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涉及到一种如其在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足跟部固定装置。 这样一种足跟部固定装置还没有在出版物上公开过,而是属于一家公司内部的现有技术。这种足跟部固定装置是有缺点的,因为设置在分离杆上用于连接罩的止挡同时构成对低座向上摆动的限制,并且用分离弹簧也不是总能得知分离杆处于某个规定位置上。因此会出现把分离弹簧予应力调到下限范围时使得连接罩处于低座过载情况下,例如由于一个撞击使摆动超过规定的极限位置。分离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顶着调得较小的弹簧有效分力通过低座支承范围在突起部分沿滑雪板纵向向后移动,致使把低座置于突起部分的上面。然后分离弹簧向前挤压分离杆以致在重新进入时突起部分挡住低座。
发明依据的任务是排除上述缺点并创制一种足跟部固定装置,此时要是任意改变分离弹簧的予应力,仍能可靠地锁定分离杆在足跟部固定装置处于进入状态时的位置。
以按照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一种足跟部固定装置为基础用该权利要求特征部分的措施可使上述按照发明的任务得到解决。因此分离杆的位置由两个构件来确定,保证甚至在不同的分离弹簧予应力下仍能使分离杆锁定在进入位置上。
按照发明的另一种结构,其确实的优点在于要是将分离杆的止挡面做成一个横置面,则其法线就通过作为分离杆转轴的销轴,而且此时固定连接的止挡是用一个挡块做在连接罩上的。用这种方式来保证分离杆在滑雪板纵向有一个可靠的支承。
针对这个方面的还有另一个发明特征,分离杆的止挡面位于连接罩转轴的一个切面上,同时在上述切面上的法线通过作为分离杆转轴的销轴,而且分离杆敞口位置内的止挡面支承在转轴上。这个特征是对上述解决方案的一种结构改型。
此外发明还规定固定连接构件是由底座的一个罩状盖板构成的,分离杆以一个突出部停置在盖板上。因为上述突出部与构成分离杆转轴的销轴有较大的间距,则即使在对低座有一个撞击的情况下,盖板与突出部之间的平面压缩也是较小的。
这个问题的另一解决方案其特点在于固定连接构件是由连接罩转轴做成的,此时把唯一的构件移近到分离杆的保险装置上来防止朝滑雪板端部移动过去还能防止发生摆动,这些说明结构上简化很大。
附图内示有的例如发明对象的一些结构型式完全是示意性的。图1是按图2线Ⅰ-Ⅰ的一个截面,图2是按图1线Ⅱ-Ⅱ的一个截面和图3是按2线Ⅲ-Ⅲ的一个截面,同时所有的图都表示足跟部固定装置处于运行状态。图4和5表示足跟部固定装置处于进入位置中并且是在相当于图1和3的截面上。图6和8示有和第一个实施例相比经过变更的结构型式,同时这些图示均相当于图5所示的装置。
在图1-5内,整个足跟部固定装置用1来表示。这种装置具有一个底板2,该底板在其朝向滑雪鞋的端部有一个弯曲部2a,该部有一个作侧向分离用的控制凸轮。在底板2上用一个立轴4可转动地装有一个壳体状底座3。该底座3用一个配置在其底部的突出部3a嵌进到底板2的一个槽孔26内,并由底板2的一个弯曲部2C来阻止发生垂直于底板的移动。用这种方式来保证底座3在其邻近滑雪鞋端部防止由底板2形成的某种提升。
在底座3的上挡壁内配置有一个横置转轴5,其上可转动地装有一个连接罩6,该罩在其前端有一个低座7和一个踏板爪8。在连接罩6的前挡壁内开有一个向下敞开的横截面是矩形的槽6a,其内用轴10装有一个滚轮9,那个控制凸轮滚轮是配置在弯曲部2a上的。此外前挡壁在其回避滑雪鞋的一侧有一段控制曲线,该曲线由一段上支线6b和一段下支线6C组成,这些支线正好是在足跟部固定装置1的分离点内。
在底座3侧壁的下部范围内朝向滑雪鞋的一侧有一个第二轴11,轴上可转动地装有一个控制杆12。控制杆12具有一个凸起部12a处于其朝向滑雪鞋的一侧,那个凸起部可以停置在控制曲线6b、6C上是肯定的。控制杆12在其对置于凸起部12a的一侧开有一个横向配置的其横截面为圆弧形或半圆形的槽孔,其内可转动地装有一个托板13。该托板由一个分离弹簧14加载,其另一端支承在一个弹簧盘15上,该弹簧盘有一个分离弹簧予应力值的指示器,并且可以借助于一个调整螺栓16沿分离弹簧14的轴线方向移动。调整螺栓16在底座3内是可转动的,但要装成能防止有轴向移动。弹簧盘15装在底座3内并用这种方式来保证弹簧盘15不致扭转。同时指示器是在底座3的一个槽3b内移动。
凸起部12a与横截面圆弧形槽之间控制杆12有一个横向配置的销轴17,该销轴贯穿底座3的侧壁并在其突出于底座的两端可转动地装有一个在侧视图上呈U形的分离杆18其上的两个侧缘。每个分离杆18侧缘的配重杆端部18a做成大致为钩形的并且在足跟部固定装置1运行状态下嵌合在连接罩6的一个突出部6d(参照图3)。此外每个分离杆18的侧缘还有另一个突出部18b,该突出部在运行状态下本来就是紧靠在连接罩6突出部6d的一个侧面6C上。因此确切地固定了分离杆18在足跟部固定装置1运行状态下的位置。
足跟部固定装置1转到其进入位置的动作却是形成在任意一个分离过程中,首先借助于分离杆18的突出部18a略为抬起连接罩6,使其上突出部18b在连接罩6的突出部6d侧面6C上顺沿滑动,直至分离杆18停置在连接罩6的转轴5上。同时分离杆18的一个横置面18C到达与连接罩6的一个挡块6f相接触的部位上。用这种方式使分离杆18一方面通过转轴5另一方面通过连接罩6的挡块6f虽则对分离弹簧14的予应力作了变动仍能可靠地固定在足跟部固定装置1的进入位置上。
还有在按照图6的结构型式1′中,连接罩6有一个挡块6f,该挡块确切地停置在分离杆18的一个横置面18C上。通过该挡块6f使分离杆18在足跟部固定装置1′的进入位置内能顶着分离弹簧的力防止移动。为在这种结构型式上限定分离杆18的转动角度,这种分离杆在两个突出部18a、18b的对面端部有两个突出部18g,上述突出部确切地停置在底座3的一个罩状盖板3d上。转轴5本身处于足跟部固定装置1′的进入位置内,即处于分离杆18的一个向下敞口的凹槽18f内。
一种按照发明的足跟部固定装置1″其另一种结构型式示于图7上。和上述两个实施例相比这种结构型式在连接罩上没有挡块。其实在这里将平面18d做成与其邻接于转轴5的凹槽18f的壁。正如在上述实施例中那样有两个突出部18g用来锁定分离杆18防止扭转,上述突出部在足跟部固定装置1″的进入位置内支承在底座3的一个罩状盖板3d上。
最后在图8上示有一种按照发明的足跟部固定装置其最后一种改型结构,该装置既没有在连接罩上的一个挡块也没有在分离杆上的两个突出部。其实在这种改型结构中既构成防止分离杆18移动的锁定装置也构成防止和转轴5作同样转动的锁定装置。为此分离杆18上的凹槽除了有一个横置面18d以外还有另一个平面18e′,其中横置面18d做成垂直于转轴5和销轴17的连接线,而另一个平面18e′则配置成平行于上述连接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