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动物的生产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肉芽的生产方法,属生物养殖领域。 目前,大批量生产肉芽的技术尚未见报道,在我国大江南北广大地区,很早就有人以肉芽为主料烹制菜肴,但追溯其历史起始年代已无从可考,流传在民间获取少量肉芽的方法是极其原始的,即以生肉为载体,将生肉置野外任凭蝇虫自然产卵生产肉芽,如此生产出的肉芽,不仅成本甚高,而且随意让自然蝇虫产卵繁殖极不卫生,同时也不易进行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肉芽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工业化生产肉芽,且用该方法生产的肉芽成本低、产量大,能达到食用的卫生标准。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用水与营养物料混合制成繁殖基,将繁殖基装入开口容器中,开口容器用透光、透气的盖子罩上,然后将经选育的种蝇放入盖有盖子的开口容器中,种蝇在繁殖基上产卵孵化,在合适的温度、湿度条件下,经一段时间,即可产生出肉芽。
开口容器可以是缸、桶等,也可以是池子,池子可以用水泥砌成,也可在表面贴上瓷片。开口容器上的盖子,简单的可以在缸、桶上用纱网做盖子,但为了使温度、湿度易控制,易调节,可将缸、桶或池子置于一个密闭式养殖大棚中,养殖大棚需通风,棚内温度和湿度易调节。
在开口容器中装进繁殖基,繁殖基可以是与水混合的啤酒酵母泥;也可以是与水混合的粉碎的肉类下脚料;还可以是与水混合地酒糟。啤酒酵母泥、肉类下脚料或酒糟可作为繁殖肉芽的营养物料,营养物料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为了使繁殖基在整个繁殖过程中保持卫生,防止细菌繁殖,在繁殖基中可加入0.5%-2%的漂白粉。
生产肉芽主要依靠蝇的卵进行孵化,为了使产生出的肉芽质量好、卫生,首先需选用种蝇,选育种蝇先选蝇的品种,选用蝇的品种为家蝇、舍蝇或麻蝇。选用蝇经灭菌处理,放入种蝇繁殖区,灭菌一般是以紫外线灯或电子消毒器对活体进行处理,选用蝇在种蝇繁殖区内的繁殖基上产卵,然后放出选用蝇,经一定时间,在种蝇繁殖区即可繁殖出无致病细菌的二代种蝇,该种蝇再经灭菌处理即可放入开口容器的盖子中使用。连续生产时,可将生产出的部分肉芽再进一步养殖使其成虫,经消毒灭菌处理后作为种蝇使用。
将种蝇繁殖区繁殖出的无致病细菌的种蝇,经灭菌处理,放入罩有盖子的开口容器中,种蝇应按雌雄一定比例放入。开口容器中装入繁殖基,种蝇即在繁殖基上产卵,蝇卵经一段时间孵化,即生成小肉芽,小肉芽经一定时间的生长即长成可食用的、大小合适的肉芽。从种蝇产卵到长成肉芽的整个过程中,需要有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所以盖子内特别是繁殖基表面,温度应保持在10℃~45℃之间,相对湿度为40%~75%,最佳温度为25℃,最佳相对湿度为46%,在这一温、湿度下,生产周期最短,一般从产卵到长成合格肉芽时间为7天左右。
用该方法生产出的肉芽,可以活体直接出售,也可经清水漂洗后速冻,制成速冻肉芽出售,还可以经清水漂洗后用70℃热水戳杀,进行冷却包装出售。肉芽不仅可直接作为食品,同时可加工成蛋白粉,可提取脂肪、抗菌素等,肉芽壳含有大量几丁质,可提取几丁质以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
实施例一:建造密闭式养殖大棚,养殖大棚长10米,宽6米,高3米,顶部透明通风。大棚内建池子4个,每个池子长4米,宽1米,深0.4米,池子用水泥砌成,池的一侧按装水龙头以利通水,大棚中间地面开通地沟,以利冲洗废水的排出。
大棚内4个池子之间用窗纱隔开,在每个池子中装入啤酒酵母泥500公斤,加入0.5%漂白粉,将啤酒酵母泥∶水=1∶3的比例混合均匀。然后放入经活体消毒后的无致病细菌种蝇40对,大棚内的温度保持在20℃,相对湿度70%。经一个周期7天,即可生产出肉芽,每个池子约可产肉芽100公斤。
实施例二:建造密闭式养殖大棚,养殖大棚长13米,宽5米,高4米,顶部透明通风。大棚内建池子6个,每个池子长3.5米,宽1.2米,深0.5米,池子用水泥砌成,表面贴瓷片,池的一侧按装水龙头以利通水,大棚中间地面开通地沟,以利冲洗废水的排出。
大棚内6个池子之间用窗纱隔开,在每个池子中装入粉碎的肉类下脚料400公斤,加入1%的漂白粉,用肉类下脚料∶水=8∶2的比例的水与肉类下脚料混合均匀。然后放入经活体消毒后的无致病细菌种蝇50对,大棚内的温度保持在35℃,相对湿度50%。经一个周期6天,即可生产出肉芽,每个池子约可产肉芽90公斤。
实施例三:用直径1.5米,深0.5米的缸四个,在每个缸中装入酒糟50公斤,加入1%的漂白粉,用酒糟∶水=7∶3的比例的水与酒糟混合均匀,每个缸都用纱网做的盖子罩上,这主要是防止种蝇跑出和自然蝇进入。在每个缸中放入经活体消毒灭菌后的无致病细菌种蝇30对,将缸置于一定空间内,使温度保持在24℃,相对湿度40%。经一个周期7天,即可生产出肉芽,每个缸约可产肉芽1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