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川贝母种子的处理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325901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9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64338.X

申请日:

2009.09.03

公开号:

CN101999265A

公开日:

2011.04.0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A01C 1/00合同备案号:2013510000030让与人:薛永新受让人:四川恩威制药有限公司发明名称:一种川贝母种子的处理方法申请日:20090903申请公布日:20110406授权公告日:20120808许可种类:独占许可备案日期:20130520|||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C 1/00申请日:20090903|||公开

IPC分类号:

A01C1/00; A01C1/02; A01H1/08; C12Q1/68

主分类号:

A01C1/00

申请人:

薛永新

发明人:

薛永新; 王跃华; 代勇; 胡胜玲; 徐世军; 孙雁霞; 王晓蓉; 何宗晟

地址: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创业路2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川贝母种子的处理方法,该方法采用赤霉素并结合低温沙藏层积处理方法,使川贝母种子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生理和形态上的后熟;再采用秋水仙素溶液对已完成后熟作用的川贝母种子进行多倍体诱导处理,培育出有效成分含量高的川贝母多倍体新品种。本发明具有处理时间短、有效成分含量高、植株适应外界能力强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川贝母种子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1)将川贝母种子进行水选,去除秕种和杂质,然后用浓度为10mg.L-1~90mg.L-1的赤霉素溶液浸泡20~40h,再将浸泡后的种子于8~12℃沙藏处理30~90d;(2)将沙藏后成熟的川贝母种子洗净,用浓度为0.01%~0.20%。的秋水仙素溶液浸泡24h~72h;(3)将上述浸泡后的种子用蒸馏水洗净,用于播种。

说明书

一种川贝母种子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川贝母种子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海拔3500m-4500m处,鳞茎为名贵的川产道地药材。现代研究表明川贝母为最常用、最有效的止咳化痰药,常用于治疗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其主要有效成分为贝母生物碱和甾体皂甙类。川贝母属于高原濒危药用植物,商品主要来源于野生植物资源,由于长期滥采滥挖,再加上生态环境恶化,致使川贝母野生植物资源锐减,正面临枯竭的境地。

当前川贝母主要靠种子进行有性繁殖,需要求在每年秋季的冻土期到来之前完成种子的播种,由于川贝母种子存在形态和生理后熟的特性,导致人工种植难度大、繁殖系数低、出苗率不高等问题。因此如何提高川贝母种子的成熟度,增加种子的萌发率,是当前川贝母栽种中要亟待解决的问题。专利申请号为20061002086.4的“一种川贝母的春播种子的处理方法”虽解决了种子的后熟问题,使当年不能及时播种的种子也能在次年春季萌发,并提高了种子的萌发率,但该方法的处理时间较长,种子需在前一年埋下,到次年春季才取出播种,时间成本较高,另外,由于种子的基因组织并没有改变,因此所生长的植株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并没有提高,存在着部分植株在生长中死亡的可能,从而影响鳞茎的最后产出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川贝母种子的处理方法,该方法既能提高川贝母有效成分的含量,又能减少处理时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解决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将川贝母种子进行水选,去除秕种和杂质,然后用浓度为10mg.L-1~90mg.L-1的赤霉素溶液浸泡20~40h,再将浸泡后的种子于8~12℃沙藏处理30~90d;

(2)将沙藏后成熟的川贝母种子洗净,用浓度为0.01%~0.20%。的秋水仙素溶液浸泡24h~72h;

(3)将上述浸泡后的种子用蒸馏水洗净,用于播种。

为了解种子的萌发情况,可随机取部分(1)步骤处理后的种子放在育苗床上,在20~25℃催芽,培养40天后统计种子的萌发率。

为了解种子的多倍体诱导情况,可随机取部分(3)步骤浸泡后的种子放在育苗床上,在20~25℃催芽,培养40天后统计种子的诱导率,观察处理组和对照组种子萌发生长小苗的情况,并取小苗根尖细胞进行染色体数目检测。

本发明采用赤霉素并结合低温沙藏层积处理方法,使川贝母种子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生理和形态上的后熟;再采用秋水仙素溶液对已完成后熟作用的川贝母种子进行多倍体诱导处理,培育出有效成分含量高的川贝母多倍体新品种。该方法中赤霉素浸泡及低温沙藏层积处理的时间较现有专利技术的时间短;且采用秋水仙素溶液对已完成后熟作用的川贝母种子进行多倍体诱导处理,这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种子的萌发率,但经诱导培育出的多倍体种子所栽培出的植株鳞茎不仅体积明显增大,而且有效成分的含量也大大提高,完全弥补了萌发率稍低所造成的鳞茎获取量的减少。另外,多倍体植株由于基因活性及酶的差异性增强,从而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增强,表现出良好的抗旱、抗寒及抗病虫害等优势。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1)处理时间短,降低了时间成本;(2)提高了药用有效成分的获取量,从而能较好地满足药材生产的要求;(3)出苗率高,齐苗时间短,植株适应外界能力强,存活率高。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1)获得成熟的川贝母种子

将采集于四川康定折多山野生抚育基地的川贝母种子全部用水选,去除秕种和杂质,然后采用30mg.L-1赤霉素浸种32h,处理完毕后用蒸馏水洗净,然后将其置于8~12℃沙藏层积处理70d,即可得到种胚成熟的川贝母种子;

(2)获取川贝母种子的萌发情况

取出沙藏层积处理70d的川贝母种子,将其放在育苗床上催芽,温度控制在为20~25℃,种子萌发标准为种皮开裂露白或长根,培养40d统计种子的萌发率为67.0%;

(3)川贝母种子多倍体诱导

将经过30mg.L-1赤霉素预处理32h且沙藏层积70d的种胚成熟川贝母种子洗净,然后浸泡在浓度为0.1%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48h。取浸泡后的部分种子用蒸馏水洗净,然后置于育苗床上催芽,温度控制在20~25℃,统计其多倍体诱导率为85.7%;

(4)染色体数目检测

取处理组和对照组川贝母幼苗的根尖于0.20%的秋水仙素溶液中预处理2.5h左右,水洗后用甲醇-冰醋酸(3∶1)固定液固定4h,再用混合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各占2.5%)在25℃恒温箱内处理3h,倒去酶液,用蒸馏水洗3次,每次2min,去除蒸馏水后制备细胞悬液用悬滴法制片,干燥后用Giemsa染色观察。结果显示对照组染色体数2n=2x=24为二倍体,与文献记载相符,处理组细胞染色体数2n=4x=48为四倍体。

(5)观察比较多倍体幼苗和二倍体幼苗表皮细胞

分别撕取对照组与处理组幼叶表皮进行临时装片的制作,在显微镜下观察拍照。经测量处理后的幼叶表皮细胞气孔是未经处理的幼叶表皮细胞气孔大小的1.7倍,但处理组幼叶表皮细胞单位面积内的气孔数较未经处理的对照组明显减少。

一种川贝母种子的处理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川贝母种子的处理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川贝母种子的处理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川贝母种子的处理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川贝母种子的处理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99265A43申请公布日20110406CN101999265ACN101999265A21申请号200910164338X22申请日20090903A01C1/00200601A01C1/02200601A01H1/08200601C12Q1/6820060171申请人薛永新地址610041四川省成都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创业路28号72发明人薛永新王跃华代勇胡胜玲徐世军孙雁霞王晓蓉何宗晟54发明名称一种川贝母种子的处理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川贝母种子的处理方法,该方法采用赤霉素并结合低温沙藏层积处理方法,使川贝母种子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生理和形态上的后熟;再采用秋。

2、水仙素溶液对已完成后熟作用的川贝母种子进行多倍体诱导处理,培育出有效成分含量高的川贝母多倍体新品种。本发明具有处理时间短、有效成分含量高、植株适应外界能力强等优点。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CN101999273A1/1页21一种川贝母种子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1将川贝母种子进行水选,去除秕种和杂质,然后用浓度为10MGL190MGL1的赤霉素溶液浸泡2040H,再将浸泡后的种子于812沙藏处理3090D;2将沙藏后成熟的川贝母种子洗净,用浓度为001020。的秋水仙素溶液浸泡24H72H;3将上述浸泡后的种子用蒸馏水洗净。

3、,用于播种。权利要求书CN101999265ACN101999273A1/2页3一种川贝母种子的处理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川贝母种子的处理方法。背景技术0002川贝母FRITILLARIACIRRHOSADDON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海拔3500M4500M处,鳞茎为名贵的川产道地药材。现代研究表明川贝母为最常用、最有效的止咳化痰药,常用于治疗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其主要有效成分为贝母生物碱和甾体皂甙类。川贝母属于高原濒危药用植物,商品主要来源于野生植物资源,由于长期滥采滥挖,再加上生态环境恶化,致使川贝母野生植物资源锐减,正面临枯竭的境地。0003当前川贝母主。

4、要靠种子进行有性繁殖,需要求在每年秋季的冻土期到来之前完成种子的播种,由于川贝母种子存在形态和生理后熟的特性,导致人工种植难度大、繁殖系数低、出苗率不高等问题。因此如何提高川贝母种子的成熟度,增加种子的萌发率,是当前川贝母栽种中要亟待解决的问题。专利申请号为200610020864的“一种川贝母的春播种子的处理方法”虽解决了种子的后熟问题,使当年不能及时播种的种子也能在次年春季萌发,并提高了种子的萌发率,但该方法的处理时间较长,种子需在前一年埋下,到次年春季才取出播种,时间成本较高,另外,由于种子的基因组织并没有改变,因此所生长的植株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并没有提高,存在着部分植株在生长中死亡的可。

5、能,从而影响鳞茎的最后产出量。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川贝母种子的处理方法,该方法既能提高川贝母有效成分的含量,又能减少处理时间。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解决方法包括下列步骤00061将川贝母种子进行水选,去除秕种和杂质,然后用浓度为10MGL190MGL1的赤霉素溶液浸泡2040H,再将浸泡后的种子于812沙藏处理3090D;00072将沙藏后成熟的川贝母种子洗净,用浓度为001020。的秋水仙素溶液浸泡24H72H;00083将上述浸泡后的种子用蒸馏水洗净,用于播种。0009为了解种子的萌发情况,可随机取部分1步骤处理后的种子放在育苗床上,在2025催芽,培养4。

6、0天后统计种子的萌发率。0010为了解种子的多倍体诱导情况,可随机取部分3步骤浸泡后的种子放在育苗床上,在2025催芽,培养40天后统计种子的诱导率,观察处理组和对照组种子萌发生长小苗的情况,并取小苗根尖细胞进行染色体数目检测。0011本发明采用赤霉素并结合低温沙藏层积处理方法,使川贝母种子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生理和形态上的后熟;再采用秋水仙素溶液对已完成后熟作用的川贝母种子进行多倍体诱导处理,培育出有效成分含量高的川贝母多倍体新品种。该方法中赤霉素浸泡及低温说明书CN101999265ACN101999273A2/2页4沙藏层积处理的时间较现有专利技术的时间短;且采用秋水仙素溶液对已完成后熟作。

7、用的川贝母种子进行多倍体诱导处理,这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种子的萌发率,但经诱导培育出的多倍体种子所栽培出的植株鳞茎不仅体积明显增大,而且有效成分的含量也大大提高,完全弥补了萌发率稍低所造成的鳞茎获取量的减少。另外,多倍体植株由于基因活性及酶的差异性增强,从而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增强,表现出良好的抗旱、抗寒及抗病虫害等优势。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1处理时间短,降低了时间成本;2提高了药用有效成分的获取量,从而能较好地满足药材生产的要求;3出苗率高,齐苗时间短,植株适应外界能力强,存活率高。001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00131获得成熟的川贝母种子0014将采。

8、集于四川康定折多山野生抚育基地的川贝母种子全部用水选,去除秕种和杂质,然后采用30MGL1赤霉素浸种32H,处理完毕后用蒸馏水洗净,然后将其置于812沙藏层积处理70D,即可得到种胚成熟的川贝母种子;00152获取川贝母种子的萌发情况0016取出沙藏层积处理70D的川贝母种子,将其放在育苗床上催芽,温度控制在为2025,种子萌发标准为种皮开裂露白或长根,培养40D统计种子的萌发率为670;00173川贝母种子多倍体诱导0018将经过30MGL1赤霉素预处理32H且沙藏层积70D的种胚成熟川贝母种子洗净,然后浸泡在浓度为01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48H。取浸泡后的部分种子用蒸馏水洗净,然后置于育苗床。

9、上催芽,温度控制在2025,统计其多倍体诱导率为857;00194染色体数目检测0020取处理组和对照组川贝母幼苗的根尖于020的秋水仙素溶液中预处理25H左右,水洗后用甲醇冰醋酸31固定液固定4H,再用混合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各占25在25恒温箱内处理3H,倒去酶液,用蒸馏水洗3次,每次2MIN,去除蒸馏水后制备细胞悬液用悬滴法制片,干燥后用GIEMSA染色观察。结果显示对照组染色体数2N2X24为二倍体,与文献记载相符,处理组细胞染色体数2N4X48为四倍体。00215观察比较多倍体幼苗和二倍体幼苗表皮细胞0022分别撕取对照组与处理组幼叶表皮进行临时装片的制作,在显微镜下观察拍照。经测量处理后的幼叶表皮细胞气孔是未经处理的幼叶表皮细胞气孔大小的17倍,但处理组幼叶表皮细胞单位面积内的气孔数较未经处理的对照组明显减少。说明书CN101999265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