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倾斜调整和旋转功能的幼儿秋千 本申请是以下申请的分案申请,申请日:2007年7月19日,申请号:200710139181.6,发明名称:具有倾斜调整和旋转功能的幼儿秋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幼儿秋千的架体,特别涉及一种使用方便而且确保电动马达将扭矩传递给悬架组件从而使其往复运动的具有倾斜调整和旋转功能的幼儿秋千。
背景技术
护幼员通常使用幼儿秋千抚慰幼儿。幼儿秋千主要包括将幼儿安全地放置在高于地面位置的座椅、以及支撑所述座椅并允许座椅以往返的方式运动的框架装置。其往返的方式运动主要为向前和向后的方向运动,也有一些幼儿座椅提供从一侧到另一侧的运动。这样的秋千给幼儿提供了一个舒适、安全及愉快的环境。
在照看幼儿时,当幼儿在休息或者睡觉的时候,他们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而且尽量不要被打扰。如果要抱起幼儿并将他们放进另外一个座椅内,这通常会惊动他们。另外,能够提供一个摇摆运动的多功能的幼儿座椅也是有价值的。因此,有一种秋千,可以将婴儿提篮或儿童汽车座椅直接结合到该秋千上,且为护幼员提供了可以选择地使幼儿产生摇摆运动且无需将幼儿从一个座椅转移到另外一个座椅。威廉·斯蒂芬等人发明的第6017088号,公告日为2000年1月25日的美国专利揭示了这种可转换的秋千系统,在这件专利中,座椅组件通过一个锁固机构可拆卸地安装在本体部上。
因此,这需要在秋千悬架系统和汽车座椅或者幼儿座椅之间提供一种机构来连接。这种机构可使护幼员直接将汽车座椅或者幼儿座椅直接连接到悬架装置上,使摇摆运动可从一支撑系统来传递到在汽车座椅或者幼儿座椅上熟睡的幼儿。
市面上大多数秋千座椅的背靠倾斜角度调整是通过支撑钢线定位在座椅背面的凹槽内与该槽型中的止挡块卡合来达成。该支撑钢丝通常枢转连接到悬架管体上。座椅设计成这种样式以致于倾斜运动时可绕座椅底部枢转,这种倾斜装置结构合理而且成本低廉。但是,这种倾斜装置在调整该座椅的角度需要护幼员站在秋千后面使用双手调整该座椅的靠背角度。一般情况下,一只手需要支撑座椅,另一只手重新定位该支撑钢线。虽然这种调整方式虽然有效,但是这种倾斜装置不适应人体工程学且不易从直觉上来了解操作方式。
迈克尔·拉姆利等人发明的第5746478号,在1998年5月5日授权的美国专利揭示了一种幼儿安全座椅的倾斜装置,该倾斜装置可从幼儿安全座椅前端来操作锁固件,使锁固件可与一对设置在侧边的间隔导轨上的开孔卡合。IchiroOnishi等人发明的第5494331号,在1996年2月27日公告的美国专利揭露一种幼儿安全座椅,该座椅能够通过与弹簧锁固销锁合在一起的弧形导轨相对基座组件倾斜。马克·塞德莱克等人发明的第5335964号,在1994年8月9日授权的美国专利揭露一种幼童汽车座椅,该座椅具有一根柱子可以选择地与开口卡合,从而可以确定座椅组件相对支撑座椅的基座组件的倾斜位置。
因此,提供一种单手驱动的倾斜装置实有必要。提供一种容置在悬架系统内的倾斜装置且该悬架系统可拆卸地安装可移动式的座椅组件亦实有必要。
许多护幼员喜欢同时可选择前后和侧向摆动功能,因为这允许他们为孩子定制他们喜欢的方式。为秋千座椅提供旋转运动可让护幼员在纵向或横向定位座椅从而提供了可选择的摆动方向。丹尼尔·宾奇等人发明的第5562548号,在1996年10月8日授权的美国专利揭示了这种秋千,其中该旋转组件位于该座椅的下方。该旋转组件由一个平台构成,该座椅可以绕一个垂直转轴旋转。该旋转装置安放在秋千座椅下方,这样就离幼儿的头上存在间距,可以允许从座椅内抱出幼儿和把幼儿放进座椅内。在这种幼儿秋千的摆动状态下,座椅和底座是从幼儿座椅上方的装置悬挂下来并得到支撑,该装置设有旋转连接以便定位座椅使其在前后方向摇摆或者侧向摇摆。这种秋千能提供两种不同的摇摆运动,但该位于幼儿座椅上方的装置可能阻碍幼儿的出入,尤其是在将幼儿抱进座椅和抱出座椅的时候。
幼儿秋千的一项非常重要设计考虑到了幼儿秋千的重心是位于孩子的重心位置,这个位置不一定经过座椅几何中心。因此,当座椅从一个前后向摆动位置改变成侧向摆动时,如果座椅绕大致位于重心的转轴转动,当秋千在侧向摆动位置时,座椅的几何中心不是秋千架的中心。因此,如果座椅既能从前后向到侧向位置转动,也能横向移动来移动重心位置,以提供千秋架内的座椅更佳的中心位置。
因此,如果可以提供一种当座椅安装到基座上的一种旋转装置,这样当座椅从前后摆动方向移动到侧向摆动方向时,可以横向改变坐有幼儿的座椅的重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幼儿秋千,其包括一可拆卸地连接收容不同结构座椅的基座。本发明的另一目的系在提供一种锁固装置,该锁固装置可以单手操作以将做座椅从基座移离,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为安装在基座上的可拆卸座椅提供一旋转装置,该基座被幼儿秋千的悬架组件所支撑。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旋转装置,当座椅从前后摆动方式移动到侧向摆动方式时,所述旋转装置可横向移动座椅及座椅内幼儿的重心。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用于幼儿秋千的旋转装置,该旋转装置并非绕一固定轴转动。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提供一幼儿秋千,其座椅上方不会被旋转装置干扰而影响幼儿的进出。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倾斜装置,其能够被单手操作以选择座椅的倾斜位置,该座椅可拆卸地安装在幼儿秋千的基座上。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再提供一种位于幼儿秋千的基座内的一倾斜装置。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利用一推动杆上的凸起定位在相应槽道内从而将座椅锁定在选定的相对于基座的倾斜位置,且该推动杆可自动回位。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具有可移离座椅的幼儿秋千,该座椅能够选择地定位在多种摆动位置并可移动到选定的倾斜位置,该秋千结构耐用、制造便宜、保养轻松、组装简便并且使用简单有效。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
这种幼儿秋千,具有一架体装置,所述架体装置能使一座椅装置相对于所述架体装置作往复运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幼儿秋千包括:
所述座椅装置包括一座椅组件,一基座支撑所述座椅组件,所述基座具有一连接到所述座椅组件的上部及一与所述上部连接的下部,所述上部及所述座椅组件能相对于所述下部旋转,及
一设置在所述上部与所述下部之间的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可选择性地在前后摆动方式和在侧向摆动方式定位所述座椅组件。
所述旋转装置包括:
一形成在所述下部的椭圆形定位环;及
一形成在所述上部的三角形从动装置,当所述三角形从动装置沿着所述椭圆形定位环移动可将所述座椅组件从所述前后摆动方式转动至所述侧向摆动方式。
所述三角形从动装置包括三个成三角形排布且与所述椭圆形定位环相连接的接触点。
所述下部通过一位于所述底座下部下表面的椭圆形插孔内的连接毂将所述下部连接到所述上部,当所述座椅组件在所述前后摆动方式与侧向摆动方式之间移动时,所述连接毂在所述插孔内横向移动。
进一步包括一容置在所述基座内且能让所述座椅组件处在一所选择的倾斜位置的倾斜装置。
所述上部支撑所述座椅组件,所述座椅沿着一弧形轨迹相对所述上部移动,所述倾斜装置可控制所述座椅组件沿着所述弧形面移动。
所述基座进一步包括一顶座,所述座椅组件安装在所述顶座上,,所述顶座沿着所述弧形面移动以将所述座椅组件在所选择的倾斜位置上定位,所述倾斜装置包括一突出于所述顶座的横向倾斜致动把手,所述倾斜致动把手弹性偏向一中心位置且可于所述中心位置的二侧中的任一侧进行线性移动。
所述倾斜致动把手包括:
一中间腔体,所述中间腔体收容一形成在所述顶座上的中心柱,所述中间腔体在所述中心柱相对两侧容置一对偏置弹簧,从而使所述把手偏向至所述中心位置;及
一对向下延伸并与一锁固装置连接的横向间隔的凸起,所述致动把手往所述中心位置的二侧的任一侧移动以将所述凸起释离所述锁固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
这种幼儿秋千,具有一架体装置,所述架体装置能使一座椅装置相对于所述架体装置作往复运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幼儿秋千包括:
所述座椅装置包括被一基座支撑的一座椅组件,所述基座具有一与所述座椅组件连接的顶座及一底座,所述顶座及与所述顶座连接的座椅组件可沿着所述底座与所述顶座接合处而定义形成的一弧形轨迹相对所述底座移动;及
一容置在所述基座内的倾斜装置,所述倾斜装置控制所述顶座沿着所述所述弧形轨迹相对所述底座移动。
所述倾斜装置包括一突出于所述顶座的横向倾斜致动把手,所述倾斜致动把手弹性偏向一倾斜锁固位置。
所述倾斜致动把手可在一中间位置二侧中任一侧进行线性移动,所述致动把手包括:
一中间腔体,所述中间腔体收容一形成在所述顶座上的中心柱,所述中间腔体在所述中心柱相对两侧容置一对偏置弹簧,从而使所述把手偏向到所述中心位置;及
一对向下延伸并与一锁固装置连接的横向间隔的凸起,所述把手移动到所述中心位置的每一侧可使所述凸起脱离所述锁固装置。
所述锁固装置包括:
一对横向间隔且纵向延伸的槽道;
复数个位在所述槽道之间纵向间隔的挡块;及
一横向的沟槽,所述沟槽位于相邻的挡块之间且与所述槽道相互连接,当所述把手位于所述中心位置时,所述凸起定位在所述横向的沟槽内,当所述把手移动到中心位置的任一侧时,所述凸起定位在其中一槽道内。
所述底座包括一上部及一下部,所述上部连接到所述顶座上并随所述顶座一起在一水平面转动,所述下部连接到所述上部从而允许所述上部相对所述下部转动,所述幼儿秋千进一步包括:
一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部与下部之间的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可选择性地在前后摆动方式和在侧向摆动方式定位所述座椅组件,在所述前后摆动方式与所述侧向摆动方式之间,转动所述旋转装置能使所述座椅组件横向移动。
所述旋转装置包括:
一形成在所述下部的椭圆形定位环;及
由三个成三角形排布且与所述椭圆形支撑环相连接的接触点组成一个三角形从动装置,所述从动装置可沿着所述椭圆形定位环以使所述座椅组件转动到不同摆动方式时,所述三角形从动装置可用使所述座椅组件横向移动。
所述顶座上形成有一向上延伸的安装凸起部,所述座椅组件形成有一具有收容部的固定结构,所述收容部收容所述凸起部,所述安装凸起部包括一带有弹簧且与所述固定结构上的锁固开口连接的锁固件,所述座椅组件具有一个锁固致动装置,该锁固致动装置可选择地操作使所述锁固件脱离所述锁固开口而且使所述座椅组件被垂直提起从而脱离所述基座。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
这种幼儿秋千,具有一架体装置,所述架体装置能使一座椅装置相对于所述架体装置作往复运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幼儿秋千包括:
所述座椅装置包括被一基座支撑的一个座椅组件;及
一设置在所述座椅组件和基座之间的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可选择性地在前后摆动方式和在侧向摆动方式定位所述座椅组件,在所述前后摆动方式与所述侧向摆动方式之间转动时,所述座椅组件会横向移动。
所述旋转装置包括:
一形成在所述基座上的椭圆形定位环;及
一与座椅组件相连接并随之转动的三角形从动装置,当所述三角形从动装置沿着所述椭圆形定位环使所述座椅组件在所述前后摆动方式和所述侧向摆动方式之间转动时,所述三角形从动装置能使所述座椅组件横向移动。
所述三角形从动装置包括三个成三角形排布且与所述椭圆形支撑环相连接的接触点。
所述基座具有一连接到所述座椅组件的上部及一连接到所述上部的下部,所述座椅组件的上部及所述座椅组件能相对于所述座椅组件上部的下部旋转,所述三角形从动装置形成在所述上部上。
所述下部通过一定位在所述下部的下表面的一椭圆形插孔内的连接毂将所述下部连接到所述上部,当所述座椅组件在所述前后摆动方式与侧向摆动方式之间移动时,所述连接毂在所述插孔内横向移动。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座椅相对于基座的旋转可提供多样功能选择,且座椅及座椅内幼儿的重心可同时跟着改变。
2、将座椅放在幼儿秋千的基座并通过锁固件可方便将座椅锁固于基座上或移离。
3、当座椅从前后摆动方式转换成侧向摆动方式时,秋千不会不稳定。
4、座椅上方的空间不会被位于高位的旋转装置所占据,而干扰幼儿进入座椅内。
5、倾斜致动装置可以单手操作。
6、倾斜致动装置容置在幼儿秋千的基座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幼儿秋千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幼儿秋千的前视图。
图3是图1和图2中幼儿秋千的左视图。
图4是安装在基座上的座椅的主视图,为了清楚起见,移除掉了图2中的幼儿秋千的悬架管体和支撑架体。
图5是图4中所示的幼儿座椅及基座的左视图,其中托架把手的收合位置用虚线表示。
图6是图4和图5中的幼儿座椅及基座的底视图。
图7是被悬架管体支撑的基座的左视图。
图8是座椅的底视立体图,其显示了与基座配合的固定结构。
图9是基座的上视立体图,其显示了与座椅配合的固定结构。
图10是安装在基座上的幼儿座椅的横截面图,其显示了可拆卸地将幼儿座椅固定到该基座上的锁固装置。
图11是将幼儿座椅固定到基座上的锁固连杆的放大图。
图12是图11中所示的锁固连杆的放大立体图。
图13是基座沿着图7中13-13线的横截面图,其显示了倾斜致动装置。
图14是基座沿着图4中14-14线的横截面图,其显示了将幼儿座椅锁定在选定倾斜位置的槽道,其中部分幼儿座椅用虚线表示。
图15是基座沿着图4中15-15线的横截面图,其显示了允许座椅组件选择倾斜位置的顶座,其中实线显示幼儿座椅以及所连接的顶座位于中心位置,而虚线表示其从中心位置往二侧中的任一侧移动的位置。
图16是基座去除顶座后的立体图,其显示了基座上的致动把手以及狭槽,致动把手的运动用虚线表示。
图17是基座沿着图4中17-17线的横截面图,其显示基座的定位件形成部分的旋转装置以及倾斜装置的下部。
图18是基座沿着图4中18-18线的横截面图,其与图17相似,其显示了具有幼儿座椅在图4中所显示的前后摆动方式的旋转装置。
图19是安装在基座上的幼儿座椅的主视图,其中座椅处于侧向摆动方式中且幼儿座椅向左转动。
图20是安装在基座上的幼儿座椅的主视图,其中座椅处于侧向摆动方式中且幼儿座椅向右转动。
图21是与图17相似且沿着图19中的21-21线的横截面图,其显示了基座固持件内的旋转装置的位置以及幼儿座椅向右转动时座椅相对于基座作横向移动。
图22是与图21相似且沿着图20中22-22线的横截面图,其显示了基座固持件内的旋转装置的位置以及幼儿座椅向右转动时座椅相对于基座的横向移动。
图23是基座的部分横截面图,显示幼儿座椅在前后摆动方式下,基座的三角形从动件于座椅的椭圆形定位环中位置的示意图,。
图24是与图23相似的基座的部分横截面图,其显示了幼儿座椅向左侧转动时三角形从动件相对于椭圆形固持环的关系。
图25是与图24相似的基座的部分横截面图,其显示了幼儿座椅向右侧转动时三角形从动件相对于椭圆形固持环的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
请参照附图,其清楚地揭示了一具有本发明的幼儿秋千。如图1至图3所示,幼儿秋千10的主要组件包括具有一支撑架体装置12,其包括一对横向间隔的后支脚13及相对应的前支脚14,以及从架体装置12上悬挂下来可前后摆动运动的座椅装置15。座椅装置15由安装在基座30上的模制的幼儿座椅20所形成,该基座30固定在一对横向间隔的悬架17上,所述悬架17连接到该后支脚13的悬臂端上的悬架壳体18上,以下对其进行更加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4至图12所示,幼儿座椅20具有多种应用,如:汽车座椅或者婴儿车座椅,也以用在幼儿秋千装置10上,以下将详细描述。幼儿座椅20形成有一支撑幼儿所坐的座椅22的外壳21,该外壳21前部装设有一个可移离的餐盘23及一个阻止幼儿滑出座椅22的叉臂24。该外壳还提供有一枢转的把手25,该把手25可以在垂直位置和或收合位置之间转动,请参考图4及图5。
请参阅图8及图9所示,外壳21的底部形成有一与该基座30相连接的固定结构26。该固定结构26包括一个收容部27,该收容部27用于收容基座30的安装凸起部32以便幼儿座椅20无法相对于基座30水平移动。该收容部27开设有一个供锁固件33插入的锁固开口28。该锁固件33枢转装设在基座30的安装凸起部32上,并通过弹簧33a作用来偏移,从而从向该收容部27突出,这样就将该幼儿座椅20固定到该基座30上从而限制了幼儿座椅20于垂直方向运动。固定结构26最好形成有一弧形面使得幼儿座椅20可为一个平面所支撑和摆动。为了忽略这种摆动,固定结构26具有一个延伸的支撑杆29,该支撑杆29能选择性地从该固定结构26的背面延伸出来从而为幼儿座椅20提供了一个稳定的、非摇摆的支撑面。
请参阅图10至图12所示,该幼儿座椅20包括一个锁固致动装置35,该锁固致动装置35可以使该锁固件35枢转运动以允许该幼儿座椅20被垂直提起从而脱离该秋千20。该锁固致动装置35包括一个外部拉动组件36,该拉动组件36通过一对横向分离的连杆37连接到与外壳21枢接而带有弹簧的制动件38上,当该锁固件33与该锁固开口28卡合时,该锁固件33压住该制动件38。拉动该拉动组件36可使该制动件38枢转运动从而推动该锁固件33移出该锁固开口28,这样就可提起该幼儿座椅20使该幼儿座椅20脱离该基座30。
请参阅图13-图16所示,倾斜装置40系容置在基座30内。基座30形成有一位置较低的固定底座34,该底座34固定到一对悬架组件17上并随悬架组件17一起移动。一包括有安装凸起32的顶座31可移动地安装在固定底座34上且可沿着一弧形轨迹34a滑动。如图16所示,顶座31由滚轮41来支撑,该滚轮41从该底座34的上表面向上凸起,从而方便顶座31相对于底座34作滑动运动。该底座34还开设有纵向延伸的凹槽42,该顶座31的滑动固持件43的安装片44可穿过该凹槽42以便该顶座31固定到在底座34上,而该滑动固持件43可在底座34的上表面63之下运动。由于具有这种结构,顶座31能沿着弧形轨迹34a自由滑动而且不会脱离该底座34。该滑动固持件43阻止该顶座31脱离该底座34且不会阻碍该顶座31的滑动运动。另外,该滚轮41减小顶座31与底座34之间的摩擦力。
该倾斜装置40进一步包括一个推/拉的制动把手45,该致动把手45横向跨过该基座30且在基座30的两侧向外突出。该致动把手45设置在该顶座31上,其包括一个中间腔体46,该中间腔体46底部开设有一开口,该开口用于收容形成在顶座31上的中心柱47。该中间腔体46带有一对定位在该中心柱47相对的两侧的弹簧48,从而顶座31上的致动把手45被置于中心位置和偏移该致动把手45到中心位置。该把手45还形成有一对向下延伸的凸起49,该凸起49分别与对应的锁固通道50相连接。
每个锁固通道50为从底座34的表面63的形成凹陷来构成以便于凸起49可收容在其内。每一锁固信道50形成有一系列纵向间隔排列的挡块52,如图14与图16所示。一纵向的槽道53位于该挡块52的相对的两侧。该挡块52系被沟槽54所分开,该沟槽54与横向间隔的槽道53相互连接。当致动把手45处在中心位置时,凸起49位于所选两个挡块52之间的横向沟槽54内。推动该致动把手45往二侧中的任一侧来抵抗弹簧48的偏向力并同时导致凸起49侧向移动进入相应的纵向槽道53。然后,该顶座31在由纵向槽道53所定义的尺寸范围内沿着该弧形导迹34a对底座34自由移动。
当护幼员选定所需要的倾斜位置时,可将致动把手45释离,而致动把手45会被拉回到中心位置,将该凸起49定位在该挡块52之间的横向沟槽54之间。挡块52阻碍了凸起49的纵向运动和顶座31相对底座34的运动。更好地,在锁固通道50内设有复数个挡块52以便藉由该横向的沟槽54的设置可定出至少五个倾斜位置。横向沟槽54的个数以及相应的倾斜位置可由在该凹陷的锁固通道50内的挡块52数量来决定。
请参阅图17-25所示,该旋转装置60也设置在该基座30内。该旋转装置60能使该秋千10从前后摆动方式(如图1、图2所示)转换到侧向摆动方式(如图19、图20所示)。更好地,该旋转装置60能够将该幼儿座椅20相对正前方的任意一方向旋转,图19与图20显示幼儿座椅20不同方位的比较。关于倾斜装置40上述已有详细描述,在幼儿座椅20的三个方位都可操作该倾斜装置40。
该底座34由两个部分形成,这两个部分为包括一具有表面63的上部62和固定到悬架17上的下部64。该底座34的上部62通过滑动固持件43与顶座31固定,以便上部62随着连接到幼儿座椅20上的顶座31一起在水平面转动。该基座30的下部64通过一个连接毂65连接到上部62,该连接毂65容置在下部64的底部的椭圆形插孔67内,如图6、图13及图21-25所示。连接毂65为上部62和下部64提供一种松动连接,而非形成一固定的垂直转轴。该椭圆形的插孔67为连接毂65与上部62的移动转换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以下将详细描述之。
请参阅图17和图18所示,下部64设有一个椭圆形定位环70,该椭圆形定位环70设有一垂直的墙壁用以容置一个三角形的从动装置75,该从动装置75属于该上部62一部分且与该支撑环70相连接。该从动装置75设有三个间隔的且与该定位环70的内侧配合的接触点76,如图23-25所示。一棘爪固持件78设置在中间接触点76的相对一侧从而卡合缺口77,以下将详细描述。该椭圆形定位环70位于该棘爪固持件78和相对的接触点76之间。
幼儿座椅20的重心最好维持在秋千10的纵向中心在线或者在其附近。当座椅从前后方向摆动转动到侧向摆动时,该座椅的重心也会侧向转移。为了被配合座椅重心会侧向转移,本发明的幼儿座椅20会随转动时侧移,如图23-25所示,为了使幼儿座椅20及幼儿座椅20内的幼儿的重心靠近该幼儿秋千10的纵向中心线,这需要通过绕一固定的垂直转轴旋转该幼儿座椅20来实现。幼儿座椅20的侧移使重心可保持在正确的位置。从在图23-25可看出,当幼儿座椅20侧向移动时,上部62的侧边相对下部64的补偿和连接毂65的中心79的移动。幼儿座椅20的这种侧向转移也将座椅的几何重心转移左边或者右边,使幼儿座椅20可适当地置于秋千架体内且可同时避免幼儿座椅20与秋千架体间的相互干扰。当该幼儿座椅20从一个位置转动到另一位置时,该连接毂65机械连接上部62和下部64,并且在该椭圆形插孔67内侧向移动。
当幼儿座椅20及其内的幼儿的重量足够保持幼儿座椅20在所选位置时,该旋转装置60并不需要一个锁固装置去在所选位置固定幼儿座椅20。为了避免幼儿座椅20的在不同位置间转动,可以使用一个止动装置来实现。该止动装住可以由一个开设该椭圆形定位环70的外表面的缺口77与设置在其中之一接处点76的相对位置上之棘爪固持件78所构成,该缺口77可与该棘爪固持件78相互卡合。当该幼儿座椅20定位在一个特定的摆动位置时,通过将缺口77对准棘爪固持件78,使棘爪固持件78与该缺口77相互卡合,当要移动摆动位置时,需要施力将该棘爪固持件78移出对应的缺口77以使该三角形的从动装置75可自由地于椭圆形定位环70中移动。如图23-25所示,一个位于成直角的两个摆动位置之间的中间缺口77可能将幼儿座椅20定位中间位置(未显示)。
使用上,该幼儿座椅20可以应用作为汽车座椅。幼儿睡在该汽车座椅内,然后一起放在基座30上,这样移动幼儿的时候不会弄醒幼儿。当该带有弹簧的锁固件33的偏移进入锁固开口28时,该幼儿座椅20自动卡入适当位置从而与该固定结构26连接。通过按压幼儿座椅20任一侧的倾斜致动把手45,该幼儿座椅20可以倾斜到所想要的位置。然后释放该倾斜致动把手45使得中心的弹簧48可将该凸起49推进一个相对于该锁固通道50内的挡块52的干涉位置。该凸起49置于对应挡块52之间的横向沟槽内54。
如果护幼员决定改变幼儿座椅20的摆动方向,护幼员握住该幼儿座椅20然后相对于该底座34的下部64转动该连接到顶座31上的幼儿座椅20。该旋转装置60提供了一种简单和有效的操作以改变幼儿座椅20的摆动方式。而且,当该幼儿座椅20从前后摆动方式转换到侧向摆动方式以保持幼儿座椅20及幼儿座椅20内的幼儿的重心靠近该秋千10的纵向中心线,该非转轴旋转装置60利用一个包含在椭圆形的定位件70内三角从动装置75来实现幼儿座椅20的侧向移动。
该倾斜装置40置于在该基座30内,不管摆动方式如何,该倾斜装置40能够提供单手倾斜操作。不管摆动方式如何,该幼儿座椅20可容易从该基座30上拆卸下来。其仅仅通过拉动该外部拉动件36使该锁固组件33脱离该锁固开口28,这样,该幼儿座椅20能够被自由地垂直提起并移离该基座30。
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本发明的揭露后在本发明的原理和范围内对本发明实质的细节、材料、步骤和组件安排的所做的变化均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上述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是,基于本说明书的观念也可以用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均涵盖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