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器 本发明涉及一种拔罐,特别是一种多功能医疗保健用拔罐器。
传统的火罐操作不方便,吸拔力不易控制,极易灼伤皮肤,并功能单一。而95年4月5日公开的“神罐”专利,NO.94207728.8虽可解决这个问题,但仍存在如下问题:①罐体无泄气结构,卸罐时易拉伤皮肤;②罐体为单腔结构,腔内无压差,不利于药物的渗透;③罐内仅设置一块磁铁,磁场幅射面不大;④其热敷袋的温度不易控制。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拔罐器,它能够克服上述诸问题,从而大幅度提高医疗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拔罐器,它包括罐体,活塞式排气机构,嵌装于活塞腔内的磁块,其特征是活塞及磁块的中部开有通孔,活塞杆为筒杆,且杆腔经活塞和磁块的中心孔与活塞下部罐体相通,并在活塞杆上设置有疏泄阀。
最好罐体为带夹层的双腔罐体,并在夹层内设有磁块,药粉及微孔网垫。
另外,本发明的拔罐器也可采用内部电加热的方式进行加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明显的效果:①由于在罐体上采用了疏泄阀,不仅可以避免拉伤皮肤,而且还可以避免毒素返回肌肉内;②罐体下部采用了差分式双腔结构,使双腔先后依次吸附皮肤,形成内外腔间的压力差,该压力差的存在,极有利于药物的逸出和渗透;③在双腔内分别设置磁块,不仅使罐内的磁通量增大,而且还可以对患处施以被磁化的药物,使疗效大大提高;④由于增加了可调温的电加热器,不仅有利于药物的均匀加热挥发,而且还可以对患处施以恒温热敷,从而本拔罐器使用更加舒适,疗效更加可靠。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最佳实施例的描述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疏泄阀部分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地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首先,参见图1,本发明的拔罐器包括顶部钻有气孔12的罐体11,罐体11的下端呈喇叭口,在罐体的封闭端中心孔处设置凸台卡头13,在手轮14与罐体11连接处开有与卡头13配合的环形凹槽,手轮14与罐体11成卡环形接触,手轮14与罐体内的活塞杆15螺纹连接,活塞杆15下端固接有与罐体11相匹配的带中心通孔的活塞16,活塞腔内嵌装有带中心通孔的磁块17,活塞16与罐体11接触处套装有封密圈18,活塞杆15为筒杆,并经活塞16和磁块17中心孔与活塞下部的罐体11相通,活塞杆上腔制成状阀腔,与针阀19螺纹连接。
图2示出疏泄阀的另一种结构,其中活塞轩15上端小于下端,阀腔内径小于杆腔内径,并与疏泄帽19螺纹连接,其中安放密封垫24。
本单罐式拨罐为拨毒型,可用于拨除毒蛇、毒蜂、蜈公、蛟虫、狂犬及疮疖等毒素用,也可用于治疗一般疾病。注意,卸罐时,先将针阀或阀帽拧松,泄放负压,使拔罐治疗更加安全可靠,避免拉伤皮肤和拨出的毒素返回肌体。
下面参照图3说明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与第一个实施例基本一样,只是罐体下部制成带夹层的双腔罐体。夹层(即外腔)内依次安装有第二级磁环20,药粉21及阻止药粉掉下来的微孔纤维网垫22,药粉21可根据需要配制。
罐体下部的内外腔壁至开口处的端面不在同一水平面内外腔壁凸出。使用时,外腔壁首先接触皮肤,随即罐体产生负压,密封外腔,随着负压的继续增加,皮肤凸起接触内腔壁,进而密封了内腔,活塞16再上行,负压继续增加,这样就形成了内外腔之间的压力差,而被磁化了的药粉21就是在这种压力差下选出作用皮肤,并通过表皮渗透到肌肉组织之内。
图4示出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该实施例的结构与图3所示的实施例的结构基本一样,只是在罐体夹层(即外腔)内的磁环20与药粉21之间增加了一个电加热器23,该电加热器23的调控部分设置在罐体11外,其电源线则经外腔壁引入夹层内。本拔罐为加热型。通入直流电,即可达到热疗和加快药分子的挥发速度,增大药物的渗透量。
本发明的拔罐器集负压、磁疗、药疗、热疗于一体,一次使用能同时获得真空状态下的多种疗效,而各种疗效又相辅相承,且可根据需要随意调节其真空度,因此,用它结合人体穴位可安全方便地治疗各种疾病。其理论依据是:负压吸附能使人体表皮与肌肉组织在外力作用下引起血管扩张,促进血流加快,改善肌肉组织营养供给,从而促进白血球的吞噬能力;磁能增强细胞活力,为衰老的细胞充磁,延长细胞生命;药能直接对患处用药治本;热能活血散瘀,消炎止痛,去湿祛寒;而根据不同的穴位进行治疗,可大大提高疗效。另外,负压吸力还能将进入肌肉组织的毒素引拔出体外,起到对中毒人的急救作用。由此可知,本拔罐器能够达到“内疾拨除,祛病强身”的目的。
本发明的拔罐器全部采用塑料制作,它设计巧妙,结构紧凑,容易制造,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适于批量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