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中药保健袋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312310 上传时间:2018-02-0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96.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3111808.5

申请日:

1993.05.06

公开号:

CN1084088A

公开日:

1994.03.2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申请的视为撤回公告日:1994.3.23|||公开

IPC分类号:

A61M37/00; A61K35/78; A61N2/08

主分类号:

A61M37/00; A61K35/78; A61N2/08

申请人:

何培芳;

发明人:

何培芳

地址:

625000四川省雅安市育才路1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四川省雅安地区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付世威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婴幼儿中药保健袋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它由药袋(1)、药芯(2)、中草药(3)、腰带(4)和颈带(5)组成。中草药组方是:艾叶、砂仁、小茴香等共20味中草药。将上述中草药干燥、碾末,然后按所需剂量装入药芯内,再将药芯装入药袋内即成。本中药保健袋对婴幼儿特别是小儿肠胃病、小儿夜啼、疝气、贫血等具有防治效果,无毒副作用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婴幼儿中药保健袋,包括药袋(1)、药芯(2)、中药(3),其特征在于装入药芯内的中草药组方(按每人份计算)是:艾叶2-10g,砂仁0.5-6g,小茴香0.5-9g,葱白(盐炒)0.5-5g,疳积草0.5-10g,苡仁0.5-12g,苍术0.5-9g,白术0.5-9g,山苍子0.5-10g,荔枝核(盐炒)0.5-9g,石榴树叶0.3-8g,五倍子0.2-8g,扁蓄0.3-10g,灯心草0.3-3g,木香0.2-8g,白胡椒0.1-3g,磁石0.3-20g,制香附0.2-8g,党参0.5-15g,白芍0.5-9g。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中药保健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需的中草药干燥、碾磨成药粉,然后将其装入药芯内,再将药芯套装于药袋里,使用时将药袋紧贴于婴幼儿腹部脐中的神阙穴。

说明书


本发明是一种婴幼儿中药保健袋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

    在现有的保健袋中,中国专利90203386.1“神功益气袋”公开了一种中药保健袋,但它的中药方剂不知,而且主要用于成人。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上述中药保健袋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适合于婴幼儿使用的中草药方剂,能防治多种疾病的婴幼儿中药保健袋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

    中药保健袋由药袋、药芯及中草药组成,为了便于使用,在药袋的两侧连接有腰带,其上部有颈带。药芯内的中草药组方(按每人份计量计算)是:艾叶2-10g,砂仁0.5-6g,小茴香0.5-9g,葱白(盐炒)0.5-5g,疳积草0.5-10g,苡仁0.5-12g,苍术0.5-9g,白术0.5-9g,山苍子0.5-10g,荔枝核(盐炒)0.5-9g,石榴树叶0.3-8g,五倍子0.2-8g,扁蓄0.3-10g,灯心草0.3-3g,木香0.2-8g,白胡椒0.1-3g,磁石0.3-20g,制香附0.2-8g,党参0.5-15g,白芍0.5-9g。

    上述中药保健袋的制备方法是:将上述中草药干燥、碾磨成粉状,混合均匀,然后装入药芯内缝制封闭,再将药袋套装于药芯外即成。根据婴儿、幼儿和儿童的不同年龄,可制成中药剂量标准不同的小、中、大三种型号,选用相应的一种长期佩带于婴幼儿的腹部脐中的神阙穴。

    婴幼儿时期,尤其是1-12个月的婴儿期,为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对营养的需要量相对较多,但消化功能尚处于不成熟和极不完善的阶段,往往是“胃不受纳,服下易吐”、“脾常不足”,容易发生腹痛、腹泻等症。同时,来自母体的被动免疫抗体随着婴儿成长而逐渐被消耗,自身免疫能力又尚未完善,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差,易患呼吸道等多种疾病。本保健袋正是根据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理论,精选出的二十多种中草药组方,它具有健脾开胃、祛风防寒、补气益血、滋阴壮阳,健全和提高消化功能的作用,取得温中散寒、行气止痛;健脾助运、消积理脾;益气养血、重镇安神的效果。通过中药保健袋贴身于婴幼儿腹部神阙穴的作用,变“内治”为“外治”,发挥药物“以气调气”地作用,“磁石”的磁埸磁疗作用,经络的传递作用和药物的吸收作用,促进神经、体液调节,改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增强机体的抗病和恢复能力,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目的。

    本发明的图面说明如下:

    附图1为婴幼儿中药保健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A-A剖视图。

    附图3为药芯正视图。

    本发明结合附图、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例一:

    如附图1、2、3所示:(1)为药袋,用布料制成;(2)为药芯,用纱布制成;(3)为中草药粉,装于药芯内;(4)为腰带,用布带制成;(5)为颈带,用布带制成。

    中草药的组方是(按每人份计算,为婴儿用剂量):艾叶2g,砂仁0.5g,小茴香0.5g,葱白(盐炒)0.5g,疳积草0.5g,苡仁0.5g,苍术0.5g,白术0.5g,山苍子0.5g,荔枝核(盐炒)0.5g,石榴树叶0.3g,五倍子0.2g,扁蓄0.3g,灯心草0.3g,木香0.2g,白胡椒0.1g,磁石5g,制香附0.2g,党参0.5g,白芍0.5g。

    将上述药物干燥、碾磨成粉,然后装入药芯内,封闭,再将药芯装于药袋内,药袋的两侧和上部分别连接有腰带和颈带。使用时,将药袋紧贴于婴幼儿的腹部脐中的神阙穴。

    例二:

    除中草药组方剂量有变动外,其余与例一相同。本方剂适用于1-3岁的幼儿期。

    其中草药方剂是(按每人份计算):艾叶3g,砂仁2g,小茴香1g,葱白(盐炒)1g,疳积草0.5g,苡仁0.5g,苍术0.5g,白术0.5g,山苍子0.5g,荔枝核(盐炒)0.5g,石榴树叶0.3g,五倍子0.3g,扁蓄0.5g,灯心草0.5g,木香0.3g,白胡椒0.2g,磁石10g,制香附0.3g,党参0.5g,白芍0.5g。

    例三:

    除中草药组方剂量有变动外,其余与例一相同。它适用于4-6岁的学龄前期和7-12岁的学龄期儿童使用。

    其中草药方剂是(按每人份计算):艾叶8g,砂仁3g,小茴香5g,葱白(盐炒)3g,疳积草8g,苡仁6g,苍术5g,白术5g,山苍子5g,荔枝核(盐炒)5g,石榴树叶6g,五倍子5g,扁蓄6g,灯心草3g,木香6g,白胡椒2g,磁石20g,制香附6g,党参10g,白芍5g。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主要具有的优点是:

    1.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婴幼儿的多种疾病,包括小儿肠胃病,小儿夜啼,脐疝、疝气痛,贫血及营养不良等。

    2.用纯中药制成,无毒副作用。

    3.使用方便、舒适。

婴幼儿中药保健袋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婴幼儿中药保健袋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婴幼儿中药保健袋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婴幼儿中药保健袋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婴幼儿中药保健袋及其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一种婴幼儿中药保健袋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它由药袋(1)、药芯(2)、中草药(3)、腰带(4)和颈带(5)组成。中草药组方是:艾叶、砂仁、小茴香等共20味中草药。将上述中草药干燥、碾末,然后按所需剂量装入药芯内,再将药芯装入药袋内即成。本中药保健袋对婴幼儿特别是小儿肠胃病、小儿夜啼、疝气、贫血等具有防治效果,无毒副作用等优点。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