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缝洗涤塔AGE导管的安装方法.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321878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40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48230.1

申请日:

2009.06.19

公开号:

CN101574604A

公开日:

2009.11.1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01D47/14; B01D53/18

主分类号:

B01D47/14

申请人:

中冶京唐建设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昌岑

地址:

063030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幸福道1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王永红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环缝洗涤塔AGE导管的安装方法,包括环缝洗涤塔内部的上、下锥体,AGE导管和置于洗涤塔底部的基础板,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安装:a.制作导管开孔样板;b.AGE导管中心测量定心;c.确定导管开孔十字中心线;d.同心率的确定;e.开设导管孔;f.安装导管;g.导管调整;h.焊接导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有效控制上、下导管的偏差,保证上下导管的同心率、标高和垂直度,避免二次返工,提高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环缝洗涤塔AGE导管的安装方法,包括环缝洗涤塔内部的上、下锥体,AGE导管和置于洗涤塔底部的基础板,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安装:
a、制作导管开孔样板:采用薄质板材,根据导管直径和上、下锥体的角度制作开孔样板;
b、AGE导管中心测量定心:将经纬仪立于洗涤塔底部基础十字中心轴心交点上,按照导管安装设计角度放出导管中心辐射线,再依据导管中心点与洗涤塔中心点的设计距离,沿投放的辐射线用盘尺确定导管中心点;
c、确定导管开孔十字中心线:根据洗涤塔安装时从基础十字中心轴线引投的中心线,按照导管安装设计角度在锥体上投放导管开孔十字中心线;
d、同心率的确定:根据上、下锥体上的导管开孔十字中心线割开等直径的小孔,用铅垂装置与基础上的导管中心点进行校核,根据测量误差调整导管开孔十字中心线的位置;
e、开设导管孔:以校核完的开孔十字中心线中心为基准,将样板紧贴锥体,沿样板的边缘画出开孔线,在锥体上切割开孔,并切割焊接坡口;
f、安装导管:在导管上焊接落位卡板,先装下导管,后装上导管;
g、导管调整:导管安装完毕后,用千斤顶对其进行位置调整,且同一垂直线上的上、下导管同时调整;
h、焊接导管:导管调整完毕后,将其与锥体焊接在一起。

说明书

环缝洗涤塔AGE导管的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管安装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建筑工程中的环缝洗涤塔AGE导管的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环缝洗涤塔AGE导管分上导管和下导管,数量各3个,分别与环缝洗涤塔内的上锥体和下锥体进行连接,按圆周120°均分。由于其安装精度要求非常高,AGE导管安装精度要求如下:上下导管同心度允许偏差±1mm;导管垂直度允许偏差±1mm;导管安装标高允许变差±1mm。这种结构的安装偏差要求很小,现有的结构开孔安装,多采用一次开孔成型安装,并随结构从下至上进行安装,结构安装后的偏差,特别是同心率,难以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上、下导管安装完后同心率难以控制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减少偏差、能够保证上下导管同心率的环缝洗涤塔AGE导管的安装方法。
实现上述发明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环缝洗涤塔AGE导管的安装方法,包括环缝洗涤塔内部的上、下锥体,AGE导管和置于洗涤塔底部的基础板,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安装:
a、制作导管开孔样板:采用薄质板材,根据导管直径和上、下锥体的角度制作开孔样板;
b、AGE导管中心测量定心:将经纬仪立于洗涤塔底部基础十字中心轴心交点上,按照导管安装设计角度放出导管中心辐射线,再依据导管中心点与洗涤塔中心点的设计距离,沿投放的辐射线用盘尺确定导管中心点;
c、确定导管开孔十字中心线:根据洗涤塔安装时从基础十字中心轴线引投的中心线,按照导管安装设计角度在锥体上投放导管开孔十字中心线;
d、同心率的确定:根据上、下锥体上的导管开孔十字中心线割开等直径的小孔,用铅垂装置与基础上的导管中心点进行校核,根据测量误差调整导管开孔十字中心线的位置;
e、开设导管孔:以校核完的开孔十字中心线中心为基准,将样板紧贴锥体,沿样板的边缘画出开孔线,在锥体上切割开孔,并切割焊接坡口;
f、安装导管:在导管上焊接落位卡板,先装下导管,后装上导管;
g、导管调整:导管安装完毕后,用千斤顶对其进行位置调整,且同一垂直线上的上、下导管同时调整;
h、焊接导管:导管调整完毕后,将其与锥体焊接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有效控制上、下导管的偏差,保证上下导管的同心率、标高和垂直度,避免二次返工,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环缝洗涤塔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导管平面位置图。
图3为下导管平面位置图.
图4为导管中心点位置示意图。
图5为导管中心线校核示意图。
图6为导管安装示意图。
图7为导管安装调整示意图。
图8为导管焊接临时支撑设置示意图。
图中:洗涤塔1,上锥体2,上导管3,下导管4,下锥体5,经纬仪6,混凝土基础7,导管中心点8,导管中心辐射线9,洗涤塔中心点10,基础十字中心轴线11,临时支架12,导管十字中心线13,线坠14,坠头15,小孔16,落位卡板17,千斤顶18,托板19,临时支撑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述本发明。
参见附图1-8,本实施例中,现有的环缝洗涤塔1一般为圆筒状结构,其内部安装有上锥体2和下锥体5,导管采用AGE导管,装于上锥体2上的为上导管3,装于下锥体5上的导管为下导管4,洗涤塔1的底部还设有混凝土基础7。上、下锥体上分别安装三个上导管3和三个下导管4,且上、下导管3、4各自两两之间的角度为120°,还要保证安装完毕后相对应的上下导管的同心率、标高、垂直度。
本发明是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导管的安装和调整:
a、制作导管开孔样板:采用薄质铁板或油毡纸,根据上、下导管3、4的直径和上、下锥体2、5的锥形角度,制作成独立的椭圆形开孔样板,待用。
b、AGE导管中心测量定心:将经纬仪6立于洗涤塔1底部混凝土基础7的洗涤塔中心点10上,按照导管安装的设计角度放出用于确定导管中心的导管中心辐射线9,再根据洗涤塔中心点10和导管安装的设计圆周直径大小,用盘尺做出其与辐射线9的交点,即锥体上的导管中心在混凝土基础7上的投影,作为导管中心点8。
c、确定导管开孔十字中心线:依据洗涤塔1安装过程,从混凝土基础7在圆筒壁上引投的基础十字中心线11,再根据导管安装位置的设计角度要求分别在上、下锥体2、5引投导管开孔十字中心线13,其上下的同心率不一定在同一铅垂线上,待下一步校核。这里的导管安装位置的设计角度根据实际安装导管的个数来确定,以圆周360°为准,则本实施例中安装三个导管,那么导管安装的设计角度为120°。
d、同心率的确定:以上、下锥体2、5上引投的导管开孔十字中心线13为基准,分别在锥体上割开直径为200mm的小孔16,然后将线坠14由其中心垂下,用坠头15与混凝土基础7上的导管中心点8进行校核,根据测量误差调整导管开孔十字中心线13在锥体上的位置,达到最终的准确率,确保上下锥体2、5上的开孔十字中心线的同心率,其中的铅垂装置也可以采用红外线铅垂仪来确定上下导管的同心率。
e、开设导管孔:以校核完的开孔十字中心线13的中心为基准,将制作好的样板紧贴锥体,沿样板的边缘画出开孔线,在锥体上切割开孔,并切割焊接坡口。
f、安装导管:在导管上预先焊接落位卡板17,每个导管以导管的十字中心线为基准焊接四个落位卡板,落位卡板17的焊接位置按照图纸设计的导管安装标高定位,其倾斜边按照锥体的角度确定,逐个吊装导管,先装下导管4,后装上导管3,将导管粗略定位,用落位卡板卡接在锥体上。
g、导管调整:上、下导管3、4粗略安装完毕后,测量各项安装偏差,并形成记录,计算出需调整的偏差数据。导管上下口标高采用水平仪测量,各导管相对距离采用拉尺法测量,垂直度采用水平尺和挂线坠量测的方法结合测量:
①在锥体上焊接临时托板19,架立千斤顶18;
②在导管上口采用临时支架12挂设线坠14或红外线铅垂仪,其坠头15与混凝土基础7上的导管中心点8相对应,并用钢线分出导管上口中心线,为下一步调整中心偏差做准备;
③按各个偏差数据采用千斤顶18垂直或水平顶撑调整,调整时为边测边调,至到满足结构允许安装偏差;
④各项数据满足偏差后,采用临时支撑20形式支撑导管,防止下一步焊接时导管位置变化;
⑤同一垂直线上的上、下导管3、4需要同时调整。
h、焊接导管:上、下导管3、4调整完毕后,将其分别与上、下锥体2、5焊接在一起,再将临时支架12、落位卡板17、托板19和临时支撑20拆除即可。

环缝洗涤塔AGE导管的安装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环缝洗涤塔AGE导管的安装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环缝洗涤塔AGE导管的安装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缝洗涤塔AGE导管的安装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缝洗涤塔AGE导管的安装方法.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环缝洗涤塔AGE导管的安装方法,包括环缝洗涤塔内部的上、下锥体,AGE导管和置于洗涤塔底部的基础板,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安装:a.制作导管开孔样板;b.AGE导管中心测量定心;c.确定导管开孔十字中心线;d.同心率的确定;e.开设导管孔;f.安装导管;g.导管调整;h.焊接导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有效控制上、下导管的偏差,保证上下导管的同心率、标高和垂直度,避免二次返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