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夹砂植树法.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333929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43.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16948.2

申请日:

2009.05.31

公开号:

CN101569279A

公开日:

2009.11.0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01G 23/04公开日:20091104|||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01G23/04

主分类号:

A01G23/04

申请人:

林 平

发明人:

林 平; 胡弘毅

地址:

233400安徽省怀远县涡北新县政府二楼科技局宫中利(转)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建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双层夹砂植树法,包括有以下步骤:将树苗放入树坑中,保持树苗处于竖直状态,用砂子将树苗的根部覆盖;填土至接近地表处,踩实,浇透水;待水渗完后,再覆盖一层砂子,将树坑填至与地面一平;在树苗基部周围培土成堆状、并拍紧。本发明提供的双层夹砂植树法,在新栽林木的根际营造出一种保水透气性能兼备、水气条件稳定的土壤环境,从而可大幅度地促进树木根系的生长,提高植物快速汲取水分和养分的能力,提高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本发明提供的双层夹砂植树法尤其适用于土壤粘度较高的地区。

权利要求书

1、  双层夹砂植树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1)、将树苗放入树坑中,保持树苗处于竖直状态,用砂子将树苗的根部覆盖;(2)、填土至接近地表处,踩实,浇透水;(3)、待水渗完后,再覆盖一层砂子,将树坑填至与地面一平;(4)、在树苗基部周围培土成堆状、并拍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夹砂植树法,其特征在于:在树苗基部周围培土成堆状、并拍紧后,对树苗加设支护。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夹砂植树法,其特征在于:覆盖树苗根部的砂子在根的周围以树干为圆心堆成锥状。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夹砂植树法,其特征在于:处在树坑中上部的砂子的厚度为2~3mm。

说明书

双层夹砂植树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树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植树法操作的过程为:将树苗放入树坑中,保持树苗处于竖直状态,浇足水后填土,踩实。这种方法一直沿用至今,该方法存在的问题是:粘重的土壤本身就有透气性差的缺点,加之上述的操作,土壤会变得更加紧实,对于树苗根系的生长不利;同时,粘土易涝易旱,也会影响树苗的生根、成活和生长。传统的植树方法存在的欠缺在土壤粘度较高地区尤为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夹砂植树法,该方法既能够改善树木根部的透气性,也能够提高土壤水分的稳定性,有利于树苗的生根、成活和生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双层夹砂植树法采用以下步骤:(1)、将树苗放入树坑中,保持树苗处于竖直状态,用砂子将树苗的根部覆盖,砂子在根的周围以树干为圆心堆成锥状;(2)、填土至接近地表处,踩实,浇透水;(3)、待水渗完后,再覆盖一层砂子,将树坑填至与地面一平;(4)、在树苗基部周围培土成堆状、并拍紧。
另外,本发明还包括以下内容:在树苗基部周围培土成堆状、并拍紧后,对树苗加设支护;覆盖树苗根部的砂子在根的周围以树干为圆心堆成锥状;处在树坑中上部的砂子的厚度为2~3mm。
移栽树木成活多、生长快的关键是迅速提高根系吸收肥水的能力,其前提是使树苗快速发根,根际的水气充分而协调是发根快的必要条件。
本发明提供的植树法中,在树坑中既加入沙子又加入土壤,是充分利用了两种材料的结构特点和水气肥理化特性。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土壤粘粒和有机物质,对水肥具有较强的吸附持蓄能力,但是在土壤接纳水分后,水分难以排出,充满土壤的孔隙,空气被从中排挤出去,造成土壤缺氧,影响根系发生和生长。土壤遇水后还会在土体中形成上下连通的毛细管,土壤中的水分在阳光的照射下会沿着毛细管迅速上移,被蒸发出去,造成土壤缺水。夏季的土壤中,这种水气的变化往往非常剧烈,从而使土体旱涝频繁,这对树苗的发根,成活都是非常不利的。砂子则恰恰相反。由于不含粘粒,因此不能对肥水形成吸附作用,遇水会很快渗漏,保肥保水能力极差。但因此而具有很好的爽水透气性能,砂子覆于树苗根部,可以增加根际空气,在根际形成了无数的“微气室”,有利于根系生长;由于不含粘粒,砂子不会形成毛细管,夹置于土壤中,能够切断土壤的毛细管,阻止夏季强烈蒸发造成的土壤水分迅速上行,从而起到保持土壤水分,减少水分损失的作用。
被双层砂子夹在中间的土壤保水能力强,在下,被砂层托着,有利于向下滤除过多的水分,在多雨季节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向上,水分上移的毛细管被沙层阻断,可以减少夏季高温下的蒸发损失,减轻旱情。这对防止土壤水气的大起大落,保持根际土壤的水气平衡是有利的。土壤的保肥能力强,其中富含各种营养物质,可以为树苗生长提供丰富的矿质养分。这块土壤成了树木根部的“肥水库”。同理,坑底以下的土壤,在底层砂的作用下,可以有效保持水分,提高树苗的抗旱能力。
可见,本发明提供的双层夹砂植树法,就是根据上述两种材料各自的水气偏性,取长补短,权衡组合,择优配置,在“微气室”和“肥水库”的交互作用下,在新栽林木的根际营造出一种保水透气性能兼备、水气条件稳定的土壤环境,从而可大幅度地促进树木根系的生长,提高植物快速汲取水分和养分的能力,提高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本发明提供的双层夹砂植树法尤其适用于土壤粘度较高的地区。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参见附图
本发明提供的双层夹砂植树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树苗3放入树坑1中,保持树苗3处于竖直状态,用砂子2将树苗3的根部覆盖,覆盖树苗3根部的砂子2在根的周围以树干为圆心堆成锥状;
(2)、填土4至接近地表处,踩实,浇透水;
(3)、待水渗完后,再覆盖一层砂子5,将树坑1填至与地面一平,处在树坑中上部的砂子5的厚度为2~3mm;
(4)、在树苗3基部周围培土6成堆状、并拍紧;
(5)、对树苗3加设支护7。
由本发明提供的双层夹砂植树法对杨树、水杉这两种树苗进行试验得到以下数据:
杨树的试验表明,采用双层夹砂植树法第一年,茎粗增长率相对于传统植树法提高了7.1%;株高增长率增加了25.3%;叶绿素含量比传统植树法提高了75.3%;叶面积相对于传统植树法提高了31.4%;根系的数量比对照提高了154.7%。水杉的试验表明,采用双层夹砂植树法第一年,成活率提高了8.2%,茎粗增长率相对于传统植树法提高了8.9%;株高增长率增加了26.7%;叶绿素含量比传统植树法提高了66.2%;根系的数量比对照提高了135.4%。
另外,本发提供的植树法所用的砂子可以是河砂、也可以是石英砂厂漂洗出的废弃石英砂,甚至可以采用河滩地的沙土,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所用的沙子以过50目筛为佳。对于一年生的杨树和水杉苗,每一树坑的底层砂只要2升,上层仅需1升。

双层夹砂植树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双层夹砂植树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双层夹砂植树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层夹砂植树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层夹砂植树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双层夹砂植树法,包括有以下步骤:将树苗放入树坑中,保持树苗处于竖直状态,用砂子将树苗的根部覆盖;填土至接近地表处,踩实,浇透水;待水渗完后,再覆盖一层砂子,将树坑填至与地面一平;在树苗基部周围培土成堆状、并拍紧。本发明提供的双层夹砂植树法,在新栽林木的根际营造出一种保水透气性能兼备、水气条件稳定的土壤环境,从而可大幅度地促进树木根系的生长,提高植物快速汲取水分和养分的能力,提高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