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仁抗癌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具有抗肿瘤 ( 抗癌 ) 作用的中药, 特别是从薏苡仁提取的化合 物中制备具有抗肿瘤 ( 抗癌 ) 作用的有效化学物质组的方法。
背景技术 薏苡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 (Coix lacryma-jobi L.var.ma-yuen(Roman.)Stapf) 的干燥成熟种仁, 呈宽卵形或长椭圆形, 长 4 ~ 8mm, 宽 3 ~ 6mm。表面乳白色, 光滑, 偶有残 存的黄褐色种皮 ; 一端钝圆, 另端较宽而微凹, 有 1 淡棕色点状种脐 ; 背面圆凸, 腹面有 1 条 较宽而深的纵沟。质坚实, 断面白色, 粉性。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主产于福建、 河北、 辽宁 等地。
薏苡仁始载于 《神农本草经》 , 其性甘味淡凉, 具有利水渗湿、 健脾止泻、 除痹、 排 脓、 解毒散结的功效。其中含薏苡仁酯 (coixenolide), 粗蛋白 13% -14%, 脂类 2% -8%。 脂类中三酰甘油 61 % -64 %, 二酰甘油 6 % -7 %, 一酰甘油 4 %, 甾醇酯 9 %, 游离脂肪酸 17% -18%。在三酰甘油中亚油酸 (linoleic acid) 含量可达 25% -28%, 在游离脂肪酸 中亚油酸含量为 27% -28%, 游离脂肪酸还有棕榈酸 (palmitic acid), 硬脂酸 (stearic acid), 顺 -8- 十八碳烯酸 (cis-8-oc-tadecenoic acid) 即油酸等。一酰甘油中有具抗 肿瘤作用的 α- 单油酸甘油酯 (α-monoolein), 甾醇酯中有具促排卵作用的顺 -、 反-阿 魏酰豆甾醇 (cis-、 trans-feruloylstigmasterol) 和顺 -、 反 - 阿魏酰菜油甾醇 (cis-、 trans-feruloylcampesterol) 等。还含抗补体作用的葡聚糖和酸性多糖 CA-1、 CA-2 及 降血糖作用的薏苡多糖 (coixan)A、 B、 C。种子挥发油含 69 种成分, 其中主要的有己醛 (hexanal), 己酸 (hexanoic acid), 2- 乙基 -3- 羟基丁酸己酯 (2-ethyl-3-hydroxy-hexyl butrate), γ- 壬内酯 (γ-nonalactone), 壬酸 (nonanoic acid), 辛酸 (octanoic aid), 棕 榈酸乙酯 (ethylpalmitate), 亚油酸甲酯 (methyllinoleate), 香草醛 (vanillin) 及亚油 酸乙酯 (ethyllinoleate) 等。
在传统中医中药学研究中, 均采用薏苡仁治疗水肿, 小便不利, 脚气, 脾虚泄泻, 湿 痹拘挛, 肺痈, 肠痈等症。现代研究认为, 薏苡仁具有抗肿瘤、 免疫调节、 降血糖血钙、 降压、 降脂减肥、 抗疟原虫、 抗病毒的功效。
近年来公开文献报道了一些薏苡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内容, 例如 : 温晓 蓉在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发表了 “薏苡仁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研究进 展” 的文章, 本文对薏苡仁的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包括该中药的主要成分如脂肪酸及 酯、 甾醇类、 三萜类、 生物碱类、 多糖类化合物, 以及有关抗病毒、 免疫调节、 抑制肿瘤血管生 成、 抗炎镇痛镇静作用的研究。
刘津, 唐安洲, 康敏等在 《广西医学》 发表了 “薏苡仁提取物对鼻咽癌细胞作用的 研究” 的文章, 研究薏苡仁提取物对鼻咽癌细胞株 CNE1、 CNE2、 TWO3 和 C666-1 细胞体外培 养情况下的抑制作用。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其作用于鼻咽癌细胞后细胞形态学的改变。运 用 MTT 法检测药物提取物及含药血清抑制细胞增殖的情况。结果证明薏苡仁可抑制 CNE1、
CNE2、 TWO3 和 C666-1 细胞的增殖, 其作用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结论 薏苡仁提取物在 体外实验中具有抗鼻咽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 是确定传统中药薏苡仁的药理作用——抗肿瘤 ( 抗癌 ) 作用, 从薏 苡仁中提取出抗肿瘤有效化学物质组分和提取方法, 并用这些有效化学物质组分作为制备 抗肿瘤 ( 抗癌 ) 作用药物的原料, 从而更好的利用我国中草药资源, 丰富中草药治疗疾病的 领域。
本发明人通过对薏苡仁药材的提取物进行研究, 在体内外的抗癌试验研究表明其 提取物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薏苡仁抗癌中药, 其特征是为从薏苡仁中提取的具有抗肿瘤 ( 抗癌 ) 作用的 化学物质组分。所述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化学物质组分主要有 :
1、 三亚油酸甘油酯, 分子式 : C57H98O6, 分子量 : 878.7{ 在液谱图中保留时间 (min) 为: 9.721} 2、 二亚油酸油酸甘油酯, 分子式 : C57H100O6, 分子量 : 880.8{ 在液谱图中保留时间 (min) 为 : 11.679}
3、 棕榈酸二亚油酸甘油酯, 分子式 : C55H98O6, 分子量 : 854.7{ 在液谱图中保留时间 (min) 为 : 12.228}
4、 亚油酸二油酸甘油酯, 分子式 : C57H102O6, 分子量 : 882.8{ 在液谱图中保留时间 (min) 为 : 14.188}
5、 棕榈酸亚油酸油酸甘油酯, 分子式 : C55H100O6, 分子量 : 856.8{ 在液谱图中保留时 间 (min) 为 : 14.858}
6、 二棕榈酸亚油酸甘油酯, 分子式 : C53H98O6, 分子量 : 830.7{ 在液谱图中保留时间 (min) 为 : 15.584}
7、 三油酸甘油酯, 分子式 : C57H104 O6, 分子量 : 884.8{ 在液谱图中保留时间 (min) 为: 17.370}
8、 棕榈酸二油酸甘油酯, 分子式 : C55H102 O6, 分子量 : 858.8{ 在液谱图中保留时间 (min) 为 : 18.327}
9、 二棕榈酸油酸甘油酯, 分子式 : C53H100O6, 分子量 : 832.8{ 在液谱图中保留时间 (min) 为 : 19.317}
10、 二油酸硬脂酸甘油酯, 分子式 : C57H106O6, 分子量 : 886.8{ 在液谱图中保留时间 (min) 为 : 22.140}
( 见附图 1)
所述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化学组分, 在液相谱图色谱条件下 : 色谱柱为迪马 C18 柱 (4.6mm×250mm, 5μm), 流动相为乙腈 - 二氯甲烷 (60 ∶ 40) ; 流速 : 1mL/min ; 柱温 : 25 ℃ ; ELSD 参数 : 漂移管温度 35℃。
从薏苡仁中提取的有效化学物质组做成以下制剂或剂型 : 口服给药制剂 : 口服 液、 片剂、 胶囊、 含片、 丸剂 ; 注射给药制剂 : 注射剂 ; 喷雾给药制剂。
从薏苡仁中提取的具有抗癌作用的有效化学物质组分经实验证明在体内外均有 抑制癌细胞增长作用, 可应用于癌症的治疗。
具有抗癌作用的有效化学物质组分的提取方法, 是将薏苡仁粗粉加适量乙酸乙酯 回流提取 3 ~ 4 次, 合并提取液, 过滤, 回收溶剂, 减压干燥至无溶剂, 即得薏苡仁有效物质 组。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 提取工艺简单、 能制成多种剂型, 具有较好的抗癌作用。 附图说明
图 1 是从薏苡仁中提取具有抗肿瘤 ( 抗癌 ) 作用的有效化学组分的液相图谱。 图 2 是 10%含药血清对人肝癌细胞 HepG2 的抑制作用示图。 图 3 是 10%含药血清对人肝癌细胞 SMMC-7721 抑制作用示图。 图 2 和图 3 中标号 为: 阳性对照 为: 高剂量 为: 中剂量 为: 低剂量具体实施方式
薏苡仁有效物质组分的提取 :
提取前的处理 : 先将薏苡仁药材粉碎, 过 20 目筛。
提取方法 : 加 3 倍量乙酸乙酯, 70℃回流提取 3 次, 合并提取液, 过滤, 回收溶剂, 减 压干燥至无溶剂, 即得薏苡仁有效物质组分。
薏苡仁有效物质组的药理研究
对接种 H22 肝癌实体瘤的小鼠灌胃薏苡仁提取物, 测定其抑制作用。
体外试验, 采用 MTT 法结合血清药理学方法, 测定含薏苡仁提取物的小鼠血清对 人肝癌细胞株 HepG2、 SMMC-7721 的生长抑制情况, 为薏苡仁提取物抗肿瘤 ( 抗癌 ) 作用的 下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结论
在体内外实验中, 薏苡仁有效物质组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抗肝癌药物的制备
薏苡仁中具有抗癌作用的有效化学物质组可以制备成抗肝癌的药物, 例如, 可根 据需要, 制备成不同的剂型 : 口服给药制剂, 如口服液、 片剂、 胶囊、 含片、 丸剂 ; 注射给药制 剂, 如注射剂 ; 喷雾给药制剂等的抗癌试验中, 其有良好的抗肝癌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人肝癌细胞株 HepG2、 SMMC-7721, 小鼠肝癌 H22 细胞株均购自上海复蒙 生物有限公司, 本实验室传代保存。清洁级昆明种小鼠, 体重 (18-20g), 雌性, ( 购于大连医 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合格证号为 : SCXX( 辽 )2008-0002)。薏苡仁购自市面超市。
1.2 试剂及仪器 DMEM 培养基、 胰蛋白酶、 四甲基偶氮唑盐 (MTT) 均由美国 GIBCO 公司出品 ; 二甲基亚砜 (DMSO) : 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 ; 小牛血清 (NBCS) : 杭州四季青 生物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 青霉素 : 哈药集团制药总厂批号 : A081100207 ; 链霉素 : 大连美罗大药厂批号 : 65081216 ; 环磷酰胺 : 江苏恒瑞医药股分有限公司批号 : 09040721
ACCULAB ALC-11C.4 型电子天平 : 德国赛多利斯集团 ; NUAIRETM US AUTOFLOW 型 CO2 培养箱 : 德国 NUAIRE 公司 ; BCN-1360B 型生物洁净工作台 : 北京东联哈尔仪器制造有限 公司 ; AE31 型倒置相差显微镜 : Motic 公司 ; SUNRISE 酶标仪 : 瑞士 TECAN 公司 ; Milli-Q 超 纯水处理装置 : 美国 Millipore 公司 ; 不锈钢正压滤器 (500mL) : 海宁市亚泰制药机械有限 公司 ; 96 孔无菌培养板 : 美国 Costar 公司 ; 手提式压力蒸汽消毒器 : 丹东市日用五金厂 ; 血 球计数板 : 上海求精生化仪器厂
1.3 实验方法
1.3.1 药物的制备 薏苡仁药材粗粉, 乙酸乙酯回流提取, 回收溶剂。
1.3.2 动物分组及给药剂量 将小鼠随机分 6 组, 每组 10 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 ; 阴性对照组, 灌胃生理盐水, 每日 0.2ml ; 环磷酰胺对照组 (CTX), 剂量 20mg·kg-1·d-1 ; 薏苡 -1 -1 仁提取物大、 中、 小剂量组分别为 3, 1, 0.3g·kg ·d 。
1.3.3 给 药 方 法 及 样 品 制 备 各 组 按 常 规 方 法 接 种 H22 瘤 株, 瘤细胞 ( 冰 7 浴 )2×10 /mL, 每鼠于右前腋下接种 0.2mL, 接种次日开始给药, 每日 1 次, 用药 10 天。各 组小鼠均于末次给药后 1h 进行以下试验 : 称重后, 摘眼球取血, 滴入离心管内, 全血于 37℃ -1 温孵 30min 后, 3500r·min 离心 10min, 吸取上部血清, 同组血清合并, 0.45um、 0.22um 微 孔滤膜依次过滤除菌, 置 -80℃冰箱保存备用。 颈椎脱臼处死, 完整剥离瘤块, 精密电子天平 称重并记录, 计算肿瘤抑制率。
肿瘤抑制率 ( % ) = [( 对照组平均瘤重 - 给药组平均瘤重 )/ 对照组平均瘤 重 ]×100%
1.3.4 MTT( 噻唑兰 ) 试验 人肝癌细胞 HepG2、 SMMC-7721 接种在含 10%灭活的新 生小牛血清的 DMEM 培养液中, 置 37℃, 5% CO2 的孵箱中培养, 每 2 ~ 3d 用 0.25%胰酶消化 传代。传 2 ~ 3 代后, 取处于对数生长期、 生长状态良好的细胞 1 瓶, 经 PBS 清洗, 用 0.25% 的胰酶消化, 待细胞趋于变圆用培养液冲洗吹打细胞, 制成细胞悬液。用血球计数板计数, 4 加培养液稀释至浓度为 5×10 个 /mL, 接种于 96 孔培养板, 每孔 100uL。培养 24h 后, 加入 含不同实验组不同浓度血清的培养液, 每组设 5 个复孔。培养箱中连续培养 24h、 48h、 72h、 96h, 分别加入 20uL 的 MTT(5mg/mL) 溶液, 继续培养 4h 后吸去上清液, 每孔加入二甲基亚枫 150uL, 振荡, 至溴代噻唑蓝完全溶解, 在 492nm 波长处用酶标仪测其吸光度 (OD), 测定时需 减去空白对照的吸光度 (OD)。
细胞生长抑制率 (IC% ) = [( 对照组 OD- 给药组 OD)/ 对照组 OD]×100%
1.3.5 统计学处理 各项参数均以表示, 数据用 SPSS15.0 软件分析。2 结果
2.1 薏苡仁提取物对小鼠 H22 肝癌实体瘤的抑制作用 各剂量抑制率均高于 30%, 具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抑瘤率与给药剂量呈线性关系,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平均瘤重 具有显著性差异 (P < 0.05), 与环磷酰胺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 0.05)( 见表 1)。
2.2 含药血清对人肿瘤细胞株的体外抑制作用 各作用时间 CTX 血清, 薏苡仁大、 中、 小剂量组含药血清的 OD 值与空白血清的 OD 值相比, 差异显著 (P < 0.05)( 见表 2)。
6表 1 薏苡仁提取物对小鼠 H22 肝癌实体瘤的抑制作用101940738 A CN 101940742说明书5/5 页
注: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表 2 10%含药血清对人肿瘤细胞株的体外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