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嘧菌酯和环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尤其是一种以嘧菌酯和环唑醇为主要活性 成分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嘧菌酯是一种全新的 β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具有保护、 治疗、 和铲除三重 功效, 通过抑制病菌的呼吸作用来破坏病菌的能量合成, 抑制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并抑制 产孢。嘧菌酯具有良好的作物安全性和非常显著的环境相容性。为得到最好的防效, 在病 害发生初期用药, 喷雾时应加足水量, 使作物表面药液充分覆盖。 嘧菌酯是由先正达公司开 发的产品, 制剂阿米西达为 25%的嘧菌酯悬浮剂, 主要用于防治果树、 蔬菜病害, 由于成本 高, 使用并不广泛。
环唑醇, 属三唑类杀菌剂, 是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 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对禾谷 类作物、 咖啡、 甜菜、 果树和葡萄上的白粉菌目、 锈菌目、 属孢霉属、 喙孢属、 壳针孢属、 黑星 菌属菌均有效。 与其它杀菌剂混用, 能很好防治谷类眼点病、 叶斑病和网斑病以及苹果白粉 病等。防治麦类锈病持效期为 4 ~ 6 周, 防治白粉病为 3 ~ 4 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个适用范围广、 成本低、 效果好的的含嘧菌酯和环 唑醇的杀菌组合物。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该杀菌组合物的用途。
本发明的措施是通过下列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杀菌组合物, 它含有嘧菌酯和环唑醇, 其中嘧菌酯和环唑醇的重量比为 0.1 ~ 50 ∶ 1 ~ 60。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 其中嘧菌酯和环唑醇的重量比为 2 ~ 50 ∶ 3 ~ 50。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 嘧菌酯和环唑醇与助剂以及助溶剂复配成农药上允许的任意 一种剂型。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剂型是水分散粒剂、 可湿性粉、 水乳、 悬浮剂、 乳油 和微胶囊剂等。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禾谷类和瓜、 果、 蔬菜病害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 果是 :
1、 本发明所用的嘧菌酯是 β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 环唑醇是一种三唑类杀菌剂, 两 者相互混配不会产生抵触, 可协同增效, 减少用药量, 降低成本。
2、 本组合物适用范围增加, 适用于禾谷类和瓜、 果、 蔬菜等的多种病害, 如小麦白 粉病、 黄瓜白粉病、 苹果斑点落叶病、 苹果白粉病、 梨黑星病等。
配制成嘧菌酯和环唑醇水分散粒剂时, 各组分的质量配比是 :
配制成嘧菌酯和环唑醇可湿性粉剂时, 各组分的质量配比是 :
配制成嘧菌酯和环唑醇微乳剂时, 各组分的质量配比是 :
配制成嘧菌酯和环唑醇悬浮剂时, 各组分的质量配比是 :
配制成乳油时, 各组分的质量配比是 :
配置成微胶囊剂时, 各组分的质量比是 :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但实施例并不能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例中剂型的制备方法均为常规方法。
实施例 1 :
取嘧菌酯 3g, 环唑醇 45g, 木质素磺酸钙 12g, 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 20g, 硫酸钠 5g, 高岭土 15g, 经混合、 粉碎、 再混合、 制粒、 烘干, 筛分等加工步骤制成 48%嘧菌酯· 环唑醇水 分散粒剂。
实施例 2 :
取嘧菌酯 5g, 环唑醇 40g, 木质素磺酸钙 17g, 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 20g, 高岭土 30g, 进行混合、 气流粉碎、 再混合, 制成 45%的嘧菌酯·环唑醇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 3 :
取嘧菌酯 10g, 环唑醇 30g, 甲基萘 15g,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 15g, 乙二醇 5g, 山梨醇 2g, 正丁醇 3g, 去离子水 20g, 经过原药的溶解、 加入助剂后的搅拌, 然后加水配成 40%的嘧 菌酯·环唑醇微乳剂。
实施例 4 :
取嘧菌酯 15g, 环唑醇 20g, 烷基醇 20g, 木质素磺酸钠 15g, 乙二醇为 8g, 黄原胶为 1.7g, 有机硅为 0.3g, 去离子水 20g, 将分散剂及润湿剂等助剂加水溶解搅拌后, 加原药再 搅拌、 磨碎, 加入增稠剂, 再搅拌, 制得 35%嘧菌酯·环唑醇悬浮剂。 实施例 5 :
取嘧菌酯 3g, 环唑醇 75g, 尿素 6g, 甲醛 3g, 木质素磺酸钠 8g, 乙二醇 1g, 黄原胶 为 0.1g, 有机硅为 0.3g, 去离子水余量, 经搅拌、 聚合反应、 升温、 固化等步骤制得 78%嘧菌 酯·环唑醇悬浮剂。
为验证以上实施例的杀菌活性, 分别采用了培养基法和盆栽试验法进行生物活性 测定。
I 培养基法
用上述实施例制得的制剂进行抑制苹果白粉病菌和辣椒炭疽病菌的活性试验。
1、 试验方法 : 采用菌丝生长率法测定上述实施例的抑菌活性。具体操作为 : 分别 取以上制剂药液和嘧菌酯、 环唑醇单剂 1ml 定容至 50ml, 在无菌工作台上吸取 1ml 加入 39ml 融化的 PDA 培养基中。 再平均倒入 4 个培养皿中, 轻轻振荡并冷却后形成含药培养基。 另将菌株在无药 PDA 培养基上于 25℃下预培养 96 小时。用直径为 7mm 的打孔器在靠近菌 落边缘的同一圆周上打取菌饼, 然后将菌饼接种到含各制剂的 PDA 培养基上, 置于 25℃恒 温箱内黑暗下培养 96 小时, 用 “十” 字交叉法测定各处理的菌落增长直径, 以不含药培养基 为对照。
生长抑制率 (% ) = (1- 处理菌落净增长直径 / 对照菌落净增长直径 )*100%净 增长直径=菌落测量直径 - 菌饼直径
2、 实验结果 :
表 1、 对苹果白粉病菌的抑制活性测定数据
药剂 嘧菌酯 50%重复 4菌落平均直径 (mm) 27.55696h 抑制率 (% ) 55.71102047889 A CN 102047890说4 4 4 4 4 4 4 30.20 22.30 20.45 21.70 19.90 25.30 53.40明书50.00 67.03 71.01 68.31 72.20 60.56 -5/6 页环唑醇 50% 实施例 1 实施例 2 实施例 3 实施例 4 实施例 5 CK
表 2 辣椒炭疽病菌的抑制活性测定数据药剂 嘧菌酯 50% 环唑醇 50% 实施例 1 实施例 2 实施例 3 实施例 4 实施例 5 CK 重复 4 4 4 4 4 4 4 4 菌落平均直径 (mm) 26.30 28.40 21.30 20.60 19.80 18.90 19.30 47.20 96h 抑制率 (% ) 52.00 46.76 64.43 66.17 68.16 70.40 69.4 -3、 实验结论
从上述试验可得出 : 嘧菌酯与环唑醇混配后, 比使用单剂对苹果白粉病菌和辣椒 炭疽病菌的抑制效果明显增加。
II、 盆栽试验法
采用对黄瓜白粉病的杀菌效果对实施例进行测定。 当盆栽黄瓜长到第三至四片真 叶, 叶片展开后选长势旺、 生长较均匀的供试验使用 ( 每盆定植 4 棵苗 ), 每个处理重复 8 次。将上述试剂各稀释 2000 倍, 按常规常量喷药, 24 小时后接菌, 每盆喷菌液 5ml, 然后保 温 (21 ~ 24℃ ) 保湿 ( 相对湿度 )90% ) 保证病菌的入侵。待发病稳定后, 按照黄瓜白粉 病分级标准调查全株病情指数, 并与空白和单剂对照作药效评价。
统计分析方法
1、 病情分级标准 0级: 叶片无病斑 1级: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 5%以下 ; 3级: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 6 ~ 10% ; 5级: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 11 ~ 25% ; 7级: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 26 ~ 50% ; 9级: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 50%以上 ; 2、 计算方法 病情指数=∑ ( 各级病叶数 * 相对级数 )*100/ 调查总叶数 *9 防治效果= ( 对照病情指数 - 处理病情指数 )*100/ 对照病情指数 表 3 不同制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数据
从上表 3 可以得出, 嘧菌酯与环唑醇混配对黄瓜白粉病比单剂有很高的增效作用。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