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10074707.6
2009.06.05
CN101564257A
2009.10.28
撤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47G 21/00公开日:20091028|||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A47G21/00; A47J47/00
A47G21/00
程开心
047100山西省长治市长治县郝家庄乡岺上村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贾俊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有效防止筷子被细菌污染的筷子筒。本发明包括四周设有通气孔的筒体,筒体底部设有漏水孔,筒体下方设有带滑槽的集水盒,筒体与集水盒滑动配合。由于本发明采用底部设有漏水孔的筒体,且筒体位于集水盒上,因此,筒体内的集水很易从底部的漏水孔流出到集水盒中,漏完水后漏水孔又能充当通气孔的作用,使装在筒体内的筷子保持在较干燥的环境中,不易滋生霉菌和有害细菌。
1. 一种筷子筒,包括四周设有通气孔的筒体(1),其特征在于:筒体(1)底部设有漏水孔,筒体(1)下方设有带滑槽(3)的集水盒(2),筒体(1)与集水盒(2)滑动配合。
筷子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筷子的筷子筒。 背景技术 现在,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卫生习惯不断增强,对筷子的卫生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饭店一次性筷子的大量使用就是一个例证。但是,家庭吃饭所使用的筷子基本还是多次使用的传统筷子,使用后通过清洗装入筷子筒中以备下次使用。为了增加筷子的通风量,防止霉菌和其它有害细菌的滋生,现在传统的筷子筒都是仅在四周设有通风孔,由于考滤到漏水问题而其底部无法设置通风孔。而使用过程中,筷子筒中的水最后都是集中流到底部,只能靠蒸发散去。实际上,上次的集水还未蒸发掉,下次洗筷子后又会产生新的集水,遇到天气较热时,几天后就会发出臭味,细菌得到大量繁殖,对筷子又产生了污染,因此,传统的筷子筒根本未解决筷子筒中的筷子被细菌污染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筷子筒,该筷子筒能有效防止筷子被细菌污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四周设有通气孔的筒体,筒体底部设有漏水孔,筒体下方设有带滑槽的集水盒,筒体与集水盒滑动配合。 由于本发明采用底部设有漏水孔的筒体,且筒体位于集水盒上,因此,筒体内的集水很易从底部的漏水孔流出到集水盒中,漏完水后漏水孔又能充当通气孔的作用,使装在筒体内的筷子保持在较干燥的环境中,不易滋生霉菌和有害细菌。集水盒中的水只需即时倒掉即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的集水盒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四周设有通气孔的筒体1,筒体1底部设有漏水孔,筒体1下方设有带滑槽3的集水盒2,筒体1嵌入集水盒2上的两侧板内,底部位于滑槽3上并与滑槽3滑动配合。使用时,将筒体1底部放置在滑槽3上并滑动筒体1到集水盒2一端的档板处即可。由于本发明采用底部设有漏水孔的筒体1,且筒体1位于集水盒2上,因此,筒体1内的集水很易从底部的漏水孔流出到集水盒2中,漏完水后漏水孔又能充当通气孔的作用,使装在筒体1内的筷子保持在较干燥的环境中,不易滋生霉菌和有害细菌。多次使用后将集水盒2中的水即时倒掉即可。
《筷子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筷子筒.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有效防止筷子被细菌污染的筷子筒。本发明包括四周设有通气孔的筒体,筒体底部设有漏水孔,筒体下方设有带滑槽的集水盒,筒体与集水盒滑动配合。由于本发明采用底部设有漏水孔的筒体,且筒体位于集水盒上,因此,筒体内的集水很易从底部的漏水孔流出到集水盒中,漏完水后漏水孔又能充当通气孔的作用,使装在筒体内的筷子保持在较干燥的环境中,不易滋生霉菌和有害细菌。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