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芽孢乳杆菌生产泡菜的工艺.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312839 上传时间:2018-02-0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03.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310114081.X

申请日:

2001.02.08

公开号:

CN1494834A

公开日:

2004.05.1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A23L 1/218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成都市调味品研究所变更后权利人:成都国酿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610017 四川省成都市正府街155号变更后权利人: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新繁镇新繁大道8号登记生效日:20141010|||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23L1/218; A23L3/3571

主分类号:

A23L1/218; A23L3/3571

申请人:

成都市调味品研究所;

发明人:

李幼筠

地址:

610017四川省成都市正府街15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李高峡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芽孢乳杆菌生产泡菜的工艺。先按30-70%:70-30%的比例将保藏号为CCTCCNO:M200024的芽孢乳杆菌L.B.P.C-5(sporolactobacillussp.L.B.P.C-5)菌液和保藏号为CCTCCNO:M200023的芽孢乳杆菌L.B.P.C-6(sporolactobacillussp.L.B.P.C-6)菌液混合,再按泡渍液容积的5%-10%加入混合菌液,其中泡渍液是:食盐8%-15%,蔗糖1%-3%,白酒0.5%-1.5%所组成的水溶液。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生产的泡菜种类多、质量好。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利用芽孢乳杆菌生产泡菜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先按30-70 %:70-30%的比例将保藏号为CCTCC NO:M200024的芽孢乳杆 菌L.B.P.C-5(sporolactobacillus sp.L.B.P.C-5)菌液和保藏 号为CCTCC NO:M200023的芽孢乳杆菌L.B.P.C-6 (sporolactobacillus sp.L.B.P.C-6)菌液混合,再按泡渍液容积的5 %-10%加入混合菌液,其中泡渍液是:食盐8%-15%,蔗糖1%-3%, 白酒0.5%-
2: 5%所组成的水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芽孢乳杆菌生产泡菜的工艺,其特征 在于:泡渍液中还可加入不超过泡渍液重量1%的天然植物香辛料以适应口 味的需要,该天然香辛料为:花椒、干辣椒、八角、三奈,可以是单一 成分或组合成分。

说明书


一种利用芽孢乳杆菌生产泡菜的工艺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01107098.6发明申请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日为2001年2月8日,其发明创造名称为“芽孢乳杆菌、培养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泡菜的工艺,特别是利用芽孢乳杆菌生产泡菜的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94111749.9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利用纯种乳酸菌生产泡菜的工艺,该工艺中使用的菌种为已知的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和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其生长慢,生产中对不利条件的耐受性较低,生产的泡菜品种较单一。

    公开号为KR230527B1的韩国发明专利申请也公开了一种制备泡菜的芽孢乳杆菌以及制备泡菜的工艺。该工艺所公开的芽孢乳杆菌K9菌株是从韩国泡菜中分离得到的,不能从阿拉伯糖、核糖、木糖产酸,发酵温度为30-35℃,其用于发酵时的目的是阻止韩国泡菜的酸化,生产中对不利条件的耐受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芽孢乳杆菌菌株生产泡菜的工艺,其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生产的泡菜种类多、质量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利用芽孢乳杆菌生产泡菜地工艺,先按30-70%∶70-30%的比例将保藏号为CCTCC NO:M200024的芽孢乳杆菌L.B.P.C-5(sporolactobacillussp.L.B.P.C-5)菌液和保藏号为CCTCC NO:M200023的芽孢乳杆菌L.B.P.C-6(sporolactobacillus sp.L.B.P.C-6)菌液混合,再按泡渍液容积的5%-10%加入混合菌液,其中泡渍液是:食盐8%-15%,蔗糖1%-3%,白酒0.5%-1.5%所组成的水溶液。

    上述的芽孢乳杆菌L.B.P.C-5(Sporolactobacillussp.L.B.P.C-5)CCTCC NO:M200024,已于2000年7月6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缩写为CCTCC),保藏号为CCTCC No:M200024。该菌株是从成熟的泡菜液中分离筛选得到的,其特征如下:

    (1)菌落特征

    在平板上菌落为圆形,凸起,全缘,表面光滑,湿润,未见明显的粘稠状,菌苔表面颜色呈深奶酪色,基质未见分泌的色素。

    (2)菌体形态特征

    革兰氏阳性,直长杆菌,以单个细胞形式存在,培养24小时可见芽孢形成,36小时能观察到个别芽孢脱落,48小时芽孢形成数量增加,3-4天后大量芽孢脱落,细胞不运动,未见鞭毛。

    (3)生理生化特性

    过氧化氢酶实验:接触酶实验阴性;

    可耐5%的NaCl生长,兼性厌氧,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有明显的焦糖香味,可利用阿拉伯糖、核糖、鼠李糖、木糖、纤维二糖、水杨甙产酸。

    上述特征表明,该菌株属芽孢乳杆菌属,其生理生化特性及部分形态特征与芽孢乳杆菌属现有的种有明显的区别,其中主要不同点在于现有种不能利用上述六种糖产酸,细胞运动,有少数长的周生鞭毛。

    上述的芽孢乳杆菌L.B.P.C-6(Sporolactobacillussp.L.B.P.C-6)CCTCC NO:M200023,已于2000年7月6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缩写为CCTCC),保藏号为CCTCC NO:M200023。该菌株是从成熟的泡菜液中分离筛选得到的,其特征如下:

    (1)菌落特征

    在平板上菌落为圆形,凸起,全缘,表面光滑,湿润,有明显的粘稠状物质,菌苔表面颜色呈奶酪色,基质未见分泌的色素。

    (2)菌体形态特征

    革兰氏阳性,长杆菌,粗壮、以多个细胞聚集在一起,培养12小时,菌体生长旺盛,24小时内可见芽孢形成和少许芽孢脱落,36小时能观察到部分芽孢脱落,48小时芽孢数量增加,3-4天后大量芽孢脱落,细胞不运动,未见鞭毛。

    (3)生理生化特性

    过氧化氢酶实验:接触酶实验阴性:

    可耐10%的NaCl生长,兼性厌氧,可利用阿拉伯糖、核糖、鼠李糖、木糖、纤维二糖、水杨甙产酸。

    上述特征表明,该菌株属芽孢乳杆菌属,其生理生化特性及部分形态特征与芽孢乳杆菌属现有的种有明显的区别,其中主要不同点在于现有种不能利用上述六种糖产酸,在含NaCl 7%的培养基上,大多数种不生长,令NaCl 10%的培养基所有种均不生长,细胞运动,有少数长的周生鞭毛。

    芽孢乳杆菌L.B.P.C-5、L.B..P.C-6在乳酸菌培养基上生长,所述的培养基是酵母膏0.75%,蛋白胨0.75%,葡萄糖1%,西红柿汁28%-32%,KH2PO4 0.2%,Twean 0.05%,琼脂2%-2.5%的水溶液,PH 6.5-7.0。

    本发明利用芽孢乳杆菌生产泡菜工艺的泡渍液中还可加入不超过泡渍液重量1%的天然植物香辛料以适应口味的需要,该天然香辛料为:花椒、干辣椒、八角、三奈,可以是单-成分或组合成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产品风味独特、质量好、品种多。

    【具体实施方式】

    先将培养2-3天的芽孢乳杆菌L.B.P.C-5(Sporolactobacillussp.L.B.P.C-5)CCTCC NO:M200024和L.B.P.C-6(Sporolactobacillussp.L.B.P.C-6)CCTCC NO:M200023菌苔按十倍的梯度扩培二至三次制成培养液(培养液为酵母膏0.75%,蛋白胨0.75%,葡萄糖1%,西红柿汁28%-32%,KH2PO4 0.2%,Twean 0.05%的水溶液,PH 6.5-7.0),每次均培养2-3天,按泡渍液容积的5%-10%加入到泡渍液中,其中菌液是:L.B.P.C-5、L.B.P.C-6的混合菌液,混合比例为:30-70%∶70-30%,泡渍液是由下列成分(重量比),食盐8%-15%,蔗糖1%-3%,白酒0.5%-1.5%组成的水溶液,还可根据口味需要加入不超过1%的天然植物香辛料:花椒、干辣椒、八角、三奈,可任意加入一种或几种成分,再将蔬菜洗净、晾干,常温下泡制1-7天或30天以上,即得到佐餐型或烹调型泡菜。

    本发明的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产品风味独特、质量好、品种多。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一 菌体的培养

    将芽孢乳杆菌L.B.P.C-5 28℃-30℃培养3天后,将其从乳酸菌培养基斜面接种到乳酸菌培养液中同样温度下培养3天,然后按十倍的梯度在乳酸菌培养液中再扩培2次,即得到可用于生产的菌株培养液。

    将芽孢乳杆菌L.B.P.C-6 28℃-30℃培养3天后,将其从乳酸菌培养基斜面接种到乳酸菌培养液中同样温度下培养3天,然后按十倍的梯度在乳酸茵培养液中再扩培2次,即得到可用于生产的菌株培养液。

    斜面培养基:酵母膏  7.5g       蛋白胨 7.5g    葡萄糖10.0g

                西红柿汁280ml      KH2POt 2.0g   Twean 0.5ml

                蒸馏水 720ml       琼脂 20.0g     PH 7.0。

    乳酸菌液体培养基:上述培养基中不加琼脂即可。

    实施例二  佐餐型泡菜的生产

    泡渍液的配制:水50Kg  食盐4Kg  蔗糖1kg  白酒0.5Kg花椒0.25Kg  八角0.25kg

    将准备好的L.B.P.C-5和L.B.P.C-6菌体培养液以6∶4的比例混合,再按泡渍液容积的6%接入泡渍液中,然后将新鲜蔬菜洗净、晾干,置入泡渍液常温泡制1-7天,灭菌,包装,检验,成品,得到佐餐型泡菜。

    实施例  三烹调型泡菜的生产

    泡渍液的配制:水50kg  食盐7kg  蔗糖0.6Kg  白酒0.25Kg干辣椒0.1Kg  香菌0.2Kg

    将准备好的L.B.P.C-5和L.B.P.C-6菌体培养液以5∶5比例混合,再按泡渍液容积的9%接入泡渍液中,然后将新鲜蔬菜洗净、晾干,置入泡渍液常温泡制30天以上,包装,检验,成品,得到烹调型泡菜。

一种利用芽孢乳杆菌生产泡菜的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利用芽孢乳杆菌生产泡菜的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利用芽孢乳杆菌生产泡菜的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利用芽孢乳杆菌生产泡菜的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利用芽孢乳杆菌生产泡菜的工艺.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芽孢乳杆菌生产泡菜的工艺。先按3070:7030的比例将保藏号为CCTCCNO:M200024的芽孢乳杆菌L.B.P.C5(sporolactobacillussp.L.B.P.C5)菌液和保藏号为CCTCCNO:M200023的芽孢乳杆菌L.B.P.C6(sporolactobacillussp.L.B.P.C6)菌液混合,再按泡渍液容积的510加入混合菌液,其中泡渍液是:食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