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是一种谷类食物营养强化添加剂及生产工艺,具体地说是生产一种可溶性的强化谷类食物营养的人造米。 谷米食品中大米、麦类等在加工中趋于精碾,再经烹煮前淘洗,使维生素B1、矿元素等大量损失,加之谷类食物本身某些营养素缺陷,如赖氨酸缺乏等,均影响谷类食物的营养价值,使居民营养素摄取与营养平衡相矛盾。我国居民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及钙等营养素缺乏或不足的发生率较高,由于营养不平衡所致疾病已引起各国营养专家的关注,如肥胖、心血管疾病、贫血等被认为主要与膳食营养成份不符合人们的需要有关。不论发达还是发展中国家,问题均较突出。
针对谷类食物营养的损失和缺陷,对谷类食物进行营养添加强化是当前一种有效措施。从营养平衡考虑,除强化维生素B1外,还应使其他易损失及谷类本身缺陷的营养素达到较好的平衡。
目前强化谷类食物的方法是外加法、内持法及强化α-米法。外加法是以大米为载体,用浸吸或涂膜方法强化营养素。浸吸方法的主要工艺为米粒浸吸→干燥…→第二次浸吸→汽蒸→喷涂酸液、干燥即成。该法只能强化水溶性营养素,而脂溶性营养素及矿物元素均不能强化,米粒淘洗时营养素仍大量损失。后来发展了涂膜法,该法能强化浸吸法不能强化的营养素,是通过将营养素配成水或油溶液,经浸吸及数次喷涂于米粒上。主要工艺为将强化剂溶解,米粒真空浸吸、汽蒸、干燥、涂膜,如此汽蒸→涂膜三次以上,干燥即成强化米。该法虽然能强化脂溶性维生素及矿物元素,以及由于涂有保护层(油脂及淀粉等层)可避免淘洗时营养素的大量损失,但淘洗时膜或淀粉层可剥离,米粒浮出,营养素仍亦有损失,且工艺复杂及大大增加生产设备与溶剂,生产成本高。近年,日本一专利则改进涂层质量,通过对已涂有油脂层的米粒再涂布一层亲水性的乳化剂,外层涂布淀粉层,但此法仍未摆脱工艺复杂与成本高的问题,亦存在淘洗损失。内持法是将谷粒浸渍及蒸煮,把谷粒外层的营养素转移到米粒内,主要过程为谷粒酸液浸渍、蒸煮、干燥、扎米去糠而成。本法生产的蒸谷米虽然米粒本身营养素保留较多,但无法弥补其谷类物本身某些营养素的缺陷,米粒亦粗不精,难以推广。强化α-米法是米粒浸吸汽蒸(形成α-型)、焙炒、营养素均质浸吸而成,为速煮性质,但口感及风味欠佳,所强化的营养素主限于水溶性营养素。
为克服以米为载体强化的缺点,K·B·Stai申请的美国专利(专利号:4.478.857)则改变强化载体,以玉米粉及大豆粉为基料,加入维生素及矿物质,然后进行挤压加工成人造强化米。该法简便、成本低、避免淘洗损失,并能强化脂溶性维生素等各种营养素。但人造强化米与谷类物米的比重不同,烹煮时人造强化米上浮,故存在营养素分布不均的问题;使米饭变成糊状或粘着变形等等,影响口感、味道等感官性状。因此推广应用时,难以接受。目前无论哪种强化方法均避免不了淘洗损失、或工艺复杂成本高、或使米饭中所强化的营养素分布不均,或使米饭口感差、感官等物理性状改变等,而且在营养素强化配方上,由于受工艺地限制,强化营养素种类亦受限制。因此需根据国情及膳食结构特点,发明新的设计思路,科学地配方及改进其生产工艺是推广谷类食物强化的关键。
本发明是一种能水溶性的强化谷类食物营养的人造米及生产工艺,其目的是对谷类物强化所需的水溶性、脂溶性及矿物质等营养素,解决强化米或一般人造米在米饭中分布不均以致不能保证合适营养素摄取的问题。
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谷类物营养强化的配方、强化人造米剂型及其性质(水溶性)、采用钙吸-增递-粘合制粒工艺生产水可溶性强化人造米,达到不仅能弥补谷类物食品中某些天然营养素的缺陷,补充加工损失,改善膳食营养平衡,维持及提高人群营养与健康水平。
以下结合本发明的配方和生产工艺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营养强化配方组合是(按100g产品内含量以克为单位)
盐酸硫胺素 0.013~0.018%
核黄素 0.005~0.009%
维生素A 0.005~0.008%
维生素E 0.05~0.08%
葡萄糖酸钙 32.00~54.00%
L-盐酸赖氨酸 6.0~9.0%
糊精 28~48%
氢化植物油 2-4ml
乙醇 适量(工艺需要)
本发明的生产工艺是:
第一步备料。按每100g水可溶性营养强化人造米计量,分别称取43.04g葡萄糖酸钙粉末和48g糊精粉末,过80目筛备用。称取维生素B116g、维生素B28mg、L-盐酸赖氨酸8g磨研成粉,其粉末细度小于20目备用,采用氢化植物油1ml溶解维生素A6.4mg及维生素E65mg,溶解混匀后形成脂溶性二维氢化油备用。
第二步钙吸制法。取14.3g过筛后的葡萄糖酸钙粉末掺入脂溶性二维氢化油,利用钙粉末吸收作用,形成一种钙-脂溶性二维氢化油的湿性颗粒,将湿性颗粒在玻璃乳钵内研匀,过80目筛,得到钙-脂溶性二维氢化油剂粗品。
第三步递增混匀法。(1)取剩余过筛后的葡萄糖酸钙粉末与钙-脂溶性二维氢化油剂以等量递增法得到均匀的钙-脂溶性二维氢化油混合剂。(2)将钙-脂溶性二维氢化油混合剂分别与维生素B1、维生素B2、L-盐酸赖氨酸、糊精以等量递增法混匀,然后进行第二次、第三次80目过筛。得到人造米复合粉体。
第四步粘合制粒。将人造米复合粉体内喷雾45%乙醇进行粉体粘合,待成粒状态时或采用沸腾层法制粒,得到营养人造米颗粒。
第五步干燥整粒。将营养人造米颗粒在40℃~60℃温控下减压干燥,然后过筛整粒规则,制成水可溶性营养强化人造米成品。
按照上述说明的生产工艺归纳如图:
水可溶性谷类食物营养强化人造米的制造工艺简便,配方科学合理,成本低、营养效果好,使用范围广泛,米粒内的各种营养素含量符合国际标准。采用本发明制造的营养强化人造米对水洗和热煮沸的营养成份损失较少,色、香、口感仍保持原谷类食物的风味,人体食用后每日对营养素的摄取趋于平衡合理,而且能够满足每日膳食中易缺营养素的摄取量,减少营养缺乏病症,提高人群的营养及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