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具清洗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使液体雾化的超声波振子的餐具清洗机。
背景技术
例如,用图6、图7说明日本特开2006-288776号公报公开的以往的一般的餐具清洗机。
如图6所示,在餐具清洗机1内部设有收纳餐具类2的清洗槽3。在清洗槽3的下方设有喷射由泵9加压的清洗水的清洗喷嘴10。在清洗喷嘴10的上方配置有收纳餐具类2的餐具筐12。而且在清洗槽3的下部,配置有加热清洗水的加热器11。在餐具清洗机1后部设有供水阀4。通过打开该供水阀4,将水或热水供给到清洗槽3内。在前表面面板上设有控制装置14,控制装置14进行控制,以将清洗水供给到规定的位置。
而且,该餐具清洗机1在前表面下部包括储存高浓度的清洗液的清洗液槽15和使清洗液槽15内的高浓度的清洗液微粒化而向清洗槽3内飞散的清洗液飞散部16。此外,清洗液槽15由清洗剂投入部24覆盖。图7表示清洗液槽15和清洗剂投入部24的主要部分剖视图。清洗液槽15与清洗槽3分开,具有向上方竖起的壁17和与清洗槽3连通的连通部37。清洗液飞散部16是由超声波振子21和容器36构成的雾化产生装置。
接着,说明像上述那样构成的以往的餐具清洗机的动作。首先,在餐具类2被放置在餐具筐12中的状态下,进行雾化工序。在雾化工序中,规定量的清洗剂由清洗剂部24投入到清洗液槽15中。接着,由控制部14所控制的规定水量的清洗水从供水阀4被导入到清洗槽3中。此时,清洗水也同时从清洗槽3通过连通部37被导入到清洗液槽15中,清洗液飞散部16附近的清洗剂开始溶解在清洗水中。在此,通过使超声波振子21动作,使清洗剂溶解在清洗水中而形成的清洗液雾化,高浓度清洗液飞散而附着在餐具类2上。
这样,通过使用清洗液飞散部16,并设置使浓度比通常使用时的清洗剂浓度高的清洗液附着到被清洗物上并进行放置的雾化工序,能清洗掉以往无法清洗掉的饭菜的污垢。作为结果,能大幅度提高清洗性能。
接着,进行正式清洗工序。驱动泵9,由清洗喷嘴10对餐具类2喷射通常浓度的清洗水。之后,更换清洗水,进行几次冲洗工序。最后,通过干燥工序使餐具类2干燥。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餐具清洗机中,为了保护清洗液飞散部16的超声波振子21,由容器36保护超声波振子21。即,隔着作为容器36的上表面的二次振动面由超声波振子21进行雾化。因此,在二次振动面上超声波振子21的能量被吸收或被反射,难于确保充分的雾化性能。
也有不用容器36保护超声波振子21而暴露地使用的情况。在该情况下,能够消除作为上述问题点的隔着二次振动面所导致的雾化性能的降低。但是,因为超声波振子21的振动面暴露,所以未溶解的清洗剂、附着到餐具等被清洗物上的剩菜附着在振动面上。由此,雾化量显著降低,在严重的情况下,产生超声波振子21本身发生故障、不动作这样的问题。
而且,清洗剂投入部24被配置成覆盖在清洗液飞散部16的上方。因此,由清洗喷嘴10喷射且自清洗槽3的壁面和餐具落下的清洗水被清洗剂投入部24挡住,超声波振子21的周边多是没有水流动而处于淤塞的状态。因此,在被投入的清洗剂量较多的情况下,即使在清洗、冲洗工序中使泵动作而使清洗水循环,因为超声波振子21附近的水不太流动,所以投入到超声波振子21附近的清洗剂多是不能被完全地溶解。因此,有时清洗剂残留、堆积在超声波振子21的振动面上。
此外,从被清洗物冲洗下来的剩菜进入到超声波振子21周边的情况也同样,由于在超声波振子21的周边水不太流动,所以有时剩菜仍残留在超声波振子21地振动面上。由于反复的使用,一旦剩菜堆积,则雾化量显著降低或产生异味。在严重的情况下,产生超声波振子21本身发生故障、不动作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即使在暴露超声波振子使用的情况下也能防止投入的清洗剂和从餐具等被清洗物冲洗下来的剩菜堆积而附着在超声波振子的振动面上的餐具清洗机。由此,抑制产生影响超声波振子的动作而造成雾化量显著的降低、或超声波振子发生故障而不动作这样的问题。因此,提供一种能长期稳定地进行充分量的雾化的餐具清洗机。
本发明包括:收容被清洗物的清洗槽;向清洗槽内进行供水的供水部;对被清洗物喷射清洗水的清洗喷嘴;设于清洗槽内并且存储被雾化的液体的存储部;设置于存储部内并且进行清洗液的雾化的超声波振子;设于存储部的上方并且用于将清洗剂投入到存储部内的清洗剂投入部,清洗剂投入部具有供清洗水滴到超声波振子上的滴下孔。
由此,清洗水从设于清洗剂投入部的滴下孔向超声波振子的振动面滴下,消除了超声波振子周边的清洗水和清洗液的淤塞。由此,即使在使超声波振子暴露而使用的情况下,也能防止未溶解的清洗剂、剩菜附着在超声波振子的振动面上。因此,能防止清洗剂、剩菜堆积在超声波振子的振动面上而附着。因此,抑制产生影响超声波振子的动作而造成雾化量显著的降低、超声波振子发生故障而不动作这样的问题,能长期稳定地进行充分量的雾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的纵剖视图。
图2是该餐具清洗机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3是该餐具清洗机的主要部分剖视立体图。
图4是该餐具清洗机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5是该餐具清洗机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6是以往的餐具清洗机的纵剖视图。
图7是以往的餐具清洗机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和以往例子相同的构成标注相同附图标记,省略说明。而且,本发明不限于该实施方式。
图1是从右侧面看到的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的纵剖视图,左侧表示餐具清洗机的前表面,右侧表示后表面。图2是该餐具清洗机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3是该餐具清洗机的主要部分剖视立体图。图4是该餐具清洗机的主要部分俯视图。图5是该餐具清洗机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在图1中,餐具清洗机1具有收容餐具类2等被清洗物的清洗槽20。通过打开作为供水部的供水阀4,水或热水被供给到清洗槽20内。在清洗槽20的后表面(图1的右侧)上设有与清洗槽20连通的辅助容器5和水位检测部6。水位检测部6检测供给到清洗槽20内的清洗水的水位,由此控制清洗槽20内的水量。在清洗槽20的底部设有排水口7。与该排水口7连通的、由电动机8所驱动的泵9被安装在餐具清洗机1的后表面下部。利用该泵9使清洗水在清洗槽20的内部循环。在上述构成中,被供给到清洗槽20内的清洗水通过排水口7被吸入泵9中,由泵9供给到设于清洗槽20的内底部的清洗喷嘴10。由清洗喷嘴10喷射的清洗水以清洗餐具类2之后再次返回到排水口7这样的路径循环。驱动泵9时,清洗槽20内的清洗水的水位降低了与清洗水被吸入泵9中的量相对应的程度。
此外,在清洗喷嘴10和清洗槽20的底部之间安装有清洗水加热用的加热器11。在清洗喷嘴10的上方设置构成为能整齐地配置餐具类2、并能有效地对餐具类2喷射清洗水的餐具筐12,从而高效率地进行清洗。
此外,在对清洗槽20内的清洗水进行排水的情况下,通过驱动电动机8反转,将清洗水从排水软管13向机外排水。而且,供水阀4的开闭、水位检测部6的水位的检测、电动机8等的电气部件类的动作-转换等由控制部14控制,进行餐具清洗机1的清洗、冲洗、干燥等各工序的动作。
此外,在餐具清洗机1的清洗槽底部前方包括存储雾化的液体的存储部35和清洗剂投入部24。在存储部35内具有超声波振子21。该超声波振子21位于清洗槽底部前方的左右方向的中央的右侧(在图1中,纵深方向的中央的跟前侧)。与清洗槽内壁部20a抵接地设置清洗剂投入部24,并使清洗剂投入部24在存储部35的上方覆盖存储部35。
图2是从右侧面(图1的跟前侧)看清洗槽20时的存储部和清洗剂投入部的纵剖视图。如图2所示,在存储部35内设有安装超声波振子21的底部开口部34。从清洗槽20下方外侧,借助防水密封垫22面对该底部开口部34地设置进行雾化的超声波振子21。超声波振子21周边的清洗槽20内侧为具有倾斜的倾斜平面部20b。
在图2中,由压电元件构成的超声波振子21具有进行振动的振动板21a和保护振动板21a的与液体接触一侧的振动面的表面保护层21b(在图2中表示表面)。超声波振子21的表面保护层21b暴露于清洗槽20,振动面保持倾斜状态。超声波振子21用防水密封垫22水密地固定,以堵塞设于清洗槽20的底部开口部34。利用该防水密封垫22和超声波振子21形成超声波振子凹部31。利用表面保护层21b保护振动板21a不受碱性清洗剂、污染等影响,所以振动板21a很难被腐蚀。
用图3和图4详细地说明倾斜平面部20b和超声波振子21的倾斜。图3是从前方侧看到的餐具清洗机的清洗槽20的主要部分剖切立体图。图4是在跟前从上方俯视餐具清洗机前方的图。在图3中倾斜平面部20b以设于超声波振子21的左侧的清洗剂投入口25的正下方附近(在图4中超声波振子21的左侧)作为上方,使超声波振子21的右侧向下方倾斜。即,在图4中,倾斜平面部20b为从左侧到右侧向下倾斜的倾斜面。超声波振子21配置在该倾斜平面部20b的大致中央部。
在图4中,超声波振子21的表面被设置成从铅直方向向餐具清洗机的前方倾斜10度~20度,优选倾斜15度,而且从上方观察该倾斜方向顺时针旋转20度~30度,优选旋转25度。也就是说,在图4中,超声波振子21沿着线段21d从右上方向左下方倾斜。因此,超声波振子21的下降方向和倾斜平面部20b的下降方向大致垂直地交叉。也就是说,从外观看来,这些倾斜面的倾斜下降方向互相相对地形成。该超声波振子21的位置和倾斜程度是发明人经过改变各种条件反复进行实验而发现的被超声波振子21雾化的高浓度的清洗液能够短时间全部充满清洗槽20内的最佳的位置和倾斜程度。
而且,在清洗槽20内侧的超声波振子21的周边设有分隔壁23。该分隔壁23设于俯视看来与由于超声波振子21的超声波振动能量引起的水面隆起的方向大致相同方向侧(也包含相同方向侧)。即,像图4那样在跟前从上方俯视餐具清洗机的前方,仅在超声波振子21的左侧配置分隔壁23,在倾斜平面部20b下方侧(在图4中右侧)具有开口部23a。
在图3中,暴露到清洗槽20内的超声波振子21的上方由清洗剂投入部24覆盖,以保护超声波振子21不与筷子、叉子等直接接触而受到损伤。清洗剂投入部24被设置在存储部35和超声波振子21的上方,在清洗槽20内与清洗槽内壁部20a抵接。在清洗剂投入部24的内部设有利用超声波振子21使清洗液雾化的第1空间部24a。而且,在清洗剂投入部24的内部,从餐具清洗机的前方观察在第1空间部24a的左侧(在图3中左侧)具有与第1空间部24a相邻地设置的、存储清洗剂的第2空间部24b。在清洗剂投入部24的第2空间部24b的上方侧设有呈格子状开口的、投入清洗剂的清洗剂投入口25。在第1空间部24a、第2空间部24b之间由肋28分开。在该肋28的下端部和清洗槽20的底面之间以及肋28前端部和前方壁面之间设有间隙。该空隙形成存储在第2空间部24b中的清洗剂以恒定量流入到第1空间部24a的清洗剂流入部29。
此时,因为倾斜平面部20b从第2空间部24b朝向第1空间部24a向下倾斜,所以存储于第2空间部24b的清洗剂向第1空间部24a、即超声波振子21侧流动。
在图2中,清洗剂投入部24在第1空间部24a的上方、即超声波振子21的上方的位置具有朝向超声波振子凹部31滴下清洗水的滴下孔32。在滴下孔32中设有引导肋32a,使得通过滴下孔32的清洗水准确地落到超声波振子21的振动面。
而且,图5是从与图3相反侧看到的图,即朝向前方壁面看到的清洗槽20的内表面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在图5中,在清洗剂投入部24的上部表面围绕滴下孔32地配置清洗水导入肋33a。即,清洗水导入肋33a构成将清洗水向滴下孔32导入的导入路径33,以便能够更多地将沿着清洗槽20的内壁、即图5中的清洗槽内壁部20a落下的清洗水汇集到滴下孔32中。即,导入路径33的端部与清洗槽内壁部20a接触。而且,在导入路径33中设有供清洗水流入滴下孔32这样的倾斜面。导入路径33既可以全部都是倾斜面,也可以一部分是倾斜面。
在清洗剂投入部24上,在图3的第1空间部24a的与超声波振子21左右方向倾斜向下方向相反一侧的右侧的壁面和内侧的壁面、即图5中左侧和跟前侧的、朝向上部变窄地倾斜而形成的壁面上呈格子状地设有用于将雾化的清洗液向清洗剂投入部24外侧排出的喷射口26。经由该喷射口26连通第1空间部24a和清洗槽20内。而且,在第2空间部24b的壁面上方设有清洗剂排出部30(参照图5),存储于第2空间部24b内的清洗剂达到恒定的高度时向清洗剂投入部24外排出。此外,该清洗剂排出部30设在高于使超声波振子21动作的水位的位置,以使在由超声波振子21运转而进行雾化动作时不被水淹没。
如图3所示,在清洗剂投入部24中,在第1空间部24a的顶面附近即比清洗剂投入口25高的位置朝向清洗剂投入口25地设有孔27。孔27构成为,经由孔27将作为雾化动作中的在第1空间部24a内隆起的清洗水的水柱供给到设于第2空间部24b的顶面的清洗剂投入口25。这样能促进雾化动作中的清洗剂的溶解。
对像以上那样构成的餐具清洗机说明其动作。首先,由清洗剂投入口25向清洗剂投入部24内的第2空间部24b投入清洗剂,清洗剂存储在清洗剂投入部24内。在动作开始时,控制部14打开供水阀4,水或热水被供给到清洗槽20内。被供给到清洗槽20内的清洗水也流入连通的辅助容器5,通过水位检测部6检测规定的水位,停止供水动作。该水位设定为超声波振子21被淹没的高度。若在该状态下使超声波振子21动作,则存储部35中清洗剂浓度高的清洗液进行雾化,同时隆起的水柱如图3中的箭头标记A所示那样经由孔27返回到清洗剂投入口25中,被供给到第2空间部24b中。利用该箭头标记A表示的返回路径,高效率地使存储在清洗剂投入部24内的清洗剂溶解并且使高浓度的清洗液雾化。而且,高效率地回收无法雾化而隆起的清洗液,能够将超声波振子21周边的进行雾化的清洗液保持为高浓度。
此外,雾化了的高浓度的清洗液从喷射口26被送到清洗剂投入部24外。被送到清洗剂投入部24外的雾化了的高浓度的清洗液利用由设于清洗槽20的底面上的加热器11加热的清洗槽20内的空气的上升气流充满整个清洗槽20,能使高浓度的清洗剂成分附着在餐具类2上。
这样,以在清洗槽20内充满雾化了的高浓度的清洗液的状态放置规定时间后,控制部14完成雾化过程。接着,进行清洗、冲洗、干燥的一连串的工序。另外,控制部14不仅可以将上述各过程按顺序作为一连串的工序来进行,还可以只进行任一个单独的或多个工序。
利用附属于清洗剂的计量小勺等来投入清洗剂。但是,因为被使用者的手投入的清洗剂量存在偏差,所以存在投入规定量以上的清洗剂而清洗剂未溶解的情况。而且,在向清洗槽20内供给的水温低的情况下,也存在因为清洗剂难以溶解,所以即使是规定量的清洗剂量清洗剂也未溶解的情况。
清洗剂投入后,未溶解的清洗剂在雾化动作中的清洗剂投入部24内被由超声波振子21的超声波振动能量产生的水面的隆起、水柱所搅拌。由水面的隆起而产生的清洗液的水柱越过分隔壁23,朝向孔27隆起,该分隔壁23设于与由超声波振子21的超声波振动能量引起的水面的隆起方向大致相同方向侧(也包含相同方向侧)。而且,作为清洗液从孔27流到清洗剂投入部24的上表面,经由清洗剂投入口25返回到第2空间部24b(图3箭头标记A)中。另一方面,第1空间部24a内的清洗液由于水柱的产生而瞬间减少,所以产生从第2空间部24b向第1空间部24a的水流。
水流从设在超声波振子21周边的倾斜平面部20b的较高的部分向较低的部分、即从图3的左方向向右方向流动。由此,未溶解的清洗剂流入到配置在倾斜面的中央部上的超声波振子21的超声波振子凹部31中。但是,利用设于超声波振子21的周边的分隔壁23使未溶解的清洗剂在流入到超声波振子21的超声波振子凹部31中之前被拦截。
但是,在被投入的清洗剂较多的情况下,存在即使完成了雾化过程的时刻清洗剂仍未溶解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在雾化过程后的清洗过程中,清洗水从清洗剂投入口25流入第2空间部24b中,未溶解的清洗剂从倾斜平面部20b的较高的部分流向较低的部分。此时,清洗剂的大部分利用分隔壁23避开超声波振子凹部31而从喷射口26向清洗剂投入部24外排出。但是,也存在未溶解的清洗剂的一部分绕过分隔壁23进入到超声波振子凹部31中的情况。但是,通过利用由设于清洗剂投入部24的滴下孔32滴到超声波振子21的振动面上的清洗水,超声波振子凹部31内的清洗水或清洗液不淤塞而沿开口部23a的方向流动,从而被循环。特别是驱动泵9时,超声波振子凹部31内的清洗水自泵9未搅拌时起,由从滴下孔32滴下的清洗水搅拌。清洗槽3内的清洗水的水位降低到与清洗水被泵9吸入的量相对应那样的程度,直到分隔壁23的顶部程度的高度,因此从滴下孔32滴下的清洗水的影响较大。因此,进入到超声波振子凹部31的清洗剂或溶解或被淘出。由此,运转完成后,能防止清洗剂残留在超声波振子21的振动面上。此外,即使在清洗工序中从餐具类冲洗下来的剩菜等偶尔进入到超声波振子凹部31中,也能通过自滴下孔32滴下清洗水,利用和上述相同的作用来进行防止。而且,在冲洗工序中,能够利用清洗剂浓度等低于清洗工序的清洗水的冲洗用的清洗水来清洗超声波振子21的振动面。
此外,在抵接清洗槽20的内壁地设置的清洗剂投入部24的上部表面,围绕滴下孔32地设有清洗水导入肋33a。由此,构成通向滴下孔32的导入路径33。该导入路径33的端部与清洗槽内壁部20a接触。因此,能将由清洗喷嘴10喷射的沿着清洗槽20的内壁落下的清洗水高效率地汇集到滴下孔32中。在导入路径33中设有使清洗水朝向滴下孔32流动的倾斜面。因此,能将更多的清洗水汇集到滴下孔中,能更加有效地防止清洗剂和剩菜堆积在超声波振子21的振动面上。
此外,在滴下孔32中设有引导肋32a(参照图2)。由此,能够使清洗水更加准确地滴到超声波振子21的振动面上。此外,通过具有该引导肋32b,能够与清洗水的粘度、滴下孔32表面状态等无关而使清洗水稳定地滴到超声波振子21的振动面上。此外,通过设有引导肋32b,即使在清洗剂投入部24的任意的位置形成滴下孔32,也能将清洗水引导到超声波振子21的振动面上。
根据以上那样的本实施方式,通过消除超声波振子21周边的清洗水和清洗液的淤塞,能防止清洗剂和剩菜堆积而附着在超声波振子21的振动面上。因此,可防止发生影响超声波振子21的动作而造成雾化量显著的降低、或超声波振子21发生故障而产生不动作这样的问题,能长期稳定地进行雾化。另外,利用超声波振子21的安装方法和构成,即使在作为不存在超声波振子凹部31的构成的情况下,也能得到防止清洗剂和剩菜堆积到超声波振子21的振动面上的效果。
如以上说明那样,本发明包括:收容被清洗物的清洗槽;向清洗槽内进行供水的供水部;对被清洗物喷射清洗水的清洗喷嘴;设于清洗槽内并且存储被雾化的液体的存储部;设置于存储部内并且进行清洗液的雾化的超声波振子;设于存储部的上方并且用于将清洗剂投入到存储部内的清洗剂投入部,清洗剂投入部具有供清洗水滴到超声波振子上的滴下孔。由此,清洗水从设于清洗剂投入部上的滴下孔向超声波振子的振动面滴下,消除了超声波振子周边的清洗水和清洗液的淤塞。
由此,即使在使超声波振子暴露而使用的情况下,也能防止未溶解的清洗剂、剩菜附着在超声波振子的振动面上。因此,能防止清洗剂、剩菜堆积并附着在超声波振子的振动面上。因此,可抑制产生影响超声波振子的动作而造成雾化量显著的降低、或超声波振子发生故障而产生不动作这样的问题,能长期稳定地进行充分量的雾化。
此外,在本发明中,清洗剂投入部具有将清洗水导入到滴下孔中的导入路径。由此,能有效地将清洗水导入到滴下孔中。
此外,在本发明中,清洗剂投入部与清洗槽的内壁抵接设置,导入路径的端部与清洗槽的内壁接触,能将沿着清洗槽的内壁落下的清洗水导入到滴下孔中。
由此,能将沿着清洗槽的内壁落下的清洗水有效地导入到滴下孔中,所以能更加有效地将清洗水导入到滴下孔中。
此外,在本发明中,导入路径由设于清洗剂投入部的上部表面的清洗水导入肋形成。由此,能更加有效地将清洗水导入到滴下孔中。
此外,在本发明中,导入路径具有倾斜面。由此,能更加有效地将清洗水导入到滴下孔中。
此外,在本发明中,滴下孔具有使清洗水落到超声波振子的振动面上的引导肋。
由此,能使清洗水从滴下孔可靠地落到超声波振子的振动面上。
此外,在本发明中,滴下孔设置在超声波振子的上方。由此,能更加可靠地使清洗水滴到超声波振子的振动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