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纺织结构的生产方法和 装置及所形成的平面纺织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内容生产彩色、有图案的平面纺织结构的方法、实现该方法的系统,以及涉及根据该方法生产的平面纺织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利用一对经纱和多根纬纱的编织技术来生产织物,如下的方法是公知的,即首先一根基础纬纱和连续一根或多根各色装饰纬纱以可选择的顺序插入装饰纬纱行中,即插入编织梭口中并与一根经纱交织,此时坯布卷取装置关闭。对于织机的构造来说,这意味着坯布卷取装置必须关闭以插入一根或多根装饰纬纱,因此此时需要关闭的传动装置承受较高动力负载,而且电控装置,如伺服电机不能满足该需求,因此取决于布置在织物中的色彩数量,必须使纬纱卷轴处于织机上。对织机转速的限制也证实了除了技术成本和复杂性以及大数量的具有各色纱线的纬纱卷轴之外的缺陷。
为了减少纬纱数量,生产这类织物的另一种方法也是公知的,这种方法例如一根基础纬纱F和三根分别为蓝色、绿色和红色的装饰纬纱一起插入装饰纬行中,并与一根经纱交织形成一个色彩单元(图1),应该指出地是,装饰纬纱的数量没有限制。在这种配置中,装饰纬纱插入时,坯布卷取装置关闭。该方法的缺陷是织物变得较为庞大。上述这些缺陷同样是因织机引起的。
而且,上述方法具有的共同缺陷在于,根据织物图案,纬纱在织物后侧浮现,而且一般来说,纬纱浮置长度随着彩色纬纱的数量而增加。
在公知的方法中,如果标签带由宽幅织物生产,那么为了切边成型,必须切割大量纬纱以及由此相应地切割较大的纱线质量。这具有的缺陷是,在标签边缘产生厚重的不同色彩混合物,而且需求较高的切割性能。
彩色材料的提花编织方法可从DE-A-44 38 535中得知。该方法与印刷技术中公知的格点方法的关系是该方法使得图案的色彩返回到基色上。将要编织的意匠图被分解成黄色、红色和蓝色以及黑色和白色的格点,而且材料由具有这些色彩和亮度的可编织点编织而成。
已经发现,在用黄色、红色和蓝色纬纱编织时,不可能得到如在彩色印刷中得到的色彩混合,此外,色彩的数量也受到限制。在彩色印刷中,色彩是一种接一种依次印刷上的,而在编织时,色彩单元是由纬纱编织形成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希望能在此有所帮助。如权利要求书中的特征所述,本发明解决的任务是改进彩色、有图案的平面纺织结构的生产方法。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编织技术采用了多根经纱和至少四根纬纱。纬纱使用了红色、蓝色和黄色这样的基色以及辅助色彩尤其是绿色。形成了的色彩单元中,具有红色、绿色、蓝色和黄色这样的原色的四根纬纱以特殊恒定顶序插入,并且与经纱中的一根交织。根据经纱对色彩的选择以及根据纬纱和经纱的交织,在单元中产生色彩效果。对于织机来说四根具有不同色彩的纬纱以相同顺序插入意味对织机有利并且使其大大简化,因此,一方面,只需要四个纬纱锥形筒子,另一方面,避免了坯布卷取装置关闭,这样织机可在高转速下运行,例如2000转/分。通过纬纱的分别交织,在色彩单元中产生特殊的色彩效果。该色彩亮度是由纬纱在经纱上的浮置长度和到达可视表面的经纱的不同色彩的结合而确定的。在与特殊色彩的经纱结合中,产生的单元可具有14种不同的色彩。优选地是,当每个单元使用了两个不同色彩的经纱和最多达7个单元的纬纱浮置时,由于这种方式可以产生多达196种色彩效果的平面纺织结构。色彩效果被设置了色码并且存储在色彩标度中,从而使用者以有利且简单的方式选择所需的色彩效果,而不需要技术上的交织操作。色彩效果的数量可以通过使用较多数量的纬纱而增加。而一根经纱根据要产生的色彩效果交织多根纬纱,其它多根经纱可以在织物后侧交织。这样的优点是,消除了纬纱浮置。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在下文针对附图进行说明。附图中:
图1是根据公知方法生产的织物的剖面图;
图2是对用在下列附图中的符号的图注;
图3是一种具有由四色纬纱形成的浅红色效果的色彩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a是一种具有由六色纬纱形成的浅红色效果的色彩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沿图3中单元的经纱列的剖面;
图5是一种具有深红色效果的色彩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a是一种具有由六色纬纱形成的深红色效果的色彩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沿着图5中单元的经纱列的剖面;
图7是一种具有由四色纬纱形成的浅红色效果的色彩单元的最小编织循环的示意图;
图7a是一种具有由六色纬纱形成的浅红色效果的色彩单元的最小编织循环的示意图;
图8是一种具有由四色纬纱形成的浅红色效果和深红色效果的色彩单元的编织循环的示意图;
图8a是一种具有由六色纬纱形成的浅红色效果和深红色效果的色彩单元的编织循环的示意图;
图9是一段坯布的正视图;
图10是沿由各种交织的纬纱形成的经纱列的剖面图;
图11a/b是可以由四色纬纱形成的色彩的编码色彩标度;
图12a/b是可以由六色纬纱形成的色彩的编码色彩标度;
图13是可以由四色纬纱形成的色彩的色彩效果表;以及
图14是可以由六色纬纱形成的色彩的色彩效果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下列符号或类似物用于表征经纱和纬纱。对于白色经纱,使用的是符号W和限定的白色面积,而对于黑色经纱,使用的是符号BL和限定的阴影区域。对于红色纬纱,使用的是符号R和交叉剖面线;对于绿色纬纱,使用的是符号G和倾向左侧的剖面线;对于蓝色纬纱,使用的是符号B和倾向右侧的剖面线;对于黄色纬纱,使用的是符号Y和竖直剖面线;对于黑色纬纱,使用的是符号BL和水平剖面线;对于白色纬纱,使用的是符号W和布满小圈的剖面线。在附图中,经纱在竖直方向上伸展,而纬纱在水平方向上或在垂直于附图纸张的方向上伸展。
参照图3至6。在这些附图中,示出了至少具有黑色或白色经纱的经纱列并同时示出四根纬纱。
在本文下面描述的方法中,当多根纬纱下降时红色纬纱R插入,然后白色经纱升起进入上梭口,接着绿色G纬纱、蓝色B纬纱和黄色Y纬纱插入,从而与白色经纱一起形成恒定单元,且白色经纱覆盖了绿色纬纱、蓝色纬纱和黄色纬纱,并结合成一体(图3和4)。如果和经纱一起结合成一体,则由暴露的红色纱线和白色经纱形成了具有色彩效果的色彩单元,而且从侧面看呈现出浅红色。如图5和6所示,在这些方法中同样提供了当经纱位于下方时插入红色纬纱R,然后升高黑色经纱进入上梭口,并且接着插入绿色纬纱G、蓝色纬纱B和黄色纬纱Y,从而与黑色纬纱一起形成恒定单元,黑色纬纱浮现在绿色纬纱、蓝色纬纱和黄色纬纱上方并且覆盖所述这些纬纱。如果和经纱一起交织,则由自由暴露的红色纬纱和黑色经纱形成了具有色彩效果的色彩单元,而且从侧面看呈现出深红色。
该方法是在编织循环的基础上进行的。图7示出了最小的编织循环的示例,纬纱在经纱上的浮置长度和塔夫绸的一致。最小的编织循环包括两个在纬向上彼此并排的单元以及两个在经向上上下接近的两个单元。图7示出了最小编织循环的示例。编织循环包括:根据图3所示的经纱列1中的第一单元以及接着在经向上的第二单元中,在上方设置的白色经纱覆盖了红色R纬纱、绿色G纬纱、蓝色B纬纱和黄色Y纬纱并与这些纬纱结合成一体;在第二经纱列的第二单元中,在上方设置的白色经纱覆盖了红色R纬纱、绿色G纬纱、蓝色B纬纱和黄色Y纬纱并与这些纬纱结合成一体,而且接着在经向上有根据图3所示的第一单元。采用这种编织循环可以得到浅红色效果。对于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不言而喻的是,可以按照需要对相同和相似的编织循环进行组合和重复。
参照图8。图8示出了两个编织循环I、II,纬纱在三根经纱上的浮置长度与(3-1)布身一致。循环I适用于浅红色效果,而循环II适用于深红色效果。在下文中,只描述循环I。该循环包括4个经纱列1至4和16根纬纱。根据该循环,红色纬纱R在第一步骤中插入,使得经纱列1至3中的经纱向下,而经纱列4中的白色经纱升高进入梭口。在第二步骤中,经纱列1至3中的白色经纱升高到上梭口之上。在第三步骤中,绿色G纬纱、蓝色B纬纱和黄色Y纬纱相继插入梭口中。在第四步骤中,红色R纬纱插入,经纱列1中的经纱升高进入上梭口,而使得经纱列2至4中的经纱向下设置。在第五步骤中,经纱列2至4中的白色经纱升高到上梭口中。在第六步骤中,绿色G纬纱、蓝色B纬纱和黄色Y纬纱插入梭口中。在第七步骤中,经纱列2中的经纱升高进入梭口,而经纱列1、3和4中的经纱向下设置,红色R纬纱插入。在第八步骤中,经纱列1、3和4中的白色纬纱升高进入上梭口中。在第九步骤中,绿色G纬纱、蓝色B纬纱和黄色Y纬纱插入梭口中。在第十步骤中,经纱列3中的经纱升高进入上梭口,而经纱列1、2和4中的经纱向下设置,红色R纬纱插入。在第十一步骤中,经纱列1、2和4中的经纱中的白色经纱升高进入上梭口。在第十二步骤中,绿色G纬纱、蓝色B纬纱和黄色G纬纱插入梭口中。循环II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在每种情形中,黑色纬纱替代白色纬纱插入上梭口。
图9示出了一段织物的前面,该织物是根据上述循环而编织成的。
图10示出了沿由不同经纱交织的经纱列的剖面图。表示方法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不必描述。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将纬纱与白色经纱(图11a)或黑色经纱(图11b)的对应交织而产生28种色彩效果单元。这些色彩效果设置有代码。图11a和11b示出了编码的色彩标度。
这些色彩是由纬纱在一根经纱上的浮置长度产生的。纬纱的浮置长度可连续地延伸经过最多达七根经纱列。色彩效果的亮度由浮置长度和经纱色彩确定,即两根经纱产生28种亮度。由此,可得到总数为196的色彩效果,并且实际上是色彩数与亮度数和经纱数的乘积(14×7×2=196)。
在该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插入了六根红色R、绿色G、蓝色B、黄色Y、黑色BL和白色W的纬纱。该方法的优点在于色彩效果的数量进一步增加。
图12a和12b示出了编码的色彩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