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制备具有化学式I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一种方法。
![]()
其中X是O、S或N,R1是氢、苯基、(C2-C6)-链烯基或
(C1-C6)-烷基,这些烃基R1可以是被(C1-C6)-烷氧
基,(C1-C3)-二烷胺基或卤素+元取代的至三元取代的基团。
而且,当X=O或S时,则R1还可以是金属阳离子或铵阳离子;在
X=O或S时,n为1;而当X=N时,n为1或2;当n=2时,两
个R1基团可以是相同的或不同的;R2和R3分别是(C1-C4)
-烷基;R4是相同的或不相同的(C1-C4)-烷基,
(C1-C4)-烷氧基或卤素;m为0、1、2或3;而且当R1不
是阳离子时,则可以是其与酸形成的盐类,以及与化学式II,其中R为
OH或Cl,
R-CH2-CH2-N+(CH3)3Cl- (II)
或与化学式III的化合物联合的复合盐类或季铵的产物。
![]()
对化学式I的化合物而言,当X=O或S时,特别适宜的金属阳离
子是碱性金属的和碱土金属的阳离子;如Na、K、Mg或Ca离子。
在具有化学式I的与酸形成盐类,复合盐类及季铵化产物几类化合
物中,应该提出来的有那些有机酸的盐或无机酸的盐,如苯甲酸盐延胡
索酸盐,草酸盐、酚盐、磺酸盐、硝酸盐、氯化物,溴化物和硫酸盐,
与元素周期表的第Ib,IIb、IVb或VIII族金属相复合,如铜、
锌和锡,以及带有烷基特别是(C1-C6)-烷基的季铵化产物,和
在苯基上可以选择地被取代的苯甲酰甲基卤,特别是卤代苯甲酰甲基卤。
具有化学式I的化合物及其盐类,复合盐类和季铵化产物,以及它
们的植物生长调节作用,在联邦德国专利3817094。7中被揭示
了。例如下述的(1-13)化学式I的化合物,其中m=O:
表1
化合物 X-(R1)n R2 R3
1 O-CH3 C2H5 C2H5
2 O-CH(CH3)2 C2H5 C2H5
3 O-n-C3H17 C2H5 C2H5
4 O-Na C2H5 C2H5
5 OH C2H5 C2H5
6 OH·氯化氢 C2H5 C2H5
7 NH2 C2H5 C2H5
8 NH-CH(CH3)2 C2H5 C2H5
9 SC2H5 C2H5 C2H5
10 O-〔H4N〕 C2H5 C2H5
11 O-K C2H5 C2H5
12 0.1/2Mg C2H5 C2H5
13 OH CH3 C2H5
化学式II和III的化合物是已知的商业产品。化学式II的化合物,其
中R=Cl(化合物IIa,氯乙基三甲基铵氯化物),其常用名称为矮
壮素或CCC。
化学式III的化合物(1,1-二甲基哌啶鎓氯化物)被称为甲哌啶
氯化物。具有化学式II和III的化合物所呈现的植物生长调节功能作用,
已在1981年出版的植物生长调节者工作组的植物生长调节手册第二
版中作了叙述。
原则上讲,还可用类似的盐类替代化学式II和III的化合物,而这些
用于农业的盐类还可以用含其它的阴离子的盐,如溴化物,硝酸盐或
1/2硫酸盐,替代氯化物。
令人惊奇的是,当把化学式I的化合物与化学式II或III的化合物联
合使用时,就能见到增效效应,于是,为达到所期望的效应就可以根据
本发明的联合使用,而大大地降低药剂的用量,这个剂量的比为获得同
样的效果而单独使用其个别组分的量要小的多。以下是该效果的实例:
提高例如:谷类、玉米、水稻、大豆、黍、油菜和棉花等作物的坚实性
抑制草坪的生长;影响植物的组成成份,如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提高
产量,改善落叶和落果的情况,尤其是对柑桔类水果有效,或者减小保
留力。根据本发明的联合使用,还可以降低野草的生长,所以也可用于
环保方面。
其次,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特别是适用于对不希望其生长的营
养器官的一般控制及抑制,例如对形成侧枝的控制,而同时又不损害植
物本身。
化学式I的化合物还可以很有好处地与化学式II或III的两种不同的
化合物联合使用,例如用一种化学式I的化合物与两种化学式II的化合
物联合。
化学式I的化合物与化学式II或III的化合物混合的比率,可以在很
大的范围内变化,例如在250∶1至1∶10之间。混合比率的选择
要根据混合物成分的类型,植物生长的阶段及所期望的生长调节活力的
程度而定。选择10∶1至1∶10是较好的比率,而选择1∶1至
1∶10的比率则更好。
活性组分混合物中的化学式I的化合物的使用量为0.05至
2.5公斤/公顷,而化学式II或III的化合物的使用量为0.01至
5公斤/公顷。
混合物总的使用量是,在I+II的联合时为0.25至1.25公
斤/公顷,在I+II的联合时为0.25至2.5公斤/公顷。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配制成由几种成份混合(可湿性粉末或
浓缩乳剂)而成的制剂,这些制剂要按一般的方法用水稀释后即可使
用,这些制剂也可制成所谓罐混物的形式,使用时用水稀释几和分别开
来的组分。
本发明的制剂,可以商品的形式供应,其配方为熟练本行业技术工
作者所熟悉,如可湿性粉末,浓缩乳剂或雾化液。配制而成的这些制剂
所含的联合活性组分,通常上重量的2至95%,另外含有常规配方的
辅助剂。
可湿性粉剂是能够均匀地分散在水中的制剂,除了活性组分和稀释
剂或惰性物质之外,还含有润湿剂,例如,多羟乙基化的烷基苯酚,多
羟乙基化的油酰胺或硬酯酰胺或多羟乙基化的脂肪醇,烷基磺酸盐或烷
基苯磺酸盐,和分散剂,如木素磺酸钠,二萘甲烷二磺酸钠,二丁基鋿
萘磺酸钠或油酰基甲基牛磺酸钠。
浓缩乳剂是把混合的活性组分溶于有机溶剂,如丁醇,环己酮,二
甲基甲酰胺,二甲苯或相对而言高沸点的芳香化合物,并且加入非离子
湿润剂,如多乙基化的烷基苯酚或多羟乙基化的油酰胺或硬脂酰胺。
作为生长调节剂,其商品化的制剂中活性成份的浓度是可以有所变
化的。在可湿性粉剂中,其活性成份的浓度例如可变化于10%至
95%之间,其余部分是由上述添加剂组成,作为浓缩乳剂,活性成分
的浓度为10%至80%。粉剂一般含有5%至20%的活性成分,而
雾化液含有约为2%至20%的活性成分。颗粒剂中,活性成分的含量
是部分地依赖于活性成分的存在的形式(液态或固态)及所用的颗粒辅
助剂和填充剂等。
使用时,对商品化的浓缩物在需要时,可用常规的方法,如用水将
可湿性粉剂和浓缩乳剂进行稀释。而粉剂及颗粒剂和雾化液在使用前就
不再进一步用惰性物质稀释了。所需的施用率根据外界条件和温度,湿
度等而变化。
本发明之制剂还可以与除草剂,杀真菌剂或杀虫剂及其它生长调节
剂联合使用。
进而言之,化学式I的化合物除了与化学式II和III的化合物联合使
用之外,还可以很有利地与下列生长调节剂联合:嘧啶醇(α-环丙基
-4-甲氧基-α-(吡啶-S-基)-苯甲醇,tetcyetaeis
(3aα、4β、4aα、6aα、7β、7aα)-1-(4-氯苯
基)-3a、4、4a、6a、7、7a-六氢化-4,7-甲烷基-
1H-〔1,2〕二吖丁基|3,1-f|苯并三唑)丁酰胺(琥珀酸
单(2,2-二甲基酰肼)mefluidide(5′-三氟甲烷磺
酰胺基)-乙酰-2′,4′-二甲基苯胺,马来酰胺(“MH”,
1,2-二氢-3,6-哒嗪二酮)和氯芴醇(2-氯-9-羟基-9
H-芴-9羧酸)。
这些化合物披露于1983年英国农作物保护委员会第7版杀虫剂
年鉴。化学式I的化合物还可与天然的或合成的植物激素,如植物生长
激素,象α-萘乙酸或吲
-3-乙酸,或与细胞分裂素联合使用
A配制实例
例1
一种根据本发明配制的联合制剂水溶液是这样得到的,
按重量计,化学式I的技术级的活性成分,其中X=O,R1=Na和
n=1,占20.0%
按重量计化学式II的活性成分,其中的R=OH,占10.0%
按重量计二甲基甲酰胺占8.0%
按重量计十二烷基磺酸钠占10.0%
按重量计异丙醇占5.0%
按重量计自来水占47.0%
化学式I和II的组分是在搅拌下溶解的,并且缓慢地在40到50℃
加热,然后加入乳化剂,在40到50℃继续搅拌20分钟,直到溶液
清晰和没有不均匀物。
例II
一种联合制剂的水溶液是这样得到的。
按重量计化学式I的技术级活性成分,其中X=O,R1=NH4并且
n=1,占22.0%
按重量计化学式III的活性成分占8.0%
按重量计乙二醇单甲基醚占10.0%
按重量计羟乙基化的王基酚(10EO)占10.0%和按重量计自来
水占50.0%
各成分按照例1所述的那样进行溶解,温度为40至50℃,并且
连继搅拌20分钟。
例III
一种能迅速分散于水中的可湿性粉剂是这样获得的。
按重量计,化学式I的技术级活性成分,其中X=O,R1=Na。并
且n=1,占20%。
按重量计化学式I的活性成分(R=Cl),占20%
按重量计碱性硅酸铝(高岭土),占45%
按重量计木素磺酸钾占8%和
按重量计油酰基甲基牛磺酸钠占7%
各组分在圆筒混合器中充分混合,再放入Pinned diskmill中
以每分钟3000转碾磨一次。将研磨所得的粉状物再次混合并以每分
钟1200转再碾磨一次。
B:生物学测定实例。
本发明之联合制剂对不同种谷物的作用,是在露天的小地段中进行
研究的。
本发明之制剂是萌后施药的方法施用于各种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
施用地段为10平方米,灌水量为每公顷400升。每个途径重复4次
施用后14天评价植物的植物毒性,生长高度和其成长。结果见下面的
表I。
表I的结果证实了根据本发明配制的联合制剂的显著的增效效应。
观察到的(短化茎)效应比单独施用某一组分所能达到效应大得多。这
一增效效应在植物发育的很宽的范围里都存在。
表I
化合物/ 使用量公斤活性 抑制生长的百分数
联合施用 成分/公顷 小麦 大麦 黑麦 燕麦 植物毒性
IIa 0.6 8 0 3 3 无害
III 0.9 0 8 5 0 无害
1 0.6 7 7 5 6 ""
1+IIa 0.6+0.6 12 22 13 10 ""
1+III 0.6+0.9 14 20 11 11 ""
2 0.6 8 7 6 5 ""
2+IIa 0.6+0.6 18 27 14 14 ""
2+III 0.6+0.9 15 24 14 11 ""
5 0.06 0 0 0 0 ""
0.6 8 8 6 6 ""
5+IIa 0.06+0.6 18 24 - 13 ""
5+IIa 0.6+0.6 20 28 15 15 ""
5+III 0.6+0.9 15 24 15 12 ""
9 0.6 8 9 7 5 ""
9+IIa 0.6+0.6 15 25 14 14 ""
9+III 0.6+0.9 13 23 12 11 ""
10 0.6 8 8 6 6 ""
10+IIa 0.6+0.6 15 28 15 14 ""
10+III 0.6+0.9 16 25 12 12 ""
12 0.6 6 7 4 5 ""
12+IIa 0.6+0.6 17 18 14 15 ""
12+III 0.6+0.9 13 20 14 10 ""
11 0.06 0 0 0 0 ""
0.6 4 5 2 2 ""
11+IIa 0.06+0.6 12 13 - 10 ""
11+IIa 0.6+0.6 14 15 10 12 ""
11+III 0.6+0.9 10 17 12 11 ""
a,i=活性成分,地段面积10平方米,用水量为400升/公
顷施用地段,分蘖期末,枝条萌发之始,
评价:施药后4星期
关于化合物1,2,5,9,10,11和12见第2页,至于化合物
IIa和III见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