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304908 上传时间:2018-02-08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86.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150073.8

申请日:

2002.11.23

公开号:

CN1503413A

公开日:

2004.06.0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H01R 43/00申请日:20021123授权公告日:20081008终止日期:20131123|||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1R43/00; H01R43/18; B29C45/14; H01R24/04; H01R24/02; //B29L31:36

主分类号:

H01R43/00; H01R43/18; B29C45/14; H01R24/04; H01R24/02; //B29L31:36

申请人: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伟哲

地址:

215316江苏省昆山市玉山镇北门路99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该种电连接器由信号模块及包覆于信号模块上的金属套管组成,信号模块包括中心端子、金属管及塑料本体,塑料本体前端形成有收容腔,中心端子具有延伸出塑料本体后部的连接部、延伸于塑料本体的收容腔中的对接部,金属管埋设于该塑料本体中,金属管的对接部延伸于塑料本体的收容腔中。该电连接器的组装过程包括射出成型步骤和组装壳体步骤,其中射出成型步骤是将中心端子、金属壳体及塑料本体一体注塑成型,组装壳体步骤是将金属套管套设于信号模块上。从而使该电连接器可同时传输电力信号和数据信号,并且具有良好的信号传输能力。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电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的组装步骤包括射 出成型步骤及组装壳体步骤,所述射出成型步骤是将预先提供的中心端子和金 属管固定在模具型腔内,再将熔融的塑料射入模具型腔内,使塑料凝固而形成 信号模块,其中,塑料本体大致呈柱状,其前端形成有一收容腔;中心端子延 伸于该信号模块的中部,其一端延伸出塑料本体的后端,另一端延伸于塑料本 体的收容腔内;金属管埋设于塑料本体中,其后部具有暴露于塑料本体外的接 触部,其前部位于塑料本体的收容腔内;所述组装壳体步骤是将预先提供的金 属套管套装于经由上述射出成型步骤所形成的信号模块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射出成型 步骤所形成的信号模块的中心端子具有延伸出塑料本体的U形杯口状连接部 及延伸于塑料本体的收容腔中的针状对接部,并且U形杯口状连接部上设有通 孔。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射出成型 步骤所形成的信号模块的塑料本体的一端具有凹陷部,金属管的一部分暴露于 该凹陷部中,并且金属管的后端与塑料本体的后端面相距一定距离。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射出成型 步骤所形成的信号模块的塑料本体的后端设有圆孔,金属管的一部分暴露于其 中。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壳体 步骤所形成的电连接器的金属套管套设于塑料本体的外表面,该套管上形成有 环部。
6: 一种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的组装方法所形成的电连接器,其特 征在于:该电连接器包括信号模块及包覆于信号模块上的金属套管,信号模块 包括中心端子、金属管及与中心端子、金属管一体注塑成型的塑料本体,塑料 本体的前端形成有收容腔,中心端子设有延伸于塑料本体中的基部、由基部的 一端向前延伸于塑料本体的收容腔中的对接部及由基部的另一端向后延伸出 塑料本体的后端的连接部,金属管埋设于塑料本体中,金属管的前部延伸于收 容腔中形成对接部,金属管的后部具有暴露于塑料本体外的连接部。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端子的连接部呈 U形杯口状,并且U形杯口状连接部上设有通孔。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本体的后部具有 凹陷部,所述金属管的连接部暴露于该凹陷部中,并且所述连接部与塑料本体 的后端面相距一定距离。
9: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本体的后部设有 圆孔,其内亦暴露有金属管。
10: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套管上形成有环 部。

说明书


电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具有传输数据及电力信号功能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气设备越来越小型化、多功能,电源连接器作为电力信号的传输装置也向多功能的方向发展。相关技术请参阅1998年9月发行的Connector Specifier(电连接器说明)第28页的“Powerconnectors/cords”(电源连接器/线)一文,以及美国专利第6,409,530、6,382,999、6,471,546、6,322,397及D461,771号等。

    请参阅美国专利第6,409,530及D461,771号,其便揭示了一种具有信号连接指示功能的电源连接器,该电源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中的端子及收容于绝缘本体中的二极管。当该电源连接器的电力端子与对接连接器的电力端子导通的同时驱动二极管回路导通,从而使该电源连接器具有电源导通指示功能,有利于线路故障的排除。

    请参阅美国专利第6,382,999号,其揭示了一种防止电火花产生的直流电源连接器,该电源连接器通过设置接地回路和负载回路可有效的防止与对接连接器插接过程中电火花的产生。

    上述电源连接器虽然克服了一些现有技术问题,但是还无法满足业界对连接器功能多样化的需求,无法在传输电力信号的同时传输数据信号。

    因此,很有必要设计一种可同时传输电力信号和数据信号的电连接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工序简单、容易制造。

    本发明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由上述组装方法所制成地电连接器,其不仅可以传输电力信号,而且还可以传输数据信号,并且具有良好的信号传输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包括射出成型步骤及组装壳体步骤。射出成型步骤是将预先提供的中心端子和金属管固定在模具型腔内,再将熔融的塑料射入模具型腔内,使塑料凝固而形成信号模块。其中,塑料本体大致呈柱状,其前端形成有一收容腔;中心端子延伸于该信号模块的中部,其一端延伸出塑料本体的后端,另一端延伸于塑料本体的收容腔内;金属管埋设于塑料本体中,其后部具有暴露于塑料本体外的接触部,其前部位于塑料本体的收容腔内。组装壳体步骤是将预先提供的金属套管套装于经由上述射出成型步骤所形成的信号模块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电连接器通过将中心端子与金属管一体注塑形成信号模块,并在该模块的外围包覆一金属套管,从而使该电连接器可同时传输电力信号和数据信号,并且具有良好的信号传输能力,而且该电连接器组装工序简单、容易制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的中心端子、金属管及金属套管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的信号模块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4与图3相似,其显示本发明电连接器的另一方向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本发明电连接器1的组装方法包括射出成型步骤及组装壳体步骤。射出成型步骤是将预先提供的中心端子3和金属管4固定在模具型腔内,再将熔融的塑料射入模具型腔内,使塑料凝固而形成信号模块10;组装壳体步骤是将预先提供的金属套管5套设于由上述射出成型步骤所形成的信号模块10上。

    请参阅图1所示,预先提供的中心端子3大致呈柱状,其包括基部31、自基部31的一端向前延伸的对接部35及由基部31的另一端向后延伸的连接部32。其中,基部31上设有环状凹槽34,连接部32呈U形杯口状,并且连接部32上还设有通孔33。预先提供的金属管4及金属套管5均为柱状中空金属管道,金属套管5的内径大于金属管4的外径。金属套管5的后部设有一缺口53,金属套管5上形成有环部52,并且该环部52靠近上述缺口53。

    请参阅图2及图5所示,其中图2所示是由射出成型步骤所形成的信号模块10,该步骤是将中心端子3和金属管4固定在模具型腔内,再将熔融的塑料射入模具型腔内,使塑料凝固而形成信号模块10。信号模块10包括中心端子3、金属管5及与中心端子3、金属管5一体成型的塑料本体2。其中,塑料本体2外形呈柱状,其前端形成有收容腔20,其前端外侧设有凸环25,其后端底部形成有凹陷部23,其后端顶部开设有圆孔24;中心端子3延伸于柱状塑料本体2的中心,其基部31及部分对接部35埋设于塑料本体2中,其对接部35的前部延伸于塑料本体2的收容腔20中,其连接部32自塑料本体2的后端面延伸而出,U形杯口开口向上,通孔33位于U形杯口状连接部32的底部,有利于与对接线缆(未图示)牢固连接。金属管4埋设于塑料本体2中,其前部具有贴附于塑料本体2的收容腔20的内壁面201上的对接部41,其后部具有暴露于塑料本体2的凹陷部23中的连接部42和暴露于塑料本体2的圆孔24中的连接部43,并且金属管4的连接部42、43与塑料本体2的后端面相距一定距离,从而可防止在与线缆连接的过程中金属管4与中心端子3发生短路。

    请参阅图3至图5所示,其中图3及图4所示是由组装壳体步骤所形成的电连接器1的构形,该步骤是将金属套管5套设于由上述射出成型步骤所形成的信号模块10上。本实施方式中金属套管5由信号模块10的后端向前推至金属套管5的前端与塑料本体2的凸环25相抵靠。此时,金属套管5的缺口53与塑料本体2的凹陷部23相对应,并且缺口53与凹陷部23均位于信号模块10的底部,从而使金属壳体5与暴露于凹陷部23中的金属管4的连接部42相距一定距离,以防止连接过程中发生短路。另外,暴露于塑料本体2的圆孔24中的连接部43与金属套管5也相距一定距离。

电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电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电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该种电连接器由信号模块及包覆于信号模块上的金属套管组成,信号模块包括中心端子、金属管及塑料本体,塑料本体前端形成有收容腔,中心端子具有延伸出塑料本体后部的连接部、延伸于塑料本体的收容腔中的对接部,金属管埋设于该塑料本体中,金属管的对接部延伸于塑料本体的收容腔中。该电连接器的组装过程包括射出成型步骤和组装壳体步骤,其中射出成型步骤是将中心端子、金属壳体及塑料本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