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340365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615.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19573.5

申请日:

2010.07.06

公开号:

CN101955916A

公开日:

2011.01.2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12N 7/00申请日:20100706|||公开

IPC分类号:

C12N7/00; C12N7/02; A23L3/3571; A61L2/18; A61L9/00; C12R1/92(2006.01)N; A61L101/52(2006.01)N

主分类号:

C12N7/00

申请人: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发明人:

张辉; 王冉; 包红朵

地址:

210014 江苏省南京市钟灵街5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李纪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及其作为生物杀菌剂在食品中的应用。分离的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噬菌体命名为LipG2-5(保藏号CCTCC M 2010003),对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英诺克李斯特菌及威尔氏李斯特菌均具有强裂解活性,其分离培养物及复配制剂能够作为食品添加剂防控食品中李斯特菌的污染。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 其特征在于保藏号为 : CCTCC M 2010003, 对李斯特 菌具有实质性裂解潜力。
2: 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实现 : 取 2ml 新鲜培养的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过夜培养物, 离心, 0.4ml TSB-YE 培养基 重悬, 加 0.1ml 噬菌体、 0.2%麦芽糖、 终浓度 1.25mM CaCl2, 30℃温育 30min, 使噬菌体颗粒 吸附于宿主菌 ; 加入 100ml TSB-YE 培养基, 30℃静置培养 6-8h ; 取上述培养物以 13000×g. -1 min , 4℃, 离心 30min, 取上清 ; 再用 0.22μm 滤膜过滤上清, 形成噬菌体悬液 ; 加 RNase A、 DNase I 至 1μg/ml, 37℃温育 30min ; 加 9.3g PEG 8000, 5.8g NaCl, 摇匀至溶解, 冰浴 1h 或 -1 4℃过夜 ; 4℃离心 10000×g.min 20min, 去上清液 ; 加 2ml SM 溶液, 充分洗溶管壁及沉淀, 室温作用 1h ; 通过加入等体积的氯仿抽提噬菌体悬液中的 PEG 和细胞碎片, 温和振荡 30s ; -1 4℃, 3000×g.min 离心 15min 以分离有机相和亲水相, 回收含有噬菌体颗粒的亲水相, 获 得纯化的噬菌体。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用于防止 李斯特菌污染和抑制李斯特菌过度生长。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将噬菌体 制成喷洒液或淋洗液, 用于对食品、 生产环境或生产器具的喷洒或消杀, 防止食品加工过程 中造成的李斯特菌污染。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食 品为由肉类、 或蛋类、 或奶制品、 或粮食、 或蔬菜、 或它们之间的组合加工的固体或液体类食 品。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的 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的分离物或培养物制成杀菌剂。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 将噬菌 体与赋形剂复配后, 用来抑制食品中李斯特菌的污染。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 赋形剂为制药领域普遍使用的缓冲液、 金属离子、 表面活性剂、 明胶或海藻酸盐。
5: 8g NaCl, 摇匀至溶解, 冰浴 1h 或 -1 4℃过夜 ; 4℃离心 10000×g.min 20min, 去上清液 ; 加 2ml SM 溶液, 充分洗溶管壁及沉淀, 室温作用 1h ; 通过加入等体积的氯仿抽提噬菌体悬液中的 PEG 和细胞碎片, 温和振荡 30s ; -1 4℃, 3000×g.min 离心 15min 以分离有机相和亲水相, 回收含有噬菌体颗粒的亲水相, 获 得纯化的噬菌体。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用于防止 李斯特菌污染和抑制李斯特菌过度生长。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将噬菌体 制成喷洒液或淋洗液, 用于对食品、 生产环境或生产器具的喷洒或消杀, 防止食品加工过程 中造成的李斯特菌污染。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食 品为由肉类、 或蛋类、 或奶制品、 或粮食、 或蔬菜、 或它们之间的组合加工的固体或液体类食 品。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的 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的分离物或培养物制成杀菌剂。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 将噬菌 体与赋形剂复配后, 用来抑制食品中李斯特菌的污染。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 赋形剂为制药领域普遍使用的缓冲液、 金属离子、 表面活性剂、 明胶或海藻酸盐。
9: 3g PEG 8000, 5.8g NaCl, 摇匀至溶解, 冰浴 1h 或 -1 4℃过夜 ; 4℃离心 10000×g.min 20min, 去上清液 ; 加 2ml SM 溶液, 充分洗溶管壁及沉淀, 室温作用 1h ; 通过加入等体积的氯仿抽提噬菌体悬液中的 PEG 和细胞碎片, 温和振荡 30s ; -1 4℃, 3000×g.min 离心 15min 以分离有机相和亲水相, 回收含有噬菌体颗粒的亲水相, 获 得纯化的噬菌体。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用于防止 李斯特菌污染和抑制李斯特菌过度生长。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将噬菌体 制成喷洒液或淋洗液, 用于对食品、 生产环境或生产器具的喷洒或消杀, 防止食品加工过程 中造成的李斯特菌污染。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食 品为由肉类、 或蛋类、 或奶制品、 或粮食、 或蔬菜、 或它们之间的组合加工的固体或液体类食 品。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的 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的分离物或培养物制成杀菌剂。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 将噬菌 体与赋形剂复配后, 用来抑制食品中李斯特菌的污染。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 赋形剂为制药领域普遍使用的缓冲液、 金属离子、 表面活性剂、 明胶或海藻酸盐。

说明书


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菌株及其作为食品添加成分在固态及 液态食品中的应用, 尤其是能够特异性裂解食品中污染的多种李斯特菌的噬菌体的应用。 属于生物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李斯特菌 (Listeria) 是一种能够引起动物和人李斯特菌病的革兰氏阳性细 菌, 目 前 国 际 公 认 的 李 斯 特 菌 共 有 六 个 种, 其 中 单 核 细 胞 增 生 性 李 斯 特 菌 (Listeria monocytogenes, Lm) 是最重要的食源性人兽共患病原菌。调查研究表明, 96%的李斯特菌 病例都是由 Lm 中 1/2a, 1/2b 和 4b 血清型引发的, 主要表现为胃肠炎、 败血症、 脑膜脑炎和 流产等, 死亡率高达 25-30%。在自然界中, Lm 通常存在于土壤、 河水、 植物、 屠宰场废弃物 及动物源食品中 ( 肉、 奶及其制品、 海产品等 ), 且与大多数人源病原菌不同的是 Lm 在低温 环境中仍可生长繁殖 ( 如 2 ~ 8℃ ), 是冷藏食品以及即食 (Ready-To-Eat, RTE) 食品中威 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国内主要城市食品污染调查研究显示, 北京 8 类食品中, Lm 平均检出率为 21.5% ; 浙江 6 类食品中的检出率为 7.14% ; 南京市连续两年的李斯特菌检 出率分别为 18.3%和 17.9%, 其污染状况令人堪忧。在国外, 美国和加拿大曾爆发过 6 起 重大的李斯特菌病, 而这都与食用了污染李斯特菌的食品有关。
     噬菌体是一类细菌依赖性的病毒, 又称细菌病毒。 裂解性噬菌体感染细菌后, 可在 宿主菌内快速增殖, 并使之裂解, 故又称毒性噬菌体。 Lm 噬菌体可以特异性感染并裂解李斯 特菌, 因而具有杀菌作用。 在感染模型中, 噬菌体能够特异杀死李斯特菌 ; 而在食品中, 噬菌 体能够作为抗菌剂来控制细菌污染, 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开发对李斯特菌具有强裂解作用的噬菌体制剂, 该制剂可以单独或复配使用, 能 够特异性的灭活多种食源性李斯特菌, 为目前防控食品中李斯特菌污染提供一种安全、 无 毒副作用的噬菌体产品来源。
     技术方案
     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 保藏号为 : CCTCC No.M 2010003, 保藏日期 2010 年 1 月 15 日, 该菌株对李斯特菌有强的裂解作用。
     1. 形态学特性
     取纯化噬菌体悬液作电镜观察, 加 20μl 样本滴在铜网上, 待其沉淀 15min, 用 滤纸吸去多余的液体, 用 2%的磷钨酸染色 30min, 干燥后电镜观察。头部对称, 直径约为 75nm, 尾长约为 262.5nm, 尾部直径为 12.5nm。
     2. 噬菌体基因组核酸类型鉴定
     根据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 2005 年发表的 《病毒分类 - 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第八
     次报告》 中对噬菌体的新分类方法, 本发明获得的噬菌体的形态学特征应归于长尾噬菌体 科, 其 DNA 鉴定结果显示, 该噬菌体为 dsDNA, 将其命名为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噬菌体 LipG2-5。
     在本发明中 : 所述的噬菌体菌株在 30 ~ 50℃中放置 60min, 其活性稳定 ; 在 60℃ 以上孵育 60min, 则失活 ; 噬菌体菌株在 pH5.0 ~ 8.0 环境下, 其活性稳定 ;
     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取 2ml 新鲜培养的单 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过夜培养物, 离心, 0.4ml TSB-YE( 含 0.6 %酵母浸膏的胰酪胨大 豆肉汤 ) 培养基重悬, 加 0.1ml 噬菌体、 麦芽糖 (0.2 % )、 CaCl2( 终浓度 1.25mM), 30 ℃温 育 30min, 使噬菌体颗粒吸附于宿主菌 ; 加入 100ml TSB-YE 培养基, 30 ℃静置培养 6-8h ; -1 取上述培养物以 13000×g.min , 4 ℃, 离心 30min, 取上清 ; 再用 0.22μm 滤膜过滤上清, 形成噬菌体悬液。加 RNase A、 DNase I 至 1μg/ml, 37℃温育 30min ; 加 9.3g PEG 8000, -1 5.8g NaCl, 摇匀至溶解, 冰浴 1h 或 4℃过夜 ; 4℃离心 10000×g.min 20min, 去上清液 ; 加 2ml SM[0.05M TRIS, 0.1MNaCl, 0.008M MgSO4, pH 7.54] 溶液, 充分洗溶管壁及沉淀, 室温 作用 1h ; 通过加入等体积的氯仿抽提噬菌体悬液中的 PEG 和细胞碎片, 温和振荡 30s ; 4℃, -1 3000×g.min 离心 15min 以分离有机相和亲水相, 回收含有噬菌体颗粒的亲水相, 获得纯 化的噬菌体。 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用于防止李斯特菌污染和抑制 李斯特菌过度生长。
     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将噬菌体制成喷洒液或淋洗 液, 用于对食品、 生产环境或生产器具的喷洒或消杀, 防止食品加工过程中造成的李斯特菌 污染。
     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食品为由肉类、 或蛋类、 或奶制品、 或粮食、 或蔬菜、 或它们之间的组合加工的固体或液体类食品。
     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的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 菌噬菌体的分离物或培养物制成杀菌剂。
     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 将噬菌体与赋形剂复配后, 用 来抑 制食品中李斯特菌的污染。
     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赋形剂为制药领域普 遍使用的缓冲液、 金属离子、 表面活性剂、 明胶或海藻酸盐。
     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噬菌体特异性裂解李斯特菌可以杀死具有耐药性的李斯特菌 ; 由于采用 噬菌体特异性裂解李斯特菌能够防止李斯特菌进化和耐药毒株的产生 ; 由于本发明涉及的 噬菌体菌株具有亲水相, 通过传统的方法很容易配制成喷洒液或淋洗液, 对环境或器具进 行消杀 ; 由于本发明涉及的噬菌体菌株没有毒副作用, 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 特异性裂解李 斯特菌, 防止李斯特菌对食品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 1 噬菌体双层板检测结果
     图 2 噬菌体电镜照片图 3 噬菌体温度敏感性检测结果 图 4 噬菌体 pH 敏感性检测结果 图 5 噬菌体宿主谱系分析结果 图 6 噬菌体在即食食品 ( 火腿肠 ) 中灭菌检测结果 (4℃ ) 图 7 噬菌体在即食食品 ( 火腿肠 ) 中灭菌检测结果 (25℃ ) 图 8 噬菌体在牛奶中灭菌作用检测结果 (4℃ ) 图 9 噬菌体在牛奶中灭菌作用检测结果 (25℃ )具体实施方式
     本 发 明 试 验 用 噬 菌 体 宿 主 菌 单 核 细 胞 增 生 性 李 斯 特 菌 (Listeria monocytogenes, 简称 Lm 保藏号 : GIM1.228)、 威尔氏李斯特菌 (Listeria welshimeri, 保藏 号: GIM 1.231)、 英诺克李斯特菌 (Listeria innocua, 保藏号 : GIM 1.230) 购自广东省微 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实施例 1、 噬菌体分离制备及纯化
     噬菌体分离
     本发明样品采自江苏省宜兴猪场污水, 将样品加入 SM 溶液, 室温震荡 2-4h, 取上 -1 清经双层滤纸过滤, 3000×g.min 离心 20min, 再用 0.22μm 滤膜过滤上清。取 10ml 过 滤上清, 加入 1ml Lm 过夜培养物, 再加入无菌 CaCl2 母液至终浓度 1.25mM 混匀后, 加入 20ml TSB-YE 培养基, 室温作用 30min, 再放置于 30℃, 待培养至 6 ~ 8h 后, 取上述培养物以 -1 13000×g.min , 4℃, 离心 30min, 取上清 ; 再用 0.22μm 滤膜过滤上清, 形成噬菌体原液。
     将 TSA-YE( 含 0.6%酵母浸膏的胰酪胨大豆琼脂 ) 平板分为 2 个区域 : 吸取宿主 菌液 0.1ml 滴于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正中央, 将菌液均匀地涂开 ; 待其晾干后, 取噬菌体原液 0.01ml 穿刺于其中一个区域 ; 待自然晾干后, 置于 30℃温箱培养 10h 后, 观察穿刺区域的变 化。同时设立对照, 对照中仅涂噬菌体原液, 以鉴定噬菌体中是否含有宿主菌。
     取噬菌体原液 0.1ml, 进行 10 倍稀释, 取 102、 104 和 106 稀释液各 0.1ml 与过夜培 养的宿主菌液 0.1ml 混匀, 室温作用 15min 后, 加入约 5ml 0.7% LB 培养基, 混匀后迅速倾 倒入 TSA-YE 平板上层, 摇匀平置 5min, 待其凝固, 置于 30℃温箱培养 12h 后观察, 获得形成 噬菌斑的双层平板。
     噬菌体纯化
     取 2ml 新鲜培养的 Lm 过夜培养物, 离心, 0.4ml TSB-YE 培养基重悬, 加 0.1ml 噬菌 体 ( 以单个噬菌体培养物与宿主菌分别按照 1 ∶ 1、 1 ∶ 10 和 1 ∶ 100 的比例 )。加麦芽糖 (0.2% ), CaCl2( 终浓度 1.25mM), 30℃温育 30min, 使噬菌体颗粒吸附于宿主菌 ; 加入 100ml -1 TSB-YE 培养基, 30℃静置培养 6-8h ; 取上述培养物以 13000×g.min , 4℃, 离心 30min, 取 上清 ; 再用 0.22μm 滤膜过滤上清, 形成噬菌体悬液。加 RNase A、 DNase I 至 1μg/ml, 37℃温育 30min ; 加 9.3g PEG 8000, 5.8g NaCl, 摇匀至溶解, 冰浴 1h 或 4℃过夜 ; 4℃离心 -1 10000×g.min 20min, 去上清液 ; 加 2ml SM 溶液, 充分洗溶管壁及沉淀, 室温作用 1h ; 通过 加入等体积的氯仿抽提噬菌体悬液中的 PEG 和细胞碎片, 温和振荡 30s ; 4℃, 3000×g.min-1 离心 15min 以分离有机相和亲水相, 回收含有噬菌体颗粒的亲水相, 获得纯化的噬菌体, 双 层平板检测纯化噬菌体 ( 如图 1 所示 )。
     噬菌体电镜检测取纯化噬菌体悬液作电镜观察, 加 20μl 样本滴在铜网上, 待其沉淀 15min, 用滤 纸吸去多余的液体, 用 2%的磷钨酸染色 30min, 干燥后电镜观察。
     如图 2 所示, 噬菌体 LipG2-5 属于长尾噬菌体科, 头部对称, 直径约为 75nm, 尾长约 为 262.5nm, 尾部直径为 12.5nm。
     温度及 pH 对噬菌体的影响
     取 0.1ml1×108pfu/ml 纯化噬菌体于 30℃~ 90℃水浴分别作用 1h, 将样品冷却后 8 测其效价 ; 分别取 pH3.0 ~ 10.0 的蛋白胨水和 2×10 pfu/ml 纯化噬菌体等量混合, 37℃水 浴作用 2h 后测其效价。
     结果如图 3 所示, 噬菌体在 30 ~ 50℃分别作用 1h 后, 其活性无显著变化 ; 60℃~ 90℃作用 1h 后, 噬菌体低于可检测水平。
     结果如图 4 所示, 在 pH 为 3 和 4 时, 均检测不到噬菌体 ; pH 为 5.0 ~ 8.0 时, 其效 价与初始效价无显著性差异 ; 当 pH 为 9.0 时, 其效价降低了 3log, 而当 pH 为 10 时, 检测不 到噬菌体。
     噬菌体宿主谱系检测
     将 TSA-YE 平板分为若干个区域, 吸取不同宿主菌过夜培养物 :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 斯特菌 (Listeria monocytogenes)、 威尔氏李斯特菌 (Listeria welshimeri GIM 1.231)、 英诺克李斯特菌 (Listeria innocua GIM 1.230)、 绵羊李斯特菌 (Listeria ivanovii, 本 室分离鉴定并保存 )0.1ml 滴于 TSA-YE 平板正中央, 将菌液均匀地涂开 ; 同时也加入副伤寒 沙门菌 (ATCC 50073)、 肠炎沙门菌 (ATCC 13073) 以及大肠杆菌 (ATCC 25922) 待其晾干后, 取噬菌体原液 0.1ml, 进行 10 倍稀释, 取 102、 104 和 106 稀释液 0.01ml 分别滴加于涂有不同 宿主菌的平板中, 正放待自然晾干后, 置于 30℃温箱培养 10h 后, 观察噬菌体对不同宿主菌 的裂解作用。
     结果见图 5, 噬菌体对仅对李斯特菌属宿主菌有特异性裂解作用, 即对单核细胞增 生性李斯特菌、 威尔氏李斯特菌、 英诺克李斯特菌以及绵羊李斯特菌具有良好的裂解特性, 对其他细菌无裂解作用, 平板中无透明斑。
     实施例 2、 噬菌体在固态食品中的杀菌作用
     即食性食品 ( 火腿肠 ), 将其切成约面积为 2cm×2cm 的小块 ( 约 1g), 将肉块过火 5 9 焰灭菌 ; 制备 5×10 cfu/ml 李斯特菌菌液 ; 制备 5×10 pfu/ml 的噬菌体样品。无菌室温环 4 境下, 将宿主菌菌液以 20μl(1×10 cfu/ml) 滴于肉块表面, 约 15min 后, 滴 20μl 不同浓 度的噬菌体, 同时设立宿主菌对照 ; 将制备好的样品分别置于 4℃和 25℃, 分别于 24h、 72h、 168h 检测宿 主菌数量。
     结果如图 6 中所示, 4℃作用 24h 后, 与对照组相比较, 加入噬菌体组中, 宿主菌数 量下降 ; 72h 后, 宿主菌数量显著降低 ; 至 168h, 宿主菌数量与对照组呈极显著性差异。
     如图 7 中所示, 25℃作用 24h 后, 与对照组相比较, 宿主菌数量下降 ; 72h 后, 宿主 菌数量降低 ; 至 168h, 宿主菌与对照组呈显著性差异。
     实施例 3、 噬菌体在液态食品中的杀菌作用
     将巴氏杀菌牛奶, 分成两组, A 组接种宿主菌 104cfu/ml, 同时加入 108pfu/ml 噬菌 体, B 组中仅加入宿主菌作为对照, 将制备好的样品分别置于 4℃和 25℃, 分别于 24h、 72h、 168h 检测宿主菌数量。结果如图 8 所示, 4℃作用 24h 后, 宿主菌数量下降 ; 至 72h, 宿主菌数量降至对照 组 50%以下 ; 至 168h, 宿主菌数量与对照组呈显著性差异。
     如图 9 中所示, 25℃作用 24h 后, 与对照组相比较, 即 5×109pfu/ml 的噬菌体剂量 能有效够杀灭宿主菌, 宿主菌数量下降 ; 72h 后, 宿主菌数量降低 ; 至 168h, 宿主菌与对照组 呈显著性差异, 此时宿主菌长生较快。
     实施例 4、 噬菌体在加工器械中的杀菌作用
     挑取单核增生性李斯特菌单克隆, 经过夜培养后, 调整期浓度为 104cfu/ml, 喷洒 7 8 在加工用刀具表面 ; 然后将纯化噬菌体以 10 pfu/ml、 10 pfu/ml 浓度对刀具实施喷洒消杀, 120min 后, 检测宿主菌的数量。
     检测结果显示, 在以 107pfu/ml 和 108pfu/ml 浓度噬菌体实施喷洒消杀 120min 后, 食槽表面宿主菌显著下降, 因此以浓度≥ 107pfu/ml 噬菌体能够有效的杀灭器具表面污染 的李斯特菌。
     实施例 5、 噬菌体安全性实验
     8 周龄雌性 SPF 级 BALB/c 小鼠, 27g±2g, 共 20 只, 购自扬州大学比较医学中心。 10 随机分为 2 组, 各 10 只 ; 其中一组口服噬菌体 10 pfu/0.1ml/ 只 ; 对照组口服等体积 PBS。 连续口服 14d, 脱劲致死小鼠, 观察内脏、 消化道及黏膜变化情况。
     结果显示, 此计量的噬菌体对小鼠日常行为没有影响, 解剖检查无异常, 且在饲喂 结束两天后, 在小鼠粪便中检测不到噬菌体。

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55916A43申请公布日20110126CN101955916ACN101955916A21申请号201010219573522申请日20100706CCTCCNOM201000320100115C12N7/00200601C12N7/02200601A23L3/3571200601A61L2/18200601A61L9/00200601C12R1/92200601A61L101/5220060171申请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地址210014江苏省南京市钟灵街50号72发明人张辉王冉包红朵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代理人李纪昌54发明名称一种。

2、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及其作为生物杀菌剂在食品中的应用。分离的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噬菌体命名为LIPG25保藏号CCTCCM2010003,对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英诺克李斯特菌及威尔氏李斯特菌均具有强裂解活性,其分离培养物及复配制剂能够作为食品添加剂防控食品中李斯特菌的污染。83生物保藏信息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5页CN101955916A1/1页21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其特征在于保藏号为CCTCCM2010003,对李斯特菌具有实质性裂解潜力。2一种。

3、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实现取2ML新鲜培养的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过夜培养物,离心,04MLTSBYE培养基重悬,加01ML噬菌体、02麦芽糖、终浓度125MMCACL2,30温育30MIN,使噬菌体颗粒吸附于宿主菌;加入100MLTSBYE培养基,30静置培养68H;取上述培养物以13000GMIN1,4,离心30MIN,取上清;再用022M滤膜过滤上清,形成噬菌体悬液;加RNASEA、DNASEI至1G/ML,37温育30MIN;加93GPEG8000,58GNACL,摇匀至溶解,冰浴1H或4过夜;4离心10000GMIN120MIN,去上清液;加2MLSM。

4、溶液,充分洗溶管壁及沉淀,室温作用1H;通过加入等体积的氯仿抽提噬菌体悬液中的PEG和细胞碎片,温和振荡30S;4,3000GMIN1离心15MIN以分离有机相和亲水相,回收含有噬菌体颗粒的亲水相,获得纯化的噬菌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防止李斯特菌污染和抑制李斯特菌过度生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噬菌体制成喷洒液或淋洗液,用于对食品、生产环境或生产器具的喷洒或消杀,防止食品加工过程中造成的李斯特菌污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食品为由肉类、或蛋类、或奶。

5、制品、或粮食、或蔬菜、或它们之间的组合加工的固体或液体类食品。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的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的分离物或培养物制成杀菌剂。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噬菌体与赋形剂复配后,用来抑制食品中李斯特菌的污染。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赋形剂为制药领域普遍使用的缓冲液、金属离子、表面活性剂、明胶或海藻酸盐。权利要求书CN101955916A1/5页3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菌株及。

6、其作为食品添加成分在固态及液态食品中的应用,尤其是能够特异性裂解食品中污染的多种李斯特菌的噬菌体的应用。属于生物工程领域。背景技术0002李斯特菌LISTERIA是一种能够引起动物和人李斯特菌病的革兰氏阳性细菌,目前国际公认的李斯特菌共有六个种,其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GENES,LM是最重要的食源性人兽共患病原菌。调查研究表明,96的李斯特菌病例都是由LM中1/2A,1/2B和4B血清型引发的,主要表现为胃肠炎、败血症、脑膜脑炎和流产等,死亡率高达2530。在自然界中,LM通常存在于土壤、河水、植物、屠宰场废弃物及动物源食品中肉、奶及其制品、海产品等,且与大。

7、多数人源病原菌不同的是LM在低温环境中仍可生长繁殖如28,是冷藏食品以及即食READYTOEAT,RTE食品中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国内主要城市食品污染调查研究显示,北京8类食品中,LM平均检出率为215;浙江6类食品中的检出率为714;南京市连续两年的李斯特菌检出率分别为183和179,其污染状况令人堪忧。在国外,美国和加拿大曾爆发过6起重大的李斯特菌病,而这都与食用了污染李斯特菌的食品有关。0003噬菌体是一类细菌依赖性的病毒,又称细菌病毒。裂解性噬菌体感染细菌后,可在宿主菌内快速增殖,并使之裂解,故又称毒性噬菌体。LM噬菌体可以特异性感染并裂解李斯特菌,因而具有杀菌作用。在感染模。

8、型中,噬菌体能够特异杀死李斯特菌;而在食品中,噬菌体能够作为抗菌剂来控制细菌污染,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发明内容0004发明目的0005开发对李斯特菌具有强裂解作用的噬菌体制剂,该制剂可以单独或复配使用,能够特异性的灭活多种食源性李斯特菌,为目前防控食品中李斯特菌污染提供一种安全、无毒副作用的噬菌体产品来源。0006技术方案0007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保藏号为CCTCCNOM2010003,保藏日期2010年1月15日,该菌株对李斯特菌有强的裂解作用。00081形态学特性0009取纯化噬菌体悬液作电镜观察,加20L样本滴在铜网上,待其沉淀15MIN,用滤纸吸去多余的液体,用2的磷钨酸染色。

9、30MIN,干燥后电镜观察。头部对称,直径约为75NM,尾长约为2625NM,尾部直径为125NM。00102噬菌体基因组核酸类型鉴定0011根据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2005年发表的病毒分类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第八说明书CN101955916A2/5页4次报告中对噬菌体的新分类方法,本发明获得的噬菌体的形态学特征应归于长尾噬菌体科,其DNA鉴定结果显示,该噬菌体为DSDNA,将其命名为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噬菌体LIPG25。0012在本发明中所述的噬菌体菌株在3050中放置60MIN,其活性稳定;在60以上孵育60MIN,则失活;噬菌体菌株在PH5080环境下,其活性稳定;0013一种宽宿主谱李。

10、斯特菌噬菌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2ML新鲜培养的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过夜培养物,离心,04MLTSBYE含06酵母浸膏的胰酪胨大豆肉汤培养基重悬,加01ML噬菌体、麦芽糖02、CACL2终浓度125MM,30温育30MIN,使噬菌体颗粒吸附于宿主菌;加入100MLTSBYE培养基,30静置培养68H;取上述培养物以13000GMIN1,4,离心30MIN,取上清;再用022M滤膜过滤上清,形成噬菌体悬液。加RNASEA、DNASEI至1G/ML,37温育30MIN;加93GPEG8000,58GNACL,摇匀至溶解,冰浴1H或4过夜;4离心10000GMIN120MIN,去上清液;加2M。

11、LSM005MTRIS,01MNACL,0008MMGSO4,PH754溶液,充分洗溶管壁及沉淀,室温作用1H;通过加入等体积的氯仿抽提噬菌体悬液中的PEG和细胞碎片,温和振荡30S;4,3000GMIN1离心15MIN以分离有机相和亲水相,回收含有噬菌体颗粒的亲水相,获得纯化的噬菌体。0014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防止李斯特菌污染和抑制李斯特菌过度生长。0015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噬菌体制成喷洒液或淋洗液,用于对食品、生产环境或生产器具的喷洒或消杀,防止食品加工过程中造成的李斯特菌污染。0016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

12、述的食品为由肉类、或蛋类、或奶制品、或粮食、或蔬菜、或它们之间的组合加工的固体或液体类食品。0017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的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的分离物或培养物制成杀菌剂。0018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噬菌体与赋形剂复配后,用来抑制食品中李斯特菌的污染。0019一种宽宿主谱李斯特菌噬菌体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赋形剂为制药领域普遍使用的缓冲液、金属离子、表面活性剂、明胶或海藻酸盐。0020有益效果0021由于采用噬菌体特异性裂解李斯特菌可以杀死具有耐药性的李斯特菌;由于采用噬菌体特异性裂解李斯特菌能够防止李斯特菌进化和耐药毒株的产生;由。

13、于本发明涉及的噬菌体菌株具有亲水相,通过传统的方法很容易配制成喷洒液或淋洗液,对环境或器具进行消杀;由于本发明涉及的噬菌体菌株没有毒副作用,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特异性裂解李斯特菌,防止李斯特菌对食品的污染。附图说明0022图1噬菌体双层板检测结果0023图2噬菌体电镜照片说明书CN101955916A3/5页50024图3噬菌体温度敏感性检测结果0025图4噬菌体PH敏感性检测结果0026图5噬菌体宿主谱系分析结果0027图6噬菌体在即食食品火腿肠中灭菌检测结果40028图7噬菌体在即食食品火腿肠中灭菌检测结果250029图8噬菌体在牛奶中灭菌作用检测结果40030图9噬菌体在牛奶中灭菌作用检。

14、测结果25具体实施方式0031本发明试验用噬菌体宿主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GENES,简称LM保藏号GIM1228、威尔氏李斯特菌LISTERIAWELSHIMERI,保藏号GIM1231、英诺克李斯特菌LISTERIAINNOCUA,保藏号GIM1230购自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实施例1、噬菌体分离制备及纯化0032噬菌体分离0033本发明样品采自江苏省宜兴猪场污水,将样品加入SM溶液,室温震荡24H,取上清经双层滤纸过滤,3000GMIN1离心20MIN,再用022M滤膜过滤上清。取10ML过滤上清,加入1MLLM过夜培养物,再加入无菌CA。

15、CL2母液至终浓度125MM混匀后,加入20MLTSBYE培养基,室温作用30MIN,再放置于30,待培养至68H后,取上述培养物以13000GMIN1,4,离心30MIN,取上清;再用022M滤膜过滤上清,形成噬菌体原液。0034将TSAYE含06酵母浸膏的胰酪胨大豆琼脂平板分为2个区域吸取宿主菌液01ML滴于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正中央,将菌液均匀地涂开;待其晾干后,取噬菌体原液001ML穿刺于其中一个区域;待自然晾干后,置于30温箱培养10H后,观察穿刺区域的变化。同时设立对照,对照中仅涂噬菌体原液,以鉴定噬菌体中是否含有宿主菌。0035取噬菌体原液01ML,进行10倍稀释,取102、104和。

16、106稀释液各01ML与过夜培养的宿主菌液01ML混匀,室温作用15MIN后,加入约5ML07LB培养基,混匀后迅速倾倒入TSAYE平板上层,摇匀平置5MIN,待其凝固,置于30温箱培养12H后观察,获得形成噬菌斑的双层平板。0036噬菌体纯化0037取2ML新鲜培养的LM过夜培养物,离心,04MLTSBYE培养基重悬,加01ML噬菌体以单个噬菌体培养物与宿主菌分别按照11、110和1100的比例。加麦芽糖02,CACL2终浓度125MM,30温育30MIN,使噬菌体颗粒吸附于宿主菌;加入100MLTSBYE培养基,30静置培养68H;取上述培养物以13000GMIN1,4,离心30MIN,取。

17、上清;再用022M滤膜过滤上清,形成噬菌体悬液。加RNASEA、DNASEI至1G/ML,37温育30MIN;加93GPEG8000,58GNACL,摇匀至溶解,冰浴1H或4过夜;4离心10000GMIN120MIN,去上清液;加2MLSM溶液,充分洗溶管壁及沉淀,室温作用1H;通过加入等体积的氯仿抽提噬菌体悬液中的PEG和细胞碎片,温和振荡30S;4,3000GMIN1离心15MIN以分离有机相和亲水相,回收含有噬菌体颗粒的亲水相,获得纯化的噬菌体,双层平板检测纯化噬菌体如图1所示。0038噬菌体电镜检测说明书CN101955916A4/5页60039取纯化噬菌体悬液作电镜观察,加20L样本。

18、滴在铜网上,待其沉淀15MIN,用滤纸吸去多余的液体,用2的磷钨酸染色30MIN,干燥后电镜观察。0040如图2所示,噬菌体LIPG25属于长尾噬菌体科,头部对称,直径约为75NM,尾长约为2625NM,尾部直径为125NM。0041温度及PH对噬菌体的影响0042取01ML1108PFU/ML纯化噬菌体于3090水浴分别作用1H,将样品冷却后测其效价;分别取PH30100的蛋白胨水和2108PFU/ML纯化噬菌体等量混合,37水浴作用2H后测其效价。0043结果如图3所示,噬菌体在3050分别作用1H后,其活性无显著变化;6090作用1H后,噬菌体低于可检测水平。0044结果如图4所示,在P。

19、H为3和4时,均检测不到噬菌体;PH为5080时,其效价与初始效价无显著性差异;当PH为90时,其效价降低了3LOG,而当PH为10时,检测不到噬菌体。0045噬菌体宿主谱系检测0046将TSAYE平板分为若干个区域,吸取不同宿主菌过夜培养物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GENES、威尔氏李斯特菌LISTERIAWELSHIMERIGIM1231、英诺克李斯特菌LISTERIAINNOCUAGIM1230、绵羊李斯特菌LISTERIAIVANOVII,本室分离鉴定并保存01ML滴于TSAYE平板正中央,将菌液均匀地涂开;同时也加入副伤寒沙门菌ATCC50073、肠炎沙门。

20、菌ATCC13073以及大肠杆菌ATCC25922待其晾干后,取噬菌体原液01ML,进行10倍稀释,取102、104和106稀释液001ML分别滴加于涂有不同宿主菌的平板中,正放待自然晾干后,置于30温箱培养10H后,观察噬菌体对不同宿主菌的裂解作用。0047结果见图5,噬菌体对仅对李斯特菌属宿主菌有特异性裂解作用,即对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威尔氏李斯特菌、英诺克李斯特菌以及绵羊李斯特菌具有良好的裂解特性,对其他细菌无裂解作用,平板中无透明斑。0048实施例2、噬菌体在固态食品中的杀菌作用0049即食性食品火腿肠,将其切成约面积为2CM2CM的小块约1G,将肉块过火焰灭菌;制备5105CFU。

21、/ML李斯特菌菌液;制备5109PFU/ML的噬菌体样品。无菌室温环境下,将宿主菌菌液以20L1104CFU/ML滴于肉块表面,约15MIN后,滴20L不同浓度的噬菌体,同时设立宿主菌对照;将制备好的样品分别置于4和25,分别于24H、72H、168H检测宿主菌数量。0050结果如图6中所示,4作用24H后,与对照组相比较,加入噬菌体组中,宿主菌数量下降;72H后,宿主菌数量显著降低;至168H,宿主菌数量与对照组呈极显著性差异。0051如图7中所示,25作用24H后,与对照组相比较,宿主菌数量下降;72H后,宿主菌数量降低;至168H,宿主菌与对照组呈显著性差异。0052实施例3、噬菌体在液。

22、态食品中的杀菌作用0053将巴氏杀菌牛奶,分成两组,A组接种宿主菌104CFU/ML,同时加入108PFU/ML噬菌体,B组中仅加入宿主菌作为对照,将制备好的样品分别置于4和25,分别于24H、72H、168H检测宿主菌数量。说明书CN101955916A5/5页70054结果如图8所示,4作用24H后,宿主菌数量下降;至72H,宿主菌数量降至对照组50以下;至168H,宿主菌数量与对照组呈显著性差异。0055如图9中所示,25作用24H后,与对照组相比较,即5109PFU/ML的噬菌体剂量能有效够杀灭宿主菌,宿主菌数量下降;72H后,宿主菌数量降低;至168H,宿主菌与对照组呈显著性差异,此。

23、时宿主菌长生较快。0056实施例4、噬菌体在加工器械中的杀菌作用0057挑取单核增生性李斯特菌单克隆,经过夜培养后,调整期浓度为104CFU/ML,喷洒在加工用刀具表面;然后将纯化噬菌体以107PFU/ML、108PFU/ML浓度对刀具实施喷洒消杀,120MIN后,检测宿主菌的数量。0058检测结果显示,在以107PFU/ML和108PFU/ML浓度噬菌体实施喷洒消杀120MIN后,食槽表面宿主菌显著下降,因此以浓度107PFU/ML噬菌体能够有效的杀灭器具表面污染的李斯特菌。0059实施例5、噬菌体安全性实验00608周龄雌性SPF级BALB/C小鼠,27G2G,共20只,购自扬州大学比较医学中心。随机分为2组,各10只;其中一组口服噬菌体1010PFU/01ML/只;对照组口服等体积PBS。连续口服14D,脱劲致死小鼠,观察内脏、消化道及黏膜变化情况。0061结果显示,此计量的噬菌体对小鼠日常行为没有影响,解剖检查无异常,且在饲喂结束两天后,在小鼠粪便中检测不到噬菌体。说明书CN101955916A1/5页8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1955916A2/5页9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1955916A3/5页10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1955916A4/5页11图7图8说明书附图CN101955916A5/5页12图9说明书附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生物化学;啤酒;烈性酒;果汁酒;醋;微生物学;酶学;突变或遗传工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