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创面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310327 上传时间:2018-02-0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6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5111703.3

申请日:

1995.07.25

公开号:

CN1121836A

公开日:

1996.05.0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0.12.6|||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A61L15/32

主分类号:

A61L15/32

申请人:

苏州丝绸工学院;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 苏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发明人:

吴澂宇; 田保中; 朱德安; 严筱鸣; 程万里; 徐帼英; 郭于唏; 吴云清; 贾生贤

地址:

215005江苏省苏州市相门路1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覆盖创面的保护膜(或称人造皮肤)及其制备方法,它以蚕丝为主要原料,蚕丝经脱胶、溶解、提纯、干燥成膜、包装、消毒等工序,加工成丝素蛋白膜。经临床应用表明,该保护膜无菌无毒,且由于丝素蛋白的氨基酸组成与构成人体皮肤的胶原蛋白相似,因此,用它制成的创面保护膜与人体有很好的组织相容性,并同时具有良好的透水透气性和与创面的粘合力。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创面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创面保护 膜是以蚕丝为主要原料而制成的丝素蛋白膜,其中丝素 蛋白的含量为80%~90%。
2: 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面保护膜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工序如下: a、将蚕丝在脱胶液中加热,脱去外围的丝胶,得 到丝素蛋白; b、将丝素蛋白在溶剂中溶解; c、将得到的丝素蛋白混合溶液过滤、提纯; d、在得到的纯的丝素蛋白溶液中加入添加剂,干 燥成膜。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创面保护膜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序d中,干燥成膜的温度为40~60℃。

说明书


一种创面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覆盖创面的保护膜(或称人造皮肤)及其制备方法。

    众所周知,当人的皮肤因烧伤或创伤而缺损时,天然保护屏障消失,会使体液渗出,体内蛋白质和电解质大量丧失,发生超高代谢、感染,甚至引起创面脓毒症及全身侵袭性感染,危及人的生命,故应尽快覆盖创面。在对烧伤患者的治疗中,创面保护膜适用于覆盖浅度烧伤创面,促进伤口愈合,或对深度烧伤创面起保护作用,等待植皮。目前,国内外研制的创面保护膜种类较多,就制备创面保护膜的材料而言,主要有合成高分子材料,如聚氨酯、硅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等;天然高分子材料,如胶原、甲壳胺等。在本发明作出之前,专利“人造皮肤及其制造技术”(CN1071085)中,公开了一种以甲壳质和高级一元醇、高级脂肪酸、软脂精等纯天然物质为主要原料,辅以蒸馏水、乙醇、乙醚、异丙醇、无色米醋、氢氧化钠溶液等混合反应而制成人造皮肤的技术。对于制造创面保护膜的主要原料,无论是合成高分子材料,还是天然高分子材料(除胶原外),由于它们都并非是与人体皮肤组成相似的蛋白质,因此,用这些材料制成的创面保护膜,在临床应用中,某些方面尚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例如,不能同时兼具良好的透水透气性及与创面的粘合力等。所以,人们不断地在寻找制造创面保护膜的更为理想的材料。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已有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与人体具有很好相容性的创面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地创面保护膜,其特征在于它是以蚕丝为主要原料而制成的丝素蛋白膜,其中丝素蛋白的含量为80~90%,丝素蛋白的组成以乙氨酸、丙氨酸为主,与构成人体皮肤的蛋白质组成相似。

    本发明所述的创面保护膜的制备方法,按如下工序进行:1、脱胶:将蚕丝在脱胶液中加热,脱去蚕丝外围的丝胶,得到丝素蛋白;2、溶解:将烘干后的丝素蛋白在溶剂中加热溶解,制成丝素蛋白混合溶液;3、提纯:将丝素蛋白混合溶液透析、过滤、提纯,得到纯的丝素蛋白溶液;4、成膜:在纯的丝素蛋白溶液中加入添加剂,混合均匀,注入成膜模具中,用40~60℃的热风吹干后即得丝素蛋白膜5、包装、消毒:将丝素蛋白膜按需要加工成一定的规格后,包装、消毒,即得创面保护膜成品。

    本发明所述的创面保护膜,采用蚕丝为主要原料,而蚕丝是一种相当纯的天然蛋白质,且丝素蛋白的氨基酸组成中含有大量的乙氨酸和丙氨酸,与构成人体皮肤的胶原蛋白相似,因此,用它制成的创面保护膜,与人体有很好的组织相容性,无菌无毒,且同时具有良好的透水透气性和与创面的粘合力;由于蚕丝原料在我国非常丰富,并且用其制作创面保护膜的工序简单,因此,成品价格较低;同时,由于这种创面保护膜为干的膜片,常温下可长期保存,不会霉变,故在储存、运输和使用时都较方便。

    本发明所制作的创面保护膜在烧伤临床上巳应用150多处创面,覆盖后创面保护膜与人体创面粘着紧密,无一例发生感染,均一期愈合,疗效良好。此外,由于这种创面保护膜完全透明,使用中能非常清晰、方便地观察创面的愈合过程,大大减轻了患者治疗中的痛苦。

    本发明的积极意义还可以通过与各种创面保护膜的性能对比来说明,见表1。在表1中,符号“-”表示“否”,符号“+”表示“是”,符号“*”表示该项为临床上最重要的性能要求指标。

    本发明通过以下举例实施:

    例一:

    1、将1公斤蚕丝放入4升浓度为0.5‰的碳酸钠水溶液中,煮沸0.5小时。重复处理两次,脱尽蚕丝外围的丝胶,得到纯净的精练丝(即丝素蛋白);

    2、把得到的丝素蛋白放入烘箱中,在110℃下烘干。烘干后的丝素蛋白,用4升摩尔比为1∶8∶2的氯化钙-水-乙醇溶液,在80℃下加热溶解成丝素混合溶液,再保温0.5小时;

    3、用赛璐玢薄膜为透析材料,将所得的丝素蛋白混合溶液对水进行透析,以去除氯化钙、乙醇,再用多层脱脂纱布过虑,制得纯的丝素蛋白溶液;

    4、在得到的纯的丝素蛋白溶液中加入由多种药物复配而成的添加剂,混合均匀后成制膜原液,将其注入塑料成膜模子中,在50℃的烘干机中鼓风干燥成膜,膜的厚度在0.05毫米;

    5、将丝素蛋白膜切成10×16厘米规格的创面保护膜,用双层塑料袋包装并封口,然后用γ射线辐照消毒,即得成品。

    例二:

    1、以2公斤下脚茧丝为原料,放入8升浓度为0.5‰的碳酸钠水溶液中,煮沸0.5小时。重复处理两次,脱尽蚕丝外围的丝胶,得到纯净的精练丝(即丝素蛋白);

    2、把得到的丝素蛋白放入烘箱中,在105℃下烘干。烘干后的丝素蛋白,用8升浓度为50%的氯化钙水溶液煮沸溶解,制成丝素混合溶液。

    3、用赛璐玢薄膜为透析材料,将所得的丝素蛋白混合溶液对水进行透析,以去除氯化钙,再用多层脱脂纱布过虑,制得纯的丝素蛋白溶液;

    4、在得到的纯的丝素蛋白溶液中加入由多种药物复配而成的添加剂,混合均匀后成制膜原液,将其注入塑料成膜模子中,在55℃的烘干机中鼓风干燥成膜,膜的厚度在0.05毫米;

    5、将丝素蛋白膜切成20×16厘米规格的创面保护膜,用双层塑料袋包装并封口,然后用γ射线辐照消毒,即得成品。

    按以上例一、例二实施例所述的工序操作,均可得到以蚕丝为主要原料而制成的丝素蛋白膜,其中丝素蛋白的含量约90%,膜片柔软、透明,无菌无毒,成为一种与人体有很好相容性、且同时具有良好的透水透气性和与创面的粘合力的创面保护膜。

    表1:各种创面保护膜的性能对比创面保护膜    名称 患者疼痛感操作费时  情况*透水透气性*与创面的粘合力强伸度及韧性透明性聚氨酯膜、有机硅 膜(超薄、发泡)   -    -  +++   - +++    +     甲壳质、    甲壳胺膜   -    -  +++ ++    +    胶原膜   -    -  ++++   +++  -    -  氰基丙烯酸    甲酯膜   -   +++   ++   +-  ++    +    甲基丙烯酸     复合喷雾  +++    +   ++   +-   +    ++    断层皮 (人皮、猪皮)   -    -  +++   +++  +++    -  丝素蛋白膜   -    -  +++   +++   ++   +++

一种创面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创面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创面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创面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创面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覆盖创面的保护膜(或称人造皮肤)及其制备方法,它以蚕丝为主要原料,蚕丝经脱胶、溶解、提纯、干燥成膜、包装、消毒等工序,加工成丝素蛋白膜。经临床应用表明,该保护膜无菌无毒,且由于丝素蛋白的氨基酸组成与构成人体皮肤的胶原蛋白相似,因此,用它制成的创面保护膜与人体有很好的组织相容性,并同时具有良好的透水透气性和与创面的粘合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