例 6
处方 :
原料药 : 苦参 995g, 黄柏 400g, 大黄 580g, 蛇床子 400g, 紫草 290g, 赤芍 400g, 地肤 子 620g, 石菖蒲 808g, 蒲公英 1244g, 冰片 63g ;
辅料 : 柠檬酸 300g( 以无水物计 ), 富马酸 300g, 碳酸氢钠 600g, 碳酸钠 600g, 聚乙 二醇 6000 100g, 聚乙二醇 4000 40g。
制法 :
以上十味原料药, 取大黄粉碎成细粉, 过筛 ; 取冰片粉碎成最细粉, 过筛 ; 其余苦 参等八味药材加水煎煮二次, 第一次加入 9 倍量水, 第二次加入 6 倍量水, 每次 2 小时, 合并 二次煎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5-1.30(60℃测 ) 的稠膏, 加入 7/10 大黄细粉, 混匀, 80℃干燥, 粉碎成细粉, 过筛。柠檬酸、 富马酸、 碳酸氢钠和碳酸钠分别干燥, 粉碎成 细粉, 过筛, 备用。将上述浸膏粉分成二份, 一份加入柠檬酸、 富马酸细粉, 混匀, 制成颗粒, 80℃干燥, 二号筛整粒 ; 另一份加入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细粉, 混匀, 制成颗粒, 80℃干燥, 二 号筛整粒 ; 取剩余大黄细粉, 加入聚乙二醇 6000, 聚乙二醇 4000, 冰片混匀, 过 80 目筛, 加入 上述二种颗粒, 混匀, 压制成 1000 片, 即得。
实施例 7
处方 :
原料药 : 苦参 1281g, 黄柏 640g, 大黄 66gg, 蛇床子 290g, 紫草 412g, 赤芍 290g, 地 肤子 412g, 石菖蒲 641g, 蒲公英 1089g, 冰片 77g ;
辅料 : 柠檬酸 300g( 以无水物计 ), 富马酸 300g, 碳酸氢钠 580g, 碳酸钠 400g, 聚乙 二醇 6000 100g, 聚乙二醇 4000 30g, 十二烷基硫酸钠 10g, 甘露醇 100g, 薄荷油 ( 适量 )。
制法 :
以上十味原料药, 取大黄粉碎成细粉, 过筛 ; 取冰片粉碎成最细粉, 过筛 ; 其余苦 参等八味药材加水煎煮二次, 第一次加入 8 倍量水, 第二次加入 8 倍量水, 每次 3 小时, 合并 二次煎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5-1.30(60℃测 ) 的稠膏, 加入 6/10 大黄细粉, 混匀, 70℃干燥, 粉碎成细粉, 过筛。柠檬酸、 富马酸、 碳酸氢钠和碳酸钠分别干燥, 粉碎成 细粉, 过筛, 备用。将上述浸膏粉分成二份, 一份加入柠檬酸、 富马酸细粉, 混匀, 制成颗粒, 70℃干燥, 二号筛整粒 ; 另一份加入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细粉, 混匀, 制成颗粒, 70℃干燥, 二 号筛整粒 ; 取剩余大黄细粉, 喷入薄荷油, 加入聚乙二醇 6000, 聚乙二醇 4000, 十二烷基硫 酸钠, 甘露醇, 冰片混匀, 过 80 目筛, 加入上述二种颗粒, 混匀, 压制成 1000 片, 即得。
实施例 8
处方 :
原料药 : 苦参 1469g, 黄柏 796g, 大黄 857g, 蛇床子 394g, 紫草 290g, 赤芍 394g, 地 肤子 290g, 石菖蒲 393g, 蒲公英 857g, 冰片 60g ;
辅料 : 柠檬酸 400g( 以无水物计 ), 富马酸 300g, 碳酸氢钠 580g, 碳酸钠 400g, 聚乙 二醇 5000 100g, 聚乙二醇 4000 30g, 十二烷基硫酸钠 10g, 滑石粉 10g, 甘露醇 100g, 薄荷油 ( 适量 )。
制法 :
以上十味原料药, 取大黄粉碎成细粉, 过筛 ; 取冰片粉碎成最细粉, 过筛 ; 其余苦 参等八味药材加水煎煮二次, 第一次加入 7.5 倍量水, 第二次加入 6 倍量水, 每次 3 小时, 合 并二次煎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5-1.30(60℃测 ) 的稠膏, 加入 7/10 大黄细 粉, 混匀, 70℃干燥, 粉碎成细粉, 过筛。柠檬酸、 富马酸、 碳酸氢钠和碳酸钠分别干燥, 粉碎 成细粉, 过筛, 备用。将上述浸膏粉分成二份, 一份加入柠檬酸、 富马酸细粉, 混匀, 制成颗 粒, 70℃干燥, 二号筛整粒 ; 另一份加入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细粉, 混匀, 制成颗粒, 70℃干燥, 二号筛整粒 ; 取剩余大黄细粉, 喷入薄荷油, 加入聚乙二醇 5000, 聚乙二醇 4000, 十二烷基硫酸钠, 滑石粉, 甘露醇, 冰片混匀, 过 80 目筛, 加入上述二种颗粒, 混匀, 压制成 1000 片, 即 得。
实施例 9
处方 :
原料药 : 苦参 1200g, 黄柏 959g, 大黄 1019g, 蛇床子 599g, 紫草 385g, 赤芍 290g, 地 肤子 385g, 石菖蒲 290g, 蒲公英 625g, 冰片 48g ;
辅料 : 薄荷油 ( 适量 ), 柠檬酸 1200g( 以无水物计 ), 碳酸氢钠 600g, 聚乙二醇 6000120g。
制法 :
以上十味原料药, 取大黄粉碎成细粉, 过筛 ; 取冰片粉碎成最细粉, 过筛 ; 其余苦 参等八味药材加水煎煮二次, 第一次加入 8 倍量水, 第二次加入 8 倍量水, 每次 2 小时, 合并 二次煎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5-1.30(60℃测 ) 的稠膏, 加入 9/10 大黄细粉, 混匀, 90℃干燥, 粉碎成细粉, 过筛。 柠檬酸、 碳酸氢钠分别干燥, 粉碎成细粉, 过筛, 备用。 将 上述浸膏粉分成二份, 一份加入柠檬酸细粉, 混匀, 制成颗粒, 90℃干燥, 二号筛整粒 ; 另一 份加入碳酸氢钠细粉, 混匀, 制成颗粒, 90℃干燥, 二号筛整粒 ; 取剩余大黄细粉, 喷入薄荷 油, 加入聚乙二醇 6000, , 冰片混匀, 过 80 目筛, 加入上述二种颗粒, 混匀, 压制成 1000 片, 即 得。 实施例 10
处方 :
原料药 : 苦参 925g, 黄柏 750g, 大黄 1154g, 蛇床子 750g, 紫草 577g, 赤芍 371g, 地 肤子 290g, 石菖蒲 371g, 蒲公英 580g, 冰片 32g ;
辅料 : 柠檬酸 600g( 以无水物计 ), 富马酸 600g, 碳酸氢钠 300g, 碳酸钠 300g, 聚乙 二醇 6000 100g, 聚乙二醇 4000 40g。
制法 :
以上十味原料药, 取大黄粉碎成细粉, 过筛 ; 取冰片粉碎成最细粉, 过筛 ; 其余苦 参等八味药材加水煎煮二次, 第一次加入 9 倍量水, 第二次加入 9 倍量水, 每次 3 小时, 合并 二次煎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5-1.30(60℃测 ) 的稠膏, 加入 6/10 大黄细粉, 混匀, 90℃干燥, 粉碎成细粉, 过筛。柠檬酸、 富马酸、 碳酸氢钠和碳酸钠分别干燥, 粉碎成 细粉, 过筛, 备用。将上述浸膏粉分成二份, 一份加入柠檬酸、 富马酸细粉, 混匀, 制成颗粒, 90℃干燥, 二号筛整粒 ; 另一份加入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细粉, 混匀, 制成颗粒, 90℃干燥, 二 号筛整粒 ; 取剩余大黄细粉, 加入聚乙二醇 6000, 聚乙二醇 4000, 冰片混匀, 过 80 目筛, 加入 上述二种颗粒, 混匀, 压制成 1000 片, 即得。
实施例 11
处方 :
原料药 : 苦参 655g, 黄柏 582g, 大黄 990g, 蛇床子 932g, 紫草 757g, 赤芍 582g, 地肤 子 375g, 石菖蒲 290g, 蒲公英 608g, 冰片 29g ;
辅料 : 柠檬酸 400g( 以无水物计 ), 富马酸 800g, 碳酸氢钠 200g, 碳酸钠 400g, 聚乙 二醇 6000 100g, 聚乙二醇 4000 30g, 十二烷基硫酸钠 10g, 甘露醇 100g, 薄荷油 ( 适量 )。
制法 :
以上十味原料药, 取大黄粉碎成细粉, 过筛 ; 取冰片粉碎成最细粉, 过筛 ; 其余苦 参等八味药材加水煎煮二次, 第一次加入 8 倍量水, 第二次加入 7 倍量水, 每次 3 小时, 合并 二次煎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5-1.30(60℃测 ) 的稠膏, 加入 7/10 大黄细粉, 混匀, 80℃干燥, 粉碎成细粉, 过筛。柠檬酸、 富马酸、 碳酸氢钠和碳酸钠分别干燥, 粉碎成 细粉, 过筛, 备用。将上述浸膏粉分成二份, 一份加入柠檬酸、 富马酸细粉, 混匀, 制成颗粒, 80℃干燥, 二号筛整粒 ; 另一份加入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细粉, 混匀, 制成颗粒, 80℃干燥, 二 号筛整粒 ; 取剩余大黄细粉, 喷入薄荷油, 加入聚乙二醇 6000, 聚乙二醇 4000, 十二烷基硫 酸钠, 甘露醇, 冰片混匀, 过 80 目筛, 加入上述二种颗粒, 混匀, 压制成 1000 片, 即得。
实施例 12
处方 :
原料药 : 苦参 653g, 黄柏 580g, 大黄 987g, 蛇床子 930g, 紫草 755g, 赤芍 580g, 地肤 子 373g, 石菖蒲 290g, 蒲公英 606g, 冰片 46g ;
辅料 : 柠檬酸 900g( 以无水物计 ), 富马酸 300g, 碳酸氢钠 100g, 碳酸钠 500g, 聚乙 二醇 6000 100g, 聚乙二醇 4000 30g, 十二烷基硫酸钠 10g, 滑石粉 10g, 甘露醇 100g 薄荷油 ( 适量 )。 制法 :
以上十味原料药, 取大黄粉碎成细粉, 过筛 ; 取冰片粉碎成最细粉, 过筛 ; 其余苦 参等八味药材加水煎煮二次, 第一次加入 10 倍量水, 第二次加入 6 倍量水, 每次 3 小时, 合 并二次煎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5-1.30(60℃测 ) 的稠膏, 加入 7/10 大黄细 粉, 混匀, 90℃干燥, 粉碎成细粉, 过筛。柠檬酸、 富马酸、 碳酸氢钠和碳酸钠分别干燥, 粉碎 成细粉, 过筛, 备用。将上述浸膏粉分成二份, 一份加入柠檬酸、 富马酸细粉, 混匀, 制成颗 粒, 60℃干燥, 二号筛整粒 ; 另一份加入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细粉, 混匀, 制成颗粒, 60℃干燥, 二号筛整粒 ; 取剩余大黄细粉, 喷入薄荷油, 加入聚乙二醇 6000, 聚乙二醇 4000, 十二烷基 硫酸钠, 滑石粉, 甘露醇, 冰片混匀, 过 80 目筛, 加入上述二种颗粒, 混匀, 压制成 1000 片, 即 得。
实施例 13
处方 :
原料药 : 苦参 875g, 黄柏 352g, 大黄 766g, 蛇床子 711g, 紫草 875g, 赤芍 711g, 地肤 子 547g, 石菖蒲 352g, 蒲公英 580g, 冰片 31g ;
辅料 : 柠檬酸 900g( 以无水物计 ), 碳酸氢钠 900g, 聚乙二醇 6000 120g。
制法 :
以上十味原料药, 取大黄粉碎成细粉, 过筛 ; 取冰片粉碎成最细粉, 过筛 ; 其余苦 参等八味药材加水煎煮二次, 第一次加入 8 倍量水, 第二次加入 8 倍量水, 每次 3 小时, 合并 二次煎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5-1.30(60℃测 ) 的稠膏, 加入 8/10 大黄细粉, 混匀, 80℃干燥, 粉碎成细粉, 过筛。 柠檬酸、 碳酸氢钠分别干燥, 粉碎成细粉, 过筛, 备用。 将 上述浸膏粉分成二份, 一份加入柠檬酸细粉, 混匀, 制成颗粒, 80℃干燥, 二号筛整粒 ; 另一 份加入碳酸氢钠细粉, 混匀, 制成颗粒, 80℃干燥, 二号筛整粒 ; 取剩余大黄细粉, 加入聚乙 二醇 6000, , 冰片混匀, 过 80 目筛, 加入上述二种颗粒, 混匀, 压制成 1000 片, 即得。
实施例 14
处方 :
原料药 : 苦参 624g, 黄柏 550g, 大黄 580g, 蛇床子 555g, 紫草 720g, 赤芍 887g, 地肤 子 720g, 石菖蒲 555g, 蒲公英 580g, 冰片 29g ;
辅料 : 柠檬酸 450g( 以无水物计 ), 富马酸 450g, 碳酸氢钠 480g, 碳酸钠 420g, 聚乙 二醇 6000 100g, 聚乙二醇 4000 40g。
制法 :
以上十味原料药, 取大黄粉碎成细粉, 过筛 ; 取冰片粉碎成最细粉, 过筛 ; 其余苦 参等八味药材加水煎煮二次, 第一次加入 8 倍量水, 第二次加入 8 倍量水, 每次 3 小时, 合并 二次煎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5-1.30(60℃测 ) 的稠膏, 加入 7/10 大黄细粉, 混匀, 80℃干燥, 粉碎成细粉, 过筛。柠檬酸、 富马酸、 碳酸氢钠和碳酸钠分别干燥, 粉碎成 细粉, 过筛, 备用。将上述浸膏粉分成二份, 一份加入柠檬酸、 富马酸细粉, 混匀, 制成颗粒, 80℃干燥, 二号筛整粒 ; 另一份加入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细粉, 混匀, 制成颗粒, 80℃干燥, 二 号筛整粒 ; 取剩余大黄细粉, 加入聚乙二醇 6000, 聚乙二醇 4000, 冰片混匀, 过 80 目筛, 加入 上述二种颗粒, 混匀, 压制成 1000 片, 即得。
实施例 15 处方 :
原料药 : 苦参 580g, 黄柏 359g, 大黄 782g, 蛇床子 360g, 紫草 560g, 赤芍 726g, 地肤 子 894g, 石菖蒲 726g, 蒲公英 782g, 冰片 31g ;
辅料 : 柠檬酸 600g( 以无水物计 ), 富马酸 300g, 碳酸氢钠 600g, 碳酸钠 300g, 聚乙 二醇 6000 100g, 聚乙二醇 5000 30g, 十二烷基硫酸钠 10g, 甘露醇 100g, 薄荷油 ( 适量 )。
制法 :
以上十味原料药, 取大黄粉碎成细粉, 过筛 ; 取冰片粉碎成最细粉, 过筛 ; 其余苦 参等八味药材加水煎煮二次, 第一次加入 8 倍量水, 第二次加入 10 倍量水, 每次 2 小时, 合 并二次煎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5-1.30(60℃测 ) 的稠膏, 加入 9/10 大黄细 粉, 混匀, 70℃干燥, 粉碎成细粉, 过筛。柠檬酸、 富马酸、 碳酸氢钠和碳酸钠分别干燥, 粉碎 成细粉, 过筛, 备用。将上述浸膏粉分成二份, 一份加入柠檬酸、 富马酸细粉, 混匀, 制成颗 粒, 70℃干燥, 二号筛整粒 ; 另一份加入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细粉, 混匀, 制成颗粒, 70℃干燥, 二号筛整粒 ; 取剩余大黄细粉, 喷入薄荷油, 加入聚乙二醇 6000, 聚乙二醇 5000, 十二烷基 硫酸钠, 甘露醇, 冰片混匀, 过 80 目筛, 加入上述二种颗粒, 混匀, 压制成 1000 片, 即得。
实施例 16
处方 :
原料药 : 苦参 653g, 黄柏 290g, 大黄 606g, 蛇床子 580g, 紫草 373g, 赤芍 581g, 地肤 子 755g, 石菖蒲 929g, 蒲公英 987g, 冰片 46g ;
辅料 : 柠檬酸 500g( 以无水物计 ), 富马酸 400g, 碳酸氢钠 4000g, 碳酸钠 500g, 聚 乙二醇 6000 100g, 聚乙二醇 4000 30g, 十二烷基硫酸钠 10g, 滑石粉 10g, 甘露醇 100g, 薄荷 油 ( 适量 )。
制法 :
以上十味原料药, 取大黄粉碎成细粉, 过筛 ; 取冰片粉碎成最细粉, 过筛 ; 其余苦 参等八味药材加水煎煮二次, 第一次加入 8 倍量水, 第二次加入 6 倍量水, 每次 3 小时, 合
并二次煎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5-1.30(60℃测 ) 的稠膏, 加入 7/10 大黄细 粉, 混匀, 80℃干燥, 粉碎成细粉, 过筛。柠檬酸、 富马酸、 碳酸氢钠和碳酸钠分别干燥, 粉碎 成细粉, 过筛, 备用。将上述浸膏粉分成二份, 一份加入柠檬酸、 富马酸细粉, 混匀, 制成颗 粒, 80℃干燥, 二号筛整粒 ; 另一份加入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细粉, 混匀, 制成颗粒, 80℃干燥, 二号筛整粒 ; 取剩余大黄细粉, 喷入薄荷油, 加入聚乙二醇 6000, 聚乙二醇 4000, 十二烷基 硫酸钠, 滑石粉, 甘露醇, 冰片混匀, 过 80 目筛, 加入上述二种颗粒, 混匀, 压制成 1000 片, 即 得。
实施例 17
处方 :
原料药 : 苦参 935g, 黄柏 376g, 大黄 580g, 蛇床子 376g, 紫草 585g, 赤芍 376g, 地肤 子 585g, 石菖蒲 760g, 蒲公英 1169g, 冰片 58g ;
辅料 : 薄荷油 ( 适量 ), 柠檬酸 600g( 以无水物计 ), 碳酸氢钠 1200g, 聚乙二醇 6000120g。
制法 :
以上十味原料药, 取大黄粉碎成细粉, 过筛 ; 取冰片粉碎成最细粉, 过筛 ; 其余苦 参等八味药材加水煎煮二次, 第一次加入 10 倍量水, 第二次加入 6 倍量水, 每次 3 小时, 合 并二次煎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5-1.30(60℃测 ) 的稠膏, 加入 7/10 大黄细 粉, 混匀, 80℃干燥, 粉碎成细粉, 过筛。柠檬酸、 碳酸氢钠分别干燥, 粉碎成细粉, 过筛, 备 用。 将上述浸膏粉分成二份, 一份加入柠檬酸细粉, 混匀, 制成颗粒, 80℃干燥, 二号筛整粒 ; 另一份加入碳酸氢钠细粉, 混匀, 制成颗粒, 80℃干燥, 二号筛整粒 ; 取剩余大黄细粉, 喷入 薄荷油, 加入聚乙二醇 6000, 冰片混匀, 过 80 目筛, 加入上述二种颗粒, 混匀, 压制成 1000 片, 即得。
实施例 18
处方 :
原料药 : 苦参 1206g, 黄柏 602g, 大黄 628g, 蛇床子 290g, 紫草 387g, 赤芍 602g, 地 肤子 387g, 石菖蒲 602g, 蒲公英 1024g, 冰片 72g ;
辅料 : 柠檬酸 300g( 以无水物计 ), 富马酸 300g, 碳酸氢钠 600g, 碳酸钠 600g, 聚乙 二醇 6000 100g, 聚乙二醇 4000 40g。
制法 :
以上十味原料药, 取大黄粉碎成细粉, 过筛 ; 取冰片粉碎成最细粉, 过筛 ; 其余苦 参等八味药材加水煎煮二次, 第一次加入 10 倍量水, 第二次加入 9 倍量水, 每次 3 小时, 合 并二次煎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5-1.30(60℃测 ) 的稠膏, 加入 7/10 大黄细 粉, 混匀, 80℃干燥, 粉碎成细粉, 过筛。柠檬酸、 富马酸、 碳酸氢钠和碳酸钠分别干燥, 粉碎 成细粉, 过筛, 备用。将上述浸膏粉分成二份, 一份加入柠檬酸、 富马酸细粉, 混匀, 制成颗 粒, 80℃干燥, 二号筛整粒 ; 另一份加入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细粉, 混匀, 制成颗粒, 80℃干燥, 二号筛整粒 ; 取剩余大黄细粉, 加入聚乙二醇 6000, 聚乙二醇 4000, 冰片混匀, 过 80 目筛, 加 入上述二种颗粒, 混匀, 压制成 1000 片, 即得。
实施例 19
处方 :原料药 : 苦参 1388g, 黄柏 750g, 大黄 810g, 蛇床子 372g, 紫草 290g, 赤芍 372g, 地 肤子 578g, 石菖蒲 372g, 蒲公英 810g, 冰片 58g ;
辅料 : 柠檬酸 100g( 以无水物计 ), 富马酸 500g, 碳酸氢钠 900g, 碳酸钠 300g, 聚乙 二醇 6000 100g, 聚乙二醇 4000 30g, 十二烷基硫酸钠 10g, 甘露醇 100g, 薄荷油 ( 适量 )。
制法 :
以上十味原料药, 取大黄粉碎成细粉, 过筛 ; 取冰片粉碎成最细粉, 过筛 ; 其余苦 参等八味药材加水煎煮二次, 第一次加入 8 倍量水, 第二次加入 7.5 倍量水, 每次 2 小时, 合 并二次煎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5-1.30(60℃测 ) 的稠膏, 加入 7/10 大黄细 粉, 混匀, 80℃干燥, 粉碎成细粉, 过筛。柠檬酸、 富马酸、 碳酸氢钠和碳酸钠分别干燥, 粉碎 成细粉, 过筛, 备用。将上述浸膏粉分成二份, 一份加入柠檬酸、 富马酸细粉, 混匀, 制成颗 粒, 80℃干燥, 二号筛整粒 ; 另一份加入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细粉, 混匀, 制成颗粒, 80℃干燥, 二号筛整粒 ; 取剩余大黄细粉, 喷入薄荷油, 加入聚乙二醇 6000, 聚乙二醇 4000, 十二烷基 硫酸钠, 甘露醇, 冰片混匀, 过 80 目筛, 加入上述二种颗粒, 混匀, 压制成 1000 片, 即得。
实施例 20
处方 :
原料药 : 苦参 1135g, 黄柏 908g, 大黄 965g, 蛇床子 568g, 紫草 365g, 赤芍 290g, 地 肤子 365g, 石菖蒲 568g, 蒲公英 592g, 冰片 44g ;
辅料 : 柠檬酸 500g( 以无水物计 ), 富马酸 100g, 碳酸氢钠 200g, 碳酸钠 1000g, 聚 乙二醇 6000 100g, 聚乙二醇 400030g, 十二烷基硫酸钠 10g, 滑石粉 10g, 甘露醇 100g, 薄荷 油 ( 适量 )。
制法 :
以上十味原料药, 取大黄粉碎成细粉, 过筛 ; 取冰片粉碎成最细粉, 过筛 ; 其余苦 参等八味药材加水煎煮二次, 第一次加入 6.5 倍量水, 第二次加入 6 倍量水, 每次 2 小时, 合 并二次煎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5-1.30(60℃测 ) 的稠膏, 加入 7/10 大黄细 粉, 混匀, 80℃干燥, 粉碎成细粉, 过筛。柠檬酸、 富马酸、 碳酸氢钠和碳酸钠分别干燥, 粉碎 成细粉, 过筛, 备用。将上述浸膏粉分成二份, 一份加入柠檬酸、 富马酸细粉, 混匀, 制成颗 粒, 70℃干燥, 二号筛整粒 ; 另一份加入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细粉, 混匀, 制成颗粒, 70℃干燥, 二号筛整粒 ; 取剩余大黄细粉, 喷入薄荷油, 加入聚乙二醇 6000, 聚乙二醇 4000, 十二烷基 硫酸钠, 滑石粉, 甘露醇, 冰片混匀, 过 80 目筛, 加入上述二种颗粒, 混匀, 压制成 1000 片, 即 得。
实施例 21
处方 :
原料药 : 苦参 889g, 黄柏 720g, 大黄 1108g, 蛇床子 720g, 紫草 554g, 赤芍 356g, 地 肤子 290g, 石菖蒲 356g, 蒲公英 776g, 冰片 31g ;
辅料 : 柠檬酸 1200g( 以无水物计 ), 碳酸氢钾 800g, 聚乙二醇 6000 120g。
制法 :
以上十味原料药, 取大黄粉碎成细粉, 过筛 ; 取冰片粉碎成最细粉, 过筛 ; 其余苦 参等八味药材加水煎煮二次, 第一次加入 8 倍量水, 第二次加入 8 倍量水, 每次 2 小时, 合并 二次煎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5-1.30(60℃测 ) 的稠膏, 加入 7/10 大黄细粉,混匀, 80℃干燥, 粉碎成细粉, 过筛。 柠檬酸、 碳酸氢钾分别干燥, 粉碎成细粉, 过筛, 备用。 将 上述浸膏粉分成二份, 一份加入柠檬酸细粉, 混匀, 制成颗粒, 80℃干燥, 二号筛整粒 ; 另一 份加入碳酸氢钾细粉, 混匀, 制成颗粒, 80℃干燥, 二号筛整粒 ; 取剩余大黄细粉, 加入聚乙 二醇 6000, , 冰片混匀, 过 80 目筛, 加入上述二种颗粒, 混匀, 压制成 1000 片, 即得。
实施例 22
处方 :
原料药 : 苦参 883g, 黄柏 717g, 大黄 1104g, 蛇床子 717g, 紫草 552g, 赤芍 355g, 地 肤子 290g, 石菖蒲 355g, 蒲公英 772g, 冰片 55g ;
辅料 : 柠檬酸 700g( 以无水物计 ), 富马酸 500g, 碳酸氢钠 480g, 碳酸钠 400g, 聚乙 二醇 5000 100g, 聚乙二醇 4000 40g。
制法 :
以上十味原料药, 取大黄粉碎成细粉, 过筛 ; 取冰片粉碎成最细粉, 过筛 ; 其余苦 参等八味药材加水煎煮二次, 第一次加入 10 倍量水, 第二次加入 6 倍量水, 每次 2 小时, 合 并二次煎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5-1.30(60℃测 ) 的稠膏, 加入 7/10 大黄细 粉, 混匀, 70℃干燥, 粉碎成细粉, 过筛。柠檬酸、 富马酸、 碳酸氢钠和碳酸钠分别干燥, 粉碎 成细粉, 过筛, 备用。将上述浸膏粉分成二份, 一份加入柠檬酸、 富马酸细粉, 混匀, 制成颗 粒, 80℃干燥, 二号筛整粒 ; 另一份加入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细粉, 混匀, 制成颗粒, 80℃干燥, 二号筛整粒 ; 取剩余大黄细粉, 加入聚乙二醇 5000, 聚乙二醇 4000, 冰片混匀, 过 80 目筛, 加 入上述二种颗粒, 混匀, 压制成 1000 片, 即得。 实施例 23
处方 :
原料药 : 苦参 819g, 黄柏 665g, 大黄 717g, 蛇床子 665g, 紫草 819g, 赤芍 665g, 地肤 子 512g, 石菖蒲 329g, 蒲公英 580g, 冰片 29g ;
辅料 : 柠檬酸 800g( 以无水物计 ), 富马酸 400g, 碳酸氢钠 400g, 碳酸钠 800g, 聚乙 二醇 6000 100g, 聚乙二醇 4000 30g, 十二烷基硫酸钠 10g, 甘露醇 100g, 薄荷油 ( 适量 )。
制法 :
以上十味原料药, 取大黄粉碎成细粉, 过筛 ; 取冰片粉碎成最细粉, 过筛 ; 其余苦 参等八味药材加水煎煮二次, 第一次加入 8 倍量水, 第二次加入 10 倍量水, 每次 3 小时, 合 并二次煎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5-1.30(60℃测 ) 的稠膏, 加入 7/10 大黄细 粉, 混匀, 90℃干燥, 粉碎成细粉, 过筛。柠檬酸、 富马酸、 碳酸氢钠和碳酸钠分别干燥, 粉碎 成细粉, 过筛, 备用。将上述浸膏粉分成二份, 一份加入柠檬酸、 富马酸细粉, 混匀, 制成颗 粒, 78℃干燥, 二号筛整粒 ; 另一份加入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细粉, 混匀, 制成颗粒, 78℃干燥, 二号筛整粒 ; 取剩余大黄细粉, 喷入薄荷油, 加入聚乙二醇 6000, 聚乙二醇 4000, 十二烷基 硫酸钠, 甘露醇, 冰片混匀, 过 80 目筛, 加入上述二种颗粒, 混匀, 压制成 1000 片, 即得。
实施例 24
处方 :
原料药 : 苦参 871g, 黄柏 350g, 大黄 580g, 蛇床子 350g, 紫草 545g, 赤芍 708g, 地肤 子 545g, 石菖蒲 708g, 蒲公英 1089g, 冰片 54g ;
辅料 : 柠檬酸 700g( 以无水物计 ), 富马酸 300g, 碳酸氢钠 700g, 碳酸钠 300g, 聚乙
二醇 6000 100g, 聚乙二醇 4000 30g, 十二烷基硫酸钠 10g, 滑石粉 10g, 甘露醇 100g, 薄荷油 ( 适量 )。
制法 :
以上十味原料药, 取大黄粉碎成细粉, 过筛 ; 取冰片粉碎成最细粉, 过筛 ; 其余苦 参等八味药材加水煎煮二次, 第一次加入 8 倍量水, 第二次加入 6 倍量水, 每次 3 小时, 合并 二次煎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5-1.30(60℃测 ) 的稠膏, 加入 7/10 大黄细粉, 混匀, 80℃干燥, 粉碎成细粉, 过筛。柠檬酸、 碳酸氢钠和碳酸钠分别干燥, 粉碎成细粉, 过 筛, 备用。 将上述浸膏粉分成二份, 一份加入柠檬酸细粉, 混匀, 制成颗粒, 80℃干燥, 二号筛 整粒 ; 另一份加入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细粉, 混匀, 制成颗粒, 80℃干燥, 二号筛整粒 ; 取剩余 大黄细粉, 喷入薄荷油, 加入聚乙二醇 6000, 聚乙二醇 4000, 十二烷基硫酸钠, 滑石粉, 甘露 醇, 冰片混匀, 过 80 目筛, 加入上述二种颗粒, 混匀, 压制成 1000 片, 即得。
实施例 25
处方 :
原料药 : 苦参 1059g, 黄柏 847g, 大黄 900g, 蛇床子 530g, 紫草 340g, 赤芍 290g, 地 肤子 340g, 石菖蒲 530g, 蒲公英 900g, 冰片 64g ; 辅料 : 柠檬酸 600g( 以无水物计 ), 碳酸氢钠 780g, 聚乙二醇 6000 120g。
制法 :
以上十味原料药, 取大黄粉碎成细粉, 过筛 ; 取冰片粉碎成最细粉, 过筛 ; 其余苦 参等八味药材加水煎煮二次, 第一次加入 8 倍量水, 第二次加入 6 倍量水, 每次 3 小时, 合并 二次煎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5-1.30(60℃测 ) 的稠膏, 加入 7/10 大黄细粉, 混匀, 90℃干燥, 粉碎成细粉, 过筛。 柠檬酸、 碳酸氢钠分别干燥, 粉碎成细粉, 过筛, 备用。 将 上述浸膏粉分成二份, 一份加入柠檬酸细粉, 混匀, 制成颗粒, 90℃干燥, 二号筛整粒 ; 另一 份加入碳酸氢钠细粉, 混匀, 制成颗粒, 90℃干燥, 二号筛整粒 ; 取剩余大黄细粉, 加入聚乙 二醇 6000, 冰片混匀, 过 80 目筛, 加入上述二种颗粒, 混匀, 压制成 1000 片, 即得。
实施例 26
处方 :
原料药 : 苦参 820g, 黄柏 330g, 大黄 580g, 蛇床子 330g, 紫草 512g, 赤芍 666g, 地肤 子 820g, 石菖蒲 666g, 蒲公英 1025g, 冰片 51g ;
辅料 : 柠檬酸 800g( 以无水物计 ), 富马酸 250g, 碳酸氢钠 580g, 碳酸钠 300g, 聚乙 二醇 6000 100g, 聚乙二醇 4000 40g。
制法 :
以上十味原料药, 取大黄粉碎成细粉, 过筛 ; 取冰片粉碎成最细粉, 过筛 ; 其余苦 参等八味药材加水煎煮二次, 第一次加入 10 倍量水, 第二次加入 10 倍量水, 每次 3 小时, 合 并二次煎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5-1.30(60℃测 ) 的稠膏, 加入 7/10 大黄细 粉, 混匀, 80℃干燥, 粉碎成细粉, 过筛。柠檬酸、 富马酸、 碳酸氢钠和碳酸钠分别干燥, 粉碎 成细粉, 过筛, 备用。将上述浸膏粉分成二份, 一份加入柠檬酸、 富马酸细粉, 混匀, 制成颗 粒, 80℃干燥, 二号筛整粒 ; 另一份加入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细粉, 混匀, 制成颗粒, 80℃干燥, 二号筛整粒 ; 取剩余大黄细粉, 加入聚乙二醇 6000, 聚乙二醇 4000, 冰片混匀, 过 80 目筛, 加 入上述二种颗粒, 混匀, 压制成 1000 片, 即得。
实施例 27
处方 :
原料药 : 苦参 1226g, 黄柏 664g, 大黄 715g, 蛇床子 328g, 紫草 290g, 赤芍 328g, 地 肤子 512g, 石菖蒲 664g, 蒲公英 1022g, 冰片 51g ;
辅料 : 柠檬酸 800g( 以无水物计 ), 富马酸 300g, 碳酸氢钠 780g, 碳酸钠 300g, 聚乙 二醇 5000 100g, 聚乙二醇 4000 30g, 十二烷基硫酸钠 10g, 甘露醇 100g, 薄荷油 ( 适量 )。
制法 :
以上十味原料药, 取大黄粉碎成细粉, 过筛 ; 取冰片粉碎成最细粉, 过筛 ; 其余苦 参等八味药材加水煎煮二次, 第一次加入 8 倍量水, 第二次加入 6 倍量水, 每次 3 小时, 合并 二次煎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5-1.30(60℃测 ) 的稠膏, 加入 7/10 大黄细粉, 混匀, 90℃干燥, 粉碎成细粉, 过筛。柠檬酸、 富马酸、 碳酸氢钠和碳酸钠分别干燥, 粉碎成 细粉, 过筛, 备用。将上述浸膏粉分成二份, 一份加入柠檬酸、 富马酸细粉, 混匀, 制成颗粒, 90℃干燥, 二号筛整粒 ; 另一份加入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细粉, 混匀, 制成颗粒, 90℃干燥, 二 号筛整粒 ; 取剩余大黄细粉, 喷入薄荷油, 加入聚乙二醇 5000, 聚乙二醇 4000, 十二烷基硫 酸钠, 甘露醇, 冰片混匀, 过 80 目筛, 加入上述二种颗粒, 混匀, 压制成 1000 片, 即得。
实施例 28
处方 :
原料药 : 苦参 1229g, 黄柏 664g, 大黄 1022g, 蛇床子 664g, 紫草 510g, 赤芍 328g, 地 肤子 290g, 石菖蒲 328g, 蒲公英 715g, 冰片 50g ;
辅料 : 柠檬酸 600g( 以无水物计 ), 富马酸 400g, 碳酸氢钠 480g, 碳酸钠 600g, 聚乙 二醇 6000 100g, 聚乙二醇 5000 30g, 十二烷基硫酸钠 10g, 滑石粉 10g, 甘露醇 100g, 玫瑰油 ( 适量 )。
制法 :
以上十味原料药, 取大黄粉碎成细粉, 过筛 ; 取冰片粉碎成最细粉, 过筛 ; 其余苦 参等八味药材加水煎煮二次, 第一次加入 10 倍量水, 第二次加入 7.5 倍量水, 每次 3 小时, 合并二次煎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5-1.30(60℃测 ) 的稠膏, 加入 9/10 大黄 细粉, 混匀, 70℃干燥, 粉碎成细粉, 过筛。柠檬酸、 富马酸、 碳酸氢钠和碳酸钠分别干燥, 粉 碎成细粉, 过筛, 备用。 将上述浸膏粉分成二份, 一份加入柠檬酸、 富马酸细粉, 混匀, 制成颗 粒, 70℃干燥, 二号筛整粒 ; 另一份加入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细粉, 混匀, 制成颗粒, 70℃干燥, 二号筛整粒 ; 取剩余大黄细粉, 喷入玫瑰油, 加入聚乙二醇 6000, 聚乙二醇 5000, 十二烷基 硫酸钠, 滑石粉, 甘露醇, 冰片混匀, 过 80 目筛, 加入上述二种颗粒, 混匀, 压制成 1000 片, 即 得。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