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甲斑蝥素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具体地说是一种去甲斑蝥素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去甲斑蝥素是根据中药斑蝥体的主要抗癌成分 ( 斑蝥素 ) 的化学结构, 去 1, 2位 甲基后人工合成的一种新型抗癌药物。 目前临床上用于原发性肝癌、 消化道肿瘤如食管癌、 胃癌、 贲门癌等适用于白细胞低下症、 肝炎、 肝硬化、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亦可作为术前用 药或用于联合化疗中。
目前市售的去甲斑蝥素片剂主要为糖衣片。CN1857256 公开了一种去甲斑蝥素薄 膜衣片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的创新之处是以直径 0.5 ~ 0.8cm 的扁圆形去甲斑蝥素素片 为片基, 片表面喷雾涂覆有一层厚 0.3 ~ 1.0mm 的包衣材料薄膜衣层。其所采用的片基仍 然是采用传统的制备工艺, 即将原料粉碎, 与稀释剂混合后, 加入淀粉糊制成软材后制粒, 再烘干整粒, 加入润滑剂、 压片。然而事实上, 去甲斑蝥素原粉可压性差, 密度较高, 原粉与 稀释剂不易均匀混合, 所制颗粒原料药含量均匀度差, 产品质量难以控制。 特别是去甲斑蝥 素的服用剂量小 ( 通常每片药片中仅含原料 5mg), 因而原料药含量是否均匀就尤为重要。 再者, 去甲斑蝥素素本身具有较强的挥发性, 对粘膜有强烈的刺激性, 而传统方法工艺流程 长, 尤其是还需要进行干燥, 故在制备过程中一方面会对生产人员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另 一方面也可导致药物的大量挥发, 从而影响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含量均匀度好的去甲斑蝥素片, 同时提供一种该片 剂的制备方法, 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
本发明所提供的去甲斑蝥素片, 由以下重量份比的组分制成 : 去甲斑蝥素 1 份, 赋 形剂 3 ~ 20 份 ; 其中的赋形剂由辅料 -I 与润滑剂组成, 辅料 -I 占赋形剂总重量的 90 ~ 99.9% ; 辅料 -I 由微晶纤维素与乳糖组成, 其重量份比为 2 ~ 1 ∶ 1。
本发明所选用的特定稀释剂 ( 辅料 -I) 与去甲斑蝥素原粉混合后, 有效改善了去 甲斑蝥素原粉的流动性, 继而改善了去甲斑蝥素片剂原粉含量的均匀度。
本发明中去甲斑蝥素和赋形剂优选的重量份比为 1 ∶ 13。
本发明中的润滑剂可选用硬脂酸镁、 硬脂酸和微粉硅胶。其中的硬脂酸镁以其成 本低、 润滑效果好为优选对象。
为了进一步改善本片剂原粉含量的均匀度, 所述的辅料 -I 占赋形剂总重量的优 选百分比为 95 ~ 99.5。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
本发明所提供的去甲斑蝥素片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a) 配方 :
去甲斑蝥素 1 份, 赋形剂 5 ~ 20 份 ;
其中的赋形剂由辅料 -I 与润滑剂组成 ; 辅料 -I 占赋形剂总重量的 90 ~ 99.9% ; 辅料 -I 由微晶纤维素与乳糖组成, 其二者的重量份比为 2 ~ 1 ∶ 1 ;
(b) 先将微晶纤维素与乳糖, 充分混合, 加水搅拌成粘稠膏状, 平铺于平盘中, 置于 冻干箱内, 按照以下冻干工艺冻干 :
(1) 预冻 : -38 ~ -42℃保温 2 ~ 4 小时 ;
(2) 升华 : 真空度保持在 10 ~ 20Pa, -20 ~ -28℃保温 8 ~ 12 小时 ;
(3) 干燥 : 真空度保持在 10Pa 以下, 40 ~ 43℃保温 4 ~ 6 小时出箱 ;
由此制成辅料 -I ;
(c) 将去甲斑蝥素原料与辅料 -I, 按照所述重量份比进行混合 ;
(d) 加入润滑剂, 混合 ;
(e) 混合后的物料直接压片。
本发明所制辅料 -I 具有更好的分散特性, 从而改善了去甲斑蝥素原粉的流动性。
本发明方法中的润滑剂可选用硬脂酸镁、 硬脂酸和微粉硅胶。其中硬脂酸镁因其 具有成本低、 润滑效果好的特定, 故为优选对象。 在上述方法中, 所述的平铺其厚度优选 10 ~ 15cm, 如此既可保证冻干效果, 又有 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方法中去甲斑蝥素和赋形剂的重量份比优选 1 ∶ 13。
辅料 -I 占赋形剂总重量的百分比优选 95 ~ 99.5。
本发明方法所采用的稀释剂与原粉具有良好的混合性好, 使其满足了直接压片法 对粉体粒径分布、 粒子形态堆密度、 流动性、 充填性、 可压性、 稳定性等技术条件的要求。由 此不仅实现了采用直接压片法制备去甲斑蝥素片, 还解决了所制颗粒原料药含量均匀度差 的问题。同时还避免了传统工序中加热干燥对原粉含量的影响, 从而降低了生产过程中原 粉的挥发, 减少了原粉挥发对生产人员及环境造成的的不良影响。
本发明中所述的含量均匀度 (content uniformity) 系指每片去甲斑蝥素含量偏 离标示量的程度。
本发明方法提供的去甲斑蝥素片, 可以制成糖衣片、 薄膜衣片。 也可在该素片的基 础上, 根据制药领域的常规技术制成去甲斑蝥素缓释片。
本发明方法所提供的去甲斑蝥素片, 其临床适应症以及用法用量均与普通的去甲 斑蝥素片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述, 但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所有示例中的压片条件 ( 如压片机、 压片机的转速和压力 ) 完全相同。
实施例 1
去甲斑蝥素片
(a) 配方 : (10000 片 )
去甲斑蝥素 50g, 赋形剂 650g ;其中的赋形剂由辅料 -I 与硬脂酸镁组成 ; 其中辅料 -I646.75g, 硬脂酸镁3.25g ; 辅料 -I 由微晶纤维素与乳糖组成, 其中微晶纤维素 323.25g, 乳糖 323.25g。
(b) 将微晶纤维素与乳糖充分混合 20 ~ 30 分钟后, 加水搅拌成粘稠膏状, 平铺于 平盘中, 平铺厚度为 12cm 左右, 置于冻干箱内, 按照以下冻干工艺冻干 :
(1) 预冻 : 在 -40℃保温 2 小时 ;
(2) 升华 : 真空度保持在 10Pa, -20℃保温 10 小时 ;
(3) 干燥 : 真空度保持在 10Pa 以下, 40 ~ 43℃保温 4 小时出箱 ;
由此制成辅料 -I。
(c) 将将去甲斑蝥素原料过 80 目筛, 与辅料 -I 充分混合 20 分钟 ;
(d) 加入硬脂酸镁, 混合 5 分钟 ;
(e) 混合后的物料直接压片。每片重 70mg, 含去甲斑蝥素 5mg。
实施例 2 本发明的去甲斑蝥素片
(a) 配方 : (10000 片 )
去甲斑蝥素 50g, 赋形剂 400g ;
其中的赋形剂由辅料 -I 与硬脂酸镁组成 ; 其中辅料 -I 399.6g, 硬脂酸镁 0.4g ;
辅料 -I 由微晶纤维素与乳糖组成, 其中微晶纤维素 239.76g, 乳糖 159.84g。
(b) 将微晶纤维素与乳糖充分混合 30 分钟后, 按照辅料 -I 与水的质量比为 2 ∶ 1 的比例, 加水搅拌成粘稠膏状, 平铺于平盘中, 置于冻干箱内, 按照以下冻干工艺冻干 :
(1) 预冻 : 在 -40℃保温 4 小时 ;
(2) 升华 : 真空度保持在 10Pa, -20℃保温 10 小时 ;
(3) 干燥 : 真空度保持在 10Pa 以下, 40 ~ 43℃保温 6 小时出箱 ;
由此制成辅料 -I。
(c) 将将去甲斑蝥素原料过 80 目筛, 与辅料 -I 充分混合 20 分钟 ;
(d) 加入硬脂酸镁, 混合 10 分钟 ;
(e) 混合后的物料直接压片。每片重 45mg, 含去甲斑蝥素 5mg。
对照例 1
工艺配方 : (10000 片 )
去甲斑蝥素 50g, 赋形剂 400g ;
其中的赋形剂由淀粉 150g、 乳糖 200g、 聚维酮 46g ; 硬脂酸镁 4g ;
将主药去甲斑蟹素过 100 目, 乳糖粉碎后过 80 目, 淀粉过 80 目筛、 硬脂酸镁过 40 目筛 ; 先将乳糖和淀粉同去甲斑蛰素混合均匀后, 再加入聚维酮 ; 最后加入硬脂酸镁混合 均匀后, 测定含量 ; (5) 压片 : 调节好压片机的转速和压力, 将定量后的颗粒送入压片机, 压 制成直径 1cm 的扁圆形去甲斑蛮素素片。
实施例 3
按 2005 版中国药典以及 WS-10001-(HD-0036)-2002 药品标准, 对上述实施例 1、 2 及对比例 1 的各 5 个生产批次的产品质量进行检测, 结果详见表 1。
表1:
以上数据说明本发明所制备的去甲斑蝥素片质量尤于对照例 1。
实施例 4
对实施例 1、 2 及对照例 1 生产的 8 个批次产品的含量均匀度进行检测。
其测定方法为 :
取供试品 10 片, 按照 WS-10001-(HD-0036)-2002 药品标准项下规定的含量测定方 法, 分别测定每片以标示量为 100 的相对含量 X, 求其均值 X 和标准差 S 以及标示量预均值 之差的绝对值 A(A = 100-X) ; 如 A+1.80S ≤ 15.0, 则供试品的含量均匀度符合规定 ; 若 A+S > 15.0, 则不符合规定 ;
结果详见表 2。
表2: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 本发明提供的产品其质量稳定, 含量均匀度好, 批次间差异小, 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例。也由此说明本发明方法可操作性强, 连续生产有保证, 尤其适 合 GMP 要求的生产管理。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