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辅助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睡眠辅助装置.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39045A43申请公布日20110105CN101939045ACN101939045A21申请号200980104380022申请日20090206200802959920080208JPA61N1/1020060171申请人株式会社白寿生科学研究所地址日本东京72发明人轻入丰小川幸雄74专利代理机构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72002代理人徐殿军54发明名称睡眠辅助装置57摘要提供一种不论睡觉前的自主神经的状况如何,都能够适当地辅助睡眠的睡眠辅助装置。具备配设在人体M的周围的多个电极2、3、对电极2、3的至少一个施加电压而在人体M的周围形成电场的电压产生部5和对电。
2、压产生部5进行控制以使得在上床期中形成交流电场、然后依次形成规定的电场的控制部6。通过在上床期中在人体M的周围形成交流电场,不论睡觉前的自主神经的状况如何,都将自主神经的生物体协调功能导引到中性,能够通过之后的规定的电场适当地辅助睡眠。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00806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JP2009/00048220090206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09/098898JA20090813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3页CN101939048A1/1页21一种睡眠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具。
3、备多个电极,配设在人体的周围;电场产生机构,对上述电极的至少一个施加电压,在上述人体的周围形成电场;以及控制机构,控制上述电场产生机构,以使得在上床期中形成交流电场、然后依次形成规定的电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睡眠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上述控制机构控制上述电场产生机构,以使得作为上述规定的电场,在上述上床期之后的入眠期中形成对人体作用负的电位的直流电场,在上述入眠期之后的睡眠中期中产生对人体作用负的电位的交直流叠加电场,在上述睡眠中期之后的睡眠后期中形成交流电场。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睡眠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上床期中,由上述电场产生机构施加超过1000V的高电压,形成上述交流电场。。
4、权利要求书CN101939045ACN101939048A1/5页3睡眠辅助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对舒适的睡眠进行辅助的睡眠辅助装置,特别涉及用于通过在人体的周围形成电场而辅助睡眠的睡眠辅助装置。背景技术0002已知有根据人的睡眠状态在人体的周围形成多种多样的电场、从而对舒适的睡眠进行辅助的睡眠辅助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睡眠辅助装置在入眠期中,通过直流电压形成对人体作用相对于接地电位为负的电位的电场,在睡眠中期,通过交直流叠加电压形成对人体作用负的电位的交直流叠加电场,进而,在睡眠后期,通过交流电压形成交流电场。由此,在入眠期中,通过负的直流电场能够加强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得到深入的。
5、睡眠。此外,在睡眠中期,通过交直流叠加电场来顺利地进行从深入的睡眠到觉醒的过渡。进而,在睡眠后期,通过交流电场保持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之间的平衡,带来自然的觉醒状态。这样,能够得到深入的睡眠和舒畅的觉醒。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9028813号公报0004然而,睡觉前的人被辅助者的状态、即自主神经的状况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的影响度因人而异,此外,即使是同一个人,也有自主神经的状况因当天的身体状况等而不同的情况。因此,即使通过上述那样的睡眠辅助装置施加了同样的电场,根据睡觉前的人的状态,也有不能得到适当的辅助效果的情况。并且,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得到适当的辅助效果,需要被辅助者自己调节各输。
6、出电压,不仅花费工夫,而且即使进行这样的调节也难以判断是否能够得到适当的辅助效果,有可能不能得到适当的调节、即不能得到适当的辅助效果。发明内容0005所以,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论睡觉前的自主神经的状况如何都能够适当地辅助睡眠的睡眠辅助装置。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是一种睡眠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电极,配设在人体的周围;电场产生机构,对上述电极的至少一个施加电压,在上述人体的周围形成电场;控制机构,控制上述电场产生机构,以使得在上床期形成交流电场、然后依次形成规定的电场。0007根据本发明,通过在上床期在人体的周围形成交流电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被交替地刺激而。
7、使两神经的平衡适当化,自主神经的生物体的协调功能被导引到中性中立NEUTRAL的状态。即,自主神经的差异被消除,然后依次在人体的周围形成规定的电场。0008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睡眠辅助装置中,其特征在于,由上述控制机构控制上述电场产生机构,以使得作为上述规定的电场,在上述上床期之后的入眠期中形成对人体作用负的电位的直流电场,在上述入眠期之后的睡眠中期中产生对人体说明书CN101939045ACN101939048A2/5页4作用负的电位的交直流叠加电场,在上述睡眠中期之后的睡眠后期中形成交流电场。0009根据本发明,在入眠期中,由于形成对人体作用负的电位的直流电场,所以强化。
8、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帮助辅助向入眠期的最深入的睡眠状态的过渡。此外,在睡眠中期中,由于形成对人体作用负的电位的交直流叠加电场,所以通过直流电场强化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并且通过交流电场帮助自主神经的平衡的适当化。结果,能够帮助从入眠期的深入的睡眠向达到觉醒的期间的顺利的过渡。进而,由于在睡眠后期中形成交流电场,所以使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之间的平衡适当化,所以为舒畅的醒来做好准备。0010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睡眠辅助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上床期中,由上述电场产生机构施加超过1000V的高电压,形成上述交流电场。0011发明效果0012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不论上床前的自。
9、主神经的状况是怎样的状况,在上床期中自主神经的生物体的协调功能都被导引到中性,所以,之后能够在中性的状态下接受规定的电场。即,即使因个人差异或身体状况等而导致上床前的自主神经的状况不同,在上床期中也总是导引到中性的状态、之后形成规定的电场,由此能够得到该电场带来的适当的效果、即适当地辅助睡眠。0013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在从入眠期到睡眠后期,能够帮助向深入的睡眠状态、达到觉醒的顺利的过渡状态、还有舒畅的醒来的准备状态的过渡,能够辅助舒适的睡眠。并且,在入眠期前的上床期中,使人体成为中性的状态,所以不论睡觉前的自主神经的状况如何都能够适当地得到上述那样的辅助效果。0014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
10、的发明,由于在上床期中形成超过1000V的高电压所带来的交流电场,所以能够将生物体的协调功能较早地导引到中性。附图说明0015图1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睡眠辅助装置的概略结构图。0016图2是图1的睡眠辅助装置的电压产生部的电路图。0017图3是表示图1的睡眠辅助装置的控制部的控制流程的流程图。0018图4是表示睡眠时间与睡眠阶段之间的关系的一例的图。0019附图说明00201睡眠辅助装置00212第1电极00223第2电极00234主体单元00245电压产生部电场产生机构002551、52电压输出端子00265355变压器002756、57电阻器002858电容器002959分流器00。
11、305A二极管说明书CN101939045ACN101939048A3/5页50031SW1SW3开关00326控制部控制机构0033G商用电源0034D床0035M被辅助者具体实施方式0036以下,基于图示的实施方式说明本发明。0037图1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睡眠辅助装置1的概略结构图。该睡眠辅助装置1是辅助舒适的睡眠的装置,主要具备两个电极2、3和主体单元4。0038电极2、3配设在人体的周围。即,第1电极2配设为,使其当被辅助者M睡在床D上时位于被辅助者M的头部上方,第2电极3配设为,使其当被辅助者M睡在床D上时位于被辅助者M的足底。此外,第1电极2连接在主体单元4后述的电压产生。
12、部5的第1电压输出端子51上,第2电极3连接在主体单元4的第2电压输出端子52上。0039主体单元4具备电压产生部电场产生机构5和控制部控制机构6。电压产生部5是对电极2、3的至少一个施加电压、在人体M的周围形成电场的单元,为图2所示那样的结构。即,如以下这样,将3个变压器5355相对于商用电源G侧并联连接。0040第1变压器53是利用商用电源G产生超过1000V的高电压的交流、即交流高电压升压的变压器,经由第1开关SW1连接在商用电源G侧。此外,第1变压器53的输出侧经由第1电阻器56连接在第1电压输出端子51上,第1电阻器56为了确保动作时的安全性而由高阻抗元件构成。0041第2变压器54。
13、是利用商用电源G产生相对于接地电位是负电位的直流电压的变压器,经由第2开关SW2连接在商用电源G侧。此外,第2变压器54的输出侧经由第2电阻器57连接在第2电压输出端子52上,第2电阻器57为了确保动作时的安全性而由高阻抗元件构成。进而,在第2变压器54的输出侧,连接着与第3变压器55的输出侧连接的电容器58,由该电容器58构成用于产生直流的平滑电路,并且使来自第3变压器55侧的交流通过到第2电压输出端子52侧。此外,在第2变压器54的输出侧,在与第2电阻器57之间,连接着分流器59,当第2开关SW2断开时,通过该分流器59,使得只有来自第3变压器55侧的交流通过电容器58。这里,分流器59的。
14、电阻值R与电容器58的电容量C之间的关系如以下这样设定。并且,在第2变压器54的输出侧连接着二极管5A。0042R1/2FC0043F商用电源G的频率0044第3变压器55是利用商用电源G产生1000V以下的电压的交流、即交流低电压的变压器,经由第3开关SW3连接在商用电源G侧。此外,第3变压器55的输出侧如上述那样连接在电容器58上,经由电容器58及第2电阻器57向第2电压输出端子52侧输出。0045并且,通过仅将第1开关SW1接通,将交流高电压、在该实施方式中将3550V的交流高电压输出到第1电压输出端子51。此外,通过仅将第2开关SW2接通,将作为负电位的直流电压、在该实施方式中将450。
15、V的直流电压输出到第2电压输出端子52。进而,通过仅将第3开关SW3接通,将交流低电压、在该实施方式中将450V的交流低电压输出到第说明书CN101939045ACN101939048A4/5页62电压输出端子52。此外,通过仅将第2开关SW2和第3开关SW3接通,将450V的直流电压和450V的交流低电压作为交直流叠加电压输出到第2电压输出端子52。进而,通过仅将第1开关SW1和第3开关SW3接通,将3550V的交流高电压输出到第1电压输出端子51,将450V的交流低电压输出到第2电压输出端子52。0046控制部6是对电压产生部5的各开关SW1SW3进行开闭控制的控制器,按照预先存储的程序进。
16、行开闭控制。即,对各开关SW1SW3进行开闭控制,以使得在上床期中,在人体M的周围形成交流高电压带来的交流高电场,然后形成规定的电场,即,在上床期之后的入眠期中形成对人体M作用负的电位的直流电场,在入眠期之后的睡眠中期中,形成对人体M作用负的电位的交直流叠加电场,在睡眠中期之后的睡眠后期中,形成交流低电压带来的交流电场。0047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首先,从所有的开关SW1SW3断开的状态开始,将第1开关SW1和第3开关SW3接通步骤S1,在经过了第1规定时间T1的时刻在步骤S2中是“是”的情况下,将两开关SW1、SW3断开而将第2开关SW2接通步骤S3。接着,在经过了第2规定时间T2的时刻在。
17、步骤S4中是“是”的情况下,再将第3开关SW3接通步骤S5。接着,在经过了第3规定时间T3的时刻在步骤S6中是“是”的情况下,将第2开关SW2断开步骤S7,在经过了第4规定时间T4的时刻在步骤S8中是“是”的情况下,将第3开关SW3断开步骤S9。另外,上述步骤S3以后为在上床期后形成规定的电场的步骤。0048这里,第1规定时间T1对应于上床期,第2规定时间T2对应于入眠期,第3规定时间T3对应于睡眠中期,第4规定时间T4对应于睡眠后期。具体而言,在该实施方式中,将第1规定时间T1设定为1小时,将第2规定时间T2设定为15分钟,将第3规定时间T3设定为105分钟,将第4规定时间T4设定为5小时。。
18、这里,这样设定规定时间T1、T2是因为,由于人的睡眠周期一般是15小时到2小时,所以作为帮助最深入的睡眠的时间,优选的是将规定时间T1、T2的总时间设为15小时以下。此外,图4表示睡眠时间与睡眠阶段之间的关系的一例,根据平均睡眠时间及睡眠阶段的变化等设定规定时间T1T4即可。0049接着,对这种结构的睡眠辅助装置1的作用等进行说明。0050首先,被辅助者M睡在床D上,在使第1电极2位于被辅助者M的头部上方、使第2电极3位于被辅助者M的足底的状态下,起动主体单元4。于是,开始控制部6的控制,如上述那样,最初将第1开关SW1和第3开关SW3接通,进入到上床期。由此,经由第1电压输出端子51对第1电。
19、极2施加3550V的交流高电压,经由第2电压输出端子52对第2电极3施加与第1电极2反相位反极性的450V的交流低电压。结果,在人体M的周围形成4000V的交流高电压所带来的交流高电场,被辅助者M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替地被刺激而使两神经的平衡适当化,将自主神经的生物体的协调功能导引到中性。进而,在得到这样的效果的同时,通过在人体M的周围形成交流高电场,能够得到电位治疗电场治疗的效果。即,能够得到缓解头痛、肩部酸痛、失眠症及慢性便秘的效果。0051接着,在经过了1小时的上床期T1的时刻,将第1开关SW1和第3开关SW3断开,将第2开关SW2接通,进入到入眠期。由此,经由第2电压输出端子52对。
20、第2电极3施加450V的直流电压,第1电极2的电位成为接地电位,形成对人体M作用负的电位的直流电场。结果,将被辅助者M的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强化,帮助辅助向入眠期的最深入的睡说明书CN101939045ACN101939048A5/5页7眠状态的过渡。0052接着,在经过了15分钟的入眠期T2的时刻,再将第3开关SW3接通,进入到睡眠中期。由此,经由第2电压输出端子52对第2电极3施加450V的直流电压,并且施加450V的交流低电压。结果,形成对人体M作用负的电位的、直流电场与交流电场之间的交直流叠加电场,通过直流电场强化被辅助者M的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并且通过交流电场帮助自主神经的平衡的适当化,帮。
21、助从入眠期的深入的睡眠向达到觉醒的期间的顺利的过渡。0053接着,在经过了105分钟的睡眠中期T3的时刻,将第2开关SW2断开,进入到睡眠后期。由此,在第2电极3上仅施加450V的交流低电压,通过在人体M的周围形成交流低电压所带来的交流电场,使被辅助者M的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平衡适当化,为舒畅的醒来做好准备。并且,在经过了5小时的睡眠后期T4的时刻,将第3开关SW3断开,睡眠辅助作用结束。0054以上,根据该睡眠辅助装置1,不论上床前被辅助者M的自主神经的状况是怎样的状况,在上床期中都将自主神经的生物体的协调功能导引到中性,所以在这之后能够在中性的状态下接受规定的电场。即,即使因个体差异或身。
22、体状况等而导致上床前的自主神经的状况不同,在上床期中也总是导引到中性的状态、然后形成规定的电场,由此,能够得到该电场带来的适当的效果、即能够适当地辅助睡眠。具体而言,如上所述,在从入眠期到睡眠后期,能够帮助向深入的睡眠状态、达到觉醒的顺利的过渡状态、还有舒畅的醒来的准备状态的过渡,能够辅助舒适的睡眠。此外,由于在上床期中形成4000V的交流高电压所带来的交流高电场,所以能够将生物体的协调功能较早地导引为中性。0055进而,通过将3550V的交流高电压施加在被辅助者M的头部侧的第1电极2上、对被辅助者M的脚侧的第2电极3施加反相450V的交流低电压,能够得到4000V的交流高电压,所以安全性提高。
23、。此外,如上所述,由于在上床期中能够得到电位治疗效果,所以能够一边接受治疗一边进入睡眠。即,能够在辅助舒适的睡眠的同时治疗被辅助者M的头痛等。0056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具体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的设计的变更等,也包含在本发明中。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具备两个电极2、3,但也可以具备3个以上的电极。此外,作为上床期后的规定的电场,也可以形成上述电场模式直流电场、交直流叠加电场、交流电场以外的电场。进而,也可以在上床期中仅使第1开关SW1及第3开关SW3的一个接通、在人体M的周围形成交流电场。此外,主体单元4的电路也可以是上述电路以外的电路,也。
24、可以分别设置产生超过1000V的交流高电压的交流高电压产生部、产生直流电压的直流电压产生部、产生1000V以下的交流低电压的交流产生部和产生交直流叠加电压的交直流叠加电压产生部,并控制这些产生部与电极2、3之间的连接。0057工业实用性0058以上,有关本发明的睡眠辅助装置作为不论睡觉前的自主神经的状况如何都能够适当地辅助睡眠的装置具有很高的实用性。说明书CN101939045ACN101939048A1/3页8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1939045ACN101939048A2/3页9图3说明书附图CN101939045ACN101939048A3/3页10图4说明书附图CN10193904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